2010年高考生物教学总结

时间:2019-05-15 13:4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高考生物教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高考生物教学总结》。

第一篇:2010年高考生物教学总结

2010年高考结束之后,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生物试题的感觉:选择题总体可以,但简答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量较多,一般学生做得很匆忙。今年的试题比去年的稍难,但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1题就是考查新陈代谢的概念,也有课本内容的变式,如课本上有关顶端优势的示意图,只是增加了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的干扰选项,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图形、谷氨酸发酵罐图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图解、有丝分裂后期图形的绘图等,这些内容都是课本内容的变式呈现,因此在学习中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进入高三之初,我们组内就达成共识,在这一届高三复习中改变以往的方式,探索新的复习方法。同时认识到,高三复习的工作重点还应当放在双基训练上,不应当一味的增加内容,而是应当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首先应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复习,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内外全面系统地复习教材,只有全面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并对这些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才能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方面要全面复习理清知识结构,捋清各知识点,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明晰基本知识点,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抓基础知识的复习也要突出重点,对重点知识和与实践联系密切、容易出能力考查题的知识点应多下功夫,以达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克隆、遗传育种原理、生态平衡原理等等,往往可以成为能力考查的素材,应作重点对待。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注意理解和综合、应用,要善于联想、迁移,从而有利于提高运用能力。学生复习的好坏应通过各种手段来检验,高三复习的最好检验方法是课堂知识点过关测试,考察上一节或本节的知识点,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有效的训练了双基。

高考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在其中不乏利用假冒劣质产品进行发财的商家,但也不否认有精品的复习资料,一味抨击复习资料的坏处不可取,而全盘套用复习资料更不可取,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课本出发,从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研究新考纲、新高考,利用自己可以累积到的一切资料进行重组分类,用优秀资料中的信息充实我们的教学,使别人的东西服务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达到“他山之石可攻玉”的效果,为此我们在教学案一体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选重组练习,使学生从繁杂的复习资料中解放出来,避免学生在重复练习中时间的大量浪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作用。通过做题,形成和提高各种能力。

高考复习在重视三基的同时,也要重视知识的应用,重视知识的迁移,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样我们的复习才能与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重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以及推导实验结论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实验复习中,一方面重视了对规定实验的掌握,理解基本的实验设计原则和原理,如:掌握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单因素变量原则,对照的原则等。另一方面在明确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实验设计试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指导阅读,首先提高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态度,掌握方法,养成习惯。我们不少学生在考试时,如遇到熟悉的情景时,还能得心应手,可是一旦遇到新的情景,便感到束手无策,为什么呢?从情景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足。这无疑是我们平时讲的太多造成的,我告诉学生:书上有很多概念、原理、规律等都是从有关的论述中推出来的,你顺着教材的线索去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一直读到自己能给自己出题目,你就能悟到很多新的东西,提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相应地提高。这样做也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考试中出现的说理不通,表达不清的毛病,教会他们运用课本中某些段落的内容,去正确使用生物学术语,为什么我们有些学生实际分比估分要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方面吃了亏。在今后我们还应当正确处理教师讲读与学生自读,精读与泛读,课内读与课外读的关系。除了课本外,我们配套练习《世纪金榜》中的基础知识再现,规律、方法技巧,资料库等都是重要的阅读内容。另外,我们还应定期印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

一个人的精力与智慧是有限的,集众家之长,改自身之短,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为高三生物教学服务,为此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的成员每周有二次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来研讨教学中的问题。在备课中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练习。以整体协作、集团作战的方针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第二篇:2008年高考生物教学总结

2008年高考生物教学总结

章丘五中 生物组

2008年高考结束了,现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回顾。

进入高三之初,我们组内就达成共识,在这一届高三复习中改变以往的方式,探索新的复习方法。同时认识到,高三复习的工作重点还应当放在双基训练上,不应当一味的增加内容,而是应当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首先应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复习,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内外全面系统地复习教材,只有全面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并对这些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才能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方面要全面复习理清知识结构,捋清各知识点,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明晰基本知识点,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抓基础知识的复习也要突出重点,对重点知识和与实践联系密切、容易出能力考查题的知识点应多下功夫,以达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育种原理、生态平衡原理等等,往往可以成为能力考查的素材,应作重点对待。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注意理解和综合、应用,要善于联想、迁移,从而有利于提高运用能力。学生复习的好坏应通过各种手段来检验,高三复习的最好检验方法是课堂知识点过关测试,考察上一节或本节的知识点,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有效的训练了双基。

