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陶凤莲)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参加了一学期一次的常态课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期间我听取了十一位教师的课,有两位数学老师的课,九位语文教师的课,期间本年级组的老师有的听了两节课,虽说每学期都在听,听的课不同,收获也就不同。听完课后带给我的是充实,是享受,是佩服,更是一种深深地震撼。每位教师向大家呈现了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课堂,精读课、略读课。每一节课上,教师独特的解读文本的思维,创新的教学设计能力,精湛的课堂教学语言;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真切的情感体验和较高的语言水平,都让我深深为之震撼,以下是我对这些课的一点浅薄体会。
李志亮老师执教的《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我觉得李老师的这堂课有很多的闪光点,对教材有独到的见解,教材处理非常有特色。从教学内容看,李老师教的不仅仅是这篇课文,还拓展到阅读名著上,力求达到了“感受作品的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的目的。今日引导学生读这篇课文,是为了激励学生明天去读更多的名著。因此,在这堂课中李老师很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读“梗概”部分时,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时间、人物、事情、主要经历把它读成几句话„在读精彩片断时,李老师引导学生划出描写鲁滨孙内心的孤独感和绝望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批注。现在的学生,不能潜心读书是最大的缺点。指导学生写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引领学生潜心读书的方法。所以,李老师的这一做法,很值得借鉴。吕洪璋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师在进行课文分析时通过整体感悟,层层
深入,环环相扣,有机地把握了课堂教学的细节。如:在讲到“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上,应接不暇。”时,老师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去体会,孩子们精彩地回答:“我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我仿佛看到了被花香引来的蜜蜂和蝴蝶;我感受到了人们美得如花一样的心灵„„”不但体现出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要求,而且让孩子们在感悟中去体会德国的景美,人更美。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全文的中心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然后抓住中心句层层展开,并运用课件欣赏让孩子们的情感在逐步的感悟中升华。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有效统一和具体体现。马艳兰老师执教的《与象共舞》一课,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强,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尤为突出,四人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极强,教师精心准备了课件,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增强了读文的兴趣。在自读自悟和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从而提升课题。听马老师的课,感觉平稳扎实有效,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教法“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得言得法。《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我们平时教学中难以操作的一个内容,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去学。经过理性的检视和合乎情理的选择,马老师对文
本并没有从头到尾地面面俱到,而是进行了大胆地取舍,拎出了重点段落、重点句词,表现出老师面对文本时的自信满满,对文本的处理艺术是教师实力的一种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鲜明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的学先于教师的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必须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并力争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教师启发式教学”,即有学才有教,不学则无教。在这次活动中,几乎每一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预习案,再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学定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我相信,每一位老师的成功都与他厚重的文化积累,谦虚的学习态度,勤奋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把热爱自己的专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好教师。” 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能将吸取到的“活水”注入我的教学中去,让课堂去释放自己勤奋的“精彩”,在语文教学的大花园里盛开属于自己的花朵!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教师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西岗镇田岗小学 张崇军
2018年11月9日下午在中心小学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听后的一些感受。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在教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并感知数学的重要性。
这节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识别图形,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创设实践操作情境,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堂探索的欲望。“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就采用了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复习环节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想到把三角形转变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组织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经历探索之后的获得的成功,是令人快乐的,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是美好的,这正是我们教师的期待,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品教案汇报课,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管目荣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孙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孙老师在教学《写一种小动物》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对教材的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王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王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三、课堂教学评价
对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中两位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其次,忽略了课后提升。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
第四篇:听课心得
《童心是小鸟》听课心得
北街小学
强娟
昨天有幸聆听了鹿苑大学区安排的送教下乡的一节音乐课,感受颇多。
首先,这是一节非常让人享受的音乐课,教学流程舒畅,教学节奏掌握的很好。更加让人感动的是,我看到了一位年轻老师对工作的热忱,她上课时的激情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孩子。
其次,教学环节设计的非常巧妙,导入环节亲切自然,通过一首三拍子的律动把学生带入了欢乐的气氛中,接着赞美春夏秋冬的诗朗诵引入课题。在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逻辑性强,环环相扣,教学目标明确,能够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能够随时随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此同时,用身体动作帮助学生学习歌曲,简化了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在教学中难度。
整个教学过程以律动辅助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强烈的学习兴趣中,教学效果比较好。
课后,我们就本节课展开了激烈的的教研讨论,大家都各抒己见,城小的任老师给予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传达了新课标以及新的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让我们受益匪浅。多听听,多看看,多学学,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第五篇: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体会
走进盐城毓龙路小学,现代的欧式建筑,宽敞明亮的校舍,设施齐全的操场让人耳目一新。一进会场的主门,墙上赫然写着“砥精之善 知新致远”我看了倍感亲切。在教研员的精心安排下, 我们也有幸观摩了在盐城毓龙路小学举办的江苏省第十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这十四节课,以及教育专家的独到点评,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十四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自身在教这就是教师的语言,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组织地质科考队,引出狭小的课堂空间,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六年级苏教版《大自然的文字》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动画,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科考的兴趣.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海底世界》时,来自宿迁的嵇小珊老师,进入课堂首先是一段fiash动画,画面上有个海豚小导游,要带着同学们潜入海底,遨游神秘的海底世界。台下的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举手,要读出海底的神秘。老师的语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我和祖父的园子》泰州市顾敏老师,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她首先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和第十三,体会园子的自由,不同的学生读的课文也不同,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自由,再在这些同学间选取自己所想象的自由。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小结写法,鼓励学生大胆的写出心中的自由)
三、美读诗歌,感受散文诗语言美
镇江市丹阳正则小学的陈秀萍老师她致力于:“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境界,并逐步形成了“简约自然 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她的《走进金波》课堂,选取了金波的六首诗歌。如在欣赏《花朵开放的声音》时主要通过自读感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懂为什么蜜蜂、蝴蝶、小瓢虫都能听到花朵开放的声音,而我却听不到,是因为“我摘下的鲜花,已停止了开放。”开始,学生都认为,蜜蜂、蝴蝶、小瓢虫是小动物,所以能听见,我们是人所以听不见,在自渎、指名读、听老师读的基础上,学生就读懂了,原来蜜蜂、蝴蝶、小瓢虫会为花朵传播花粉,所以他们能听见,而我摘下了花,花朵就没有了生命,所以我听不见。我又问:那你能听见花朵开放的声音吗?你能听见他唱歌的声音吗?很多学生都说:“能”,因为,我只看看它,摸摸它,闻闻它,而不去伤害它,所以我能听见它开放的声音;还有的说我不仅不去摘,而且也不让别人去摘;还有的说„„
通过欣赏诗歌作品培养起少年儿童纯正的文学趣味,从而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少年儿童属于诗的年龄、花的季节,让他们与优秀的、音韵铿锵和韵味悠悠的朗诵诗交朋友,留下朗诵优秀诗歌的回忆,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决定引导低年级儿童读一些有情节的儿童诗。把诗性植进孩子幼小的心。让诗走出象牙塔融进最令人欣羡的土壤,开最美丽的花,为生命奠基。让儿童诗也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
四、评价语言的收获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老师评价语言丰富,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孩子别急慢慢来,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这些教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她们的课不但具有“灵”性, 很扎实.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