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刘颂堂师德模范典型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东海县石湖中学刘颂堂师德模范典型材料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刘颂堂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刘颂堂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近期来,刘颂堂认真学习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关文件和文章,拜读了东海县“十佳教师”的先进事迹,认真思考怎样做一名负责任的人民教师。刘颂堂今年已50多岁,任教30多年,不禁在问自己:今天,该怎样做教师?“以人为镜”,方能扬长避短。刘颂堂要做一名有积极感、目标感、学历感、约束感、专业感、和事业感的教师,要用教育的智慧,让真爱绽放出灿烂的花朵。通过学习,刘颂堂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
一、爱岗敬业,有高度的责任心
刘颂堂一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在工作中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时参加学校工作会议,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从无缺席、迟到、早退现象。积极协助领导和部门做好各项工作,为学校工作做出了优秀贡献。在工作和生活中本着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信念。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了学生,为了学校工作,刘颂堂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人利益,由于工作忙,刘颂堂从来顾不上家庭和孩子,爱人常常因此而埋怨刘颂堂,孩子们也幽默地说:老爸把学校当家了。刘颂堂负责学校的工会工作,兼管学校党务工作、行政办公室文字资料工作、档案室工作及通联工作。还担任一个班的语文课,备课、上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一天当作两天用。超负荷的工作,常使刘颂堂感到难以承受,但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凭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刘颂堂硬是咬牙坚持着。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刘颂堂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以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感染、激励学生,以“工作业务上的高标准,生活享受上的低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忠实实践着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忠实地实践着科学发展观,为学生和同行树立了榜样,在领导和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特别在最近几年,为了学校的管理规范建设工作、平安创建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学校资料整理工作、党支部工作、通联工作、食堂管理工作等,加上课务工作,已是50多岁的人,1却老当益壮,工作起来简直是在玩命,经常晚上都加班到十一、二点钟,有几晚上工作到凌晨4点钟,有两次甚至还彻夜加班。经常是节假日放弃休息到校加班,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使得厚厚的头发开始脱落。领导和同志以及妻子女儿都心疼刘颂堂,劝刘颂堂休息,刘颂堂只是一笑了之,从不抱怨,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严密保守学校的秘密,认真执行学校的决定,服从领导安排,出色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认真地履行了一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刘颂堂曾多次荣获县政府、县教育局给予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园丁、优秀班主任、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二、关爱学生,有诚挚的爱心
在教育教学中,刘颂堂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无论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十分注重“师范”作用,衣着整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差生和贫困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对待困难学生,关爱有加。经常资助他们钱、衣物及生活和学习用品。李燕云的父母平时很忙,顾不上照顾孩子,该生的衣服脏,头发经常生虱子,刘颂堂经常帮助该生洗衣服,有时帮她洗头、捉虱子,李燕云的母亲很感动,常打电话给刘颂堂表示感谢,并要刘颂堂把李燕云认做女儿。李小好同学和年近80岁的奶奶生活,有时吃不上饭,刘颂堂经常为她购买饭卡,为她买衣服,为她买学习用品,还买点心送给他奶奶吃。何未平没有父母,靠60多岁的爹奶生活,缺少家庭温暖。刘颂堂平时关心她、安慰她,经常资助她衣物和学习用品,该生深受感动,不仅学习勤奋,表现突出,上学期考上高级中学后写信给刘颂堂表示谢意,激动之下,亲切地称刘颂堂“爸爸”,而且多次要求刘颂堂夫妻俩,要认她做女儿„„
多年来,刘颂堂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方面,刘颂堂引入分层管理,实施“耐心教育”,坚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刘颂堂认为爱心温暖和师生情感交流在学生教育转化过程中,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往往老师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亲切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无限温暖,点燃刘颂堂们进取的火花,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班上有一个叫陈强的学生,学习很差,还经常违犯纪律,是个名符其实的双差生,多次教育,都收效甚微。一次,他患了重感冒,几天不能到校上课,刘颂堂几次带着礼物去看他,并为他补课。那些日子恰巧刘颂堂也拉肚,接连几天打吊针,但一次也没影响给他补课。一天晚上,当陈强发现刘颂堂因扎针淤血而发紫的手背时,才知道刘颂堂是在带病为他补课,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即向刘颂堂发誓要做个好学生。后
来,陈强同学不仅学习进步很快,而且成为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刘颂堂所带的班集体曾多次被评为校、县评为优秀班集体。
在年级学生管理方面,刘颂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形成学生自刘颂堂教育、自刘颂堂管理的新机制。凭着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及对学生的了解,刘颂堂认为:学生作为人,作为发展中的人,虽然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来说,处在客体的地位,是教育的对象,是被管理者;但是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进行及个体发展来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有权力对年级各项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刘颂堂推行了“学生值周班主任制”,加强了学生组织建设,建立了年级学生会,在班级管理上推行“班干部轮换制”。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刘颂堂管理、自刘颂堂教育能力的提高,确保了年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在教学中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刘颂堂们成为学生的主人,也是刘颂堂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为此,刘颂堂实行了学生评教制度。每个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由学生代表对年级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量化评价。这一制度的实施,真正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尊重学生,师生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融洽和谐,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真正落实。教师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刘颂堂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有些新授课甚至由学生来讲,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对刘颂堂们的要求。因此,本着“学生的每一点成绩都给予肯定,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的教育原则,刘颂堂在学生评价方面实行了“星级评价激励制”。设立了“文明星、纪律星、学习星、艺体星、劳动星、创新星、进步星”的星级评价活动,实行“一月一评,期末总评,可上可下,动态管理”。这种评价方式几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爱好特长都能得到尊重,并能得到及时的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年级学生面貌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喜人景象。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也走在了全校前列,在全县调研,学科竞赛考试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热爱学习,有追求事业心
