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办学行为心得体会
规范办学行为心得体会
李桂香
通过学习《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规范办学行为、回归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标准带来的变化。学习中我认识到,规范教学行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具体体现在把晚自习、双休日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即使是寄宿生的晚自习老师也不进教室讲课,也不具体分到某一学科在双休日学生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以自主学习和发展。“把时间还给学生”给了学生最大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上有足够的自由,这对那些自制力强、学法得当的学生来说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模式下,他们不仅可以快乐地学习,而且学会了计划,善于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自主设计能力增强,自我规划长远,优势更加明显。从老师角度讲,晚自习、双休日不准讲课,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他们必然要考虑如何把方法教给学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争时间。这样,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方法指导,学生有了可自主支配时间,又有了恰当的方法,使实现高效学习成为可能。
都说考、考、考是老师的法宝,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老师为了学生能考出好成绩,花费大量时间,死看学生学习,而不能把精力放到课改上;规范办学行为之后,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依据,我们便可以切切实实地做点自己的事情,在内涵发展上下点功夫。规范办学行为以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大大增加,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参差不齐,聪明的学生自学能力强,能充分利用时间;勤奋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也能好好利用时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自学也缺少学习的自觉性。这就需要老师教会他们利用好自习时间,学会自主学习。
温家宝总理说: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有些东西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
温总理的这些话给我们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真谛。“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教给学生以方法,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第二篇:规范办学行为心得体会
规范办学行为心得体会
要规范办学行为,心得体会是: 三棒打出一片新天地。
一、提高认识,用“软棒”。对规范办学行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很重视。特别是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不规范办学行为加大了督查力度,如近期查处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问题进行了通报,应该肯定这些做法是必要的。但是光开会、下达文件和通报批评是不够的,同时扣发违反者绩效工资,不让其评先、评优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解决违反者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对规范办学行为重要性的认识。对违反规范办学行为的人和单位,不能只通报了事,或者只惩罚一下就完了。对他们不能只用“大棒”,最好要 用“软棒”,要讲究“胡萝卜文化”,应注重思想教育,否则“压而不服”,认识不能提高,到头来还会犯违背规范办学行为的错误。如何做好违反者思想教育?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学校校长以及学校的同事都要带着“三颗心”——真心、细心、实心。“真心”对待犯错误的教师,真心实意地与他们谈心;要“实心”替他们着想,了解他们想的是什么,关心的是什么;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要“细心”,做思想工作要细致入微,细到他们工作、生活和家庭各个方面,只有“细心”才能制定好措施,让违反者改正错误,提高规范办学行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检查监督,用“重棒”。对于规范办学行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检查监督,要求下面学校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不要消极抵制,更不要钻空子、打擦边球,恶意应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违背规范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凡有违背规范办学行为的,一经查实,视为顶风违纪,一律从严处理,这时应用“重棒”。近几个月,我省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规范办学行为的检查监督是做得比较好的,如今年署假前后,湖南教育厅先后组织了15次检查,发出
了10次通报,对10多所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作出公开批评,严肃处理,其中涉及的学校有国家示范高中、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等。
三、多方配合,用“合棒”。规范办学行为仅靠学校是不行的,还要有家庭、社会的配合。如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这是不规范的教学行为,一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此是禁止的。但在家长方面,有偿家教却有很大的市场,甚至家长对家教的需求十分迫切。这就需要向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让大家弄清为什么在职教师不能从事有偿家教,明确其危害性,如有偿家教偏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有偿家教异化了师生关系,扭曲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人格力量;有偿家教陷入了“恶补”的怪圈,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等等。禁止有偿家教需要全社会的行动,通过“师德信箱”、“师德监督电话”,建立面向社会的监督机制,让社会各界都来反对有偿家教。《长沙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八严禁”规定》要求严禁延长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小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但有的家长却要求学校适当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规定要求严禁超量布置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有的低年级家长对此向教师提意见,要求布置家庭作业。看来规范办学行为必须让家长提高认识,否则规范不起来。再如关于学生睡眠时间,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苏办发〔2009〕24号文件规定“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保证学生睡眠时间绝不能靠学校,必须靠学校、家庭和社会这样的“合棒”作用才能做到,即社会要宣传,学校要减负,家长要具体执行,各方面都来贯彻“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才能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第三篇: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桃林小学“治理三乱”自查自纠报告
