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学习心得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
桦皮厂中心校王艳清
通过综合实践的学习,我深受启发,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关体会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背景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功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调查”、“实验”、“研究”、“设计”、“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三、综合实践课的实施。
l、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书本”的观念。书本是固定的、死的东西,只是一些既定的学习材料,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增长经验的媒介。教师对书本知识的传授是课程实施的一个方面,但决不是全部。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情意、审美、伦理等的发展,单纯的“教书本”根本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教师的关注点应该在学生,而不是书本。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和日常生活中建构知识、发现意义。因此,教师还要转变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加注重引导式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带来教师角色的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支援者、参与者,但这一阶
段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在多方面要给予切实的指导。
2、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教书”,满足于把书本知识教给学生。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生成性”与“开放性”,注重课程的适切性,这必然要求教师以课程开发者的身份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发并实施具体的课程方案,让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适应具体教育情境。在指导之外,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的施展。
3、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允许小学生兴趣的转移,允许学生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和发掘新的探求题材。但同时不迁就或放任小学生的兴趣,在尊重他们兴趣的基础上引领他们深入探究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及活动。
第二篇:综合实践学习心得
综合实践课培训心得
益华中学 李广学
11月30日至12月2日,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参加了省教科所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优质课听评展活动。活动期间我听取了全省各个地区三十多位优秀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说导展示课以及几位综合实践专家的总结汇报,受益匪浅。通过本次活动,我对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目标、开展方式、实施过程、评价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以下是本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综合实践课的核心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同于学校组织的一些其他活动,例如德育活动、社区活动、朗诵比赛活动等,也不同于与劳动与技能课,它也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步骤
1、确立主体,制定计划(1)确立主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所处的环境,身边常见的问题入手提出孩子们经历过的,对生活学习有促进意义的问题 确立主体。例如:校园安全问题、吃零食问题、偶像崇拜问题、走进自己的家乡等。或者任课教师可以选取与本学科相关联的问题来确立主体,例如:历史与门票、美术与彩绘,音乐与乐器制作,物理与科技制作等等。另外,也可以从常态德育活动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作为主体来参与建设一门学校的综合性德育课程,从而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还从校本课程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两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不能够用“到底是校本还是综合实践”这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例如,我校的影视德育课,课程内容总是老师帮同学们选好的,大部分学生喜不喜欢看?看了以后的课程目标实现了没有?这些都是疑问。相反,把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可以有机的整合,例如:老师在确立本次影视德育课的基本方向后可以引导学生去选择影片,学生们不知道这方面影片有哪些,就需要去查阅资料,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可以分小组去调查影片背景,演员是谁导演是谁,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等等。观影后学生们在写一些观后感之外,可以以影片的主题为基础,拍一些小品话剧等。最后把各小组的作品集中展示评价。这样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之上无形中也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容,深化了主题。
(2)确立子课题、学生分组、制定计划
在选定了主题的基础之上,由学生讨论,提出子课题,进行分组。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也有很多重复的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所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合并重复的问题,去掉无意义或无法实施的问题。确立子课题后,让学生根据兴趣、能力在老师的协调下进行分组。分组完成后,各组选出组长,明确个成员分工,制定活动计划,在此过程中就实现了培养学生组织分工的能力。制定计划时,各组要明确自己的实践活动方式。以下用“我爱我的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说明 本主题下确立了五个子课题: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绘制学校平面图、拍摄最美校园、校园文明行、规划绿色校园。分组完成后“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组”是采用查阅资料还是采访的方式?如果确定去采访,那应该明确采访的对象,提问内容以及谁来提问,谁来录像,谁来记录等问题。这个过程都需要老师的知道和帮助。以上阶段一搬需要一到两周甚至更多的时间。
2、搜集资料,活动探究
在此阶段教师要组织各组的同学去根据自己小组制定的实施计划和分工来实施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各小组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去解决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或者兴趣。教师在中期指导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发现制定的计划不合实际,需要重新制定更合理的计划。采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 总结反思再去采访。这个时候学生们遇到的困难时各种各样的,涉及的知识也是很宽泛的,也就需要各科老师给予支持。例如:学生收集的数据如何制作成表格或用PPT展示就需要微机老师给予帮助;学生在采访时摄像的相关知识不足拍摄角度不对等问题就需要去请教学校的多媒体管理老师;绘制学校平面图时对绘图技巧和比例尺运用不好就需要地理老师给予支持。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团队合作,也会遇到很多挫折,同时也是对学生耐挫能力、探索精神等方面的一个培养。
3、展示交流、共同分享
