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经(大全)

时间:2019-05-15 13:2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经(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经(大全)》。

第一篇: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经(大全)

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南漳县巡检中学霍效菊

摘要: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从实践的层面论述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途径,包括六个方面:潜心备课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优化教法是打造有效课堂的根本;分散难点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巧妙提问是打造有效课堂的抓手;实验激趣是打造有效课堂的推手;精心编题是打造有效课堂的保障。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维习惯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怎样使课堂教学有效则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一下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潜心备课,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备好课是一个关键,通过有效备课,可以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制定有效的教学环节,预设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备好课,首先就要钻研课程标准,把握住重点、难点。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该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也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还向教师提出了实施教学和评价的建议,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在备课之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前后联系,合理安排。要备好课,教师还要认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包括很多的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学习理科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等;分析学生包括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最近发展区、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等,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服务于教学。只有了解好班上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水平,才能找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才能确定适合学生的练习,设置各种有效问题,才能预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这样课堂上才不会出现思维停顿,才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出现的各种状况,不出现多余的话语、多余的练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法,打造有效课堂的根本。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对探究性学习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但是,每一种教学方法总有它的优势,也会有它的劣势,关键在于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只

有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才是最优的教学方法。所以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对于化学用语,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化学实验,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对于化学计算,可以采用指导、自学式教学;微观粒子本质的揭示既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拟物质结构、模拟化学反应历程、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可使抽象的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的学习效益会事半功倍。因此,要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

三、分散难点,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

为了防止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对教材中的难点要适当分解,不能集中呈现。例如教材第四单元出现的概念特别多,要记的元素符号、原子团、化合价等如果一起呈现,肯定会给学生铺天盖地的感觉,而且学生接受知识的质量难以保证。在前面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化学已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我抓住这个契机,利用自习时间组织一些小型竞赛,要求学生记住1到20号元素符号及名称,并引导他们联想记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时在他看来,这个知识点是容易掌握的),连一些学困生也能很快的完成。这样,在第四单元教学之前,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元素符号及名称,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也是学生难掌握、易出错的。怎样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教材的拓展视野这一栏目中介绍了原子结构示意图,我觉得这块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在简单的讲解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后,我要求学生画出1到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再去分析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在介绍化合价概念后,再将这一知识点呈现,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认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以及元素的化合价是有内在联系的,再以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各一例加以巩固,学生对化合价的理解也不再是书本上的几句话,而是形象、直观的理解记忆。

四、巧妙提问,打造有效课堂的抓手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的价值呢?一是从问题的提出层面上看,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二是从问题的解决层面看,学生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条件,通过充分的思考和实验,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且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问题

解决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辩论,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才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思维水平。

例如,在复习碱的性质时,我们重温NaOH与CO2的反应,一位同学“不经意”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怎么能够认定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问得精彩,一“问”激起千层浪。

针对学生这一具有强烈探究意识的提问,我并没有直接予以回答,而是根据此问抛出了下面几个铺垫性问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第(1)(2)个问题是基础性提问,问题简单,教材上有现成的答案,回答容易。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睁开慧眼。从学生的回答“原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上启发学生思考下面第(3)(4)个问题。

(3)怎样判断原物质已消失,新物质已生成?

(4)如果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我们能否改进实验“创设”明显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第(3)问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后将总问题过渡到如何判断CO2或NaOH已反应消失,或者有新的物质Na2CO3生成。第(4)问则是对第前面所提问题的再次提炼和升华,是在探究的基础上对规律和方法性知识的总结归纳。问题的顺利过渡和迁移为后续方案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伏笔,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和思考的空间。学生们很快想到:一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CO2是气体设计在密闭的装置中反应,气体消失必然会引起压强的减小,反过来如果压强减小则可判断反应的发生;二是根据Na2CO3的性质设计实验。抓住以上两点后再来设计方案则是水到渠成。课堂上学生们灵性的回答、富有创意的设计着实让老师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从上面的探究中最后再来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已是呼之欲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也可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至止,总问题迎刃而解。

五、实验激趣,打造有效课堂的推手

九年级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无中

生有”、“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化学课堂教学应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更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进,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分别让学生亲自向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或通入二氧化碳,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亲自实验,并观察到了实验现象,教师再作分析、归纳,就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精心编题,打造有效课堂的保障。

在巩固训练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寻找生长点,对习题精心选编,创设最近发展区。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运用新旧对比,类比推理,合理迁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规律化、促进学生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

