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时间:2019-05-15 14:0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第一篇: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2000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

——题记

安抚仁义,宋唐名治传教化;润泽桃李,千年古邑振人文。

巍巍凤岗之下,滔滔乐水之畔,有一座美丽的学校,她就是百年名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xx县第一中学!她发轫于明万历年南湫书院(1603-1783)),历经清代宜溪书院(1783-1903)、宜溪高等小学堂(1903-1912)、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02-1941)的岁月沧桑,1940年8月,xx国民教育会议作出决议: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4月,成立建校筹备委员会,县长彭津龙任筹委会主任,经过半年的筹备,xx县第一所中学——xx县立初级中学于当年8月成立,校址设在凤岗山麓,永乐江畔的宜溪书院原址。1958年秋,始设高中部,招收高中新生2个班,更名为湖南省xx县第一中学,自此,xx一中由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了一所完全中学。

几百年来,xx一中秉承宜溪书院一脉道统,弘开时代风气,泽及一方水土,讲习绵延,学道振兴,荫庇万千学子,造福xx父老。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始终恪守 “团结、严格、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教育兴邦的育人理念,在新的教育征程不断铸造新的时代丰碑。历经七十年沧桑而常办常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1978年被定为 “郴州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晋升为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01年遴选为 “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2009年受到省政府督导奖励表彰,2007年成为郴州市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中国双语教学实验学校”,1998年以来又获得湖南省 “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 “文明卫生先进单位” “高考优秀考点” “现代教育 ‘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 “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一时名动湘南,饮誉三湘。

文化一中 大观蔚然

珠育合浦,凤舞梧桐;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历史的丰碑后面,必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文化的积淀又缘于人杰的积蕴,而人杰积蕴的则又多因地灵的孕育,湖湘如此,岳麓如此,xx一中亦如此。

xx一中地处xx城中央,钟灵凤岗,集纳万福,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几代人筚路蓝缕,始有今日xx一中大美之集成。

1995年,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实地考察xx一中,深入了解xx一中的办学成果后,欣然挥毫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2000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历任校长甚或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形成和积淀起来的。xx一中提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办学环境和时代要求,在不断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又创新更加优秀的文化,逐步形成学校魂魄、学校精神,使之和而不同、卓而不群。xx一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一条一款都科学,一规一范彰人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草一木会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校园精神文化,一心一意谋育人,一步一印求发展;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一言一语得礼仪,一举一动尽风流。

只有走进一中,你才能感悟什么叫现代化校园,什么叫文化校园,什么叫和谐校园。

置身那陈列xx一中百年光辉历史的校史馆,你能深深体悟到厚重的文化底蕴,领会到什么是百年名校。

这里,有功能齐全的体艺馆,五彩缤纷的舞台引得歌星郁均剑、刘一桢嘹亮高歌,学子轻曼舞姿,激昂旋律。

这里,有400米跑道及标准运动场,有绿草如茵的标准足球场,全部硬化的篮球场。

这里,有钢琴、电子琴、管弦等乐器汇成旋律的音乐室,有舞姿盈盈的舞蹈练功房,有用画架、画板、模具、画册充实的美术室。

而面对图书馆的巍巍书山,让你领悟到 “生也有涯,学也无涯”的内涵,近12万册的藏书,散发出的书香墨韵,让你久久陶醉。

科教馆内,各项设备齐全,有实验室8间,各项实验器材、生物标本齐全,设备先进的语音室,使英汉沟通成为天籁般的声音。

宜溪楼岿然屹立,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书声琅琅,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更能让你感受到光与电交互组成 “科技强校”的七彩霓裳;计算机房,把信息社会点击成优美的旋律与乐章。而矗立楼顶的天文台,更是让学生们可以看到天外有天,启迪并引导学生进行太空探究。

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生活服务大楼,更是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什么叫服务,什么叫细节。

这里,不是园林胜似园林,楼、台、阁、廊交映成趣;春风沉醉的书馨亭、秀色满目的芳园、芬香弥漫的樟园、蓊郁滴翠的松园、满眼苍绿的草坪、励志砥怀的书画长廊等等,使人潜移默化中,总有顿悟人生的收获;那一飞冲天的 “大鹏展翅”,那大巧若拙、大音无声的方方河石,让你始终铭记博大、精深、健美的校园文化,让你领悟到 “厚德载物” “天道酬勤”的人生真谛。

踏上这方学林热土,感受着夏竹冬柏、春花秋实的时光轮回,感受着竹节松直,石刚梯高……感受这校园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们在想:一个孩子,从他懂事起,就在最好的环境中度过他一生的重要的时光,这对人格塑造和人生未来将会起多么巨大的作用……

青春一中 大风如歌

物质里面必然蕴含着精神;表象背后必然隐藏着实质。只有走进一中,深入一中,你才能感受一中,你才能理解一中,你才能深切地领悟一中的精神和灵魂。

1941年建校之初,创业伊始,举步维艰,如果不是凭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劲头,一中又怎会有今天辉煌雄壮?1945年2月,一中人如果不是凭着那股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队精神,又怎能冲破日军的重重封锁,将开愚启智的xx一中文明之旗插在浦水河畔(今关王镇何家祠)?

解放前夕,当 “白色恐怖”笼盖全国,xx一中亦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如果不是以地下党员张牧阳为首的一批进步教师的 “聚星星之火以燎原”力量,又怎会有xx一中改天换日的维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如果不是卢在崇校长、刘冠群校长唱响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复兴之歌,又怎会有xx一中从量到质的发展,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如果不是校长周邦全带领行政一班人 “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又怎会有xx一中跨越式的发展?

