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细节科学管理为寄宿制学生创设最优成长环境
细节入手、科学管理,为学生创设最优成长环境
黄集镇第二小学
在黄集镇中心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一年来,黄集镇第二小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不断加大学校建设步伐,使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学校现有学生四百多人,住宿生有三百余人,均来自周边农村,留守学生约占20%以上,大部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我们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大胆创新,注重细节,科学管理,使学校教育模式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基本做到了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放心,让教师开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去年秋季,我校下发征求意见书200多份,在广泛征求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了《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学校宿舍管理制度》等,内容涉及学生在校饮食、住宿、学习、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往返安全等各个方面,形成寄宿工作项项有目标、人人有责任、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从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就寝等提出分时段工作要求,实行精细化的一日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的细化,为在校生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保障。
二、加强安全教育,构建学生管理网络,坚持常抓不懈。我校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以负责学校安全的校长、负责德育的校长、包级负责人、值周教师、班主任、宿舍管理老师为框架的六级管理网络,与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寄宿生在校期间各个环节、各个时段的管理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
三、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我们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养成教育。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另外我校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对寄宿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及时疏导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四、强化平时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一是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推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情化服务。二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重视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家校合一的寄宿生教育模式,争取家长的主动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五、多方筹措,积极改善办学条件。2013年春,700平方米的教师周转房及2个单元16套教师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2013年9月,投资28万余元新建的学生食堂操作间投入使用;2013年12月份,学校又投资20余万元硬化校园主路,改扩建了学校下水网管,为主路两侧铺设了1.5米宽的彩砖。为了让学生吃饱吃好,我校投资万余元更新了厨房设施,添置了和面机、电蒸柜,保证学生每顿饭一荤一素两个菜一个汤,包子、油卷、馒头任意选,每周伙食基本不重样,使学生吃得放心、开心,吃出健康。
六、强化师资培训,提升师资水平。一年来,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学校实习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度,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论文参评中获奖的有50多篇,区级以上发表的有15篇;镇级以上优质课20余人次。六年级编排的校本剧《晏子使楚》也获得了镇一等奖。学校也获得了市教工委市教育局联合颁发的“优秀关工委”荣誉称号。
今后,我校将大力开展以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的品位,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篇: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
环 境
正文摘要:
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关键词:
开放教学
情感交流
和谐愉快
生动活泼
自由评价 正文:
怎么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的气氛
多年的教育实践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有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儿童常因喜欢老师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师生的接近度直接影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积极主动,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应质朴大方、整洁素雅,避免慵懒或过于修饰。教师的外表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与学生接近和交流。
开放性教育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尊重自己内在价值的教师也会十分尊重学生,对于儿童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儿童们年龄虽小也都有自尊,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合适的帮助。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色各样的学生发展自己。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 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因此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可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意识。
《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设计课,可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五、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你“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
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
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第三篇: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创设轻松成长环境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创设轻松成长环境
当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模式悄然进入我们的校园时,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极为普遍,且由其带来的危害更令人担忧。我们认为,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内容过难,课程多,辅导材料多,考试频繁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沉重的心理负担。
固然,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老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良的学习心理环境等,则是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所以,一些学校按分数给学生排队,学生由此分为三六九等;一些老师因学生成绩不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责骂,或给以种种惩罚,如罚站、罚写作业,罚写检查,甚至罚出教室;在家庭里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稍差,家长就冷脸相对,甚至拳脚相加,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苦差事,由此加重了孩子失败、挫折、无助等消极心理体验和心理负担,使学生出现情绪紧张、焦虑、恐惧、逃避、退缩、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等心理行为偏差,严重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当前各国教育界对教育内容重要性的排位,已由70年代知识第一位、技能第二位、态度第三位,转变为今天的态度第一位、技能第二位知识第三位。也就是说,使学生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是当今世界教育共识的教育任务。然而过重的心理负担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扼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妨碍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并导致各种心理行为。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安全的成长环境,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学、善学、好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欢乐,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愉快体验,作为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切入点,教师要打破条条框框,以激情增趣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求知需要,灵活多变地设置课外课外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改变“一刀切”式的留作业方式,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水平分层、分类留作业。