201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塑师德、治„三乱‟、正行风”集中教育整治活动文件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为目标,大力开展集中教育整治活动,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遏制“三乱”问题的发生,构建治理“三乱”问题的长效机制,提升全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水平,营造更加有利于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现将我校有关治理教育“三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学校成立了以何国高为组长,蒋五林、何汉科、杨勇、卢翠莲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卢翠莲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各部门抓好日常工作。同时把治理“三乱”工作分解到各处室。学校十分重视治理“三乱”工作,将治理“三乱”纳入学校日程工作,做到常抓不懈,力争抓出成效。
二、高度重视,决不懈怠。教育“三乱”,是困扰教育发展、影响教育形象、损害群众利益、败坏社会风气的一个顽症。局领导多次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其危害性,在治理教育“三乱”上,不能有丝毫含糊,不能有丝毫懈怠,而应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站在对教育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周密部署,全面治理,坚决打压不良苗头,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推动教育良性发展。根据领导的讲话精神,我校及时召开了行政会、教师会,传达上级有关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学校治理“三乱”的具体措施,切实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收费行为,规范补课行为,规范教辅资料。每个学期开学收费,学校严格按三家下文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所有收费项目张贴在公示栏中公示。并设立咨询台和举报电话,派有关人员坐台向家长进行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将收费标准印发给每位学生家长,人手一份,真正做到收费公开、透明,自觉接收社会监督。此外,对于课后看护费、市场运作费学校还召开了家长委员会,制作表格由学生家长自主自愿填写,所有的收费都开具发票。学校没有收取借读费或择校费、自行车保管费、健康书屋费等。
三、落实责任,高位推进。学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在学校内部签订“两书”:即学校和蹲点干部签订责任书,与教师签订承诺书。哪一个部门、哪一年级出现问题就追究其领导、当事人责任,在全校形成了校长负总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完善制度,长效示警。为有效制止在职教师乱补课、乱订教辅资料的现象,学校根据上级治理“三乱”有关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桃林小学治理“三乱”管理制度》,与教师签订了《桃林廉洁从教承诺书》,用制度来规范、约束教师的行为。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违规处罚要求,增强了广大教师贯彻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治理“三乱”的自觉性,对个别想违规的老师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五、真抓实纠,防范未然。学校在醒目处张贴“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并设立了治理“三乱”举报箱。召开家长会,通报了市、区治理“三乱”的有关精神,并欢迎家长对学校和老师进行监督。组织校级领导和行政人员成立监督小组进行明察暗访,做到假期巡查,中途抽查,每天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乱收费、乱补课的苗头。
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树立风清气正行风。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石,我校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源头规范教育收费,改善办学行为。一是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在学校开展了重温教育法律法规、“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三是针对反映个别教师以教谋私、有偿家教的问题,学校及时召开班子会、年级组长会、全体教师会,进行政策宣传,把查处有偿家教、私自办班的现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促使广大教师更好地关爱学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在这次“治理三乱”自查自纠活动中,教师由于学校高度重视举措有力,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治理三乱”的严肃性,目前检查中未发现有“三乱”问题.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教育任重而道远。我校将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创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治理教育“三乱”长效机制,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精力,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抓好学校治理“三乱”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赢得应有地位、幸福白马人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规范办学行为
蜻蜓小学
“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自查报告
根据凉州区教育局凉教基发„2013‟49号“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自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对照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蜻蜓小学的前身是清朝年间民间合办的私塾。1936年改为初级小学,校名为唐混寨小学。1950年,迁入清凉寺,改为公办完全小学,校名为蜻蜓小学。1989年,群众集资在蜻蜓村十二组修建现有校园,将学校从清凉寺迁入。现今,学校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其中:小学班6个,幼儿班2个。教职工17人,女教师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0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幼儿教师1人;大专以上学历13人,中师学历4人,教师合格率为100℅。
学校现占地面积1151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52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教室7栋,办公宿舍2栋,伙房、库房4间;仪器室2间,图书室2间,厕所5间。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现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二、招生情况:
蜻蜓小学一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学校不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从未参与举办过“占坑班”,没有参与过与民办学校联合招生,从不提前招生,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规定,不跨行政村、跨学区组织招生,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地小学就近入学,就近入学的比例是百分之百,择校生比例为0。
三、分班情况:
学校共6个班级,在校学生160名,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不存在实验班、特优班和其它变相重点班,我校在师资投入上做到“师资均衡配置”,师生、家长、社会满意度较高。
四、日常管理情况:
