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 傅敏文(推荐)
《守望教育》读后感
万泉小学傅敏文
今年寒假,拜读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思绪万千,决定写下我最真实的感悟。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横,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
刘教授在书中说道:“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刘教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教师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教师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教师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我就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习,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为他们的违纪而心烦,但一想到他们还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满。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通过大家的努力,王芳、邹晓静合格地小学毕业了。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真情的付出使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老师,收到我的祝福了吗?”虽是寥寥数语,却足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那一刻,谁见了都会羡慕地说一声:“当老师真好!”是的,当老师真好!在我看来,无论是那些憨厚的小助手,还是那个在我喉咙沙哑时提醒我轻声教课的有心人;无论是那个花了好常时间编制中国结又将它偷偷塞进我手心的胆怯女孩,还是那几个在参加棒球比赛前不断捡球练习、又不断喊加油的调皮蛋,他们的行为都是爱的表现,这份特殊的爱值得我珍藏一生一世。谁说做老师的只有清贫陪伴,我说,我们教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第二篇:读后感。王敏
刘伯承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他原名为明昭。出身于四川开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参军。
他在吴玉章等人的引导下接收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外,他还人过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渐入顺境,在长征途中,每遇关键时刻,他总亲临指挥,他还组织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敲过少数民族区域等重大军事行动,为红军的长征立下了不少的功绩。
刘伯承去世后,他的功绩和贡献已被永远载入史册,为世人所敬仰。
刘伯承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处身虽然贫穷,但他人穷志不穷,他投身革命,来保卫祖国,保卫这个他处身并深爱着的国家。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穷,并不等于没前途。穷,并不等于一辈子都穷。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勇于付出!
——王敏
第三篇:读后感(严敏)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后的三个思考
轧管一部严敏
故事概述:这本书讲叙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英雄故事。在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称职的特使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给加西亚(古巴起义军首领)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美国陆军的一名年轻中尉罗文承担了这个任务,他没有任何推诿,孤身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难险阻,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
故事影响:书中并没有用大量的篇幅和文字来描写罗文完成任务的过程(估计要是拍成电视剧能长过《人间正道是沧桑》),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文笔,将故事升华成一种精神——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勤奋、主动奉献、自信智勇。这种精神教育了一行又一行职场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从业者。正如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所说:“因为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
故事启迪:读过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如何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如何培养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如何使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一、如何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这个故事使我认识到要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一定要讲忠诚、要有能力、要有信心、要有激情。
