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目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由于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在实习或顶岗中遇到问题时无法适应,以至退缩抵触。并且,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中,很多时候处在一种几乎与学校脱离的状态,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提供帮助。学生有被遗忘的感觉,加剧学生不适应情绪。导致大多同学不能适应,往往与单位领导、同事发生摩擦,以致半途而废。在顶岗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仍停留在学生身份上,而企业已把学生作为员工来进行要求和管理,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
关键词: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管理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把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容借助一定的介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过程。
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能源、交通、IT企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素质方面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一方面是企业对人才求贤若渴,但人才缺乏,人才难求,甚至人才断层的局面常令企业心急如焚;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异常困难。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令双方都很困难的局面呢?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反映部分毕业生自身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因此,适应市场需求办学便被个别普通高校所采纳,从而使得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成为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新鲜事物。即便如此,校企合作培养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等方面的优越性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所认同和重视。
目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由于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在实习或顶岗中遇到问题时无法适应,以至退缩抵触。并且,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中,很多时候处在一种几乎与学校脱离的状态,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提供帮助。学生有被遗忘的感觉,加剧学生不适应情绪。导致大多同学不能适应,往往与单位领导、同事发生摩擦,以致半途而废。在顶岗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仍停留在学生身份上,而企业已把学生作为员工来进行要求和管理,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顶岗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仍停留在学生身份上,而企业已把学生作为员工来进行要求和管理,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在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稍繁重的工作颇有怨言;部分同学意志不坚强,中途退出实习。对学生而言,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是轻松的,但在企业中顶岗就要辛苦、勤劳。如企业为应对市场的变化,旺季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就要相应增加,这时需要员工加班,但学生在这方面就难于接受,依然要求下班时间一到就休息。
想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高校就应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对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视,首先,要鼓励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去积极探索和研究,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从而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让所有教师均参与其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也更应从高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压缩超越学生接受能力的抽象理论内容,切实从他们日常出现和关注的问题出发,如人际关系的处理、责任心的培养、服从意识与安全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来开展。
高校传统模式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任何时候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使得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且,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高校和企业的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新形势下大学生在高校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
在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教育中,企业文化的育人优势在于它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显性作用的同时,必须大力开展隐性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之中,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和谐。教师的主导性在于通过外部“灌输”,提高学生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理论与企业的职业要求相融合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加深对企业文化内蕴的理解,并转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未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蓝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是在高校中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注重在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
第二篇: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考
摘要: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带来了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和育人方式的全面变革,也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考。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增强了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同样也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之相适应。本文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分析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对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结合,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转为具体,由理论转为实践。加大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途径,在实习过程中加大企业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的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革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更有利于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就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完善的统筹规划下,以实践过程为基础进行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全方位结合,共同建立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代表着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变革给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思考。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既能发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对照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校企合作模式下,学