典型例题延伸拓展。着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编选习题,让学生跳一跳,就可摘得到。如选用历届化学中考题中的典型题作为课堂训练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延伸拓展,总结规律。教师精心、合理设计梯度,在学生有疑难和不懂的地方予以点拨和引导,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逻辑认知能力。

组合套题比较研究。着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编习题,让学生比一比,就可摘得到。选用一组对比性强、螺旋式上升的题目,引导学生比较研究,分析异同,综合归纳后得出结论。九年级化学习题教学要做到“吃透一点,弄清一片”,重在实现由“点”到“面”,由知识到能力的质的飞跃,为此,设置组合套题,层层诱导,提高学生审题解题技巧,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同质异形归类解析。着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编习题,让学生想一想,就可摘得到。如选用同质异形题作为课堂复习教学,首先要确定主题,精选相应的基础题作为铺垫,在铺垫题基础上,通过改变设问角度和层次或大跨度改变题设情景,选编相应的同质异形习题。通过启发讲练,揭示内在规律,领会方法技巧。引导学生类比思维,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另外,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也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重要保证。教师课堂上的仪表举止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是吸引学生并影响学生的重要方面。对一名教师而言,微笑是应该常用的,信心则需要常备,平和的心态能让我们心定神怡,奉献的精神又让我们无怨无悔,快乐让我们的教学充满生机,宽容则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走进并且引领学生的心灵,而诚实则让教师的人格魅力熠

熠生辉充满吸引力„„

当然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互相学习,集思广益,不断丰富我们的化学课堂,让学生的学识和能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极大的提升,让学生真正学有成效,学得轻松,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②夏正盛《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5④刘四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探究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7)

⑤赵承忠.《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提问题》湖北教育.2002(2)

⑥施良方 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和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二篇: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三种有效教学策略,即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老师的教学要真正成为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 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唯一指标。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①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使其从中获得成功和发展,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密切关联,适应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要求:获取为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③教学方式是符合认知规律,易于学生理解,能促进学生潜能充分发挥的;④教学效果是高效益、低消耗,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

1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饶有兴趣、愉快地学习,自觉主动地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庄重而不矫饰,谦和而不傲慢,积极营造亲切、和睦、关爱、融洽的课堂气氛,努力使得学生的心态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敏捷,感知灵敏快捷。这种师生互尊,情感共鸣,必将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平时化学教学中,我都尽力地去营造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如:“空气”这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许多知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我想,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通过观察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呢?这节课,能不能试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自己来学习呢?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收集有关空气的信息,准备参加以“我所认识的空气”为题的课堂讨论。本节课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在创设了实际情景的前提下进行的,同学们充满激情的讨论、活跃的思维、高涨的情绪使得化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对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真实想法,让学生在紧张而饱满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动机。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如: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一节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首先,我给大家变个魔术。课堂气氛一下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让学生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牛奶变汽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人类认识化学的发展过程,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

3转变学习方式,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3.1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突破口;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与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进行的,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讨论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不能太难,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流于形式。

3.2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拓宽化学课堂的空间“让课堂成为生活的桥梁”在化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及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资料”、“讨论”、“化学?技术?社会”等栏目,同时结合当地的一些化学事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合作地学。这样改变学习方式的实践,使课堂因学生的“生活体验”而生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则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师生也由此成为共同学习的伙伴。

总之,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是通过思考“悟”的,是通过活动“生产”的。相信在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自主学习的大力推行会让学生“吃”到一份“读书好+心情好”的能力营养大餐,并将受益终身!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有效教学。

第三篇: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应该说大部分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上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知,使其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越来越多地被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所代替。同时,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又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作为长期奋战在初三化学课堂上的我更是感到任务的艰巨和责任的重大,因此,本人认为如何有效地完成课堂概念教学任务、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实施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才是当前我们这些基层教师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就本人在化学概念课堂中的一些有效教学尝试与诸君共享。

一、何谓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总的来说,有效教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学习活动化,即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这个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并用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

(二)学习背景化,即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这要求教师应做到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与用语,设计有意义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从集体合作到个别竞争;

(三)过程交往化即通过对话进行教学,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概念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尊重学生与教师不同的交谈互动方式,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机会促进生生、师生交流;确保这种交谈学生比教师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化合价”等抽象的知识及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如果通过学生探究讨论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这样费时、费力、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费神了不算,最终学生获得的顶多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哪些知识可通过活动探究,哪些知识要通过教师教授,我们化学教师一定把握好分寸,在有效的时间内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比如在《水的净化》这个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以下一连串的问题:⑴我们平时饮用的是什么水?(自来水)来自哪里?⑵江、河、湖、海水为什么有出现浑浊的现象?能直接饮用吗?⑶想想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流程有哪些?⑷得到的自来水是纯净物吗?⑸想得到较纯的水该怎么办?⑹净化水的措施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有哪些?达到什么程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这些问题有层次、有梯度,它能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层层开发学生思维,而且一连串问题串联起课题的中心内容,这就体现出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有效“实验”