要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所追求的教师。刘颂堂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你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
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一有桶水甚至更多的水。要当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要做到“教一知十”、“教一知百”。因此,刘颂堂不断给自己“充电”,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尽管自己已是50岁的人,刘颂堂仍然坚持自学,三年的时间,不知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去年荣幸地拿到了浙江大学本科文凭。刘颂堂还认真总结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3篇论文荣获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奖,6篇论文获省优秀论文一、二等奖,有10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并出版了2本学术著作。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刘颂堂深知: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刘颂堂同时相信:只要扑下身子,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学习,科学管理,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〇一〇年一月八日
第二篇:班主任师德模范典型事迹
班主任师德模范典型事迹
我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有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来我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
一、关爱学生,塑优秀人才。
二十五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卓有成效。我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在常规管理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平时阶段性学习考试中遥遥领先。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很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用我的爱心换学生的真心。有时,为了挽救一只掉队的大雁,我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我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建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二、热爱工作,创优异成绩。
二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知道教育教学工作责任重大,从小的方面讲,它关系着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处讲,它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兴亡和发展。因此,我从未把教师当做简单的谋生职业,而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所以我工
作一直勤奋、扎实、一丝不苟,并且成绩突出,平时注意自身知识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德为师之本”作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我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打动人,感染人,树立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在我的影响下一些顽皮的学生也变得温顺起来,他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爱是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们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为所有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融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我用我的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家长的信
任。
师德的核心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当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爱与爱的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留守儿童应运而生,这类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乏父母的照料和监管,行为变得散漫起来,有的开始迷恋网络游戏,有的甚至打群架,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看到这些我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利用班队会举行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主题大会,改掉了他们的陋习。而对于那些思维迟钝,智力较低的学生我决不嫌弃、不放弃,耐心帮助主动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在班上指定优等生给他们当小老师,热情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不孤单。我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当天学的知识给他们查漏补缺,耐心的辅导。
我深感一个学困生对班级的影响,更清楚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于是决定从最差的学生身上着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例如班上有个叫李东生的学生,学习基础特差,经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个同学的父母都在做生意,没天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他的学习。根据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给他调整了座位,指定专人帮助他学习,然后再和家长沟通思想,要求家长经常打电话和老师及时联系,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监督孩子和辅导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家庭作业。再根据他头脑灵活的特点,给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经常鼓励他发言回答问题,使他对学习有了自信心。一有时间我就和他谈心,跟踪了解他的进展。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各方面取得了好成绩。
几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生,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无怨无悔。
第三篇:“师德模范”典型材料
热血铸师魂教坛绽奇葩
——记“师德模范”郑胜轩老师
(撰稿恩施市屯堡乡车坝小学校委会)
[主人公简介]
郑胜轩,男,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曾先后担任恩施市屯堡乡车坝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出纳、政教主任等职务,现任该校党支部书记、教务主任职务,兼远程教育管理员,主教中高年级语文学科。他是车坝小学的教学骨干、教研能手和业务导师。其教学教研成果在乡、市、州、省、国家级均获奖励或公开发表,曾先后被乡、市两级党政表彰,多次荣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师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 老母亲对他说:“胜轩,你从毕业以后就蹲在车坝小学,也该挪挪窝了,别人还以为你无能呢!”他憨然一笑:“妈,您真是太担心了,教书又不是当明星,今天想到这里,明天想到那里,怎么教得好书呢?”的确,郑胜轩老师自参加教育工作后,一直在屯堡乡车坝小学任教。他的家在屯堡集镇上,生活也达到了小康水平,社会关系也相当不错。是什么原因使他多次放弃调动的机会,而留恋距家有七公里的车坝小学,不悔青春呢?他和他的母亲的一次对话,也许是最朴素的答案:老母亲对他说:“胜轩,你从毕业以后就蹲在车坝小学,也该挪挪窝了,别人还以为你无能呢!”他憨然一笑:“妈,您真是太担心了,教书又不是当明星,今天想到这里,明天想到那里,怎么教得好书呢?”
