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培训总结
新课改培训总结
通过暑期十天时间紧,任务重的远程培训后,本人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对新课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摸索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 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
一、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可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质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并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运用,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可以是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实践形式中,自主锻炼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语文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我认为广大语文工作者应做到:
第一、加强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语文教学新大纲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第二、摘下“变形镜”或“有色镜”,以全新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重要的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的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为没有独立的个性,便没有什么创造性。学生不是小大人,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要求学生模仿。如果今天的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种悲哀。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并非像僵化的学生发展观那样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此外,学生的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这已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实际研究所证实。教师面对某个学生,要问的不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扬长避短。某方面的弱势,或许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优势。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这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皆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
第三、加大对同组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培养、教研、集备活动、教师课堂比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科组形成一帮一的“师徒结对活动”。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新课程,灵活性较大,教师的要勇于面对挑战,在新课程实践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完
本人有幸于2011年7月26日至8月1日参加了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数学教师培训,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听课;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本次培训中针对7天的专家或名师讲座,并进行了及时的讨论,收获多多。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最大的感触是及时。及时于自己思想觉悟的感悟,及时于自己教学理念的充足和提升。在培训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内涵,它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职守,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汲取,不断地超越自我,要有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吕传汉教授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些教学思考》、《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写作》,段应全教授的《初中、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的衔接问题》,叶明亮所长的《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驾驭》,遵义市教科所罗全民老师的《中考命题研析》,从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到面对课改的知识职能两方面谈了他们的看法,深入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事例、耐人寻味的提问,让人再现自身的价值。
贵阳实验二中的薛蓓老师《初中数学代数中考复习指导及试卷分析》的讲座。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我们,一听说教科研,都或多或少地感到有点茫然,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教书,改作业,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教科研呢?听了薛蓓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能开展教科研活动。薛蓓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修。她的讲座使我明白:可以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这样的流程展开研究。她以上“从分数到分式”为例,让我们深入理会了这种研究的开展。回顾我们平时的教研活动,也经常听、评公开课,但从来都是不同水平,不同教龄的老师做着同样的事情,评课时也是大家泛泛而谈,这种局面难以让不同类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受益。要想使教研活动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深入地开展下去,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缺乏对课堂的观察与反思意识,缺乏对教育教学的观察与思考意识,那么他就很难实现专业的提升。
贵阳17中唐煌老师关于《初中几何中考复习指导及试卷的讲话评》的讲座。明确指出教师要在自我反思中成长。每堂课下来,都要反思。如:教学环节是否出现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是否富有成效?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这堂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下次课打算如何解决?在听教师评课时,就同一个教学环节,自己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怎样设计更好?听不同学科教师的课,找找学科间的异同点在哪里,有哪些好的做法可以借鉴?学生在课堂上常会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这都要逐一记录,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自己的教学理念,开阔了视野,更使我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同时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第二篇:新课改培训总结
新 课 改 培 训 总 结
——新课改中的学生观
郧西三中
李海芬
经过为期十天的新课改培训,受益匪浅,从中认识到新课改的创新之处。其中就新课改中的学生观浅谈一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语文开放题教学。
随着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新教材的认识,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教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然而,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等。下面就这十天来对新课改的认识,谈一谈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做。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比如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一篇文章,按照传统的讲法就是把第一段当中的修辞——讳饰和两个对于将一下,把课文的字词字音讲解一番。学生听了没有新意,而且海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那么学生在学了这一篇课文后就觉得这篇课文没有讲什么。但在新课程改革当中,讲法就完全不一样了,老师主要是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当中,引导学生了解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贡献,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在挚友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怀念与不忍。这样的话,课堂的主动权就在学生手中。那么学生提出的疑问大家一起来解答,这样学生既又足够的空间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于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以致用,因此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语文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一篇小说,不仅仅是放个电影让学生看一看就罢了,新课改中,我们可以截取其中的一个小片段作为一个剧本,让学生自导自演,切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以上几点是通过这十天的培训得出的一点感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检验。
第三篇:新课改培训总结
新课改培训总结
新课改培训总结1
20xx年全国普通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我校共有109位教师参加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等13个科目的培训,通过高一、高二两个阶段的培训,大多数教师都按时完成了培训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训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
为了搞好这次新课改培训,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由李勇副校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由教务处具体安排实施。在我校当前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按照上级要求配置电脑、摄像头、耳麦、投影仪等设备。每天坚持有一名校领导深入培训现场与老师共同学习交流,确保了这次培训的实施和培训的效果。
为保证对教师网上学习质量的监控和督促,我校专门指定教务处主任张彦岭具体负责培训的组织,三名教师全天负责学校培训网络和计算机的正常运转。
二、强化措施,确保效果
1、安排培训地点,维修电扇,为老师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多次检测网络,遇到相关问题及时与上级管理员联系,保证学习培训当中网络畅通。
3、全员培训。要求全体老师都参加两个阶段的培训,为今后新课改的实施提前做好准备。为保证每名教师都能按时按要求参加培训,我们实行了签到制,每天由专人负责考勤,我校教师按时按要求参训率达到100%。
4、以学科为单位成立培训小组,教研组长为培训小组长,要求所有参训教师集中在学校多媒体教室统一学习,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5、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每半天培训结束由培训组长布置作业,要求本科教师回家上网查询学习有关新课改的内容,完成作业并交教务处。
三、收获颇多,效果斐然
1、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观念
在培训中了解到国外基础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的基础教育现状,看到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差距,如教材陈旧、方法古板、对学生统得过死等弊端,懂得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学习,认识到三维目标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联系实际等新型的教学观念能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陶冶他们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比如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培养学生的生产和环保意识。
2、学到了适用的教学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探究式教学法。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这种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面貌。新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但是部分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可以用的。不过在利用讲授法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动手,动脑的时间。学生已经理解的,教师就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领悟,让学生真正弄懂;学生实在不懂的地方,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但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我也学到了对学生的合理评价方法,这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评价。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站在学生的角度,制作出符合学生成长的量规,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3、树立了不断学习的决心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课改后的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依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所以老师应具备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智慧,只靠原有的旧知识是不能胜任的。每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觉醒,在学习中提升,
在实践中成长,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效,使国家的教育发展。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社会、教育都在进行适应性、前瞻性的改革,将教育改革置于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明智之举。
4、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每位老师都流露出积极、向上的心态。我认为这种心态对我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特别是高二老师在09-新课改教学进行了一年实践的基础上,在培训当中有针对性,收获更大,体会更深,并和其他年级的老师进行探讨。新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在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困难的:内容的不同,学生状况的不同,就不会有现成的教学方法可用,所谓的万事开头难。但是,战胜困难是可能的,具体而言,有三重保障: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网上沟通。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在集体备课中,每位老师应先独立的拿出教学设计,然后经过讨论找出优点和缺点,最后形成统一的教案,进行统一的教学。最后,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通过博客的生物教师群,交流共享优秀教案和优秀资源,充分利用外脑而放大自己。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由于各科培训时间有限,只限于实时观看很多内容不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希望能随时下载观看学习。
2、建议省、市教育部门多组织新课改内容的培训,特别是请一线教师讲新课改体会并上示范课。
3、建议省、市教育部门组织高中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去实行新课改的学校参观学习,学习新课改具体的操作手段。
4、希望省、市教育部门尽快出台具体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与新课改的高考革方案。
新课改培训总结2
这次新课程的改革,使高中数学从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很多旧的学生不易懂的内容,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手段和思维的培养。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化学、政治、经济、地理及现代科技等各行各业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不是在于考试。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是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目标,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改变为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下面就这两天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我认为要想更快更好的进入新课改,首先得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只有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新课改,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新课改当中。刚开始,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好多老师对这次新课改还持有一点抵触情绪,但随着这两天培训的不断进行,我开始慢慢的接受了新课改,思想上进行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我们学习了怎样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新高中数学课程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调整,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功能,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服务。整体的把握高中数学课程是我们打好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数思想、几何思想、算法思想、运算思想等都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它们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些主线可以把高中数学知识编织在一起,构成知识网络。新旧教材的变化要求我们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了解一些模块的设置涵义,这有助于发现数学课程的内在联系,使整体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新课改培训总结3
20xx年6月10至12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在同济举行的物理新课程标准省级培训,有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观看比武教学实录,并听比武老师讲解课堂设计思想;第二部分为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第三部分为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通过这几天的课改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知识量的多少不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对新新课程改革的领会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面对新课程改教师该怎么做?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4、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从师生关系看,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构建教学的新飞跃。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
(四)、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图片、短片、事例说明等向学生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体,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主动探究。
(五)、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作风,特别是学生获得的亲身体验和实践经验,是十分宝贵和不可替代的。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一)、学识上要有高度。
