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趣意盎然:以人民版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为例

时间:2019-05-15 13:3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历史课趣意盎然:以人民版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历史课趣意盎然:以人民版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为例》。

第一篇:让历史课趣意盎然:以人民版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为例

让历史课趣意盎然

字数:2836

来源:历史教学 2009年1期 字体:大 中 小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趣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号]0457—6241(2009)01—0016—0

3历史课首先要有趣意,使学生感到有意思。这样才有吸引力。历史教学在本质上是为了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历史课的趣意还要有思维的含量,应该让学生体会精神上的享受。如何才能让教学过程浸润着兴趣、情趣、理趣和无尽的妙趣?笔者以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为题,进行了一次专题教学研讨课,现结合该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出于总体与务实的设计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一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商业经济讲的是概况与现象,相对比较枯燥,如何使高一学生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产生学习兴趣?笔者的思路是,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的经验相贴近的学习内容,突出主干知识,教学中进行恰当的联系和比较,提出学生能够思考的问题,使他们容易理解,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不过说到学生已有的经验,还要考虑到另一点,即高一学生不缺乏现代商业知识,他们往往会用现在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古代商业经济的内容,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对古代商业的认知可能会产生偏差。比如,古代的商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现代商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古代城镇的发展与现代的城市化;古代商业的经营理念与现代商业的经营理念,等等。因此,本节课不仅应该定位于“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与特点”,还应注意理解的准确性。

本节课可资利用的材料很多,也很直观。比如,各朝代钱币,当时文人对商业繁荣的描述,《清明上河图》等绘画作品,利用这些资料使学生进入历史情景,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应当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应在这一过程中引导他们捕捉和认识历史信息,利用文献资料说明问题,从而渗透“史由证来”的意识,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人民版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笔者认为,商人的诚信古今皆同,可以联系。而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差别太大,不宜生拉硬扯。商人在经济进步中的作用,也没有太深的理论问题,因此,这节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不是主要的。

三维目标在每一课中不见得都要并重。实际上,很多课的内容也不足以体现

情感价值观问题。

二、基于材料与问题的教学

高中教学应充分展示学科特点,围绕课程内容,精选材料,以材料和史实说明历史情景,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史料,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先说课堂导入。如何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笔者首先提问,你们是否知道借助哪些材料可以了解和探究“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这一课题。学生能够想到出土文物、古代文学作品与绘画作品、历史文献记载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肯定学生的思路并加以举例,在屏幕上分别呈现一套战国货币、两枚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唐朝时流通的阿拉伯金币与东罗马金币,请学生从中捕捉历史信息,如货币的形式、来源与质地,流通外国货币说明什么问题,等。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学习的信心。在本课中,“市”的发展和演变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现象,其中的实质是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和放松,以及城市功能的问题。如果平铺直叙地讲“市”,不是不可以,但缺乏趣味性。我用一个小故事说明战国“市”。我问:“你们谁知道郑人买履的故事?”还真有学生知道。郑国有个人要买双鞋。在家用绳子先量好了尺寸,却忘记带到市上,回家取来量鞋尺寸的绳子,再到市场,“市罢,遂不得履”。这是《韩非子》一书的记载。我问:“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兴趣盎然。这是个笑话,当然学生都会说这个人太傻,脚就长在腿低下,何必再跑一趟?待安静下来,我说,那时的市,营业时间是有限制的,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市场即空。否则,这个郑人也不会买不到鞋。学生恍然大悟。进而,我以齐国为例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繁荣。齐国把商业提到与农业并重的位置,管仲提出的“四民”,士农工商,商为其中之一。齐景公请教晏子如何巩固统治,晏子的回答是“民不迁,农不移,工商不变,士不滥(不失职)”,士农工商各守常业,就能维持统治持续。“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左传》)成为国力强弱的表现,可见商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为什么商业在各国竞争中那么重要呢?我问。学生议论纷纷,有人高声叫道:能增加税收。对!我及时肯定,介绍所谓“市”就是城里商品交换的固定场所,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征收市场租税和商税,除此之外,商品过境还要征收关税。说完后,我又问:“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出现繁荣景象呢?”上两节课刚学完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更多产品,学生基本能够想到,教师只要肯定学生的思路即可。

