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心得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主渠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确立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外,最根本的就是采用与教学原则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本人结合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得到提高,并在此氛围下,指引着他们去求知探索。例如:在教学《创建写字板文档》时,先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学生小报,然后告诉学生,我们看到这张学生小报就是用写字板制作的,非常漂亮,你们学了这一文章内容后也能制作出这样漂亮的小报来。于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主动尝试法
“主动尝试”法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爱问究竟,以及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或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这些既有可接受性,又有挑战性的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探索、研究精神。例如:在教学《文字的修饰》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制作好这一课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练习,尝试设置文字的字号、颜色、字体等,1
再归纳小结设置操作步骤、注意点等。在这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学习实践活动。
三、问题学习法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解决问题的冲动,动手试试的想法。例如:在教学《查找文件》一课时,设计几个小问题:
1、你能够通过几种方式进行文件的查找?
2、如果你只知道文件名,能不能迅速地把文件找到?„„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操作练习就有了方向,思维就有了动力。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尝试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故意设置认知冲突,引起问题争论,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教学“擦除图形”时,问学生能不能不用“橡皮”工具把画布擦干净?这时,学生遇到了一个新的课题,对新知识充满了向往,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一个寓学于实践的教学情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画图”的菜单命令》一课时,由于这是画图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学生掌握画图
2技巧的检验,所以不需要教师再次重复如何使用画图工具,这时教师可先出示一幅完整的图画样板给同学们看,告诉同学们通过画图软件可以创作出精美的图画,然后就直接布置任务给同学们,要求他们以庆祝“六一”为主题,画一幅完整的画。学生上机实践,完成任务,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任务驱动”法主要把教学内容、知识点等作为一个目标任务,经过这样安排,学生的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目标的完成上,学生就会在目标任务的指引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五、协作学习法
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如在进行《幻灯片制作》教学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幻灯片。可以这样安排:
1、课前进行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主题;
2、每个组员都收集资料,3、组内合作,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4、书写编写、美工、编辑等人员名单,一份集体创作的幻灯片就诞生了。
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树立了团队精神。
六、游戏学习法
对于游戏,学生是最喜欢、最热衷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鼠标的基本操作时(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可结合Windows98附件中“纸牌”游戏来开展。
七、成功体验法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1、即学即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把知识马上应用起来,立竿见影,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会给他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兴趣。
2、激励评价教学中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评价出正确与否,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经验介绍给一部分学得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把他所知道的电脑的高招、窍门、“新发现”等介绍给大家,以此来肯定他的价值,使之有获得成功感、自豪感,树立了自信心。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好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无定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学改革将永无止境。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
神木县店塔第一小学 乔琪
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
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主渠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确立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外,最根本的就是采用与教学原则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本人结合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得到提高,并在此氛围下,指引着他们去求知探索。例如:在教学《初识Word2xxxx》时,先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学生小报,然后告诉学生,我们看到这张学生小报就是用Word2xxxx制作的,非常漂亮,你们学了这一章内容后也能制作出这样漂亮的小报来。于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主动尝试法
“主动尝试”法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爱问究竟,以及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或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这些既有可接受性,又有挑战性的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探索、研究精神。例如:在教学《文字的修饰》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制作好这一课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练习,尝试设置文字的字号、颜色、字体等,再归纳小结设置操作步骤、注意点等。在这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学习实践活动。
三、问题学习法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解决问题的冲动,动手试试的想法。例如:在教学《查找文件》一课时,设计几个小问题:1、你能够通过几种方式进行文件的查找?2、如果你只知道文件名,能不能迅速地把文件找到?......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操作练习就有了方向,思维就有了动力。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尝试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故意设置认知冲突,引起问题争论,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教学“擦除图形”时,问学生能不能不用“橡皮”工具把画布擦干净?这时,学生遇到了一个新的课题,对新知识充满了向往,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一个寓学于实践的教学情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创作图画》一课时,由于这是画图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学生掌握画图技巧的检验,所以不需要教师再次重复如何使用画图工具,这时教师可先出示一幅完整的图画样板给同学们看,告诉同学们通过画图软件可以创作出精美的图画,然后就直接布置任务给同学们,要求他们以庆祝“六一”为主题,画一幅完整的画。学生上机实践,完成任务,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任务驱动”法主要把教学内容、知识点等作为一个目标任务,经过这样安排,学生的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目标的完成上,学生就会在目标任务的指引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五、协作学习法
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如在进行《幻灯片制作》教学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幻灯片。可以这样安排:1、课前进行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主题;2、每个组员都收集资料,3、组内合作,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4、书写编写、美工、编辑等人员名单,一份集体创作的幻灯片就诞生了。
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树立了团队精神。
六、游戏学习法
对于游戏,学生是最喜欢、最热衷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鼠标的基本操作时(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可结合Windows98附件中“纸牌”游戏来开展。
七、成功体验法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1、即学即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把知识马上应用起来,立竿见影,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会给他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兴趣。
2、激励评价教学中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评价出正确与否,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经验介绍给一部分学得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把他所知道的电脑的高招、窍门、“新发现”等介绍给大家,以此来肯定他的价值,使之有获得成功感、自豪感,树立了自信心。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好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无定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学改革将永无止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3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的信息社会,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课前准备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师平时应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了解新课程理念,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落实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2、学习学科新知识,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更新较快,学科教师应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3、了解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发展水平、思想及情感发展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等。
4、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学科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了解所授知识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包括情感态度、认知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正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5、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
6、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遵循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⑴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
⑶设计合理的问题和任务,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⑷设计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⑸设计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过渡自然流畅。
教学设计内容要形成电子文档,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开展过程,学生操作练习内容,板书内容。
7、制作电子板书。设计并制作美观、清晰、简明的电子板书(或课件)。
二、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3、合理运用讲授法,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坚决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4、教态亲切、自然,术语规范、正确,演示正确、熟练。
5、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7、教学过程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教学原则。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
9、课堂教学结构完整,过渡自然流畅。
10、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三、课后教学活动
1、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写出教后感。
2、检查教学设备,排除设备故障。
3、及时批改课后作业,并及时反馈。
4、进行课后辅导工作,对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开展课外活动辅导工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根据学科竞赛内容和项目进行课外辅导。
四、评价与考核
1、信息技术学科只进行期末考查,不进行期中考查。考查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2、评价与考核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和评估学生作品的方法,并以评估学生作品的方法为主。
3、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象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在常规中提到了对学生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学法,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方案,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构筑课堂学习的规范,与教师教的规范相得益彰。
课外活动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在常规的最后一点,提到了教师应积极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结合学科课程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4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入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授业、解惑”,这个“道”字,不仅包含了完成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别人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例如Windows系统及其相关应用软件的知识,包罗万象,应用广泛,教者不可能在每周一节课的条件下教会学生那么多的知识,唯一之计就是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其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善其身。例如教者演示、讲解C盘里的文件管理,学生就要懂得D盘、其他磁盘文件管理的方法;教者演示、讲解在Word文档里图片的插入、移动方法,学生就要懂得视频、声音文件等的操作;教者演示、讲解网卡的硬、软件的安装,学生就要懂得调制解调器等其他硬件的安装、调试等。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不会有局限性,而能够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发展、创新,从而有新的收获。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5