1.忠诚保证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觉得,罗文之所以能够完成这项伟大的使命,动力源于忠诚,忠诚又作用于行动,即使道路危机重重,坎坷异常,他最终还是完成了“国家使命”。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许终生不会遇到像罗文那样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商场如战场,市场竞争也到了你死我活的惨烈程度。作为公司的中层干部,虽然我岗位平凡,但绝不意味着对党的忠诚、对国有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可以打折,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让领导放心、让工作顺行、让职工满意同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忠诚度,因为“平凡似流水,忠诚滴有声”。
2.能力促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而后陆续又读了3、4遍。如果说头一遍是囫囵吞枣的话,那后几遍就是细嚼慢咽了。我认为,罗文之所以能完成任务还是因为有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力决定创造力,创造力决定竞争力,竞争力决定前途命运。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注重在学习中提高道德修养,提高业务能力,才有艺高人胆大、揽得瓷器活儿。领导才能放心地把任务交给自己,自己以高超的个人能力,才能吸引人、凝聚人、感召人。1
3.信心成就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古语云:“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罗文在接过送给加西亚的信时,必定抱有完成任务的信心,所以他没有问:“加西亚在什么地方”,是信心成就了罗文的成功。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有信心,信心是气势。气,是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源源保障;势,是苦心钻研干好工作的不竭动力。毕竟在我们的工作中,“钟薄无震声,力厚响山河”。
4.激情鼓励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有的人也许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罗文取得的不朽功绩上,但请大家不要也决不能忽视他在把信送往古巴加西亚途中的艰辛。我想,也许是他对祖国和使命所报以的激情,才使得他能在险恶、孤独、无助中“苦中一点甜”。反观我们在工作中面对日趋残酷的竞争和层出不穷的困难,更需要培养激情,在激情中愉快工作,提高的不仅仅是工作质量和效率,还有人生的境界,做人的价值。激情的工作成就着我们的事业,而激情的人生将使我们得以永恒。
二、如何培养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在书中,笔墨重点在于罗文,而轻描淡写的瓦格纳局长的作用决不可小觑。可以讲,他是罗文的“伯乐”。作为一名党群工作干部,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够的,更应配合党政领导肩负起培养新人、锤炼队伍的使命,培养和发现我们企业的罗文。想到这个问题时,我思考了2年多来我部班组长培养工作。
近年来,我部为258机组建设招录了大量年轻职工,在综合办工作多年,我深知轧管一部的职工状况,占一线年轻职工占职工总数85%以上,队伍年轻化,思想新潮,“80后”逐渐成为骨干力量。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是轧管一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管控着生产和人员,责任重大,应该说他们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全厂工作的水平。当时77名班组长中,30岁以下的43人,担任班组长工作不足2年的近50人。从数字中不难看出,我部从事班组长工作的新人较多,这是个可喜的现象,说明我们年起人在成长。但换个角度看他们成长速度过快,虽然工作热情高昂,但工作能力和经验尚待提高,因此,在一线过程控制、现场管控能力和人员管理的方式方法上还急需加强、改善。
1.加大责任心的锻炼。
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线生产能否顺行,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必须提高班组长的能力。
2.强化工作能力的提升。
俗话讲“打铁还得自身硬。”班组长还得有高出一般的综合能力。结合生产
任务,我们在班组中大力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在热轧开展了“提高钢管壁厚精度降低切头尾率”和“钢管负公差轧制”竞赛,使热轧一报成材率达到92.89%,同比增长0.95%;电仪开展“严细设备点检、降低故障时间”竞赛,平均月故障停机时间由去年的11.06小时降低到10.58小时;工具开展“降低成本、提高加工质量”竞赛,加工机架成材率由91.91%提高到98.35%。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增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的“比、学、赶、帮、超”意识和能力。
利用技改技革、技术比武等载体,让他们挑大梁,担责任,在每年技协立项项目中,班组长大显身手,攻坚克难,完成技协项目300余项,为提升指标、创造效益立下汗马功劳。
3.抓牢思想作风的培养。
在我看来,罗文的成功从政工的角度讲,就是思想作风过硬。思想作风是每一名班组长为人处事的基础,也是能否干好各项工作的关键。俗话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此,在部党委的支持下去年我们对班组长开展了拓展培训,拓展过程中,班组长们克服了个人恐惧感和心理障碍,凭借团队的力量,出色地完成了“穿越电网、信任背摔、毕业墙”等一项项考验,树立了合力致胜的信念。
三、如何使用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发现人难、培养人难、把人使用好更难。在如何使用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这一问题上,我有两点体会。