1992年7月,郑胜轩老师从建始师范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被安排到车坝小学任教。到校的第一天,他就在自己的寝室里写下了“抬头是山,路在脚下”八个大字。同事问其义,他回答说:“我要履行当年去读师范时的承诺,那就是学成归来报效家乡!”当初的回答,也许还包含着青春的热血和莽撞,但13年的教育历程,却无言地印证了他当初的誓言:他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就被当时的老校长“相中”,并委以重任,第二年就提拔到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先后担任或兼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出纳、政教主任等职务。现任校长李美平更是对他刮目相看,给他委以党支部书记、教务主任职务,兼远程教育管理员的重任,同时主教中高年级语文学科,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他不仅愉快的接受了工作任务,而且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其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屯堡乡前列,教学教研成果在乡、市、州、省、国家级均获奖励或公开发表,全体老师也在他的带领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和培训任务。他是该校公认的教学骨干、教研能手和业务导师。他的业绩得到了领导、同事和上级的认可,曾先后被乡、市两级党政表彰,多次荣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师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公正客观地说,近十几年来,车坝小学的发展是与郑胜轩老师紧密相连的,他的个人贡献是很大的,称他为农村基层教师群体中的楷模毫不为过。
●妻子一脸娇嗔:“学校的事你没日没夜的干,家里的事你一概不管,简直
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再说,你干的事又有几个人理解和知道呢?”他一脸严肃:“你不要用纯粹的商业眼光来看待我的工作!”继而一脸嬉皮:“在爱情方面,我成了你的俘虏,在工作方面,我成了学生的仆人,唉!周瑜打黄盖,我也是身不由己哟!”
郑胜轩老师在殚思竭虑地思考和引导学校发展的同时,其个人教学风格也日臻成熟。我们先来听听他和妻子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他和妻子谈起有关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问题时,妻子一脸娇嗔:“学校的事你没日没夜的干,家里的事你一概不管,简直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再说,你干的事又有几个人理解和知道呢?”他一脸严肃:“你不要用纯粹的商业眼光来看待我的工作!”继而一脸嬉皮:“在爱情方面,我成了你的俘虏,在工作方面,我成了学生的仆人,唉!周瑜打黄盖,我也是身不由己哟!”
这段看似夫妻拌嘴的对话,却反映了郑胜轩老师为人师的基本理念。他认为,“爱心”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教师本人是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其美、丑、善、恶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他从教至今,从未发生过一起家长因为学生到校找他“麻烦”的事。其中的奥妙说穿了简单得很,就是对学生不打不骂多关心。车坝小学是半寄宿制学校(4—6年级学生住读),郑胜轩老师多年都是任教的住读班,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当然是他的本职工作,在关心学生的生活方面,他扮演了“半个父母”的角色。自然,他对家庭的“失职”在所难免,其实,一个连家都不爱的人怎么会对事业奉献爱心呢? 郑胜轩老师并不是一个不爱家的人,他只是将对家的那一份爱深深地藏在心底,却对学生学生付出了更为深沉的爱。
●领导评价他“有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同事们都亲切的他为业务方面的“师傅”,他一脸真诚:“我所有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原屯堡乡教育站和现在的中心小学主要领导,以及车坝小学历任校长都对郑胜轩老师给予了“有一定领导和管理能力,有原则,有立场,正直无私,宽宏大量,不记私仇”的褒评,老师们在认可领导对他的评价的同时,还亲切地称他为业务方面的“师傅”。作为学校的主要中层领导,郑胜轩老师在完成个人教学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培训上。车坝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其他部门工作一直处在屯堡乡前列,这是与学校扎实的常规管理和拥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分不开的。在教师培训上,郑胜轩老师身先士卒,无论是学历提高还是专业知识更新,他都走在教师的前面,尤为一提的是,他还将自己所学的一切,对全体教师倾囊相授。例如,信息技术这个领域,他和校长一道用超前的眼光予以特别关注,早在“中国西部地区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的曙光未普照之前,就多方筹资,为学校建立了电子备课间。郑胜轩老师硬是靠自己摸索,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和简易维修技术,并将自己掌握的全部知识和技术用于教师培训,使全体教师在项目启动之前都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为远程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上级的表扬和同事的称赞,他一脸真诚:“我所有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出生在大山,奉献于大山,这是郑胜轩老师人生的目标,也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实写照。我们祝郑胜轩老师的大山旅途越走越好,我们更盼望更多的有志青年成为大山的行者!