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2008年学校新班子成立以来,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锐意进取,一心一意谋划一中的发展,聚精会神抓好学校的质量,唱响 “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的主旋律。新的办学思想 “为学生发展而教,为学子一生夯基”破茧而出,而 “经营学校就像经营家庭,对待学生就像对待孩子”的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办学理念,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中积极倡导的 “三爱”思想(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到 “四种精神”(事业为重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严谨治学的务实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再到 “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砥砺素质”的行为倡导,坚持 “三个全面”,追求 “四个发展”,实现“五个一流”,将学校真正办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今天的xx一中把 “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提高到学校能否做强做大的高度来审视,因而这里名师荟萃,有全国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8人,郴州市学科带头人6人;中高级教师130余人,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爱岗敬业、安居乐业,扎根一中的教师队伍,推动着一中一浪又一浪的发展。

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生生不息,孜孜以求,以精品的意识将事业严谨到 “严以治学、谦逊勤敏、严格规范”上来,把做人做事落实到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上来。

在治学上,一中教师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的,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诚然,一中有 “三苦”精神,但教师绝不仅仅是埋头 “苦教”的教书匠,一中的课堂既严肃活泼又锐意开放,强调 “三主原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一中的学科教学讨论是空前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公开课、比武课、示范课、实验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在课前召开充分讨论,在课后进行开放的评课,畅所欲言中,唇枪舌战中碰撞出教学思想的火花。

眼界决定境界。xx一中虽然隅居湘南,没有地域优势,但xx一中的教育却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视野超越了地域的局限,2007年,在全市率先与香港巴克兰教育集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高薪聘请了2名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开展双语教学实验,以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郴州市第一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又抢占优质教育制高点,先后与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省城名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互通教育信息,同步教学,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得到彰显。2011年,xx一中又携手美国弗洛斯堡州立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办学视野进一步扩展,将教育真正落实到 “面向世界”这一指针上来。

天道酬勤。近三年来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有市级以上论文有200余篇;专著有现任校长周济龙、李成月副校长主编的 《中学德育教程——礼仪》、原校长周邦全著作的 《教育的实践和思考》、副书记陈石林主编的《脚步铿锵一路歌》、副校长李成月编著的 《善待地球》,而教师参加编写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著作共20多部。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等6个获省级一、二等奖。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中,xx一中的教师可谓独领风骚,仅近两年分别有22人在市、省级教学比武中获一、二等奖。

“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一中教师必将在21世纪的新天地里,焕发精神,斗志昂扬,立潮头唱大风,持彩练舞长空,引领xx教育风骚。

人文一中 大爱有德

因为有爱,所以有德,因为有德,所以有得。多年来xx一中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不断创新德育手段、拓展德育渠道,扩大德育平台,构建了以素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人、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的 “三级六制”德育管理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搭建宽阔的平台,实行 “自觉、自警、自立、自治”的行为训练。一是生活行为训练。创造清静明净的居室环境、整洁方便的学习环境、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二是交往行为训练。言语清楚、讲话文明、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三是心理行为训练。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教育课,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善于解脱苦恼、化解矛盾。同时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教育网,成立了 “三级”家委会,实行了学生会主席竞选制、班长竞选制等自我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校学生求上进、守校纪,立志成才,蔚然成风,走进xx一中,你扑眼所见的都是着装整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扑面而来的是那谦恭有礼、不卑不亢、自信自强的文明之风。

xx一中着眼于一个学生的一生发展,旨在塑造高尚灵魂的摇篮。学校德育工作每月都有一个主题,每周都有一个活动,实施诸如 “文明礼貌月” “诚信教育月” “心存感恩,成就人生”等德育主题活动,福利院是学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的场所,使老人真正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华生花园林基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懂得了 “好树要人栽,好花靠人育”的人生哲理。青年团校、业余党校、新生军校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党组织、团组织、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新鲜血液。

而在假期组织开展的 “走进清华” “走进北大”“走进三一重工”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又使学生体验生活,开阔视野。植树节、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等传统性活动,“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为同龄人就学募捐” “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等时代性活动,校运会、校园歌手大赛、艺术节等趣味性活动,学雷锋小组、义务邮递小组等服务性活动,使每一次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憾和启迪。《苗地》文学社成为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施展身手的大好平台。正是因为秉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xx一中被社会和家长盛赞为 “放心学校”。历年来,一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8%以上,犯罪率为0,这些数字展示了一中学子过硬的思想品德和全面健康发展的身心素质。

长期以来,xx一中坚持以科学精神弘扬 “三苦”传统,与时俱进发展 “三稳”特色,追求和谐发展,发展和谐教育,不断追求完美,努力提升品味,形成了传统继承和现代追求完美融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xx一中出了1位省文科状元,6位市理科状元,4位文科状元;有张良等12位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有徐文兵等23位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子考入人大、复旦、北航、中大、武大、浙大、同济等全国各地的一流名校,为xx教育创造了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继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高考均传捷报后,2011年高考一中再创辉煌:总上线率100%,文化考生本科上线率35%,一本二批上线人数居郴州市县域省示范性高中第一名,连续四年名列全市前三甲。特别是段祎纯同学,以696的档案分荣膺郴州市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在全市只有二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取得这样的成绩尤为可贵。

xx一中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奥赛辅导工作,以最优秀的教练去辅导各科参赛的选手,近年来奥赛成绩喜人:市级107人,省级32人,国家级13人。特长教育可谓异军突起,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美术生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次获奖,音乐生参加各级各类汇演亦频频获奖,并培养产生了汪玲艳、曹媛媛“红叶组合”歌手。体育生参加各级各类运动会成绩和名次都有新的突破,其中刘观学等人曾经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荣获4×4百米接力赛冠军。近些年,又有刘林志等2位美术生考入清华大学,4位学生考入中央美院,每年本科上线人数逐步攀升,2011年高考有共有32人被普通高校录取,占学生总数的75%,窥一斑而见全豹,xx一中的特色教育正蓬勃发展。

硕果满园的教育教学成就,让xx一中成为湘南教育一块闪亮的品牌和三湘大地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个牌匾拥挤的荣誉陈列室,是xx一中美誉和盛名远播于社会的真实写照。