化学实验通常有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育品德等功能。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物质反应的本质,并且,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初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化学实验有教师演示的实验,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及供学生选做的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有效实验,不一定是要学生都亲自动手才操作有效,要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要突出方法、技能,还是现象、反应本质。有时只要求学生通过现象知道反应原理,或实验操作较难控制,或实验对人对环境有较大危害等实验,可能教师演示现象会更明显,实验效果会比学生实验更有效,更切合实际。同时一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非常熟悉其现象的实验,本人认为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为其费时。如:水的沸腾,胆矾研碎等实验对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陌生的问题,一讲就理解,也不必费时。可以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去实施其它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有效练习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他对学生消化、掌握当堂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巩固练习题时必须注意几点:一是题量,二是题型,三是深广度,四是是否体现本节课的精髓。一般来说,题量不能多,2到3题即可;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为主,少用综合性强的大题、计算题;难度不能过大,不要在新课时就按中考的难度来,最好要适当,要有一定层次性;题目的选取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中心内容、重点内容,绝不能为了练习而随意选题。只有选出了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好题目,学生才能真正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成果的目的。

四、要注意分散难点

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元素符号、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符号是初学者的难点。如果堆积到一起,学生就很难全部记住,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每天让学生记一些化学符号,如用H表示氢,等学到了那一部分再告诉学生H是氢的元素符号,到时候学生已经全部记住了这些化学符号,学起来就会很轻松,可以事半功倍。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第四篇: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论述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构建生态课堂、紧扣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主体、提高教师素养。

关键词:有效教学;生态课堂;教学目标;探讨

教育改革的中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师生发展的主阵地,而效益和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因此有效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

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1]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学习速度,学习特定的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二是学习的效益,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的收获越多,成效越高;三是学习心理,学习体验轻松、愉悦,身心付出的能量越少,有效性越高。时空为学习成本,是学习的前提,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是有效性的基础;学习效益是产出,学生学得越好、越快、收效越多,是有效性的核心;情感体验是能源,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好学、乐学;会学,是有效性的灵魂。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方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表现在:学生知识的增长、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变化、问题意识的产生、学科素养的提高、意志的锻炼、价值体系的建立及人文精神的养成等。

2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1 有效教学要构建生态课堂

教育是最终要面对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学校课堂就是生命养育的摇篮。“生态课堂”是一种把学生与教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手段、物质及环境看成相互关联的整体,而建立起的和谐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生态系统。生态课堂是基于知识课堂、能力课堂之上的课堂实践,是新课程理论基础中教育观、发展观和生态观的诠释,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生命的天性就是成长发展,发展是生命的权利。“生态课堂”上物质流、能量流、信息自然源流畅,知识流、能力流、价值流富集递增,能够为学生的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

生态课堂的内涵:

(1)创设课堂生态。课堂中人的因素、物质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生态因子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呈多元互动的和谐状态;人与课程、人与活动、人与规则之间保持温馨的动态平衡,营造出适合学生生命发展的良好课堂环境。

(2)坚持课堂人本。课堂由以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促进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生成,提升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

(3)重视潜能开发。即重视个性和生成性,不仅包括主体学习的兴致和特长,也包含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以有效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理解、互动生成为教学路径,关注学生的人格及差异,因材施教、力求人人发展。

(4)谋求课堂效益。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主体与客体、知识与能力、预设与生成、过程与方法、认知与情感、讲授与探究、接受与发现、继承与创新、智力与非智力等生态关系,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轻负担、高成效,使每个学生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化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是: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个性发展及加强生命关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增进能力,使

学生在合作、对话、探究、反思的过程中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

2.2有效教学要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所预期的,经过教学活动后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具体学习结果和行为变化。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方向,是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准确的教学目标能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落实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坚实基础,化学课堂教学目标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细化。“知识和能力”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重视“双基”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是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而获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探索的兴趣,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关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责任感。“„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立足于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注意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依据化学课程称准中具体内容标准,所用的行为动词应该层次明确;(3)根据学生特点、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和活动情况特征而定;(4)三维目标有轻有重、有显有隐,要深切领悟,目标制订适度,以便课堂中的学生都能达成。