1、学校严格按各项规定开设课程。按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规定的课程,不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不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学生开展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2、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学校规定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并按年级做好各学科作业的平衡工作。每位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3、严格控制补课。学校积极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绝不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进行补课,不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4、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学校保证学生在校上课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每天在校课堂学习时间4小时,不组织早自修、晚自修,无住校生。严格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五、考试评价情况:
1、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学校每学年组织考试两次,除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外,其余时间不组织其他全校或全年级的学科考试,对考试成绩不排名。
2、建立健全《蜻蜓小学教师考核制度和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不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考核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以学校对教师的全面考核为标准,学生成绩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总之,蜻蜓小学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执行凉州区教育局《十二项规定规范我区办学行为》的中规定,各条都能完全达标。今后也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凉州区教育局凉教基发„2013‟49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减负万里行”的监督问责制度,通过对规范办学行为的自查自评到向社会公示,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接受行政和社会的监督,确保学生在校快乐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规范办学行为
毕节地区教育局
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教育局、地直各中小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 号)、《贵州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黔教督发〔2008〕284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基础教育实际,现就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增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我区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全区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学校管理逐步加强,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但是,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节假日长时间违规补课、不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等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新颁《义务教育法》,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制定有效措施,开展集中整治,确保全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明确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校长细化管理素质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开展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的师德师风大教育、大活动为核心,以各级教育局(局长)、校长、学校和教师“十个不”的承诺为重点,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力”为主要环节,以积极推进校长负责制、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办班行为、管理行为、收费行为、教师从教行为等为基本内容,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2010 年为毕节地区教育系统“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启动年。
(三)具体目标
2010年1月3日
毕地教发〔2010〕1 号
1、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落实“三限”政策;加强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
2、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合理编班教学,严格控制班额标准;关注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3、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开足课时、开齐课程;严禁中小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变相补课;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统筹各学科教师作业布置,规范各种竞赛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加强编制预算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收支两条线,杜绝学校设立小金库和账外账。
5、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有偿补课;尊重学生个性,不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加强教辅用书的选用管理,严禁胁迫、引诱、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资料,控制学生印制作业的种类和数量。
三、彻底解决中小学办学行为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一)规范招生办班行为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城区中小学由所属县(市、区)教育局根据生源变化情况调整学校招生范围,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前10 天向社会公布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选拔招生。各级教育部门要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2、普通高中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各县(市、区)要加强招生管理,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原则,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严格执行“三限”(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政策。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学籍网络管理,对学校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从2010 年起,全区所有高中学校将推行“配额生”制度,将10%以上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
3、严格控制班额标准。根据贵州省现阶段的班额规定,小学班容量原则上应控制在50 人以内,初中学校班容量应控制在56 人以内,高中学校班容量应控制在60 人以内。各地要按规定标准从严掌握,确有困难的县(市、区)要制定整改规划,力争在三年内使中小学班额达到省规定的标准。班额控制应随国家和省的规定适时调整。