1.“搭平台”给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一个振翅的蓝天。
如果不是完成了送信任务,可能罗文只是一个不错的中尉,不会成为“世界名人”。送信是一项任务,也是一个舞台。我们面对几十名班组长也应给他们搭建展示能力的舞台。今年,为应对更为严峻的形势,结合自主化管理工作,我们在班组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在提高成材率项目竞赛中乙班脱颖而出,全线飘红,成为四班中的佼佼者、也成为追赶的目标。热轧降低轧制工具费用竞赛已经堆焊加工出φ175规格芯棒4支投入使用,平均轧制寿命可在1000支以上,有效降低了芯棒消耗成本。备件国产化攻关竞赛降低了备件费用,节约了成本。这些工作,让我们身边那些有技术、肯钻研的职工大显身手。
2.“广交流”让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见识更宽阔。
今年初,我们把2年来涌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先进人物、典型做法、论文心得和职工才艺等内容编辑成《轧管人》一书,用于学习交流和存档保留,深受班组长和职工们的喜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职工、锻炼职工,全面提升我部人员综合素质,为全面完成公司两大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第四篇:读后感(王敏)
读后感
阅读用心管理之后,我深深感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自己必须要以身作则,事事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的主席说过:“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作为我们管理者来说我们要做领头羊,领头羊就是起到标杆作用,永远站在队伍的前方,给群众做榜样,从而在本部门中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赢得员工的尊重,作为组织中管理者的角色好比像足球赛场上的教练员一样,教练员是不能上场亲自参加比赛的,只能够在场下作指导运动员。因此,管理者应该多一些组织,辅导和制衡,而不是老想着自己上场,作为管理者应该想到,需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而不是监控行为。工作结果是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相信与他人,不要经常的干预他人的工作过程,这种病态心理会形成一种怪圈,作为上司我们不能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亲躬,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下属也就越来越缩手缩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把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丢的一干二净,时间长了,就会使组织机构得上“弱智病”。
作为管理者绝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日常工作中要用赏识的心态对待员工,对他们说出对他们的赏识,让员工从你的表情和语言中感受你的真诚,使员工受到鼓舞和激励。
作为管理者应对员工的关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视他们为自己的家人。事事以对的利益为重,我们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质量,还要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关心爱护员工,尊重、理解员工,是企业大家庭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把每一个成员都当作家庭一个成员对待,营造家的温罄,才能
形成亲和力和向心力。我们应该懂得授权赋能既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只有把应该授予的权力授予员工,员工才会更有把工作做好的动力。管理者必须在授权上更加用心,把授权工作做好,让授权成为解放自我,管理员工的法宝。
在授权的同时,你要经常冷静的指出他们观点中不足,那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很好驾驭他们。当然,在工作中不要忘了对他们的出色表现给与及时、中肯的赞扬。显然这些做法都不能使这类人充分发挥才能,我们同时能做到毫不留情但又能妥当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这是我们才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地位置。在职位分配上,管理者应当懂得慎重行事,不仅要对即将担任责务的人的责任和义务应有充分的了解、对每一个下属的特长更要了解得很清楚,还要让员工觉得管理者对自己很公平,并做到周密调查,尽可能听取全面个方面意见,尽量做到“为使择人,人尽其责。”把员工安排到最恰当的位置上或为最佳组合。
在工作中一定要放正自己的心态,庸才、蠢才、英才都是人才,没有固定的区别,成功管理者懂得如何让员工觉得你是没有私心的,会最有效的利用不同人才的优势,使不同人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工资才能。
对待员工一定要公平,不可厚此薄彼,存私心。在工作中没有适当的竞争,就没有人才的优化,没有公平的竞争,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作为管理者要努力创造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就是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的关键。一旦有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培养出好的人才,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所以管理者如果想获得人才,就要为人才创造出能让他们尽情
发挥才能的环境。在选用人才的同时应该注重又率直的心胸是没有私心,天真且不受主观,物欲所支配,有力率直的心胸的,就可以明辨是非,看清正确与谬误间的分界,找到自己应走的路。
