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时间:2019-05-15 13: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第一篇: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贵州省天柱县凤城镇第一小学杨政江邮编556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亮点,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已全面展开,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形式化、单一化、程式化的不足,为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新途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希望能引起同仁们共鸣。

一、观念更新,关爱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我们从教者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呵护学生,维护学生尊严。正确地引领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诱导与鼓励使孩子们树立顽强的自信心,从而挖掘其诸方面的潜能,教师只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喜欢自己,“信其道,乐其事,信其人”。多给学生阳光,他们就会灿烂,使每位孩子在阳光与雨露中开辟新的生命历程。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既是执行者,又是主导者;既是引导者,又是合作者。“传道、授业、解惑”就要学会“蹲下身子看孩子”,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源泉,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造就学生的乐学思想,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的活动,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是启迪学生学习智慧的导航者。发掘学生潜能在于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 1

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将知识转换为技能,达到学以自用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也可以说“自主学习”既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不仅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营造和蔼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教学是缔造人才的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单靠教师的敬业精神是不够的,必须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感受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之人。教师的一颦一笑看似平凡,却很奇妙,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就会得到多一点回报。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会为了你的微笑去奋发,希望迎接你的另一个微笑;多一份宽容,是一种安慰与呵护,会唤醒学生沉睡的动因,使他们因老师的爱而拼搏,慢慢转化成动力,向美好的未来挺进;学生即使出错,多一份信任,会使学生感恩不尽,学生会力求完美,成为严于律己的好学生。信任,必须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广泛使用儿童心语,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热情洋溢的口吻中,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倍感亲近。如“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你能行”等等。

2、体验成功的喜悦,是照亮学习思路的明镜。

成功会给人们带来自信,会带人们走近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会让你振奋。为此,成功是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学习动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怎样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成功的喜悦?是摆在我们从教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所以,作为教师要以独具的慧眼,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都是难能可贵的。不要误认为创新与发现是指 “前人所未思,前人所未想的事”,而是指:在其年龄、学识阶段中已发现和创造的新的东西。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学后提出疑难问题,学生提出:“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的特点是怎样显现出来的?„„”我说:“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你们的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迈开旅游的步伐再到课文中一游好吗?请通过再读课文,在自主学习中看能不能解决我们共同的问题。”就这样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再读自悟的学习中去了,我呢?则参与讨论,适时给予点拨,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迫切要求解答刚才那些疑难问题。事实上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学懂了课文。这时我评价说:“同学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脑筋,靠自己的反复读,用心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懂了课文,还帮老师解决了疑难,我真心谢谢你们。”并向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学生激动不已,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显而易见,教师的“导”已经在小组讨论中完成,只是学生感觉不到这是教师巧妙的设计而已,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舒展想象的翅膀,是拓宽自主学习的保障。

舒展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在人类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歌德巴赫的猜想,就没有当今的科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意,在课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能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的学习空间,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创新能力。如我在教《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我刻意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省略后的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畅想卢沟桥狮子还有哪些形态?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喜从天降”;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故乡”;有的说:“有的狮子仰望着星空,好像依恋神往的天堂”;有的说:“有的小狮子伸着手,好像在向我招手,愿与我们做朋友„„”

三、合作学习,个性张扬。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正在被教师们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但从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合作学习的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要素不明确、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

一、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没有被教师和学生所掌握等。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而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策略包括选择合作伙伴与明确责任分工、教学时必须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形式。

1、构建小组,分工明确。

为了在课堂上能严谨有序地学习,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将学生的座次排好,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尽量考虑到学生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每个小组有组长,任务明确,监管合理,发言人、辩论人、记录人,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2、精选内容,激发兴趣。

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要素,关系到合作学习中的操作要领。当前在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因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要素理解不深入,使得合作学习找不到突破口,虽有了合作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但缺乏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应选定有价值的内容或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会使学生厌倦。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前提,其探究的内容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乐于参与。如我在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先由学生读第1-3自然段,找出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一句话,比读,说出理由,赛读,说出感受,通过反复诵读,凸显了卢沟桥狮子特点。层层深入,哪些语句你最喜欢或那些句子深受感受?为什么?这样引题有意,入文有感,恰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讨论成了趣事,学生各抒己见,谈出看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愉悦地学好全文奠定了基础,学习全文水到渠成。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见解。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定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组织者,监控者。教师应该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带来生生合作。

