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入门教学兴趣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13:3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一地理入门教学兴趣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一地理入门教学兴趣的培养》。

第一篇:初一地理入门教学兴趣的培养

初一地理入门教学兴趣的培养

海南华侨中学地理组黄淑萍

又是一年的初一,每次接触到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孩子们来说,地理就是一本天书,很难学懂,老师如果不把我好,对学生的地理学习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每年初一,学校要求我们做课题研究,做什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很重要,特别是这种入门的学习,所以,我今年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初一地理难学,有很多原因:一是教材的编排问题;二是学生的认知能力的问题,当然还有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听课的能力问题。三是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中学,课程由原来的语文、数学两科,一下增加到七科,学生很难接受,不知道学哪科好,有的同学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四是地理科不加入学生升高中的成绩以后,地理学科不被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地理素养,为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就必须让学生喜欢学习地理,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地理,就必须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初一学生地理入门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就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本着这一原则,我在对初一学生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本学期我把它作为我的学期小课题研究,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七年级课本中的第一节课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解开地理之谜。怎样开好这个头,让学生喜欢学习我的课呢?我颇费了一番心思,如果讲课本的实例,学生学习积极性肯定不高,那就讲一个小故事吧:2008年9月3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9月2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 1

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9月2日11时。中年人以 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时明明是9月3日,怎么下飞机就变成了9月2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要揭开这个奥秘,我们必须学习地理知识。趁学生还在懵懂的时候,我马上抛出问题: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你想知道,但又解决不了的地理问题呢?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激发兴趣

初一学生从年龄结构上看,普遍都在11到13岁之间,大多都还保留有小学生的稚嫩,犹如一张白纸,老师怎样讲,他就怎样做,如果老师上课一味的灌输知识,就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这样上地理课,学生不到两节课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像,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那么,你的课堂气氛要活跃得多。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我在课堂上安排2到5分钟时间给学生提问,把课堂上不明白的知识或你有疑惑的知识允许学生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也允许学生和我争论;在课堂提问时,我会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就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至少学生在思考,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

三、教师尽可能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让学生感到有趣

地理教学中,无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是未经感知过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比如:我在讲世界降水的类型中的锋面雨时,“锋面雨”这一概念学

生从未感知,怎样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呢?我把冷、暖两种气流比喻成两位性格不同的学生,把降水比喻成哭鼻子。我让学生设想:两个性格不同的同学可能产生矛盾,两个人见面就会打架,打架就会有人哭鼻子。学生在玩笑中很快理解了“锋面雨”的概念。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诗词,则能把一堂课上得诗情画意,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讲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我引用了一些古诗词或通俗易懂的民谣、谚语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影响气候的因素中的山地垂直变化。比如:我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讲气候时我引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这些诗词等,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即可说明地球的运动,又能说明地球最长的纬线赤道的长度:“八万里”,即四万千米。通俗易懂,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记忆深刻。

这样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寻找古诗词的热情。所以,生动有趣的地理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地理

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环保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本学期,我做了三次课外活动,第一

次,我让学生合作动手测量学校的校园面积,学会画学校的平面图,作为作业完成。第二次,让学生制作小小地球仪,在同学们之间交流。第三次,让学生利用国庆长假做一份地理小报,并从中评出最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在这三次活动以后,我设计了一次两个班参与的小调查:

1、你喜欢做地理小实践活动吗?

A、喜欢B、一般喜欢C、老师要求做就做D、不喜欢。

2、三次小实践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A、喜欢第一次B、喜欢第二次 C、喜欢第三次D、都不喜欢

3、三次小实践你都做了吗?

A,都做了B、只做了一次C、只做了两次D、一次都没做

从这两个班131份调查问卷中得知:在第一小题中,“喜欢”的人数占55%,“一般喜欢”的占8.9%,“老师要求做就做”的占35%,”不喜欢”的占1.1%。第二小题中,“喜欢第一次”的占39%,“喜欢第二次 ”的占15%,“喜欢第三次 ”占46%,“都不喜欢”占0%。都做了的同学占58%,一次都没做的占0%,可见,从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到了知识的作用,从55%的同学喜欢即可知,而且还希望从这些活动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从中获得成就感。大部分同学都能参与这些活动,只是及少数同学不想参加,据调查都为文体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培养了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会很快的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所教的五个班级地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比较稳定,感觉地理比较难学的同学不多,他们都认为:地理课堂上只要认真听课,对照地图认真看图,地理成绩都比较理想。我认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在下学期,我还会继续研究下去。