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多了,在校时间少了,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情况下就成为了“真空地带”。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压缩了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参加到实践中去,很多院校把理论课程不断压缩,而往往压缩的最多的是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在开学初期完成,不能贯穿始终,在实践中也更多的关注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学生学习的途径不断拓展,但学生学习意识不高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企业,需要企业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但追逐利润的特点决定了其不愿或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而学校尽管有辅导员跟踪指导,却又很难象在学校一样对学生有较多的关注,其实很多身边的成功的人的品质值得同学们学习,企业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也很多,但往往投入精力较少。
3、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高,与企业要求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差距。
有些学生意识不到实习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实习与专业知识没有太大联系,容易在实习中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企业相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加强针对性现代企业除了要求员工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而且更需要员工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的创新精神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为了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校企合作中必须树立“育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针对性。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就是与“学”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在这种统一过程中来加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就使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并且能够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空洞乏力的弊端。因此,突出“工学结合”双重作用性是今后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1、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面临分散状态,在此形势下,学校原有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显得力不从心,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来回奔跑和交流,管理质量下降。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推进,一是在队伍数量上应该壮大,以适应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需要。二是加强对思想政治辅导员培训工作,增进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相关思想政治知识、心理知识及管理水平等。三是完善政治辅导员的知识结构,要培养成即有学校学生管理经验,又熟悉企业环境,有扎实心理健康知识的复合型辅导员队伍。四是多提供政治辅导员学习和交流经验的机会,学习兄弟院校中的优良经验,也可以到相关企业去参观交流,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环境来找到最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途径
2、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思想动员工作
提供学生相关的信息源,为走向企业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减少后期的一些思想压力和困惑。有些学生对工学结合模式思想认识不清楚,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也有学生会还没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而惶恐,或是当踏入新的环境而感到严重的心理不适,很容易产生消极、倦怠、失落、焦虑以及自信心不足等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企业,尤其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思想政治辅导员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及心理辅导工作,做到事事以学生为主,事事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顺利适应这一教育模式。
3、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
把学校的管理方法与企业的相关制度结合起来,建立联合管理机制,设立由学校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企业实习管理人员、学生代表组成的共管机构,明确责任,真正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凝聚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共管机构,经常交流沟通,在充分了解各方面信息和学生心声的基础上,双方共同育人。
4、丰富思想政治内涵与途径
高职生道德教育的立足点是职业性和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围绕学生未来职业需要。我们需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资源,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加强行业规范教育,适当吸收典型的企业道德规范和案
例作为高职生职业道德的鲜活教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职业实践教育活动,离开职业实践活动,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成为流于空洞的说教。职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外的见习、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职业实践活动亲眼目睹同行是用怎样的职业道德风貌从事本职工作的,亲身体会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
5、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
“敬业精神、责任心、吃苦耐劳、虚心学习”表面上看起来有利于用人单位,但最终受益的却是自己,所以必须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这些品质。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请成功人士现身说法,让他们了解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具有过人的知识和才能,更由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去感知敬业精神、责任心、吃苦耐劳、虚心学习的必要性。
总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企业在很多情况下侧重点是不同的,担当的社会功能也不同,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保持一致的,为了更好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需要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相互了解与融合,更好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收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
高[2006]16号)[Z].[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3] 周巧婷.工学结合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
信息,2008,(28).
第三篇:校企合作
2017年校企合作协议书【一】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生产实习教学基地,提高和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同时为企业技能人才资源和岗位培训等提供帮助,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甲方)和(以下简称乙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拟开展技能人才及相关方面合作。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领域:
1、乙方为甲方提供一些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等信息;
2、甲方为乙方提供一些优质人才的信息,人才培养和使用;
3、乙方为甲方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等方面提供条件;
4、甲方可以为乙方订单式委托培养人才;
5、乙方可以为甲方提供一些设备赠送项目;
6、甲方可以为乙方承办一些冠名班级;
7、甲乙双方可以共同合作课程开发、科研开发、软件赠送项目;
8、甲乙双方可以在员工在岗技能培训,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技术革新等方面合作;
9、甲乙双方可以在招生、宣传方面共同合作,乙方为甲方招生宣传提供便利。
二、甲方义务和权利
1、利用学校宣传资源,发布乙方相关信息,并为乙方提供掌握的有效信息。
2、专业教师及甲方培养的各类人才资源均可为乙方优先服务。
3、为乙方人才培养、培训、技能鉴定、考证等提供条件,提供实验室条件和科研手段为乙方的生产服务。