有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改传统的纸笔作业为讲故事、画图画、剪报、表演等活动性、实践性作业。有的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在课前,学生有目的地查阅资料,制作卡片,撰写观察日记;在课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展示自己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地交流讨论;在课后,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观察,搜索资料,广泛阅读。有的低年级教师为学生出版充满童趣的“班级作文集”,是写作文成为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也使学生饱尝成功的喜悦。这些做法并没有简单地减少作业量,而是改变了学习与作业的形式,尽量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却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提高,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信息收集、分析问题及合作交往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其次,改革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的焦虑,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了学生的成功体验。传统的单
一、单向的分数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是片面的。分数成了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准,这无疑使学生对考试望而生畏。教师应改变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和评价方式,将其变成学生快乐求知的大舞台。有的学校在低年级试行乐考,把教室布置得五彩缤纷,让学生自选考试形式(背诵、朗读、写字等)和试题,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成绩,在欢乐中学生期盼考试,欢天喜地地参加考试,而不是害怕考试。学生可以在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考试中自主选择,可以自己评改,有多次参加考试和获取好成绩的机会。还可以开展“优点大家说,缺点自己说”的活动,不仅更全面地评价学生,而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还可以实施双向评价,学生也有评价老师的权利,学生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如老师没有按时下课,学生可以举提示牌。许多学校把学生参与教学与学习评价过程作为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新的评价思想和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功和愉快的体验。
第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质量,改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环节。进行师生关系调查,了解师生关系现状,了解学生与教师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充分认识师生交往方式对师生的重要影响。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深入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对待学生的态度,改善解决师生矛盾的方法,如教师要学会心理自控,调整自己日常存在的不恰当的教育教学行为,采取积极强化的方式,每天至少表扬“差生”一次;有的老师运用行为控制的方法让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的学生在教师讲到重点内容时递给老师一支红粉笔;这些充满机智和人情味的教学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学生的行为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坚持“无错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安全、宽松、平等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主动学习,友好交往,自主发展。
第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成长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减轻学生学习心理压力的核心人物。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也会面临情绪困扰,而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会因此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改善家庭关系,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加深与家人、同事、学生及家长的交往,通过悦纳自己,欣赏孩子并体验家庭的快乐,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提高工作质量。
第五,重视家庭对学生心理负担的影响,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真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许多家庭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教育方法不当,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及心理负担。在一些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家长却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要求学校增加学生的课外作业,或者自行布置家庭作业。为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使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有的学校组织专家、教师指导家长学习行为,改变技术,分析问题,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定期沟通、明确期待”使用联系本、联系卡、家教、刊物以及向家长开放活动等方式改善与家长的关系。家长随时可以了解孩子的情况,教师更多的是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和成长,特别是对一些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的学生的家长提供孩子进步的信息和具体的家庭指导。家长改善了教学方式,也增进了亲子关系,家庭生活里充满亲情和欢乐。
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不仅要减轻课业负担,而且还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并提高其教育能力,改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改变不良方式,则是为学生成长提供宽松、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的重要前提。
第四篇: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成才环境
北科院经过六年含辛茹苦的拚搏奋斗,终于在2003年金秋十月跨入了“国家普通高等学校”行列。2004年阳春三月,北科院又不失时机的推行“三十五字方针”和“九项工作任务”。其中有重要的一点,在教育教学方面,再一次全面启动“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因教施管,以管促教”工程。这足以说明,在一个万人大学,“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对我们全体师生是何等重要和必要!
我是2003年来北科院工作的。两年来,一直担任02国际贸易3,5,6班(原为02国贸8、9、10班)班主任工作。在院系领导下,在02国贸3、5、6班两百余名莘莘学子配合下,在各班计30余名授课老师支持下,在“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因教施管,以管促教”,尤其是在“因教施管”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给各班学生、课任老师“创造了一个适宜环境”。让课任老师教学,有自尊心,有创造性,学生学习,有自主权,有积极性!
一、统一思想认识,实行人性化教育,明确职责,有的放矢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我所带的02国贸3、5、6班两百余名学生,也是来自祖国各地的“落榜生”群体。一是思想认识不一致性,二是学习基础的不平衡性,三是学习态度极端差异性,四是个性爱好极其多样性。面对这些特殊学生,如果仍按“传统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显然是不相适宜的。
在院、系领导下,02国贸3、5、6班学生和各位授课老师因势利导,统一思想认识,实行人性化教育,组织全体学生、课任老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明确职责,有的放矢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是认识到“教育管理重点是重视人的因素”、“实行人性化教育”,尤其要重视“创造一个适宜环境”,“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能”……(参见陈方正《现代管理心理学》)
我身为这三个班的班主任,其职责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重点是重视人的因素”,“实行人性化教育”;尤其要给每位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能”。同时,分别与30余名课任老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沟通。一方面了解课任老师在教学中的想法,调动其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尤其是新来的授课老师,当他们有不适应环境,或思想上与学生认识不能融洽时,就立刻不失时机的进行解释、劝说工作,使之安心于民办大学教学。另一方面,多给学生做解释、介绍工作,让学生接纳新老师,欢迎新老师;同时,多次向院办《教务通讯》写稿,肯定、赞扬教学成绩出色、执教严谨、经验典型的老师,鼓励他们在北科院“施展才能和创造力”。
两年来,一是由于我们老师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环境”,“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和创造力”,使得象02国贸3班庄汉阳,陈伟,朴成梅,徐春玉,于美玲等十余名学生,仅03年4月、10月两次“国考”就已通过12科、13科,剩下的大专段课程仅4课、5科,在04年4月“国考”中,完全可以全部通过,有八、九名同学还准备通过2—3科本科段学 1
科。他们完全有把握用两年时间通过“国考”,拿到专科“毕业证书”,用三年时间,通过“国考”,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分别节省1—2年学习时间,算“经济效益”可获2—4万元/人,其“榜样价值”就更大了!