第二篇:教学论文《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要:新课改要求地理课的学习注重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的分析。对于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来说,地理教学如何做到恰当地、及时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地理的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这是高一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因此地理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学思路,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解决这一问题地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兴趣、地理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地理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如何让学生喜欢地理,自觉地学好地理,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必须认真、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只有培养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

一、学生现状分析

1、在学生意识中,地理是一门副课。初中阶段,地理课在一些学校往往是由其它科目的老师来代教,或者地理课被语、数、外等主课挤占。“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认识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高一学生。

2、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适应能力较差。

①不适应高中地理难度的增大。如:初中地理主要重视现象,学生知道结论就基本达到教学目标。相对于初中地理而言,高中地理则重视现象产生的原因,高中地理的趣味性下降,知识性增强。

②不适应高中地理知识面拓展和知识的纵深发展。高中地理,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相对于初中地理其涉及的内容均有所拓展。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初中地理主要是国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知识,而高中地理多侧重于人地关系的分析研究。

③不适应高中地理以图为本、灵活的学习方法。初中地理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学生知道一些国家及所在区域的情况,便可取得较好的结果。高中地理的学习,则需要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原理,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及其发生的原因。另外,高中地理并没有抛开初中地理的知识联系,而是将初中地理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运用。

3、高一学生角色的转变与适应。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在学校学生会产生自我失落,自我感觉关注自己的人减少。学校老师相对较少,学生相对较多,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度有所下降。学生情感失落,内心孤独。学生自我封闭,性格取向扭曲,自以为是,听不进意见和建议。这种状况,很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在初中时,因片面追求中考考个好成绩,考上好高中,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进入高中后,学习主动性不强,不求上进,态度不端正,纪律散漫,无法融入积极的地理学习中。

5、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生活没有规律,假日综合症和星期一现象表现突出,时间观念淡薄,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守时,经常不能按时到校和按时回家。

二、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

1、阐明地理教育价值和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

由于地理教育价值未能被正确认识,导致社会对地理课程产生歧视,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认为地理是“副科”“次科”,对地理教育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关于地理教育价值,《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也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是因为,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而地理课程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当前,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迫使我们思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人们应树立这种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而这正是中学地理教育的神圣使命。此外,与其他课程相比,地理教育还有其独特功能。一是培养、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空间智力是人的基本智力之一。而在这一方面,地理课程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二是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对人的思考、决策,对一个人的工作、事业、人生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综合性成为地理科学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所以在这一方面,地理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对地理课程的重视。1991年,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美国2000年教育纲要》,将地理列为核心课程之一;1993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将地理指定为必修课程;1994年,《地理为了生活: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正式颁布。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它对地理课程如此重视,地理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地理教育的价值来自于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关于这方面的材料很多,地理教师要善于发现、精于挖掘、勤于收集,并且寻找、创造机会展示给学生。例如,向学生讲述气象气候与战争成败的密切关系。《孙子兵法》认为:“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这里的“天”即指天时——气象气候,“地”指地利——地形、地貌等。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成功的统帅,必须掌握广博的地理知识。古代的例子,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近代、现代也有很多例子,又如,能源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石油。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进口石油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更容易受到世界及其他国家的各种不利影响。一个国家依赖于进口石油当然是十分不利的,必须积极寻找本国的石油资源,而这离不开地质科学。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危害极大,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要预测、预防地质灾害,也离不开地质科学。再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建设等都需要地理科学的指导。学生在全面、深入地认识到地理教育价值和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之后,自然就会对地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2、展现“趣味地理”和“生活地理”

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宇宙的奥秘(宇宙大爆炸、外星人、飞碟等);神奇的地转偏向力(形成许多奇异的现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爱情传说(月相);“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温的垂直变化);“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气温日较差大)的奇观;奇怪的“马纬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等无风带);“贸易风”(信风)等。地理教师平常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素材,一有机会就与所讲授内容联系起来,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将地理的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愁学生不喜欢地理,学不好地理了。由于“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教师要将教学触角深入到学生生活和他们的经历体验当中,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如乡土地理、气象气候、环境保护、世界热点等,树立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创造机会给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领悟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需要。

