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技术教学小结2篇
本学期,本人接手担任初初二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历来是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四季的花卉分别有哪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劳动技术教学小结(2):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第二篇: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本学期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育: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教师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每天的值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值日小组,冠名教室的美容师,把值日工作分配到人,落实到每组的值日组长,实行轮流值日;值日组长必须把值日情况做好记载,尽量记录做得好的同学,然后由组长对他们做出反馈奖励,提高组长的积极性;开展比卫生活动,每天放学检查教室环境卫生,好的小组奖一个五角星,每两天抽查个人卫生一次,好的个人奖一个大拇指,结果同个人考评结合起来;新书发到学生手中,便开展包书皮比赛。结合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如穿衣服|、洗手帕、整理书包等。劳动竞赛不仅开展于校内,并可延伸到家庭,如配合家长制定劳动计划,放手让学生参加劳动,培养劳动兴趣。竞赛还应适时,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帮妈妈活动,我疼我的家长,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而且使他们懂得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2
本学期,接手担任四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要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不敢以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三、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3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有3个教学班,平行分班,共有120多人。我所教的是整个七年级,为上好劳动技术课,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一)有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此外,随着学生生活、学习中自理能力的增强,在动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因此,学生对于劳动技术课有较高的兴趣。
(二)不利因素:
初一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及劳动实践不足,对于一些劳动理论知识,理解能力不够。
另外,部分同学不重视劳技,从内心放弃劳动技术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本册教材注重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感的教育三者的统一。
本学期重点学习学生在生活、生产的常识及课本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去。通过教学,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良好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把学生努力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学习劳动技术,将劳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通过劳动课与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农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简单的劳动生产能力。
三、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并获得初步的基本技能,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个人的教学业务水平。
2、思想教育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品德教育与劳动技能相结合。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技能训练。
4、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的知识。
5、充分利用教具挂图、实物进行直观教学,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进度
第一节:校园环境的清理和维护
第二节:寝室内务整理
第三节:寝室文化建设
第四节:刺绣
第五节:剪纸
第六节:简单烹饪(学做家常菜)
第七节:小木工
第八节:小小采购员
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4
三中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上,领导重视,定位明确,组织管理到位,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王校长和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办学方向,改革教学环节,重视特长生的培养,重视学生热爱劳动的教育和培养,以培养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强壮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了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刘校长牵头,学校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体育组、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老师们带领学生到学校各处打扫卫生,每到一处老师都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劳动光荣知识并亲自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在劳动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三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年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都要到陵园、社区进行义务清扫,开学后开展校园除草劳动教育,动天进行铲雪劳动教育等。三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我校近来一直将每周一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定为主题班会课或劳动教育课,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寝室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二清,卫生督导组检查评比、班级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对各班教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校团委、政教处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工厂、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老人们笑得更开心;在“清明节”和“五一劳动节”开展“我劳动、我光荣”为主题劳动教育——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三中学生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使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三中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5