汉代长安城中的市与唐代长安城中的市,只是分布不同,管理上基本一样。西汉时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面积仅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也不过十分之三,但全国五分之三的财富都集中在这里,是商业最繁盛的地区。唐朝前期,人口、耕地与西汉最高数字相差不多,但亩产量增加,国家统一,交通顺畅,又免征关税。汉代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在唐代更见繁盛。因此,唐代的商品流通比汉代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介绍基本情况是必要的。汉唐的商业状况都以长安城为例,有“西汉长安城示意图”和“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这两个图有共性,可以一并让学生观察。但是,仅看图还不够,我准备了班固《两都赋》中的一句话“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这正是指长安城市内按商品分列肆,买卖拥挤的场景。关于唐长安城东西两市的材料更丰富,在此不赘。教学的关键是将对图的观察与对文字材料的理解结合起来。

唐朝有没有夜市?这是“市”的变化的起点。我提供两份材料,请学生阅读后作出判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一个材料出自《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一个材料是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有学生根据《唐六典》说没有“夜市”,“夜市千灯”是文学夸张,不足为凭;有学生说,诗人描写的景象是他亲眼所见,扬州应该有夜市,唐朝应该有“夜市”。究竟哪个材料可靠?学生心中的疑惑凸显出来。我提醒说,王建生于767年,这是唐朝的什么时期?学生逐渐悟出了一点:唐后期,在一些城市确实出现了“夜市”,但政府对“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规定并没有取消。教师进而补充说:“典”为政府文件,规定的是市的“应然”状态,而“诗”是诗人看到后描写出来的“实然”状态,说明实际发展已经突破了政府的限制。我又请学生欣赏王建“汴路即事”中的两句:“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学生对此也很有兴趣,回答出“来自天南海北、操着不同方言的人都汇聚在这里进行商业贸易”,“草市很繁荣”等等。诗中所说的“津桥”就是汴州的州桥。我的注解为后面讲宋代留下铺垫,话题仍回到“夜市”。我说,诗人王建生于767年,他的诗作应在唐后期。他的诗见证了“夜市”“草市”。出现夜市说明什么问题?打破了“市朝则慢,夕则虚”的传统。还说明什么?学生语塞。我说,你看“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是不是描述酒楼、歌舞?是不是一种高消费?有道理吧?那么,存留一个问题:城市的消费是否能促进生产?暂不必回答。我们现在了解宋代“市”的发展,请看著名的《清明上河图》。

从这幅名画中解读历史信息,很多教师都有经验,在此不再多言。唐时的汴州宋时上升为汴京,陆路驿道指向四方,水上交通大于全国。我用了《东京梦华录》中的一句话“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万区之异味悉在庖厨”。汴梁的繁荣表现在各种商店杂处于街巷,唐后期扬州“十里长街市井连”还只是个别现象,宋代其他城市也打破了“市”的界限。宋代是谁打破了“市”的限制?我引用了《宋会要辑稿》中宋太祖赵匡胤的话“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政府主动放宽政策,顺应了商业经济发展的现实,于是才出现《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情景。

从学习策略的角度看,有关“市”的教学设计要注意:第一,材料的选择要呈现多样性,为营造课堂情趣奠定基础。第二,所选材料应浅显易懂,稍有难度教师要及时解释,目的是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第三,材料不需太多,但要用足、用到位,使学生真正走进材料,理解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的情趣与体验结合起来。

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我认为,形式不是主要的,只有实现思维上的互动,才是有效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用“理趣”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不断用数据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例如,北宋商税的年收入达4600多万贯,占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汴京的商税年收入达40多万贯,有20多万户、几十万人口;南宋的临安每天要吃掉20多万升米,马可波罗在他的《行记》中盛赞杭州是“人在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等等。学生的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首先要使他们深入历史场景,这样再提出问题,才有可能使他们进入主动思考的状态。

三、见于感悟与拓展的收尾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主动学习,还必须考虑问题的价值。讲到“商业都会的崛起”,笔者以北宋东京和清朝四大名镇作为重点,最后指出:从北宋到明清,古代中国城市的规模、人口、商业经济的活跃,是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无法比拟的。巨大的城市消费需要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输入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于是出现商业异常繁盛的局面。但是,我说:“你们都知道,伴随着现代化建设,我国当前也出现城市化进程。在历史上,18世纪发生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国家大都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与古代中国,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崛起有什么不同?与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同时代的明清时期,大量商业市镇的发展,对中国经济起到什么作用?在本学期的课程中你们还要学习工业革命的内容,这个问题留作以后思考。”根据学生的经验,我认为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仅就金华市,这些年就扩大了好几倍,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近30年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比较古代城市规模的扩大,思考其中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历史的特性与变迁之“理”,即使得不到圆满的答案,也是有意义的。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切入点,力求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让学生获得一些“切己省察”的感悟。同时适当设置留白,让学生有回顾与升华余地,这样才能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把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留到课外,让学生体验“课虽已尽而意趣未了”的妙趣。