4、角色扮演,增强意识。

角色扮演是课程内容再现的一种表现,也是扩大小组学习的成果,全班交流的一个行之有效方法。教师要把握时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组织交流时,一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汇报,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那些在巡视中发现的特有典型的问题或不同意见的学生交流。如我在教《四季的脚步》一文时,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四季的变化,交流时,学生进行汇报表演,既提高了小组合作意识,又凸现了学生参与热情。

四、探究学习,激发动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总结,找到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探究方式,使之健康发展。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文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故设悬念,探索创新。

质疑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质疑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说,质疑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是与有无质疑习惯和质疑能力相关的。一个习惯于思考的学生,他的思维节奏总是和教师授课进展同步的,而他提出的质疑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故设悬念,注重启发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如何质疑。

(1)抓住课题质疑。揭题时,让学生抓住课题关键词质疑,有利于学生运用推测,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课文思路,以进一步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如教《飞夺卢定桥》一课,一生质疑题目中的“飞”、“夺”各是什么意思?文章重点写什么?“飞”与“夺”这两部分怎么连接?这样,学生能对自己的猜想,主动有效地自读课文,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的研读中,做到读中感悟。

(2)从课后精心设计的问题学习质疑,这些都是质疑的典范,学生可以思考这些问题提出的角度方法,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学会解答。

(3)抓重点语句质疑。语句教学在小学语文是十分重要的,要多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提出问题。如:《桂林山水》一文,抓住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就能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了。

(4)从矛盾中质疑。教师应启发学生从矛盾处提问。

(5)从文章开头质疑。

(6)从课文写作特点上质疑。

(7)从文中标点符号上质疑等。

2、共同探究,释放质疑。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学生根据文本能提出问题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的感受性解决问题。如何把不懂的内容弄懂,怎样解决疑难问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只要我们诱导有方,当好学生的学习伙伴,就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方法有:(1)联系上下文读懂内容,从字里行间里找到解疑的依据;(2)图文并茂,展开想象的翅膀加以合理的想象;(3)进行假设,推理;(4)把握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分析理解;(5)运用比较,区别异同;(6)小组讨论,合作探究;(7)联系课外知识,找到相似点加以揣摸。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更新,决定着教育教学新的旅程,能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感受性。只有造就了学生的乐学思想,才能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爱上语文。

2011年12月20日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中卫市第八小学:张勃

一、问题的提出

1、社会的需求

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教师自然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中国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要在2010年“基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任务。“终身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的人”。的确,“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教给孩子终身享用的知识与本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而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必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我们必须强烈的意识到: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牢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道理。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做到“会学”、“善学”。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我市当前教育现状的需求

我们现在虽然在进行课改,但很在程度上也是“穿新鞋走老路”。综观当前的教学现状,许多教学活动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教学条件差,怎样教给学生知识,怎样迎接考试,很少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会残缺自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等作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订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课题进行研究,以此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优化语文课堂,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二、课题关键词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1、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的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学习,具有自我制订学习计划,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设计学习过程,自我解决问题以及自我评价等特征的学习。

2、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学习的团队明确的分工,复杂的任务等因素。

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本的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质疑、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疑问难的尝试活动。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同时语文是文化,还有传承文化的功能。

工具性是着眼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评议实践的能力;人文性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感情的熏陶,汲取中华文明的精髓。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不可分离。

2、“自主建构主义”教学观

“自主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在被学生接受之前,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权威性的,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教材知识正确性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也不能用专家、教师的权威性压迫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已有经验、知识为背景来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同已有知识对接,来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获得新的知识。学习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从而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

3、情境教育理论

情境教育观认为,就是在教育中优化环境,使学生在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中与儿童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而契合,使儿童在现实环境与活动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因为这种人为优化的环境就可以做到主体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