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的教学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7)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9)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三、教材分析要求:
第一单元 家政——种植
1、了解家庭常见花卉的种植、小花圃的管理和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种植的基本知识
2、学习栽培菊花、鸡冠花和牵牛花,了解水仙花的栽培方法,了解花卉的有关知识。
3、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了解花卉与文艺、环保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化环境的意识。
第二单元 我的校园
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动手制作我的校园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学会简单的模型场景设计、模型中绿化模型的制作等。
四、学情分析
通过六年级上学期的劳技学习,学生对于木工、金工等一系列技能,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木工、金工的符号,并且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完成简单的木工、金工小作品。本学期,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如种植知识等。本学期的劳技教材加入了模型制作的学习,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
求更加提高,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动手制作我的校园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学会简单的模型场景设计、模型中绿化模型的制作等。
五、提高质量措施
对于教师: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课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习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
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技技能。
5、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课,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6、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
对于学生:
1、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劳技操作任务。
3、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维准确,大胆发言,不懂的知识和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好上课所必须的材料,课后,把上课的知识点延伸到生活中,懂得知识的回归生活。
5、积极参加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动脑、动口和创造能力;
6、建立学习型组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广泛交流,加强研究,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活泼、主动、向上的学习新风尚;
9、开展“天才”教育活动和对“学困生”的帮助活动,使优秀学生更优秀,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尽快赶上;
10、建立学习奖励制度,表彰奖励优秀学生。
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6
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历来是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四季的花卉分别有哪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
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
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三、师德修养与业务进修
除了让学生学好文化课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教师的师德是至关重要的,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今年,要重点学《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课堂教学常规》等几部法律。增强法律观念,提高依法从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学习新课程标准等书籍,学习本学科的各项相关内容,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拓展知识面。要通过听课活动,向同行们学习教法,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四、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自主创新的载体,要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活
动,推动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在劳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几年来的教研课题,本学期将加大研究的力度。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深处,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衔接。达到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之目标。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让优生更优,让差生学好
五、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7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教育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第三篇: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篇一: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传统的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强调动手操作与实践。由此教师 以讲授、示范为主,学生 则以模仿、复制为多。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客观现实,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劳动与技术教学在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积极体验和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探究问题,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萌发创新思想,从而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会解决问题方法,逐步培养技术素养。