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确因教学改革需要举办的实验班、特长班须报地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均衡配备教师,均衡编班教学,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5、所有全日制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复读学校、复读班,不得招收往届插班复读生。各中小学校不得为社会上各类重复教育办学机构提供教学设施、场地和师资。
6、民办学校必须按《毕节地区民办学校管理办法》规定,严格做到“六独立”,凡不能实现“六独立”的,一律取消招生资格。坚决治理社会力量办学乱招生、乱办班、乱发招生广告的行为,避免恶性竞争,促进良性发展。
(二)规范教学管理行为
7、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健全校内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体制,按照专家治校原则,选好配强中小学校长,落实校长负责制,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增强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管理、校务公开。
8、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毕节地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意见》的执行力度,督促中小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决纠正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加深课程难度、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各中小学文化课教学不得挤占课间操、体育课、艺术课、团队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1小时。
9、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季节时令和本地实际,精心制定学生作息时间表,合理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到校、离校时间和学习时间,确保小学、初中、高中走读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 小时、7小时、8 小时。学校对走读生不得安排早、晚自习,寄宿生晚自习时间每天不超过2 小时,严禁用来组织文化补习或考试。教师布置作业应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认真编制作业内容,不能机械重复布置作业,对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 小时、1.5 小时、2 小时以内。依法保障学生休息权利,合理安排学生学习、生活和休息时间,保证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
10、坚决制止违规补课行为。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准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习文化课或上新课,更不得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准以各种方式组织安排学生接受各种形式的有偿补课、有偿家教或参加各种形式的补习学校、补习班、培训班等。
11、加强考试考核管理,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现象。除初中升学考试和高中会考外,原则上不再组织其他形式的统一考试。学校以质量监测为目的的考试,每学期不得超过1 次,考试命题应科学合理,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得随意提高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次数,不准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准按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和编排座位。
12、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认真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以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推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重视食品和饮水卫生,杜绝饮食安全事故发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加强学生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三)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13、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践行地区教育局关于“十个不”的承诺,进一步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加强教师职业行为管理。
14、健全完善教师考评和交流机制,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将减负增效情况纳入对中小学教师和班主任考核的内容。逐步建立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及薄弱学校交流率逐年提升,2020 年前达到10%,其中校长所占比例不低于5%,骨干教师和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50%,交流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四)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15、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教育收费的各项政策规定。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严禁巧立名目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收费。严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为有关机构代办收费等业务。
16、加强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允许向学生收取任何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按省、地的有关文件要求执行,不得随意增加服务内容并强行收费。高中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即时发生即时收取,据实结算,多退少补。
(五)规范教辅征订行为
1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在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按照规定的程序选用教学用书,不得选用目录之外的教学用书。
18、教学辅助资料只能在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范围内推荐使用版本,遵照学生自愿购买原则,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不得以任何名义胁迫、引诱学生统一订购。学生作业印刷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生每学期每学科不超过1 套,普通高中根据实际情况每生每学期每学科可以选用1-2套。
19、学校选用的专题教育读本,必须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学校图书馆用书,所需费用列入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开支,不得强制学生个人购买,也不得代为统一订购。
四、认真完成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各阶段工作任务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宣传动员(2010 年1 月下旬—3 月底)
地区教育局召开全区规范办学行为动员大会,组织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的大学习、大讨论。各县(市、区)教育局制定规范办学行为工作计划,召开专题会议,将中央、省、地文件和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名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和教师。各中小学校加强规范办学行为宣传,让学生、家长、社会了解规范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具体内容以及我区的重要工作举措,营造规范办学行为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全面部署,自查自纠(2010 年4 月初—6月底)