精心编写复习学案。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课本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研究新考纲、新高考,利用自己可以累积到的一切资料进行重组分类,用优秀资料中的信息充实我们的教学,使别人的东西服务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达到“他山之石可攻玉”的效果,为此我们在教学案一体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选重组练习,使学生从繁杂的复习资料中解放出来,避免学生在重复练习中时间的大量浪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作用。通过做题,形成和提高各种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点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因此高考复习在重视三基的同时,也要重视知识的应用,重视知识的迁移,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样我们的复习才

能与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重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以及推导实验结论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实验复习中,一方面重视了对规定实验的掌握,理解基本的实验设计原则和原理,如:掌握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单因素变量原则,对照的原则等。另一方面在明确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实验设计试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进行答题技巧的指导。指导阅读,首先提高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态度,掌握方法,养成习惯。我们不少学生在考试时,如遇到熟悉的情景时,还能得心应手,可是一旦遇到新的情景,便感到束手无策,为什么呢?从情景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足。这无疑是我们平时讲的太多造成的,我告诉学生:书上有很多概念、原理、规律等都是从有关的论述中推出来的,你顺着教材的线索去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一直读到自己能给自己出题目,你就能悟到很多新的东西,提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相应地提高。这样做也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考试中出现的说理不通,表达不清的毛病,教会他们运用课本中某些段落的内容,去正确使用生物学术语,为什么我们有些学生实际分比估分要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方面吃了亏。在今后我们还应当正确处理教师讲读与学生自读,精读与泛读,课内读与课外读的关系。除了课本外,我们配套练习《世纪金榜》中的基础知识再现,规律、方法技巧,资料库等都是重要的阅读内容。另外,我们还应定期印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

一个人的精力与智慧是有限的,集众家之长,改自身之短,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为高三生物教学服务,为此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的成员每周有二次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来研讨教学中的问题。在备课中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练习。以整体协作、集团作战的方针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高三生物复习的计划与策略

章丘五中 生物组

新的一届高三工作即将开始,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在山东省实施高中规范化办学的形势下,如何搞好高三的教学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要想做好高三的教学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做好全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要明白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怎么做。

一 复习计划

先进行选修三的学习,用时五至六周,从十月下旬开始进入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最重要,复习中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安排的时间也应该最长,到明年2月底或3月初。然后用2个月左右进行第二轮复习,以提高能力为主要目标。高考前20天到1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三轮复习,以强化训练进行查漏补缺为主要目标。而这些安排不仅要做到老师心中有数,也应该告诉同学们,使大家共同努力。

二 复习策略与方法

高考生物复习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生物复习的目标。鉴于今年的复习时间与往年不同,我们一致认为,高质量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我们准备采用学案教学,学案教案合二为一,把提高效率落到实处。

一、夯实基础,扫除基础知识盲点。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以熟悉教材、整理知识、巩固概念、规范表达、打牢基础为复习目标要求,不能求快求深。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2、贴近生产、生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选择贴近书本知识更贴近生产、生活的问题,尽量避免纯知识性题目的立意。这样有利于将死知识活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否则无法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

当前的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

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三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并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

3、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

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4、突出比较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选择运用比较法,把课本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如,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比较、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等,这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5、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尽量多的弥补课本是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只有学生亲自做了的实验,经过了思考、分析,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

复习中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认为实验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实验合理科学的步骤。注重答题方法指导

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题、破题、解题方法的指导。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应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思维不断深入,形成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并指导学生对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培养,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要加强对高考的研究,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共同提高,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争取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三篇:生物高考总结

生物高考考试各科解读

一、考试说明中,考察范围要求与去年一致,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的考察,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相关的能力,恰恰是一些同学所欠缺的。笔者就2014年的考试说明和北京历年的高考真题,做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注重四大能力的培养