第四篇:师德模范刘元德同志的先进迹
安阳中心学校关于师德模范刘元德同志的先进事迹
刘元德同志,男,48岁,是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已在安阳任教29年,并且近些年来一直任毕业班的课,成绩优秀。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农村,勤奋敬业、为人师表、悉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和同事们称赞。1996年,刘元德同志不幸患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怪病,到现在已18年了,到北京看过两次,花费了很多钱,但得到的结论只有一个,没法医治。但他始终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守在工作岗位,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被师生誉为“坚强乐观”的使者。曾获得区级表彰的教研教改先进个人,单位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身患重症但矢志不移,他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应当宣传他的事迹和精神,帮助他战胜病魔,继续在光荣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发出光和热。为了加强师德建设,现将刘元德同志的先进事迹总结如下。
一、刘元德同志具有扎根农村、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
他在安阳从教28年,他时刻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始终坚守着乡村中学的三尺讲台。他的座右铭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去年从北京看病回来,家人劝他休息,但他依然到学校上班。有次天下了雪,他上厕所时,不慎滑倒,去了三个学生扶他起来,就是扶不起来,1这时王忠河老师过来了,才和学生一起把他从厕所门口扶了起来,他穿得运动裤都擦了一个洞,同事和学生们看到这种情景都流泪了,劝说他去家休息,但他说,他离不开讲台。患病前,没有请过一天事假。患病后,每次检查,他都选在假日;每次远行,他都安排在假期;每次看病前一天,他仍然在岗位坚守;每次看病回来,只要能站得稳,他就扶着学生,去给学生们上课。他说“这辈子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决不放弃教师岗位。我离不开我的课堂,只要我还能站在讲台,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养病期间,他常常念叨的是学校的课程安排情况,班主任的聘用情况,学生们的学习状况。他的妻子也是本区一名教师,每次检查治疗,他总是对在医院陪护她的妻子说:“我能照顾自己了,你回去上课吧,还有那么多学生在等着你呢!”每次看完病后,当学生去家中看望他,他总是说:“等我有力气站起来了,就去学校继续教你们。”自从刘元德同志患病后,学校就尽量少给他安排工作。由于学校人手紧,他主动兼任两班政治和负责校车安全工作。所有工作,他都认真出色完成。
二、刘元德同志具有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刘元德同志如同亲人般关爱他的学生。病痛袭来时,他从不流露出一丝痛苦的表情,坚持上完课。有时身体实在难受,不得不立刻吃药,他每次都是让学生拿药来吃了继续上课,不愿耽误学生们的时间。有时他感觉真的很累,而且经常出现瞬间全身瘫软的症状。但他不敢告诉家人、同事们和学生们,他怕大家担心,怕离开学生们!他孝敬老人。出门时,总是提前给妻子交代给父母准备好日常用物;生病时,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街坊邻里和睦融洽,他们都说:“元德心善啊,谁家里有个缺啥短啥,为难着的事,他准会帮忙。”多次的看病,已经使他们家负债累累,汶川大地震后,她和妻子除在学校捐款,又在村里捐了500元。每当他收到好心人的帮助,总是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生。2011年底,学校要两基检查,人手顾不过来。教思品课可以清闲一些,但他发现阅览室刘旭东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主动要求到阅览室帮忙。那段时间,每天下午他都在阅览室度过,第二天上午继续讲课,平均每周工作量达到二十多节。2008年10月,学校要搞校庆。刘元德同志担任编制广播稿的工作,编辑各方面的解说词,成了他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学校的一些历史资料不全,他不辞辛苦,多番走访,才把各种资料搞全,把编辑工作做得很出色。由于长期吃药,他的体质明显下降。他就利用课余和做家务时间编解说词。校庆那天,他的解说词由腾建荣老师和石荣老师播音,非常成功,赢得了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生活中的刘元德,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言传身教。他把学生当朋友,通过“心灵之约”的心理咨询服务站,与学生单独交流,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惑;虽然自己还欠着外债,他却时常拿出钱物帮助贫困的学生;自己身体不好,却时时不忘关心身边的同事、亲人。他常说:是大家给了我温暖,给了我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力量,我做的事情太少了!