1、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按照《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十个不”承诺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规范办学行为自查自纠活动,认真查摆办学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切实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的各个环节。
2、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开展规范办学行为集中整治活动,对重点问题和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整治,重点整顿在择校、补课、办班、招生、使用教辅资料、收费等方面存在的违规行为。县(市、区)教育局将本辖区内专项督查情况形成书面自查报告,于4 月30 日前上报地区教育局基教科。
第三阶段:集中整治,专项督查(2010 年7 月初—9月底)地区教育局开展规范办学行为专项行动,对学校办学行为情况进行随机明查暗访,或根据举报线索直接到被举报单位,通过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核实各种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县(市、区)教育局和相关学校落实整改措施,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问责和组织处理。
第四阶段:建立机制,巩固提高(2010 年10 月初—12 月底)
各县(市、区)教育局健全完善规范办学行为长效工作机制。地区教育局召开全区规范办学行为现场会,总结提升成功经验,在全区中小学推广典型做法,收集汇总规范办学行为的创新成果。
五、加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组织领导和舆论宣传
1、地区教育局成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
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余大亮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胡清珍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章剑平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谢祥贵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彭秀峰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覃珍贵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招考中心主任 刘 广 行署教育督导室副县级督学
吴玲娜民盟毕节副主委、地区教育工会副主席 成 员:何友国地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 彭 艳 地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朱德贵地区教育局计财科科长 李可乐地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兰 明 地区教育局职成科科长 税晓菊地区教育局师资科科长 王瑞栋地区教育局法规科负责人 王家勋行署教育督导室办公室主任 罗 旭 地区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丽华地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章 涛 地区教育局教仪站站长 叶晓红 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刘元晖地区教育局监察室副主任科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区教育局基教科,何友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地区教育局每学期将抽调机关干部,聘请社会督查员,成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督查组,采取定期常规检查、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全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
果列入各县(市、区)行风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作为年终教育考核的重要依据。
2、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要把规范办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精心实施,确保规范办学行为工作顺利开展。教育局和中小学校要成立规范办学行为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负责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负责抓好落实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工作措施,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地级德育示范校要做好示范、带好头、引好路。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所辖学校主要领导签订《规范办学行为责任书》,层层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进行整改。县(市、区)教育局每学期结束前要向地区教育局上报规范办学行为情况。各校也要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对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巩固规范办学行为成果。
(1)对存在乱招生、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问题而不能及时纠正的学校,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校长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情节严重者,报请相关部门免去其校长职务;有地级以上优秀(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的由授予部门取消荣誉称号,所属县(市、区)教育局当年不能评先选优。
(2)课堂教学敷衍塞责、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有偿家教的教师,不能参与评职、评优、评特,拥有地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提请授予部门取消荣誉称号,聘任为高级职称的要降低职务聘任岗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违规补课,取消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时当年考核定为不合格。
(3)对违反办学行为情节严重者,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5、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曝光违规典型案件,主动求得社会、家长、学生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主动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监督,营造良好的规范办学行为氛围。
6、建立规范办学行为专项举报制度。地区教育局设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举报电话,基础教育科:0857-8221085,监察室:0857-8226650,法规科:0857-8237922;各县(市、区)也要设立举
报电话,对违规办学行为必须及时查处。
7、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师德师风建设、“十个不”的承诺、教学力的提升等参照地区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
毕节地区教育局
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
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地直学校:
2010 年是我区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的“规范办学行为”启动年,结合我区教育工作实际,2010 年将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通过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和体验职业的“生命感”和“责任感”,强化职业道德信念,提升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向人性化方向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的基本内涵