扬帆一中 大舰无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务,党政有为,方能夯实千秋基业。2010年4月30日,上任伊始的县委书记袁卫祥便来到xx一中调研,县长王建球也多次在xx一中现场办公。惟其如此,xx一中科学发展、努力打造湘东南区域中心一流省示范性高中的实践成果,得益于实实在在的党政重视,她的辉煌离不开xx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历任校长及班子成员、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众多校友的倾情回馈,也离不开xx人民的得力支持和厚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xx这块热土上,不乏对教育倾力相助的各界仁人志士,特别是一中校友,他们都对母校情有独钟,1996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交局局长陈光荣设立高考状元奖励基金会,2003、2011年东莞熠通公司总经理陈和平先生先后共注资180万元设立熠通高考奖学金,2006年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先生及夫人设立德清基金,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李家福设立孝廉奖,为母校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感恩中不断成长、成才。2011年,校友唐修国资助100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资助学生;衡阳校友捐建回雁阁;郴州校友捐建书画墙;北京校友出资30万建设校史馆;韶关校友谭友动出资22万余元建欧阳厚均苑并立欧阳厚均雕像;湘潭校友出资立毛泽东铜像;校友李正振中捐赠2尊玉器花瓶(价值30万元以上);初119班校友、80届校友分别捐建书馨亭和留芳亭围栏…… “众人拾薪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广大校友情系母校,感恩母校,关爱母校,建设母校,为母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仁者xx。xx一中作为xx人才的摇篮,自宜溪书院创办以来,人文蔚起,贤达辈出。岳麓山长欧阳厚均,“及门肄业者三千余人,多楚南之秀。”曾国藩、左宗棠、唐训方及李文泰、罗文喜、劳文毅、江忠烈等一批晚清中兴名臣都出自其门下。因成绩卓著,皇帝下诏由欧阳厚均 “永坐岳麓”,掌教达27年之久,著有 《易鉴》、《岳麓诗文抄》、《岳麓课艺》、《试草》、《试贴》、《坦斋全集》等书行世,为当时繁荣学术、造就人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穿越四百年风雨如磐,收获千万亩兰蕙芬芳。从执掌岳麓书院27之久、培养了曾国藩等三千湖湘弟子的欧阳厚均,到抗法英雄、台湾知府侯材骥,共和国开国元勋唐天际中将,从享誉全球、艺名远播的周轻鼎、东方人、周国桢等艺术大师,到叱咤商界风云的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等企业家,从学术泰斗、桃李天下的北大著名教授何九盈,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鲁迅文学获得者谭旭东,一中学子可谓名动中国,满眼青葱。翻开xx一中的校友名录,正所谓 “昨天我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我为荣”,这一张张质朴的面容,诉说着一段段历经风雨后收获彩虹的生命传奇。

岁月记录了一个鲜活一中,时光演绎了一个青春一中。曾经与教育脉搏同振,今后还将和国家命运共荣!科学发展的时代召唤,赋予一中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xx一中的改革与发展,恰似一路碧波绕翠、平静而优雅流淌不息的永乐江水,以滋兰树惠的激情与智慧,以厚积薄发的底蕴与胸襟,伫立在时代变革的潮头浪尖,从容以行,慷慨而歌。正所谓:德育实践高帆出海,素质教育硕果满园,管理创新高歌猛进,教育改革风生水起,造福民生,惠泽后世,xx风正好,一中再启航!

第二篇:读《风清气正好扬帆:与党员干部谈作风建设》有感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读《风清气正好扬帆:与党员干部谈作风建设》有感

文/潘刚

根据公司《关于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读书活动的通知》读好三本书的文件要求,前段时间自己利用空闲时间完成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干部读本》和《正能量——党员干部提升读本》两本书的学习,自身在政治和党性休养上均得到不小的提升,近几天我又披星戴月把第三本《风清气正好扬帆——与党员干部谈作风建设》研读完成。这一次收获又有所不同,全书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分十二编讲述如何加强作风建设,包括如何改进思想作风、学风、文风会风、选人用人之风等内容。本书对于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动政风民风,以优良党风凝聚8000万党员正能量,用实干精神托起13亿百姓“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句。

我曾记得,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过程中,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在说到如何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特别加重语气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里,总书记不仅仅是给全党同志一个善意的忠告和警醒,更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严格要求和寄予厚望。我想,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人民群众所拥护和爱戴的唯一政党,必须牢记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的重要讲话,认真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嘱托,从三个方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勇于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重担。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遂有“清谈误国”之说。还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

现实中,也不乏空谈的种种表现。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当“二传手”、“收发室”,口若悬河、天花乱坠,只说不做;报喜不报忧,搞数字游戏,夸大成绩,回避矛盾,光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抬高自己,说一套、做一套。这些空谈,长久下去必将误国。

中华民族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梦想,我想,“希望祖国好、家乡好、生活好的梦想”会是一致的。要想实现这个梦想,关键是要实干。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明天可谓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要求我们不懈奋斗,攻坚克难,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谈到“实干”,首先就要抓好落实。抓落实就是要根据上级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好本职工作。抓落实是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是推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发展的体现,也是个人工作能力的体现。在现实中,一定要避免“桶状落实”,把落实与工作实际、工作创新结合起来,最终目标是推动工作。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执政文化。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工作。要树立打基础、利长远的政绩观,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要办实事、求实效,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工作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

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要树立謀民力、计民生的宗旨观,核心就是造福家乡、惠泽人民。

再次,必须具有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在实干中,我们肯定会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有句话说的好“发现问题是水平、揭露问题是党性、解决问题是政绩”。我们必须要敏锐发现问题,敢于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发扬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持之以恒抓工作,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最后,要营造好实干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给实干者以舞台。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实干的干部脱颖而出,对空谈的干部要教育调整,对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要追究责任,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