1、是本学科知识要精深。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深钻细研,使自己在学识上达到智如泉涌的境界,才能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和活力。
2、是相关知识要广博。教师要适应当前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相邻学科知识。只有知识面广了,知识量多了,才能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相反,如果教师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是理论功底要扎实。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仅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技巧。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二)、能力上要有广度。
1、是教学能力要实。教师的本领不在于很能讲,而在于很会导,不但能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和“学得有乐趣”,这是当代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和集中体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侧重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等。
2、是表达能力要强。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简洁、流利、精彩,并充满教育性,富于启发性,具有针对性,饱含感染性,体现科学性,让语言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3、是教育机制要活。
(三)、人格上要有力度。
1、是思想品德要有熏陶作用。教师要常修为师之德,始终秉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才能为培养人才积极而勤奋地工作。
2、是行为风格要有示范作用。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到为人处事要诚实,待人接物要谦虚,处理问题要公平,言谈举止要文明。
3、是心理状态要有感染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做到不因有所得而得意忘形,不因有所失而愁眉苦脸,不因困难而手足无措,也不因挫折而精神不振,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对事业的热爱。
(四)、情感上要有温度。情感教育同认知教育一样重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教育成功的前提。
1、是要善于把爱心融入情感。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但要有爱,而且要善于爱,善于在细微之处融入爱心,在需要之时融入爱心,在批评之中融入爱心,在学生之间融入爱心。
2、是要善于在评价中表达情感。教师教育学生,如果缺失了爱心,说得再多也没用,如果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说得再对也没用。
3、是要善于在交往中增进情感。教师在和学生相处时必须多一些朋友式的倾听,多一些平等式的理解,多一些民主式的交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可信、可靠、可敬、可亲,使师生之间建立稳固的情感关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新课改培训总结4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要善于交流合作,借鉴别人长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五、要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我们知道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即便有心劲儿也没时间捕捉,没功夫理会,于是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失,教学实践在费时费力中不见成效。而本次培训,给了我们教师这样的机会,有完整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教师这样一个平台,集中学习,同位次的交流和沟通,学员之间的交流撞击出思维火花,互相学习,在反思中进取。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反思显得最有价值。而作业的原创原则,也使大家的表达和思维的深度从艰涩走向了流畅,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积累和整合,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提升和进步。
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培训只是我们教师个人成长的一个加油站,但培训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学习的开始,在今后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敖汉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贡献我们的力量。
新课改培训总结5
7月21-23日,我在第七中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由市教研室的主持,由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张维善主讲,主要内容是:1.课标解读.2.教材分析.3.由其它学校的几位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比如,周智良老师在介绍陈详老师的时说他没有想到“牛顿第一定律”还可以这样上,又如,危明老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考法(例如,我们建桥时为什么要建凸桥而不建凹桥的原因,并且不能用物理知识解译)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没有想到或没有去想的,还有就是周智良老师在最后一天有的培训中所展示出的一些素材的图片,体现出一个物理老师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些都自己所欠缺的。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
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总之,物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新课改培训总结6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有县支教老师精彩的授课示范,有全乡广大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我乡教师提供的几十节交流棵,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乡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吃苦、守纪律爱知识、爱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这次活动,有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有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有守旧观念和锐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时还有新教法的快乐有趣和传统教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融合,在这种状态下,也融合出了我乡教育工作现阶段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
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这十天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培训备教案的方法,在教案里面,体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思想。
设计的具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教案中设计的各种故事、游戏、谜语、出示图画、以及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各种实际操作,就是备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三维目标里的其它两中目标。
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
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我们要还儿童美好的蓝天,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争得最大的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案设计得好不好,课前准备充分不充分,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
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六、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教委设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聘请在新课程上有经验的外地、外校老师给我们的学生讲课,我们从中就可以学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验,或者也可以出外听课,学习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我乡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培训总结7
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学习气氛浓烈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真正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排头兵,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就要 深入研究我们要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
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教师应该最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应该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入戏才能把戏演好。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四、教育发展,德育先行
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书育人的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五、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总之,作为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我校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新课改培训总结8
这两天听了专家的精采演讲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认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和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培训总结9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地区辅开。8月8日开始我参加了这次的新课改教师远程培训,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首先,我更深的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目标、理念。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如今语文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更多的应该是导向性作用.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应该具备人文性目的和工具性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
教学中应保证学生学习的“用中学,学中用,学为用”的原则。
第二,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倡自主学习,注重学习策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告一段落时均要学会对教学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常见可实施方式。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考试是服务于教学的,用于反思教学过程,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当然,反思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因此更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在这里,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选题、编题和一些命题技巧,从而更加有效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准确的反馈。另外,在教学设计上和效果上,首先我们要转变教师的教师观,在教学中走出演讲者的角色,而成为一名组织者、监督者、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这非常重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平时上课期间积极主动观察研究总结学生心理特征,更有利于教师自己研究一套有着自我特色的教法、学法。不偏爱某一类学生,应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看到学生的发光点。在阅读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浅显的心得:一抓课外阅读;二抓背诵。当然,教师也应该是一位学者型教师,每天
都要保证一定的学习量。比如,每天坚持十来分钟的读书,对当天课堂进行两三句总结反思,随时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我懂得应该学会听课与评课,尽可能多的去发现、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注意结合本班学情实实在在地做到每一步。
以上就是我这几天学习的感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高中语文新教材全面渗透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三维教育。为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3)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学生、教师共同进步。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新课改培训总结10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梧州市新课改培训以及广西新课改远程教育培训。在这段培训的期间,自己能够学到一些新的知识。对于本人充实理论知识,以及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有了一定的依据。领略大师风采,聆听智者声音,对于刚出来工作一年的我,对于刚接受新课程教学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今后还能够多多参加新课改的培训活动,对于我们刚接触新课改教学很有帮助!
在梧州培训期间,我认真听取了陈友芳,张学凤教授的分析经济学的专题报告,听取了陈伟明,李红勤,杨健儿,蒋廷玉教育专家的课改理念及他们的教学经验,并认真做好笔记。思考新教材内容。
通过观看视频与阅读关于新课改的内容要求,我懂得了新课改内容要做到:
一、坚持与时俱进。
不管是新课改还是旧教材,对于思想政治这一科目,我们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时刻关注身边的发生的事情,这样讲课的时候,例子就能够信手拈来。
二、坚持以育人为本。
我们在教学当中要做实施人文关怀。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用到学生身上,用心曲教授学生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科目,与其他科不同,我们教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做个思想上的健康者。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一个讲课精彩之处,就是能够让学生明白你在讲什么,他们能够学到什么,而不应该是通篇大讲特讲,或者花样百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本课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什么关联,自己能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没有。
四、要注重实践环节。
毛主席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21世纪是个呼唤人才的实际,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学会动手,通过动手动脑去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中之意。这样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外,通过观看视频,还能够获得很大的知识面,毕竟是专家,很有经验的教师来指导我们的以后的工作,所以对我们来讲,这次的培训是相当重要也非常有用。
面对新课改,我们产生了不少疑惑,以前所学习的不少知识原来是错误的,这样让我们觉得自己的知识落后了,必须要迎头赶上!纵观新课改,思想政治这一科目,有不少内容进行了修改,比如纸币有没有价值这一内容,货币本身不是商品了?或者有的内容减少了,比如少了三大产业这一块等等,或者是内容增加了,比如增加了综合探究。这一系列的改变或许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或许还不习惯于这样的课改,又恐惧学生不配合自己的课堂,又或许学生太过于活跃的时候,提出很多自己无法应对的问题时候,这个时候应该要怎么做?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必须不断的去学习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应对能力,努力的去驾奴课堂,做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多参与课堂当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充实课堂知识,并且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这是新课改的目的。
对于培训,我个人觉得,如果认真是参与了,适当的做些笔记,对我们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本人准备了一本笔记本,把视频里面很有利用价值的知识点都抄录下来,多积累些素材,这对今后的教学有恨大帮助。
用自己所学习的新课改理念,将不断的投入到伟大的教学当中去。希望今后能够再多参加新课改的培训,能够多学习到知识,以便于运用到新课改教堂中。
新课改培训总结11
通过暑期十天时间紧,任务重的远程培训后,本人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对新课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摸索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
一、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可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并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
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运用,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可以是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实践形式中,自主锻炼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语文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我认为广大语文工作者应做到:
第一、加强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语文教学新大纲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第二、摘下“变形镜”或“有色镜”,以全新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重要的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的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为没有独立的个性,便没有什么创造性。学生不是小大人,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要求学生模仿。如果今天的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种悲哀。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并非像僵化的学生发展观那样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此外,学生的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这已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实际研究所证实。教师面对某个学生,要问的不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扬长避短。某方面的弱势,或许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优势。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这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皆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