从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和样题来看,对学生四大能力的考察依旧是考试的重点,样题中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实验分析题非常多。具体对于后续学习的指导,详见下文:

1、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提升

从样题来看,实验分析题占比重极大,而分析历年考试得知,高考第29题的考察方式也比较一致,均为对实验的分析,这也符合考试说明中相关的要求。常规考察思路为探究或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而影响需用可观、可感、可测的实验指标来呈现。在此过程中,需要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此外,对实验原则的考察也比较多,例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均在历年考试题目中有所体现。按照系统性的分析方法,注意答题的规范用语,实验分析的习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2、理解能力

样题和历年考试题中,题干中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来描述生物学知识是一种常态,但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出题人的意图。像12年的30题,如果学生不能对题中的数据进行很好的解释和推理,那么很难想到细胞代谢与产仔率的联系。

3、获取信息的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高考中也常常会考察信息题,学生需要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和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去解答相应的习题。同样,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关注一些社会上的生物学热点,例如环境污染、转基因食物等等。回归到现有的学习中,需要注意选修的内容。考试说明中,特别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只背诵,而不懂得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一定要将现在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生物学知识,用生物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

二.复习建议:

1、通过常规题型强化训练来提升相应能力

例如注重实验分析题的常规出题套路,将北京高考09年到13年的29题仔细研读,一定会发现很多的共通之处。

2、夯实基础知识,并与生物实践联系在一起

在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将课本上的核心概念和核心过程吃透,而往往停留在表层的记忆,更有甚至,连概念和过程都没有记清,这样是很危险的行为。

3、错题整理,差缺补漏

题海战术有用,但是太浪费时间,不如将高三做错的题重新做一遍,弄懂弄透彻,及时弥补自己的缺陷。

二、生物科目将考核目标修订为:“生物学科命题以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总体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学问题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关注生物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强调对实验与探究能力、新知识的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利于考生终身学习。”

参考样题调整了3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新增题目均选自2013年高考(微博)北京卷。

三、理综:雾霾或入考题

物理科目预计难度变化不大,联系实际的题目会加强。考生要回归课本,理解基本概念,并将物理课本中的重点演示实验、物理情景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在生活实际中注意观察,一些现象体现了什么样的物理规律。

化学科目中部分考点被删除,难度有所降低。考试内容有调整,对合金的要求有所降低,合金对比金属熔点变低但是耐腐蚀性、硬度、密度等方面优于金属的知识点可能不再考查;常见非金属元素第三条完全删减,降低了难度;常见有

机物及其应用中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及应用第四条全部删除。

生物科目中,考试说明特别强调将“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考生关注生物学知识在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例如环境中的雾霾、技术中的微生物培养等。考生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生物样题中几乎全都是实验分析题,预计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会逐步增强。

四、生物:注重信息获取和实验分析

生物的考试说明强调命题以考查考生学科素养为总体目标。相较2013年高考说明,考试的能力要求和范围要求均无变化,但在总体考核目标方面,却出现了四点明显变化,具体如下:

1、考试说明特别强调将“理论联系实际”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联系现实生活及实际生产,即强调“学以致用”。

2、要求考生关注生物学知识在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如环境中的雾霾、技术中的微生物培养等,这几大类问题都是现在社会关注的热点,有可能会成为今后几年的考查重点。

3、要求考生能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有限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单纯记忆教材知识是无法获得理想成绩的。

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获取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相信这方面的考题比例会在今后的考试中逐渐增大。样题中几乎全都是实验分析题,因此可以判断,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会逐步增强。

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可适当关注教材中给出的知识拓展和应用前景等,同时在日常学习时适当加强信息获取能力的训练,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逐渐提高自己在信息获取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

从2014年北京高考生物考试说明来看,今年高考生物的考察范围和难度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仍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实验探究能力、新知识的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一、考察目标和难度

今年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以考察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总体目标,将生物学问题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关注生物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对能力的考察,以利于考生终身学习。

样题中选择题有一半的题目难度系数大于0.80,有2/3的题目以实验、具体生理过程或生物学现象为命题背景,而填空题全部涉及真实实验,生物学重大发现或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看出,虽然高考将回归基础,摒弃生僻知识,但是命题形式将更加灵活,命题背景将更贴近真实科研情境和生产生活实践,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仅靠死记硬背很难拿到高分。