2.3有效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

课堂是学生的精神交流园地,是焕发生命活力、激发生命潜能、展现多彩个性的舞台。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实现。教学效益、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的变化上。2.3.1激发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兴趣能引起学习者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使其感知清晰、记忆探刻,能启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习兴趣还会使人入迷地钻研科学知识、领会其奥妙。没有兴趣和愿望会使学习者学习被动,效率低下。

兴趣是可以通过下列形式进行培养的:学习内容上从易到难、由浅人深;学习方式上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和独立思考;学习环境上创设有利情境、选用适宜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联系实际和本身独特的学科魅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尝试成功,增强学习信心等。

2.3.2发挥主体作用是有效学习的根本

2.3.2.1激发主体活力。学习是学习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经过内化而获得经验和行为变化的活动,也是学生主动地对外界信息刺激进行选择、编码、储存、检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的身和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人学习。

发挥主体作用,要求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尊重每个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愉悦的课堂,采用灵活、民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了发展,主体活力就会迸发出来。

2.3.2.2培养主体活力。一要注重思维训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品质。二要善于质疑、解疑。“疑”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疑、问、思三者的统一是主体活力的重要表现。没有质疑,思维是浅层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师要在提出疑点的地方,引导学生联系化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概括,解答疑惑。三要高度重视实验,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都有重要作用。四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阅读、质疑、思考、讨论、反思、查阅工具书等,养

成这些好的习惯对提高教学成效大有裨益。

2.3.3改进学习方式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以接受学习为主,是我国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简单的接收学习为探究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的互助性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习个体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协作与交往;探究牲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种学习方式都有所长,但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完美无瑕的。学习时,学生应根据自身的认知结构,不同的学习内容、所处的环境条件,多种方式结合运用,灵活、机智地将学习引向深人。

2.3.4提供发展条件是有效学习的途径

2.3.4.1要给学生一个生态位。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差异,尊重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地位和课程选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智慧启迪、能力发展和创新意识。

2.3.4.2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回答,学生不能回答的,也要循循善诱,不能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不同的认识进行辩解,让学生学会多元思考。

2.3.4.3给学生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过程,顺利地建构认知结构,把静态的文本转换成动态的信息,获得新的领悟;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选择对话对象、交流方式,获得新的成效。

2.3.4.4要给学生表现的空间。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展现个性特长、展现能力技巧、展现科学素养、展现学业成果,让学生在多种展现中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

2.4有效教学要提高教师素养

课堂亦是教师生命价值体现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展现的平台。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益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他变量重要得多。因此,有效教学还要提高教师素养。其具体做法如下:

2.4.1教师要加强备课的有效性

(1)吃透教材,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教师要关注章与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节与节之间的规律顺序,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熟悉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化学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2)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清楚学生的思想状态。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真正做到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惑,找准“最近发展区”,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3)选择教法,是有效教学的重点。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要能引发学生学习动力,激发生成问题;二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三要有益于诱导学生深人思考,迁移、运用所学概念、原理;四要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化学学习方法。

2.4.2凸显教学的有效性

(1)降低教学能级。把不适合自己学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素材更换为适合的素材。创设

情境,激活文本,把教材中复杂、深难之处化为简单、易懂的图形、符号,降低活化能。(2)转化教学资源。用足课程资源、用好现实资源,联系学生资源,把课堂变成立体的教学资源。

(3)重组教学内容。为了突显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几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理念,将教学内容重新调整、补充。(4)导入精妙,讲解生动、深入浅出,活动落实,流程自然,真实反馈,结尾无穷。把课程的内容结构通过认知过程转变为学生的知能结构。

2.4.3增强互动的有效性

(1)设置有效的问题。设置好“问题链”是课堂中启发、引导、互动、调控的纽带。精心设置问题:第一要具有一定的思维量,且注意提问的情境、提问的方式和解答问题的方法;第二“问题”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梯度,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全过程;第三提出的问题要有益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问题的指向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第四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并重视选择间题解决的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有独创性,是否解决问题。

(2)保持有效的课堂对话。没有师生的有效对话,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在师与生的互动中、思与思的搏动和情与情的共鸣中,就会产生亮丽的课堂生成,实现“人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我对话”。通过对话,教师及时反馈与调控,提高讲解的针对性与练习的有效性。

2.4.4提高互学的有效性

备课组是教师互助学习的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提高课程执行力的重要组织。面临共同的愿景、相同的教学内容、相似的学生群体,集体研讨指向性更强。此外,备课组能集思广益,为教师个体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多样的教法思路,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