4、尝试教育理论

尝试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在现有的教学条

件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使学生的尝试活动获得成功。

四、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1、教学方面:探索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给小学语文的课程改革提供一条新路。

2、学生方面: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高效率地达成学习目标。

3、教师方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争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二)研究的内容

以“感知——领悟——展示”为基本教学过程,以自主建构思想为核心,以教与学平台为生长点的教学操作体系,在实验研究中,我们重点选择课型为呈现方式,探究符合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1、识字教学模式。主要在一、二年级进行研究,探索出高效、快捷、有效的识字教学模式,在中高年级也就重视。

2、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模式为分“精读课”和“略读课”两种课型。这一块是我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难点。

3、习作与评讲模式。习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习作指导给学生起到了引路之用;习作讲评对学生作后予以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学习中提高。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结合采用调查法、个案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测试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四)研究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针对教学目标调控,按照教学目标实施检测。

2、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关注全体学生,既提出统一要求,又照顾每一个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都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的各种技能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发展。

3、客观性原则

教学中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根据教材的内容,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探索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4、主动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读写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5、整体性原则

教材、教师、学生、教育环境是教学中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依赖,互相制约,组成了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运用好教材、教学环境等资源,做到协调发展。

第三篇: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广宁县潭布中学

曾银霞

数学既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又是科学的先导,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微观的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形式。是形成教学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是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保证。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那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讲,学生听的呆板,单调教学模式早已不合事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我讲你听,我出题你做题,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教学环境。要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同时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为此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参与研讨、合作为特征,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师切实做好导 向工作,形成师生互动,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发展思维。新理念,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很重要一点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自觉参与学习、自己动手实践的一条途径,也是使学生树立对数学学习有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渠道。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的时候,我先带领学生到校外观察两头牛在草地上吃草。一头栓在木桩上,另一头在用篱笆围成的长方形内,提问:哪头牛吃草的范围大?学生有说圆形大有说长方形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兴趣盎然,十分好奇,接着老师放手让分们分小组进行动手操作解决这个问题,之后老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学生经2 过思考和推演,终于得出:S=лг。在此过程中我从学生心理出发,大胆改革教学过程,先用牛吃草这一情境,激疑引新,再设置悬念,把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自己去发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这们用学生的眼光来组织材料,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内化,把新知纳入学生自己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促进了知识技能的形成,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二、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考过程。传统教学一问一答,一题一解,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 新能力,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题型,让学生对某一问题从多角度去思考,为学生提供充分施展能力的机会,大胆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老师,书本不同的看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我出示这样一题:水果店运来一批梨和苹果,已知它们重量的比是4:5,梨比苹果少30千克。梨和苹果各多少千克?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借助线段图直观形象的演示,获得丰富的感知材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如图: 梨 :

苹果 :

再让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分析,列式解答。然后提醒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还有不同解法吗?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见解,得到几种解法: 解法一:30÷(5-4)=30(千克)每分数

30×4=120(千克)„„梨 30×5=150(千克)„„苹果

解法二:(把苹果的重量看作单位“1”)

30÷(1-4/5)=150(千克)„„苹果 150×4/5=120(千克)„„梨

解法三:(把梨的重量看作单位“1”)

30÷(5/4-1)=120(千克)„„梨 120×5/4=150(千克)„„苹果

通过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设了能表现自我、展现自我聪明才干的机会,激励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去发现、创新。

2009 年10月20日

第四篇:“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比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而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个学习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其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我采用了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回荡在学生之间,升华在学生心中,彰现了合作学习之奇妙。让其自选自读自悟,小组过关,班里竞赛,显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之功力。(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体现了课本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小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搜集、运用、交际,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把阅读教学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第五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姓名: 涂 丽 指导教师:

陈 仁 学科专业: 小学教育 研究方向: 小学教育方向 学 号: 201209475363 学习中心:安徽庐江电大奥鹏学习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04月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涂丽 安徽庐江电大奥鹏教育中心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把重心由教法转向学法,这是教育改革向深层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汹涌浪潮,一个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展现在我们面前。由于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国际竞争的空前激烈,再加上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已由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转变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把重心由教法转向学法,这是教育改革向深层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能够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更是未来的需要。

