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5 14:5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第一篇: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读书心得

乌兰塔拉中学夏昌河

本学期我选择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和《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这三本书,其中我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学习《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这本书,翻开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吸引了我,读着这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她偱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名师们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并落实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了他们如何理解、把握和处理语文学科新课程教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引领和示范。我如饥似渴,贪婪地读了一篇又一篇,感受颇深。

从每个篇章的“名师视点”中我体会到了名师们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他们能够遵循教育规律以深厚的学科知识开启学生的思维,讲求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真知真理,唤起学生的觉醒,激起学生发展。读了每个章节的名师视点后,我在心里暗暗佩服这些教师。

从每个“教学案例”中我感悟到了名师的教学艺术。导入处“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做到“要把金针度与人”,结尾追求“能探风雅无穷意”„„名师们巧妙的教学策略和灵动的教程推进正是通过其绝佳的教学艺术轻巧“点击”、从容调遣,方才“随心”演绎、挥洒自如,让课堂“弹出”精彩一片。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构建,他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新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对知识的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这种新理念。

一篇篇精彩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诠释着新课标下的新课型,每一篇又不失个人风格、特色,亮点很多,如繁星闪烁,令我赞叹、钦佩。我的心中也荡漾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我深深的感悟到在21世纪要如何做老师,如何做合格的老师,如何做优秀的老师,要走很长的路。

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演练,没有精美课件的渲染衬托,更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问答,他们大多凭借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来说,一节课中,通常有三个容易走神的“关键时期”:一是刚开始上课时。这时,学生因为课间活动,心理和情绪往往处于兴奋或不稳定状态;二是一堂课大约进行到一半时,学生的神经处于相对抑制状态,注意力难以集中;三是临近下课的几分钟,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比较疲惫。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特别注意抓好这三个“关键时期”,设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每节课前,教师要提前一两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暗示学生马上就要上课了,学生会赶紧进入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开始,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话语导入新课,力争开好头,尽快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当一节课进行到一半时,教师再通过新颖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的神经再次兴奋起来,从而实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临近下课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在其大脑中形成新的兴奋点,使教学活动又一次活跃起来。

有爱才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爱,一个不能去爱自己学生的老师,任其有多么渊博的学识和超强的能力,也不能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好老师的。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受到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的老师,除了他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精湛的专业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老师心中有爱,有着对自己的学生无私而博大的爱,这也是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在。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

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从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新理念都能融入其中。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我要做的就是赶紧行动起来,更认真的搞好教学工作,并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进行教研和教改活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会尽我所能,取这些优秀教师之所长,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篇: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吮饮教学甘露

“名师之路”西安学习体会

庆城小学 郭艳艳

3月27日我于全县21名老师赴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使我有幸向名师学习,聆听大师们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我这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汇报

这次研讨会共邀请13位名师,作报告6场,示范课13节,研讨会紧紧围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

