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改革大讨论发言稿
课改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XXX学校:XXX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我理解的课堂教学高效性,不是单纯的大容量,也不是无意义的宽度拓展,而是要关注学习的有效性;不在于教师设计了多少,讲了多少内容,而要关注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课堂教学的内容。既要注重知识传递的量,更要关注学生的掌握和应用。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最直接的一环,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中来”,下面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第一方面、兴趣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具体来说:
(一)、可以在课堂导入上精心设计,讲好开头,可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设计提高学生兴趣的问题、活动、游戏等,将学习融入其中;
(二)、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受人关注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展示欲,让学生在众人的关注中学习,让不同学生体验不同层次的成功。学生就会产生兴趣,就能带来动力。
(三)、课外有意识地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第二方面、课堂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应用”作为初中生,最直接的教学活动应用就是课堂。课堂管理是提高效率的根本保障,这也是提高学生成绩最重要的环节。
(一)、课堂上让学生有事做,让学生忙一点好。教学中要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能让学生实践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养成善于动脑、敢于动手的习惯。
(二)、培训好小组长和学科代表让他们来组织学习、讨论、展示。小组长是小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小组长组织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学习展示的成败。对于组长和学科代表的培养,要有耐心和爱心,(1)做好思想工作;(2)明确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诚实、刚正、以身作则;(3)明确职责;(4)在实践中培养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他们不但自己会讲,还会指导组员如何去讲。讨论如何讲、让谁讲、课前应该准备的素材,有弄不懂的再与别的小组探究,仍有疑问,再找教师探讨。同时给予每人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保证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不断增强小组凝聚力,激发内驱力,实现学习的有序性,高效性。
(三)、教师做好问题的设计、纪律的监控、时间的掌控、重点、考点的把握及方法的指导,严格控制学生学习讨论以及展示的时间,又要留够时间做到简单的自学,重难点确实有必要再讨论,教师控制好难题数量,注意知识梯度。
(四)、课堂上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处理好“紧”与“放”的关系,即学生合作讨论时自控能力存在欠缺,教师要“紧”,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关注
局部又顾及全班,既把握论题的讨论进度,又把握讨论题的中心。对讨论有困难无序或偏离主题的要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引导,所谓“放”就是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大胆展示,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展示时尽量不打断等,让更多的课堂亮点生成。
(五)、课堂点评多样化(及时点评)发现小组合作以及展示中出现教师期待的良好行为要及时的表扬,并向全班说明受认可的原因,无形中使他们成了其他小组模仿的对象。使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广泛点评)点评时可让学生先点评,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再补充。点评可将声音是否洪亮、自信,站姿是否恰当得体,是否脱稿,问题衔接,学生的参与度等纳入点评范围,可在小组内横比,又在全班各小组内纵比。既看到优点又要能发现不足,做好表扬鼓励,让他们更多的尝试成功的喜悦,在多次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要细心指出,在展示中如学生出现知识性错误等。
(六)注意处理合理的分组以及问题分组的合理化问题 合理划分小组可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成绩,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特征、个性差异、学习习惯、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异质分组,兼顾同伴帮扶互助,又有利于组内与组间的竞争。在问题分组时可根据小组展示特点,把恰当的内容分配给最适合的小组,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第三方面、知识反馈
练习要精,重点难点常见题多练,抓住考点,训练考点要将练习内容考试化。让学生感受中考,使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充满自信。讲题时不作任何无意义的拓展,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最后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做笔记或反思。
总之,课堂改革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型,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思索和成长,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对学生产生了综合性的影响。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探索新型教学方式,那我们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就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新的天地。
第二篇: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总结
新安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总结
课堂是主阵地,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我校在积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效益出在课堂,功夫花在课前”为实践理念,以“着眼整体、突出重点、实践探索”为改革思路,我们认为课堂的改革不能狭隘地理解成仅仅是课堂本身的改革实践,应该树立整体观,从课前、课堂、课后整体来进行改革实践,下面是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讨论总结。
一、功夫花在课前——积极推进备课方式改变。
如果把课堂看作是舞台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课堂上的精彩,课堂的效益其实来是自于课前的每次备课,甚至是来自教师一身的备课。因此,我们把备课当成是课堂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讲、三议、四定”,其基本运作流程为“个体创作——备课组讨论——资源共享——二次创作——教学反思”。
一讲:每次集体备课教导主任指定一人按原说课要求主讲,说目标要求,说重点、难点,说课前准备,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思路,说过程,说学生合作、探究内容、形式、时机等。
三议:一议: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所有教师要在明确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的前提下着力探讨合作小组成员的职责,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的形式等问题。二议:学生实践活动的设想,教学活动的构建,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如何体验、感悟的学习过程,议学生表现时空及可能,议专项训练(含作业、游戏、表演等)。三议:主讲内容的亮点和改进之处。
四定:一定集备时间:由原先的每周三放学后40分钟改为每周三、四的40分钟,教导作出勤记录,二定集备地点:指定固定地点。三定集备人员:同学科教师进行。四定备课进度,坚持超一周备课。
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效益出在课堂——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应该从构建课堂研究方式和实践新课程教学方式这两大方面来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构建“三课”课堂研究方式。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学校以“三课”为舞台,展示教师课堂风采,并逐步形成了我校“三课”校本教研制度,成为我校研究课堂的特色品牌。
(1)教师月重点课。前一个月做好当月重点课安排,每节课必须经备课组集备后方可上课,课后在集
备时进行交流、评价,上课老师必须作教学反思。每月重点课教案及评议记录交教导处作为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月重点课的实施,使得我校老师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研究之中,这样互相听课后再到自己班级上课,做了二次开发,普遍反映效果好。
(2)骨干教师展示课。学校都组织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从骨干教师做起,研究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指导作用。
(3)青年教师课。引导青年教师投入到课堂教学研究中来,使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你追我赶,锤炼青年教师。
第三篇: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学习心得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学习心得
教师:呃呃呃 贵阳市第呃实验小学 2014年4月5日
2014年4月3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关于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的通知,并观看了视频,通过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认识方面
通过学习领会了精神,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会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中,明确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实现中国梦之教育梦的重大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策略,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加坚定“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理念。我们深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学校的生命化六育,进一步创新实现生命化德育的机制和途径,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激发基层教师的活力。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依法办学,加强各位教师的权责,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层级管理和民主建设,练好“内功”,积极应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份子。我们期待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安教乐业,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
