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4:3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第一篇:《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今年暑假期间,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

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

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

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张超威的故事却让我久久忧虑不已,如果我碰到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我能有李老师那样的爱心耐心和智慧吗?说实话,我的爱心倒是有的,但是没有耐心,面对张超威这样的学生,发火不但没有用反而会把矛盾迅速升级。如果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也就不可能成功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再有,我自认为教育智慧不够。方法只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经验来自实践,只要我做个有心人,总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而且还要多读书,从教育专家那里学习教育的智慧。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下学期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评判与超越。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有思想的教师。思想的原野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思想家有思想的使命,普通人有思考的权利。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曾这样回忆马克思:“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我不是伟人,因而我的头脑不可能是“思想海洋”里的“军舰”;那么,就让我做一根芦苇吧,在心灵的湖畔迎风而立,呤唱着思想的歌谣……

第二篇: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句话是写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记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有关的教育理念。

在书的一开始写到了20年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场聚会中很多同学都回忆起了当年李老师做过的一些事。

包括当年李老师暑假出行给每一位同学都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导同学办小报,将同学的故事写在书中等等。从这一场聚会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时时刻刻都想着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总结。

书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过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很容易会出现“厌倦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并且不愿意改变已有的经验。

每天生活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累。如何能够增加自己教育学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冷静、宽容,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只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职业。在对待学生时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多想一想学生正在想的。

在接到一个新班的学生时,李老师总会设计很多“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集体的建设中。在一开始与学生见面时,李老师让每位学生给他写一封短信,内容包括: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向他学习什么;你希望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出力?

这一封短信不仅能够给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书中李老师提到,组织第一次活动时要淡化“教育痕迹”,动员全员参加,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并且最好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育中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将“人治”变为“法治”。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班规,并且与学生们一同遵守班规,实现让学生们自治。

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团结了起来,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民主思想。这样一种同学们自己制定起来的班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在老师出差时也能够保持住,让同学们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书中的第三部分写到如何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视来向老师倾诉的学生,要能够真诚的去帮助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当有学生来找老师倾诉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诉说。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悲伤表达出来,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聆听,通过一些眼神和动作的示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多给学生提建议,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少一些对学生的训斥。并且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独立的,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是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与学生的交谈。

在对于“优生”的培养中,李老师写到对于“优生”的定义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要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

在写到转化“后进学生”时,李老师写到面对这些学生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改变,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感情倾斜,先帮助他在同学中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融入自己的集体,对自己能够进步有信心。

在书中这一部分内容李老师具体举了两个学生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有所改变。这需要老师耐心去关注学生,并且通过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学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果少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很难成功的。如何影响学生家长?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来让家长有一些启发,能够让他们在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鉴的好方法。其次,要时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交流多关注。

最后可以通过孩子以及其他学生家长来转化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从生活中的各个小事关心着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发生的事,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做法。同时可以将一些家长的优秀做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能够借鉴,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三篇:《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这个假期,我利用空暇读了李镇西的《做个最好的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被李老师那种对教育的满腔热诚,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以及对学生深深的爱,尤其是他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的精神,所感动。

在文中,李老师提到解放班主任,就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求班主任用教育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的作为一个老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去学习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不断汲取新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学技能。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随手拈来。而这两位教育家对李老师的教育影响非常大,这正是李老师不断学习,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李老师之所以成为如此有名的教学大师,正是学习造就了他!

在《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中,李老师提到作为老师要成为一个专家:第一,课要上得很棒;第二,还要有某些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或一技之长。”的确是,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特别快过,然后在下课时,跑上讲台滔滔不绝地与你分享、或交流他还未说完的或者他提出他们的问题时,或者对你说:“我很想在下一节继续上你的课时,那种喜悦之感不言而喻,这样的一节课是吸引学生的,此时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拉近,当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时,他们会从内心信服老师,自然他们便会听你的指挥,就会爱戴你!学生对你的爱,这就是教育的幸福!

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不断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让课堂师生间的关系更和谐,当师生间形成朋友的关系时,当学生内心深处信服自己时,学生就不会故意惹事让你去处理,这时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会因为学生惹麻烦常要自己去处理而头疼烦心,幸福感就是这样来的!

在安排座位上,经常把我难倒,而李老师一套成熟的做法,和安排座位的原则“尊重学生,有利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给了自己一些参考。其中“小组固定”就是前后四人或六人就是一个整体,小组内部可以互相调整,给了我不少的启迪,我们的生本小组也可以采用这种调位方法,这样不大的调动可以免去不少的麻烦,有利于小组的交流与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其次“每周轮换”的方法,让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每星期全班都以小组为单位变化一次座位,让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几乎把教室的每个方位坐遍。他的“每周轮换”对于老是做坐后面的学生家长来说,他们一定很赞成!而且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坐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对每个学生来都显公平,而这样常调位,让一些熟络了的学生少了说闲话的机会。

《走进心灵的艺术》,使我深受启发,文中讲到一个女孩第一次远离父母,很不适应,心中的苦闷不能排解,她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可是老师的一番不解人意的.话:你是不是太娇气点儿?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却让这个女孩很失望,从那以后再也不找老师谈心了!”李老师同样遇上这样的一个女孩,他耐心倾听,循循善诱,效果截然不同。李老师的做法让我知道了,跟学生谈心,我们要以真诚的眼光给孩子心灵的安全感,才能敞开大家的心扉,朋友式一样跟学生谈话非常重要,在谈话中多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建议,避免训斥。对学生要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在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只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李老师的这本书,还让我学到了如何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如何去转化后进生,如何形成和谐的团队教育,读了这本书收获真不少!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2