二、考察范围

今年高考生物的考察范围相对去年基本无变化,仅是将“生态农业”这一考点的掌握程度由Ⅱ类降为Ⅰ类,即由“综合运用和分析、通过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并解答问题”降为“了解、识别、辨认、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叙述”。这一改动符合多数北京考生缺少农业相关生活经验的实际情况,在复习时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即可。

三、考察能力

1、理解能力

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样题中有很多题目从各个角度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如11年29题,如果看图不仔细,很难发现感染时间与注射时间的联系;12年30题,如果不能正确分析表格数据,并真正理解新陈代谢的含义,就难以将甲状腺激素与雌鼠产仔情况相联系;12年29题,需要学生将图示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很多学生能理解看懂图,却无法准确表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除了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教材所要求的实验,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外,还要求能够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样题的选择题中有3道涉及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原理,突显了在实验中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填空题中有5道是往年的29题,全部是探究性实验,涉及对实验目的的理解和归纳、取材、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平行对照原则、实验方案的表述、实验方法的创新等。实验题是多数学生的软肋,历年29题的实测难度系数几乎都小于0.60,实际上生物学实验设计必须遵照严谨的原则来完成,通过总结实验设计一般原则和用语,实验题可以成为高考生物的有效抢分点。

3、获取信息能力

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样题中12年4题,需要学生从完整的实验图解中获取信息,结合同位素标记法和免疫调节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11年29题、12年29题、13年29题、12年30题和13年30题都要求学生能够在新背景下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准确的逻辑推理来解释生物学问题。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近年来北京高考第30题都考察遗传学内容,难度

都较大,但并不涉及复杂的计算,得分关键在于正确分析题干信息,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遗传学基础知识和原理。

4、综合运用能力

今年考试说明特别提出题目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要求考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样题中11年5题、13年3题考查疾病治疗方案,10年31题和06年29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13年29题从棉铃数量与叶片光合速率的联系入手,考查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基本观点,13年30题综合考察基因工程、基因重组的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考生在复习时要高屋建瓴,发掘各知识板块的内在联系,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关注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现象。

四、备考建议

正确把握复习方向,将重点放在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和学科能力上。回归教材,注意以往被忽视的教材插图,锻炼获取非文字信息并准确表述的能力。改变肤浅理解甚至简单背诵的学习方法,在对知识的理解上多下功夫,要有整体意识,能够正确解释重要概念和原理,并找到实例,如“生命系统”、“基因重组”、“负反馈调节”、“信号分子与信息交流”。

复习实验时不能死记硬背,要有代入感,解释每步操作的原理,了解教材中重大科学进展的研究背景、关键思路、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结论的联系,从中学习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实验设计原则、实验基本操作和结果分析方法。跳出题海,留出更多时间思考题干信息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总结审题方法与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温馨提示:北京中小学一对一针对准高考生及家长常年开办免费讲座,讲座将围绕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切的信息和话题等,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支妙招、解心结。欢迎家长考生关注最新讲座信息。有关课程及讲座的任何疑问,您均致电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专业老师会为您答疑解惑。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将生物学科的考核目标进行了调整修订,参考样题则调整了3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样题中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实验分析题非常多。应对这些变化,在未来两个多月的复习中,考生应当如何下手?又有哪些提分技巧?《教育面对面》特别节目3月22日邀请东城区教研中心生物教研室教研员徐婕,为考生解读2014高考生物复习准备策略。

●今年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和往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014年考试说明当中关于生物学科的考核目标的表述与2013年是有所变化的,一个变化就是在表述的第一句强调了以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总体目标,同时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由原来放在后面的位置提到了现在第二句话的位置,说明什么呢?说明在2014年的考试当中,应该是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接下来的考核目标当中提到,“将生物学问题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这句话是在2013年和往年的考试说明当中没有的,体现出在今年的高考当中,更加要重视所学的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2014年的考试说明在表述的目标当中,除了跟往年关于能力考试的要求类似的地方以外,还增加了一点,就是在最后一句话加上了一句“不利于考生终身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什么样的考查能够有利于考生终身学习呢?实际上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考查,是能力的考查,对于考生来说,通过知识的学习,以知识为载体,学习的是一些立刻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有利于考生终身的发展。所以也从考核的总体目标当中,能够看出2014年高考总体的方向是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利于考生终身的学习。

●我们怎么样通过考试说明当中给大家列举出来的样题,来了解高考要考查的内容,您有什么见解?