3、学会学习地理,更爱学习地理

地理课程综合性强,又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且兼有理科和文科的双重特点,许多学生感到地理难学。如果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多次遭到挫败的打击或长期找不到科学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对地理课程就会兴趣顿失,热情大减,甚至放弃。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教学实例向学生介绍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包括图文结合法、构建知识网络法、对比学习法、辅助记忆法等。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这部分。根据地理事物、现象、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相互联系,构建如下的知识网络(也称为记忆树、思维地图等),就可将主要知识点、考点“一网打尽”。

4、亲其师,信其道

有时候,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某一课程上,并不是因为该课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为他(她)喜欢该科任教师。因此,地理教师要勤于“修炼”“内功、外功”,提升个人魅力。例如,运用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幽默风趣、极富感染力、号召力的口才;“龙飞凤舞”“赏心悦目”的板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板图等。如果你能在几分钟内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形象逼真的中国地图,学生肯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如积极参加比赛而得奖,让学生觉得你很厉害。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塑造地理教师“博学多才”的形象。地理教师由于专业的影响,知识面很广,往往给学生博学的印象。地理教师应努力更上一层楼,让学生觉得你“无所不知”。此外,地理教师备课量大,但要批改的作业较少,课余时间较多。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修炼”更多技艺,如球类运动、歌舞、绘画、书法、魔术、电脑编程等,不仅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愉悦身心,而且让学生觉得你多才多艺,敬仰、崇拜油然而生。

“醉翁之意不在酒”,关注学生学习以外的问题。教师如果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地理教师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敏锐的观察力应是地理教师的强项),用心灵去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兴趣爱好、身体健康、课余生活、经历体验、家庭等,让学生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学生自然就会感激你、喜欢你,从而“爱屋及乌”而喜欢地理课程。

5、运用多媒体课件,诱发学习兴趣

由于学校处于发展初期,诸多条件尚未完善,多媒体设施还不能利用,但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教师依然要具备多媒体制作技术、掌握多媒体制作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受师资、教具的影响,形成了大多数学校地理教师上课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的教学局面。久而久之,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更无味。这种恶性循环,正是学生不愿学的真正原因。即使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也基本上

是教师口头讲授,利用板图、地图、模型、仪器等直观教具进行形声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来感知知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的讲述无论如何生动、形象,也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全方位、多感官调动学生,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电影、电视、录像、录音、幻灯、投影等),能把大量的形声教材转化为形声影像,呈现在学生视野中,把学生心理状态调整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更富真实感,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的功能同时发挥出来,加强了教师的讲授效果,强化了课本知识,使教学效果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因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东西更易被感知和记忆,看过的印象要比听过的印象更清晰和深刻。

另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还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对于某些复杂的地理形成、变化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无论如何讲,学生也是难以完全接受的,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其独有的手段,将这种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从而取得最佳效果。因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一项视听结合、形声统一的技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具有动画效果的教学课件,课前把大量的文字、图形、图象设置成直观、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示图形和图象的形成过程,再配上语音提示和适当的音响效果,创设生动活泼、直观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效率。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季风的形成”、“大陆岛和火山岛、珊瑚岛的形成”、“褶皱和断层”等设计成CAI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反应普遍良好,学习兴趣大增,知识掌握程度也大为提高。再比如讲到地球公转时,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利用三维动画,把地球公转的规律动态的演示出来,不需太多的教学语言,把书本中繁杂、抽象、平面的信息,用动画、图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紧紧屏幕画面,直观、形象、生动地获取大量信息。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不但增强了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学习地理中获得乐趣。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地理教师,不仅应对多媒体教学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更有必要在教学中充分实施多媒体教学,籍以诱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总的说来,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挖掘非智利因素,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高一年级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纠正学生对地理的错误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篇: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学总结之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湘潭市一中 刘晓安

我国古代的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特别是地理科目发展到今天,地理不再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地位不是很高,学生难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么学生学习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爱学的目的呢? 在这一个学期的高中、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索的。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课,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每一章节的第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抓住 这个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讲好第一节课,这是学生对该章地理内容是否有兴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师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强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我在讲高一新教材的第一节课时,我是让学生假设他们自己是城镇规划师,让他们规划一个小镇的道路、桥梁、工业区以及居住区等。并让学生来讲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布局,并让同学讨论并展开辩论。这样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同时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是学生有兴趣并渴望知道的东西,因而能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能增长见识,真切有用。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我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