通过读书我改变了一些观念,也从中领略了好多思想,也获得了一些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李老师的观念之一——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里的爱包括我们给了学生多少爱,我们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爱,这些爱是怎么给的,那最终学生又感受到了多少爱,其实真正的爱只是学生感受到的那部分爱,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感受到的爱才是爱,那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问问自己,我的学生感受到了我多少爱!我认为这里的智慧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需要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并提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为任何真理都得禁得起实践的考验。

李老师那种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感情深深地打动着我,他作为一位男班主任的认真和细腻感动着我!让我从心底里一遍遍的问自己,当初你选择教育行业是真的处于喜欢热爱吗?反复的辩驳之后我告诉自己不管是出于初衷还是源于偶然,既然跨进了教育行业的大门,我就得承担起祖国赋予我们的使命,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干,我要把我的爱倾注给教育事业,倾注给我的`每一位学生,全心全意、认认真真带好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虽然我没法像李老师那样成为大的教育家,但只要我每天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就算我成不了红花,也能成为衬托红花不可缺少的那篇绿叶。

李老师还教我们去发掘、去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现在的好多老师都把“班主任”作为辛苦、劳累的代名词,包括我自己也有一些畏惧,做班主任真的那么难、那么苦啊!但是李老师用他的成就改变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看法,“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老师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运和幸福的。李老师的这种幸福感让我内心充满渴望,我也要亲自尝试这种幸福!所以我要告诉现在身为教师的同仁及将来要成为教师的你们,不要畏惧、不要退缩,你的孩子们肯定就是你幸福的源泉!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这种幸福吧!

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科学、民主,也深刻影响了我。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那当我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后,我也要将科学、民主带入我的班级。 李老师这本书中还有好多精髓,还需要我细细品味。读完李老师的书,有一些话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和研究,在实践中领悟其真谛:

1.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

2.好教师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更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

3.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4.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5.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一种幸福;

李老师的书中有好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于是我打算以后读他的《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心灵写诗》等。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3

今年暑假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一方面被李老师朴实又有激情的语言所吸引;另一方面,被李老师班主任工作的热情与乐趣所鼓舞。虽然也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但是读了这本书,很想说,为什么不在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初,就读一下这本书,会让自己更好地做好工作。由此,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推荐给所有的年轻班主任们来读一读,会有很多收获的。

李老师在第一讲“寻求教育的大智慧”中讲了新时代班主任必须经历的八个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技巧型向智慧型转变;由专制型向民主性转变;由单向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由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由老黄牛型向成功人士转变;由严师型向良师益友型转变;由专业化向个性化转变。

李老师还说:把“三座大山”变为“三座靠山”,说的是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校领导、家长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其实,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处理好这三个关系。作为每一个任课的老师,都应该时时处处把教育学生,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恰当地运用好多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还有在“宝贵的课前两分钟”中,谈到学生课前准备的问题。确实,在现实的学校中,很多班级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学生在预备铃响时,还是不能安静下来,非得到任课教师来到教室,才可能安静下来,甚至有时要到任课老师开始上课才静得下来。李老师说:“我理想中的班级,应该是打了预备铃,学生就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立即把书本等物品摆好,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或者相关任课老师不断地教导的,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最应该负责的。要不断向学生说明:课前准备好了,教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心无杂念,马上能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要让学生知道,这就是尊敬老师,这也是为自己上好课的必要行动,这应该成为自觉行动。

李老师的“评选先进不用愁”,也是现在各校都碰到的评选三好生等先进的评比工作。李老师的做法,不得不说有独到之处,即用电子表格来统计学生平时的各项表现,用各项得分来得出表现好的`前几名学生,这也是我们现在用得比较多的“量化考核”办法,很有一点科学性。相比现在通行的做法:老师说了算,或以成绩说了算,抑或以学生投票决定的方法,李老师的做法应该更有说服力。李老师说是“自动生成的三好学生”,真的是有道理!

李老师做班主任工作真是认真又仔细的,如他制订班级公约、打造班级名片、创建最美丽的教室、集体过生日等,体现的是方法民主、关爱学生、从小事做起、教育有落脚点,事事都能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指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点一点地走出落后,不断地走向进步,走向成功。就说李老师让学生为包干区保洁的事,从动员学生做好卫生工作,到安排学生常去捡拾垃圾,到发现没人动手后的教导,坚持把这个看似小事的“卫生工作”做好了。这就是“从小事做起”,这也是教育的“坚持不懈”。

李老师书中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与话语,值得人深思,令人很有启发。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4

寒假中,我翻阅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开始就被自序部分牢牢吸引住了。当天晚上就看了100余页,爱不释手、深受启发,感想颇多。

李镇西关于班级管理可谓匠心独运,他的理念是“引”而不是“管”,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他的科学管理班集体主要靠品德的引导,引导学生去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

在班级管理上他主张以治为胜、赏罚分明、客观公正、和谐催人。并提出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的道理。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课代表的职责,从升炉长的自责到自习课管理人的自罚,无不显示出作者的管理智慧。班级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年常规。都精心地按时空顺序制定安排,互相制约,实行网络化管理,更显示管理者的运筹帷幄。

李镇西的快乐惩罚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犯了小错,让他当众表演一个节目、也可以唱一首歌。喜欢讲话的同学,也可以讲一个故事,还让他做改正上自习课讲话的规划,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一次难忘的表演来记住自己的错误。也符合现在我们提出的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思想。学生犯了严重错误,让他写500字的犯错心理说明书,这样避免了师生间的`矛盾对立,淡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自尊免受伤害,也能使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李镇西班级工作的管理思想始终突出“和谐”“高效”“快乐”。他的民文科学的班级管理艺术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是李镇西班级管理的一大特色,他的“和后进生组成互动组”、“上进于反复之间”,是针对后进生而采取的特殊育人方法,也是面向全体、教育公平的体现。对后进生上进的过程充满了反复,而学生有反复,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宽容学生反复,最终取得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颗真爱每一个学生的心。面对“后进生”千万不放弃。用各种育人方法,宽容学生的过失、反复,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取得进步。