一般考生拿到考试说明以后,可能会看一看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考查的知识点的内容、要求,可能他更关注那些。而对于后面的参考样题不太关注,不关注主要是因为参考样题都是放的往年的高考题,考生会认为这些高考题我都做过了,老师都让我练过了,我不用再看了。实际不是这样的,在考试说明当中,通过参考样题可以看出北京高考的一些特点,或者是说通过参考样题来看北京高考到底考什么样的内容,来体会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

在选择题部分,大家可以看到所列举的参考样题当中,从前往后基本上考查了哪些内容呢?一个就细胞的结构和代谢,然后是有关生命历程当中分化的知识,接下来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还有就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最后两道例题是生物技术与实践的内容。这些样题它体现了什么含义呢?这些题都是高中生物学知识的一个主干,而且大家也能看出来必修内容相对比较多。说明什么呢?说明在高考当中,必修部分的知识对于我们构建生物学知识的体系非常重要,同时能看出来生物一卷一共5道选择题,这5道选择题的排列大概会考什么样的内容。打头通常是必修一的,关于细胞和代谢的。接下来会考遗传部分的,再往后是考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群体的群落、生态系统的部分,最后一道选择题通常是关于生物技术与实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关于实验部分的。这样的话,我们通过参考样题就可以看出来高考的选择题部分,它一般会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

然后同学们可以往后翻看非选择题的部分,非选择题部分的样题也是都选自往年的高考题,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一些样题呢?是因为这些高考题知识综合比较强,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而且设问都比较灵活。这些题就充分体现了北京的高考,它是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能力考查的这个特点。选择这样的样题放在考试说明当中,是希望考生通过对这些试题的了解来领悟2014年的高考会怎么样考你,基本上也还是这样的一个特点。大家也可以看到考试说明,通过样题以及样题后面的试卷分析,重要的不是说这道题我一看我做过,我会选,或者说我会答,而在于后面的试题说明。后面试题的说明里面,它除了讨论了命题的意图,以及学生他可能在哪些方面出现问题,还有就是这道题最终高考完了以后的难度系数,都写在后面了。考生可以通过看这样的一个试题来做一个自我反思,看一看这样的题对我来说,如果难度系数体现是一个难题,那对我来说难不难,这样帮助自己来了解我现在生物学的水平。还有可以通过这些试题看出我们生物高考题,它不是光靠背一些概念和原理,或者做一些套题训练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的,这样的话考生通过高考的真题来进行知识的系统的和逻辑的训练,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生物学的水平。

●关于三个部分的必修内容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来进行复习?

实际上在高考当中,生物一共满分是80分,80分里面大多数知识的考查,都是考查必修内容。必修内容的复习,相对来说就比较重要一些。当然选修也不是说不重要,选修的内容在高考的时候,要求的层次略低一点,多数都是了解水平,所以大家只要把教材当中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就可以,而对必修内容要求就比较高。现在大多数同学都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二轮复习,可能在学校里面老师也在说咱们现在一轮已经结束了,要进行二轮复习了。二轮复习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做什么事情能够在这段时间提高自己复习的效率呢?一个事情是刚才我们说的要回归教材,当你通过习题训练法发现知识

有漏洞的时候,要回过去看教材,这部分内容教材当中是怎么讲的。另外,如果就是因为有些知识自己记得不牢,当然要重新来巩固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如果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通常是对这个知识在整个的教材体系当中的位置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二轮复习的时候,应该更侧重知识的综合性,这个综合性我们从必修一简单地来说一下。必修一,大家可能会觉得纯粹就像一个文科的,全是要背的,无论是细胞结构还是细胞代谢都要背,这个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生命现象太复杂,它没有任何一个规律性的东西能够把整个生命界的某一个现象全部囊括,它永远都有一个例外。所以我们实际上是通过一些生物学的事实提炼出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必修一就是这样的,给了大量的生物学的事实,但是这个其中体现了一个学科思想在那儿,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整个必修一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所以当你在复习必修一的时候,你不妨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新来看必修一的知识。你梳理一下,你觉得在必修一当中哪些内容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我梳理完必修一以外我去梳理必修二,我看看必修二是不是也有体现,肯定是也有体现的。那么必修三呢?也有,这是一个复习的思路。这是从学科思想上来看。