一、内容的整体性。
第一节是邢老师上的“用卡通拼图”。课上邢老师与孩子们“玩”在一起,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但在“任务闯关”的过程中却显得沉闷和零散,我考虑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把知识点割裂的过于零碎。学生在体验拼图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扰,所以效果不是热烈而是“怨声载道”。我觉得如果把任务一、二合二为一效果可能会不同。到了后期作品完成进行评价时,邢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二、小组的有效性。
小组活动在现在的教学中出现频率非常高,两节课中都使用了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仅次还不够,应当发挥小组的最大作用。邢老师是组织了一场小组竞赛,通过小组得星多少来评选优秀小组。如果在小组竞争的基础上再突出一下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小组成员学习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的作品选拔展示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收获更多的东西。
三、反馈的时机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学生在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并急于纠正。因此不断使用“广播”和语言来打断学生,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在操作上,使得学生不断发出叹气声,也使得学生并没有听清楚老师说了些什么,降低了学生的体验。我认为,要做到反馈时机合适就必须要做到任务清晰,语言精炼,避免学生理解错误。
四、学案的合理性。
两位老师都用了学案,对学案的使用我存在一点疑义。学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是教学设计的另一种呈现,还是对学生帮助性的引导。学案中的任务一、二、三改为锦囊一、二、三是不是更好。对于学案的使用我也是在思考和摸索,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完善。
五、过程的完整性。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自学、应用、展示、评价、纠正”几个部分。整体上体现过程,部分里也应该体现,这样学生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6
作为一位和信息技术课程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目睹了这十几年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心里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做人求真的主战场。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好好进行研究,如何减少教师的多余灌输性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完善课堂教学,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低年级学生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不认识字,听不懂教师下达的命令,如果很生硬地去讲解课堂内容,那么学生可能很难听懂。于是我就准备了一些非常鲜活,并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并制作了一些相关的课件,搜索了一些相关软件辅助教学。例如教学“鼠标用法”时,我选择了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软件来让学生练习,还有一些小的儿童涂色软件,让学生在涂色或是绘画的过程中,学会画的整体布局,学会审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练习了鼠标的各种用法。达到了设计本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但不难学,而且还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跟随教师学,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引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我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学生,我解决的办法是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有时还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濡目染。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桌合作画出“五边形”,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五边形”会画了,其他的三角形、七边形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将逐步走向成熟、趋于完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7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以前我们教学生为学而教,只注重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演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独创。对教师设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训练题目得心应手,而遇到新的问题或出现故障时,却手足无措。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让学生怎样自己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找到最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只要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方法,什么样的自行车都能骑。这样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学习工具的优越性,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学计算机课。有趣味、多角度、有创新地教学,使小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没有教材,没有演示设备,教师的“干”讲,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学生还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时我就采用了“畅所欲言”教学法。首先,我在前一节课时,故意加大练习量,让学生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训练,学生问的问题也故意留下几个,等下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表扬上节课勤于发问的学生,然后激发其他同学提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这时没有机会发问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听完后我“故意”说:“哎呀!这个问题我怎么不记得了,其他同学谁能说说?”乐于助人的孩子们就抢先发言了。这样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放手让学生互相解决,最后老师来点拨讲解共性的问题,这样孩子们会听得更认真、更仔细、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课题效率,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和自己的预期目的。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
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一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在学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电子幻灯片的活动,同学们自愿结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大家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策划、有负责收集资料、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另外各个小组之间还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局域网中共享。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小学《信息技术》中有一用《动画自己做》程序来制作动画故事,该程序为学生提供了背景、静物、动画角色等素材,十分地直观,操作也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只是随心所欲地将各种素材拼凑在一起,而并没有掌握到动画的制作方法。于是我提出了三个动画制作任务:
1、让一个小朋友从左向右跑去。
2、两位小朋友赛跑,要求同时起跑。
3、两组小朋友进行接力赛。这三个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加入一个动画角色到加入两个动画角色,并要能控制角色的动作时间,最后一个任务要改变动画角色。学生在这一连串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因此,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长此下去,我们一定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进而真正完成学生“全人”发展这一艰巨的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8
我1991年毕业于z市第二师范学校,已在教育这片净土耕耘了。19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本着“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教育事业,洒向我的学生,书写着我教书育人的喜怒哀乐,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学生这一片清纯之地。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良好的师德形象,则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中,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我时时处处注意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人们常说:“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教育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我要求自己首先做到认真严谨。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求学生遇到不会的字,要查字典。我首先放在讲台上一本字典,在上课时,有时遇到一个有争议的字音时,我首先拿起字典进行查阅,学生也纷纷查起字典来,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
(二)、要求学生多读书。我要求学生每天读半小时书,我自己每天也读半小时书,第二天上课前,老师和学生都在班上讲一下昨天读书的内容,每人一天,其它学生则签条督促其看书。
同时,在合适的时间搞一个读书汇报,让同学们展示读书成果,写读书卡,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几年来,坚持这一做法,学生的反映良好,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写作文也不发愁了。人生目标更明确了,人生态度更积极了,为人处世也多了方法和技巧。
作为班主任,我也注意时刻在点滴之中进行教育学生。刚接到新的班级时,同学们的行为没有一定的约束,班级也常常出现脏、乱、差的现象。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一方面正面教育学生应该怎样做,另一方面还要亲自做示范,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提醒,不断示范,如此反复,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当我看见讲台下有纸时,就默默地捡了起来,放在垃圾箱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主动拾捡地上的垃圾了。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有人说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奉献就是付出。我深有同感,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而又紧张的,每天早晨从踏进校门就感觉像是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总有忙不完的事。在进入复习阶段,白天测试辅导,没有批阅卷子的时间,我就利用晚上回家的时间批阅卷子。我的儿子总是开玩笑地说:“妈妈,咱俩一起写作业。”每天忙完,已是晚上十点多钟,而第二天早上七点又踏进学校的大门。就是我母亲住院那十天,我也只能在周六去医院一次,我真感觉对不起我的母亲。
三、尊重学生、倾注爱心
教师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育人应以道德为先。我经常教育学生以德为重。作为班主任,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爱学生,拥有良好的师德,就有了解决学生问题的保证。爱心来不得半点虚伪,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本着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在上午第三节课下课时丢了五元钱,我处理得就很好,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那天要收电影费,第四节课铃一响,我就走进教室,准备收电影费,在收费没开始前,一个学生报告:“老师,我带了五元钱,下课时,还在文具盒,可现在没有了。”我看一下这名学生,这名学生不是个撒谎的学生,为慎重起见,我又调查了周围的学生,周围的学生证实,这名学生确实带钱了,于是我说:“也许你没带钱,怕老师说你一时糊涂,拿了同学的钱,现在同学们都趴在桌子上,是谁拿的,谁就扔到地上。”结果,一无所获。我又说:“这次,同学们全趴在桌子上,老师出去,是谁拿的,你可以往别人的地上扔。”说完,我走出教室。我在门口窥视动静,只见第一桌的秦延平同学弯腰,把钱放在脚下用力往后蹬,等他的动作完事,我推门进屋,让同学们在地下找,学生找到了这张五元钱,丢钱的张泽锴同学也证实是他丢的钱,班级的学生一片欢呼。这时,放学铃也响了,等到下午上学时,我故意坐在教室里等秦延平。等秦延平了,我说:“你去办公室给老师倒撮子。”随后,我也回到了办公室,学生倒完撮子刚要走,我叫住了他,开始秦延平不承认,后来我说:“为了不认别人知道,才假装让你倒撮子的。”孩子听后,很感动,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四、亲近学生、重塑身心
帮助孩子重塑健康人格,是我的又一特殊举措。我坚信,真诚的爱终会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如迟文静同学,性格非常暴躁,她父母离异,母亲再婚,又生了一个小弟弟,她总认为妈妈偏向小弟弟,而不偏向自己的原因是亲爸爸不在身边。为抚平迟文静心灵的创伤重塑健康人格,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在她与别人打架时,我耐心地引导她分析原因,寻求几种解决方法,让她自己选择;当听到她咳嗽时一边让她妈妈帮她买药,一边鼓励她加强锻炼;当她过生日时,我给她送上了祝福,并在贺卡上写上鞭策的话。丝丝师爱如涓涓细流浸润着迟文静渴望爱的心田,与我的感情越来越深,进步也越来越大,她深刻认识到妈妈带她的不容易,把所有的干劲都投入到了学习上,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在月考中,获得了全年组第七名的好成绩,对她的母亲也不再抱怨了。现在,她已经上高二了,还经常给我发短信,看到学生的短信,我感到了由衷的欣慰,我坚信,只要耕耘,就会有收获。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凭一颗爱心做人,使我在工作中力争做一个能容人的人,容人使我以学校利益、学生利益为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年获得市级优秀课,20xx年《让爱拂去孩子的心灵》一文获得市级优秀论文,20xx年被评为市级骨干班主任。
人无完人,我还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我将以各位同仁为榜样,不断地学习,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争取做到更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9
“你的付出,宛如那蹦跳在草尖树叶上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你激动的泪花,美丽足下的每一寸沃土。三尺讲台,表述了您的虔诚,水晶般的情愫,源于您心中的那一轮日出。老师啊,敬爱的老师,我多想画一幅彩锦献给您,献给您的不眠之夜,我多想画一个微笑的太阳,挂在您亮着烛光的窗前,伴着您迎接灿烂的明天。”我用这首小诗开始今天的演讲。可能你们听了之后未必有所感想,而我当时读完感动得泪花闪闪。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班小李同学上学期开学第一篇日记的内容,他在日记中写到,我突然发现,这个张老师也不错,我给张老师写首小诗,希望老师能够喜欢。这个学生是我到三小遇到的第一个令我头疼的学生。他公然在老师的课堂上大声说笑,公然出入校长办公室告状,专门挑老师的毛病,造谣说老师坏话,故意违纪给班级减分,等等等等。可以说我为了这个学生付出了很多很多。五年级上个学期我是在与他的较量中一路走过来的,这其中的艰辛与苦楚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教师的责任,想到家长期盼的.目光,我就为自己加油,我常常这样想,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再难转化也不能轻言放手,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
无数次的谈话,无数次的感化教育,无数次的爱的付出,终于唤醒了迷途中的他。清楚地记得,他在课间拿了别人贵重的东西,学生找时他不承认,后来经过调查他最终承认了,事后为了维护他的自尊,我与那个同学轻描淡写地说,他只是想拿来玩儿,没有其他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也根本不知此事。学生也没有因此对他另眼相看。事后我教育了他,让他明白不告诉别人一声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就是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他。那天他痛哭流涕地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做那傻事了,老师我对不起你,然后他一五一十地将他做的错事都和盘托出,包括曾经与老师作对,故意气老师等事情。那以后他上课居然举手发言了,虽然成绩不算好,也偶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但毕竟进步了,可以说对他的教育我已成功地迈出了一小步,以后还需一步步地扎实地走下去,我相信他会越来越进步的。