在管理中要学会有效的忽略,就是让员工自己去完成他们的工作,而不是要过多进行干涉,相信他们如果出现错误或者想做出改进之时,会主动与你联系,和你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请求的到你的支持,学会有效忽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早点回家,见到更多的家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你可以因此而放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成就欲望很强的人,他们总是追求崇尚,渴望成功,而且拥有成功的各种素质,聪明能干,自信自强具有超凡的创意和勇于创新的胆识,他们不论做什么事,总能竭尽全力,而且一般都能完成的较好出色。他们喜欢制定特殊的目标,同时也能员满完成这些目标。时间紧迫、外界干挠,个人的挫折或情绪的变化都不足影响他们优异的表现。他们勇于接受挑战,越是没人肯干、没人敢干的事,他们越是有干好的欲望。拥有能干的员工,无疑是公司的一大资产。他们最在乎别人的认可,最希望得到的管理者的信任,而薪水有时并非他们最渴望的。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身先士卒,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带头把企业提倡的先进理念付诸于行动,才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管理者的带头行为、模范人格,是鼓舞士气,攻克难关的有效精神武器。管理者应当明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不是喊口号就行的,而是要管理者真抓实干,拥有真才实学。管理者应牢记,管理者是北学习的榜样,不是被赞扬的对象,给别人树立榜样,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那意味着必须不断地自强和自制。作为管理者,要在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精神和肉体的忍耐力,情绪控制力,处世技巧方面都为下属树立榜样。
在企业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部门经理还是高级主管与员工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大家分工不同,分处不同的职位,负责不同的工作,但都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完成一个共同的使命。一个人的努力毕竟有限,没有员工的帮助,企业是很难走向成功的,管理者与员工的亲切友善,打成一片,能使企业更有效的迈向成功。优秀的管理者十分重视这种平等的意识,准确地把握并合理的安排工作,使企业上下齐心与员工们和谐相处。这样的企业才能不断地壮大。
王敏
2013-2-25
第五篇:敏于文 化于实践
敏于文化于实践
--记泉州分行信贷文化再学习重实践活动
前言:泉州民营经济成份占比高达96%,区域经济特色鲜明,泉州分行开业以来,认真践行交行信贷文化,不断加强授信管理,三年来保持不良贷款为零、收息率百分之百。2010年泉州分行又以“再学习、重实践”活动为契机,要求授信条线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夯实发展基础,同时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精心谋划授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下是泉州学习组学习再学习重实践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践行信贷文化,应坚持“业务拓展与授信管理”两手抓
民营经济在泉州区域经济中占有绝对比重的经济地位,至2009,泉州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96%,泉州已初步实现工业化,工业GDP占全部GDP的59%,泉州工业企业又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泉州五大传统产业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清晰、经营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好、动力机制强的优越性,但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也是授信风险管理的突出难点。泉州分行授信管理工作通过对关联企业授信全面实行集团管理、加强授信准入指导、落实授信退出机制、扎实贷后管理等措施,在业务拓展中践行我行信贷文化,坚持“业务拓展与授信管理”两手抓,较好实现在发展中不断提高授信管理水平目标。
(一)对关联企业实行集团管理
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为了避税、申请用地、融资等方便,一个或几个控制人实际控制多个关联主体现象普遍,以泉州某运动鞋服品牌企业为例,在其申请上市整合注销成为4个之前,共拥有19个法人营业执照。为加强关联企业授信风险管理,泉州分行践行信贷文化,在授信业务开始时即以审慎的经营理念抓关联企业风险管理,将符合实际控制人一致、股权存在投资与被投资关系且持股占比达到25%、企业高管之间存在委派关系、企业经营存在特许经营权共享(如生产经营同一商标)、产供销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经营控制人存在家庭亲属关系特征条件之一的企业均列入关联企业集团授信管理对象,实现关联企业集团授信管理覆盖率百分之百。1
(二)加强授信准入指导
好客户是会变化的,好客户是管理出来的。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进行,外在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践行上述信贷文化,泉州分行不断加强授信准入指导工作,一是针对各个时期热点业务加强风险分析并制定授信准入指引,二是根据时政焦点做好风险排查并严格控制授信准入,有效规避行业风险与政策性风险产生。基本案例如下:
