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2011年8月31日,我参加了兰州城市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张掖市山丹军马场三场中学。
8月31号下午六点钟左右,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山丹军马场三场中学。校长的热情接待,略显简陋的宿舍,相对齐备的教学设施,这是第一天的模糊印象。晚上在校方安排的学生宿舍里,全队的同学都在为第二天的正式开课精心准备。
9月1号正式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通过五天的实践,我对自己的表现共有一下几点的总结。第一,与学生的交流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学生的层面,或者说是更像大姐姐,而不是老师。这样虽然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增加了个人的亲和力,但是对于现实中真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掌握尺度不好。第二,先前所备的课程教案对于学生来说过于难。见到学生之后才知道有很多的变数是完全意想不到的。第三,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关系处理较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而通过这整个三下乡活动,从真正地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事情的初衷到结束,我收获了很多:一群可爱天真的孩子,一伙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段日子里,我也学会了很多,比如独立坚强。一直以来自己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下,最
远也只是去了个邻近城市读书。这次真正地去条件较为艰苦的地
区,体验生活。和那些孩子一起,我只能说自己是去体验生活。
他们的生活在我看来是简单的近乎于纯粹,没有太多的要求。我也学会了简单。在那个一眼可以望尽的中学,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特别单纯的生活,我却很充实。充实,因为自己是被需要的;充
实,因为学生的渴望的眼神;充实,因为我和我的伙伴一起共进
步。
结束之后,我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学生是否在这次活动学到了
什么,我是否真的给他们带来了些许不一样的知识的光芒,他们
以后会怎么样。初为人师,我想自己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
引导他们。改变了她们对舞蹈错误的认识,也是我想启迪他们的。
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去关注社会,了解形势与政策的动态,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是一个提升自我,锻炼自我的宝贵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离开了大学这个象牙塔,来到了现实的社会
中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人生;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贴近社
会,去感受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体味最真实的人生。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仅得到提升与锻炼,更重要的是
收获到了许许多多最真诚的友谊,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发现
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信心,让我更坚定前
进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三下乡,的确是让我认清楚自己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将会努力地去改进。感谢这次三下乡,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了解自身,了解他人的机会,给了我一次奉献
也是获得的机会„„
音乐学院102班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2011年8月31日,我参加了兰州城市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张掖市山丹军马场三场中学。
8月31号下午六点钟左右,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山丹军马场三场中学。校长的热情接待,略显简陋的宿舍,相对齐备的教学设施,这是第一天的模糊印象。晚上在校方安排的学生宿舍里,全队的同学都在为第二天的正式开课精心准备。
9月1号正式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通过五天的实践,我对自己的表现共有一下几点的总结。第一,与学生的交流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学生的层面,或者说是更像大姐姐,而不是老师。这样虽然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增加了个人的亲和力,但是对于现实中真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掌握尺度不好。第二,先前所备的课程教案对于学生来说过于难。见到学生之后才知道有很多的变数是完全意想不到的。第三,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关系处理较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而通过这整个三下乡活动,从真正地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事情的初衷到结束,我收获了很多:一群可爱天真的孩子,一伙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段日子里,我也学会了很多,比如独立坚强。一直以来自己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下,最远也只是去了个邻近城市读书。这次真正地去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体验生活。和那些孩子一起,我只能说自己是去体验生活。他们的生活在我看来是简单的近乎于纯粹,没有太多的要求。我也学会了简单。在那个一眼可以望尽的中学,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特别单纯的生活,我却很充实。充实,因为自己是被需要的;充实,因为学生的渴望的眼神;充实,因为我和我的伙伴一起共进步。
结束之后,我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学生是否在这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我是否真的给他们带来了些许不一样的知识的光芒,他们以后会怎么样。初为人师,我想自己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引导他们。改变了她们对舞蹈错误的认识,也是我想启迪他们的。
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去关注社会,了解形势与政策的动态,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是一个提升自我,锻炼自我的宝贵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离开了大学这个象牙塔,来到了现实的社会中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人生;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贴近社会,去感受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体味最真实的人生。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仅得到提升与锻炼,更重要的是收获到了许许多多最真诚的友谊,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发现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信心,让我更坚定前进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三下乡,的确是让我认清楚自己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将会努力地去改进。感谢这次三下乡,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了解自身,了解他人的机会,给了我一次奉献也是获得的机会„„