第三、加大对同组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培养、教研、集备活动、教师课堂比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科组形成一帮一的“师徒结对活动”。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新课程,灵活性较大,教师的要勇于面对挑战,在新课程实践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完善自己,力争把自己培养成新课改的弄潮儿。根据县局(20xx)5号文件和20xx年2月7日召开的全县新课程培训精神,乡教委为了搞好这次全乡教师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又按照教发(20xx)3号文件安排,对本次培训工作又做了一次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培训计划,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培训任务.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有县支教老师精彩的授课示范,有全乡广大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我乡教师提供的几十节交流棵,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乡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吃苦、守纪律爱知识、爱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这次活动,有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有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有守旧观念和锐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时还有新教法的快乐有趣和传统教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融合,在这种状态下,也融合出了我乡教育工作现阶段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这十天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培训备教案的方法,在教案里面,体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思想。设计的具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教案中设计的各种故事、游戏、谜语、出示图画、以及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各种实际操作,就是备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三维目标里的其它两中目标。
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我们要还儿童美好的蓝天,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争得最大的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案设计得好不好,课前准备充分不充分,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六、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教委设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聘请在新课程上有经验的外地、外校老师给我们的学生讲课,我们从中就可以学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验,或者也可以出外听课,学习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我乡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培训总结12
这个暑期我参加了20xx年新课改培训学习。这两天半,我认真听取了张校长题为《众人划桨开课改船,凝心聚力进军名校》的专题报告,以及谭剑锋校长所作的新课改专题培训。这次培训,对我校课改一期来取得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推广,同时,为新学期的课改工作指明了方向。坚持一个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抓好两个改革,一手抓课堂教学改革,一手抓学校管理改革;坚定三个信念,“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走出四个误区:反对神秘化,反对形式化,反对行政化,反对模式化;建立五项制度,即先学后教制度、反思制度、小组合作学习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这个学期,我校将在每个年级设两个课改班,按照课改模式全面实施课改。
几位教师的典型发言,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我校新课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这和我校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课改的决心和努力分不开,和教师们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新课改精神分不开。我觉得我校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准确而到位,尤其是在教学中将课改理念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和方案,把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落到了实处。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我们要坚定新课改的信心。新课改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和《国家中长期(20xx—20xx)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需要,是国家战略,是国家意志。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坚定推进,决不动摇,继续将新课改工作推向深入。新课改工作科学性强、业务性强,各学校都在探索,很多探索都是有益的,但切忌浅尝辄止,东一榔头西一斧头。课改的关键是要抓,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一事不精,不做二事,否则一事无成,还影响了新课改的声誉。新课改工作系统性强,周期性强,关键在坚持,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必须坚定信心,对新课改工作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
其次,我们要明确新课改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步作好奠基。
第三,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使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第四,我们要真正变革“课堂”。新课改关键是构建新课堂,根据国家课改政策法规和课改先行者的探索,新课堂具体落实以下思想:落实“三维”目标,新课堂不仅重知识与技能,还要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实现让“学生发展”目标;实践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传统“喂养”式学习方式,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构建课堂三环节,即自学、展示、反馈,凸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直接经历、体验、感悟并及时反馈检测;认真研究三种自学策略,即独学、对学、群学,让三种学习方式流程化、可操作化;全面落实“三主”思想,新课堂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学习主导,发展成为学习主线。落实五方面思想,课堂上就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定会全面发展,主动学习,身心和谐,人格健全。
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可喜变化。当然,新课改也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更多关注并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特别是课堂教学如何紧紧抓住课标要求又有实效,以下是我对课堂教学的四点反思体会。
反思一:“少讲”还是“不讲”,是个问题。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因为讲多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从学习方式看,学生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我认为,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课堂上是不是讲,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导的要引导,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反思二:活动设计过于零乱。
尽管活动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意义,它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但课堂里光有热闹的活动是不够的。如在一堂课里设计的活动及其形式过多,活动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简称“三过”),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而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零乱。其实,教师应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的质量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关系。切实做好既要内容活动化,又要活动内容化,避免出现“三过”现象。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践行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反思三: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感到无所适从。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
反思四:导学案不能充分导学。
新课改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推进“主体参与”课堂文化建构,实施“主体参与、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其先决条件是编写好与之相适应的导学案。导学案的作用就是“导预习”。可在我们的导学案设计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需要我们教师提高认识,注重落实。
一是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一再提倡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可导学案的设计中,只考虑如何“授之以鱼”,而忽视如何“授之以渔”,唯恐培养不出“高分低能”的优秀生。呆板、机械、重复的练习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导学案为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提供了便利,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是过分注重教学的预设性,忽视问题的生成性。
我们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牵制学生、控制学生,希望导学案上的每一个问题,学生能够异口同声地回答出。鉴于此,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预设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了对策。这样,教学过程很顺利,教师没有出现问题,学生自然也没有问题。即使个别学生有问题,也会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变得没有了问题。学生只能顺着教师的设计、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顺着教师的期望,进行着教师心中有数的“表演”,最终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
因此,要把导学案的设计重新来定位,并不仅仅是东拼西凑那么简单。要把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落到实处,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我们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从上个学期参与课改以来,我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这个学期我被选派为六年级课改班的语文老师,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我们已经上了课改的高速公路,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停车,不能掉头,不能转弯,也不能倒车,更不能半途下车,只有前进前进前进,直达目的地。改革的过程是苦的,经历风,走过雨,期盼迎来繁花似锦的课改之春!
新课改培训总结13
时间如白驹过隙,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在这紧张有序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中,通过观看视频、发表评论、撰写文章、参与在线讨论,我深深的感受到新课改对教师提的要求更高;也深深的明白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更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接下来本人就结合这些天来的新课改培训和教材培训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培训,一线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知道如何去施教,我认为教师施教的基本要素有:①核心知识,也就是每节课包含了哪些知识点?其核心问题是什么?可培养哪些学习能力?②就每节课的核心问题,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怎样的程度。教师在分析和研究以上二个要素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其它各要素的问题:③所学习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有怎样的联系?④用怎样的探究方式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以上核心问题?⑤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去渗透学科思想、学习方法?⑥在落实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如何较大程度地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⑦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有否必要拓展有关知识?你拓展这些知识的用意是什么?⑧课后要反思,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应该编选怎样的习题可帮助同学们达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相关能力的目的。以上8个要素的准确把握是关系到用好新教材和具体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关键,而其中的前4个要素,往往受旧的观念、老教材和各种教辅资料的影响惯性较大,在此,有必要作些强调:
1.准确把握好新教材知识的深广度
首先,现在的高中生脑子里已没有了“语文”学科的概念,语文知识不成体系;其次,新课程的认知性和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在必修模块教学中,基本处于中、低级水平,基于以上两个原因,
我们必须按照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排除原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细心地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目标的达成,千万不能一步到位,务必要通过多次的学习,螺旋上升,逐步实现。超前超标,一竿子到底,一方面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会造成课时紧张,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一定要牢记,在选择教学素材,拓展教学内容时,要反思三点:①是否核心知识?②你班里的学生能否接受?③最终能否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准确把握好评价度
所谓把握好评价度就是要要依据课标和新教材来精编、精选课外习题,出好考试卷。由于教学资料市场管理混乱,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和编者改头换面的功夫实在了得,现在新课程的教辅资料多得很,但大多是偏难、偏繁、偏旧,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我建议各位教师都要精选和自编习题。教师和学生千万不能被课外习题牵着鼻子走,“劳命伤财”的事还是不做为好。
3.正确处理语文学科知识,改变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里有许多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素材,它们是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属于该节课的核心知识,并与学生认知水平不相符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不能太过于关注细节,不能随意扩展或者“一步到位”。
4.注重实践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重探究过程的体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要不断的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是自己的教学节
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新课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教材采取模块式教学,分选修和必修两类,采取学分制,因此新课程表现出模块化、多元化和层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三条内容线索来支撑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落实,体现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以高视点、大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地传授知识和方法,将语文知识溶解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再结晶出来。
语文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效地选取和组织素材,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掌握好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上的深广度,充分有效地体现新课程教学设计上的功能与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课标与教材的联系,关注教学素材选取与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情做出不同的处理,从整体上把握其共性与核心观念的形成。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学思路必须要清晰,从实际生活引课,设计一连串驱动性问题,探究式的实验辅导教学,遵循学生认知上的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思维方式方法的形成,重点落在学生能力的提升上。
在专家们细心的讲解和指导下,老师们结合辅导老师对我们的作业在细致耐心的审阅、批改后作出的详细的、一针见血的批示,以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做了很多独特使用的教学设计,部分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分析得到了辅导老师甚至课程专家们较高的评价,这无疑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需要全员参与。认识到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力图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十多天的培训,即将过去,但他却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这些渴望课改的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对改革的期望,给每一位即将投身新课程教学的老师们充满了电,让我们每位教师都满怀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新课程。这次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还熟悉了新教材教法,更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让我们每位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尽管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但对于我们来说,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们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坚定了改革的方向,更增强了改革的信心,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将坚持不懈,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改的大幕已经展开,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新课改之路刚刚起步,不会一路坦途,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才能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扎实的推进,将我们的教育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是我们终身的课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成就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同样的课标、同样的主题,不同编写者写出了不同的教材,这就是创新。教学是艺术,艺术在于创新。愿我们所有的教师在刚开发的“新课程”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各显其能,再创辉煌!
阶段性的学习和培训即将结束,但新的学习序幕才刚刚拉开,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到这正在到来的改革浪潮之中去吧!
在新课改的征途上,上下而求索!