近年汽贸、钢贸企业因票据保证金资源丰富而成为银行业务热点,但该类业务行业性风险也较为明显。为规避系统性风险发生,泉州分行对蕴通供应链以外的汽贸业务,要求在追加有效担保的前提下监管汽车合格证,并以填平对应票据敞口作为提取汽车合格证的条件,有效锁定企业现金流。实践表明,业务风险总是在政策和市场环境剧变下暴露,当泉州宏发汽贸等企业受宏观经济紧缩影响出现多家银行的票据业务垫付时,我行却始终未受影响。二是细化钢贸企业准入条件,坚持落实企业存货由我行认可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监管原则不动摇,同时对授信申请人经营规模、行业经验等条件进行限制,通过做好授信准入指导,优选合作对象,在钢材市场价格出现潮涨潮落时,我行授信风险仍能处于波澜不惊。
我行的重要信贷文化指出,好的授信业务在于银企双赢、社会认可,泉州分行始终坚持绿色信贷政策,在业务拓展过程中践行社会责任,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进行准入限制,在于近年泉州市政府开展环保风暴,关停204家化工、印染、制革、造纸企业中,由于我行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坚持又成功规避了政策性环保风险的发生。
(三)落实退出机制
泉州分行认真践实平衡发展的信贷文化理念,建立完善信贷退出机制。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进有退,择优扶持、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严控风险”的原则,既努力开拓收益率高、发展前景好、优质高效的市场,又能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的市场。
作为一个近年新建辖属行,客户群体总体仍较小,但泉州分行仍坚持好字优先稳健发展,开业三年来坚决退出了货款回行低的格林轻工、三盛
等企业,退出不能落实国际结算的南安三晶硅等企业,退出不能落实环保授信条件的富贵鸟鞋业,同时严格按照政府融资平台还原解包要求,退出泉州国投与丰泽建设发展等政府窗口企业,一丝不苟执行2%的退出指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促进业务综合质效不断提高。
(四)扎实贷后管理
在践行信贷文贷扎实贷后管理过程中,泉州分行授信管理要求树立“永远都了解我的客户、永远都懂得我的客户”理念。坚持按季开展风险排查、召开贷后管理例会,重点分析排查集团贷款客户、国家政策调控法人客户、潜在法人与个人贷款风险客户,通过关系树模型分析企业业务结构及经营情况、投资情况、银行融资情况及业务回报情况,关注企业变化,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把握风险管理要点,不断优化授信合作方案,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条件下提高业务效益。
二、信贷文化融入地方特色经济方面的思考
在信贷文化“再学习、重实践”的活动过程中,我们还认为,一家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扩展,还应反映它的市场定位、客户取向、风险偏好、经营战略和营销风格等。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不一样,城市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不一样,同一家银行在不同时期也不可能一样。信贷文化是否适合银行自身?是否适合银行的今天?要建立怎样的信贷文化才能符合银行自身已定的发展战略?我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心得有:
(一)选择适合我行发展策略
1、客户选择
好银行的基础是好客户,作为国有大行之一,应具有在争大客户、大项目目标市场的突出定位,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还应树立“与客户一起成长”的长期经营理念。大客户有利于我行快速做大授信规模并提高我行地方影响,但大客户往往又存在“包不了只能打补丁、挤不进只能让利益”的情况。当今市场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好客户也是相对的,我们应避免走入大客户才是好客户的认识误区,因在资本市场资日趋发达的今天,最安全的大企业、大项目在金融脱媒的推动下,已经不再以银行为唯一融资渠道,大量的中小企业、非上市公司、参与全民创业的个人、没有政府背景的商业项目,它们不仅自身要发展,而且经济社会也期待它们发展。因此,我们的客户选择应在成长性最好的客户,最适合沟通的客户准入方面多下功夫。
2、产品策略
当前,银行产品高度同质化,但我们仍应弘扬信贷文化,坚守法规制度高压线不跨越,同时创新进取出奇制胜。
泉州拥有四区7县(市),其中晋江是泉州市经济最发达、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2009年晋江市GDP为776亿,占泉州地区的25%(泉州GDP3002亿),实现财政收入81.5亿,占泉州地财政收入25%(泉州财政收入316亿),晋江GDP排名全国百强县第5位,连续17年排名全省十强县首位。制造业是晋江市主要产业,其中七成以上为鞋服工业产值。因此,我们业务出奇制胜的立足地就是根据当地鞋服企业经营模式、产品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市场实践分析认为,泉州晋江具有鞋服品牌之都的美誉,品牌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资源丰富,供应链业务具有“品牌提升和负债拉动”双重功效,蕴通供应链是最适合作为泉州分行本阶段大力推动的品牌产品之一,但建议在制度、流程上进一步优化。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强队伍建设
授信管理以及客户管理是一个系统、一个流程,仅靠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岗位是不可能管好的。只有每个环节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负起应有的责任并做到通力合作,才能管好客户、管好资产、管好授信。泉州分行在信贷文化再学、重实践活动中,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强队伍建设。学习是信贷文化的核心,因自身在变化,别人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经验的价值衰减在所难免,只有不断通过再学习、重实践,才能保持信贷文化的先进性,并引领我们赶超进位,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泉州分行晋江支行林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