他本身是一个有疾病的人,经常打针吃药,花费很多钱,但他还把自己有限的工资捐给更需要救助的人。在2004年,他听说有个叫方兴龙的学生,因得白血病,生命垂危,急需钱住院治疗,他便发动全校师生
捐款。在捐款仪式上,他率先捐了五百元,在他的带动下,师生纷纷捐款,达五千多元,解了燃眉之急。虽然是杯水车薪,但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已经是雪中送炭了。凡遇捐助活动,别人捐三十,他捐五十;别人捐五十,他捐一百。他常说: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平时我们少喝几瓶酒,少抽几盒烟,不就省出来了吗。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影响和教育着身边的师生。他经常给学生中生活困难的学生捐款捐物,他长期捐助八年级(1)班的范兴超和九(4)班的代得涛同学,为他们买书买药买鞋,他准备把这两个学生一直捐助到大学毕业。最近他又听说初一(3)班的刘红英,父亲得病在前三年就去世了,母亲扔下她离家出走,现在她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他于是找到刘红英的班主任,了解该学生的情况,并找刘红英给她做思想工作,鼓励她坚持上学,并答应她供她上完大学,参加工作为至。还为学校捐书一千多册。多年来,他捐款捐物累计达万元以上。
三、刘元德同志具有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多次治疗无效,病情一天天加重,但刘元德同志仍然选择站上讲台,与学生在一起,他说那样他会忘记病痛。第一次上北京时,直到出发前一天,他才平静地对徐校长说:“校长,明天我要去北京看病了,可能要请个长假,您先把我教的课临时安排一下吧。”历经病痛困境,他总能含笑面对生活。病情稍有好转,他就一脸笑容地回到学校继续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他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学校上班,被大伙笑称“骑三轮车上班的人”,劝他回家休息时,他却说:“干惯了,闲不住,不上班咋行?我的课怎么办?”然后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人们关心他的病情,他总是笑着说:“我好了,没事儿了!”学生犯错,她用幽默的语言代替严厉的批评,课堂教学,他通过讲故事、说笑话、排课堂剧营造活泼的气氛;教学中有时他跌倒,被学生扶起后,继续微笑着讲课。第两次到北京看病做肌肉活检,伤口化脓,刀口还没长好,他就上班了。有人问:“一次次报着希望而去,一次次又失望而归,每次看完病,你都受到了一次次不能治愈的打击,病情又一天天在加重,你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上讲台,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他说:“每次我看病,总会收到很多朋友的祝福和关怀,家人和同事们也都为我鼓劲加油,是他们给了我生的力量。我不害怕死亡,只是担心再也无法报答大家对我的恩情!”刘元德以达观向上的情怀,塑造了为人敬佩的人民教师形象。
四、刘元德同志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虽然他身患重疾,但他从未放弃过学习,放松过工作,校园里总能看到他骑电动车到处转的身影,哪棵小树缺水了,哪片环境弄脏了,哪个窗户的玻璃被打碎了,他都了然于心,督促每个班主任和每一位任课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也从未因身体原因搞过特殊,课一节不落,升降旗一次不少,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并且由他牵头的教研课题《初中政治课中案例分析在教学中的运用》已通过省级研究课题的鉴定。2009年他的论文《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初探》已被黑龙江主办的《成才之路》发表。2010年他的论文《案例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探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探究式教学研究在区级教研课题评选中获三等奖。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他是排头兵。他所带的课程在2010年会考中,及格率百分
之百,优良率百分之九十八,在全区名列前茅。在教学过程中他也从未停止过学习,他通过自学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科段的学习,后来又经过自学完成了教育管理本科段的学习。而且他痴迷于读书,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并通过网络极大的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所以他在上政治课当中,常常引经据典,举一反三,使学生听得很入神,使乏味的政治课堂显的鲜活起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他像一只蜗牛一样在人生路上慢慢爬行,虽慢,但每一步都是那样坚实、沉着。他常说,人要活出一种境界,活出一种精神,无论得与失,甘甜与辛酸,只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曾养育过我的这片土地,名算得了什么,利又奈我何?只要心中有爱,有执着的追求,眼前将展现出的是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