第二种复习思路是什么呢?就是知识的网络化拓展的复习思路,比如说必修一我学了关于光合呼吸、细胞代谢的内容,在后面有没有跟它相关联的东西。比如大家在必修三复习的时候,复习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会去背生产者它的能量来源跟去路都有哪些,你把你在必修一所学到光合和呼吸的知识放进去你就会发现,其实说的是一个事情。但是如果大家没有做这种知识横向的联系的话,就会把它们割裂开,而最后高考时候考的是什么?考的是知识的综合。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说从2013年高考题也好,还是往年的高考题也好,北京卷的特点就是这样,以一个实验做背景,然后考查你综合能力,知识也是综合考察,一道题通常跨越了好几本教材的内容。所以你现在二轮复习的时候,是要注重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四篇:【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部分: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

①、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②、Fe: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③、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④、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⑤、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⑦、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⑧、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⑨、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

生物界与非生物的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②、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质还含有Fe、I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

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活性。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再能有氧呼吸、合成蛋白质

2、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合成抗体、淋巴因子);青蛙受精卵从第四次分裂开始,细胞周期长短开始出现差异。

3、癌细胞的特点:细胞能无限分裂、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球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小,细胞能移动。

4、所有的蛋白质类物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5、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6、衰老细胞的特点:(物质变化)细胞中水分减少、色素积累;(结构变化)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膜通透性改变;(代谢变化)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

7、一个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细胞分裂;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着丝点的分裂。

8、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1、植物未成熟的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中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大豆种子、花生种子),成熟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的高低。

2、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NADPH的作用有供氢和供能。高考生物全部考点小结

3、能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之后能自动复原的适当浓度溶液有:KNO3、乙二醇、尿素、葡萄糖。

4、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先将反应底物和酶溶液分别加热到研究温度时再混合后保持该温度一段时间。

5、去掉植物的大部分叶片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水分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会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由根的呼吸作用完成)。

6、叶绿体中少数特殊状态叶绿素分子a具有吸收转化光能的作用(不传递光能),其它色素能吸收传递光能(不转化光能)。

7、保存植物种子、果实的氧气应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此时无氧呼吸刚停止,有氧呼吸风开始),而不是完全隔绝氧气。

8、脂肪肝形成的原因:脂肪摄入过量、磷脂合成受阻、脂蛋白合成受阻(肝功能不好)

9、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氧气进入细胞、质壁分离、叶绿体吸收光能。

10、食品罐的安全钮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里面的微生物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11、肝脏能将血液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肝糖元或葡萄糖,其意义是:稳定内环境的PH值、减少能源物质的浪费。

12、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指不能通过转氨基形成,只能从食物中吸收,共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

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丙酮能溶解色素,用来提取色素;层析液用来分离色素。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能启动生物的生殖行为的外界因素是光照时间的长短(长日照:貂、鼬;短日照:山羊、鹿)

2、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种类都不断增加,而细胞全能性降低。

3、极体和极核的比较相同点: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为体细胞一半;不同点前者在卵巢中形成,后者在胚珠中形成,前者基因型可以和卵细胞不同,后者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

4、大豆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小麦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受精极核形成后直接发育,受精卵形成后经过休眠期后才发育(同时受精,先后发育)

5、酵母菌有氧气时有氧呼吸,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性生殖)

6、多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后,营养生长不停止。

7、枝条扦插成活过程中发生了脱分化与再分化(需要生长素,不需要外界光照和营养物质)

8、胚囊中的细胞(植物细胞: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和囊胚中的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到一定时期,此期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9、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机物种类增加、干物质减少、有机物分解、耗氧增加。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1、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2、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而染色体上整个基因增添或缺失、改变属染色体变异。