第三篇:执着与跨越——平邑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纪实

执着与跨越——平邑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纪实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011年3月20日,济南。

平邑一中的在“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题实验与研究成果在这里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组织的教育专家组的鉴定。专家组通过查阅材料、听取汇报介绍、组织讨论论证,最后形成书面鉴定意见。专家组认为:

——该课题在该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基础上,广泛学习借鉴全国著名的先进教学法,经过近十年的实验与研究,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创造性地构建了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教学策略及“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立意明确,思路清晰,基础比较扎实,成果比较丰富。

——该课题在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创设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收到了比较明显的实际效果,在学校层面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该课题研究比较注重理论指导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表现了实际工的理论勇气,所提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学信息反馈为依据,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的多种能力养成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教育研究,有效地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具有推广价值。

——该课题组织管理比较有效,保证了研究的正常进行,并成长为起一批教育教学科研骨干。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与实验已达到预期目标,同意通过鉴定。建议进一步完善模式,深入研究,并更多地争取专家指导,使课题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

当平邑一中全校教职工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十年栉风沐雨教改的艰辛历程,五年专项课题研究倾注的心血汗水,在这一刻化成了一幕幕动人的永恒,也定格在每一位一中人的心头。

上篇:厉兵秣马,实现艰难的跨越

一个成功的教育工如同成功的商家一样,敏捷睿智的头脑极善于捕捉良机。

而成功后往往并不是在现有的收获中沾沾自喜,而是更充分地思考过去面对现状迎

接未来,同时,也更会理智地抓住机遇,迎接压力和挑战。“永不满足”应是高水

平的教育工的生活信条。

——采访手记

平邑一中是一所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老校。在近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她以自强不息、锐意改革、校风纯朴、善育英才而著称于蒙山沂水,扬名于齐鲁大地。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各项工作迅速发展。特别是1992年以来,他们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使一个80年代仅有几十间破旧平房的简陋学校,变成了今天设施全、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的现代化学校。鳞次栉比的24座高楼大厦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建筑群、电教楼、实验楼、图书楼与三座通连式教学楼形成五位一体的教学区域;科技活动楼、艺术楼、学术会堂和多功能体育训练场地为师生们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8座职工宿舍楼、4座学生公寓、2座学生餐厅的生活区域为师生提供了最便利的生活条件。荷塘绿叶婀娜,鱼池碧波粼粼,亭桥廊阁曲径通幽,假山喷池点缀其间,成为师生茶余饭后理想的休憩去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交映

生辉。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建立起了闭路电视系统、中学生电视台、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微格教学室、微机教室等教学设施,办公室配备微机,教室内配备四机一幕,建立了校园网,并连接了国际互联网。

然而,在笔者的记忆深处,和全国大多数革命老区一样,沂蒙山区经济欠发达,教育相对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落后的经济和滞后的教育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般说来,落后的教育明显的特征是思想封闭,行为迟缓,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然而,印象中相对偏僻封闭的平邑一中,耳闻目睹的一切却远远超出笔者的预料,主观的臆想与客观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科学的管理让人称叹,教学质量在全市同类学校中连续多年位居前列,而这些完全得益于他们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有些不仅独特,而且更具有前瞻性。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平邑一中校长张大勤同志教育思想睿智超前而又严谨务实,他不计荣辱敢成霸业的雄心壮志,他不怕吃苦真抓实干的敬业精神,以及想学校所想,急师生所急的领导作风都有力地展示了其人格魅力。

一个炎热的夏季中午,他站在办公楼里静静地观看一群学生在大汗淋漓地踢足球。孩子们头顶烈日无所顾及的争抢着,那种心灵的放飞、个性的张扬和高度的投入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他。由此,他告诉大家,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再苦也不觉得苦,再累也不觉得累,感受到的只有投入的、快乐乃至享受。从到一中的那天起,他每天准时和学生一起跑早操,晚上工作到十一、二点。每天再忙,晚上也得抽出时间读书看报。领导们分工到学科,负责到个人。卜校长则自始至终和老师们在一起,他的拼搏精神,人格力量虽然无声无形,却强烈地叩击着身边每一位为师者的心弦。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人格力量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却实实在在地是一种存在,一种无形的资产,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在他的率领下,平邑一中在短短几年间异军突起,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冲出低谷,并跻身于临沂市的先进行列。

一串闪光的数字向人们昭示了他们教学所取得的令人不可思议的骄人成绩:

2002年平邑一中高考本科进线人数仅为37人;而1993年便一跃为74人,成绩正好翻了一番;1994年为142人,几乎又是一倍。

一年一个台阶,三年一大变样。

此后,在1995年他们的本科进线人数突破200人大关,一举夺得临沂市第一名。一时在蒙山沂水间声名鹊起。

2006年考入了196人,似乎有些下降;然而到2007年却达263人,1998年为346人,1999年为463人,2000年为637人,2001年为863人,2002年1123人……

单纯的高考成绩虽不足以说明一切,但这种近几何级的跳跃式发展速度,却从一个侧面让人对他们的教学质量不能不刮目相看。

作为该县的龙头学校,这样的发展和提高,它所产生的意义本身就超出了简单的数字。凭着职业的敏感,笔者不由从简单的数字里解读出它的内涵:闪光的足迹定有不尽艰辛跋涉的心血和汗水。

是的,天上不会掉馅饼。

1992年前,平邑一中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1992年平邑县委、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一中这个“老大难”问题。是年,县党代会、人代会做出重大决定,要把一中办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好的名校。如此,当时正在县教育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张大勤同志临危受命,带着全县人民的厚望走马上任平邑一中校长,一副沉重的担子也压在了他的肩上。

这是一盘不好下的棋。个人的荣辱成败是小事,而成千上万求知若渴的山里孩子的命运以及关乎众多家庭的幸福却是大事。

卜校长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反复思考,深刻地意识到:学校要生存要发展,首先要提

