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师风学习反思总结9
师德师风学习反思总结
长城小学教师:刘翠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所以,老师对学生千万不要体罚,也不能变相体罚,更不要训斥。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我们应该把他们当成平等的人,心平气和的和他们谈心讲道理。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恰当、适度,否则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他们
逆反心理的产生。没有学生会喜欢老师挖苦、嘲讽自己。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态度。
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表里如一,诚实守信,举止文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但语言规范性有优待加强,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是与家长联系还有些欠缺,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师德师风学习,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学习师德师风反思总结
学习师德师风反思总结
蔡胜云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从小就希望长大做一名教师,如今做教师已经有一个多年头了,想想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对照“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个基本内容,体会深刻。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启示录,我对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又加深了认识,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包括的内容很多,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
理想信念和遵纪守法方面,我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爱岗敬业和依法执教方面,我们都知道,爱岗敬业既是教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集体主义原则的最具体和最集中的体现,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和最可靠的途径。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与我的爸爸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的爸爸就是一位优秀的高中教师,他在学校很受学生的爱戴,他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在学校的威望也是极高的,他的名字在全省都是响当当的。凭他的威望他可以选择河南省的任何一所高校,曾经郑大、洛阳师专等找过他多次,想让他到他们的学校去工作,可是我爸爸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说:“在哪里都一样,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我在这里挺好的。”我从爸爸的身上找到了我的目标,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也要象爸爸一样兢兢业业,最后我如愿一场接替了爸爸的岗位,成了一名教师。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明白爱岗敬业的含义:只有爱岗敬业,教师
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完善自我;爱岗敬业能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爱岗敬业不仅表现为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还要表现为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在教书育人方面我能够面对全体学生,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指导,同样的信赖和尊重,同样的鼓舞和期望,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导,从没有因为任何原因嫌弃或放弃任何学生,我能够和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我在工作中,总是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包括自己从报纸上看到的,从别人口里听到的等等,只要和学生有关的我都会及时地告诉学生。在工作中我为了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经常带病工作,学校布置的任何事情我都会提早完成,从没有因为自己的一些事情耽误工作。早上不管有没有早读,总是早早的来到学校,下午下班后总是很晚离开学校,虽然有时不做班主任,但是自己总是喜欢去处理班里的一切事情,学生有什么心事和事情总是爱来找我解决,他们说:“老师,我们最喜欢你和我们在一起了。”有时遇上搭班老师有病请假,成几天都是我给他们上课,可是我问他们是否上烦了时,他们都说“不烦,你天天给我们上我门也不烦”听到孩子们这样说,我虽然感觉累些但是心里是很高兴的,这也说明我在孩子们心中的位置了。
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是与家长联系还有些欠缺,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
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表里如一,诚实守信,举止文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一年来由于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几乎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成为学生家长信赖的好老师。
第三篇:学习师德师风反思总结
学习师德师风反思总结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精神就是奉献精神一个人只要深深地热爱他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会为之奋斗,为之献身。乐于奉献是教师精神的核心,是为人师表的体现。它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支柱。教师的奉献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养青少年成才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
我在工作中,总是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包括自己从报纸上看到的,从别人口里听到的等等,只要和学生有关的我都会及时地告诉学生。在工作中我为了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经常带病工作,学校布置的任何事情我都会提早完成,从没有因为自己的一些事情耽误工作。早上不管有没有早读,总是早早的来到学校,下午下班后总是很晚离开学校,虽然有时不做班主任,但是自己总是喜欢去处理班里的一切事情,学生有什么心事和事情总是爱来找我解决,他们说:“老师,我们最喜欢你和我们在一起了。”有时遇上搭班老师有病请假,成几天都是我给他们上课,可是我问他们是否上烦了时,他们都说“不烦,你天天给我们上我门也不烦”听到孩子们这样说,我虽然感觉累些但是心里是很高兴的,这也说明我在孩子们心中的位置了。
在严谨治学方面,我努力把现代教育理论以及新课改的精神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能力。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认真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班上的后进生和双差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努力作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在班级管理上,建立适合班级实际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合作,以班为家,能自己管好自己,自觉为班集体服务。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是与家长联系还有些欠缺,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表里如一,诚实守信,举止文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第四篇:师德师风学习反思总结2
师德师风学习反思总结
长城小学教师:楚文科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如今做教师已经有二十几个年头了,想想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对照“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个基本内容,体会深刻。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启示录,我对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又加深了认识,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在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引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包括的内容很多,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
理想信念和遵纪守法方面,我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爱岗敬业和依法执教方面,我们都知道,爱岗敬业既是教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集体主义原则的最具体和最集中的体现,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和最可靠的途径。
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他们感觉到你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在我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了,我从没有干过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始终都是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为自己选择的职业后悔,更没有感到做教师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因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实现而感到幸福、快乐。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的对待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的精神“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第五篇:师德师风学习反思总结5
师德师风学习反思总结
长城小学教师:俞茂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实效或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紧紧地随时代的脉搏,时时关注重 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而这一条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关系出发来看的,这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的身心实际,那么,就很难言人的身心发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在这两条规律中,就教师的工作性质而言,主要应该是对
第二条规律的把握。原因有两点:第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往往是被子政府部门的大政方针所决定的,教师并无权利随意更改教材的内容,但怎样把时代精神、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教材内容中的规范与要求有效地落实到学生身上,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离不开教
师对学生本身的研究了;第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进人本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幸福而服务的;同时,社会的要求也只有凝聚为人的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永恒不变的身心素质之时,教育的效果才会真正显露出来,我们才可以说教育是成功的,而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外在教育影响要凝结为人的内在素质,则又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与特征的了解和遵循,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
总之,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