新课改培训总结14
一、《燕子》
1.第一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外形。第二自然段写了:春之美和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第三自然段写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第四自然段写了:燕子休息时的优美姿态。
2.文中几个用得好的字:“掠”、“沾”体现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痕”体现了电线的细。
3.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答:电线很细又并列排列。
4.为什么说“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答:因为电线像五线谱,休息时的燕子像音符。
5.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对燕子以及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燕子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古诗两首》
1.《咏柳》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的柳叶和柳条的描写,赞美了春天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2.《咏柳》翻译: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像是用碧玉打扮过一样。很多的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的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叶子是谁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呀。
3.妆:打扮。绦:丝带。
4.《春日》作者是南宋诗人朱熹。《春日》写作者在春日里游玩看到无限的春光,赞美了春天,也指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这个道理。
5.《春日》翻译:好日子去泗水游玩,那里的风光无限,一时间许多新奇的景色映入眼帘。随意都可以见到东风,但是要真正认识它,还要在万紫千红以后。
6.胜日:好日子。寻芳:游玩。无边:无限。光景:风光景物。等闲:随意。
三、《荷花》
1.课文主题:本文描写了作者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与荷花融为一体、沉浸在荷花美景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文中用得好的字:“冒”: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荷花的生机勃勃和顽强的生命力。
3.为什么说“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答:我沉浸在荷花美景中,被荷花的美陶醉了。
四、《珍珠泉》
1.“珍珠泉”得名的缘故: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的,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
五、《翠鸟》
1.第一自然段写了:翠鸟的外形。第二、三自然段写了:翠鸟的叫声及捕捉猎物时的动作敏捷。第
四、五自然段写了:我们很喜欢翠鸟,但听了老渔翁的话并没有“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欢翠鸟?答:“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3.文中用得好的字:第三自然段的“蹬”: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翠鸟的动作敏捷。
4.把文中翠鸟的“鸣声”换成“叫声”行吗?答:“鸣声”和“叫声”都可以指鸟叫,但“鸣声”更准确,还含有感情色彩。
5.文中第五自然段“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我们的脸有些发红”?答:因为听了老渔翁的话使我们知道了,我们虽然很喜爱翠鸟,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喜爱而使翠鸟失去自由。
6.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对翠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六、《燕子专列》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瑞士政府和当地居民救援燕子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2.为什么说瑞士政府作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决定?答:因为政府通常做的决定都是有关国家大事的。
3.第三自然段,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从划线的字你能体会到什么?答:“纷纷”体现了救援燕子的人多、“四处”体现了人们救援燕子决心和积极程度、“冒着”“顶着”“踏着”三个动词体现了当地气候环境的恶劣和人们为救援燕子无所畏惧的品质。
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小村庄的毁灭,揭示了人们不能乱砍乱伐树木,因为树木可以阻挡洪水的袭击。进而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一年年,一代代”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说明了什么?答:“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了人们砍伐树木的时间之长,“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说明了人们砍伐树木的程度之严重。
八、《路旁的橡树》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自觉保护橡树的故事,赞扬了他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及自觉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2.第三自然段工人们为什么停下来?答:因为橡树挡住了筑路工程,工人们想保护橡树但又不知道工程师的意见。
3.工程师叹了口气,为什么?答:因为筑路计划不能轻易被改变,但工程师也想保护橡树。
4.工人们也叹了口气,为什么?答:因为听到工程师的叹气声,工人们为橡树担心。
5.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答:人们对工程师和工人们的行为表示认同和赞赏,工程师和工人们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九、《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羊丢了两次以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寓言:一个人做
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南辕北辙》 :一个人本来要去南边,却驾车北行的故事。寓言:有些人的行动和目标是相反的,他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就越远。
十、《惊弓之鸟》
1.课文主题:本人通过写更羸在一次打猎时,见到一只边飞边鸣叫的大雁,他只拉了下弓大雁就从空中掉下来的故事。“惊弓之鸟”告诉我们: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严密推理的思维方法。
2.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么一步一步作出来的?答:作出的判断是这只大雁受过箭伤。他观察到“大雁飞的慢,叫声悲惨”,然后分析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的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愈合,而且落群。
十一、《画杨桃》
1.课文主题:本文写了作者在图画课上遵照父亲平常对他的叮嘱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件事也教育大家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样的故事。从而告诉我们看问题或做事情,不能凭空想像,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
十二、《想别人没想到的》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比谁画的骆驼多的故事,说明了创新思维很重要,只有大胆想象、独辟蹊径,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2.为什么画师称赞的是小徒弟?答:因为大徒弟、二徒弟虽然画得多,但毕竟有限,而小徒弟看似只画了两只骆驼,但他给人留出了丰富的想像空间。小徒弟具有创新思维,想了别人没想到的,所以受到了称赞。
十三、《和时间赛跑》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作者从外祖母去世这件事知道时间一去不返,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文章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返,只有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才会成功。
2.“我”明知道跑不过时间,又为什么还要和时间赛跑呢?答:我跑不过时间是因为时间流逝的太快,但只要“我”可以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做完每件事就是和时间赛跑。赢得时间,也就意味着成功。
十四、《检阅》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儿童队的队员在国庆检阅时没有歧视拄拐少年博莱克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能歧视残疾人,要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
2.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答:“这个小伙子真棒”是观众对博莱克的自信、自强的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是观众对儿童队队员不歧视残疾人,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的高尚心灵的赞扬。
新课改培训总结15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我校于8月20日至24日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新课标新课改培训班”。学校对这次培训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有关部门分工实施,全体教师紧密配合,使培训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取得了圆满成功。整个培训过程分两步进行,20到21日,学校领导带队,率领我部语文、数学、英语、思品、体育、音乐、美术学科骨干教师7人参加了教育局主办的市级培训班。22日到24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校级培训。培训过程中,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两位局长有关我市课改工作的总结和意见的报告,虚心听取了兄弟学校课改经验介绍和本校教师的典型发言,仔细领会了有关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培训期间,组织了两场座谈会,教师们就学习内容和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理论越学越清晰,问题越辩越透彻,大家都认为通过学习培训,明确了课改方向,提振了课改信心,深化了课改理念。
一、坚定了新课改的信心。
xxx和xxx两位局长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市新课改两年来的基本状况、全面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剖析了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新课改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老师认识到新课改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回头只能是死路一条,咬牙挺过去一片光明。领导的讲话,坚定了我们坚持新课改的信心,鼓起了我们深化新课改的干劲。
二、领悟了新课标的理念。
培训过程中,参加市培训的骨干老师分别就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等课程的新课标作了详尽的解读。几位教师对各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建议作出了深入的讲解,特别对新课标的内容、目标、评价等方面的改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新课标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掌握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核心理念,有利于教师们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学到了新课改的方法。
培训期间,还听取了几所兄弟学校的课改经验介绍。xx完小的学校各部门多方联动,创建学校特色文化,以特色推进新课改;xx小学的年级、学科捆绑,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促进新课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很多的启示,只要大家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的课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特色越来越鲜明。
学校优秀教师xxx和xxx也分别作了精彩的典型发言。xxx教师介绍了自己在课改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如学习小组的建设、语文“五层次”教学方法的尝试,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当她谈到课改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引起了大家的阵阵共鸣。xxx老师在会上就新课改毫无保留地做了十点经验介绍。全体与会教师对两位的发言纷纷表示赞同,都觉得受益匪浅。
四、激发了新课改的热情。
三天的培训虽然不长,却专门安排了两次座谈会。在讨论中,两位局长的专题报告、兄弟学校的经验介绍、骨干教师的课标解读、优秀教师的典型发言,都引发了教师们极大的热情。围绕新课改,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总结经验体会,有的提出问题困惑,有的为发展建言献策,这一刻,座谈会热闹非凡,教师们热血沸腾。整个场面,充分展现了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新课改精神和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教师风采。
回首过去,我们的付出无怨无悔;
展望未来,我们的课改前程似锦!