二是使我这个班主任,认识到“管理就是服务”理念并身体力行。
两年来,成功与宿舍副班主任进行整合达一百余次,先后做好了不守纪,不向学,甚至违纪严重,要求退学等等情况的三十余名学生思想政治、说服教育工作,使他们“浪子回头金不换”,安心学习,严格守纪,充分发挥成才潜质,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如02国贸5班刘璟楠,郭磊,薛媛;02国贸6班边艳秋,朱黎黎,沙磊等等,就是典型代表。我和副班主任及班、团干部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就是以一颗关爱之心,热心为他们服务;对他们过去,既往不咎,重看今后进步;当他们学习、生活有什么困难,就发动学生相互帮助,进行安慰;当他们重犯错误时,仍然不计前嫌,耐心教育;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当他同学的面批评、指责;尤其当他们出错时,老师先检讨自己,“是我的错”,主动承担责任,让他们深受感动后,再指出不足!……….只有让他们明白道理,他们才能接受教育,他们才能会变,由不好变好,有较好变为更好;只有为他们服务好了,才能管理好他们!反过来,又提高了为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两年来,02国贸3、5、6班,从来没有发生斗殴、不安全等恶性事件,也没有一位同学受到院系纪律处分。
二、把“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真正落实到“因教施管,以管促教”的实际行动上来。
自从学院倡导“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以来,02国贸3、5、6班就积极行动,大胆探索,把“因材施教,实行个性教学”真正落实到“因教施管,以管促教”的实际行动上来了。
一是对“国考”学习型学生进行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摸底和评估。凡学习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自己积极表示愿意刻苦努力的学生,在三年或四年内,能通过“国考”,拿到大专或本科文凭,就安排在“国考”班学习。在“国考”班学习的学生,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守纪,主动安排学习任务,每次“国考”应达到通过科数目标。同时,实行“滚动式”的“自然淘汰法”:凡不守纪,多次结业考试不及格,“国考”在规定期限内通过科数达不到目标者,就通过做工作回到“校考”班学习。老师重点督促“国考”班学生学习。甚至发“绿卡”等,准许到公共教室自习,如有提前过某一科的,可以不参加课堂听课,在指定地点自习。一句话,已“创造”一个适宜环境”,让他们更好学习。两年来,以庄汉阳、陈伟、刘利华、于美玲等十余名同学为代表,已有把握提前一年拿到专科“国考”文凭。
二是对“校考”学习型学生进行学习基础,尤其重在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摸底:凡学习基础较差,尤其《高数》、《英语》等课程基础较差,通过努力也通过不了“国考”,学习态度不积极,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经过再三教育,改进不大的同学,安排在“校考”学习型班级学习。对“校考”学习型班级学生,重点抓好课堂学习纪律和“到课率”,以确保他
们完成“校考”课程学习任务,争取在三年或四年内,能按期拿到“校考”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如在“校考”学习型班级的同学,通过努力和积极要求,达到“国考”规定通过科数,也可以转入“国考”学习型班级学习;如通过一定时间努力,又达不到要求,就得再回“校考”学习型班级。对“校考”班学生的管理,系里专门下发“管理办法”,以达到严格管理、“以管促教”之目的。
三对“技能”学习型学生进行摸底。凡学习基础特差,连取“校考”“毕业证书”都无望的极少部分学生,就劝说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学习和基础文化课学习,让他们在三年后能有“技能证书”,到社会上施展才能。对这极少部分同学的管理,一般成为重点工作,预防他们违纪犯罪和造成人身不安全事件发生,稳定其思想。
对以上三种类型学生管理工作,已严格落实到实处。一是做到一视同仁,个别帮助,热情服务,“实行个性化教育”。二是给每位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各得其所,各乐其所!三是充分发挥他们的成才潜质,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直至今日,没有一位同学为分班学习而惹事生非!