回想本次学习,留给我最深的印象那就是王文丽老师教学的《月之故乡》,上课时王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看后会想到什么?随后引出明月,由歌颂明月与故乡的古诗词导入课文——现代诗《月之故乡》,而这时学生的手里并没有教材,于是老师就让同学们听写这首诗,可以先不加标点,让学生写完读完后再加。在听写过程中,王老师说完第二句的上半句,让学生对下半句,学生竟然对得与原诗一字不差,师生读完后,老师又读了一句: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问学生这句放在哪里合适?结果出现了四种放法,每种放法学生们都有自己合理的解释,放在最后的同学,老师提醒他结尾用句号还是省略号,让学生明白标点也是语言,放在末尾用省略号更好。老师出示原文,与学生书写的作品进行比较,开始学习诗歌。此时学生们的感觉不再是生硬的课文,而是熟悉而又感情的诗,甚至是自己参与书写的诗。于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一下子高涨。这种独特的课堂导入,是我教学以来第一次见证,新奇自然却又出乎意料,不用说,文本已在学生心中,老师又说诗的意境是什么大家不用回答,只要读出来就行,结果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优美动听。接着,王老师说文章有中心句中心思想,诗有没有?学生找,找出来,根据中心句,给诗加个题目,学生加上了“看月思乡”和“望月思乡”,王老师又引导同学们比较两个题目,看看哪个更好。老师介绍作者彭邦桢,引入很多望月诗思乡诗,配乐朗诵。用这些诗来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感情,增加诗的意境,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这首诗,把自己当成诗人,于是读中便流露出淡淡的愁绪。感情一点点渗透,主题一步步升华,读完后王老师还让同学们说说自己背诵这首诗的妙招。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欣赏歌曲《月之故乡》,王老师问学生什么是故乡?最后与学生总结:哪里有牵挂、惦记,哪里有亲人朋友,......心在哪里安放,哪里就是故乡。这节课与其说是观摩课,倒不如说是一节文学艺术的鉴赏课,王文丽老师很好地诠释了现代诗这种文体教学的新理念,新教法,凸显了语文教学语用这个核心。还有我印象深刻的是魏星老师所上的《水》,上课之前,老师出示了实物苹果,提问:切开苹果会看到什么?学生回答苹果核后,老师又说把一篇课文比作一个苹果,它的核是什么?自读课文,找出《水》这篇课文的核,学生找出了“珍贵”一词,老师鼓励学生继续与作者对话,觉得那些词语或句子特别有新鲜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记号,学生找出了如下句子: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雨中奔跑跳跃......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这些句子,尤其是用一勺水洗澡的慢镜头描写,分析的特别透彻到位,学生自己体会出了:奢望,联想,舒畅,惬意,享受等词,老师又让学生结合全文,从中体会出了生活的艰苦,乐观,爱心和珍惜,句句不离水,最后又回归到课文开始的苹果核问题,总结出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学习散文这种写法。在魏星老师的报告中,他提出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问要有诱惑力,要提问学生有思考能力的问题,不要一开始提问就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泼冷水,问题太难,问题太简单,或问题没意义,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

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是我教学历程的又一次成长,也使我对“文体”、“语用”这两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体不同,教法就要求异,语用就要呈现不同的功能。了解文体的特点,对我们的教学大有帮助,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大有益处。也使我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有了重新认识,不再拘泥于大纲中的三维目标,不再照本宣科,要让语文课呼吸到语文自身的新鲜的空气。回顾自己整整十年的小语教学,哪一次的教学目标不是看教参,看别人的设计?而教学参考上面的目标何曾又不是千篇一律呢?按照这个规定去教,完成目标的实用价值又有多少?教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交流的能力又有几成?拿到一篇课文,我们应该自己先体会,先想想自己体会到了什么?文章写作上的特点有哪些?自觉得哪些地方应该是自己课堂上的重点,是我们班孩子需要学会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参考仅仅只是参考,不要把参考当成方案,当成实施教学计划的全部。看着名家们将一篇篇课文演绎得如同充满惊喜的杂技演出,他们是站在文学的角度教语文,文章的美感在学生心中流动,而我自己却是站在字词句的角度,把最重要的语文素养没有提及。我觉得自己语文素养是那么肤浅贫乏,没有丰富深厚的文学底蕴,又怎能品味出文中那么多的精华?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我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太多。

最后,我想用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里的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前行。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语文教学要凸显的自然美、生态美的特点,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注重细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着停下来,回顾听课的收获,铭记名师们的教诲,向同事们学,向学生们学,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追寻名师,吸吮名师们带给我的甘露,以期待自己能真正的走进小学语文。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第三篇: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王晓燕

【“情境创设”要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要能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供机会与可能。恰当、及时、精巧的“情境创设”是非常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帮我们巧妙“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可以让数学本身的“矛盾”充分暴露,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机会。】

在这本书中举了这样的课堂实例,我觉得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九加几”时,先出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场景图:碧绿的草地,蓝蓝的天空,漂亮的蘑菇房子……教师说道:“请同学们仔细看屏幕!”说着,伴着叮铃铃的声音蹦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学生不约而同地“哇!小白兔!”教师接着问道:“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学生齐答:“一只小白兔!”请大家继续认真观察!教师接着说,接着用同样的方式出现了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直至第九只,每出现一只,学生就高喊着只数。“草地上一共来了9只小白兔。请大家仔细看屏幕”。教师说道,说着,又蹦出两只小白兔,“这时是几只小白兔啊?”教师问题。“11只”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8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引入正题。

之所以对这个例子印象比较的深刻,一是前段时间去济南学习的时候,有位数学名师在自己的讲座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二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以为热闹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就是课堂气氛活跃,为了热闹制造热闹,而忽视了在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时,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何作用,有些本末倒臵了,事实上老师费时费力的精美的动画制作,精心的教学情境的导入,浪费了学生不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因画面的艳丽何小兔子的可爱而陶醉其中,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副作用”更是巨大的。

【口算时,计算者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地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心理活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却没有把握口算教学的要义,把口算视为笔算的基础,甚至把口算当作笔算来进行解决。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更多的强调了口算的应试功能,把提高口算速度、形成口算技能、以利于在应试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作为口算教学的归宿。新课程更强调口算教学的生活应用和问题解决功能,把口算作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的策略之一,帮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左右》教学案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听课的老师,我们用什么来拍掌?