集体备课时,有中心发言人,有学情分析,有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看法和处理意见,各种教学思路进行碰撞和交流,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的实效性会更强。备课组中教师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取长补短,还能减轻工作负担。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将是我们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3:222-223.[2]余文森.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7-4-20.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第五篇:如何提高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过程体念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电子部顾群英

摘要:《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如何提高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在借鉴其他同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与实践了这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中职化学教学方式------“过程体念式教学”,阐述了“过程体念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过程体念式教学”的策略与案例。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性过程体念式

《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尝试,在借鉴其他同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与实践了这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中职化学教学方式------“过程体念式教学”。

一、“过程体念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大体注重具体的知识结论、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不是创造,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而“过程体念式教学”则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具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或数据等进行质疑,并通过分析讨论来解决之,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化学“过程体念式教学”的策略与案例:

策略

(一):通过开放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开放式训练是指将一个静态的、封闭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出发变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条件、变结论、变形式、变图形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

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在《苯、芳香烃》中介绍了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邻、间、对)。对这一知识点,如果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能写出着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快地掌握。但如果通过如下的一系列开放式训练,则能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向深入,举一反三,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锻炼和升华:

1、分子式为C8H10的苯的同系物有哪几种同分异构体?

2、如果二甲苯上两个CH3—改成一个CH3--、一个C2H5--,则其同分异构体有哪

几种?

3、如果苯环上的氢原子被Cl取代,则有哪几种同分异构体?

4、分子式为C8H9Cl有哪几种同分异构体?

策略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教学是中职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改进、移植、整合演示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等各种方法,开展实验“过程教学”,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究能力。

案例

1、改进演示实验:

《乙酸》这一章酯化反应演示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课本没有提及,学生百思不解。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改进:反应开始前,先向Na2CO3中滴加几

滴酚酞(红色)→制取收集乙酸乙酯→观色、闻味(下层红色、刺激性气味)→振荡→再观色闻味(下层红色变浅、香味),同时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

(1)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为什么变红?(2)产物和Na2CO3溶液分层体现了它的哪些性质?(3)振荡后下层红色变浅说明了什么?(4)振荡前为什么闻不到香味?

通过上述处理,学生很快在观察和讨论中自己得出结论:本实验中的饱和Na2CO3主要是为了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不仅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设计,激发了探索兴趣,训练了探索、创造能力。

策略

(三):通过“设疑—分析讨论—验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环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传统的教学不鼓励独立思考,教师所谓的提问与启发,多是“结果启发”:通过问答,使学生最终说出教师预期的结果。老师的目的是明确的,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预计好的。久而久之,教师的提问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学生只会回答,不会提问,更不会质疑。而设计成“过程启发”:提问的指向是方法、是过程而不仅是结果,甚至有些问题可以不在乎答案。学生回答后,老师要及时给予引导、鼓励,如“这个因素可能只有少数人能考虑到。” “你是怎么想到运用这种方法的?”等等。当他们在自主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提高了化学素养,也就达到了化学教学的最高目标。

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后,给学生出了一道联糸实际的问题:老年人为什么会痛风?痛风是以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Ur-(aq)+Na+ →NaUr(s),其中Ur-表示尿酸根离子,经一次关节炎发作大都有在脚趾或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为什么?给学生思考一会儿后,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在乱猜。此时笔者没有直接给出结果,而是要求同学们在课后讨论,同时提示学生人体不同部位体温是不同的。课后有些学生咨询了生物老师,有些同学查阅了资料,正确结论就由学生间产生了,何乐而不为呢?此后笔者继续追问:倘若你是一位医生,你怎样为痛风病人开个处方?由于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学生的自主活动十分踊跃,似乎自己真成了医生,在探究过程中,以平衡移动为起点,各种富于创意的思维纷至沓来,例如多喝水,少饮酒、多运动、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低钠盐)、少吃动物肝脏、海鲜等;服用尿酸排泄药(嘌呤醇)等等。这不仅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尽管与过去的传统教学相比,“过程体念式教学”具有很多的优越性,然而众所周知,任何教学方式都有它的局限性。当学生因基础知识、心理发展或教学条件所限,思维遇到障碍,“过程体念式教学”往往也会遇到窘境。全盘否定传统教学,不管什么内容,不分青红皂白滥用“过程体念式教学”,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

下载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经(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经(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应该说大部分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上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目标有效性。教学目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前提,有了教学目标,也就有了教育的依据。我们就可以按计划推......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张江平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学生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江阴市祝塘中学李少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化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

    智能手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共5篇)

    智能手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Smart phones: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汪海平(江汉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 430056) 摘 要:智能手......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合作探究教育”,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探索一条“能切实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