三、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1、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2、用谜语来调剂学生的情绪。

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在教学中能适当运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我在讲授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时,末尾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船出长江口”(猜一个城市名),让学生猜,这一谜语的提出,前面学习的疲劳一扫而空,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没猜到的学生,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启示;这则谜语,不仅记住了上海的位置——长江口,又如风平浪静—宁波、空中码头—连云港、大言不惭—海口。谜语不在多,在课内出现要适时。最好让谜语在教完一个内容后出现,最多一两条,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剂学生的学习情绪。

3、巧借古诗文教学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还有用“马前挑花,马后雪”来夸张地表现秦岭南北两边自然景观的差异;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富饶。这些诗歌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歌曲的借用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如在江长江之前,让学生听一首充满深情的《长江之歌》,这时学生的心中就仿佛流淌着一条汹涌的大江,因而想多了解她的知识。接下来就顺着歌曲的歌词讲下去:“你从雪山走来。”那么雪山是指那座山呢?学生的兴趣全部都调动起来了。而一组慷慨激昂的《黄河大合唱》又仿佛把学生带到了黄河岸边去探究“母亲之河”的奥秘。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间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讲了。

四、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我讲了粤菜与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形成清淡与辛辣的特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坚定了他们学好气候这一章的信心。

在讲“世界的陆地与海洋”一课时,我就讲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并启示学生:哥伦布所以能完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大发现,除了他具有坚定意志和熟练的航海技术之外,他还拥有渊博的地理知识。他对当时人们所能掌握的地理知识了如指掌,对欧洲、非洲及大西洋沿岸的风向、海流及气候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十分熟悉。正是这些地理知识,帮助他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美洲。明白了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课上得很顺利。

五、不拘一格,让学生动手,搞好双边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现身说法,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我讲到高中课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时,我就例举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让去过这些区域的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人文特点说出来,学生讲到北京、海南、新疆时头头是道,几位讲得好的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兴趣不断加深。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讲的学生,课后还绘声绘色的给同学们讲述他们对当地环境的亲身感受。这种方法,犹如“一石击破千层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课堂小游戏,小竞赛,寓乐于教,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如讲地图图例时,我把各种图例符号做成大卡片。把学生按小组分成八组,当我拿出写有一个图例符号的卡片后,证学生进行竞猜,看谁猜的又快又准,答对了在他所在的小组加分,最后看哪组得分最高。在讲天气预报的气象符号时也可以采用这种竞赛法,这样让学生能眼脑并用,在竞争中学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趣味无穷。

六、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鼓动学生求知欲 教育家约翰·洛克曾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要使学生始终精神奕奕,教师就要针对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上课要多利用形象直观的挂图、模型、板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多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理性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充分利用课本、地图册中的彩图。在讲纬度影响气候时,我让学生对比地图册中冬季的东北与海南。并描述冬季的东北,人们穿着棉衣棉裤,戴着棉帽围着围巾,从头到脚除了脸都裹了起来。而冬季海南岛,人们都是穿着泳衣,在水中尽情畅游。形象生动的画面,再加上详尽活泼的语言描述,给学生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再次,充分利用地理挂图,地理教学需要大量挂图,学校里面也有大量挂图提供,但是这些挂图五彩斑谰,学生反映看不懂,因而兴趣不大,达不到挂图应有的教学效果。如“寒潮源地与路径图”,不仅有寒潮的发源地与路径,还有密集的等压线以及气压的标度值。因此整幅图反映的住处量很大,很难一目了然地找出寒潮的路径。因此我自己动手绘制了一些教学挂图。如“梅雨形成图”、“世界七月等温线图”,“世界一月等温线图”,“东南亚主要物产分布图”、“世界时区图”“台风路径图”这些挂图在绘制中,我删去了大量的多余信息。像“一月等温等温线图”我抛弃了那些鲜艳得哗宾夺主的颜色,把几条主要的等温线加粗加黑(如0℃,10℃,-10℃等)。加之这些挂图规模都比原图要大,最小的也有一开,有些甚至是由两张纸并在一起的。因此整幅中心鲜明,重点突出,学生一目了然,自制的挂图即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适当控制了学生情绪。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设计好提问,启动学生思维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是句至理名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否则学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别提兴趣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好提问,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如我实习的时候讲过的中国气温分布,这一节比较枯躁。我在讲完等温线是怎样判读之后,就设计了一些问题来讲解我国一月等温线图:①等温线分布是稀疏还是密集?②黑龙江北部一月均温是多少?海南岛南部呢?③两地气温相差是多少摄氏度?温差大不大?④从我国南方到北方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对一月气温分布特点也应该是理解了。而七月气温的分析我也是采用设问法,但我把这些题分成四组,然后把学生也分组,让学生派代表回答,这样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