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付出。为了别人的孩子,有时就要忽略自己的孩子。我在初中教学时,孩子还没上学,我每天要上晚自习,有时家里没人看孩子,没办法就得把孩子带到学校,孩子晚上睡在课堂上是常有的事。孩子上了学,有时不得不把他锁在家里。下了晚自习,九点多钟回到家一看孩子早趴在炕上睡着了,旁边放着作业,边上一张字条:妈妈,回来给我检查作业,我太困了。说实在的,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那个时候我一边抱着熟睡的孩子,一边说,孩子,妈妈去上晚自习,是去辅导学生,妈妈对不住你,但你要理解妈妈,因为妈妈是老师,那么多孩子在等妈妈,妈妈只好委屈你了。
孩子,长大你就会明白的。当老师就要时刻为学生负责呀。就是这么困难,我也没有耽误过一次晚自习。因为我理解农村孩子,要想跳出农村,只有通过学习这条路。既然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就将信任统统交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他们尽心尽力呢?所以再苦再累,只要一想到学生那渴求知识的眼神,我就觉得我的选择没有错,我的付出很值得。是啊,当夜晚读着毕业生的一封封来信,我便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快乐,为我的三尺讲台的默默耕耘而自豪。而今,我已从教整整十八年了,如果有人问我:“你爱自己的职业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选择,便意味着负责。不仅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更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负责就是对爱的最好表达。”行走在学生的世界,我倍感骄傲与自豪,选择教师,我就选择了一份责任,同时也收获了感动与幸福。
选择教师,就选择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我们可以没有安徒生、格林兄弟的才华,但我们可以拥有他们一样的爱心,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学习,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让他们感到我们和他们是同一棵树上两片相同的叶子,在风中吹拂着相同的韵律。
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努力实践着。对天资聪颖的孩子,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我用爱心、耐心铸成一把钥匙,寻找他的自信,打开他心灵的窗户;对生病的孩子,我更是少不了关怀、探望......我刚接手五年一班时,一个不声不响的小男孩走进了我的视野。他总是在学生面前沉默寡言,上课也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缺少了同龄孩子的朝气。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孩子怎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呢?通过悉心观察,我发现他很少在学生面前表现自我,也很少说话,有一种天生的胆怯与羞涩。所以我找了一个机会,悄悄来到他的身边,为了消除他的畏惧心理,我拍拍他的头说,老师知道你是个优秀的孩子,希望你每天进步。
此后为了在学生面前让他拥有自信,我有意在学生面前表扬他,比如表扬他上课听得最认真,值日最负责任,自习课表现最好,作业做得最工整,做操动作最规范等等。下课后主动与他交谈,看他不爱说话,就每天给他布置说话交流的任务。并对他说老师就喜欢听你说话;见他不与学生往来,我就让他每天下课给同桌讲一个小笑话,并神秘地告诉他,你知道吗,咱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你纯正的口音,更喜欢你说话的神情。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课间能看到他与同学交流的情景,也发现他看老师的表情变了,脸上露出了孩子的朝气,变得更爱学习了。面对鼓励,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说话的语气也壮了,现在的这个男孩公开课上还敢举手发言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转变的呢?让我大声地告诉你们吧!那是爱的力量,责任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在工作中,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正是这“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一天天地长大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了如何去爱,懂得了怎样做人;孩子们进步了,当得到同行、家长的一致认可时;当听到孩子们说:“我最喜欢张老师时”,我好感动,我好快乐!
如果孩子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孩子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孩子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孩子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我们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让我们用我们的责任心迎来孩子们对我们的信任,用我们的爱心之船载送着孩子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0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地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地学习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地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但对培养跨世纪地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地素质也有着深远地意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对这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最大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题,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动画制作软件时,我向同学们展示了精彩的动画课件,配上解说,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导他们去认识动画制作软件。这一片段设计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到自由上机都被老师吸引着,对一些操作技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不小的求知欲。
二、注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精彩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
流和合作,能够起到理清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和增进友谊的作用。比如在教学综合实践课时,我就让学生交流合作,让他们共同完成设计动画脚本。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交流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到“文字遮罩”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首先仔细阅读课文,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几乎不用教师做任何讲授,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上述内容,为“文字遮罩”的实际操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以实践操作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教学时,我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操作中作好辅导,保证学生课堂上机操作时间。
半个学期以来,我觉得今后自己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努力。
(一)由于条件地限制,学校不能做到一人一机,所以在上
课过程中我应该控制好课堂纪律,分配好每个学生地操作练习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地机会。
(二)学生对游戏存在着太大地兴趣,在教学时,我应该努力控制学生玩游戏地时间和游戏地类型。
(三)自己还必须加强该方面知识地学习。如电脑地维修知识等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看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以更科学更有有效的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1
20xx年12月21日在莘县明天小学召开了小学信息技术优课展示教研会,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我有幸前去参加,聆听了莘县实验小学孙晓敏老师执教的《画几何图形》和另一位老师《艺术字扮漂亮》两节课。下面我重点谈一谈孙晓敏老师的《画几何图形》这堂课,谈一谈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1、孙老师的这节课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演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设计都非常巧妙,教学环节合理,教材分析准确到位,课前准备充分,基本功扎实,非常自如地驾驭课堂,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大部分都会了,用logo各种命令,来控制小海龟的移动轨迹。
2、孙老师的课堂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能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所学知识点,思路清晰,学习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没有一味的采用“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任务驱动”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在操作中学习掌握知识。学生既不觉得累,又学到了不少知识,事半功倍。
3、在课堂教学中,申老师都体现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遇到问题时,并没有一味的询问老师,而是更多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寻解决方法,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听完这节课后,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有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经常浮现着。那就是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呢?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如何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结合这一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一、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具体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教师还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备出适应学生发展、适应课堂教学需求的好课。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而且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枯燥使得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了理性认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接着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各个学科都得到了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应当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学生能及时地纠正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即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这种方法经常还用于在小学课堂中,而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更加促进了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有主人公的意识,敢于参与,勇于表现,慢慢地把“学计算机”变成“玩计算机”。如学习“鼠标、键盘”一课时,教师可先教会学生使用鼠标,再讲一些基本的键盘知识,让他们慢慢地学会控制计算机,同时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控制鼠标、键盘,熟练掌握电脑的开启和关闭。如此一来,既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电脑基础知识,又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好这门课程。
四、小组协作,互助学习。
1、“以优助差”,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同学之间互助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利用局域网进行资源共享。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2、“能者为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例如,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初学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训练。但由于有的同学对电脑很陌生,操作时很僵硬,所以我就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边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之间更能沟通,这样互教互学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它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利用不当,它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诱发犯罪。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把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带入因特网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寻找一些比较前沿的富有趣味性的内容来充实信息技术课堂,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2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会后,我们课题组又开展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认真学习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一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又升华了许多,体会也颇为深刻。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一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阐述非常精辟,可谓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座灯塔。
教学方法,重在激发兴趣,积极引导。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知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事实证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是熟悉而又新奇的,怎样引导他们打开计算机的大门呢?那就要靠学习兴趣的激发。儿童的特点之一是喜欢自己动手,小学生刚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总是表现出十分兴奋和好奇,加上老师对计算机神奇功能的介绍,更加深了一种神秘感,这样使学生对计算机又多了一份兴趣,促使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好学,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情绪,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对于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果处理不好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师当前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着力探索的课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一书指导性强,特别强调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实施“形象化”信息技术教学。小学阶段智力开发的主要做法是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小学生教育方面,计算机有其特殊优势,用计算机在玩中游戏、娱乐、学习等,既可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又可以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形象化、游戏化等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实施“形象化”信息技术教学。