4、负责制定学生实习教学计划、教学(考试)大纲,提供教材及教辅材料最新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最新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
5、指导或协助乙方做好实习学生管理工作,负责监控和检查教学质量。
6、聘请乙方有关人员担任专家、实训指导教师,为聘请的专家、实训指导教师提供适当咨询、教学指导费用。
7、为联合办学项目提供条件。
三、乙方的义务和权利
1、为甲方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岗位并安派相关人员参与指导,尽量为甲方实习学生提供住宿条件和适当的生活补助。
2、为甲方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提供咨询服务,为甲方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提供条件。
3、提供掌握的有效信息。
4、优先招聘、推介甲方毕业生
四、甲方在乙方挂牌,名称为“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实训基地”;乙方在甲方挂牌,名称为“人才培训基地”最新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合同范本。
五、如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损害对方利益和声誉,另一方有权中止协议。
六、双方在上述预定框架内,就具体合作事宜另行协议作为执行的附件。
七、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有效期五年。
2017年校企合作协议书【二】
甲方:xxx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借助于地方和企业的优势,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空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
(以下简称乙方)在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同意建立合作关系,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乙方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甲方应为乙方优先推荐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应乙方要求,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2.应乙方要求,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承担或参与乙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甲方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乙方转让。
3.应乙方要求,可在甲方挂牌设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车间”和“产品研发中心”,为乙方提供技术讲座、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证、资料翻译、产品研发及生产等方面的服务,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4.乙方有对甲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或“企业员工培训”等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
5.根据乙方生产经营的需求,为乙方提供企业规划、发展、管理、经营和科技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6.甲方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合作、专业实习、人员培训等活动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乙方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其他合理要求,严守企业的商业秘密。
三、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甲方的教学需要,可在乙方挂牌设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甲方相关专业学生的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
2.乙方应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甲方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用甲方的毕业生。
3.应甲方教学改革需要,乙方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派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成果归双方共同所有。
4.应甲方科学研究需要,乙方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参与甲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成果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5.乙方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对甲方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建议和咨询。
6.甲方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乙方及其下属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队伍。挂职期间乙方提供相关食宿条件和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
四、附则
1.为加强沟通和联系,甲、乙双方应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通过不定期的会面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2.双方的具体合作项目可在本协议的基础上另签协议;双方合作过程中因实习、培训、技术开发和咨询、生活安排、劳务等发生的费用,由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以解决。
3.本协议有效期年,协议期满可根据双方需要确定是否续签。
4.本协议履行中出现纠纷,双方应尽力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江门仲栽委员会仲栽。
5.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二份,乙方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
甲方: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
签字代表:
签字代表:
XX年XX月XX日
XX年XX月XX日
2017年校企合作协议书【三】
为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大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校企合作与互利共赢。(以下简称甲方,即校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即企业方),本着协作、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内容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精神,以企业为依托,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五年内将学校的现任专业教师派到企业培训;同时,从合作企业选聘一批专家到学校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含实习教师)。在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校企合作加强直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每年年初提出选送、聘请计划,经乙方确认后组织实施。
2、在企业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劳动制度、保密制度等。
3、在规定的实践培训中,这实习教师购买必要的劳动、工伤等保险。
4、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一批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5、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为转岗工人提供培训服务。
6、在乙方要求甲方帮助试验时,甲方应向乙方开放相应的试验设施,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乙方:
1、按照甲方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教师到企业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
2、为甲方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
3、安排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传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等知识,指导教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器设备。
4、对甲方教师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考核意见。
5、选派企业领导、高管、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到校担任甲方客座讲师、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师。
6、根据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委托甲方对有关革新项目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促进产学研结合。
三、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年,(即2015——201年)。合作结束后,双方可根据合作意愿和实际需要,继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四、其它
(一)、双方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并建立联络员制度,分别指定有关工作部门和有关人员具体负责合作期间的衔接沟通工作。