一、小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势在必行。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1、新课程的呼唤。

《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然成为新课程的呼唤。

2、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特殊性,汉字组词率高、情感色彩丰富,汉语语言简洁、语法灵活、富有韵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时代的呼吁。

现代学生观——学习的主体、各有个性的人、处在发展中的人。现代人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终身学习。现代教师的角色——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师生在目标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和谐共振,共同发展。因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则为现代性教育之必要方式。

二、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选择一个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创设一个合适的背景,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之一。老师的职责就是创造一个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从多角度、多渠道来整合探究学习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目的地进行问题探究。

因此,教师应对合作探究加强有效的组织和指导,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主探究,把握合作的时机,协调自主与合作的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对问题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同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共同探究,使之也能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探索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2、留出展示个性的空间

面向全体,鼓励创新,关注学生个性,是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些探究活动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没有统一答案,甚至于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为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展示学生个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扩大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片宽松的探究活动空间,精心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活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4、搭建提升自我价值的平台

新课程理念中,师生关系已从过去的师徒关系转变为平等对话的关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语文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保护学生的权利,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语文探究学习的机会。只要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探索学习的条件,创设自主的情境,及时发现他们创新的火花,学生潜能就会被开发出来,从而得到很好的发展。

5、划出自主探究的时间

充足的时间,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的基本保证。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探究活动,提供了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课中的三则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被人们广泛运用在口头和文章中,说明其寓意一直在给人们以启示和教育,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来印证这三则故事的寓意,学生有的是从自己身上举例,有的是从同学身上找例子,也有的是从家长身上找例子,事例虽然都很普通,但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真正理解这三个成语了。

总之,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1、在讲读课文中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为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我们教师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略读课文中尝试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教学时,要求教师自觉帮助小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注重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习得、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具体的做法是:(1)营造民主氛围。让小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2)创设活动情境。(3)发展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关注小学生的异象,诊视小学生的反常,异象即标新,反常即创新。采用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使小学生在学文中收获料想不到的成功和体验。我们教师始终坚持课前预习中让学生读熟课文,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课上汇报交流,师生达成共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在校长亲自指导下,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掀起课外阅读热潮,师生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达到《标准》规定的相应的课外阅读量,重视语文积累。因而,我们把教师定位于学前指导,学中帮助,学后促进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从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能,美化语文素养。同时各班每周开展读书回报交流,让全体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激情中学语文、用语文。我校唐老师的课外阅读教学成绩凸显,学生已养成独立阅读习惯,从教师的导读、导说、导做、导写四方面引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上下功夫,在读书回报中见收获。在姚老师的示范引领下,我校其他班级也积极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阅读能力。

4、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尝试

《标准》首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拓宽语文学习途径的现代性方法。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在此仅论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教学时,要强化过程,淡化结果;要着重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形成及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开辟语文学习途径,让生活成为课本,让语文融于生活。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兴趣出发选题、定题,放手让家长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搜集、整合、处理信息,在合作中交流,达到“有心载花花自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理想境界,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和本领。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既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完成课堂改革赋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语文出版社,2011.06 [3] 王崧舟.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4]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9 [5]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01 [6] 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06 [7] 熊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00.01 [8] 张先华、巩建华.能力开路:小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06 [10] 张文质、窦桂梅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下载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携手共建书香校园》活动案例 (2010-10-11 10:22:42) 转载▼ 《携手共建书香校园》活动案例 洛浦沙溪小学 指导教师:陈柳嫦、冯志敏、莫少敏 ? 学生年级:六年级 一、研究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章丘市白云湖中学 张树平随着我校“三段八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我欣喜地发现原本沉闷、紧张、拘谨的课堂气......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把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由于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界对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解读,很大程度是把我国整个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直接嫁接到体育......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杨宝胜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

    语文教学中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语文教学中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该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首先,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核......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洪宽中学林岚翔 随着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语文课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令人欣喜。“充分激发......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