第四篇:新课改培训总结
高中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课程的改革总体来说应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是科学的,应该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否则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充分考虑课程的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课程教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课程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1、真正理解素质教育。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
2、整体把握新课程。
整体把握新课程有利于统揽全局,减少盲目性。整体把握新课程,我们可以站在一个高度去认识整个高中课程的所有模块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整体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难度、广度和深度。整体把握可以就某些知识的前后联系设计教学,减少盲目性,增强时效性,才能在传授知识时游刃有余,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整体把握新课程有利于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体把握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实施教学。整体把握新教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通过教学的研究和积累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可促使教师不断去研究和总结反思。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养和理论水平。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处于整个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沦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养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自主学习意识相当淡泊。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普遍感觉枯燥乏味,甚至害怕和厌恶数学,很难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成中,过多关注自身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督促,导致学生学习更多的是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知识迁移和应用意识薄弱。我认为教师更多的应该扮演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作用。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督促学生独自完成练习,转变过强的依赖意识,克服思维惰性。变“讲解式”为“问题式”,把学生的思维尽量引到最近发展区;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课后及时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形成的自学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终身受益。
4、在教学中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科学知识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上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对学生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遵守课堂教学的严密性、严肃性,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使学生在课堂这个阵地上,通过教学的全过程,在思想道德和科学知识等方面,都能有所长进,这正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教师要适时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断帮助学生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在教学生涯中教师还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反思、勤总结,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5、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
准确性是评价灵魂。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评价时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评价标准。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是否去主动探索研究,尊重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对相同任务的完成程度、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认识存在差异,教师应能针对不同的水平給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感到符合自己的水平,不夸大。过度的评价,不能恰如其分的评价会让孩子迷失方向,不能准确把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真还是假,不利于孩子的进步。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应斟酌自己的语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教师的评价应有激励作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非常期待别人对他的赏识和激励,教师的赞赏和鼓励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饱含激励的加以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感受浓浓的师爱,得到了向上的力量。在我们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中,学生经常会说“老师有时间你给我谈谈,给我鼓鼓劲”。看来学生期待老师的表扬与激励,这会给他们带来动力。
参加此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深切体会到注重理论学习、关注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必要性。通过学习,教师还应努力在学科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整合并使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们应不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教学,用浅易的教学来表达,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有错误,鼓励学生开口。创造真实、有趣的环境让学生乐于思维。
此次培训工作组织严密、管理严格。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组织,协调。参训教师努力克服盛夏酷暑带来的不便,学习态度端正,听课认真,能自觉遵守培训班的管理规定。广大教师从思想上、认识上、理念上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任务,更新了教育观念,掌握了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为进一步适应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确保新学期开学之际能够顺利走上讲台,担负起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新课改培训总结
新课改培训总结
新课改培训总结1
20xx年8月,酷暑炎炎,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学习培训经过十天的学习圆满完成了。但我依然沉浸于课改培训学习的氛围中,依然陶醉于学习的快乐中。通过如火如荼的培训工作,我更新了思想,弄清了新课改要走的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新路。结合本人学习实际,现总结如下:
1、更新思想,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了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依据,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新的课程标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是新课改的旗帜、方向。搞好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树立课标意识。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2、全面认识了和了解了新教材,理清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方法策略及主要特点。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引领教学的功能。只有熟悉把握新教材,才能正确使用教材,发挥教材引领教学的功能。
3、通过学习观摩新课程课堂实录,评课议课,揣摩、摸索出了新的教学路子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引领学生走的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新路。
4、改变单一授课模式,利用教学新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学媒体是引起教学变革的重要条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政治课必须结合新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光碟软件,音像资料,网络资料,新闻时政等资源。为此,我们政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自己原来的业务水平,而要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技能和新的操作能力,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以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为切入点,把政治教学和实施网络化教学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政治教学的课程改革。而其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
5、拓宽教学范围,采用教学新思路我们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书本的知识,教材上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没有拓展延伸。而在现代教育中,教育与高中社会实践相结合,传统的以教材教教材的方法已不再适应教学实际。因此要把教材的作用扩大,从原来只是知识的载体扩充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途径、一种方式;在用教材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必须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培养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来正确分析和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总之,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树立教学新理念,掌握教学新方法,运用教学新手段,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把握教材整体结构,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姿态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去为推动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新课改培训总结2
经过为期十天的新课改培训,受益匪浅,从中认识到新课改的创新之处。其中就新课改中的学生观浅谈一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语文开放题教学。
随着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新教材的认识,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教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然而,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等。下面就这十天来对新课改的认识,谈一谈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做。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比如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一篇文章,按照传统的讲法就是把第一段当中的修辞——讳饰和两个对于将一下,把课文的字词字音讲解一番。学生听了没有新意,而且海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那么学生在学了这一篇课文后就觉得这篇课文没有讲什么。但在新课程改革当中,讲法就完全不一样了,老师主要是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当中,引导学生了解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贡献,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在挚友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怀念与不忍。这样的话,课堂的主动权就在学生手中。那么学生提出的疑问大家一起来解答,这样学生既又足够的空间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以致用,因此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语文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一篇小说,不仅仅是放个电影让学生看一看就罢了,新课改中,我们可以截取其中的一个小片段作为一个剧本,让学生自导自演,切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以上几点是通过这十天的培训得出的一点感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检验。
新课改培训总结3
这次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共有十个专题,下面我将针对各个专题所学的主要内容与所讨论的话题一一进行总结和梳理:
专题一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是:首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其次,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再次,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专题二是“学习语文必须在上读书下功夫”。我们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诵读的作用和价值,它的作用和价值包括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记忆、语感的培养和人格的陶冶等方面。第二个问题是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组织学生去读书?讨论的结果是,我们认为其关键不在于普通话是否标准,而在于阅读时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体悟是否深入。
专题三是“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好习惯”。在这一专题的课堂上我们围绕积累和梳理的重要性以及积累和梳理的特征主要讨论了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语文营养不良与积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语文学习需要积累什么?
3、怎样能提高积累的有效性?
4、什么是梳理?应该怎样进行梳理?
5、梳理与积累具有怎样的关系?
听了专家的座谈并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交流后,我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专家们一直在强调: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积累,自己去梳理,只有这样才是最有用的。因为这样学生不光是获得了知识,也获得了能力。
专题四是“努力突破写作学习和教学的难关”。这个专题我们主要讨论学习了以下问题:当前学生的作文状况到底是怎样的?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怎么看待那些传授写作诀窍的指导书?写作教学中,是不是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从一些老师的成功经验来看,我们怎么样来指导学生写作才会比较有效呢?由此我们谈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也谈了怎么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讨论了一些写作当中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方法。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要让我们的学生懂得:好文章它不是挤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好文章不是矫揉造作的,它需要的是一种真情实感,是一种至性深情。“我手写我心,我笔写我情”,好文章就是内心的真实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惟其如此,生活的多彩,人生的百味,学生的情感,才能在笔端尽情地流淌。
专题五是“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这个专题我们围绕如何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这个话题开展讨论和学习,主要有五个方面:为什么要让学生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会不会使语文课程变得“不务正业”?我们认为抓住目标就不会。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投入广泛的语文应用实践?如何使学生在应用实践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如何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积累靠应用,积累与应用要有效结合起来。要想真正掌握语言文字,一定要对文字有所理解。而这种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不断的运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深化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把把语文学习范围扩大到其他领域中去,才能真正做到目标的实现。拓展应用实践不仅是课外活动的事情,课内也完全可以有所作为。课外的拓展应用,要开展语文活动,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要有明确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程序,创设好合适的情境。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仅可以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
专题六是“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这个专题我们集中探讨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视培养鉴赏能力?二是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力?是熟记鉴赏知识呢?还是熟练掌握几种鉴赏的套路呢?第三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应该从何处入手?由此我们探讨了关于学会探究,即采用探究性学习这样一种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的问题。总的来说从两个方面来讲的,一个是要关注过程,第二个就是要切合实际,切合中学生的实际是一种可以操作的探究活动。这样这个探究活动才会有效果,才能带动学生的体验。这个问题对我们大家来讲都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有待于广大的老师们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当中自己去大胆地探索,创造出许多新的方式,更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创新的方式。
专题七是“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这个专题一共有六个问题:
1、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2、课堂教学实要不要有预先的设计?
3、课堂教学,如果需要预先设计,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设计?
4、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
5、应该怎样处理好实际的教学过程和预先设计的关系?
6、怎样能让课堂教学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设计,每一步的设计都要始终关注学生的起点,要熟悉教材,包括自己辅助学习材料的准备。而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你要到哪里去,带着学生发生什么样的转变,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即整个教学目标设计都要围绕课标、教材、学生等几个依据来展开才可能达到成功的设计与教学。
专题八是“选修课的开设和教学”。选修课怎么上?选修课与必修课有什么不同?高中的语文选修课和大学里的一些选修课有什么不同?从开设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研究了一个学校里究竟能开哪些个选修课和怎样开选修课,以及开课后学生怎样选课的问题;第二个从教师的角度去介入,看在这样一教学体系之下,老师应该做那些准备,应该用哪些方式安排到我们的选修课的课程当中;第三个从教学的角度来切入,我们重点探讨了一下选修课的教学和必修课的教学以及大学的教学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有什么样的联系。选修课是一个新的事务,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同时也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专题九是“高中语文的评价和测试”。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呢?评价和测试有哪些区别?到了这个课程模块这个层面上,如何来进行评价,应该把握哪些基本的问题?语文的模块检测应该主要针对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来进行,学分认定应该要一些什么样的基本要求?最后围绕着高考也展开了讨论,说到最后其实还是关于语文课程的一个评价问题。语文的评价并不简单地等于语文的检测,语文的检测的一些多样化的功能和一些多样化的手段。
专题十是“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众所周知,新课程对老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教学、对学生的把握力,指导的技术力以及精神能量等有待我们不断努力。课程改革需要一种潜心的钻研,需要对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渴求。课程改革的道路是一条光荣而布满荆棘的路,我们始终要树立“在路上”的积极心态,不断学习新东西,痛并快乐着,进而走上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的。
在这次培训中,不仅有内容丰富、含金量高的专题等“营养大餐”,还有大量课堂教学的视频案例等“微量元素”,期间还有两次与专家视频讨论的宝贵机会,各省学员们积极举手提问,专家们也耐心地答疑解惑,启发了大家的思路。网上讨论时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切磋,学习气氛热烈又和谐。
总之,这次培训的内容全面而又深入,形式灵活多样,让我深感获益匪浅,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个学习机会,也感谢各位专家和学员的指教和帮助!最后,衷心祝福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事事如意、天天开心!