本课的收尾还涉及古代商业的活动主体,即“商人”的话题。我讲了《说林》中一个小故事: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懂行的宋国商人,在市场上看到一块含玉的石头,他在与卖家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假装失手,摔坏了石头,于是按价赔偿,回到家他请人将石头中的玉雕琢成器,卖了上百倍的价钱。这个商人,你可以说他聪明,也可以说他狡猾;一般来说,成功的商人一要精明,二要懂行,还要能吃辛苦。“无商不奸”是贬义之词,没有商人市场不会繁荣,没有利益商人不会趋之若鹜。但是,古往今来,诚信是经商之本。“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秤平、斗满、尺满足”,“诚信不欺,利以义制”。这些是晋商总结出来的商谚。以“诚信”著称天下,成就了晋商数百年的辉煌。徽商也是如此。胡雪岩也是以“诚信”起家的。

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书写:“商人”——“商仁”。点到为止,下课。我相信,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任世江]

第二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

古代中国 的商业经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三节)

学校名称:邛崃市第二中学校 授课教师:陈树容

教材分析:

课标规定:“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课标要求我们通过了解各个朝代商业活动的具体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本课内容共分为三目,第一目,通过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第二目,通过一些历史文献叙述了中国古代“市”的发展;第三目,引用历史文献介绍了中国古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的发展和繁华情况。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其年龄层次为15—17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该年龄层次已基本具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并初步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自发走向自觉。对于古代中国商业经济这部分知识,学生因在初中阶段基本未涉及过而感到陌生。因此,本课学习需要教师展现图片和文字史料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课堂问题的讨论中总结学科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文献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史料,概述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业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了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树立通史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文献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自主预习,独立思考,完成学案,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借助互联网查阅更多的信息,并对有名的商帮进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到商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课时:1 教学重点:

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商业活动史实和“市”的发展演变 教学难点:

理解概括古代商业经济的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债、贷、财三个字)请大家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偏旁部首都有贝字,且都与钱有关 教师:为什么与钱有关的字,含有“贝”呢? 学生:因为中国最早的货币就是贝壳。

教师:对,这就涉及到古代中国商业的相关问题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二)讲授新课: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

教师:把昨天发给大家的预习学案拿出来,我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检查学案)不错,基本上都完成得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梳理下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大概情况,在我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完善你们手中的表格。首先,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物物交换。商朝时,出现了最早的货币,就是“贝”。西周时,出现了“骨贝”和“铜贝”。接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这里,我们来看两个人,大家认识吗? 学生:(产生兴趣,纷纷猜测)

教师:范蠡弃官从商,被称为商圣、民间的财神爷。吕不韦通过经商赚钱之后,在仕途上也是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秦国的丞相。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经济方面就着手于统一货币,铸造“半两钱”。这个政策有什么好处? 学生:方便交易。

教师:换句话说,就是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好,到了汉代商运变得很活跃,注意这个时候,我们走出了国门,开通了海、陆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其中,最主要、最发达的还是陆上丝绸之路,大家可以看到,一直通到了西亚乃至欧洲。交易物主要以什么为主? 学生:丝绸、土特产。

教师:当时,欧洲那边最强盛的是哪个国家,就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贵族们都以能够穿着来自汉朝的丝织品为荣。这是汉代,接着来到唐朝,水路和陆路商运十分发达,教材上介绍了一条商船“俞大娘航船”,规模非常宏大。除了商运发达以外,唐朝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什么是柜坊?

师生互动:就是在这个城市里面代客商保管财物,然后可以凭票物支取款项,这是今天银行的雏形。举个例子,比如你是邛崃的一个商人,邛崃产什么啊?最著名的是酒。好,邛崃的酒在外面卖得很好,于是你就拖着几大车的酒去京城(长安城)贩卖,到了以后,你得联系买家啊,可拖着这么多东西行动不便,怎么办呢?可以把东西寄在哪儿?对,柜坊,你可以给它交点钱,让它替你保管,等找到买家,再从这一托,买卖就做成了。接着,又出现一个新东西,飞钱,顾名思义就是会飞的钱,类似今天的汇票。比如,你要到远处,长安城嘛,进货,可是你身上得拿着大把大把的钱,路上不安全,怎么办呢?就有些商贸活动往来很频繁的城市之间,会开设这样一个飞钱业务,比如说,我是长安的一个大老板,我到邛崃设一个点,向有需求的客商,就是你,提供一张票据,你就把钱存到我这来,然后你拿着这个票据,就可以到长安领取在邛崃存下的本金,拿去做生意。所以,无论是柜坊还是飞钱,它们都是商业经济活跃的一个结果。接着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表现在海外商运迅速发展。不仅如此,在北宋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对,交子。在什么地方,益州,就是今天的成都。交子是全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也是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产物(一个标志)。