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他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教育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任何时候,学校都要理直气壮地抓教学质量。学校培育人才就是要追求高质量。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学质量。老百姓含辛茹苦把孩子送给我们,就是要求我们把他们培养成人成才。”

连续几个夜晚的深思冥想,“教学——管理——科研”—— 一个气势恢宏目光远大的学校发展“三步”战略规划目标,逐渐在他头脑中形成并清晰起来。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棋。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捕鸟者,先树木。

针对长期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秩序混乱的局面,必须全力进行大刀阔斧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他多次强调课堂教学改革要“抓住机遇,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要求全体教职工认清形势,重点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处室年级级部主任都当多面手,多付重担一肩挑,既教课又管理,既指导又服务。“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老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落实在自身的行动上。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第一阶段目标不久就顺利实现,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教学质量有了可喜的飞跃。

“拼搏奉献”使学校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这还很不够。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向管理要质量”,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的管理行为,实现学校工作全面腾飞。“管理上台阶,质量求发展”。这个时候,他们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善谋实干、敬业奉献、正己爱生、拼搏争第一”一中精神,“敬业爱岗、治学严谨、正己爱生、为人师表”的教风和“爱国、勤奋、规范、高效、争先”的学风,以此促使学校各项工作进入“快车道”。仅就高考状况而言,1995年该校高考成绩由原来的全市倒数一跃成为全市第一,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是年,平邑县委、县府召开了隆重的祝捷大会,发专文号召全县人民学习“一中精神”,并奖给一中豪华桑塔纳2000型轿车一辆,从此才结束了该校建校40余年以来无车的历史。管理使该校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面对接踵而至的鲜花、掌声和荣誉,平邑一中学校领导一班人却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沉稳和冷静,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而固步自封,而是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为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创业难,守业更难。他们认为学校要更进一步发展,必须变压力位动力,变动力为希望。按照他们的话说,就是“压力与动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校园。

行政会议上,他们在反复地探讨、论证,反思着过去,思考着未来……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学校发展必须走教科研兴教强校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去推动全面工作。平邑一中的决策者们认为: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管理水平、业务能力要提高,就要常学习、善思考、勤总结。迅速发展的时代带给人们全新的观念、生存的危机,无论学校和个人发展是第一需要,终身学习是重要手段。不学习不进步;少学习小进步;多学习,大进步。

教科研是高层次的进修,终生学习是教科研的永恒主题,教科研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唯一选择。

智者先识,勇者先达。弱者丧失机遇,庸者等待机遇,强者抓住机遇,智者创造机遇。作为智者和强者,平邑一中的领导班子在学校迅猛崛起的发展中,以他们敏锐超前的目光、果敢超群的勇气和雷厉风行的实干家的精明,再次瞄准了下一个目标。

为加强全体领导干部学习,在每周晚7:00—10:00风雨无阻召开全体行政例会成为各处室、年级部创新性的工作汇报会和教科研工作的交流研讨会。各处室、年级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体会、新问题……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启迪、感悟。创新的火花正在不断点燃,不同的教学思想在此交汇碰撞。最终大家的共识是“常规是根基,课堂是渠道,科

研是关键。要不断用教科研的目光审视自己的工作,在实践中解决新问题,在往复轮回的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工作中发展学校,提高自己。”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快学校发展步伐,他们不断加强开展教改的力度。该校于1997年成立了学校的教科研职能机构——教科室,挑战专业人员,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他们创办了《平邑一中教科研》内部期刊,开始了大规模的理论学习。为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科研型转变,实现这一高层次的跨越,平邑一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了教科研活动。为此,他们成立了由分管校长、教科室、年级部、备课组四级教科研管理网络体系,定期召开全校教科研专题研讨会,在活动中树典型、立榜样,以点带面,由普及到提高,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教科研,通过专题研讨,实施重点突破,深入开展研究,进行现场观摩,通过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目的。一次次形式上轰轰烈烈、内容上扎扎实实的活动成为每位教师入情动脑的升华与提高。

跨越的过程是艰辛的、跋涉的足迹洒满了心血和汗水,奋斗的结果却是幸福的。

几度春秋,几番拼搏,平邑一中过去那一排排低矮陈旧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四机一幕进了每一个教室;多媒体的语音室、微格教室、现代化的实验室、电教室,多功能的艺术楼,运动场,……

中篇:栉风沐雨 雄关漫道真如铁

孜孜以求 探索教改的崭新支点

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来自高层次的教育目标,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又来自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而一处学校要异军突起迅猛发展,造就令人称羡的教育景观,教育科研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是必不可少的。——采访手记

一位哲人说:“领先一步,就意味着领先一个时代。”

平邑一中每年从紧张的教育经费中不惜挤出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大搞教科研工程,教科研在该校是地地道道的“一把手工程”。大兴教科研之风,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武装老师的头脑,感知教育教学前沿的最新信息,与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相接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教科研活动,这是教育现代化走向高层境界的正确抉择。

“早莺争暖春,新燕啄春泥”。

平邑一中的决策着们认为,在信息化社会里,要建设高层次的学校,单凭校内有限智慧、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名牌战略,创中华名校,师资队伍是关键。”为迅速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他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实行“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方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富脑工程”。上挂中央省市教科所大专院校,横联省内外先进的兄弟学校,利用校内知名教师辐射学习,成为该校行之有效的教科研学习策略。