“形象化”信息技术教学形象比喻,能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想象。学生从小接触计算机,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让他们理解一些必要的抽象基础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把计算机难懂的理论与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之变得形象化,如教学“存储器”时,把“硬盘”比作一个“大仓库”,里面装有很多很多的软件。对于小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他们感兴趣、能轻而易举的事物来做比喻,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当然,有些比喻不一定确切,但重要的是让小学生有了一个直观的想象,让学生在一种通俗易懂的氛围中接受信息技术知识。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一书,多次提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是一种引导学生愉快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及操作技能的适用于小学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活跃,爱玩好动,学习容易从个人兴趣出发,兴趣难以持久。因此不宜采取长时间的说教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而要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接受新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地引导他们,在玩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足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使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内容走进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并且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应用性、技能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信息技术教学也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利用价值。将信息技术融入生活实践中,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另一特色,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现代和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信息技术教师研修书籍,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修,我感觉我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然还当努力学习,争取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再上一层楼。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3
一、激发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小学生尤其如此,媒体计算机通过文字、图画、动画、声音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应用计算机课件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用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向学生播放动物旅游公司派来了三辆公共汽车,来接动物们去旅游画面,教师问:同学们猜一猜看,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车子行驶起来,又快又稳;教师问: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想。接着老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圆”它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
二、合理运用动画揭示规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呈现过程,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如果教师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书中的图例,由静态转变动态,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学生们就能随着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如运用计算机技术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的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们用计算机技术演示,先把一个圆2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等份,16、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直观地演示出图形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克服认知障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及时反馈,实现精讲多练
为了节省上课板书的时间,增加练习量,教师往往把练习题抄在几块小黑板上,或写在幻灯片上,这些传统的媒体都比较单调枯燥,让学生感觉到是在“题海”里游泳。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计算机具有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再加上生动的画面,灵活的交互性,使学生把做题当作一中乐趣而乐此不疲。例如:学生在练习时,如果选择了正确答案,显示屏上就会有可爱的小人出现,并伴随着声音:“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些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即使算错了得数也没有关系,显示屏上会出现一些鼓励性的语句,让学生不灰心,继续努力。这样,既使学生身在“题海”,而依然感觉“海中的世界真精彩!”象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 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即时的反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结果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
五、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在低年级的学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段时间,我发现班里的一部分学生总是上学迟到,根据这一现象,我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设计了小主人嘟嘟的新朋友钟表这样的情境:嘟嘟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闹钟。这天早晨8时了,嘟嘟才到校。看到这里,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我让大家说一说,嘟嘟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批评嘟嘟上学不应迟到。那我们上学应该怎么做呢?紧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不学嘟嘟,要按时到校。这时,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认识到了错误,决心按时上学,再也不迟到了。通过这节课,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相联系设计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及彼。使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样做往往比传统的说教学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六、个人认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明确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高瞻远瞩,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明确设备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使设备生诱、贬值;再次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高度。
2、培训教师,提高教师应用技能。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培训能操作、懂设计、会维修的教师的工作已刻不容缓。其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日趋广泛,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广大教师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二:跨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能迎接21世纪挑战、全面发展、潜能大、素质高的建设人才。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其三:近年来多数农村小学配置了多媒体电脑,如果不培训出相应的教师,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增进交流,促成资源共享。由于缺乏简洁、易操作的课件制作平台,使得课件的制作相当麻烦,这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得不到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促成资源的共享,无论是对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还是课件的使用率都将大有裨益。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4
信息技术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第一学期)陈畅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当堂点评学生作业:根据我们学部的打造博文课堂新模式的要求,对于每节课,要坚决实行堂堂清,对于电脑课这样注重实际操作的课程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一直坚决执行着,而且当堂对每个完成作业的同学随堂点评.使学生能更好的学好知识,,使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还不需要参加中考,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很多学生也就没有用心学习,根据这钟情况,我就在班上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多做些作品,多参加一些比赛。
七、灵活变通。我们学校所有的电脑课都在学校电脑机房上课,学生原离班主任的视线,纪律相对比较松散,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以为我所教的实验班的学生都很听话,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就算成绩好的,到了上电脑课的时候,心里依旧就想着玩玩电脑,上上网,并不是很在意老师的讲课内容.后来我改变了教学模式.每节课给他们布置具体的作业必须完成,经过老师检查验收后便可以上网.后来发现这种效果还不错.
八、本学期踏实认真地完成了三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并让三年级的学生都学到的知识归为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初步: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应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2、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掌握PowerPoint中文本的添加,图片的插入,动画的设置,超级链接的制作。
3、用计算机画画,进行名片的制作。
4、网络的简单应用,学会上网,学会查看网上同学的电脑中的信息。 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三年级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20xx—20xx第二学期)陈畅
20xx春季学期以来,我认为自己的收获很多,特别我担任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并兼任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与整理工作。回顾这一年来在领导和老师们热情的帮助和支持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现将一年来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这期间本人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学校的安排,按时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廉洁从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参与的主要工作。
1、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我担任了学校三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到;课前精心准备、课堂认真教学、课后细细反思,并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本身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伙伴,通过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并充分运用于实践中。
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电脑有时出现故障,有时上不了课,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2、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与整理
3、学校电子备课室电脑的软硬件维护工作;
4、协助教导处完成了电子学籍系统建档工作;
5、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的管理维护工作。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我要保证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让教师、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我尽职尽责,保持各功能室有一个清新、卫生的环境,保证各功能室各种机器的正常使用,无故障产生。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采纳。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拥护者和实践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主线,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技术”的魅力。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很强烈的感情。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对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也是英语教学中所必须采用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他们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我发现教师采取多媒体上英语课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记得快,记得牢,有的同学甚至对于非要求掌握的内容也能复述出来。例如:在讲《When is your birthday?》一单元时,我首先说今天是我们的朋友Li Ming的生日,让我们为他唱一首生日歌吧,于是用多媒体播放“Happy Birthday to You”FLASH歌曲,把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然后,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店,让学生为Li Ming买一个生日礼物,组织各小组编一个购物的对话,并询问每个人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参于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中来。将复杂难记的月份的名词及序数词轻而易举的记在脑中。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又为进一步愉快地学习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主题为线索的教育方向。
二、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和词汇的学习,忽视句型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如我在教句型“Can I help you ?”时,通过Powerpoint设计了几个情景:
(1)你去商店买东西;
(2)一个学生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
(3)一个中学生主动帮助一位外国人认路。