音乐学院102班
第三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远赴庆阳华池县元城镇银丰医药种植基地
班级:11农林经济管理
姓名:王警卫
学号:201112304
5日期:2013年9月1日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远赴庆阳华池县元城镇银丰医药种植基地
顺应全国大学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潮流,响应学校追寻中国梦的号召。我们一行8人。两位老师,六位学生,组成了经管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赴陇东庆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无独有偶,和归心似箭的我同一个方向,此次远行的目的地正好是我的家乡。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和老师同学们一同前往。值此之际,深感,不虚此行。
“黔山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虽然这里非黔山亦非夜郎。但陇东庆阳,岐黄故里,古老的中药材,在此有着深远的历史。中药民族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陇东属于黄土高原千山沟壑之区。我们一路艰辛,几经波折,来到了这里。
庆阳银丰医药公司种植基地,在山区,漫山遍野的山地,都种着各种各样的药材,我们一同8人翻山越岭,实地观测了中药材的种植,元城镇野生中药材分布面积达1000多公顷,品种达100多个,人工种植历史已有50多年,其中,党参、连翘、黄芩、柴胡、五味子、桔梗、苦参等为本产区主产。近年来,元城镇更是充分发挥本地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把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产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与科研院所联手,加强基地建设,打造行业龙头,促进了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此次了解了中药草种植的存在的问题,和他的经济利益之大。
久居他乡的我深深的知道家乡农村的艰苦。靠天吃饭,天生天养。而今看到中药材的这么大利益,让我萌发了改变我们村子的经济结构的念头。这里元城镇的劣势是山,优势也是山,只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赋予“靠山吃山”新的科学内涵,“希望在山,潜力在山,致富在山”就会变理想为现实。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家乡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健康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中药材医药、保健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消费前景十分广阔。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你不在是个孩子,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也许每天都要为了明日的采访做着准备,但我们是快乐的。不再是不为浮云遮眼之势,更在一览众山之躯。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确确实实,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的视野。但我们的收获还有多多。
精诚团结,完成实践之行
活动过程中,组员积极发挥团结合作精神,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每个组员辛勤付出,带队老师悉心照料,使活动有声有色地圆满结束。思考问题谨慎周密的马哥;与人沟通能力非凡的小何;小飞同学认真负责,管理着团队的经费与花费;带队李岁成老师不时给组员们鼓励与帮助,幽默的李老师,增添了我们的活跃氛围。细心负责的车老师,更是无时无刻的关怀着我们的出行。
深入探访,迷醉窑洞文化
我们的队员中,大都是外乡外省的,对于窑洞,更是百闻不如一见,我这个当地人,自告奋勇的就当了导游,为老师同学,解说着窑洞的神秘。当然我们此行并非参观窑洞,旨在采访,农民的经济收入情况,和他们对于种植中药材的意见。深思村民疾苦的老师同学们,纷纷了解他们的苦难,并提出小小的建议。交流着各色的文化差异。
灯下夜话,讨论践行心得
白天,我们亲身行走在千亩的药材种植地,走访着乡里乡邻的农户,了解到不曾知晓的知识。夜里,我们齐聚一起,讨论着所见所得。李老师,车老师,理论联系实际,引导着我们思索社会实践的意义,让我们对比着课堂内外的差别。指导我们对将来的就业方向,做深思考虑。李老师,更是,分享着他的经验,让我们体会实践的重要。
不虚此行,青春可歌可泣
队成员们严谨的科学态度、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优秀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当地领导和药农们的一致首肯。一些药农对小队提出的一些意见与建议同样非常重视。
实践活动结束了,每个人在思考着这几天发生在我们身上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张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实,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奋斗。当远离喧嚣,来到村镇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团结,什么是一个团队。这样的实践,这样的我们,这样的,快乐。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薛飞
2013年7月4日,赣南师范学院赴上犹县安和乡安和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为主题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近年来政治经济的发展,城乡贫富差距的存在。衍生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别而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对孩子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注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会因此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7月4日至7月6日的三天时间内,我跟随志愿服务团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宣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
有些事情事情只有你亲身体验过才会了解其中滋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实践社会,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我们这次深基层,生活在留守儿童之间针对留守儿童展开调研活动来,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期间我在对一位安和学校的教师的采访中她多次和我提到当前留守儿童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爱”和监护人的无作为,他们多数人认为只要保证孩子有饭吃,可以来上学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就完成了其监护责任,从来不会来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即使来到学校也不会与老师即使沟通。但是让我感觉到比较欣慰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叫吴丽的小女孩,不是因为我去她家里做过家访,是她的笑容感动了我,尽管她家里很穷、尽管她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尽管她家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走山路来上学。她依然会对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露出特有的笑容,看上去很傻、很天真让人感觉很舒服,可是我的心理总是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希望她可以一直这样笑下去。
有些事情经历了就会让你终生难忘。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起,开阔了视野。当我们看到这帮孩子的生活条件我知道了什么是满足。同时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是我们这群生活在城市中的当代大学生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和心灵上的洗礼。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第五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