八、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形成兴趣的连锁反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动机,这不仅仅体现在某一方面某个环节上,而是要贯穿于全过程,使学生有兴趣,形成连锁反应,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采用直观教学,趣味语言,故事等方法相结合。

我以前在上“特殊天气与天气预报”这一节课时,我共采用了5种方法。讲梅雨时我利用自制挂图进行讲述,并且边讲边练。最后挂出特殊天气相关因素的表格,让学生上来填写,如梅雨的形成、季节、影响地区、天气、及影响;讲寒潮时,我利用一则中央气象台的寒潮警报来讲述,让几位学生充当天气播音员,来报道这次寒潮。接下来分析寒潮的各个要素:季节、形成、范围、天气、危害,边讲边在表格中填写,讲台风时,由于台风学生比较熟悉。因此我把台风的特征概括成四个题目:①台风形成于什么季节?是怎样形成的?②台风的影响地区?③台风有什么天气?④台风的危害?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后分组派代表回答上述问题。讲天气预报时,我在讲完其作用后,就采用前面讲过的游戏法,把气象符号做成卡片,进行竞赛。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因而最后的水热状况也就很好讲了。因此,由于方法的适当运用,学生兴趣逐步提高,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

九、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课堂形式是多样的。如地理模型制作、环保漫画、环保小论文、手抄报、气象观测、地理墙报等。这些课外活动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学校,我在学生中举行了地理图片展(一次为“天文图片展”;另一次为“祖国风光图片展”),并配合学校地理手抄报、地理小制作竞赛,发动学生进行地理小制作。他们的兴致很高,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做出的作品质量也比较高,如学生制作的“断层及其表面地貌的模型”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实用。因此我觉得,现在学生不喜欢上地理课,很大程度上是引导不当的缘故,只要我们在课前课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是会喜欢上地理课的。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的目的。

第四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摘要:本文围绕兴趣对地理教学展开论述,首先从用良好的心态快乐教学、带动学生的兴趣开始谈起,尔后论述了教学态度、学习方法、师生合作、找到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学思结合等一系列和兴趣有关联的话题,条析缕陈,细致入微,分享同仁。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培养;教学态度;切入口

一、用良好的心态快乐教学,带动学生的兴趣

1.拥有成就感,带动兴趣。成就感是获得快乐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获得成就感呢?教师应把教学当成乐趣,把学生当成一件作品去雕塑,而学生则通过学习地理,知天下,识今古,认自然,通过书本了解世界,爱我中华。这样,不仅学生有进步,教师也有收获,师生互动交流,其乐融融,可在课堂上享受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快乐。2.教会学生学习,增加兴趣。学生应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这不仅仅是学习的标准,也是做人的标准。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精心备课,充满兴趣

教师对于教材的基本概念要反复体味揣摩,做到心领神会;列出教材的重难点,如感觉到有学生难于理解的部分,就要仔细地把每句话、每个词语弄清楚。为了讲解得更明了,教师要补充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掌握知识的逻辑性,把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做到温故知新,并能和新知融会贯通。教师还要提前设想学生能够遇到的困难,未雨绸缪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此外,教师应让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充满趣味性,让课堂始终保持生机勃勃,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具体落实到组织教学、安排每节课的实验中,要进行缜密的教学构思。