各个小组在收集跟足够的资料后到了展示的环节,老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展示。利用PPT展示、撰写调查报告、绘制调查表、制作宣传单、排演小品相声等都可以是展示的方式。首次展示时,同学们的作品一定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也需要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展示更加的精细和精彩。
4、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也必须有自己一套合理的评价方法。在各小组展示完自己的时间成果后,公平、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来进行。同时在评价阶段各小组也可以开展演说、辩论等方式为自己小组的评价拉票。这无形中又锻 炼了学生们演说能力,增强自己小组的凝聚力。教师也要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评价完成后,也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课后延伸活动,例如举办校内的作品展,组织相关主题的班会活动等等。例如:涿州某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石头彩绘,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自己的石头作品在学校范围内经行了义卖活动,把的来的义卖款捐给了校内的贫困学生。让学生们看到了自己劳动成果的价值,让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再次升华。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次的综合实践培训活动,我对综合实践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熟悉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的学科教学以及校本课程、德育活动等又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校的科学课教学都能起到促进和丰富的作用。对校本课程来说在实践中,学校校本课程在确立了项目之后,可以用传统学科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针对内容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实施教学。如果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那么,校本课程又同时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者可以实现统整。同样,我们也可以把学校传统的德育活动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使德育活动的主题得到实践和升华。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一定以本次培训的思想去指导自己行动,把综合实践活动经行的目标化、可操作化、规范 化,在自我分析、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发起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短训班即将结束,这一次的学习,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受到震撼。知识面得到了升华。真是收获颇多。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理论上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由于综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性:不是一朝一日,两三节课可以完成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设计,实施,组织,最后可以有一些有形的资料留了下来,有的甚至没有资料可留.所以,参观借鉴就太笼统了,也很片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是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活动课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不断变化着。
二、正确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轻结果。
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学生的研究活动允许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也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
三、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搜集整理能力,探索求知能力,团结互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亲近大自然的能力。老师在此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学生。除了各种能力有了提高外,还了解到了学生的许多心声,以有利于以为的教学。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四、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活动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如何把握?
第四篇:综合实践纲要学习心得
在“职业体验”中成长
-----《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霞浦三小
郭春燕
从出生到成人,人的生活离不开与各种职业的联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与自身能力匹配的职业,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话题,学校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密切联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认识、职业发展、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把“职业体验”列为的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一,是以体验式学习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学生的活动与各种职业生活进行关联,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职业体验课程是个新概念,我们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缺乏经验,可能会出现定位不清的情况。职业体验课不是劳动技术课,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动手完成一件作品或一个劳动任务,而是在实践中认识一个职业,了解自己是否对它感兴趣,应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养,自己是否适合这份职业等。因此,我们只有正确把握职业体验课程的四个关键要素,明确课程定位,提升课程效果,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任何的职业体验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因此实施过程的首要环节是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这是为了确定学生进行职业体验的具体情境,是开展职业体验的前提;实际岗位演练即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体验,总结、反思、交流经验过程是对一定情境中的具体体验进行反思分析的过程;概括提炼经验与行动应用则作为反思分析的结果,既是前一个体验式学习循环的终点,也是下一个循环的起点,反映了体验式学习过程螺旋上升的特性。这四大关键要素就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几个关键环节,是体验式学习过程的四个基本步骤。例如在“今天我当家”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布置孩子们课前调查、访问、记录家庭一日支出情况,了解购物小常识等,课上为孩子们创设真实购物情境,引导孩子们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销,再进行实际模拟购物演练,在互动中总结提升初步树立理财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最后课后延伸,行动应用,真正实现“今天我当家”。当然,这个系列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分年级分阶段,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设计各种体验活动,让孩子真正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置身于活动中,获得相应的真切认知与情感体悟,在不断的体验中加深对自我、生活、社会的理解,并将这样的理解与其自身的未来相联系。
另外,我们要因地因校制宜开发多元的职业体验资源,选择或设计不同的体验情境以创设不同的体验活动。只有这样,孩子们的体验才是丰富而深刻的,才能不断成长,更好地生活!