师生互动,共同读图:再来看这幅图,沿海有一些虚线代表着路线,你看,沿着南海到了东南亚、南亚、印度,进入印度洋,然后再来到波斯湾,甚至往非洲的方向,这是什么图,这是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图。刚才,我们提到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那么,来到唐宋时期,这条路就变得非常发达了。上节课我们讲手工业时,提到唐宋年间制瓷业非常繁荣,我们的瓷器就是通过这条路卖到海外去的,所以,唐宋以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又叫“瓷路”。到了元朝,我们在今天的福建省,这有一个沿海城市,叫泉州,它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大量来自内地的瓷器都是通过泉州这个港口,沿着这条海上丝路卖到海外去的。师生互动:最后,我们来看明清时期,出现了会馆和商帮。比如这个,自贡的西秦会馆。自贡很有名的一个物产,大家知道吗,对,井盐,所以有很多全国各地的商人来到自贡买盐,来的人多了以后,就出现了会馆这样的一个东西。西秦指的就是陕西,意思就是,来自陕西的盐商在这儿修建了一个供本地(就是陕西)来这(自贡)贩盐的商人休息、交际的场所。看到教材17页,勾下来,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不仅自贡有会馆,全国很多大都市都有。接着是同一地域商人结成的商帮,最著名就是晋商和徽商,比如晋商代表乔致庸,徽商代表胡雪岩,零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就叫《红顶商人胡雪岩》,红顶商人就是官商,有官员身份的商人。大家知道,晋商、徽商这些古代商人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吗?就是做生意讲求信义,诚信经商,我想,这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商人学习。教师:实战演练一下,选什么?

二、古代“市”的发展

教师:好,这就是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总的情况。其中,我们有提到商业包含的一些要素,比如商人、货币、交通,那么商业还与什么相关? 学生:市场„„

教师:也就是交易需要有一个场所,中国古代商业的交易场所“市”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学习的一个内容。

师生互动:什么是“市”呢?看这句话,在都市的某一部分指定的商业区域,我问大家,在哪里?都市、城市,不是农村。谁指定,说明什么?政府指定,说明政府对商业活动进行管制、干预,所以注意了古代的“市”不是我们今天的城市,它是政府对商业活动进行干预的一种产物。好像有点抽象,没关系,我们来看汉代的的长安城城市规划图就好理解了。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在长安城的西北角,有两块区域,被称为东市、西市,就是政府所划定的交易区域、商业区,其他地方能不能交易?不仅不能交易,而且有高墙隔开。在东西两市里边,政府还设置了官员,专门管理交易的地点和时间。所以,汉代市的特点就是“市坊分离、设置官员管理交易地点和时间”,市就是商品交易区,坊就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被高墙隔开了的。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看到教材18至19页,想想从南北朝到宋朝“市”.有什么变化。

师生互动:南北朝出现了什么?圈下来。草市,什么是草市,民间集市,还有呢?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在不在城里面,不在,是离城镇比较远的郊外、农村,因为附近居民有交换的需求,民间就自发形成了这样一个交易的场所,草市,政府有没有对草市进行管理?设了一个“草市尉”的职官。接着,往下看唐朝,有什么变化?对,出现了比较繁荣的夜市。那么,宋朝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看到这两幅图,分别是唐代长安城和北宋汴京城。再结合材料,思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探究活动,展开讨论,最后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不同:唐代城市布局规范,像什么,像围棋局、菜畦;市坊分开,商业受到空间限制(只能在划定的那块区域交易),此外还要受到时间限制(看材料,体现的就是日中为市、日落而退,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后商铺就必须关门)。而宋代的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形成了繁荣的街市。(就是你想去哪儿卖就去哪儿卖,想什么时候卖就什么时候卖。看宋朝的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注意,唐朝夜市虽然比较繁荣,但由于才出现,再加上有时间限制,不像宋朝这样通宵达旦)