全国几十位大专院校、教科所的专家学者到该校传经送宝。全国和谐教学研究专家王敏勤教授、目标教学研究专家武镇北先生、尝试教学创始人邱学华先生、诱思探究教学创始人张熊飞教授、“四位一体”英语教学法创始人包天仁教授、北师大教育学博士生导师陈孝彬、孙喜亭教授、中央教科所秦俊生教授、山东教育学院李甲奎教授、曲师大宋广文、李如密教授、山东省教科所王坦、张志勇研究员、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李镇西、韩军等专家学者老师都到平邑一中现身讲学,传经送宝。他们先后引进了和谐教学、创新教育、尝试教学、目标教学、合作教学、诱思探究教学、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四位一体英语教学法等先进的教法流派,承担了十四项中央、省、市教育科研实验与研究课题项目。每年寒暑假两次请专家做报告,集中进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们还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让大批一线的教师走出去。北到辽宁、吉林、北京,南到浙江、福建、上海,西到陕西、四川、重庆,东到本省的烟台、潍坊、青岛,外出人数之众,次数之多,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实属罕见。平时教干、教师三五人一伙参加研讨交流已为常事,重要的学习一次几十人已不足为奇。1998年5月到数百公里外的山东成武县学习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两名校级领导一次就带了四十余位教师前去观摩学习。每年外出人次都超过300余人次。

这些年,他们还多次承办了省市县级讲课、说课比赛。要求全体教师珍惜每一次难得的机会,认真观摩别人的教改风采,对照自己的教改做法,谈体会,找差距,创造自己的教改工作新思路。

他们如此大规模的请进来走出去,虽然不能说是哪一次具体的专家报告、理论学习或具体的外出学术活动一下子便彻底转变了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改变了老师们的教学行为,但在一次次的耳濡目染广采博取汲取精华的学习活动中,一次次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的传播中,一股股清新的现代教育教学空气的注入,的确打破了广大教师思想中原有的陈旧观念,进行了一次实践思想大解放运动,从而使盲目的教改实践有了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有了先进的典型做榜样。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也为老师们树立了教改的勇气和信心,鼓舞教改的斗志和热情。

“教科研是高层次的进修”,成为他们实践的最好的佐证和有力的诠释。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有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人,而且是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人,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人。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主要是引导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促使受教育者由自发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因此,教育的本义就是“引发”、“向导”、“启迪”。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上老师的诱导点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到美国杰出的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保加利亚卢扎诺夫的启发学,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美国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亨利.林格伦的讨论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等等,虽然他们各自的着眼点不同,但其宗旨都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内部诱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

——国内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到现代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等等,都是主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还课堂教学以生命的活力。我们的“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正是基于这些先进教育教学的启迪而提出的。自主探究就是要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学案是媒介,导学是手段,自主探究是前提,是基础。

……

在平邑一中,与老师们交谈,我们惊讶于他们对中外教育教学思想是如此的学贯中西旁征博引为我所用,总有一种改革创新的徐徐清风扑面而来的美感。他们不仅通晓中外教育教学理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非鹦鹉学舌机械照搬套用,而且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考和有益的尝试探索。投身教科研,已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自觉追求和行为。

“素质培养素质,能力培养能力,灵魂雕塑灵魂。”只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带来先进的教学行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无形的资本和财富。厚积薄发 绽放出一朵艳丽的教改奇葩 “博观约取成一家学问,深钻细研创一家之言。”任何一种事物的成长和发展都必须经过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成功不是偶然为之的结果,而是奋发向上厚积薄发的实践历程。

——采访手记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信息交流的主渠道,自春秋时期杏坛讲学、中唐时期书院授课直至二十世纪末,亘古至今始终围绕着教材内容重复演绎着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不变式。毋庸讳

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传授能力发展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由是观之,开展一场创新性课堂教学革命,已迫在眉睫。

平邑一中的决策者们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教育学、教学论、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教学改革也会随之发生急剧变化。推行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变„接受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开展了广泛的课堂教学调查研究,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是让学生背知识、做题目,忽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既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又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的突出表现,即使有点成绩,也是高耗低效,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刘相盈同志如是说。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长期的教改探索,量的积累的结果是质的变化。

1996年2月,该校当时高二化学组的赵家琛、高西军等部分骨干老师在实践中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运用“学案”进行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同年纳入到山东省教研室尹鸿藻先生主持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实验课题中,成为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并就这一课题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从实验操作上提出了初步的化学科教学模式。化学组的老师们还就怎样进行较全面的测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智能素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反馈信息。

几乎与化学组实验研究的同时,高中历史组的马自玲等部分骨干老师也展开了对学案导学的实验与研究。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成果在1996年8月全市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研讨会上受到了时任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的齐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来自省、市专家的肯定和鞭策,极大地增强了这些投身教改的老师们的信心和勇气,也为全校1997年的大面积推广实验奠定了基础。

在各地中学,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是,毕业班是教改的“雷区”,一般是不能也不敢在此进行大规模教改的——不敢拿学校的声誉和成绩去冒险的呀!但平邑一中的领导却不信邪。“成功和风险历来都是相伴的。出了问题我们负责!”学校领导的话语不多,落地却铿锵有声。

是的,中高考竞争的激烈,毕业班除了应同样具备在其它年级搞教改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外,“雷区”的教改更需要胆量和勇气。

1997年,平邑一中就“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这一课题在各年级、各学科进行了全面实验和研究。高三化学教师高西军首次提出了以“三线”为核心的“学案导学”的关键性问题,并首创出立体化教学方案:①知识线——以学习目标的形式系统归纳梳理所教学的内容,基础知识要点,使教与学和谐统一,使教学目标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②方法线——以教案中的教法设计、师生活动和学案中的学法指导为要点,重点突出“导学”的功能,构建出学科文化素质的基本框架和支柱;③能力线——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尝试学习,并把精心设计的知识点和训练题目,进行循序渐进的延伸和拓展,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性的技能。为此,高西军老师把“三线”又明确地界定为:知识线是明线,方法线和能力线是暗线。教学流程中,抓住重点、难点、考点、疑点、三易点(学生易错、易混、遗漏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充满鲜活而翔实的理解掌握,进而培养自己的能力生成。