通过读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后,让我感到合格、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五心——童心、爱心、诚心、细心、耐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童心决定着爱心。因此,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有一颗童心和爱心。教师就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播撒爱心。

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爱是人们一种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苦闷。所以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来说就更应该有一颗爱生之心。譬如小毛病多的同学要选取其中容易的地方入手,不能一下子的全拿出来批评他们,更不能用放大镜把缺点放大,一味看到他们身上不足,经常对他们批评管制,而看不到他们各自身上的优点。如果发现他们的优点,再及时给与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要给他们多一点信任和扶持,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唤起他们体验成功的快感,促其奋进。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做最好的班主任》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工作之路,我将进一步领会李镇西的思想精髓,做一个有童心、爱心、诚心、细心、耐心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5

做最幸福的班主任,是一种坦然清净的心态,也是一种热忱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抱负的谋求;是浅近的细节,也是灿烂的人生!

——题记

很早以前就开始拜读李镇西老师的书,常常为他的一些独具匠心的教育案例及一些绝妙的教育艺术所打动,并因此喜欢并敬佩着李老师,也曾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或多或少模仿、学习李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行为,小试牛刀竟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惊喜,甚至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例如通过书信、qq等方式跟学生进行交流,解决一些沟通问题;又如: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的“特别礼物”,促进学生的养成;创意编写“班务记载本”,留下成长的足迹……今日读完《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对做好一名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更对李老师工作着、幸福着的班主任生活有了某种向往。无论是育人理念,还是育人艺术,读李老师的书,让我感觉做班主任是最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坦然清静中的满怀热忱,这种幸福是一种简单朴实中的执着追求!这种幸福是来自骨子里对工作的热爱及享受!这种幸福感深深地,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以至幸福着我……

大爱无声情之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条线”,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班主任工作是最辛苦的。李镇西老师这班主任却做得风生水起,以至他为了做班主任放弃局里的轻松工作,放弃坐校长的交椅,大家不理解,我也不理解!“我只是喜欢做班主任!”李老师一语破天机:“只有做班主任才能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原来“爱学生”才是他“班主任情结”的真正缘由啊!然而,爱学生未必就会是成为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会正确的去爱学生才是至关重要的。

爱学生,不单单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这样的爱是一种无声的大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泛爱”。这样用心去爱学生,怎么不会“情之所至,生之所达”呢?大爱无声,让我们能充分享受到融入学生的快乐;大爱无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从事教育劳动的幸福!

教生有道智慧行。

教育的成功要有成功的教育。班级管理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既能遵循规律又能讲究技巧,在于我们的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也就是说,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更要有教育工作者的胆略、勇气和智慧。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富有深情的一眼;看似不着边际的问寒问暖;讲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的榜样力量;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一个亲切的微笑……都是我向学生传情达意的手段,而关注孩子们每一个成长的细节:孩子们有什么样的习惯,他们中流行什么游戏,学生之间玩耍时常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用心去发现,即时去抓住,适时去引导的教育契机。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的素质和能力”,在永无止境的漫长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智慧。

寻梦之途遍地花。

“他们说面向太阳就会是希望他们说勇敢成长就是种锋芒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班主任工作寻梦之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爱孩子,我爱教育,我爱班主任工作,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美的花”将是我班主任工作的毕生追求与梦想,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领会李镇西的思想精髓,把班主任工作做新、做细、做实。要像李老师那样敢于实践,乐于总结,把教育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做个最幸福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6

当两本书籍作为阅读材料发到我的手中时,我很兴奋,因为这是我一直渴望的精神食粮。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品读起来。

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近3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地阐述了他的教育观、学生观、家长观等理念和实践。细细品味,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李镇西老师的世界,如同学生一般融进了他所带的班级,一次次被感动,被启发。书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读着李老师的文章,感觉像是在网上看连续剧一样,一看就是几个钟头,意犹未尽。其中,使我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当谈到教师的幸福来源时,李镇西老师总结了几条: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当找到这些幸福感的时候,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同时,优秀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专家,能够使我们在学科教学或其他专业技能上(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上)征服学生的心,并给他们以积极的影响;思想家,能够让我们随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以鲜活的思想点燃学生思考的火炬;心理学家,能够使我们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向我们打开心灵的.大门。

班主任的耐心教导

童心、爱心、责任心,李老师都具备。让我更敬佩的是李老师的耐心,对学生不厌其烦的教诲,对学生的错误一次又一次的谅解。这在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身上,是很难得的。他在“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一文里,写到了从颓唐走向优秀的凌飞同学。面对一次又一次犯错的凌飞,李镇西老师一次又一次选择原谅,一次又一次找凌飞谈心,最后甚至用书信交流。他的这一系列的言行,终于感化了凌飞,让凌飞同学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不敢想象,我们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否会有相同的耐心。同时,李老师认为班主任还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后进生。书中还提到一个叫张超威的学生的事例。他很淘气,也有些叛逆,常言说淘气的孩子都很聪明,只是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还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过程中让他自己发现乐趣,主动学习,李镇西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和榜样。要知道教育是需要过程的,欲速则不达。

班主任的科学管理

班主任拥有素养和耐心还不够,还要拥有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即使对学生多爱,多耐心地教育都没有很好的效果。只有在拥有素养和耐心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把学生教育好。李老师教了我们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用“法治”取代“人治”。因为“人治”,教师很累;因为“人治”,学生很苦;因为“人治”,班级成了班主任的影子;因为“人治”,师生关系成了“君臣关系”。“法治”即所谓的“班规”,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我的班级也实行了班规管理,班级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学习、纪律、卫生各方面都有班干部负责。每一项都有严格的加减分制度。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地激发出来。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智慧来自他的教育实践,最根本的来自于他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我会一直努力,努力做最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7