2、生活中有左右手做什么事情?

3、左右手是好朋友,我们的身体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4、课本上的游戏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右,建立方位感。

1、第一横排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

2、第二横排,从左往右数,第3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6个同学是谁?

3、同一个同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顺序呢?数的方向不同

4、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5、同桌互说

6、小猫迷路了,用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猫找到家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师举的哪只手?

2、表演体会:两个学生面对面,同一个靠窗的学生在他们的哪一边?同一个人为什么说的位臵不一样呢?

3、把通道当马路,两排同学各走一边,你们靠哪边走?为什么都是右呢?

四、拓展应用】

这个左右上学期我们刚刚讲过,当时这节课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很简单:能分清左右,并能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因为自己的教学目标的简单也就导致了自己的课堂容量以及课的深度不够,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也就很肤浅。教学质量从何抓起,从深挖教材,从扎实的备课开始,如果每节课的教材能够吃透,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质量何愁不高呀?

【关注评价,让学生在“成功”中创造“成功”。

1、评价切勿流于形式。

2、评价应有导向性。

3、评价应有价值判断】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称赞声:真棒!太棒了!我们一起祝贺他!嗨,嗨嗨你真棒。这样的评价毫无针对性、导向性,尽管学生会得到一时的“欢喜”,但长此以往对于没付出多少努力就换来的“太棒了”,他也会不以为然。

同时评价应该坚持“重导轻判”,通过评价应让成功者,总结出成功的经验,经过评价,应引领失败者进行反思,找出失败的原因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力也是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一个很重要途径。当我们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是苍白无力的,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表现很难说会精彩异常。

【分析数据用平中,比较接近选平均,相差较大看中位,所有数据定平均,大小排列知中位,整理数据顺次排,单个数据取中间,双个数据两平均】

这段歌谣是教学生会区分中位数、平均数的用处及他们各自的求法,通俗易懂,要点明晰,觉得很好,所以拿来和咱们老师分享。

一个任教30年的优秀教师,有人问他该如何当老师?他说:第一个十年我在教物理,第二个十年我在教学生探索,第三个十年是学生在探索,我在一旁为他们提供帮助。三个十年,三种不同的境界,也是一名教师成长成功之路。希望也都可以沿着这样的道路都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赵桂红

2013年11月22日,我校一行7人走出自己的课堂,经过近七小时的长途颠簸,到达目的地石屏,走进了来自江苏、浙江两省的四位名师的课堂,听了他们的讲座。

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著名教师盛新凤、张学伟、虞大明、许习白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深感受益匪浅,他们的课堂上,无时不闪动教改之光,无处不洋溢和谐的氛围。

一、充满魅力的和美语文教学

在第一天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就欣赏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的和美语文教学。盛老师幽默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显露无疑。

盛老师所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第一课时通过说说、读读、写写三种方法聚焦了居里夫人的三个特写镜头:画像上的居里夫人、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和实验室居里夫人。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找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理解淡薄名利的里的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并学发表自己的议论。在盛老师的课堂上,贯穿其间的是一个“和”字。课后又联系其课堂教学,讲解了她的“和美语文”理论(即讲座)。历时三个多小时的公开课及讲座,一千多人的会场鸦雀无声。可见盛老师的课堂充满魅力。

二、令人振奋的高效课堂

“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张学伟老师用这样的课堂新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聆听到师生民主而融洽的平等对话,我们可以直视到学生思维碰撞时闪现的串串火花,我们可以感受到师生之间始终飞扬着的人文情怀------这种课堂活力是怎样营造出来的呢?