无疑,“三线”理论在当时极大地丰富了“学案”课题研究的内涵。这看似偶然,其实却是高西军老师本人日积月累学习思考的必然,同时也是厚积薄发的教改结果。

1998年,平邑一中举行了全校性的“学案导学”研讨会。这次会议主要是通过专题讨论,实施重点突破,开展深入研究,进行现场观摩。目的是通过交流,达到互相启发。这次研讨会是在群众性广泛开展“学案导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较高层次的研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在这一年,一中的高考在全市标准分比较中,化学科获四项第一(平均分第一,最高分第一,高分率第一,综合评估第一);历史、英语也同样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也就在这一年的11月,高西军老师在泰安召开的华东五省一市高中化学教研协作区暨山东省化学素质教研研讨会上执教了公开课,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称赞。

1999年,是该校这一课题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各学科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基本上形成了各自的学案编写和操作模式,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如1999年3月化学组建立的山东省“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研究”的子课题——以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学案导学模式,被评为省课题组的本课题实验优秀成果。

创新性“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服装店教学目标,强化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用学案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

众所周知,教师备课要写“教案”,这是上课的前提,但是教案只是教师个人用以施教的方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步骤、作业布置等内容环节,教师自己是清楚的,但是学生却不甚明了,他只能跟着教师走,缺少应有主动权,这样就难以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问题。而平邑一中的“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读书思考题、典型例题解析、自学信息反馈、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知识拓展等环节,由师生共同完善。一份高质量的“学案”,实际上就是进行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并可超越课本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的网络构成体系,它体现的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方法、规律和被优化了的过程。教案则是依据学生自学信息反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主线,以训练达标为方向,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案。学案和教案要相辅相承,学案是为助导和体现为主体设计的。

平邑一中在大规模的课题实验与研究活动中,为防止把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形式化,提出“学案”的设计与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的视野,不断更新、完善,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第一,编写的主体,不只是教师个人,也有集体的智慧;不只是教师一方的精心设计,也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是一种合力。学案的编写可由教师完成一部分(导),再由学生完成一部分(探),可以一节课一个学案(预习),也可以一个单元、一类问题、一本教材编写一个学案(规律),可以在新授前写(尝试),也可以学习完写(小结),形式灵活。第二,“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书写,它突出的是实践能力。第三,“学案”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得以自由和谐的、生动活泼地成长。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第四,教师在课堂上的诱思、提问、解决疑难反馈、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要注意超出狭隘的范围、应涵盖思维和认知加工的不同层次和水平。课堂教学不应只停留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层面上,除了让学生“知其然”外,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即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是什么”,也就是说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唯一”的框框内,而是努力

去引导学生探索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师的思想是基础,素质是关键,方法是保证。

“思想通,万事兴”。教案变学案,虽只有一字之差,却不仅是教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转变。何谓改革?辞书释曰:改革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它合理完善。“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太玄.玄莹》的这句箴言与鲁迅先生的“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的精譬之论,两者跨越时空的樊篱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亘古至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犁铧,又在21世纪曙光初现的平邑一中,开垦出一圈崭新的年轮。

平邑一中这一课题是伴随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产物。既博采众长,又自成体系,凝聚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形成各自不同的课堂教学特色。但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思想、教学策略相对统一。而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形成技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是其突出的统一特点,在课题研究思想上,着眼于素质教育,力争寻求课题研究与素质教育高层次的结合点,并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在课题研究的操作上,教与学合一设计,师生思维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相长;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时空,把学与练分层进行,有利于目标教学、尝试教学和分类教学。

据笔者所知,在全国各地,开展学案教学或学案导学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学校并不少,但成效平平,难以引人注目。究其原因,无外乎三条关键所在:一是不深入;二是难持久;三是缺乏总结。这些学校或个人对已取得的成绩不重视、经验不总结,成果不内化、深化和升华,久而久之,自生自灭付之东流便成为必然。而平邑一中则是咬定课题研究不放松,依靠集体的智慧,不断地及时总结经验,内化成果,深化研究,提炼精华,升华课题内容。在活动中树典型、立榜样,以点带面,由普及到提高是他们的成功做法;在活动中培育人、发展人、提高人是平邑一中多年来人本思想精华的具体体现。对此,他们曾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课题研究要充分体现“每一个教学研究活动都要有收获,每一个收获都应有感受启发,每一个启发都应是学习的积累、经验的总结和个人的提高发展。”

丰富多彩不同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其突出特点在于紧紧立足于课堂教学,如推门听课、说课、评课、学案评比、论文评选、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研讨课,优秀教师的录像课等无一不是围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教科研活动。

如1999年12月,该校举行了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评选活动。活动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活动面广,规模大。首先是由各备课组、教研组在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推选出了能代表自己实力、展现自身整体风采的参赛教师;然后各年级、级部在此基础上挑选自己的参赛选手,参加学校的评选。学校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工作。主要领导自始至终地参加了活动,制定具体的比赛时间、地点、方案、要求、注意事项。全校教干、教师都动了起来,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

二是时间紧,工作量大。这是一次全方位的考;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参赛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出一堂优质课的操作方案,并写出教案、学案;在45分钟里当一个出色的教练和导演;要在20分钟里以满腔热忱丰富的教学语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说出自己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独特见解;还要撰写出2000字以上的紧扣自己课题研究的教学论文一篇。且以上诸项材料必须电脑打印。显然,这些仅仅依靠个人是难以圆满完成的,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全体备课组、教研组成员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才能按时完成。

三是评比的项目全,要求严。十佳评选内容包括讲课、说课、教案学案、论文评比“四位一体”的高标准活动形式。每一项要求都特别严格。以说课为例,他们首先要求参赛教师要脱稿说课,在20分钟内主要说出以下几点:(1)说教材。说教材的安排和意图,说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说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说本节课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三易点(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德育渗透点、能力可考点及其理论依据、处理意见,说教学目标。(2)说学案。说设计及意图,说完成本节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选择方法的依据,说各环节中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及其理由,说电教手段及其它手段的选用及意见。(3)说教学模式及其优点。有明确的模式(并特别强调学案导学模式优先),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属先进的教学模式,并针对本节内容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哪方面的习惯,训练何种技能,怎样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等。(4)说活动设计及意图:说整体思路、问题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为什么这样做,期望达到什么目的。

