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纸编辑应本着求真的精神来选择稿件
评析报道 《乌鲁木齐15中遣返19名携带乙肝病毒学生》 报纸编辑应本着求真的精神来选择稿件,应秉着公正的精神处理稿件。在选稿时只有做到客观、公正,以传播真实、准确、公正的信息为己任,才能选出真正优秀的新闻作品。才能做到对受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
这篇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失真的内容,记者在写稿时仅仅是把采到的信息点简单的组合,没有去调查清楚事件的本质。
标题“乌鲁木齐15中遣返19名携带乙肝病毒学生”与文中“乌市15中查出了23名学生异常,最后确定了10名学生属于乙肝传染期,属于退学的”和“在乌市招收疆内初中班的66中、67中、58中、15中四所学校中,共查出47名异常学生,其中一名为肺结核直接退学,最后确认19名学生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并处于传染期。
第一,采访内容不全面。记者的主要采访对象应该是内学办,内初班是由内学办主管的,遣退这些学生也是经内学办批准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家长委托律师状告十五中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这些学生上内初班是为了提高边远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让广大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自治区以2004年起参考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办班模式,开办新疆内地初中班,目前有办班学校11所,在校学生4000人,到2008年达到最大在校规模15000人,分别在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阿克苏等8个城市办班。内初班主要招收对象为农牧地区乡镇小学和贫苦、边境县城小学的应届毕业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0%,采取全日制、寄宿制教学模式,统一使用汉语言授课。内初班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它不属于普通的九年义务教育。文中说如果上不了内初班就不能再上学了,这种观点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内初班的招生要求规定不符合招收标准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接受生源地的九年义务教育。这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公民权利,不会因为有乙肝等传染病就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如文中“阿卜都热拿了一张由乌市15中开出的证明,家乡没有任何一所中学愿意接受他,他不知道怎么办。”所讲的,这应该追究其家乡学校的责任,因为未成年人享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当地学校有义务让遣返学生继续接受教育。而文中“由律师提出,学校这样的做法做法是不对的,这侵犯了未成年人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对内初班招生性质的不了解,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下的结论。文中“回去了就没希望了,他只能放一辈子羊了。”和“如果在乌市的奔波没有结果,阿卜都热的大学梦就将远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编辑要以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推动人民生活向前发展为己任。而这篇报道不仅没有做到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更是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如文中“如果我回家,这一辈子就不会再读书了,我也不想上学了。”上不了内初班这辈子就不想上学了是谁的责任,是这个学生自己对自己未来的放弃,文中则把没有太多责任的学校妖魔化了。
第二 记者采访对象的单一直接导致这篇报道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把大众的眼光都集中在15中身上,新闻作品就是应该把各方面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展示给读者判断孰是孰非。而且,在报道中的小标题带有倾向性。“回家去”一词有明显的歧视色彩,况且乌鲁木齐15中开具的退学证明中写道“该生返回原生源地治疗就读”并期望原生源地妥善办理入学。作者没能站在客观、正确的立场,小标题的歧视色彩误导了读者。
第三 报道中的人物带有民族倾向性。如:携带乙肝病毒的维吾尔族学生阿卜都热在采访中说:“回去就没希望了,他只能放一辈子羊了。”艾拉古丽的父亲说道:“女儿不想回家了,她要读书。”携带乙肝病毒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都面临同样的困难,文章大量对少数民族面对困难无能为力的描写,似乎是为了博取大众对他们贫苦生活的同情,这样将汉族与少数民族对立的描绘是错误的。
第四 缺乏对事件透彻的,深入的探索。首先文章中引用新疆西部律师张元欣的话“学校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着侵犯了未成年人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文章中引用律师的化会给读者一种暗示:事实就是如此,造成引导读者思考方向的错误判断。
第五 大量引用被采访者的语言,缺乏对事实的考证。“这是对未成年人的侵权”。报道中称与15中退学证明中指出学生患乙肝属于侵犯隐私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隐私是指人们隐藏在心中不愿被人知道的个人私事”。乌市15中只是给原生源地开具了证明,只有校方极个别人直到,不属于个人信息的大量传播。况且,校方了解情况也便于日后防预工作的展开,有利于其他学生的学习健康。北京佑安医院门诊主任赵国庆:乙型肝炎在病毒复制的时候既有传染性,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握手、拥抱、同住一起,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该篇报道中也揭示了对于乙肝患者被社会大众歧视的问题,如文中刘女士所说“知道儿子得了传然病,同学总是问他,什么时候走”。生活中,乙肝携带者被视为“乙肝的传播源”不免使他们感到难堪、羞愧、甚至无颜见人,对于这些带有传染病的人群,我们在预防的同时,更应该注意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怀。
商务学院新闻07-1班费翔薄群朱丹丹马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