新课改培训总结4
一、《燕子》
1.第一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外形。第二自然段写了:春之美和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第三自然段写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第四自然段写了:燕子休息时的优美姿态。
2.文中几个用得好的字:“掠”、“沾”体现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痕”体现了电线的细。
3.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答:电线很细又并列排列。
4.为什么说“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答:因为电线像五线谱,休息时的燕子像音符。
5.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对燕子以及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燕子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古诗两首》
1.《咏柳》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的柳叶和柳条的描写,赞美了春天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2.《咏柳》翻译: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像是用碧玉打扮过一样。很多的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的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叶子是谁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呀。
3.妆:打扮。绦:丝带。
4.《春日》作者是南宋诗人朱熹。《春日》写作者在春日里游玩看到无限的春光,赞美了春天,也指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这个道理。
5.《春日》翻译:好日子去泗水游玩,那里的风光无限,一时间许多新奇的景色映入眼帘。随意都可以见到东风,但是要真正认识它,还要在万紫千红以后。
6.胜日:好日子。寻芳:游玩。无边:无限。光景:风光景物。等闲:随意。
三、《荷花》
1.课文主题:本文描写了作者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与荷花融为一体、沉浸在荷花美景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文中用得好的字:“冒”: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荷花的生机勃勃和顽强的生命力。
3.为什么说“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答:我沉浸在荷花美景中,被荷花的美陶醉了。
四、《珍珠泉》
1.“珍珠泉”得名的缘故: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的,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
五、《翠鸟》
1.第一自然段写了:翠鸟的外形。第二、三自然段写了:翠鸟的叫声及捕捉猎物时的动作敏捷。第
四、五自然段写了:我们很喜欢翠鸟,但听了老渔翁的话并没有“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欢翠鸟?答:“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3.文中用得好的字:第三自然段的“蹬”: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翠鸟的动作敏捷。
4.把文中翠鸟的“鸣声”换成“叫声”行吗?答:“鸣声”和“叫声”都可以指鸟叫,但“鸣声”更准确,还含有感情色彩。
5.文中第五自然段“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我们的脸有些发红”?答:因为听了老渔翁的话使我们知道了,我们虽然很喜爱翠鸟,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喜爱而使翠鸟失去自由。
6.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对翠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六、《燕子专列》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瑞士政府和当地居民救援燕子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2.为什么说瑞士政府作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决定?答:因为政府通常做的决定都是有关国家大事的。
3.第三自然段,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从划线的字你能体会到什么?答:“纷纷”体现了救援燕子的人多、“四处”体现了人们救援燕子决心和积极程度、“冒着”“顶着”“踏着”三个动词体现了当地气候环境的恶劣和人们为救援燕子无所畏惧的品质。
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小村庄的毁灭,揭示了人们不能乱砍乱伐树木,因为树木可以阻挡洪水的袭击。进而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一年年,一代代”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说明了什么?答:“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了人们砍伐树木的时间之长,“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说明了人们砍伐树木的程度之严重。
八、《路旁的橡树》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自觉保护橡树的故事,赞扬了他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及自觉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2.第三自然段工人们为什么停下来?答:因为橡树挡住了筑路工程,工人们想保护橡树但又不知道工程师的意见。
3.工程师叹了口气,为什么?答:因为筑路计划不能轻易被改变,但工程师也想保护橡树。
4.工人们也叹了口气,为什么?答:因为听到工程师的叹气声,工人们为橡树担心。
5.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答:人们对工程师和工人们的行为表示认同和赞赏,工程师和工人们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九、《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羊丢了两次以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寓言:一个人做
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南辕北辙》 :一个人本来要去南边,却驾车北行的故事。寓言:有些人的行动和目标是相反的,他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就越远。
十、《惊弓之鸟》
1.课文主题:本人通过写更羸在一次打猎时,见到一只边飞边鸣叫的大雁,他只拉了下弓大雁就从空中掉下来的故事。“惊弓之鸟”告诉我们: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严密推理的思维方法。
2.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么一步一步作出来的?答:作出的判断是这只大雁受过箭伤。他观察到“大雁飞的慢,叫声悲惨”,然后分析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的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愈合,而且落群。
十一、《画杨桃》
1.课文主题:本文写了作者在图画课上遵照父亲平常对他的叮嘱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件事也教育大家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样的故事。从而告诉我们看问题或做事情,不能凭空想像,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
十二、《想别人没想到的》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比谁画的骆驼多的故事,说明了创新思维很重要,只有大胆想象、独辟蹊径,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2.为什么画师称赞的是小徒弟?答:因为大徒弟、二徒弟虽然画得多,但毕竟有限,而小徒弟看似只画了两只骆驼,但他给人留出了丰富的想像空间。小徒弟具有创新思维,想了别人没想到的,所以受到了称赞。
十三、《和时间赛跑》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作者从外祖母去世这件事知道时间一去不返,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文章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返,只有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才会成功。
2.“我”明知道跑不过时间,又为什么还要和时间赛跑呢?答:我跑不过时间是因为时间流逝的太快,但只要“我”可以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做完每件事就是和时间赛跑。赢得时间,也就意味着成功。
十四、《检阅》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儿童队的队员在国庆检阅时没有歧视拄拐少年博莱克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能歧视残疾人,要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
2.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答:“这个小伙子真棒”是观众对博莱克的自信、自强的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是观众对儿童队队员不歧视残疾人,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的高尚心灵的赞扬。
新课改培训总结5
20xx年全国普通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我校共有109位教师参加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等13个科目的培训,通过高一、高二两个阶段的培训,大多数教师都按时完成了培训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训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
为了搞好这次新课改培训,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由李勇副校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由教务处具体安排实施。在我校当前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按照上级要求配置电脑、摄像头、耳麦、投影仪等设备。每天坚持有一名校领导深入培训现场与老师共同学习交流,确保了这次培训的实施和培训的效果。
为保证对教师网上学习质量的监控和督促,我校专门指定教务处主任张彦岭具体负责培训的组织,三名教师全天负责学校培训网络和计算机的正常运转。
二、强化措施,确保效果
1、安排培训地点,维修电扇,为老师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多次检测网络,遇到相关问题及时与上级管理员联系,保证学习培训当中网络畅通。
3、全员培训。要求全体老师都参加两个阶段的培训,为今后新课改的实施提前做好准备。为保证每名教师都能按时按要求参加培训,我们实行了签到制,每天由专人负责考勤,我校教师按时按要求参训率达到100%。
4、以学科为单位成立培训小组,教研组长为培训小组长,要求所有参训教师集中在学校多媒体教室统一学习,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5、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每半天培训结束由培训组长布置作业,要求本科教师回家上网查询学习有关新课改的内容,完成作业并交教务处。
三、收获颇多,效果斐然
1、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观念
在培训中了解到国外基础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的基础教育现状,看到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差距,如教材陈旧、方法古板、对学生统得过死等弊端,懂得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学习,认识到三维目标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联系实际等新型的教学观念能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陶冶他们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比如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培养学生的生产和环保意识。
2、学到了适用的教学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探究式教学法。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这种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面貌。新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但是部分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可以用的。不过在利用讲授法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动手,动脑的时间。学生已经理解的,教师就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领悟,让学生真正弄懂;学生实在不懂的地方,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但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我也学到了对学生的合理评价方法,这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评价。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站在学生的角度,制作出符合学生成长的量规,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3、树立了不断学习的决心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课改后的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依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所以老师应具备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智慧,只靠原有的旧知识是不能胜任的。每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觉醒,在学习中提升,
在实践中成长,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效,使国家的教育发展。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社会、教育都在进行适应性、前瞻性的改革,将教育改革置于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明智之举。
4、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每位老师都流露出积极、向上的心态。我认为这种心态对我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特别是高二老师在09-新课改教学进行了一年实践的基础上,在培训当中有针对性,收获更大,体会更深,并和其他年级的老师进行探讨。新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在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困难的:内容的不同,学生状况的不同,就不会有现成的教学方法可用,所谓的万事开头难。但是,战胜困难是可能的,具体而言,有三重保障: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网上沟通。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在集体备课中,每位老师应先独立的拿出教学设计,然后经过讨论找出优点和缺点,最后形成统一的教案,进行统一的教学。最后,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通过博客的生物教师群,交流共享优秀教案和优秀资源,充分利用外脑而放大自己。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由于各科培训时间有限,只限于实时观看很多内容不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希望能随时下载观看学习。
2、建议省、市教育部门多组织新课改内容的培训,特别是请一线教师讲新课改体会并上示范课。
3、建议省、市教育部门组织高中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去实行新课改的学校参观学习,学习新课改具体的操作手段。
4、希望省、市教育部门尽快出台具体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与新课改的高考革方案。
新课改培训总结6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梧州市新课改培训以及广西新课改远程教育培训。在这段培训的期间,自己能够学到一些新的知识。对于本人充实理论知识,以及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有了一定的依据。领略大师风采,聆听智者声音,对于刚出来工作一年的我,对于刚接受新课程教学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今后还能够多多参加新课改的培训活动,对于我们刚接触新课改教学很有帮助!