实
践
体
会
参与实践队:“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
姓名:王兰云
班级:汉语言文学1003班
时间:二O一一年九月三日
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实践体会材料
一、活动目的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学生继续深入基层,深入实践,进一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的青年学生“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和传承、创新社会文化的基本功能,积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学调研和志愿服务,以期实现服务社会和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向激励,进而稳步推进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水平和社会效益,以实际行动向建党九十周年、建校六十周年献礼。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正式拉开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今年“三下乡”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活动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重要契机,以“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为动力,紧紧围绕党史宣讲、政策宣讲、国情考察、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化惠民、医疗卫生服务等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
二、活动任务
1、走访调查农村经济、教育等问题并宣传关于化肥与农家肥的农业小常识。
2、进行有组织、有力度的宣传活动。
3、关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进行支教活动。
4、深入田间,进行支农活动。
5、深入农户,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活动时间:2011年7月4日——2011年7月10日
活动地点:晋中市寿阳县宗艾镇范村
具体活动内容
本次调研宣传活动一了解当地的经济、教育、卫生等项目的相关指标进行系统的调查,同时对当地的村民宣传农家肥等环保的益处,为当地的开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前期准备
1、积极联系适合下乡的地点,经过再三的调查、研究以及和当地负责人协商,最终决定在晋中是寿阳县宗艾镇范村和下洲村两个村开展调研活动。
2、决定活动的方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再三斟酌,结合了我们队员所学的专业和宗爱镇的特点我们达成一致的共识——在当地展开调研活动并辅之以支教支农活动。
3、合力起草我们的策划书,联系当地的领导,安排具体活动行程。
4、开展出征前会议,进行人员分组安排。
5、搜集大量相关的资料,购买活动相关的物资(给当地小学生买学习用品等),打印大量宣传单和调查问卷。
(二)活动进行
2011年7月5日——7月8日为活动正式开展期间,此期间我们具体安排了相关的活动。
1、7月5日下午抵达当地农村,简单地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村镇环境,这有利于未来相关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2、7月6日上午与当地小学生零距离交流,体验教学活动。为了实现零距离接触,我们深入到范村小学。一边给小学生授课传授知识,一边与他们交流。在学校里,我们感受了当老师的艰辛,体会了当老师的不易;在交谈中,我们谈到了理想这一话题,了解到了当今小学生的观念与几年前的我们已经大不相同了,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成熟了与时代接的很近。
3、7月6日下午在小学生的热心带领下,分组走进农家进行采访调研活动,在与村民的交谈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大学生对当地经济、卫生等方面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4、7月7日上午队员组织当地小学生进行智力游戏比赛病参加比赛,使我们的团队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体会他们的校园生活。在活动后组织者选出比较优秀的同学并颁发奖状几奖品以资鼓励。
5、7月7日下午小组队员分工合作,积极利用队员所学知识,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化肥与农家肥的优缺点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包括广播、墙报、口头宣传等。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业小常识,也使得小组队员专业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6、7月7日上午在村民的带领下,小组队员下地支农,体验农村生活,这使得当代大学生了解农民的艰辛,懂得节约的重要性。
四、心得体会
经过那段时间和乡民的接触,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来说有过之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对知识的渴望越强烈。教育的滞后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是在于经济的不发达。
那些天,虽然生活过的有些苦,但是感受却是很深。在下乡期间我感受到最深的是同学间的团结和相互间的关爱。困难很多,但是我们都挺过来了,我们没有睡的地方,桌子就是床„„同时我还深深体会到乡村孩子们那淳朴的笑容。我还清楚地记得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的天真的笑容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短短几天的时间,我们之间也有了感情,临走之时,有个小朋友说:老师,你们能不能不要走?听到这句话我的眼睛湿润了,一句“老师”让我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然而心里更多的是欣慰。我能懂得他们对未来的向往,也能体会到他们对梦想追求,希望他们快点健康地成长起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五、小结
1、语气恰当,保持微笑。在做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微笑,语气语速要适当,还有一个要点是要把问卷上的问题用口语表达出来,不要直接把读问题出来,以免令村民的不耐烦,可以的话尽量把做问卷当作是一次谈话,围绕问卷的题
目进行谈话,谈话结束问卷题目也就已经记录好了。
2、灵活沟通,灵活分工,灵活合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良好的沟通技巧让我们更好的完成任务。在语当地村民交流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但是由于小组队员灵活处理,使得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3、耐心倾听,做到善始善终。由于语言上的一些障碍,在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听不懂的状况,小组队员耐心倾听,不烦不燥,使得疑难问题各个解决,也得到村民一致的好评。当然沟通不局限于和当地村民,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和我们队员之间,工作之中信息万变,只有加强沟通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合作,才能更好的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减少误解,增强队员间的凝聚力,让我们工作更有效率。
这次实践活动锻炼了新一代大学生,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农村的现状,了解到社会的现状,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能力有所提升。特别是在处理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实力方面。
姓名:王兰云
班级:汉语言文学1003班
时间:二O一一年九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