通过说课,在实践中做到了以说促学,以说促教,以说促研,大面积提高了参赛教师及其教研组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的业务素质,强化了老师们的科研意识,推动了大面积的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层次高:参赛教师始终能把理论学习贯穿在论文、说课稿、教案、学案的设计等各个选项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谈理论说学习。讲操作及措施,说教学效果。把看似简单的教学活动做得奥妙无穷。

影响大,效果好:由于本次活动是建立在平时活动的基础上,又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十位教师在评选中脱颖而出。他们不负众望,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尽现年级风采和个人才华。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强烈的教改意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娴熟的教学技能,赢得了评委和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十佳教师”评选活动的深入开展,是该校常规教学的大练兵,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比武,同时也是教科研活动的大验收。它有力地促进了该校教科研活动的深入、持续高效的开展,为培养典型,提高全体教师的能力,优化教师整体素质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它所产生的深远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其活动本身。参赛教师经历的一切,成为终生难忘的永恒。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收获的是发展和提高。参赛获奖教师徐彬深情而又坦率地告诉笔者:“这次参赛给了我极好的锻炼机会。事实上省市级讲课比赛要求也没有这么严、标准这样高、时间这样紧、精力投入这么大!”

瀑布的壮丽正是因为有高耸伟岸的峭崖;历经严冬的寒冷方知春天的温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价任何一种教法、模式的成败优劣,应当说学生最有发言权。下面就让我们品味一组来自学生的反馈吧!

学案导学备受我们一中学子的青睐。其中的尝试练习题,使我受益匪浅。尝试练习培养了我大胆探索、克服困难的勇气。尝试中苦乐相伴,趣味无穷。我饱尝了成功的甘甜,证明了我实力,喜悦中我更加坚定了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信念。

——初二(11)班 王新刚

学案导学中老师为我们指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它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我们运用学案导学自学,胸中有目标,眼中有重点,学起来方向明确有的放矢。特别是学法指导对我帮助很大,为我自主学习,尝试探究提高了能力。原来满足于学会,如今变得会学。在不断总结规律、探索学法上迈进了可喜的一步。学案启发我进一步懂得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我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将使我终生受益。

——初三(6)班 李明法

进入一中学习,实现了我的夙愿。但不久我发现,我们这些乡镇中学的佼佼者和原一中初中考上的同学相比,在自学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他们无论有无老师在场,只要有学案,就能全身心地投入,看课本、问老师,做起题来得心应手。我们则很长时间不适应,做题感到力不从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我发现“奥秘”就在导学学案上,我们的自学能力上。

——高一(8)班 张蕾

我是一个农村来的学生,以前学习用的功夫并不比别人少,但学习效果却不明显,老师说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现在使用的学案,老师能根据学习内容编写“学法指导”,这些

方法有很强的指导性,结合学习内容容易消化、吸收,我的学习进步很快,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死记硬背。

——高一(22)班 张晓琳

学案不是将教材上的问题面面俱到地搬过来,而是通过各组组长了解,由科代表找一些同学认为感到疑难的问题,反馈给科任教师,以便编写起来有针对性。同时,它还能注意同学们的差异,将思考题设计成浅、中、难几个档次,让我们各有所得。只是担心我们“减负”了,老师却增加了负担。

——高二(5)班 李学文

导学学案最大的特点是让我们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培养了我主动学习、大胆探索的兴趣和能力。训练了我创新思维的灵活性。让我在学习中重视了预习这一重要环节,抓住重点,分散难点,课堂听课能有的放矢,惜时高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课下复习、做作业得心应手。

——高二(18)班 胡明月

我们的科任老师,总是以学案为依托,在精讲点拨时相机诱导,开发智力,启迪智慧。大多数学习的知识是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结合生活超越课本知识,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思维时空。我感到老师的知识渊博,教法新颖,我认为这很实用。

——高二(2)班 菅长龙

导学学案使我感到知识线、能力线、学法线于一体,让我掌握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自主探索的能力、总结知识规律,探索学习方法。问题导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拓宽了我的思维空间。运用学案自学中,学习难点全力突破,学习重点认真剖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案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好助手,是提高我自学能力的金钥匙,是我求知路上的助跑器。为我综合素质的提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我支撑起自主学习的一片蓝天。——高三(1)班 文婕

自进入平邑一中,老师让我们利用导学学案自主学习,改变了在乡镇中学那种高耗低效的学习局面。两年多来,我充分运用学案自主探究,成绩进步显著。原来我不爱语文造成偏科。导学学案于知识性、指导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它犹如我求知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运用导学学案自学兴趣盎然,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日渐提高,我的各科成绩进步很快。往日语数外弱科,如今变成了我的强项。

——高三(12)李沂蒙

数千名莘莘学子的问卷调查结果,不能不让人为该校这一教改奇葩而感到砰然心动。转自南风轻吹的网易博客。平邑人: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乌苏一中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汇报材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

汇报材料

我校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全校教职工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纲要》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政策,而且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育中的一些细小环节的充分关注,处处凸显着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纲要》向我们描绘了教育味蕾十年的发展前景,提醒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好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说的好,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要以人为本均衡公平地发展。发展国力要以提升人的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要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结合实际工作,我校再谈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地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教学改革。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教改,是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交流和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和空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

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的,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着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所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上来,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了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教师队伍。《纲要》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国家提倡教育家办学,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教育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

件。《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加强课程建设,团队合作,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学校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彰显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领会《纲要》精神,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发展计划,抓住机遇,谋划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乌苏市第一中学2011年10月19日

下载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