第五篇: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参加的实验工作,心中感触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实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自学相关理论,为开展实验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
自从参加这个课题后,我和同年级组的老师自学了相关的理论,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论素养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等专业化水平都亟待提高。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问题,比如,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创设生动具体而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这些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以往通过观摩课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教师发展的需求,基于解决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数学教研方式急需建立。
二、积极参与课题组听课,并心下自己的点心得
本学期听了金珊珊老师的一节课题实验课,搭配中的学问。课后与组内老师一起讨论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讨论了修改方案。并撰写了自己的听课心得,上传至自己的博客。同时自已在在班级中尝试上了一节课题实验课,课后自己反思,心下教后记,与同年级组老师一起反思。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2):
一、理论联系实际
刚刚接手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很茫然,不知从哪儿入手,上课总是机械地按照所学的理论指导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当我生搬硬套地将我所知道的理论引到课堂时……
记得那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主题和学生的分组。我先介绍了一下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准备阶段(确立主题、分组制定活动方案)……我刚说完,一个男同学站起来了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先分组,大家一起商量选课题?”我马上否定了他的意见,并告诉他,这是进行主题研究的一般规律。一会儿,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们小学研究性课都让我们先分组,小组同学一起商量选课题的。”我还是很有耐心地解释:“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求你们每个人自主地选择,并提出活动题。”我还是很有耐心地解释:“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求你们每个人自主地选择,并提出活动课题。”一阵沉默,学生似乎接受了我的理论,我又谈话启发大家选题。但是,除了几个发言积极的学生提出了几个课题外,其他人沉默无语,没有我想像中的热烈场面。这节课我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这是我的一堂课的片断,由于我的教学还停留在“教”理论的层面上,导致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次“事故”使我认识到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光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照搬理论更是行不通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是最好的验证官。当你发现学生“有所不适”了,就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好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实施的过程,内容和形式都是在实践中动态生成的,只有真正做了,才能找到理论于实践的 真正结合点。
二、为学生选题搭桥铺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确定是首要阶段,要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选出要研究的主题或课题。而每每在这个环境我都大伤脑筋……
第一次上研究性选题课时,我介绍了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兴趣性、实践性、可行性。然后非常民主地告诉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人兴趣,让他们自主徐肮脏探究内容。学生们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前所未有。下课前,黑板上写满了题目:《我看二战》、《ufo之谜》、《金字塔之谜》、《网络游戏》、《服饰》、《陶艺》……学生选的题目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我不能完全认同他们的课题,像《ufo之谜》、《金字塔之谜》等课题我马上以“研究困难”为由将之“枪毙”了,学生不高兴了:“老师,你不是说选什么课题都可以吗?”“老师,我就对金字塔感兴趣。”……僵持中,下课铃响了,我逃离了教室。
经历是一种财富,只有善于从教学经历中汲取养料,才能不断地使自己更快地成长。那节没有收场的课让我反思了很久,也促使我更细致地研究这门学科好关注学生们的实际。等到去年综合实践活动课选题是,我就有所准备地走进教室……
“我们很多同学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农村作为综合实践一个很好的基地,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今天,我们在这里交流一下你眼中的新农村,或是你所了解的有关新农村的情况。”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我、我”地嚷着,这个选题对于他们来说太熟悉了。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叫“王佳辉”的学生不但介绍了他的收集材料,还将剪贴的很多新农村的图片资料提供给大家看。不管是讲的同学,还是听得同学都很兴奋,我看到了我想要创设的情景。交流之后,我开始指导如何选择课题。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兴趣和经验,主题的选择有了一定的倾向性,而且研究的问题更是具体了,如《农村的变化》、《农村新能源使用的研究》、《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我很欣喜,不是学生变了,而是我的认识改变了,中学生对各种自然好社会现象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志向,需要有适当的引导和扶持。而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要受教育资源的局限,所以主题的确定要根据学校、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此,教师要为问题及课题的产生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引导工作,《走进新农村》这个主题设计的想法就是在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到灵武中北村参观后产生的。
三、放手实践
进入实践体验阶段,学生要在“做”、“考察”、“探究”中进行活动体验。这时的学生就像放飞的风筝,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自由的翱翔,教师既要让风筝飞得高,又要牵住手中的线。对于学生来说,“实践体验阶段”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也是面临困难最多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教师不易调控,学生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滋生惰性。
两年来,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完成了《我们身边的环保》主题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在“中山区研究性成果展示会”上做了展示。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又及时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好实践中的体验及收获汇编成册,紧接着我校《新农村》主题活动也拉开了序幕。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长,我的学生也成长起来。学生研究环保,不知不觉接受了生态伦理教育;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知不觉在接受了精神的互助熏陶;学生共同设计了活动主题,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合作精神。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我逐渐地感到自己在变化,我不仅仅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更是一个跟他们一样的学习者、研究者。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和大家一样渴望找到自己的方式,迎接成功的到来。光说不做,只能在成功的边缘徘徊;只有去做了,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