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倡议每位教师自己选择一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进行阅读,由于我这学期初次当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于是我就选择了《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今日,我用自己粗浅的文笔谈谈自己在读了《做最好的班主任》的点滴感受。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和学生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换来的只是自己的感叹。每天晚上总在想怎样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构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就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魏老师所说的用 “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但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二、爱心

小原国芳说“班主任要具有奉献精神”。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地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责任心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具有教育现想。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我们的思想正在渐渐蜕变,更多的人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那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也不会存在所谓教育理想(即责任心)。而我们需要的班主任,是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遥望未来的眼睛,有创新教育的理念。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的含义,明白班主任工作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近在咫尺了。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8

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我得以与李镇西老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如春风拂面,惬意非常。“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也许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不仅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这本书分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培养优生转化后进、和谐的团队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成长六大方面。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智慧和爱心。他关于班级管理可谓匠心独运,无论是哪个主题,无论是哪个事例,都让我耳目一新!他的理念是“引”而不是“管”,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他的科学管理班集体主要靠品德的引导,引导学生去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在班级管理上他主张以治为胜、赏罚分明、客观公正、和谐催人。并提出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的道理。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是李镇西班级管理的.一大特色,在这本书中有长达36页的转化后进生张超威的日记,题为“以心灵赢得心灵”,反映了张超威同学在“上进于反复之间”徘徊,而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宽容学生反复,最终取得了进步。真的被李老师的毅力、耐心所折服。对后进生的转化的确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并且更有一颗真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用各种育人方法,宽容学生的过失、反复,面对“后进生”千万不放弃。他的“和后进生组成互动组”,让班委也加入到帮扶后进生,提高班级凝聚力。

读过这本书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我们对学生要做到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共同探索前进的求知道路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耐心倾听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平时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化批评为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使他们在犯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看了书以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写周记、找学生谈话等。我相信用我的善良、真诚、热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人格魅力一定能影响学生的心灵。只要温暖学生的心灵,我们就能对其进行“抑其恶,扬其善”的正常引导。我们要爱学生。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成绩的关心,而是对学生生活各方面的关心与理解。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镇西老师的书中提到要“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书中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教育案例和学习的理论。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是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我是一个最幸福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9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你愿意当班主任吗?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用心来做教育工作,是爱学生的。但面对这个问题时,扪心自问,我不敢做出肯定的回答。在思考答案的瞬间,学生的进步,学生的热爱所带来的幸福感可能在心头轻轻荡漾。但我更多的想到了班主任的披星戴月,想到了班级每天都要面临的繁杂琐事,于是,我动摇了。也许,动摇之后会有很多的不舍,会有暂时的失落,甚至还会有后悔的一刻。

李镇西,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坦言“真的非常愿意当班主任”的人。

利用假期,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获益匪浅!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李镇西老师给我最大的启示:

一、“苦”中的“甜蜜,幸福”

当班主任以来,我总认为“班主任”的标签是“辛苦,劳累”。李镇西老师说班主任是“甜蜜的‘苦差事’”。他说“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

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镇西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别说尊重学生了,轮换座位基本上是两周一次,这还是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时学生想调位,我总是怕他和新同桌讲话耽误学习而蛮横地拒绝他的要求,想想真是霸道。

李镇西老师说”对年轻人最好的培养,是让他做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没有比做班主任更能锻炼人培养人的了"。今后我会取长补短,再接再厉,争取做一名好的班主任。

第四篇:《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心灵一次又一次与之共振。其中一句让我印象深刻,“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

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怀有一种一尘不染的博大的爱。读了这本书李老师让我对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做有“爱”的班主任,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

其一,对学生要细心。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用细心,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冰雪;用细心,去唤醒他们向上的信心;用细心,去赢得他们的信任。自然也就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细心”能使班主任不断前进。在学习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病因及时订正;在思想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发现不良苗头,应及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学生的身体状况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脸色等方面,如有反常现象,帮其查出病因,尽快治疗。

在读此书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即可。读了此书,我オ知道,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而且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让我们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吧!每一次与孩子们相遇,我都有一种农夫面对良种般的喜悦,一个个孩子是那一颗颗饱满且不同品种的种子,等待我将土地松弛,辅助他们阳光和养分,给予成长的一份空间,静静地等待这些藴含生命的种子最终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其二,对学生要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就是一种慢艺术,需要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耐心,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和有信心。然而因为习惯的问题,他们可能会“屡教不改”。这时,班主任要以诚相待,和风细雨,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当面表达激励之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之振奋精神。

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地了解。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

对待学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点亮学生心中那盏灯,让它不断的照亮,直到照亮整个自己。

其三,要用“平常心”看淡成绩。

新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看待学生。而现在的教育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我们比学生还在乎学生的成绩,每次考试我们比学生还紧张。那一个个考试分数,仿佛可以完全代表这个老师水平到底好不好。在这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里,我们无法改变教育体制,我们只有改变我们的内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尽力而为,看淡一点,看远一点,孩子们有进步,有成长,我们就是幸福!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种,只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用耐心去等待,用平常心去呵护,相信每一粒花种都会慢慢地长大,给世界一抹美丽。相信孩子,静待花开,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正在铺路!我将用自己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2

今年暑假期间,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张超威的故事却让我久久忧虑不已,如果我碰到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我能有李老师那样的爱心耐心和智慧吗?说实话,我的爱心倒是有的,但是没有耐心,面对张超威这样的学生,发火不但没有用反而会把矛盾迅速升级。如果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也就不可能成功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再有,我自认为教育智慧不够。方法只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经验来自实践,只要我做个有心人,总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而且还要多读书,从教育专家那里学习教育的智慧。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下学期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评判与超越。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3