因此,教师首先要开阔视野,从自然社会的多视角,审视劳动与技术项目的教学内容,从单纯的手工操作,如完成某一件作品,尽可能向多个方面渗透,充分发掘其内涵,最大化地达到劳动与技术的教育功能。其次,要改变多讲为“快”、以教为导的“教”本位的倾向,所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已很明确的将教师角色定位在非主体的地位。教师在学生交流、操作的过程中,要敏锐地发现问题,这些问题是共性的还是个性的,是题内的还是题外的,往往是个性的题外的问题隐有创意,教师切不可疏忽,在评价与小结时,都应给予合理的价值指向。
如有这样一节劳动与技术课,一位教师结合当前众多学生都有自己小卧室的背景,要求初二学生利用废旧纸盒、彩纸、硬纸等材料,制作一个学生卧室模型,卧室内要有家具并进行一些装饰。四人一组,一节课(45分钟)合作完成,取题为“我的天地――我设计”。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且很有创意的劳技教学题材。教师先在投影上展示了多幅学生卧室布置的照片,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然后给学生布置今天的任务:大家用带来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学生卧室模型,并用各种小家具、小装饰、把自己的小天地布置得美观亮丽,各有特色。讲解与演示只化了6分钟时间,同学们制作的时间很充裕。四人小组分工,有的将废纸盒拆装成小卧室,还剪了一个口子,作为窗户;有的用硬纸做小床,书桌、座椅、书柜;有的用彩纸等材料做窗帘、壁画、录音机、台灯„„,接着共同商量卧室的布局与装饰。在学生操作的一段时间内,教师四下巡视,随时指点。离下课还剩6分多钟时间,大部分学生已完成模型的制作,教师宣布停下,开始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分自评、互评和师评,最后2分钟教师小结。
篇二: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劳技与技术教育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学会动手动脑,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基本目标。是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规定的中学生必修课程。它既注重培养学生对飞速发展的“技术社会”的适应能力,又强调其技能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技术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融合与统一。力求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共同能力,个性潜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了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融合为一体,并使其有机地融于劳动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精选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模式,使之符合课标要求,又独具我校特色。将动手动脑与创新有机地联系起来,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激发了学生实践创新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开放、反思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1、自主探究法:问题分析即开始不直接阐述理论观点,而是问题引入。列出若干问题后,由师生共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尔后归纳。这样做贴近学生实际,充满生活情趣,又极具挑战性。有科学道理,又有技术含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作品制作的技术问题,设计问题,学生一般不易理解。我们通过展示作品“剪贴画”布艺娃娃“防滑砧板”“木玩工艺”“金工小锤”“依拉罐花筒”等的具体分析,学生很快理解这些较难的问题。进行探究,花时不多,效果明显。
2、合作学习法:课堂中我们设置了“操作示范”“问题思考”“动手实践”“技术实习”“调查研究”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勤于动手,开放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亲历亲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掌握技术的基础,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团队精神。
例如:劳技教室的桌椅摆放,采用四人围坐一桌的形式,工具大家用,条件大家创造,秩序大家维护。动手实践时,可相互交流,也可互补长短。动手能力强的可给动手能力弱的作示范,技术难点可共同攻关。评点时可自评也可互评,既发挥个体的作用,也体现团队精神。
3、开放反思法:为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留住不同的思维想法,抓住有限的时间“展示当堂完成有创意作品”,放手让学生在评点中自我归纳、总结。增加了弹性,给愿意学,有能力、有条件学的学生拓展了看与学的空间,这样做面向全体学生,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见解得以呈现与综合,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例如:每节课下来,同学们对于作品的制作过程,工具的使用方法,体现的创意,总会津津乐道,讲起来一套一套的。他们对作品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听到不同意见,他们据理力争。得到老师的赞许,他们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可以说是每件作品都牵动了他们的心。那种成功欲,不亚于放了一颗卫星。
劳动与技术课的方方面面有很多,我就创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作了一些探讨,也感受最深,现在写出来,以利今后进一步总结。
篇三: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一、结合学科特点,突出育人育魂
农村初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和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是农村劳动技术教育的方向问题。农村普通初中肩负着双重任务,既要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又要为农村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因而,农村普通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就是要面向农村,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的多功能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当地经济建设中的有觉悟、懂技术的劳动者。1984年,我从事劳技课教学之后,一直把这些做为我校劳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1.明确目标,教育学生心系农村
我认为:劳动技术课教学的根本,就是育魂,那么这个“魂”的中心是什么呢?要紧的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农村的生产实际,结合劳动技术学科自身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一要向学生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科技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劳技课多功能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转变观念,强化科技兴农意识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把读书作为升学谋职的阶梯,部分学生轻视劳动,瞧不起农村。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感到升学无望,破罐破摔,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带领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用劳技课讲到的知识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农基地、有关村社和学生家里开展科技示范试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看到了劳技课学到的知识有用处,付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科技的思想情感逐步建立起来。