教师:从南北朝到明清“市”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就是商业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这幅图是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都城汴京十分繁盛的街市景象,你看,街上各种挑夫贩卒,挑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往来穿梭买卖,反映商业经济空前繁荣。请看这段文字,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找找哪些情形是不可能会出现的。再看一道题。学生回答,预计效果较好

过渡:胡适曾经说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小村变成小市镇了。这段话说明什么?徽州人住进来来干什么,成立店铺,就是从事商业活动嘛,然后小乡村变为市镇。说明商业会带动城市的产生,并不断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繁荣 所以,接下来,我们学习商业都会的崛起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教师:注意了,商业都会指的是那些商业性的大城市,不是小城市。首先,结合教材内容和手中的学案,我们一起来填填这个表格(师生互动)。这里,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扬州和益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有一句说法是“扬一益二”。

教师: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城市是怎么产生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多是由于政治或者军事需要,就是你打仗,需要在这个地方修建一个城墙、堡垒之类的,来的人多了,不断发展,就变成了城市。现在这些商业都会呢,主要是商业经济发展推动的,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在不断增强,对不对。教师:这些商业都市都分布在哪儿呢?

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我们从地图上来看看。这幅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商业城市和货币的一个分布,右边这幅图是汉代商业城镇的分布图,来,看这两幅,告诉我,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商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都在什么地方?都在中原地区,很集中,对不对。还有呢?都在大江大河沿岸,意味着什么?水运交通比较便利,还有呢,这两图是不是整个中国的地图啊,不是,是其中大部分,从东西南北的方位来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东部沿海,从南北方向来看呢?北方,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所以,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大江大河沿线。再来看明朝主要商业城市的分布图,这是清朝主要的工商业城市、市镇的分布,看,明清时期又有什么特点?还是主要分布在沿海,还有呢?与前面的两幅地图比较,比较分散,怎么理解这个分散呢?就是它扩展到更多的地区了。还有呢?我们特别从清朝的这幅图来看,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呢?看这一圈,东部沿海,这是什么河,长江,所以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这就是古代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来,记下来。商业中心先秦到汉朝主要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唐宋以后多集中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来总结一下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特点 师生共同概括总结,形成以下认识: 1.从城市功能来看,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2.从城市商业活动看,政府限制逐渐放松,“市”逐渐多样化 3.从城市布局看,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明清江南地区兴起了大批工商业市镇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总共四点,分别是1.商业活动2.市(商业的场所)3.商业都会4.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特点

板书设计: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

二、古代“市”的发展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设计反思:

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经验不足。在教学设计中,我明显感觉到对“市”的发展演变历程的解析还不够彻底和完善,在过渡方面处理得不够流畅,使本节课显得不够饱满,存在一些问题,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对我进行批评和指导。