同时,还要重视与院纪委和宿舍副班主任进行整合:既为极少数经常违纪犯规的同学做转化工作,又为一心一意学习的同学提供方便和帮助,真正“因教施管”!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把“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真正落实到“因教施管,以管促教”的行动上来了的:学生思想认识上不断提高,班纪班风日益好转,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学习成绩一天天进步!班干部热情为同学服务,从不会发挥班干作用转变为发挥班干作用;不守纪律的转变为守纪律的;比较优秀学生转化为更加优秀学生。例如02国贸3班的刘利华、王嵩、陈伟、庞干栋,02国贸5班的王友都、程林、梁斌,02国贸6班孙教锋、赵松峰、黄双艳等许多同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们以自己亲身感受,实际行动填写出了北科院成功的历史,辉煌的变化!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理念,真心地为师生创造一个适宜的成才环境而努力。
北科院经过六年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已步入万人大学行列。身为“国家普通高等学院”,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做大做强,成为“北京的一流,中国著名,世界知名”强校。为此,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理念,真心地为师生创造一个适宜的成才环境而努力。
同样,02国贸3、5、6班,经过两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有十条八条,但其中最现实的一条就是:我们学生各方面差异太大,再不能一成不变的沿袭几千年来的“传统模式”进行教育教学,而应真正落实到“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行动上来,推行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创造一个适宜的成才环境,让全体师生共同“实行个性化教育”,以达到“人人成才”之目的。
2002年9月,刚刚开学上课不到半月,我已分别在原国贸8、9、10三个班(现分为02国贸3班——“国考”班,5、6两班——“校考”班)分别上了一次德育课,并给各班布臵课外完成一篇小论文,题目是《谈我的学习目的》,要求字数为6—8百个。有中心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书写工整……..一周后收来“论文”一看,我惊奇发现,其差异之大,实在始料不及!接踵而来就是想学习的来反映:不愿学习的同学影响课堂秩序,他们没法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来诉苦:老师讲的他们听不懂;不想学习的同学来抱怨:某某老师管理太严,迟到不准进课堂…….下一次上德育课时,我大谈一通:“大学生该如何如何?违纪的,不愿学习的该如何如何……”其结果,收效甚微,违纪不学的,也只表面收敛一时!一月未满,就有部分同学要求退学,逃课,迟到,早退,难以招架!
为此,我取得系领导默许,进行了“因教施管,以管促教”的尝试:1.不打动原来行政管理班级,许可一小部分同学采取相互换班听课办法,让这部分同学有“一个适宜环境”学习。达到选老师,选课程,选追求之目的,满足了这部分同学需求,稳定了情绪,减少了不想学,想退学的心理浮动。2.默认了小部分同学“学不了,不想学”经办理请假手续去上“技能课”或到本系其它班听他们想听的课程。但是先让我与该班班主任沟通好,前提是必须不能违纪。3.与课任老师沟通好,准许部分不需听课的学习基础特好的同学到院图书馆等公共教室自学。但前提是每次“国考”应通过本学期课程外,有提前报考了下学期课程的“尖子生”,否则,不准许!4.经摸底,学习基础较差,又只想拿“校考文凭”的,可以不报国考。5.让虽然学习成绩不“冒尖”,但有组织能力,有群众威信,又愿为同学服务的,“毛遂自荐”当班、团干部,以此来激发他们扬其所长,能够成才!尤其选拔平时不十分守纪,但又愿改正缺点的同学,当班纪纪律委员。通过自己当纪律委员来彻底改正有时不守纪律的缺点,成为优秀学生。同时,又可以让其他不够守纪的同学学有榜样,干有奔头!6.采取自愿选择、组合方式,进行“一帮一,一对一”活动。7.选择“六个转化”对象进行转化工作,重点是以关爱为前提。8.与宿舍副班主任进行沟通,达到共同关心学生目的。9.经常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共同关爱他们,帮其成“龙”成“凤”。10.坚持正面教育,重随机教育,晓理、动情教育;忌呵护、偏爱、迁就;尤其注意“个性化教育”、“人性教育”。
显然,在当时情况下,仅是一个感性认识,应急措施。很不成熟,很不科学,仅凭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多年体会,在遇到如此特殊学生和环境下,万不得已而为之!不过,这种“万不得已而为之”,很大程度上补充了特殊学生需求,符合部分学生强烈愿望!我们师生的的确确需要“以人为本”,“实行个性化教育”,愿学院“创造一个适宜环境”,开开心心的工作和学习,以真心达到“因教施管,以管促教”,“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