农村中学劳技教育课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使学生都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呢?多年来,根据我国杰出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做学主义”学说,瞄准本镇农业生产的需要,制定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总目标——“学以致用”。也就是说让学生掌握农业技术,并能够独立操作,因此,要把“用”字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要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应用的内容,不受时间、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地进行传授,以充分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如1992年春,当地多雨低温,玉米花白苗病严重,我们就在全校各年级讲授该病发生的原因、病株症状及防治方法,学生很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生产实践中,教学效果明显,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和农研部门取得紧密联系,积极引入科研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具有先进性,并通过教学把最新利研成果和生产技术传播出去,缩短了科研成果在我镇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为农业技术进步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增强了学生科技兴农意识。
二、拓宽教学渠道,培养学生能力
农村劳技课教学,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把它放在广阔实践的基础之上,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这个实践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扩大到课外、家庭与社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劳技教育网络。实行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建立以校田为基地,以家庭为补充,用教学带试验,以试验促教学的多方位、多渠道的运行机制。
立足课堂教学,力争人人学会。我针对学生对农业技术了解参差不齐的实际,给学生分类上课,形式多样,有一般正常的课堂,也有特殊的辅导式的课堂,有集中上的课堂,也有个别上的课堂;有固定时间上的课堂,也有随时随地上的课堂。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空白的农业技术“填平补齐”。
对劳技课大纲中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尤其是实践操作程序,都深入研究,认真备课,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2)上课。打破常规授课,按农时季节讲授。根据劳技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改革,打破常规授课法,把每年要讲的内容重新归类,适应农时季节的需要进行传授。这样,学生的实践机会就大大加强了。如每年秋季刚入学,讲农作物的秋季田间管理、常规作物的田间选种、适时收割等内容。春季讲水稻旱育苗、播种,地下害虫防治、化肥施用等内容。这样,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即“从随时随地的工作中,求得了系统的知能”。同时上课加大实践比例,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统筹安排,调配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有时1:1,有时1:2等。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3)考核,侧重考核实践能力。3.提倡“实效”原则,追求实际效果。
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目的在于追求它的实际效果。劳技课的功能和效果体现在哪里?又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这是受劳技课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所制约的。我认为,要根据劳技课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注重如下功能和效果:(1)讲究课堂传授效果。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讲究课堂传授效果,这是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劳技课教学效果的提高,要看教师采取什么传授方法。我一向坚持不就理论讲理论,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用学生熟悉的事实旁征博引,用未来农村的美好前景激化学生心灵深处科技意识的萌动。这样,不仅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开阔了眼界。
第四篇: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三年级新开设了劳动技术课。在教学上学生首先学习纸工制作,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剪装饰链,剪“双喜字”,剪对称图形,剪窗花。学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纸工制作,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体验到纸工制作的乐趣,感受到纸艺装点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例如,学生学会用裁好的纸条,卷成不同形状的纸卷,做成各种形状的“零件”,再将这些“零件”组合成美丽的衍纸画。在制作装饰链时,我是通过对三种不同装饰链的研究引导学生发现折与剪得规律,认识到整张纸经过折叠后会形成两种边----折边和单边。只要在折边上进行加工,整张纸的内部就会产生变化;如果在单边上进行加工,整张纸的边缘就会产生变化三年级劳动技术教学反思三年级劳动技术教学反思。如果将折边全部剪掉,整张纸就会散落分离。学生在不断地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了积极的劳动体验。在剪窗花的学习中,学生对纸的折法进行研究,例如,对角折一次,两次,再设计图案,进行剪,展开后看效果,将纸对边折一次,两次,再设计图案,进行剪,展开后看效果又不一样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实践,探究的方法。在劳动技术课上,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份作品,比如:以组为单位,每个学生剪出各种颜色的拉花,再把它们一个一个的粘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很漂亮的装饰链,用来装点教室的板报或居室 学生们很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我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反思这段时间的教学,有成功之处:那就是:每部分教学内容都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常见的问题入手,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实际操作完成相关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突出劳动课的实践性。我力图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认识材料、了解设计思想、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学会设计,制作简单的纸工作品。