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 ?”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什么时候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怎么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情景的教学中,学生既要考虑所处的场合,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前后连贯,也就是要把符合环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组织在上下连贯、前后呼应的语篇中。在学习“Can I help you ?”句型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我们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 you very much。。”和“You are welcome 。”等句型和单词,并将它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一来,通过多媒体我们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教学中学生任务是听,然后跟老师读。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不灵活,枯燥无味。渐渐地,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讨厌上英语课,怕上英语课。而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能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时,老师走下讲台,到同学们中,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分享他们的快乐,师生关系民主,合作愉快。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愿意合作,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英语中去。如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学习是相对的枯燥的,传统方法是教师领读或用录音机范读,学生跟读,这些都不能有效全面地刺激学生的感观,应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会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他们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对于单词的学习也就轻而易举了。如:插入一个可爱的喜羊羊,分别在喜羊羊的不同位置插入暖羊羊,灰太狼等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而且学生既轻松,印象又深刻。再让他们听读说不就简单容易得多了吗,而且恐怕他们还很愿意去运用一下。再如为了突出动词在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态的句子中的变化,可在课件中制作不同的人,有单数和复数,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回答,并把关键词做成红色,十分醒目,加深学生对此的印象。最后,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动词的变化。在他们总结后,打出条列清楚,重点突出的表格加深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总之,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确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设备的应用给教学输入了一股新鲜、灵动的风,它如英语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它激活课堂、激活教材、激活师生,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节奏明快、层层推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视、听、说并举,真正感受英语的魅力。我深信只要我们能真正能恰如其分地把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长春市宽城区铁北二路小学哈磊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以前我们教学生为学而教,只注重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演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独创。对教师设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训练题目得心应手,而遇到新的问题或出现故障时,却手足无措。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让学生怎样自己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找到最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只要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方法,什么样的自行车都能骑。这样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学习工具的优越性,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学计算机课。有趣味、多角度、有创新地教学,使小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没有教材,没有演示设备,教师的“干”讲,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学生还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时我就采用了“畅所欲言”教学法。首先,我在前一节课时,故意加大练习量,让学生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训练,学生问的问题也故意留下几个,等下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表扬上节课勤于发问的学生,然后激发其他同学提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这时没有机会发问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听完后我“故意”说:“哎呀!这个问题我怎么不记得了,其他同学谁能说说?”乐于助人的孩子们就抢先发言了。这样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放手让学生互相解决,最后老师来点拨讲解共性的问题,这样孩子们会听得更认真、更仔细、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课题效率,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和自己的预期目的。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一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在学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电子幻灯片的活动,同学们自愿结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大家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策划、有负责收集资料、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另外各个小组之间还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局域网中共享。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小学《信息技术》中有一用《动画自己做》程序来制作动画故事,该程序为学生提供了背景、静物、动画角色等素材,十分地直观,操作也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只是随心所欲地将各种素材拼凑在一起,而并没有掌握到动画的制作方法。于是我提出了三个动画制作任务:
1、让一个小朋友从左向右跑去。
2、两位小朋友赛跑,要求同时起跑。
3、两组小朋友进行接力赛。这三个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加入一个动画角色到加入两个动画角色,并要能控制角色的动作时间,最后一个任务要改变动画角色。学生在这一连串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因此,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长此下去,我们一定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进而真正完成学生“全人”发展这一艰巨的任务。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
信息技术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第一学期)陈畅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当堂点评学生作业:根据我们学部的打造博文课堂新模式的要求,对于每节课,要坚决实行堂堂清,对于电脑课这样注重实际操作的课程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一直坚决执行着,而且当堂对每个完成作业的同学随堂点评.使学生能更好的学好知识,,使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还不需要参加中考,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很多学生也就没有用心学习,根据这钟情况,我就在班上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多做些作品,多参加一些比赛。
七、灵活变通。我们学校所有的电脑课都在学校电脑机房上课,学生原离班主任的视线,纪律相对比较松散,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以为我所教的实验班的学生都很听话,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就算成绩好的,到了上电脑课的时候,心里依旧就想着玩玩电脑,上上网,并不是很在意老师的讲课内容.后来我改变了教学模式.每节课给他们布置具体的作业必须完成,经过老师检查验收后便可以上网.后来发现这种效果还不错.
八、本学期踏实认真地完成了三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并让三年级的学生都学到的知识归为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初步: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应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2、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掌握PowerPoint中文本的添加,图片的插入,动画的设置,超级链接的制作。
3、用计算机画画,进行名片的制作。
4、网络的简单应用,学会上网,学会查看网上同学的电脑中的信息。 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三年级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20xx—20xx第二学期)陈畅
20xx春季学期以来,我认为自己的收获很多,特别我担任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并兼任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与整理工作。回顾这一年来在领导和老师们热情的帮助和支持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现将一年来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这期间本人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学校的安排,按时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廉洁从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参与的主要工作。
1、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我担任了学校三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到;课前精心准备、课堂认真教学、课后细细反思,并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本身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伙伴,通过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并充分运用于实践中。
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电脑有时出现故障,有时上不了课,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2、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与整理
3、学校电子备课室电脑的软硬件维护工作;
4、协助教导处完成了电子学籍系统建档工作;
5、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的管理维护工作。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我要保证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让教师、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我尽职尽责,保持各功能室有一个清新、卫生的环境,保证各功能室各种机器的正常使用,无故障产生。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2
“你的付出,宛如那蹦跳在草尖树叶上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你激动的泪花,美丽足下的每一寸沃土。三尺讲台,表述了您的虔诚,水晶般的情愫,源于您心中的那一轮日出。老师啊,敬爱的老师,我多想画一幅彩锦献给您,献给您的不眠之夜,我多想画一个微笑的太阳,挂在您亮着烛光的窗前,伴着您迎接灿烂的明天。”我用这首小诗开始今天的演讲。可能你们听了之后未必有所感想,而我当时读完感动得泪花闪闪。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班小李同学上学期开学第一篇日记的内容,他在日记中写到,我突然发现,这个张老师也不错,我给张老师写首小诗,希望老师能够喜欢。这个学生是我到三小遇到的第一个令我头疼的学生。他公然在老师的课堂上大声说笑,公然出入校长办公室告状,专门挑老师的毛病,造谣说老师坏话,故意违纪给班级减分,等等等等。可以说我为了这个学生付出了很多很多。五年级上个学期我是在与他的较量中一路走过来的,这其中的艰辛与苦楚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教师的责任,想到家长期盼的目光,我就为自己加油,我常常这样想,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再难转化也不能轻言放手,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
无数次的谈话,无数次的感化教育,无数次的爱的付出,终于唤醒了迷途中的他。清楚地记得,他在课间拿了别人贵重的东西,学生找时他不承认,后来经过调查他最终承认了,事后为了维护他的自尊,我与那个同学轻描淡写地说,他只是想拿来玩儿,没有其他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也根本不知此事。学生也没有因此对他另眼相看。事后我教育了他,让他明白不告诉别人一声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就是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他。那天他痛哭流涕地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做那傻事了,老师我对不起你,然后他一五一十地将他做的错事都和盘托出,包括曾经与老师作对,故意气老师等事情。那以后他上课居然举手发言了,虽然成绩不算好,也偶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但毕竟进步了,可以说对他的教育我已成功地迈出了一小步,以后还需一步步地扎实地走下去,我相信他会越来越进步的。
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付出。为了别人的孩子,有时就要忽略自己的孩子。我在初中教学时,孩子还没上学,我每天要上晚自习,有时家里没人看孩子,没办法就得把孩子带到学校,孩子晚上睡在课堂上是常有的事。孩子上了学,有时不得不把他锁在家里。下了晚自习,九点多钟回到家一看孩子早趴在炕上睡着了,旁边放着作业,边上一张字条:妈妈,回来给我检查作业,我太困了。说实在的,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那个时候我一边抱着熟睡的孩子,一边说,孩子,妈妈去上晚自习,是去辅导学生,妈妈对不住你,但你要理解妈妈,因为妈妈是老师,那么多孩子在等妈妈,妈妈只好委屈你了。
孩子,长大你就会明白的。当老师就要时刻为学生负责呀。就是这么困难,我也没有耽误过一次晚自习。因为我理解农村孩子,要想跳出农村,只有通过学习这条路。既然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就将信任统统交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他们尽心尽力呢?所以再苦再累,只要一想到学生那渴求知识的眼神,我就觉得我的选择没有错,我的付出很值得。是啊,当夜晚读着毕业生的一封封来信,我便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快乐,为我的三尺讲台的默默耕耘而自豪。而今,我已从教整整十八年了,如果有人问我:“你爱自己的职业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选择,便意味着负责。不仅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更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负责就是对爱的最好表达。”行走在学生的世界,我倍感骄傲与自豪,选择教师,我就选择了一份责任,同时也收获了感动与幸福。
选择教师,就选择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我们可以没有安徒生、格林兄弟的才华,但我们可以拥有他们一样的爱心,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学习,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让他们感到我们和他们是同一棵树上两片相同的叶子,在风中吹拂着相同的韵律。
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努力实践着。对天资聪颖的孩子,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我用爱心、耐心铸成一把钥匙,寻找他的自信,打开他心灵的窗户;对生病的孩子,我更是少不了关怀、探望......我刚接手五年一班时,一个不声不响的小男孩走进了我的视野。他总是在学生面前沉默寡言,上课也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缺少了同龄孩子的朝气。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孩子怎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呢?通过悉心观察,我发现他很少在学生面前表现自我,也很少说话,有一种天生的胆怯与羞涩。所以我找了一个机会,悄悄来到他的身边,为了消除他的畏惧心理,我拍拍他的头说,老师知道你是个优秀的孩子,希望你每天进步。
此后为了在学生面前让他拥有自信,我有意在学生面前表扬他,比如表扬他上课听得最认真,值日最负责任,自习课表现最好,作业做得最工整,做操动作最规范等等。下课后主动与他交谈,看他不爱说话,就每天给他布置说话交流的任务。并对他说老师就喜欢听你说话;见他不与学生往来,我就让他每天下课给同桌讲一个小笑话,并神秘地告诉他,你知道吗,咱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你纯正的口音,更喜欢你说话的神情。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课间能看到他与同学交流的情景,也发现他看老师的表情变了,脸上露出了孩子的朝气,变得更爱学习了。面对鼓励,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说话的语气也壮了,现在的这个男孩公开课上还敢举手发言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转变的呢?让我大声地告诉你们吧!那是爱的力量,责任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在工作中,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正是这“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一天天地长大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了如何去爱,懂得了怎样做人;孩子们进步了,当得到同行、家长的一致认可时;当听到孩子们说:“我最喜欢张老师时”,我好感动,我好快乐!