在梧州培训期间,我认真听取了陈友芳,张学凤教授的分析经济学的专题报告,听取了陈伟明,李红勤,杨健儿,蒋廷玉教育专家的课改理念及他们的教学经验,并认真做好笔记。思考新教材内容。
通过观看视频与阅读关于新课改的内容要求,我懂得了新课改内容要做到:
一、坚持与时俱进。
不管是新课改还是旧教材,对于思想政治这一科目,我们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时刻关注身边的发生的事情,这样讲课的时候,例子就能够信手拈来。
二、坚持以育人为本。
我们在教学当中要做实施人文关怀。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用到学生身上,用心曲教授学生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科目,与其他科不同,我们教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做个思想上的健康者。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一个讲课精彩之处,就是能够让学生明白你在讲什么,他们能够学到什么,而不应该是通篇大讲特讲,或者花样百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本课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什么关联,自己能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没有。
四、要注重实践环节。
毛主席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21世纪是个呼唤人才的实际,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学会动手,通过动手动脑去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中之意。这样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外,通过观看视频,还能够获得很大的知识面,毕竟是专家,很有经验的教师来指导我们的以后的工作,所以对我们来讲,这次的培训是相当重要也非常有用。
面对新课改,我们产生了不少疑惑,以前所学习的不少知识原来是错误的,这样让我们觉得自己的知识落后了,必须要迎头赶上!纵观新课改,思想政治这一科目,有不少内容进行了修改,比如纸币有没有价值这一内容,货币本身不是商品了?或者有的内容减少了,比如少了三大产业这一块等等,或者是内容增加了,比如增加了综合探究。这一系列的改变或许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或许还不习惯于这样的课改,又恐惧学生不配合自己的课堂,又或许学生太过于活跃的时候,提出很多自己无法应对的问题时候,这个时候应该要怎么做?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必须不断的去学习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应对能力,努力的去驾奴课堂,做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多参与课堂当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充实课堂知识,并且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这是新课改的目的。
对于培训,我个人觉得,如果认真是参与了,适当的做些笔记,对我们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本人准备了一本笔记本,把视频里面很有利用价值的知识点都抄录下来,多积累些素材,这对今后的教学有恨大帮助。
用自己所学习的新课改理念,将不断的投入到伟大的教学当中去。希望今后能够再多参加新课改的培训,能够多学习到知识,以便于运用到新课改教堂中。
新课改培训总结7
进入七月份以来,系列的新课改培训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本学期我还在上高二的信息技术课,下学期还不能上高一,所以系列在桂林、柳州等地的各种培训都没有机会参加,更谈不上能直观的与专家、教授进行交流与分享,有点遗憾。所幸的是广西新课改培训项目网站上的新课改学习视频也比较全面的讲述了信息技术学科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在新课改中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通过几天的视频学习、网上在线讨论及参与的专家答疑,收益非浅。作为一名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去适应的新课程理念,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更好的服务于未来地教学工作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把握新课程的宗旨。
我认为新课程的宗旨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发展。新课改后,信息技术教学也由原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到如今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能发挥自身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我们教师也由传授者为引导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更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课程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处决于教师的素质。由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师更面临着专业化发展问题的严峻挑战。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在学校中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信息技术教师,又是机房管理员,电脑维修工,还要维护校园网,给其他老师制作课件,甚至还兼着学校的打字员、电工等等。以至于信息技术教师大都忙于应付这些“杂事”,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教学工作,更谈不上专业化发展。而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于信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教师要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只有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合信息社会的人才。
三.理性看待学生差异,以全新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学生。
在新课改远程培训项目信息技术专题视频学习中,有一个专题就专门针对学生的差异作了探究。专题认为,学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中,这种差异尤突出。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理性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并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差异,是我们教师在未来教学中都面临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皆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教师应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已。
新课改培训总结8
20xx年8月2-10日,夏日炎炎,我参加了甘肃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学习培训。在培训中认真观看视频辅导,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把每次作业都当做一次反思,把每次反思的成果以文章形式发表,把反思中遇到的问题以主题帖或班级互动的形式发表。通过培训,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领会,尤其是对新教材中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实施心里大致有了个底,对即将开始的新高考模式及应对策略也有了一个良好的期待。结合本人学习实际,现对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更新思想,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了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依据,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新的课程标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是新课改的旗帜、方向。搞好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树立课标意识。同时也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更新思路,不能再沿用老一套。
二、全面认识了将要实施的新课程,较快地较好地认识了解了新教材,理清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方法策略及主要特点。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引领教学的功能。只有熟悉把握新教材,才能正确使用教材,发挥教材引领教学的功能。
三、通过学习观摩新课程课堂实录,听专家评课议课,揣摩、体会了新的教学路子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在今后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新路,有了一定的思路路,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通过培训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高中政治思想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而新课程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五、通过培训认识到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确立“创新”意识。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打破教学思维定势,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现成观点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转变。创新品质所需要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问题意识,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错、怀疑、争论。因为出错是创新的前奏,怀疑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争论是创新观点产生的加速器,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怀疑、引导学生争论,鼓励学生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
六、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们也要明确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多媒体不宜喧宾夺主,舍本求末。
总之,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走好新的课改之路,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系统把握课程标准;寓新理念于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必须注重学习策略的研究。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生活变化多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将层出不穷。改革的过程是复杂的,也是坎坷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思想上的阵痛和新生。但我相信,这个改革方向是大势所趋,创新的课堂教学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
培训是辛苦的,学习也是辛劳的,但学有所得,值!
新课改培训总结9
从毕业至今经历的培训不多,有印象基本没有,可这次的网络培训和校陪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没开始培训前还有一些埋怨和懒意。随着培训的开始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专家领导,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以前在网上找了很多都觉得一般),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就像久旱的沙漠植物迎来甘露,尽情的吸收水分。更让我开心的是在专家、辅导教师的鼓励下每天都有进步。下面我就培训中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以及培训过程中我的有关西藏新课改的思考和大家分享。
一、课程理念
这次课改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理念不仅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的系列环节中的方向标。第一和第二个理念分别说的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我们去培养谁?第三和第四个理念说的是我们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学生?也就是在生物学课程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字数虽少,但却涵盖了近来,国际上科学教育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共识和努力的方向。
1、“生物科学素养”
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落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对象为全体公民,而非科学家;二是指实际需求,要有针对性;三是生物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生物学知识,还包括探究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
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课程之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生物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高中生物课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学生,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无论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天分,他们的数理基础、理科的悟性的高低,也不管他们民族、贫富的差异,他们生活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等等,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的另一含义是: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在实践中的具体要求是,按课程标准完成必修三个模块和所选的选修模块的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是,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让弱势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在科学素养上都有较大的进步。
3、“提倡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时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范围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探究式学习是理科教育,暨生物学教学中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主动学习者才是成功的学习者。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地思维;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知识,落实“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和领悟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并能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迁移到解决其他问题的工作中。实现有效的学和有效的教。
探究式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和体会与以往教学不同的技能与方法。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长期以来,一些生物学教师认为生物教学仅是教授书本中的知识,所以将将生物课程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中学生物课程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中也局限于对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基于这样的理念编排的课程距离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几乎不能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难以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而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都密切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体会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认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同时也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就是我们培训的第一个内容,那么关于西藏课改如何进行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面对新课程理念,我们接受和认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获得。(2):教师要联系实际的教,当代生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正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随处都有社会生活的实例。特别是西藏这个特殊的环境和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一定要联系实际的教,即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的变迁,结合课本的知识进行教学,要想做好这一点汉族教师应与藏族教师之间多沟通,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内容的变化
实际上跟过去的教材内容比,相应的专题或者涉及到的相应知识点或者范围来说,比原来没有扩大,有些内容删减了,缩小了。但是就是在减少了内容和范围之后,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加深了。关于内容变化多,实际上是我们的一种感觉。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很多,不过在某一些地方,知识会更加完善会更加丰富了,要求让学生理解的成分更多了。还有就是联系实际更多了,按科学教育的术语就是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加重了。最后就是是在课程标准里,对实验要求的变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反映了我们要实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其中要实现学生的能力的提高,要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这样些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参加一些学习活动。
针对教材内容的变化我们西藏的教师有应该做些什么呢。很多老师认为我们在西藏教书从现在学到的知识已经够用了,你们出什么教材我们就教什么教材。这样的想法是不负责任的想法。在我们都还年轻时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准备而不应该坐以待毙。首先对于我们西藏的学生的特殊性,课时是肯定不够的,所以我觉得老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然后再来分析这个教材跟课程标准之间的要求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然后老师再来看一看,我的学生能够接受到什么样的这种程度,然后把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对自己学生和教学环境教学条件这种把握,这四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来最终决定教学内容应该到什么样的深度,到什么样的难度。或者在一开始可以更多的在集体备课组里边,大家来商讨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这个权利在老师。其次就是由于新教材的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因此是新增加了一些内容,而且原有的一些内容有一定的丰富和拓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内容老师们在大学可能都没有学过,这样必然对老师已有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那么本身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一种学习化的社会,其实是对我们每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老师应该说是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己任的,所以老师自身必须具有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或者意识,所以我想面对难度加大,那我们没有别的办法,老师只有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因为毕竟我们老师是新的知识、方法还有新的观念的一个传授者。
三、“概念教学”(核心概念)
生物学发展史表明,生物学的发展首先是概念的发展,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标志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促进生物学科的发展,甚至是对生物学科全新的认识。
“什么是生物学概念?”。专家们认为即事实是客观的,是通过感官或者一定的仪器器材进行观察测量得到的。比如我们说“昆虫具有两对翅、三对足”,这就是一个可观察到的事实。而概念往往是主观的,是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即是由众多的事实归纳推理得出的。
什么是“核心概念”,是生物学科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包含了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理论、模型等等。
那么我们西藏的生物教师学了这个以后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正确区分教材中的概念和事实,当然就是要认真理解感悟“什么是生物学概念”
其次:以前我们上每节课我们都会有知识目标,其中有一些是教学重点,那么现在我们在确定这些教学重点时,以什么作为依据呢?显然,我们在确定每节课知识目标时,都是要以生物学核心概念作为教学重点的。
以上就是我们培训的一部分内容及我的一些肤浅看法。总体来说通过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非常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新课改培训总结10
忙碌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们想必都在好好享受着假期,无论是选择休闲娱乐,还是继续充电,或者是为下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准备。作为老师,我是幸运的!假期我有了一个这样的外出学习的机会。那么在这里我想说谢谢小教部给我们林区教师提供一个这样的学习机会,希望这项活动能永保青春,让每位林区的教师都能受益。下面我就我个人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
此次学习我聆听了十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分别从师德修养、教育叙事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法、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导论、数学课题教学的实效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南、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思考、信息时代下教师专业发展这十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