第五篇:小学劳动技术成套教材小结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小学劳动技术‘成套教材’使用情况大讨论”小结
一、活动概况:
为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区域联动,优势互补”教研联合体的作用,根据市教研室的安排,小学劳技学科 “成套教材”使用情况大讨论于2010年3月10日~4月20日在上海教育资源网二期课改网络互动平台进行。担当本次研讨活动的主持嘉宾是贺明菊、王晓红、章艺冰、盛桂兴、蔡云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网络互动的来征集“成套教材”使用情况,为“成套教材”的修改和推进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通过网络互动教研活动,使更多的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教研员和学科教师加入到教材的研究中去。
在这场为时一个多月的大讨论中,共产生新帖108个,回帖348个,浏览次数达4421次。其中发新帖数量前三名的区县依次为崇明(15)、黄浦(14)、卢湾(11)、金山(11)。
二、研讨特点
网络教研是基于互联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学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培训的教学研究形式。网络教研的特点:一是快捷通畅,二是资源共享,三是灵活多样,四是针对性强。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受身份、年龄、资历等方面的限制。
网络教研赋予鲜明的时代色彩,网络教研能开阔视野、融合心智、生成思想;能传播自己的研究精神和教学智慧,提升教学境界;能激发教学灵感,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教学火化,能在与同行交流中实现深度沟通,在解惑过程中获得鲜活的教学信息,更能使我们的研究空间、研究内容、研究方式乃至个人的价值趋向发生质的变化。确也如此,今天的课程改革正催生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变化,在课堂上教师每天都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惑,教师每天也都在寻求解决问题、摆脱困惑的方法策略。而网络教研正是教师解决教学问题和专业发展成长的有效途径。
网络教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适时交流,实现了教研员与教师间零距离的互动,也实现了教师间的互动。网络教研的隐蔽性使得评价的老师没有了顾忌,有什么就说什么,即使持否定的态度也会直说,这更有利于引起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深刻思考;又因为大家的观点都持久留在网上,教师可以在集中网络教研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家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别的教师交流。
本次网络教研的最大特点正是促进了教研员与劳技教师、劳技教师与劳技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搞清楚一些问题。由于学科的原因,很多小学劳技教师在学校往往只有一个人在那里埋头苦干,缺乏相互间的交流,网络平台弥补了这缺陷,给他们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施展才艺的机会,因而教师纷纷发帖、跟帖;很多教研员也以普通一员的身份,积极参加了这场讨论,拉近了与教师的距离。比如教研员王晓红、盛桂兴、庄蕙娥等,有着丰富的教学第一线的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磨砺,对劳技教学理念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一些冷静的分析,通过在网上与教师的交流,了解到很多目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做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基层教师的积极参与,给网络教研带来了无限生机,他们的加盟,带来了教学第一线的鲜活的教学建议、解决困难的好办法,还带来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对搞好劳技教学的满腔热情,如仇堃良、张键老师,平时认真积极思考与探索,在网络上更是展现了当代劳技教师良好的技术素养,悉心给教师解难释疑,真是做到了不遗余力,使广大教师受益匪浅。
尤其可贵的是,大家在交流中也进一步提升了对劳技教育价值的认识。如“教师在劳技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每个环节,对学生的操作练习从正确性、速度、协调性等方面及时地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这对培养学生规范地掌握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培养学生的重点并非是操作,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一册中内容和操作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隐含的培养学生思考改进创新的理念却是意义非凡,按照小学生的特点完成一个基本作品会使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为学生思考如何改进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以简单的加工操作,实现自己的构想,进行交流展示……”
荀子的《劝学》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论述,正是小学劳技教师们自强不息、默默奉献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写照。
三、主要成果
(1)指出了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如(原引): 四年级第一学期“简易立体镜”的卡纸材料错在安装立体镜片插槽的垫片黏贴位置,应该贴在折叠部分的另一边。 四年级第二学期“看图与表达”要求学生设计动物的铁丝造型,教材上只有3个样子,而且熊的造型学生做起来比较困难,希望在教参上提供更多的动物一笔画造型,让老师开拓眼界。“橡筋动力模型”的组装过程应该是先将车体装在螺旋桨推进器上,再安装车轴和车轮。“衣架模型”自评与互评中的 “挂衣服均匀”,应改为“挂衣服平稳”。 五年级第二学期“看图与表达”中学生画得电路图和实物图电源(电池)的正极应该连接开关。
相关问题已经及时反映到编写组,有望在下次修订时加以改正。
(2)指出了现行配套材料存在的问题。如(原引): 五年级第一学期的配套教材里,木材的质量较差,影响学生作品的完成。 五年级第二学期“红绿灯模型”中灯箱的材料是否能换成塑料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纸制的比较容易损坏。“设想与选择”的配套材料,小电珠上的导线太细了,与小电珠焊接得不牢,学生轻轻一碰就掉了,希望能改进! 五年级的配套材料中那些木板太脆、钉子太小、小电珠上焊接的导线一碰就掉(有的小电珠根本就不亮)等等,配套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希望提高配套材料的质量,使劳技教师放心大胆的去使用配套材料。还有如电磁钓鱼竿材料包里的部分铁芯太粗;碟片架一课里的铁钉太粗;电动小车个别铁片无法用螺丝钉固定等……配套材料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的劳动技术的配套材料较以前有所改观,例如每课的单独包装就为学生节省了时间。但是在材料的质量上和原材质的使用上还需提高,有利于学生作品的成功率。其次在作品的外观上能否再漂亮一点,尤其是五年级的作品过于简陋,作品的制作效果不太尽如人意。
劳动技术的教材最好与课本配套下发,这样也便于老师上课,因为叫学校定,学生数与订的材料数有出入,给课堂教学带来不便。
从政套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教学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一旦进行到作品的制作阶段,就会经常使教师和相互扼杀都感到很为难:除了材料本身的质量欠佳之外,制作的工具对于很多基层学校来说,由于搬迁、自然损耗、丢失等种种原因,已经所剩无几了,即使余留下来的,其中很多已经无法正常使用了。而其中的很多工具,市场上又难以买到。所以,迫切需要上级相关部门或机构抓紧时间给我们基层学校及时配发足够的相关制作工具!