魏书生老师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书育人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策略可以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利用闲暇的时间,我阅读了魏老师编著的《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再现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经验和智慧的案例,魏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教育家们的内心深处,聆听他们对如何做一名最好的班主任的感悟。在学习、借鉴中外教育家的感悟和智慧的基础上,魏老师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魏老师的思想,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班主任在班级中所处的核心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所扮演的中坚力量,决定了班主任角色的关键而特殊。在认真阅读了书中三十二位中外著名教育家的内心感言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

第一,建立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制度上提倡民主与科学性。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和以“法”管理的策略。魏老师班级管理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自我管理”,他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人人是管理者,人人不都是被管理者”。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规章,”融入到教学中,并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大胆转化了管理的机制。我想,传统的教育方法的确需要改革。魏老师的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魏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这学期,我就学着尝试魏老师的做法,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去承包一件小事,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人人当老师的助手,我想这样既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孩子的主人翁精神,提高责任心。

第二,管理班级需要爱心和责任心,需要一种享受的心态

班主任要具有奉献精神”。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魏书生老师永远抱着“用一颗平常的心,实实在在做自己的事情,在平凡中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的思想观念,把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看成是一种享受,并且把这种观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们体会。我想:魏老师一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具有这种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是一种享受,辛苦劳动是一种享受,助人是种享受,被老师批评也是种享受等等。学生们有了这种以苦为乐的思想境界后,就会不知不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对《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保证完成备课,授课,批改等基本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班主任代表着一种平和而阳光的心态,代表一种积极而不懈的追求,不断超越自己,尽可能的努力提升自我,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关心,事情繁琐。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像魏老师所说那样把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看成是一种享受,做每一件事情都会认认真真,任劳任怨,极端负责,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阅读魏老师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老师的思想是对自己思想和灵魂的升华。通过这次对魏老师教育思想的学习,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努力端正态度,争取更好地去体会魏老师所说的 “无论干什么事应该是一种幸福与享受”的崇高境界!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4

自从放假开始。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故事感人至深。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5

《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后,给我最大的启示是:

一、“苦”中之乐,乐之无穷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班主任”是辛苦、劳累的代名词。但是李镇西老师用他的成就改变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理解。“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从书中读到李老师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不但让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而且也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幸福的班主任。

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别说尊重学生了,轮换座位基本上是两周一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时学生想调位,我总是怕他和新同桌讲话耽误学习而蛮横地拒绝他的要求,想想真是霸道。

三、“严爱”优等生,“溺爱”后进生

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让我们操心最多的一定是我们口中的那一部分“后进生”。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再谈优等生。对于他们,我似乎很少有提升他们的意识。因为在我的观念中,他们学习优秀、习惯良好,甚至在学习之余可以帮助老师分担管理班级的任务,是老师的好助手。面对这些优等生时,谁会不流露出喜爱之情呢?但是,在李老师告诉我:优等生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只不过对于他们,我们的侧重点应该转移到品行上来。在李老师的班中,每位优等生都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这样说,他们在李老师处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优等生呀!

四、坚持写教育日记

他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女儿写成长日记、写信交流沟通,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学生写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与学生家长通信,为他的学生编辑班级史册,他把一个个教育智慧,教育故事记录了下来,让平淡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业绩,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最打动我的心。我常感叹自己的平庸,感叹自己荒废时光,而让自己感叹遗憾的正是自己,自己总抱怨工作太累,生活太辛苦,把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让他平庸的流逝,于是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平庸了。

书看完了,有一句话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接下去,我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6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对低年级的班主任尤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学生和很好的沟通,换来的是自己感叹这是一种代沟。

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够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童心决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二、爱心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

常听到现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说这样的话的原因或许是他并不懂得“爱心”的内涵,他们把爱心建立在成绩的高低的基础上来,“爱心”化作了分数,不会去考虑学生是是否承受的了这种爱之重。。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李老师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怎样付出爱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出去的'快乐,自己攒钱买船带孩子去旅行,他说“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爱心”。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的责任重大。

责任心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具有教育现想。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技术化、庸俗化,我们的理想正在渐渐失落,更多的人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这些人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自然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也就不会所谓存在教育理想即责任心。而我们需要的班主任,是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有永远燃烧着教育现想(责任心)的火距。

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含义,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了。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7

对李镇西老师闻名已久,但真正拜读他的作品,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而感受他独到的教育智慧,这还是第一次。李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热情洋溢、激情满溢的班主任,这本书便充满“平凡的诗意”地记叙了他独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人生。

一、品味阅读人生

初读李老师的这本著作,我便被他洋溢着温馨气息、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文笔所打动。都说李老师是一位充满书生气、书卷气的班主任,不仅如此,他字里行间又何尝不折射出一种老师特有的哲学气、浩然气、人文气呢?不管是对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的如数家珍,还是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教育理论的信手拈来,都表现出李老师的文学底蕴之深厚,这自然离不开李老师长久以来手不释卷的阅读积累。不光是读,李老师也坚持笔耕不辍,天天毫无功利之心地坚持写教育随笔,已经成为他难以舍弃的习惯,就像他对教育的执着那样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窦桂梅老师也曾说过,是阅读给了她飞翔的翅膀。李老师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做最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学会阅读,热爱阅读与写作。

阅读是成就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必需条件。只有善于阅读,喜爱阅读,才能在课堂上“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有足够的话语和思想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虽说不上“日理万机”,但每天的杂事琐事经常让人心力交瘁,时常因为这样的借口而放弃了阅读,遗忘了那一份沉浸在书海里的宁静与美妙。古人有言,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如若这样,望望镜中的自己,该是多么的面目可憎了。老师要读书,班主任更要读书,拟一份书单,觅几本值得久读咀嚼品味的好书,从现在开始,与李老师共同沐浴于智慧的灯下读书。