1、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地关注关怀而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我们校长、教师及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生命感”和“责任感”。
2、生命是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在管理中,从语言到行为都要体现人文关怀。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情感和爱心,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健康、智慧、幸福的成长是我们校长、教师及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生命感”和“责任感”。
3、生命是有独立思想和创造性思想的。平等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的思想,用人格引领学生做人品质、用智慧开启学生做事本领是我们校长、教师及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生命感”和“责任感”。
4、生命是有尊严的。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思想和劳动都应当得到平等尊重。尊重每一个学生,摒弃一切带有歧视性的、暴力性的言行是我们校长、教师及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生命感”和 “责任感”。
5、生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尊重和关注。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发展是我们校长、教师及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生命感”和“责任感”。
6、生命是有时限的。珍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堂课和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努力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知识信息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是我们校长、教师及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 “生命感”和“责任感”。
三、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的基本要求
1、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要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实践《毕节教育·2009宣言》结合起来, 对照“生命感和责任感”的基本内涵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自查活动,纠正教育教学实践中与“生命感和责任感”要求
2010年1月3日
毕地教发〔2010〕2 号 相悖的思想和言行,树立新理念,强化教育责任和使命,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2、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要与践行学校、校长、教师“十个不”的承诺活动结合起来。学校、校长、教师“十个不”的承诺要张贴在学校校务公开栏中,公开承诺,接受监督。
3、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要与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起来,与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名校长、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结合起来,渗透到教师培训、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
4、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要从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情感和爱心的注入,不说带歧视性的、暴力性的语言、不发生一起带有歧视性、暴力性的行为开始;从树立精品教学意识、精心设计每堂课、提高每堂课的质量效果做起;从支部进村、党员入户、“教师大家访”等活动中了解每一位学生及其家庭做起;从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为每个学生的幸福奠基、为每一个家庭负责做起。
5、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要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与考核、评优选先、绩效考核、职务评聘等结合起来,要开展学生、家长、社会人员参与的评议活动。要把“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生命成长、生命过程与生命精彩中。
四、活动安排及要求 1、2010 年1-2 月:地、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过程督查和指导,并对开展活动的阶段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通报。各县(市、区)和地直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出2010年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方案。方案要突出主题、丰富内容、完善载体、明确要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并于2 月26日前将活动方案(含电子版和纸质版)报地区教育局(szk8889@163.com)。2、2010 年3 月: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具体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3、2010 年3 月-11 月:活动开展阶段。要求各县(市、区)和地直学校每月30 日前将活动简报上报地区教育局,并积极向《毕节日报》(教育专版)、毕节教育综合信息平台、《毕节教育》(杂志)、《教育简报》等报送活动信息。4、2010 年6 月、12 月:活动半年总结、全年总结。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地直学校将主题
活动成果汇编成集,并制作活动DVD 光碟上报地区(6 月25 日前、12 月25 日前)。5、2010 年终根据主题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效进行评比,并与对县(市、区)和直属学校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评挂钩。
毕节地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毕节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局长)中小学校 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十个不”承诺》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地直学校:
2010 年是毕节地区教育系统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的“规范办学行为”启动年。根据第二批和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地区教育局拟定了全区教育行政部门(局长)、中小学校、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四个方面“十个不”的承诺。现将这四个方面“十个不”的承诺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全区教育系统务必认真抓好规范办学行为各项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和着力践行“十个不” 的承诺,把学习和践行“十个不” 的承诺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的全过程,融入师德师风的建设中,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实现我区教育从增量到提质、从外延到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全区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毕节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局长)“十个不”的承诺
一、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干预学校招生、岗位设置、绩效考核、评优晋职等工作。