相关问题将在本次教研活动后设法反映到装备部,期望在下学期配发材料时能加以改进。
(3)共享了一些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好办法。如(原引): 五年级第二学期《设想与选择》中图钉嵌入木夹子头部内侧的操作,可能会使学生的手破,出现安全隐患。可解决:预先钻小洞。 灯彩艺术是我校的校本教材,为了能是教学内容更丰富,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我校劳技课同制作灯彩结合起来。四年级第二学期的铁丝弯各种生活用品。我们就制作兔子灯、小金鱼等。学生积极性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 本教材中的内容对男生来说比较感兴趣,女生则相对缺乏兴趣,所以有时采用男女生合作的方式效果会比较好。 《打蛋器》这节课钢丝弯制好以后的组装确实很困难,以前我上下来感觉课前示范很关键,除了将弯制组装的要领讲解清楚,我在组装时请一位学生上台与我合作(特别是最后一根钢丝,一定要请人帮助将铜箍尽量向上拉,钢丝才能插入柄上小孔),之后学生也采取二人相互合作,这样效果又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于打蛋噐的制作我来补充两点:
1、钢丝弯折的长度一定要短,最好是尖嘴钳的最顶端的宽度就行了,还有就是角度最好是直角,或略小于直角。
2、安装时三根铁丝的先后顺序也很关键,一定要先安装最下面的小孔,然后依次往上,这样才行。否则会出现短的压着长的现象。 求助:五年级第二学期电路的连接中用到的小电珠,在剥线是用力稍微大点时,或剥好了在连接时一不小心电珠上的细电线经常会从电珠上掉 下来。而且掉的学生蛮多的,而更换的材料又不够时(课堂上又没办法帮他们焊接时),怎么办? 是否可以这样:操作前,教师可提醒学生剥线时手不要握住电珠,而是握在远离小电珠的电线那端,同时,考虑到配套材料中的电线比较细,剥线时最好别用剥线钳,而是用刀在电线上刻上刀痕(用力不要大),然后用手剥去表面塑料,该方法可行与否?仅供参考。 最近听了我区民乐学校沈玉春老师上的五年级的“电磁钓鱼竿”。在教学鱼钩(线圈的绕制)的制作这个环节时,沈老师利用自己的特长自己拍摄了一段制作录像,画面清晰,一下子把教学的难点分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提出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如(原引): 劳技学科的成套材料最好和教材一起下发,这样学生每人有一套材料了,不存在缺的问题。劳技课最好2节课连上,这样便于教学,学生的操作也能按时完成。 希望学校真正重视劳技课。我现在较欣慰的是,我们学校的4、5年级学生每人都有一套完整的劳技教材,并配备了基本的劳技工具,但遗憾的是我们学校没有专用的劳技教室,每次上课,我都像搬运工,来回搬着很重的材料和工具,给我工作带来了不便,真希望9月到了我们新建的学校,能有改变,有一个我的专用教室,真希望学校真正重视劳技,我们教师也好真正地做好事情,有成效、更有成就感! 我非常赞同同行们针对劳技的成套教材和课时,应该要有相应保障措施,必须详细列入学校督导工作,这才是真正的劳技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总发现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越来越差,现在就四、五年级开设劳技课,其实一、二、三年级也可开设。 相信不少学生家长都看到,孩子除了完成每天的作业,很少有时间投入到各种小物品的制作中。试问从来不制作的孩子,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能强吗?他们的技术思维会好吗?又何谈创新思维呢?因此强烈呼吁增加劳动技术课的课时,扩大劳动技术课涉及的年级,壮大劳动技术课师资力量。保证学生参与劳动技术课的时间,相信只要孩子们多思、多做,能力会逐步提高的!(5)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如(原引): 观点:本学期,很多造型都是一笔画,建议教材多提供一些一笔画的样例,给学生参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制作热情。对以上观点的不同意见:二期课改的劳动技术学科的总目标是通过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四年级(下)第二课的内容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铁丝弯折一笔画图样来提高提高铁丝的弯折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用图形表达的能力和设计能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应该不需要提供太多的样例,就能设计出多种一笔画的图样,如动物类、植物类、生活类等。 观点:四年级第二学期用铁丝制作的模型大多较实用,其中打蛋器和橡筋动力模型最受学生喜爱,只是模型机械手制作太难,而且制作后不能使用的,可否改换其他模型?回复:制作后能使用当然是最好了。但这不是教育目标。机械手本身所包含的技术内涵,以及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从目前的编写思想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当然,如果有能达到相同教育效果的其他模型,而且能使用的,就是最好的选择了,一定在教材大修订时替换掉。 观点:五年级上学期的碟片架设计有些落伍了,谁的家里会用它?忙碌了半天,成品显得难看又不实用,还占地方。关键是碟片也放不了几张,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找材料,自己设计。忙了半天,吃力又不讨好!回复:感谢楼主所提的问题。的确,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这个几年前设计的活动显得落伍了,我们一定会在下次教材大修订的时候,将类似内容换掉。老师们若有合适的新内容,欢迎向编写组提供稿件,非常感谢大家。编写组邮箱:hacola@126.com 观点:劳技课中的一些课程载体与学生的生活脱节,由于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与学生产生不了共鸣,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往往制作还是为了完成作品而完成,做完之后就觉得实用性不强,更谈不上让学生有什么比较好的创新了!回复:如果发生了制作还是为了完成作品而完成的情况,如果觉得实用性不强,那么,应该是有两个问题:1.一个老工匠在教一群小工匠。2.教学目标有偏差。解决办法:1.努力当一个设计者,一个工程师,一个能想能做的人。2.学习二期课改思想,与大家多交流,想办法找到那条合适的路。 观点:在车辆模型的制作中,救护车既然说到门的作用,就该在材料中合理体现,除了底盘的改进和拓展,很多孩子还会去合理的改制车门,已大大提高救护时的方便性,但他们往往为了车门而发愁,因为在教材中,没有印制合适的位置和线条来开启后车门的位置和侧门的位置,让很多孩子很无奈,希望有所改进。回复:不印刷门的位置,就是想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后,自己来设计制作。培养工匠,还是工程师。这需要做出选择,然后由老师来执行。 观点:五下配套材料中,感觉电线太细,尤其是电源两头的电线,又细又短。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办法才能让学生在拨电线的时候不弄断?回复:电线粗细没有问题,太粗反而不配学生的材料内容。一般我让学生用大拇指指甲在要剥离的电线上先压一下,有印痕后再从印痕出剥除。或用剪刀也可以,但一定是压而不是剪!