3、发生双受精时,参与受精的两个精子基因型相同,参与受精极核形成的两个极核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

4、等位基因(D)与(d)的本质区别与D和A的本质区别是相同的:碱基对的排列序列不同。

5、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有: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基因。

6、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变成S型细菌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7、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直接控制相应结构的蛋白质的合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控制酶的合成而影响代谢过程达到控制生物性状(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8、人体能转运氨基酸的tRNA共61种,每个tRNA一端有三个未配对的碱基(tRNA不是只有三个碱基)

9、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

10、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的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着丝点不分开);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无基因重组)

1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实验步骤是先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

12、F2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雌性个体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②雄性个体产生各种类型的雄配子的比例相等、③各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都能正常发育、⑤、样本足够大、⑥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不要求雌配子和雄配子比例相等)

13、两个纯合的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YyRr,则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YYRRⅹyyrr或YYrrⅹyyRR,F1自交得F2,F2中亲本型所占的比例有两种可能:10/16或6/16

14、基因重组的三种情况: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交叉互换,重组DNA(转基因)

15、转录和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16、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禁止近亲结婚。

17、多基因遗传病的两个主要特点:易受环境影响,具有家庭聚集现象。

18、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染色体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纺缍体形成时。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动力)

2、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进化)是定向的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4、种群进化了不等于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形成肯定是通过进化完成的。

5、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时,表示种群进化了(标志:基因频率改变),只有当基因库变得与原来很不相同时,才表示新物种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

6、只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才可能达到生殖隔离(必要不充分条件),有时生殖隔离的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多倍体形成新物种)。

7、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隔离、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必要条件是:隔离。

8、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有:①、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②、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材料③、遗传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加强④、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9、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化的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④、自然选择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⑤、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0、你知道生殖隔离的几种情况: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不能交配③能交配但胚胎在发育早期就会死去。④杂种后代没有生殖能力。

11、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先变异,后选择。----“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说法对吗?

12、解释低频性、有害性的突变为什么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对于每个基因来说突变率很低,但每个种群有很多个体,每个个体又有很多基因,因此一个种群产生的突变基因很多。(注意计算)突变的有害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13、你会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吗?

例: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A、13.2% B、5% C、14% D、9.3%

14、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有关的计算 一个海岛上约有44%的居民携带蓝色盲基因。世界范围内,则每10000人中有一名蓝色盲患者。一表现正常母亲为蓝色盲的女子与该岛某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预测他们后代患蓝色盲的几率是 ;若该女子与岛外其他地方的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预测他们后代患蓝色盲的几率则是。

15、评价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适应性、生物进化的原因;不能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说明变异为什么是不定向的。思考:达尔文知道变异的三种类型吗?

16、下列所涉及的方向是否相同?①生物进化的方向②生物变异的方向③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 ④自然选择的方向。

1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自然选择方向总是朝人类需要的方向。②不耐寒的三叶草可以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③生物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④海洋中鱼和鲸体形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相同,自然选择对它们的选择方向相同。⑤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可能由于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18、物种的形成与生物的进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那怕是很小的改变)那么种群就进化了;而只有当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时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标志是生殖隔离)

19、新物种的形成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染色体变异,可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20、隔离的本质是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1、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对其它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生物多样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2、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富集的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含量越多。

3、大量使用农药防治害虫,短时间内害虫数量下降,但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高考生物全部考点小结

4、农业上害虫的防治的策略是: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在较低的水平(维持食物链:农作物→害虫→天敌)

5、植物种群(木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求:随机取样、调查期无砍伐、样本数量足够大。

6、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群落结构的调查内容:水平结构上动植物种群数和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垂直结构上动植物种群数和各种群的种群密度。

7、种群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数量研究的意义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增长、波动、稳定、下降四种情况。

8、种群数量的增长“J”型曲线,实现条件:食物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适用情况: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一段时间;计算公式:NT=N0*λT(这里λ原表示的增长率是保持不变的)。

9、种群的数量增长“S”型曲线,原因:空间食物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加;增长率变化情况: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数量达K/2)开始下降至零(种群数量达最大值K)。

10、生态系统具有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的调节能力,人工林的自动调节能力差是因为其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具有完全相反的关系。