三、找到切入口,培养兴趣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要找到切入口,“因病予药”,针对问题,找到最佳的补救方法,不圆满的给予补充,错误多的重新计算,简单纠正的予以简单纠正;带有个性的错误个别纠正,带有共性的错误,集体强调。此外,教师应将当堂课的内容补起来,接着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理解学生,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感觉自己该讲的都讲了,学生也理解了知识,但是,隔一段时间一考试,他们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甚至连基本的分析方法都不会用了。对此,我很是生气。但是,仔细一想,我还是理解学生的,他们都是很刻苦学习的。因此,即便学生考试成绩不怎么理想,我也不呵责他们,而是帮助他们找原因,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学生理解知识的时候,不过多地催促学生,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

五、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

除了学习课本知识,教师应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目标。这种社会活动既需要学生动脑思维、认真策划,又需要学生动口表达,有时还需要动手操作,即要求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协调联动,对学生解决问题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一次提高,更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一种途径。比如,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安排学生进行以下的锻炼:(1)到汽车站了解迁安到全国各地的线路、票价(结合地形图及气候图查找经过的气候及地形区)。(2)有条件时到火车站查找迁安到全国各地的列次、价格、中转站。在学生调查完毕后,我要求每个小组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包括计划、调查成果及感受)。然后,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这次活动实践课,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实践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取长补短。新课改下,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只有学生具有合作意识,他们才能和其他学生一起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补缺补漏,综合提高。2.注重合作的技巧。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前,教师应科学地进行分组,注意小组的结构,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最佳的小组人数一般是六七人。在分组后,教师应选择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做组长,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并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提高。而且,小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分配,一种是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变换分组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3.制定严格的小组制度。在分好小组后,为了避免小组之间发生矛盾,教师应制定严格的小组制度,使学生分工明确,从而能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和探究活动。而且,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权利,使学生参与度均衡。

七、学思结合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说明,学习必须和思考相结合。因此,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做到学思结合。对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学思结合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查询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领悟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的价值在于利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快乐地塑造人。因此,地理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找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就能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五篇:地理学科学习兴趣培养研究

《地理学科学习兴趣培养》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一、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1、课题核心概念界定:(1)、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兴趣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两种。(2)、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在地理教学中也不例外,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地理知识,二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是建立稳定持久的地理兴趣所必需的。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 》 项家庆主编(2)、《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陈大伟著(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陆芷茗著

3、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1)、研究背景:我们地理学科在初中不参加中考,所以初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较低,由于属于偏远地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初中的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地理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地理学习兴趣不足甚至厌学的现象。

(2)、研究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地理教育教学策略。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为何对地理学科学习普遍没有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措施。

2、研究内容:通过课堂的关注,实际的研究、走访、调查,找出学生地理学习普遍存在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所在。针对问题有目的的提出解决方案,以便今后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高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

3、研究重点:第一、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地理学习普遍存在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写出研究报告。第二、根据研究报告作为依据,查阅相关资料、请教有经验的教师,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写出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研究论文,并付诸今后教学行动。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研究步骤:

1、课题研究思路:(1)、搜集、查阅与地理学习兴趣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意义和价值。(2)、通过文献回顾,探讨地理学习兴趣的内涵和特征。(3)、调查我校目前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现状。(4)、分析形成学生地理学习厌学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着重从学生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5)根据以上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地理学习厌学情绪问题的策略。

2、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法,(2)、经验总结法(3)、观察法(4)、个案分析法。

3、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13-5-1至2013-6-1 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关于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差异对地理学习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13-6-1—2013-7-1 设计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厌学原因的调查问卷。在各个班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撰写研究报告、积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安排:2013-7-1—2013-12-1 整理资料,对调查效果进行评价。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4、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经过认真调研、统计和分析,撰写《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现状调查研究》等调查报告和论文,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地理学习兴趣影响的现状,以作为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参考。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个案跟踪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研究计划

学 科:地理 主 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存在的问题调查 主题活动开展情况: 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活动内容:通过走访,课间谈话、提问等方式。时间安排:2013年8月1日至12月1日

活动过程设计:第一步:了解学生地理成绩如何。可以分类为两类。两类分别研究。第二步:分别了解两类学生对地理学习有没有学习兴趣。也可以分为两类分别研究。

第三步:通过查阅资料、相关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预期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分析出第一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预期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分析出第一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质量的措施:第一阶段的结论是重点关注地理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帮助其提升学习地理的兴趣。

集体备课研讨课教学设计

学科组:地理组 课题:南亚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图上指出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通过读南亚地形图,能准确描述南亚的地形特征。(3)、通过读图,能说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4)、能说出南亚主要的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精神。教学重点:

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特征。

2、掌握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成因。教学难点:分析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南亚地图册。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通过课件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插曲《天竺少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自然导入新课内容。

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有关“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是到哪里去取经的?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亚这片神秘的土地。板书:南亚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展示南亚地形图,学生读图找出南亚的地理位置。板书:

一、地理位置

学生对照问题进行自学,通过读图让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

(2)南亚大体位于什么山脉和什么大洋之间?东西各濒临哪些海域?