观点:我想问一下,五年级电磁钓鱼竿地绕线圈,我发现如果用一根漆包线绕线圈的磁性不够,但是把漆包线对着以后绕,又发现好型绕出的线圈不够整齐,该怎样做才能把线圈绕得即平整又磁性大?回复:我没试过对折以后绕,但对折后邻近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磁极也相反,可能会影响磁性强度,你可换用粗些的漆包线试试,因为磁性强弱跟导线中电流大小跟导线中电流大小成正比。粗导线电阻小电流大,产生的磁性相对也强些。
观点:小学劳技第一册教材内容是否可作些适当调整,因为除了纸盒笔筒和最后综合单元留给学生自主设计、加工制作的空间比较大,其余单元的任务基本就是对现成材料进行加工,好像与老教材的纸工区别不大,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偏低了些。对以上观点的不同意见:四年级(上)的内容,虽然大多数是对现成纸质材料的加工,但我觉得作品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还是值得学生探究的。按理说,对纸质材料的加工,从技术上看,对四年级的学生难度偏低,但是,学生在1-3年级基本上没碰过剪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用剪刀不熟练。因此,我个人觉得,这一册的内容设置基本符合学生的特点。回复2: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同意上面的说法,学生对工具的使用并不熟练,而我们培养学生的重点也并非是操作,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一册中内容和操作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隐含的培养学生思考改进创新的理念却是意义非凡,按照小学生的特点完成一个基本作品会使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为学生思考如何改进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以简单的加工操作,实现自己的构想,进行交流展示。所以我个人觉得技术的难度不宜过高,毕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简单,有趣贴近生活实际,有感受学生才会有兴趣。回复3:劳技课无论设计制作哪种物品,都离不开相应的材料及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的工具。材料和工具是进行技术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四年级教材以纸质材料和纸质材料的加工工具及相应加工技能、操作技能为基础设计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而这些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虽然一至三年级不开设劳动技术课,但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已有所掌握。劳技课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用途的纸制品导入。围绕纸质材料和加工这些材料的基本工具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对纸材料进行加工过程中积累对各种纸材料的感性认识,提高探究各种纸材料的特点和用途的兴趣,在加工操作的体验中感受工具可以延伸人的能力,同时增强对安全规范操作意义的认识。
四、局限与建议
网络教研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教研活动。它在突破了传统教研时间、空间和地点相对固定的局限性同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网络教研的权威性有待加强;网络教研不能直接面对教师,因此,不能与教师进行很好的情感沟通;校园网络硬件的支持、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支持、教师个人情况直接影响网络教研的开展;教师参与的面不均匀,主要以年青教师为主,中老年教师由于观念、技术、设备等原因参与的热情还不够。
对网络教研的几点建议:
(1)要打造一支网络教研的骨干队伍。
网络教研还处在发展阶段,我们要发现和培养一批热衷教育事业,熟悉网络技术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带领更多的老师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
(2)完善网络教研的规章制度。
网络教研是相对自由的教研方式,大家可以在网络上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是网络教研是有预定的目标和任务的。所以我们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制度,确保网络教研的健康高效。
(3)建立营造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网络教研的民主氛围。
网络教研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在组织网络教研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让老师愿意表达,乐于表达,这样,才能达到网络教研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