1、产生于教师亲和力。

张老师语言亲切、随和,加上热情的鼓励,产生一种磁性,深深地抓住了学生的心,营造出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学习氛围。一开始,张老师就鼓励学生说出初读课文后的心情。有的学生说是感动,有的学生说是辛酸,还有的学生说是同情、高兴、心痛等等。他尊重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是个善良的孩子。你读得很好,读出了味道。这么多问题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帮帮我。我可以摸一下你的头吗------”张老师的话充满激励、充满尊重、充满期待,这种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与他的“生本理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处处可以看见学生的“尊严”“个性”“自由”和“活力”。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欣赏学生,也才能真正倾听到学生“花开的声音”;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师生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孕育出情感的浪花。

2、静下心来,研读教材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名师们超前的教学思维,独特的教学设计,精彩的课堂瞬间来自哪里?——来自他们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和超文本的解读。张学伟老师上的《景阳冈》是一篇传统老课文,课文篇幅较长,通常我们上这样的课文总觉得一课时时间太紧张,总是慌慌张张,顾此失彼,可是张老师上的是那样生动传神,将课文归结为饮酒(倔强、酒量)——上冈(纠结、胆量)——打虎(惊慌、力量),使武松的形象一下子在学生的脑海中鲜明起来。特别是打虎部分,张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动词从不同角度读、议、演、悟,将远离生活、抽象难懂的课文转化为具体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对武松这个英雄产生了敬佩之情,还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三、不可抗拒的魅力课堂。

虞大明老师的课堂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魅力之源,来自他那幽默机智、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堂语言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听他的课,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课堂上.虞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犹如一个个路标,在看似随意的语言训练中,可以使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显示出了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回想虞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一位男教师特有的睿智、幽默、清晰、简洁,感觉他有时像魔术师,制造 悬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又像指挥家,用精湛的艺术点燃学生对语文的激情,整节课就在他谈笑风声间悄悄溜走,真是让我叹为观止。虞大明老师所上的是《麦哨》。课堂让人回味无穷:

1、期待,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上课伊始,虞老师就直接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猜猜麦哨是怎样的,用什么做的,当学生兴致勃勃地猜完之后,他又问:“想不想看看麦哨是什么样的?”有了前面的猜测铺垫,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真正的麦哨了,这时虞老师才点击课件,出示麦哨的样子。这时每一位孩子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每一双眼睛里都充满了学习的欲望。

2、授业,于不知不觉中进行

其实麦哨不要说是厦门城里的孩子没见过没吹过,连我们农村的孩子也没见过,没吹过。可是虞老师却让孩子们实实在在地吹了一回,并且吹出了语文知识,吹出了习作方法。虞老师先出示课文中的象声词“呜卟,呜卟,呜……”让学生试吹(不是试读),等学生在几次试吹之后,他又出示了这样一组句子:

1、呜卟——,呜卟——,……

2、呜——卟,呜——卟,……

3、呜卟——,呜卟——,……先是老师吹,学生猜是哪一句,然后再让学生来试吹,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吹麦哨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并且知道以后在自己的文中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使自己的象声词 变得更有意思。

3、童趣,让学生的学习乐此不疲

虞老师的课堂魅力在于他不需要许多的语言,学生情不自禁地就进入感受体会文本之中。在学习吃茅茅草一段时,他利用让学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记住了吃茅茅草的动作,更体会到了吃茅茅草的乐趣。一句谁表演得好就奖励他吃真正的茅茅草,让学生丢掉了课堂的束缚,夸张地表演起来,课堂也赢得了阵阵掌声与笑声。更有趣的是,一位同学在虞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表演,虞老师竟要求也要分一枝“茅茅针棒棒糖”,然后就在课堂上吮吸了起来。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学生喜欢?

一堂课就这样在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笑声与掌声中结束了,但虞老师带给我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这样充满轻松、有趣的氛围,还愁我们的孩子会不喜欢上语文课吗?感谢虞老师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思考。

四、具有开创性的古诗教学

许习白老师上的《寻隐者不遇》也让我开了眼界。诗的教学大都千篇一律,似乎没什么探头,可是,这次听课使我对诗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寻隐者不遇》是贾岛写的一首诗,整节课围绕读、写、说来展开教学,重点是写和说:开始,教师问:“古诗写的是谁和谁的对话?”“是贾岛和童子的对话。”于是,老师让学生写出对话的内容,其实意在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此基础 上又让学生写出诗人的心情,最后加上环境描写,把一首古诗在不知不觉中整理成一个完整、简短的故事;接着,抓住“松”字说环境和人物品质,抓住“采药”说人物的身份,这样,“说隐者”自然成了本节课的高潮。这一课的教学正如他在结课时所说的一样“古诗的学习要熟读深思。