如果孩子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孩子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孩子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孩子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我们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让我们用我们的责任心迎来孩子们对我们的信任,用我们的爱心之船载送着孩子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3
20xx年12月21日在莘县明天小学召开了小学信息技术优课展示教研会,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我有幸前去参加,聆听了莘县实验小学孙晓敏老师执教的《画几何图形》和另一位老师《艺术字扮漂亮》两节课。下面我重点谈一谈孙晓敏老师的《画几何图形》这堂课,谈一谈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1、孙老师的这节课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演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设计都非常巧妙,教学环节合理,教材分析准确到位,课前准备充分,基本功扎实,非常自如地驾驭课堂,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大部分都会了,用logo各种命令,来控制小海龟的移动轨迹。
2、孙老师的课堂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能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所学知识点,思路清晰,学习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没有一味的采用“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任务驱动”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在操作中学习掌握知识。学生既不觉得累,又学到了不少知识,事半功倍。
3、在课堂教学中,申老师都体现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遇到问题时,并没有一味的询问老师,而是更多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寻解决方法,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听完这节课后,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有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经常浮现着。那就是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呢?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如何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结合这一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一、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具体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教师还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备出适应学生发展、适应课堂教学需求的好课。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而且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枯燥使得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了理性认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接着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各个学科都得到了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应当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学生能及时地纠正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即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这种方法经常还用于在小学课堂中,而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更加促进了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有主人公的意识,敢于参与,勇于表现,慢慢地把“学计算机”变成“玩计算机”。如学习“鼠标、键盘”一课时,教师可先教会学生使用鼠标,再讲一些基本的键盘知识,让他们慢慢地学会控制计算机,同时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控制鼠标、键盘,熟练掌握电脑的开启和关闭。如此一来,既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电脑基础知识,又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好这门课程。
四、小组协作,互助学习。
1、“以优助差”,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同学之间互助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利用局域网进行资源共享。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2、“能者为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例如,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初学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训练。但由于有的同学对电脑很陌生,操作时很僵硬,所以我就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边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之间更能沟通,这样互教互学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它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利用不当,它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诱发犯罪。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把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带入因特网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寻找一些比较前沿的富有趣味性的内容来充实信息技术课堂,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4
神木县店塔第一小学 乔琪
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
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5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主渠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确立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外,最根本的就是采用与教学原则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本人结合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得到提高,并在此氛围下,指引着他们去求知探索。例如:在教学《初识Word2xxxx》时,先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学生小报,然后告诉学生,我们看到这张学生小报就是用Word2xxxx制作的,非常漂亮,你们学了这一章内容后也能制作出这样漂亮的小报来。于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主动尝试法
“主动尝试”法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爱问究竟,以及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或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这些既有可接受性,又有挑战性的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探索、研究精神。例如:在教学《文字的修饰》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制作好这一课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练习,尝试设置文字的字号、颜色、字体等,再归纳小结设置操作步骤、注意点等。在这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学习实践活动。
三、问题学习法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解决问题的冲动,动手试试的想法。例如:在教学《查找文件》一课时,设计几个小问题:1、你能够通过几种方式进行文件的查找?2、如果你只知道文件名,能不能迅速地把文件找到?......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操作练习就有了方向,思维就有了动力。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尝试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故意设置认知冲突,引起问题争论,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教学“擦除图形”时,问学生能不能不用“橡皮”工具把画布擦干净?这时,学生遇到了一个新的课题,对新知识充满了向往,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一个寓学于实践的教学情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创作图画》一课时,由于这是画图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学生掌握画图技巧的检验,所以不需要教师再次重复如何使用画图工具,这时教师可先出示一幅完整的图画样板给同学们看,告诉同学们通过画图软件可以创作出精美的图画,然后就直接布置任务给同学们,要求他们以庆祝“六一”为主题,画一幅完整的画。学生上机实践,完成任务,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任务驱动”法主要把教学内容、知识点等作为一个目标任务,经过这样安排,学生的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目标的完成上,学生就会在目标任务的指引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五、协作学习法
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如在进行《幻灯片制作》教学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幻灯片。可以这样安排:1、课前进行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主题;2、每个组员都收集资料,3、组内合作,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4、书写编写、美工、编辑等人员名单,一份集体创作的幻灯片就诞生了。
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树立了团队精神。
六、游戏学习法
对于游戏,学生是最喜欢、最热衷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鼠标的基本操作时(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可结合Windows98附件中“纸牌”游戏来开展。
七、成功体验法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1、即学即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把知识马上应用起来,立竿见影,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会给他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兴趣。
2、激励评价教学中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评价出正确与否,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经验介绍给一部分学得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把他所知道的电脑的高招、窍门、“新发现”等介绍给大家,以此来肯定他的价值,使之有获得成功感、自豪感,树立了自信心。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好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无定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学改革将永无止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6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入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授业、解惑”,这个“道”字,不仅包含了完成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别人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例如Windows系统及其相关应用软件的知识,包罗万象,应用广泛,教者不可能在每周一节课的条件下教会学生那么多的知识,唯一之计就是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其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善其身。例如教者演示、讲解C盘里的文件管理,学生就要懂得D盘、其他磁盘文件管理的方法;教者演示、讲解在Word文档里图片的插入、移动方法,学生就要懂得视频、声音文件等的操作;教者演示、讲解网卡的硬、软件的安装,学生就要懂得调制解调器等其他硬件的安装、调试等。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不会有局限性,而能够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发展、创新,从而有新的收获。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7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的信息社会,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课前准备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师平时应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了解新课程理念,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落实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2、学习学科新知识,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更新较快,学科教师应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3、了解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发展水平、思想及情感发展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等。
4、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学科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了解所授知识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包括情感态度、认知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正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5、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
6、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遵循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⑴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
⑶设计合理的问题和任务,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⑷设计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⑸设计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过渡自然流畅。
教学设计内容要形成电子文档,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开展过程,学生操作练习内容,板书内容。
7、制作电子板书。设计并制作美观、清晰、简明的电子板书(或课件)。
二、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3、合理运用讲授法,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坚决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4、教态亲切、自然,术语规范、正确,演示正确、熟练。
5、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7、教学过程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教学原则。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
9、课堂教学结构完整,过渡自然流畅。
10、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三、课后教学活动
1、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写出教后感。
2、检查教学设备,排除设备故障。
3、及时批改课后作业,并及时反馈。
4、进行课后辅导工作,对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开展课外活动辅导工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根据学科竞赛内容和项目进行课外辅导。
四、评价与考核
1、信息技术学科只进行期末考查,不进行期中考查。考查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2、评价与考核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和评估学生作品的方法,并以评估学生作品的方法为主。
3、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象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在常规中提到了对学生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学法,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方案,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构筑课堂学习的规范,与教师教的规范相得益彰。
课外活动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在常规的最后一点,提到了教师应积极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结合学科课程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8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地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地学习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地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但对培养跨世纪地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地素质也有着深远地意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对这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最大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题,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动画制作软件时,我向同学们展示了精彩的动画课件,配上解说,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导他们去认识动画制作软件。这一片段设计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到自由上机都被老师吸引着,对一些操作技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不小的求知欲。
二、注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精彩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