第三篇:让思维在操作后的思辨中向更深处漫溯——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为例

江苏无锡新区实验小学(214046)华丽芳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但动手操作了,不表示思维就获得发展了,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理性思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向更深处漫溯。下面,笔者结合“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对操作结果据理分类,让思维更加有序布鲁纳的多元表征理论认为:“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可以有多种表征方式,多种方式之间要建立联系,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如“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核心算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算理的本质,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余数这一概念。“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理解余数的含义,为此,教师教学时可通过对概念的不同表征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教学片断:师:数学中有很多的平面图形,如果老师送你一些小棒,你想围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呢?生: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师:在这些图形中,老师最喜欢三角形。围1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那10根小棒最多可以围几个这样的三角形?想试试吗?(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围的?生1:我用10根小棒围成3个三角形,还剩1根小棒。师:10根小棒可以围3个三角形,那剩下的这1根小棒还能再围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吗?为什么?生2:不能。因为围一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现在只有1根小棒了。师:你想用这10根小棒围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吗?(想)还是用刚才的这10根小棒,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图形围一围,围完后把你围了几个图形、还剩下几根小棒等情况,记录到你的表格里。(生动手操作)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围的?生3:我用10根小棒围了2个正方形,还剩下2根小棒。生4:我围的是五边形,围了2个,没有剩下小棒。生5:我围的是六边形,围了1个,还剩下4根小棒。„„师(指下表):我们用10根小棒围不同的图形,得到了不同的结果,那你能根据这些剩下小棒的根数,把这四种情况分一分类吗?生6:将剩下小棒的为一类,将没有剩下小棒的为一类。师:为什么这样分?生6:10根小棒围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到最后都有剩下小棒,而围五边形没有剩下小棒。师:围三角形后还剩1根小棒,剩下的这1根小棒还能再围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吗?为什么?生7:因为围一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现在只有1根小棒了,所以围不成三角形。师:围四边形后还剩下2根小棒,剩下的这2根小棒还能再围一个这样的四边形吗?为什么?生8:因为围一个这样的四边形需要4根小棒,现在只有2根小棒了,所以围不成四边形。师:围六边形后还剩下4根小棒,剩下的这4根小棒还能再围一个这样的六边形吗?为什么?生9:因为围一个这样的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现在只有4根小棒了,所以围不成六边形。师:看来,每5根小棒围一个五边形,10根小棒可以围2个五边形,正好用完小棒,你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吗?生:10÷5=2(个)。师:有剩余的情况也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引导学生边交流边板书:10÷3=3(个)„„1(根)10÷4=2(个)„„2(根)10÷6=1(个)„„4(根)师:比较一下,这3个算式和10÷5=2(个)有什么不同?生:有剩下来的数。师:这些剩下来的或者说多余下来的数叫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师板书课题)„„上述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操作活动,再让他们根据剩下的小棒根数进行分类,最后交流分类的依据。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图表对学生思维有序引领的作用,顺利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余数这一关键点上,引导学生清晰地建立起余数这一概念。这样的思辨过程,给学生的思维以一种明确的方向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二、对操作结果分析比对,让思维更加灵敏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找到教学的切入点,适时地利用操作结果的比对辨析,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让操作与思维共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除数和余数这两个量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操作。教学片断:师: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在黑板上画图,如下)列算式:12÷4=3(份)师:如果有13根小棒,每4根一份,会有什么结果?你能画一画,再列出算式吗?(生画后列式,如下)列算式:13÷4=3(份)„„1(根)师:如果是14根、15根小棒,你会分吗?先画一画,再列式。(生进行操作活动)谁来汇报?生1:14÷4=3(份)„„2(根)。生2:15÷4=3(份)„„3(根)。师: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3:除数都是4,余数不相同。师:如果是16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生4:可以分成4份。师:如果是17根小棒呢?生5:可以分成4份,余1根。师:如果是18根、19根小棒呢?生6:18根小棒分成4份余2根,19根小棒分成4份余3根。板书如下:除数 余数12÷4=3(份)13÷4=3(份)„„1(根)14÷4=3(份)„„2(根)15÷4=3(份)„„3(根)16÷4=4(份)17÷4=4(份)„„1(根)18÷4=4(份)„„2(根)19÷4=4(份)„„3(根)师:这些算式中的除数都是几?余数呢?生7:除数都是4,余数分别是1、2、3。师:余4根可以吗?生8:不行,因为4根又可以分成一份。师:余5根行吗?生9:不行,因为5根还可以再分。师:余6根、7根行吗?生10:都不行,只有余3根、2根、1根可以。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比4小。师:看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上述教学,学生通过操作得出一组除数不变、被除数递增而引起余数递增的算式,教师将不变的除数和变化的余数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把思考的重点放在除数和余数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顺利地分析、归纳出余数的变化规律,教学的难点也就不攻自破。

三、对操作结果追溯反思,让思维更加深刻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容易停留在直观表象上,遇到问题不愿深入思考。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算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初步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如下活动。教学片断:师:有一堆小棒,每几根分成一份,分成了5份,还剩4根,这堆小棒可能有几根?把结果填在下面的算式里。(生动手操作)()÷()=5„„4生1:这堆小棒可能有29根。师:你是怎么分的?生1:我是每5根一份,分成5份是25根,再加上剩下的4根,一共是29根小棒。师:可以每4根小棒一份去分吗?为什么?生2:不可以。每4根小棒为一份,就不会有剩下的小棒了,因为剩下的4根小棒又可以分成一份。师:可以每3根小棒为一份吗?生3:也不可以。这样就不会剩下4根小棒了,因为4根里又可以再分出一份,余1根小棒了。师:也就是说,至少每几根一份,才能保证这个算式成立?生4:至少要满5根一份。师:这就说明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大。„„上述教学,教师打破原有的操作活动形式,直接给出操作的结果,让学生从结果出发进行推理,去追溯操作的过程。此时的操作,不再是教师指令下的动手活动,而是学生边推理边操作。这样的反例操作,既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又能把操作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使“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算理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头脑里,学生的思维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变得更加深刻。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设计切合学生发展的操作活动,更要重视操作后与学生针对操作结果所引发的每一次对话,使操作成为重要教学途径的同时,更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触发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获得发展。(责编 杜 华)

下载让历史课趣意盎然:以人民版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历史课趣意盎然:以人民版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