教师小结: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在70°E~90°E之间,10°N~30°N之间,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

展示南亚政区图:说出南亚的范围,找出南亚的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板书: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活动: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南亚地形图,让学生说出南亚的主要地形特征。教师小结:

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地表崎岖,起伏大; 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地势平坦;

南部是德干高原,地形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板书:

2、气候

展示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读图归纳各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小结: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的大部分,西北部为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北部为高山气候。(斯里兰卡岛南部和马尔代夫群岛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展示南亚季风气候直方图: 活动:学生读图讨论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什么?形成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小结:南亚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展示南亚气温和降水柱状图:

讨论:5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月份,试分析其原因。教师小结:

5月,该国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雨季没有到达,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展示南亚降水量分布图: 活动:学生读图讨论

分析乞拉朋齐和德干高原的降水差异及其成因。教师小结:

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乞拉朋齐地处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所以成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德干高原西侧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上,西南季风来自海洋,水汽丰富;而东侧地处背风坡,降水少。德干高原地形平坦,水汽抬升少,降水少。板书:

3、河流

展示南亚地形和河流图: 活动:

1.读图找出主要的河流,说出南亚主要的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2.通过讨论对比分析印度河和恒河的水文特征?

(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水位的季节变化、汛期等)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三大地形区,三大气候以及三大河流,同学们要重点掌握南亚的地形特征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并能说出南亚河流的特征。课后反思:本节内容主要强调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在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掘学生学习兴趣,在气候学习上主要以南亚的自然灾害图片展示,水旱灾害,自然景观等等,表现自然地理特征的图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探索的动力,引起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南亚的人文地理学习方面,可以通过南亚的宗教信仰,居民饮食习惯等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对南亚的学习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评课记录:

一:

地点:地理备课组 记录人:谢凯

人员:秦暾、罗春燕、梁永先、余化良、万友书、曾庆南、王洪芹。

秦暾:关于南亚,应该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上描述,重点在于南亚次大陆的形成和人文景观方面进行讲授。罗春燕:南亚的三条大河及南亚的气候类型是重点,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从南亚的风土人情方面入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用大量的地理景观图片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值得借鉴。

万友书:抓住主干知识,加强知识间联系,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通过合作谈论参与学习,是本节知识讲授的成功之处。

余化良:关注每一位学生,提升每位学生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重要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能够取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余化良:在南亚地理教学中,应该抓住自然地理的水、生、地、气、土、岩六要素,在四大圈层的背景下描述南亚,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上多注重南亚的人文地理的特殊性,有目的进行地理学习兴趣培养。二:

“问题化教学设计”小组讨论记录 讨论主题学生环境问题学习兴趣培养

主要形式集体讨论地点地理教研组出席成员地理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保护环境意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方法的学习兴趣。议题:

1、环境问题讲授如何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2、培养学生学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环境问题的积极性。讨论实录: 余化良:环境问题应该把概念和知识构架阐述清楚,以便学生学习同时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才能有兴趣去探索和研究问题。

秦暾:要联系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身边的环境问题,利用鲜活的事例来讲授效果才好,才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

谢凯:培养兴趣在于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用实用、有价值的生活例子来感染学生,结合教材案例,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我反思:

培养学习兴趣,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优势,使学习能力提升取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提升教学水平,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兴趣的主要来源,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兴趣情况,以及学习动力不足的成因,从侧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为进行下一步研究提供方向。调查旨在提高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目的是希望了解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并分析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

二.调查方式:这次调查采用的是实际问卷调查为主。实地调查主要是在本校内高

一、高二文科、高三文科的在校学生。主要针对酒都高中学生对学习地理方面学习兴趣的培养的了解与看法。总共发出问卷50,其中高一年级30份,高二文科30份,高三文科40份。有效回收80。问卷形式为:

1、你地理成绩是否理想?