一、提升师德修养
师生关系的新注解,对话与理解、爱与平等。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老”问题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压迫走向平等,教师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只有在新型师生关系下,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智能、新课程的优势才可得到充分的发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这句话来高度概括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些次学习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用自己一颗挚热的爱心去了解学生,公平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关心、爱护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开启每一个学生心灵的窗户。让教师的爱心成为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原动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不断的付出自己对学生的爱心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每名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学环境自然的形成民主、合谐、平等、愉乐的教学氛围,成为培养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的主阵地。
二、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中,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教师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进行。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力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
教学目的的新构想,教学的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素质,。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们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诸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质,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力求达成的目标。
三、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新课改培训总结11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有县支教老师精彩的授课示范,有全乡广大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我乡教师提供的几十节交流棵,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乡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吃苦、守纪律爱知识、爱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这次活动,有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有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有守旧观念和锐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时还有新教法的快乐有趣和传统教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融合,在这种状态下,也融合出了我乡教育工作现阶段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
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这十天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培训备教案的方法,在教案里面,体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思想。
设计的具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教案中设计的各种故事、游戏、谜语、出示图画、以及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各种实际操作,就是备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三维目标里的其它两中目标。
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
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我们要还儿童美好的蓝天,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争得最大的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案设计得好不好,课前准备充分不充分,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
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六、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教委设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聘请在新课程上有经验的外地、外校老师给我们的学生讲课,我们从中就可以学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验,或者也可以出外听课,学习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我乡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培训总结12
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学习气氛浓烈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真正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排头兵,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就要 深入研究我们要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
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教师应该最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应该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入戏才能把戏演好。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四、教育发展,德育先行
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书育人的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五、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总之,作为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我校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新课改培训总结13
这两天听了专家的精采演讲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认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和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培训总结14
通过暑期十天时间紧,任务重的远程培训后,本人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对新课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摸索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
一、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可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并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
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运用,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可以是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实践形式中,自主锻炼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语文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我认为广大语文工作者应做到:
第一、加强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语文教学新大纲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第二、摘下“变形镜”或“有色镜”,以全新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重要的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的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为没有独立的个性,便没有什么创造性。学生不是小大人,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要求学生模仿。如果今天的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种悲哀。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并非像僵化的学生发展观那样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此外,学生的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这已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实际研究所证实。教师面对某个学生,要问的不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扬长避短。某方面的弱势,或许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优势。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这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皆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
第三、加大对同组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培养、教研、集备活动、教师课堂比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科组形成一帮一的“师徒结对活动”。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新课程,灵活性较大,教师的要勇于面对挑战,在新课程实践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完善自己,力争把自己培养成新课改的弄潮儿。根据县局(20xx)5号文件和20xx年2月7日召开的全县新课程培训精神,乡教委为了搞好这次全乡教师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又按照教发(20xx)3号文件安排,对本次培训工作又做了一次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培训计划,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培训任务.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有县支教老师精彩的授课示范,有全乡广大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我乡教师提供的几十节交流棵,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乡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吃苦、守纪律爱知识、爱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这次活动,有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有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有守旧观念和锐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时还有新教法的快乐有趣和传统教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融合,在这种状态下,也融合出了我乡教育工作现阶段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这十天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培训备教案的方法,在教案里面,体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思想。设计的具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教案中设计的各种故事、游戏、谜语、出示图画、以及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各种实际操作,就是备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三维目标里的其它两中目标。
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我们要还儿童美好的蓝天,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争得最大的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案设计得好不好,课前准备充分不充分,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六、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教委设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聘请在新课程上有经验的外地、外校老师给我们的学生讲课,我们从中就可以学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验,或者也可以出外听课,学习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我乡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培训总结15
这个暑期我参加了20xx年新课改培训学习。这两天半,我认真听取了张校长题为《众人划桨开课改船,凝心聚力进军名校》的专题报告,以及谭剑锋校长所作的新课改专题培训。这次培训,对我校课改一期来取得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推广,同时,为新学期的课改工作指明了方向。坚持一个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抓好两个改革,一手抓课堂教学改革,一手抓学校管理改革;坚定三个信念,“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走出四个误区:反对神秘化,反对形式化,反对行政化,反对模式化;建立五项制度,即先学后教制度、反思制度、小组合作学习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这个学期,我校将在每个年级设两个课改班,按照课改模式全面实施课改。
几位教师的典型发言,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我校新课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这和我校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课改的决心和努力分不开,和教师们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新课改精神分不开。我觉得我校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准确而到位,尤其是在教学中将课改理念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和方案,把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落到了实处。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我们要坚定新课改的信心。新课改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和《国家中长期(20xx—20xx)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需要,是国家战略,是国家意志。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坚定推进,决不动摇,继续将新课改工作推向深入。新课改工作科学性强、业务性强,各学校都在探索,很多探索都是有益的,但切忌浅尝辄止,东一榔头西一斧头。课改的关键是要抓,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一事不精,不做二事,否则一事无成,还影响了新课改的声誉。新课改工作系统性强,周期性强,关键在坚持,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必须坚定信心,对新课改工作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
其次,我们要明确新课改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步作好奠基。
第三,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使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第四,我们要真正变革“课堂”。新课改关键是构建新课堂,根据国家课改政策法规和课改先行者的探索,新课堂具体落实以下思想:落实“三维”目标,新课堂不仅重知识与技能,还要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实现让“学生发展”目标;实践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传统“喂养”式学习方式,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构建课堂三环节,即自学、展示、反馈,凸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直接经历、体验、感悟并及时反馈检测;认真研究三种自学策略,即独学、对学、群学,让三种学习方式流程化、可操作化;全面落实“三主”思想,新课堂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学习主导,发展成为学习主线。落实五方面思想,课堂上就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定会全面发展,主动学习,身心和谐,人格健全。
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可喜变化。当然,新课改也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更多关注并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特别是课堂教学如何紧紧抓住课标要求又有实效,以下是我对课堂教学的四点反思体会。
反思一:“少讲”还是“不讲”,是个问题。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因为讲多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从学习方式看,学生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我认为,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课堂上是不是讲,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导的要引导,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反思二:活动设计过于零乱。
尽管活动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意义,它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但课堂里光有热闹的活动是不够的。如在一堂课里设计的活动及其形式过多,活动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简称“三过”),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而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零乱。其实,教师应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的质量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关系。切实做好既要内容活动化,又要活动内容化,避免出现“三过”现象。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践行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反思三: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感到无所适从。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
反思四:导学案不能充分导学。
新课改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推进“主体参与”课堂文化建构,实施“主体参与、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其先决条件是编写好与之相适应的导学案。导学案的作用就是“导预习”。可在我们的导学案设计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需要我们教师提高认识,注重落实。
一是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一再提倡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可导学案的设计中,只考虑如何“授之以鱼”,而忽视如何“授之以渔”,唯恐培养不出“高分低能”的优秀生。呆板、机械、重复的练习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导学案为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提供了便利,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是过分注重教学的预设性,忽视问题的生成性。
我们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牵制学生、控制学生,希望导学案上的每一个问题,学生能够异口同声地回答出。鉴于此,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预设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了对策。这样,教学过程很顺利,教师没有出现问题,学生自然也没有问题。即使个别学生有问题,也会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变得没有了问题。学生只能顺着教师的设计、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顺着教师的期望,进行着教师心中有数的“表演”,最终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
因此,要把导学案的设计重新来定位,并不仅仅是东拼西凑那么简单。要把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落到实处,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我们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从上个学期参与课改以来,我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这个学期我被选派为六年级课改班的语文老师,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我们已经上了课改的高速公路,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停车,不能掉头,不能转弯,也不能倒车,更不能半途下车,只有前进前进前进,直达目的地。改革的过程是苦的,经历风,走过雨,期盼迎来繁花似锦的课改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