二、业务素养方面:
1、对自己选择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学习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学习的任务,这也坚定了我扎根于教育事业的信心。
2、认真学习教学基本常规和管理规范,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虽然教学十几年,我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还有许多做的不够的地方。通过这次深入的学习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作为基层小学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认识到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多读书,勤写作,善主持,思维灵敏,口吃伶俐,都是我要进一步挑战的领域,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文学基础需要强化。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到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大讨论心得
锦屏县新化中学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加强社会建设”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这所有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 年来,经济社会得到和迅猛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却缺乏人才,追究跟源在于教育,思考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作为一所学校,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不禁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了很多“豆芽菜”——榜上提铭、落地无望的学生,我们认认真真地制造了大量厌学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爱学生,但爱生无方;我们爱岗敬业,但是教育无方,经验教学,吃老本,守旧----
评价机制机械,教学模式死板。也许这些就是我们培养不出真正的新世纪人才的原因。
杜郎口精彩有效课堂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课堂一定要落实“相信学生、发动学生、成长学生、发展学生”。课堂中学生是主角,如何使学生真正做到“人人是主人,个个是辩才”,实现学生真正的“自学”是教师的价值体现。精彩有效课堂的四个活性因素是:理解、沟通、展示、互动。可是我越来越感觉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脱节的,没能形成和谐统一。
2014年4月我有幸去思南县参加了“中国区域教育样本思南基地建设启动仪式暨高效课堂教师集训营”的仪式和相关的活动,聆听了专家和领导对教育改革的督导见解,明白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也想尝试着改革从我做起。返校后,我牢记齐永甲老师的那句话“流水的班级
铁打的组,生命不息
小组不散”。开始用七年级(2)班进行小组建设,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编制导学案用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到今天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也许是学生的基础条件达不到这么高的要求,也许是我没有组织好(也没有经验),相关的评价机制没有跟上,也许是我们老师的素质达不到要求,或者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这样的尝试不是很成功,现在我也很迷茫。目前的教育中分组教学应该是最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于是反思“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历程”。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用完美的眼光去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学生不是一个完美的个体,因此我们对学生要多多用宽容的态度和眼光,我们盯着的不是学生的起点,而是学生能达到的高度,为达到这个目标的高度学生付出的努力。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少错,甚至不要错,但换个角度如果学生都能全部做对,要我们这个老师又有何用呢?教学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是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努力从不完美走向完美,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己逐步走向完美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逐步完善。“有问题”意味着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足,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理解,意味着进入研究教学过程,学生,教学问题的状态。也许我们始终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然而我们眺望着理想的高地,不屈服于现实;我们也会有暂时的休憩和沮丧,但我们永远怀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冲动,且吟且行,这一路我们都不会觉得孤单!
“以人为本”方能因材施教。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更多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更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转变思想,从本质上履行职责。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果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思想认识落后于现代化教育理念,那么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便是空谈。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
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不论那一种教育都是以基础教育为基石。因此,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粕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反之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要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现在的中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学生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维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以保证双方的协调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探索与实施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基础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学习中寓教于学。
2014年5月28
第五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讨论心得体会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讨论心得体会
德江县第五小学 姜守元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大讨论,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参与人。更新观念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之所在。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利用多种方式教研,探索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能够突出地解决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改进我校教师教学方法,很好的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使我校的教学达到一种良好的境界,即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大的体验和感悟。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而过去的课堂中听到的只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忽视学生存在,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过去的课堂中,过于注重对学生的训练,学生的课堂表现是超量地做习题,把训练等同于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感性、创造性,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结合起来。作为新课改的参与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教学方式以教定学,教师的教学是“教教科书”,而学生则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来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然后再通过考试测试教科书上的知识,却不管这些知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了多少。这教学方式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课堂上则多半是学生在猜测观摩教师的言行,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新课标下的教学应该把握学科的本质,营造轻松民主的探究氛围,整合教材,创设更具探究价值的情境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开放时空。在此基础上,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实践,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重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学放在主体地位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方法,从而保证教法和学法的有机同步进行。编写好导学案,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任务。
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不仅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还要给学生创设流动式的课堂,把学生带进广阔 生的兴趣、鼓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课程每门学科设计了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载体,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与延伸,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新的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地制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注重发展性评价,逐步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积极地发挥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了更好地胜任新世纪的教育工作,就必须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转变和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