(二)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由双方另行商定。
(三)本协议一式3份,双方各执一份,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1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自觉遵守有关条款。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XX年XX月XX日
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校企合作
国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例子与方法
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它被认为是促进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推动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纵观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称为部分学院制职业教育形式,是校企合作的典型代表。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是德国学制的特色,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法规定,50%的青年必须接受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德国的学生多在完成基础教育后,成为师傅制度下的学徒,一方面在工厂做工,接受师傅的指导,另一方面进入职业高等学校,进行相关职业理论的学习,做工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做工以企业为主,合作学校派出教师进驻企业给予理论指导;理论学习以学校为主,企业派出技术专家到学校协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德国的高校与企业一旦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关系,将是长期、毯固和紧密的,其合作非常往重实效。
法国——学徒培训中心
由地方政府、工商行会、企业或企业协会主办,属于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机构——学徒培训中心,是法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学徒要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企业主不仅要支付工资,还要保证系统完整的培训;二是教学采取学徒培训中心与企业合作的工学结合形式,实践课在合同工厂里进行并有师傅指导;普通文化课和技术理论课则在学徒培训中心进行;三是国家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履行职业教育义务,同时也对参加学徒培训的企业给予补偿性补助,并将“学徒税”减免额由20%提高到40%。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学徒制”培训计划。新学徒制规定,提供学徒培训的雇主与学徒之间应签订培训合同,同时培训合同要在相关的州和地区的培训局注册。为了使新学徒制得到良好的发展,澳大利亚各州和地区设立了300多所新学徒制培训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免费向社会提供服务,帮助培训机构(企业或公司,职业学校)和学徒双方达成培训协议,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为学员提供拟从事的行业和职业的相关资料、帮助学员寻找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等。
日本——企业教育
企业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在大企业,企业内教育被视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特别重视。像丰田公司就开办了“丰田工业大学”,松下电器公司则开办了“松下电器工学院”。中小企业也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单独或联合开设本企业学校或研修所,培训自己的从业人员。据调查,1992年,日本500人以上的企业中,实施企业内教育的占95%。中小企业虽然比例低一些,但大多数也实施了不同程度的企业教育。
韩国——将“产学合作”法制化
韩国政府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
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人以下的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0.75%向国家交雇佣保险金。政府还大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这项法律规定,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自治团体、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产学合作”。
美国——“学交替式”模式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美国的校企合作有多种培养模式,常见的合作形式有合同制教学,合作教学,注册学徒,职业实习,服务学习,技术准备教育等多种模式。其中,合作教育即“学交替式”是美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最有影响和最成功的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大学生自人学起学习半年后,便将企业的实际训练和大学的教学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交替进行,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于学校授课直至毕业。在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主要特点是(1)办学以学校为主,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由企业提供劳动岗位与一定的劳动报酬,并派管理人员辅导学生适应劳动岗位、安全操作,协助学校教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一起评定学生的成绩、劳动态度、工作数量和质量等;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指导、监督学生劳动.沟通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的要求。〔2)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大致为1:1,即一半在校学习,一半在企业劳动,学习与劳动更换的方式灵活多样。
英国—— “三明治”教育
英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主要有长期和短期两种。长期的工学交替制有“2+1+1”(4年制)和“1+3+1”(5年制)两种。“2+1+1”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工作,第四年再回到学校学习、考试、取得证书,在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为一年。“1+3+l”第一年在企业工作,第二、三、四年在学校学习第五年又回到企业,在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为两年。短期的工学交替制更为常见,通常为6个月。无论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学校学习.都由企业付给酬金。以学佼为依托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提供资助,在企业工作期间领取企业付给的报酬。英国的企业在合作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参与合作教育:雇主在一些教育基金会等关键机构中任职;雇主直接加人学校领导班子;企业参与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参与学校的评估;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学校提供资助;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办学制度,提供实训设备、场地。学校则非常重视进行杜会调查,总是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并严格按照企业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进行教学;把职业知识纳入到学校课程开设“工作经验课程”;安排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学校教师经常深人企业,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加拿大—— “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加拿大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始于1957年的滑铁卢大学。1970年以后,合作教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加拿大的高校大多设有合作教育部,主要负责校企合作教育的宏观管理、协调、服务等丁作,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各院(系)教师负责。学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专门机构为实施合作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