第九章:生物圈

1、生物圈组成: ①、环境:大气圈底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②、生物:地球上全部的生物

2、生物圈形成: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①、光合作用的出现改变了大气的成分②、大气中氧气的出现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厌氧到需氧;臭氧层的形成使生物从水生进化到陆生。

3、生物圈稳态的维持:从能量角度:有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从物质角度: ①、生物圈在物质上能自给自足(能量能否自给自足)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三级结构使得物质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

③、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形成(大气成分的调节、物种数量的调节)

4、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改变生产模式: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产品—原料—产品;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6、生物多样性价值:①直接使用价值:药用、工业原料、食用、美学、仿生、科研(抗虫基因)、②间接使用价值:主要表现为生态功能(绿色水库、净化空气、地球之肺、地球之肾)③潜在使用价值:未被发现的价值

7、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物种丰富、古老物种多、经济物种多、生态系统多种多样。①、裸子植物:银杉②、被子植物:珙桐③、爬行动物:扬子鳄④、哺乳动物:白鳍豚⑤、活化石:银杏

8、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主要原因)、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威胁本地物种(没有天敌)

例.一枝黄花传到一些地区,长势疯狂,成了这些地区的绿色灾难,一枝黄花泛滥的原因是 A.“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加我国生物多样性 B.“一枝黄花”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 C.为控制“一枝黄花”可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D.为控制“一枝黄花”应从本地寻找其天敌

9、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③、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选修部分

第五篇:高考生物部分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名词:

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

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 C、H、O、N、P、S 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作者:江上过客2009-3-25 20:20 回复此发言

------------------回复: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名词:

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 代谢的废物

4、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

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6、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还原性糖是指可水解成葡萄糖的糖,蔗糖就不行)

7、脂类包括:

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

8、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9、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10、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11、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决定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12、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3、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14、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公式:

1、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2、基因(或DNA)的碱基:信使RNA的碱基:氨基酸个数=6:3:

1注解:

1、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即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活跃)

2、能源物质系列: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P~P~P);生物体内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3、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有机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种元素,蛋白质必须有N,核酸必须有N、P;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例: DNA、叶绿素、纤维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元素是C、H、O)。

4、蛋白质的四大特点:①相对分子质量大;②分子结构复杂;③种类极其多样;④功能极为重要。

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①氨基酸种数不同,②氨基酸数目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6、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多样性,概括有: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酶;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不是蛋白质);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注意: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有核酸控制的。

7、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一切细胞中(不是存在于一切生物中),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8、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两者组分相同的是都含有磷酸基团、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三种含氮碱基。

------------------回复: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绿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则不能通过。

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

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

注解:

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

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

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9、高尔基体: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

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细胞核的简介:

(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2)细胞核结构:

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

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

(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

(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

16、在线粒体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氢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生成水和葡萄糖;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成,有水的生成。------------------

下载2010年高考生物教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高考生物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高考总结生物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析及备考总结 一.试题特点及分析 2014年河南生物高考试卷与往年总体相比,分值没有变化,但试题结构略有改变,试题难度看起来容易,由于不容易得分而......

    高考备考生物研讨会总结

    高考备考生物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1月22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生物高考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请到王恒老师、杜东平和赵金秋老师。他们从事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之后有......

    高考备考生物研讨会总结

    高考备考生物研讨会总结 2017年10月28日,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在高三年级组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0人参加高考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生物学科请到了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正高级教师张......

    高考生物史考点总结

    生物史考点总结 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生物膜中发现脂类:欧文顿 提出PR-脂-PR生物膜结构:罗伯特森 流动镶嵌模型:桑格、尼克松酿酒因为酵母存在:巴斯特 酿酒因为酵母中的物质:李比......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合集)

    生命的物质基础。 1.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基础:细胞代谢。生殖、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分裂和分化。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

    2011届生物高考备考总结

    2011届生物高考备考总结生物科组钟炼敏转眼间2011届的高考备考就过去了。回望在高三这一年中的高考备考工作,我收获很大。有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也有从成功中而获得的经验。从......

    2011届高考生物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部分: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

    高考生物_遗传大题总结

    遗传大题-高考生物 27.下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另一种是白化病: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