二、品味大爱人生

李老师是一位有大爱的人,他爱学校、爱老师,尤其爱学生。当他将凌飞从不太优秀的学生转化为优秀学生的典型,当他充满耐心地教育好张超威,当他劝回那位厌世抑郁的小闵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展示了李老师毫无保留的师爱。他常常在繁忙的旅途中给学生写信,与学生分享快乐与忧愁。他也会在百忙中抽空与学生在QQ上无拘无束地交心长谈,为他们解开心结,排忧解难。他与学生的关系,甚至比友谊比罗曼蒂克的爱的体验更能深刻地影响学生。

论起爱学生,我也许还能自信地挺起胸膛。但是,我能拥有像李老师那样“一个也不能少”的耐心和毅力吗?假如我遇到李老师的那些学生,也许只会无谓地发火,将师生矛盾激化,让问题更加严峻而已。教育智慧的差异难道不就是师爱的差异吗?不能教,教不好,那便是爱得不够,对学生倾注的心血还不够。这也许就是李老师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题中之义吧。

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李老师这些充斥着满满师爱的话,总是在我耳边缭绕,令人时刻难忘。

李老师从一位普通的班主任做到一位著名的校长,他不光爱学生,他还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同事,热爱着所有的班主任,所有的老师。他总是不断地思索着教师的幸福,班主任的幸福。在外出讲学中,他总是坦然而坚定地表示,他从未对教育失去兴趣和幸福感。他竭力主张提高班主任待遇,甚至曾经提出,在一个学校,同等条件下,收入最高的应该是班主任。他总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不断支持着班主任和老师们。

三、品味智慧人生

李老师的智慧,是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智慧,是一种以心换心的谈话智慧,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教育智慧。他秉承着“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的理念,在与学生的心心相印中,不断升华发展着他的教育智慧。他善于思考,这从他那一篇篇内容充实的教育日记上就能明显看出来。处处留心皆学问,李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成功成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的典范。

像我这样的班主任,最大的不足,也许就是缺了那点教育智慧。有时候,明明能看见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难处,但苦于没有良好的补救和应对,只得搁置下来,待耐心耗尽,便就此作罢。多思考、多学习、多理解、多求学,如此我也能滋长些智慧,收获些能解学生燃眉之急的方法了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跟随着李老师的步伐去“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许“上下求索”的路上并不是那么平坦,至少有李老师与我们一路同行。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8

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句话是写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记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有关的教育理念。

在书的一开始写到了20年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场聚会中很多同学都回忆起了当年李老师做过的一些事。

包括当年李老师暑假出行给每一位同学都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导同学办小报,将同学的故事写在书中等等。从这一场聚会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时时刻刻都想着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总结。

书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过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很容易会出现“厌倦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并且不愿意改变已有的经验。

每天生活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累。如何能够增加自己教育学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冷静、宽容,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只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职业。在对待学生时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多想一想学生正在想的。

在接到一个新班的学生时,李老师总会设计很多“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集体的建设中。在一开始与学生见面时,李老师让每位学生给他写一封短信,内容包括: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向他学习什么;你希望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出力?

这一封短信不仅能够给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书中李老师提到,组织第一次活动时要淡化“教育痕迹”,动员全员参加,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并且最好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育中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将“人治”变为“法治”。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班规,并且与学生们一同遵守班规,实现让学生们自治。

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团结了起来,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民主思想。这样一种同学们自己制定起来的班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在老师出差时也能够保持住,让同学们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书中的第三部分写到如何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视来向老师倾诉的学生,要能够真诚的去帮助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当有学生来找老师倾诉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诉说。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悲伤表达出来,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聆听,通过一些眼神和动作的示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多给学生提建议,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少一些对学生的训斥。并且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独立的,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是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与学生的交谈。

在对于“优生”的培养中,李老师写到对于“优生”的定义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要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

在写到转化“后进学生”时,李老师写到面对这些学生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改变,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感情倾斜,先帮助他在同学中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融入自己的集体,对自己能够进步有信心。

在书中这一部分内容李老师具体举了两个学生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有所改变。这需要老师耐心去关注学生,并且通过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学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果少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很难成功的。如何影响学生家长?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来让家长有一些启发,能够让他们在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鉴的好方法。其次,要时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交流多关注。

最后可以通过孩子以及其他学生家长来转化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从生活中的各个小事关心着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发生的事,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做法。同时可以将一些家长的优秀做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能够借鉴,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五篇:《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魏书生老师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书育人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策略可以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利用闲暇的时间,我阅读了魏老师编著的《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再现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经验和智慧的案例,魏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教育家们的内心深处,聆听他们对如何做一名最好的班主任的感悟。在学习、借鉴中外教育家的感悟和智慧的基础上,魏老师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魏老师的思想,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班主任在班级中所处的核心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所扮演的中坚力量,决定了班主任角色的关键而特殊。在认真阅读了书中三十二位中外著名教育家的内心感言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

第一,建立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制度上提倡民主与科学性。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和以“法”管理的策略。魏老师班级管理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自我管理”,他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人人是管理者,人人不都是被管理者”。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规章,”融入到教学中,并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大胆转化了管理的机制。我想,传统的教育方法的确需要改革。魏老师的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魏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这学期,我就学着尝试魏老师的做法,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去承包一件小事,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人人当老师的助手,我想这样既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孩子的主人翁精神,提高责任心。