流和合作,能够起到理清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和增进友谊的作用。比如在教学综合实践课时,我就让学生交流合作,让他们共同完成设计动画脚本。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交流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到“文字遮罩”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首先仔细阅读课文,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几乎不用教师做任何讲授,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上述内容,为“文字遮罩”的实际操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以实践操作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教学时,我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操作中作好辅导,保证学生课堂上机操作时间。
半个学期以来,我觉得今后自己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努力。
(一)由于条件地限制,学校不能做到一人一机,所以在上
课过程中我应该控制好课堂纪律,分配好每个学生地操作练习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地机会。
(二)学生对游戏存在着太大地兴趣,在教学时,我应该努力控制学生玩游戏地时间和游戏地类型。
(三)自己还必须加强该方面知识地学习。如电脑地维修知识等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看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以更科学更有有效的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9
一、内容的整体性。
第一节是邢老师上的“用卡通拼图”。课上邢老师与孩子们“玩”在一起,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但在“任务闯关”的过程中却显得沉闷和零散,我考虑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把知识点割裂的过于零碎。学生在体验拼图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扰,所以效果不是热烈而是“怨声载道”。我觉得如果把任务一、二合二为一效果可能会不同。到了后期作品完成进行评价时,邢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二、小组的有效性。
小组活动在现在的教学中出现频率非常高,两节课中都使用了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仅次还不够,应当发挥小组的最大作用。邢老师是组织了一场小组竞赛,通过小组得星多少来评选优秀小组。如果在小组竞争的基础上再突出一下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小组成员学习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的作品选拔展示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收获更多的东西。
三、反馈的时机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学生在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并急于纠正。因此不断使用“广播”和语言来打断学生,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在操作上,使得学生不断发出叹气声,也使得学生并没有听清楚老师说了些什么,降低了学生的体验。我认为,要做到反馈时机合适就必须要做到任务清晰,语言精炼,避免学生理解错误。
四、学案的合理性。
两位老师都用了学案,对学案的使用我存在一点疑义。学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是教学设计的另一种呈现,还是对学生帮助性的引导。学案中的任务一、二、三改为锦囊一、二、三是不是更好。对于学案的使用我也是在思考和摸索,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完善。
五、过程的完整性。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自学、应用、展示、评价、纠正”几个部分。整体上体现过程,部分里也应该体现,这样学生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采纳。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拥护者和实践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主线,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技术”的魅力。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很强烈的感情。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对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也是英语教学中所必须采用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他们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我发现教师采取多媒体上英语课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记得快,记得牢,有的同学甚至对于非要求掌握的内容也能复述出来。例如:在讲《When is your birthday?》一单元时,我首先说今天是我们的朋友Li Ming的生日,让我们为他唱一首生日歌吧,于是用多媒体播放“Happy Birthday to You”FLASH歌曲,把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然后,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店,让学生为Li Ming买一个生日礼物,组织各小组编一个购物的对话,并询问每个人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参于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中来。将复杂难记的月份的名词及序数词轻而易举的记在脑中。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又为进一步愉快地学习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主题为线索的教育方向。
二、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和词汇的学习,忽视句型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如我在教句型“Can I help you ?”时,通过Powerpoint设计了几个情景:
(1)你去商店买东西;
(2)一个学生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
(3)一个中学生主动帮助一位外国人认路。
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 ?”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什么时候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怎么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情景的教学中,学生既要考虑所处的场合,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前后连贯,也就是要把符合环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组织在上下连贯、前后呼应的语篇中。在学习“Can I help you ?”句型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我们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 you very much。。”和“You are welcome 。”等句型和单词,并将它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一来,通过多媒体我们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教学中学生任务是听,然后跟老师读。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不灵活,枯燥无味。渐渐地,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讨厌上英语课,怕上英语课。而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能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时,老师走下讲台,到同学们中,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分享他们的快乐,师生关系民主,合作愉快。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愿意合作,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英语中去。如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学习是相对的枯燥的,传统方法是教师领读或用录音机范读,学生跟读,这些都不能有效全面地刺激学生的感观,应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会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他们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对于单词的学习也就轻而易举了。如:插入一个可爱的喜羊羊,分别在喜羊羊的不同位置插入暖羊羊,灰太狼等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而且学生既轻松,印象又深刻。再让他们听读说不就简单容易得多了吗,而且恐怕他们还很愿意去运用一下。再如为了突出动词在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态的句子中的变化,可在课件中制作不同的人,有单数和复数,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回答,并把关键词做成红色,十分醒目,加深学生对此的印象。最后,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动词的变化。在他们总结后,打出条列清楚,重点突出的表格加深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总之,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确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设备的应用给教学输入了一股新鲜、灵动的风,它如英语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它激活课堂、激活教材、激活师生,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节奏明快、层层推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视、听、说并举,真正感受英语的魅力。我深信只要我们能真正能恰如其分地把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1
作为一位和信息技术课程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目睹了这十几年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心里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做人求真的主战场。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好好进行研究,如何减少教师的多余灌输性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完善课堂教学,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低年级学生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不认识字,听不懂教师下达的命令,如果很生硬地去讲解课堂内容,那么学生可能很难听懂。于是我就准备了一些非常鲜活,并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并制作了一些相关的课件,搜索了一些相关软件辅助教学。例如教学“鼠标用法”时,我选择了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软件来让学生练习,还有一些小的儿童涂色软件,让学生在涂色或是绘画的过程中,学会画的整体布局,学会审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练习了鼠标的各种用法。达到了设计本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但不难学,而且还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跟随教师学,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引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我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学生,我解决的办法是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有时还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濡目染。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桌合作画出“五边形”,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五边形”会画了,其他的三角形、七边形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将逐步走向成熟、趋于完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2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以前我们教学生为学而教,只注重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演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独创。对教师设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训练题目得心应手,而遇到新的问题或出现故障时,却手足无措。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让学生怎样自己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找到最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只要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方法,什么样的自行车都能骑。这样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学习工具的优越性,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学计算机课。有趣味、多角度、有创新地教学,使小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没有教材,没有演示设备,教师的“干”讲,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学生还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时我就采用了“畅所欲言”教学法。首先,我在前一节课时,故意加大练习量,让学生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训练,学生问的问题也故意留下几个,等下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表扬上节课勤于发问的学生,然后激发其他同学提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这时没有机会发问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听完后我“故意”说:“哎呀!这个问题我怎么不记得了,其他同学谁能说说?”乐于助人的孩子们就抢先发言了。这样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放手让学生互相解决,最后老师来点拨讲解共性的问题,这样孩子们会听得更认真、更仔细、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课题效率,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和自己的预期目的。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
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一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在学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电子幻灯片的活动,同学们自愿结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大家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策划、有负责收集资料、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另外各个小组之间还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局域网中共享。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小学《信息技术》中有一用《动画自己做》程序来制作动画故事,该程序为学生提供了背景、静物、动画角色等素材,十分地直观,操作也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只是随心所欲地将各种素材拼凑在一起,而并没有掌握到动画的制作方法。于是我提出了三个动画制作任务:
1、让一个小朋友从左向右跑去。
2、两位小朋友赛跑,要求同时起跑。
3、两组小朋友进行接力赛。这三个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加入一个动画角色到加入两个动画角色,并要能控制角色的动作时间,最后一个任务要改变动画角色。学生在这一连串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因此,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长此下去,我们一定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进而真正完成学生“全人”发展这一艰巨的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3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六年多的数学教学生涯,我深深地体会到,信息技术不光光是一门学科,同时已经慢慢的渗入到其他学科中去,尤其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下面就从我的教学中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构建起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以后,将音、形、像、色融入数学课堂使其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堂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比作是一幕剧,它的序幕精彩,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未知“剧情”的渴望,用高涨的兴趣推动学生去探究知识。一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序幕就能够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建构的速度。例如:教授《角的初步认识》时,从生活中抽象出了很多角,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角的世界里,他们马上有了学习探究的欲望。
再例如,在圆的教学中,新课伊始打开计算机,屏幕出现这样一组画面:小狗、小猫等五只动物在跑道的起跑线上准备赛车,他们的车轮形状各异,有轴心在车轮中心的圆形车轮,有轴心在车轮边上的圆形车轮,有椭圆形的车轮,也有正方形的车轮,还有长方形的车轮。“砰!”出发令声响了。小动物们滑稽的表演把大家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谁能最先到达终点?”教师把这个悬念留给学生。同学们看了小动物们滑稽的比赛场面感到十分好笑,教师提出问题后更是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都想说出正确答案,但因知识的限制,怎么也讲不出所以然来。这时,教师用略带神秘的表情说:“如果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肯定能解答这些问题。”
这样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通过有趣的故事画面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造成强烈的悬念,使学生疑中生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二、信息技术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课件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创设按题意制作的活动场景,绘制线段图,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2、化解难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传授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形象直观的演示,从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都可以进行动态模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集合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六年级整理和复习《空间和图形》时,我便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熟练地计算这些图形的棱长和、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等。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情境可以再现。学生可以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通过自己的逐步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再现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增强自信心,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利用多媒体动态地演示物体的前后平移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可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根据今天的学生内容,自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时,他们便发挥自主创新精神,设计了平移和旋转嵌套的有规律变化的丰富图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4