证。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为高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合作。加拿大产校企作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课堂上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一大特点,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出发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符合雇主需求的人才,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能够直接进人工作市场。加拿大的高校每年分三个学期,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形式也不同。一些专业采取“1,1循环”的方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一学期,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学期;或在学校学习一年,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年,如此循环。一些专业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或三年,然后集中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年;另一些专业则要求学生每年至少有一个学期在企业工作实习,等等。采用何种形式则是根据专业教学需要、企业工作岗位及学生的自愿情况而定。学生的实习工作单位由学校负责联系,实习单位付给学生工作报酬。学校跟踪检查学生的实习业绩,用人单位负责对学生的工作实习进行指导和鉴定。学生可以在与本专业有关的实习工作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后就业奖定基础.同时可以获得用以支付学习费用的报酬;用人单位可以发现优秀学生,并在实际下作中考核、录用未来员工,减少为职员支付的培训费用.有机会雇用随时可得的临时T作人员;高校则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策略,吸引优秀生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加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共性
第一,工学结合学制灵活,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习分配合理,在企业工作实习的时间有保证;
第二,企业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还相应地给予一定的报酬,可以提高学生在企业工作实习的热情;
第三,学校教育紧贴企业需要真正做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第四,高 等院校与企业在合作教育过程中,既可以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做出贡献,又可以在许多方面实现“双底’。
第五篇: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1、必要性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曾撰文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单纯的知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复制,忽视实践,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没有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
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类大中专院校,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院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2、优势
首先,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再次,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3、校企合作的范例
方案背景
珍宝城集团 在借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的情况下,希望能充分利用省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进校企业双方可持续发展,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着眼于“精细化培养,高位化就业”的目标,加强优势互补,实现互惠共赢。这也是珠宝企业针对珠宝人才定向培养的有力尝试,也是中国珠宝行业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
方案内容
1、合作模式:
(1)由珍宝城集团投入珠宝首饰实训教学设备、珠宝理论知识教育平台、派遣专业课及实训课师资对学生进行定向培训、考证,100%接收并安置就业。
(2)学生第一年在学校接受常规课程学习,第二年上半年珍宝城集团派专业技术教师来校教授珠宝技能,下半年企业实习。第三年接收学生就业。
(3)由院校提供实训场地及相应资源,负责学生日常教学及管理,并配合企业做好安置学生就业相关工作。
2、相关说明:
(1)针对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珠宝企业从业人员需持证上岗的要求,受以上两厅局的委托(鄂质监职鉴函【2012】26号),珍宝城对每名学生进行统一持证上岗培训。
(2)学生在企业工作实习半年后,珍宝城集团按每名学生为单位,向学院支付一定金额的学生培养管理费用。
(3)培养方向:《珠宝鉴定与营销》、《珠宝设计与制作》、《黄金投资管理与分析》。
(4)合作时间:3~5年
合作对象
1、尚未开办珠宝专业,并有开办珠宝专业意向及需求的院校。
2、珠宝专业招生人数达到一定人数的院校。
4、模式
校企业合作模式一: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将企业引进学校后,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校企业合作模式二: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
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两种:A、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B、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有的职业技术院校就是这种模式,我国一些院校也需要探索这种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三: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
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校企合作模式四:“订单”式合作。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这种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学校很被动,培养多少人,什么时候培养,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模式,一般在中专院校运用的比较多。
5、解惑建议
1、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目前我国职教界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并切实抓好法规文件的执行,以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2、认识观念有待提高。不少地方的“普高热”还制约着职教的发展,上好大学仍是整个社会公认的理想目标。“学而优则仕”等观念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国家必须彻底打破旧的人才观念,把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待遇予以提高,以一定的法规文件形式体现出来。
3、学分互认还有难度。教学计划的制定权还在学校,教学实际与岗位需求仍有距离,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滞后在企业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在需求动向上和职业岗位的确定上要有前瞻性,并早于市场需拿出相应的职业鉴定标准。
4、学院的教育改革措施还不配套。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存在这很大差距,按照我们的教学计划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大众化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5、教学体制有待改革。学院应该鼓励各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不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而且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实际上现在有诸多因素制约着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以校企两方面“双赢”为目标,政府应采取措施,让企业在确立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学校在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的同时,政府应有相应的指导部门,指导学校进行专业方向调整,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上起积极的先导作用,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文章做好。说实在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还仅停留在表面层次的校企合作,并没达到深入的校企融合的合作程度,这种合作方式还有等进一步的加深和探索。
6发展前景编辑未来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市场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同时,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被提上议程,传统教育注定将被革新。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
7校企与学生“三赢”
学校方面
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学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促进职业学校及企业加速发展。
企业方面
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学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对接,也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学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学生方面
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
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