第二,管理班级需要爱心和责任心,需要一种享受的心态

班主任要具有奉献精神”。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魏书生老师永远抱着“用一颗平常的心,实实在在做自己的事情,在平凡中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的思想观念,把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看成是一种享受,并且把这种观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们体会。我想:魏老师一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具有这种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是一种享受,辛苦劳动是一种享受,助人是种享受,被老师批评也是种享受等等。学生们有了这种以苦为乐的思想境界后,就会不知不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对《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保证完成备课,授课,批改等基本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班主任代表着一种平和而阳光的心态,代表一种积极而不懈的追求,不断超越自己,尽可能的努力提升自我,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关心,事情繁琐。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像魏老师所说那样把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看成是一种享受,做每一件事情都会认认真真,任劳任怨,极端负责,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阅读魏老师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老师的思想是对自己思想和灵魂的升华。通过这次对魏老师教育思想的学习,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努力端正态度,争取更好地去体会魏老师所说的 “无论干什么事应该是一种幸福与享受”的崇高境界!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2

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句话是写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记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有关的教育理念。

在书的一开始写到了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场聚会中很多同学都回忆起了当年李老师做过的一些事。

包括当年李老师暑假出行给每一位同学都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导同学办小报,将同学的故事写在书中等等。从这一场聚会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时时刻刻都想着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总结。

书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过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很容易会出现“厌倦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并且不愿意改变已有的经验。

每天生活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累。如何能够增加自己教育学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冷静、宽容,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只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职业。在对待学生时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多想一想学生正在想的。

在接到一个新班的学生时,李老师总会设计很多“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集体的建设中。在一开始与学生见面时,李老师让每位学生给他写一封短信,内容包括: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向他学习什么;你希望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出力?

这一封短信不仅能够给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书中李老师提到,组织第一次活动时要淡化“教育痕迹”,动员全员参加,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并且最好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育中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将“人治”变为“法治”。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班规,并且与学生们一同遵守班规,实现让学生们自治。

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团结了起来,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民主思想。这样一种同学们自己制定起来的班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在老师出差时也能够保持住,让同学们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书中的第三部分写到如何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视来向老师倾诉的学生,要能够真诚的去帮助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当有学生来找老师倾诉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诉说。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悲伤表达出来,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聆听,通过一些眼神和动作的`示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多给学生提建议,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少一些对学生的训斥。并且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独立的,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是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与学生的交谈。

在对于“优生”的培养中,李老师写到对于“优生”的定义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要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

在写到转化“后进学生”时,李老师写到面对这些学生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改变,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感情倾斜,先帮助他在同学中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融入自己的集体,对自己能够进步有信心。

在书中这一部分内容李老师具体举了两个学生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有所改变。这需要老师耐心去关注学生,并且通过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学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果少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很难成功的。如何影响学生家长?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来让家长有一些启发,能够让他们在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鉴的好方法。其次,要时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交流多关注。

最后可以通过孩子以及其他学生家长来转化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从生活中的各个小事关心着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发生的事,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做法。同时可以将一些家长的优秀做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能够借鉴,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3

自从放假开始。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故事感人至深。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4

对李镇西老师闻名已久,但真正拜读他的作品,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而感受他独到的教育智慧,这还是第一次。李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热情洋溢、激情满溢的班主任,这本书便充满“平凡的诗意”地记叙了他独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人生。

一、品味阅读人生

初读李老师的这本著作,我便被他洋溢着温馨气息、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文笔所打动。都说李老师是一位充满书生气、书卷气的班主任,不仅如此,他字里行间又何尝不折射出一种老师特有的哲学气、浩然气、人文气呢?不管是对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的如数家珍,还是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教育理论的信手拈来,都表现出李老师的文学底蕴之深厚,这自然离不开李老师长久以来手不释卷的阅读积累。不光是读,李老师也坚持笔耕不辍,天天毫无功利之心地坚持写教育随笔,已经成为他难以舍弃的习惯,就像他对教育的执着那样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窦桂梅老师也曾说过,是阅读给了她飞翔的翅膀。李老师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做最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学会阅读,热爱阅读与写作。

阅读是成就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必需条件。只有善于阅读,喜爱阅读,才能在课堂上“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有足够的话语和思想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虽说不上“日理万机”,但每天的杂事琐事经常让人心力交瘁,时常因为这样的借口而放弃了阅读,遗忘了那一份沉浸在书海里的宁静与美妙。古人有言,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如若这样,望望镜中的自己,该是多么的面目可憎了。老师要读书,班主任更要读书,拟一份书单,觅几本值得久读咀嚼品味的好书,从现在开始,与李老师共同沐浴于智慧的灯下读书。

二、品味大爱人生

李老师是一位有大爱的人,他爱学校、爱老师,尤其爱学生。当他将凌飞从不太优秀的学生转化为优秀学生的典型,当他充满耐心地教育好张超威,当他劝回那位厌世抑郁的小闵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展示了李老师毫无保留的师爱。他常常在繁忙的旅途中给学生写信,与学生分享快乐与忧愁。他也会在百忙中抽空与学生在QQ上无拘无束地交心长谈,为他们解开心结,排忧解难。他与学生的关系,甚至比友谊比罗曼蒂克的爱的体验更能深刻地影响学生。

论起爱学生,我也许还能自信地挺起胸膛。但是,我能拥有像李老师那样“一个也不能少”的耐心和毅力吗?假如我遇到李老师的那些学生,也许只会无谓地发火,将师生矛盾激化,让问题更加严峻而已。教育智慧的差异难道不就是师爱的差异吗?不能教,教不好,那便是爱得不够,对学生倾注的心血还不够。这也许就是李老师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题中之义吧。

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李老师这些充斥着满满师爱的话,总是在我耳边缭绕,令人时刻难忘。