一、激发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小学生尤其如此,媒体计算机通过文字、图画、动画、声音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应用计算机课件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用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向学生播放动物旅游公司派来了三辆公共汽车,来接动物们去旅游画面,教师问:同学们猜一猜看,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车子行驶起来,又快又稳;教师问: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想。接着老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圆”它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
二、合理运用动画揭示规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呈现过程,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如果教师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书中的图例,由静态转变动态,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学生们就能随着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如运用计算机技术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的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们用计算机技术演示,先把一个圆2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等份,16、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直观地演示出图形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克服认知障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及时反馈,实现精讲多练
为了节省上课板书的时间,增加练习量,教师往往把练习题抄在几块小黑板上,或写在幻灯片上,这些传统的媒体都比较单调枯燥,让学生感觉到是在“题海”里游泳。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计算机具有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再加上生动的画面,灵活的交互性,使学生把做题当作一中乐趣而乐此不疲。例如:学生在练习时,如果选择了正确答案,显示屏上就会有可爱的小人出现,并伴随着声音:“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些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即使算错了得数也没有关系,显示屏上会出现一些鼓励性的语句,让学生不灰心,继续努力。这样,既使学生身在“题海”,而依然感觉“海中的世界真精彩!”象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 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即时的反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结果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
五、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在低年级的学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段时间,我发现班里的一部分学生总是上学迟到,根据这一现象,我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设计了小主人嘟嘟的新朋友钟表这样的情境:嘟嘟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闹钟。这天早晨8时了,嘟嘟才到校。看到这里,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我让大家说一说,嘟嘟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批评嘟嘟上学不应迟到。那我们上学应该怎么做呢?紧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不学嘟嘟,要按时到校。这时,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认识到了错误,决心按时上学,再也不迟到了。通过这节课,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相联系设计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及彼。使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样做往往比传统的说教学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六、个人认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明确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高瞻远瞩,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明确设备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使设备生诱、贬值;再次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高度。
2、培训教师,提高教师应用技能。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培训能操作、懂设计、会维修的教师的工作已刻不容缓。其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日趋广泛,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广大教师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二:跨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能迎接21世纪挑战、全面发展、潜能大、素质高的建设人才。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其三:近年来多数农村小学配置了多媒体电脑,如果不培训出相应的教师,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增进交流,促成资源共享。由于缺乏简洁、易操作的课件制作平台,使得课件的制作相当麻烦,这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得不到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促成资源的共享,无论是对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还是课件的使用率都将大有裨益。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5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传统的电脑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在学完画图的基本操作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电子的活动,同学们自愿结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大家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策划、有负责收集资料、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第五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学科:信息技术
单位:重庆市永川新店小学
姓名:张娟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的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和谐。信息技术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内化、吸收的热情,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迸发。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summary】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based on computer technology for attachment to multimedia teaching as a means of teaching metho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system of innovation to build a new issues and new ideas.Teachers should mak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reasonable inspire, induced the students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study the atmosphere grow and harmony.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can fully arouse the students' attention to arouse the students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participate, absorbed, can further the students create ability.In the eruption of the students acquire inperceptibly improve the self-renovation capability.【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快乐教学、课堂教学艺术
【引言】:2010年,我来到了新店小学支教,从事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有体会:首先,小学生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由于本身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次,由于《信息技术》需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方式讲解课程内容。因此,掌握好计算机技术也是无庸置疑的。
【正文】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小朋友们已能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简单的幻灯片。通过计算机教学,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从而使小朋友们更加有效地获取信息、加深信息、创新信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感受颇多。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和运用信息技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资源,网络资源,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的巨大实用性优势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学、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目前,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信息技术。依托计算机和
互联网络开展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为有效地解决进入信息社会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在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与方法。因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面对中小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把现代信息技术引人学科教学,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等,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我们深深感触到传统教学有不少的局限性,教师几乎很难顾及到不同阅历不同能力的学生的需要,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发展是很难的。现代信息技术掀起了学习的革命,教师开始使用大量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来完善课堂教学。
现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发展
在美国,自从1996年克林顿政府提出校校联网,每个教室都联入互联网的要求后,到2000年,已经有95%以上的学校联网,70%的教师联网,让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中受到教育。在我国,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步迟,发展快,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所拥有的经验并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众多,优秀,并且要随信息技术发展而变化,无法长时间固定其课程规范及范围。因此,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只有与课程整合在一起。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得结合,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它的基本内涵应该有:(1)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摘自陈旭元老师主编的《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116-P118】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对学生进行了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建议等多方面的调查,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在当今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现用的教材陈旧,与学生所需存在脱节,教学方法难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环境的作用下,部分教师只停留在课堂教学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面,有时不生动活泼,不能使学生很好的主动参与、探究。据教育机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或较有兴趣的学生竟高达98%,几乎达到100%。
四、结合实际,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对陈述语言、风景图片、歌曲动画等有一定的感悟。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课堂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方法1:激情创境,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追求知识的重要手段。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科学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导入方法,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导入一定要新颖,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表格与动画等等,并且内容尽量让学生感兴趣,如有关国家大事、媒体热点焦点、名人资料、美丽的家乡、校园文化等等,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处于优美的想象空间,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最后顺势导入新
课。例如在《十指协奏》一课教学中,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钢琴键盘》,让优美的琴声吸引学生,比赛谁的琴声悦耳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方法2:精讲多练,熟练学生的操作实践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我主张“理论+实践”,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充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上机操作中,我都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屏幕上播放,再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后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在“文字编辑”练习时,我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此外,在每节课前3-5分钟,我都会讲些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新知识,信息新动态和大家一起分享,也会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操作技巧,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方法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告诉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出发点,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枯燥、单调,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被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所取代,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获得新知,就会主动参与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传统的“教——学”变为“学——教——学”。首先考虑学生学,再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考虑教师的教,最后学生在新一轮的起点上再学,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自我。例如:在给五年级上《我国的四大高原》一课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在上课前,我首先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四大高原的图片。上课时通过投影演示系统进行演示。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来到这个偏远的农村小学后,我发现学生们其实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尽管我很认真的备课,制作精美的课件让他们更喜欢信息技术,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学生们每节课都不能尽兴,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在剩下的支教时间里,我会用心去思考、用心去观察、用心去聆听学生的世界,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前提下,再去思考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信有些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陈旭远、张婕.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
【3】熊贤友.课堂教学中举例的艺术
【4】蒋丽珠.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资源:
中国期刊网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教研天地,2001(11)河南社会科学,20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