二、不对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和向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下达脱离实际的指令性任务。
三、不截留、挤占、挪用各类教育专项经费。
四、不违反国家教育收费政策乱收费、滥开支及弄虚作假。
五、不利用职权到基层吃、拿、卡、要、报销个人支付发票和乱摊派、乱推销物品等。
六、不拖延信访案件、审批、服务事项办结时限。
七、不忽视对困难教师、家庭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及残疾儿童的人文关怀和做出对师生带有歧视性的任何规定。
八、不在人事任免、职称评审、教材选用、工程招投标、设备购置等工作中有违纪违法和不民主、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行为。
九、不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选拔考试和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教育部门规定以外的各种学科竞赛和商业性庆典等活动。
十、不违规招生及向非法招生中介、办学机构提供毕业班学生信息和违反各类考试保密、公正、公开等规定。
毕节地区中小学校“十个不”的承诺
一、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班和收费特长班。
二、不违规招生和向非法招生中介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生的办学机构提供毕业班学生信息。
三、不擅自扩大班额和违反课程计划增减课程、课时。
2010年1月5日
毕地教发〔2010〕3 号
四、不以任何形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挤占学生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及休息时间。
五、不以教学质量测试结果进行班级排名和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名次。
六、不忽视对困难教师、家庭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及残疾儿童的人文关怀和做出对师生带有歧视性的任何规定。
七、不让脏乱差和黄赌毒污染校园。
八、不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教活动及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外的各类学科竞赛。
九、不选用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统一用书目录之外的教学用书和教辅资料。
十、不参与社会力量举办各类补习班或为其提供场所。
毕节地区中小学校长“十个不”的承诺
一、不在学校经费收支管理工作中有乱收费、滥开支、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
二、不在学校安全“维稳”工作中存在制度不落实、隐患不排查、排查不整改、整改不到位、师生有困难不关怀而酿成安全事故和“维稳”事件。
三、不在学校评先选优、职称评聘、岗位设置、绩效考核、工资发放、校务公开等工作中有不民主、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行为。
四、不在学校领导工作中忽视发挥“教代会”作用和拒绝师生合理诉求。
五、不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家长和教师有歧视性、暴力性言行。
六、不对违反学校和教师“十个不”的承诺行为听之任之而无追究的相应制度建设和措施。
七、不对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敷衍塞责,弄虚作假。
八、不对学校发展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等无思考、无举措、无整改行为和意见建议。
九、不违背廉政要求收受贿赂或变相收受贿赂以及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十、不酗酒、赌博、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玩乐和无故不在学校工作。
毕节地区中小学教师“十个不”的承诺
一、不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
二、不讽刺、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驱赶学生出教室和用不文明言行对待学生家长。
三、不违规公布学生成绩名次及按成绩排座位。
四、不缺课、迟到、早退、无教案和浓妆异服上课。
五、不敷衍批改作业或请学生代批作业和试卷。
六、不酒后上课、课堂上吸烟和使用移动通讯工具。
七、不从事有偿家教和未经学校批准在外兼课。
八、不向学生及家长推销教辅资料及商品和向学生乱收费或以家长委员会名义变相乱收费。
九、不向学生及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和借婚丧喜庆事宜敛财。
十、不参与黄、赌、毒等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
规范办学 减负提质 和谐发展
——毕节地区积极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调研
毕节地区狠抓规范办学,着力推动教育和谐发展,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了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大教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局长)、学校、校长、教师“十个不的承诺”,提升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力”等活动,全区各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学生负担明显减轻,办学水平得到提高,较好地推进了教育和谐。
一、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领规范办学
一是毕节地委、行署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在2010年全区教育工作会上,地委书记秦如培和行署专员张吉勇等领导在讲话中明确要求把“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地的《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措施。
二是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毕节地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余大亮为组长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设在该局基教科,负责指导全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
三是强化部署落实。2010年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和《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毕节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局长)、中小学校、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十个不”承诺 >的通知》等文件,提出用三年时间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10年为毕节地区教育系统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启动年”、2011年为“巩固年”、2012年为“提高年”,系统规划和部署了全区三年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工作。
(二)加强学习宣传,深化贯彻落实
一是专题学习,深入领会。地区教育局及时召开了各县(市、区)教育局长、地直各中小学校长以及局机关干部参与的专题学习会议,认真学习黔教基发〔2011〕85号文件所列的“八个严控”(严控在校时间、课程课时、家庭作业、集体补课、教辅资料、考试次数、招生秩序、择校择班)、“八个制度”(质量评估、健康通报、活动公示、家校联动、办学责任、办学督查、办学奖惩、社会监督等制度)、“八个难题”(工作实效性不强、素质教育不全面、课程改革不深入、质量评价不科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特殊学生帮教不重视、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难题),并制定十条具体意见贯彻落实。地区教育局党组领导还就全区落实“省85号文件”精神接受了《毕节日报》记者专访,扩大了舆论宣传和监督的范围。
二是宣传讨论,营造氛围。各县(市、区)教育局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专栏、网络等形式,加强“省85号文件”的学习宣传。各中小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省85号文件”的大学习、大讨论,通过规范办学减负提质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