李老师从一位普通的班主任做到一位著名的校长,他不光爱学生,他还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同事,热爱着所有的班主任,所有的老师。他总是不断地思索着教师的幸福,班主任的幸福。在外出讲学中,他总是坦然而坚定地表示,他从未对教育失去兴趣和幸福感。他竭力主张提高班主任待遇,甚至曾经提出,在一个学校,同等条件下,收入最高的应该是班主任。他总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不断支持着班主任和老师们。

三、品味智慧人生

李老师的智慧,是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智慧,是一种以心换心的谈话智慧,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教育智慧。他秉承着“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的理念,在与学生的心心相印中,不断升华发展着他的教育智慧。他善于思考,这从他那一篇篇内容充实的教育日记上就能明显看出来。处处留心皆学问,李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成功成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的典范。

像我这样的班主任,最大的不足,也许就是缺了那点教育智慧。有时候,明明能看见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难处,但苦于没有良好的补救和应对,只得搁置下来,待耐心耗尽,便就此作罢。多思考、多学习、多理解、多求学,如此我也能滋长些智慧,收获些能解学生燃眉之急的方法了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跟随着李老师的步伐去“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许“上下求索”的路上并不是那么平坦,至少有李老师与我们一路同行。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5

《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后,给我最大的启示是:

一、“苦”中之乐,乐之无穷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班主任”是辛苦、劳累的代名词。但是李镇西老师用他的成就改变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理解。“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从书中读到李老师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不但让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而且也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幸福的班主任。

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别说尊重学生了,轮换座位基本上是两周一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时学生想调位,我总是怕他和新同桌讲话耽误学习而蛮横地拒绝他的要求,想想真是霸道。

三、“严爱”优等生,“溺爱”后进生

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让我们操心最多的一定是我们口中的那一部分“后进生”。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再谈优等生。对于他们,我似乎很少有提升他们的意识。因为在我的观念中,他们学习优秀、习惯良好,甚至在学习之余可以帮助老师分担管理班级的'任务,是老师的好助手。面对这些优等生时,谁会不流露出喜爱之情呢?但是,在李老师告诉我:优等生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只不过对于他们,我们的侧重点应该转移到品行上来。在李老师的班中,每位优等生都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这样说,他们在李老师处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优等生呀!

四、坚持写教育日记

他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女儿写成长日记、写信交流沟通,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学生写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与学生家长通信,为他的学生编辑班级史册,他把一个个教育智慧,教育故事记录了下来,让平淡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业绩,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最打动我的心。我常感叹自己的平庸,感叹自己荒废时光,而让自己感叹遗憾的正是自己,自己总抱怨工作太累,生活太辛苦,把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让他平庸的流逝,于是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平庸了。

书看完了,有一句话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接下去,我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6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对低年级的班主任尤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学生和很好的沟通,换来的是自己感叹这是一种代沟。

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够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童心决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二、爱心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

常听到现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说这样的话的原因或许是他并不懂得“爱心”的内涵,他们把爱心建立在成绩的高低的基础上来,“爱心”化作了分数,不会去考虑学生是是否承受的了这种爱之重。。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李老师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怎样付出爱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出去的快乐,自己攒钱买船带孩子去旅行,他说“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爱心”。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的责任重大。

责任心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具有教育现想。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技术化、庸俗化,我们的理想正在渐渐失落,更多的人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这些人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自然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也就不会所谓存在教育理想即责任心。而我们需要的班主任,是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有永远燃烧着教育现想(责任心)的火距。

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含义,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了。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7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心灵一次又一次与之共振。其中一句让我印象深刻,“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

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怀有一种一尘不染的博大的爱。读了这本书李老师让我对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做有“爱”的班主任,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

其一,对学生要细心。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用细心,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冰雪;用细心,去唤醒他们向上的信心;用细心,去赢得他们的信任。自然也就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细心”能使班主任不断前进。在学习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病因及时订正;在思想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发现不良苗头,应及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学生的身体状况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脸色等方面,如有反常现象,帮其查出病因,尽快治疗。

在读此书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即可。读了此书,我オ知道,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而且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让我们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吧!每一次与孩子们相遇,我都有一种农夫面对良种般的喜悦,一个个孩子是那一颗颗饱满且不同品种的种子,等待我将土地松弛,辅助他们阳光和养分,给予成长的一份空间,静静地等待这些藴含生命的种子最终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其二,对学生要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就是一种慢艺术,需要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耐心,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和有信心。然而因为习惯的问题,他们可能会“屡教不改”。这时,班主任要以诚相待,和风细雨,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当面表达激励之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之振奋精神。

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地了解。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

对待学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点亮学生心中那盏灯,让它不断的照亮,直到照亮整个自己。

其三,要用“平常心”看淡成绩。

新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看待学生。而现在的教育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我们比学生还在乎学生的成绩,每次考试我们比学生还紧张。那一个个考试分数,仿佛可以完全代表这个老师水平到底好不好。在这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里,我们无法改变教育体制,我们只有改变我们的内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尽力而为,看淡一点,看远一点,孩子们有进步,有成长,我们就是幸福!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种,只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用耐心去等待,用平常心去呵护,相信每一粒花种都会慢慢地长大,给世界一抹美丽。相信孩子,静待花开,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正在铺路!我将用自己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下载《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暑假,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在《......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8篇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书《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完了李老师的书,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作为班主任,我们称职......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6篇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的教育,而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智力则是人们......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黄兰萍 自从放假开始。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 做 最 好 的 班 主 任 》 ——— 读 后 感赵 官 镇 中 学 李云 二零一一年二月学校组织了读书活动,《做最好的班主任》让我读得爱不释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一直困惑着我......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利用暑期,拜读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感触特别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不......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2011的暑假,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要从一名学生变成一名人民教师,而且要承担一个现在让大部分老师畏惧的差事——班主任。为了解除我内心的......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上人人皆知的事。最近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如春风拂面,惬意非常。 在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