2、你经常感觉地理学习很吃力、甚至没有任何学习兴趣?

3、你认为地理学习没有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4、你遇到有的地理老师是不是学起来就要容易一些呢?

5、你是不是特别反对枯燥的地理知识传授而更喜欢生活中的地理?

6、你学习地理的方法是什么?

7、你对地理老师有什么建议?

三:调查结论:学生地理成绩普遍偏低,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没有兴趣,有待激发。感觉地理学习难度大,但对不同教学具有选择性。反对枯燥的地理知识传授而更喜欢生活中的地理,但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以上调查分析反映,大多数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认为影响自己的地理学习兴趣方面,认为主观努力不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毅力是主要因素,因此,学生学生学习动力缺失并不严重。学习动机基本正常。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中也发现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缺乏主动,在地理学习中,不同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影响较大,其中认为是“老师讲解”的占54%,占了一大半,而认为“自学”的仅占10%,可见学生倾向于被动接受。从另一方面讲,讲授方式的单一和呆板,是造成学生兴趣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课余时间能自觉学习的占44%,有时能有时不能的占56%,课余时间能够经常阅读地理的占44%,由此可见,学生地理主动学习问题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有待培养。兴趣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学习需要克服困难,并且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学习兴趣是高效率完成学习的基础。一方面,学生主观上希望学习地理有所得,他们也意识到为此必须付出相努力,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控能力、贪玩、不认真,而且为此感到自责。自控能力差,是高中阶段学生心理的特点。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意志,另一方面,要训练他们的学习习惯,这都是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如果考试以选拔为目的,高难度的地理习题资料铺天盖地,在追求考分的压力下,谈不上花费时间精力去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问卷中有几道问题是关于学习对于地理学习中最感兴趣的的研究,在高一,40%的学生喜欢地理,高二45%的学生喜欢地理。在高三文科,75%的学生喜欢地理。这个兴趣比例是让人满意的,但从另外角度讲,对于高三而言,科目较少,受到一些局限,但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兴趣很浓,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欣慰的现象。但要谨防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减弱。这对老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将枯燥无味的地理学习内容以学生易接受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如何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实验研究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上的灵动。在《南亚》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应该积极参与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生成而精彩,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比如,我让学生回忆印度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习俗,学生踊跃发言,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这一点值得以后继续发扬。

学生的独特见解。地理教学中,学生仍然是学习的主体,由于每个同学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特点完全不同,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会不同,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到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能够拓宽我们的教学思路,可以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比如学生对南亚降水的特点的知识迁移到山脉的迎风坡都实用我觉得值得提倡。

教学中的成功。一堂好课能给学生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感受,思考成功的原因。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谈论来得出结论。比如:在南亚的河流发育特征,我们通过同学们自住找出重要的河流,以及河流对两个大平原的影响及灾害治理,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兴趣。

教学中的失误。即使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课堂教学近于完美的老师,在某个内容或某个环节上也难免出现疏漏失误,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学内容安排不妥、教学方法不适用、练习设计难易程度把握不准。例如,南亚的黄麻生产的条件,可能还与黄麻制衣产业有一定关联,应该有所涉及。所有这些情况,课后要认真思考、分析,找出原因,再通过与学生交流,与同事交流,甚至向专家请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课题尚在进一步的研究,目的是为学校地理教学提供参考,在今后的教学中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够不吝赐教,为学生提供更为优秀的地理教育资源,促进仁怀地理教育发展。

下载初一地理入门教学兴趣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一地理入门教学兴趣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兴趣教学初探

    地理兴趣教学初探 怀化五中彭寿平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 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摘要: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其实说的就是兴趣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习者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所取得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加理想。在地理教......

    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初一(1——7)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

    初一地理教学反思

    初一地理教学反思 初一地理教学反思1 经过一学期的初一地理教学,我发觉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兼有社会......

    初一地理教学反思

    地理教学反思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1500字] 〃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精选多篇)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 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

    初一地理教学反思

    地理课课堂教学反思 地理是初中学习的基础科目,但是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记忆地理课本中的难点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初二地理教学反思。希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