2013-11-25 6

第五篇:走进名师的课堂

走进名师的课堂

很幸运的是,我这次能够参加第二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欣赏了台湾和大陆七位名师精彩的七节课,收获多多。这七节课分别是台湾何佩珊老师的绘本作文《第一条鱼》,吴勇老师的生活作文课《我要„„》和周晓荣的作文课《写一写自己的长处或本领》,台湾袁宝珠老师的生活作文《当福州市的市树-榕树的代言人进行介绍》,何捷老师的《情节情节》,刘颖老师的绘本作文《子儿,吐吐》,蒋军晶的《鸭子过马路》。

在这次的观摩课上,名师们的课堂风采已经对这次主题“鼓励自由表达.强化语言训练”做了最好的解释,下面我就何佩珊老师的绘本作文《第一条鱼》,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整堂课,何老师亲切、委婉、循循善诱、娓娓动听的课堂,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何老师声音轻,语调慢,她不催促孩子,鼓励孩子动口、动手、动脑,课堂由冷变热,展示着别样的风采。她让孩子自由表达,在“放鱼”与“不放鱼”这一教学环节中,她用“拳头”和“布”进行课堂现场调查,激发了孩子们的评析兴趣,她对孩子的两种选择没有做出个人评判,让孩子们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例如:有的孩子说:“我不放鱼,我可以拿回家补充蛋白质,还有对食客的指责感到愤怒说:“你们不也是在烤鱼、吃鱼,享受美味吗?”孩子们在这样的自由表达中凸显了童真、童趣。她摒弃了文本的琐碎分析,理清人物的心理变化,直奔课堂目标,达到了语言训练的高效。

何老师高效的语言训练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立足孩子学习单的预习;

2、立足教师的认真倾听,她让学生有不同意见的补充,鼓励不同声音的表达;

3、语言训练整体框架完整,从“背景——冲突——分析——决定——结尾”进行文本教学和习作指导,把我们平时叙事习作教学中空洞的要求(叙事六要素)变成了具体的指导策略,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化难为易,方便学生的迁移运用。何老师的引导是一道美丽的、慢的风景,她耐心地等待,让慢的孩子都能跟上脚步。这堂课能够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巧妙的融入到课堂中。高效的语言训练表现在何老师的认真倾听,对于学生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追问,能让学生有不同意见的进行补充,鼓励学生不同声音的表达。

这节绘本作文指导课让学生在绘本的阅读中尽情享受的欢乐和自由,并将绘本与习作相结合,给我们以启迪。这堂课既指向了阅读,又指向了写作,是一堂精彩高效的读写结合课。对学生来说,既是认识的发展,又是思维的发展,生命的课堂涌动着智慧和思想。以后在教学中,我将努力思索如何就绘本进行教学,争取让我们班的孩子也能在课堂中爱上绘本,爱上阅读。

下载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名师大课堂

    走进名师大课堂 ——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有感 “轻负担的同时还要高效率;知识面广还要考试成绩高;作文写得少还要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学好文化课还要全面发展„„这是诸多......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何会平 我拜读了教育专著《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慨很深。这本书通过“名师视点”“精彩课堂”“深度对话”等几个栏目来展开的,既阐述了编者对于各学......

    《走进名师课堂——初中生物》读书笔记

    《走进名师课堂——初中生物》读书笔记 为了丰富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我选择了《走进名师课堂——初中生物》这本书,翻开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吸引了我,一篇篇精彩的教学设计,令人......

    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周末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26日,第17期周末名师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邀请了杭州市天长小学楼朝辉、马迎春、吴恢銮、陆白琦。马迎春、吴恢銮、陆白琦分别讲授了语文......

    走进名师课堂,感悟灵动生成

    走进名师课堂,感悟灵动生成 师:“上课,朋友们好!”——生:“朋友,您好!” 在每年的苏州市吴中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中,我们总能听到一位老师和学生以朋友的关系互相问候,这独特的方......

    《走进名师课堂(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走进名师课堂(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近日,拜读了《走进名师课堂(小学数学)》。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名师们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并落实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了他们如何理解、把握......

    走进名师

    走近名师, 感受名师————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观摩活动体会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是带着无限的期盼来到了宜春,走进“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观摩活动”的会场。听着一堂堂名师的课,......

    走进名师

    走进名师——孙双金 孙双金,丹阳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镇江市首届名校长。孙双金曾获得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