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怎样管理好班级
班主任怎样管理好班级
一、家长、老师经常沟通,相互及时反馈、传递学生情况,关心孩子学习、生活,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二、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大胆放手,充分利用学生自身资源,用学生做老师的眼睛、桥梁,及时掌握学生动向。
三、经常找学生、队干部谈心,定时或不定时的召开班干部会、班级的座谈会,总结成绩找差距。
四、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训练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日记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在放学路上或回家后干了什么。
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稳定、和谐、向上的集体。班级工作中用名人轶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同时借助他们身边学习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如今社会是张扬个性,崇尚个性的年代。基于此,学生极易与集体不和谐、与他人不融洽,小则出现学生间矛盾产生,大则影响班级风气。因此要帮助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共事。工作中,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还要学会感恩、学会分享。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德育的对象,是德育的主体,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靠家长和老师的苦口婆心教育出来的、更不是“管逼压”出来的,关键是在积极参与的主体活动中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自我矫正,加上学校老师的合理引导、定合理目标合理检查、合理落实等逐步培养出来的。
六、给学生树立榜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当是这种人。”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就是将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时常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高尚的品格,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只有具备高尚品质,才会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信。愿意听从其教诲,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以表率作用,让学生信服你,信赖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其一。其二,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每天可以将一些“口算能手”、“纪律标兵”、“小雷锋”、公布在“表扬栏”里,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表率,更具有真实性,影响将更大。只要持之以恒这样做,就一定会使班级向良好的方面发展。实际上师生的表率作用就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创设了环境。
第二篇:幼儿园班主任怎样管理好班级-班级管理
幼儿园班主任怎样管理好班级
文/小洪老师
进入大班,感觉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于是,我摈弃掉以往教师事事都包,事事都管的累人做法,尝试着在班级管理中以孩子们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小主人作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不仅为自己减了负,也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自主性,让班级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进。
第一步:出谋划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班级管理中,特别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强自主意识,让孩子们以主人翁的状态置身于集体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调节自己,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有了让孩子参与管理班级的想法,我便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把我的想法告诉孩子们,听取他们的意见。嘿,话音刚落,活动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当讨论到哪些事情需要管理员,谁愿意当管理员时,平时能说会道的孩子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就连平日里不太爱说话的几个孩子也坐不住了。有的说需要“灯光管理员”,有的说需要“图书管理员”,有的说需要“玩具管理员”,还有的则说需要“卫生管理员。”孩子们的想法竟与我不谋而合,正如一句歌词写的“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子还要小。”由此可见,大班幼儿心中早就有自己管理班级的思想,也初步具备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的能力了。
第二步:各司其职
与孩子们达成共识后,第一批“班长”和“管理员”应运而生。随后,在班里经常能听到“灯光管理员,我们要出去了,请你去关灯。”“这里有几本书没整理好,谁是图书管理员?”等友情提醒的“好声音”;也经常能看到“班长们”、“管理员们”忙忙碌碌做事的身影。目睹着:当初连灯的开关都不知道在哪的孩子,现在能自觉的开关灯;当初时常把书当玩具的孩子,现在能将一本本书整理好;当初吃饭经常拖拖拉拉的,现在吃饭的速度能赶上其他孩子了,不由得暗自窃喜。当然,班级面貌的转变缘由孩子们在管理实践中渐渐懂得了“自己是管理员,必须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班级”这一道理。
第三步:扬长避短
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好。那么教师做什么?教师进行“宏观调控”。当孩子自主管理班级初见成效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每次做管理员的都是那些能干的女孩子,男孩子鲜少有人参与。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询问了几个班长,她们一致觉得男孩子“不乖”,“不太会做事”。得到这样的反馈后,我又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告诉孩子们人人都能做班长、管理员,每个人都需要有锻炼的机会,如果你想做,就大胆的去告诉班长。在我的鼓励之下,“男勇士们”纷纷踏上了管理班级的“征途”。男孩子做事比较大胆,却少许细心,于是我给他们配了一位女班长,凭借女孩比较细心的优势去提醒男孩,利用男孩比较大胆的优势去弥补女孩的胆怯,扬长避短,真可谓“男女搭配干活不懒”。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主性、能动性,任重道远。我们常说:“要让孩子做班级的小主人”,那么,教师应该归权于孩子,以适合孩子的方式,步步为营,真正给予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第三篇:怎样管理好班级(模版)
怎样管理好班级
福佳小学刘香 班级管理是班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很多工作都是在班级中去完成的,班级教学质量的提高,各种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等都是在班级中形成的。因而,班级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整体工作。那么,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呢?下面我浅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组建班委的重要性
一个班级需要完成的工作较多,如纪律、卫生、安全、营养餐、学习、学生养成习惯等,如果都由班主任老师亲自抓、亲自管,即使每天忙个不停,也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使班级的每一项工作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就应由学生和老师共同配合,协助完成。
开学初,班主任老师可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学生投票选举产生班委,切记因老师和家长的私人关系出现任命班委的现象,表现不好的学生不能当班委,那样会难以服众。特难管理的学生可以给予一个不重要的职务,使其能约束自己。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之间搞帮派现象,有些学生总想选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当班委。在选举之前班主任要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委。
二、班主任平等对待学生
良好的班级离不开优秀的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上要让所有的学生觉得都一样,这要求班主任要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学生。把握学生的情感和情感特征,平等地获得教育和照顾每个学生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在学生之间造成不平等现象。更多的照顾优秀的学生,使得学困生心里更自卑,优秀生自我优越感越强,极易造成学困生对优秀生的嫉妒,班级更难管理。所以,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要被学生的某一种特好的品德、特长、性格等遮挡了视线,不要用主观偏见遮盖学生的特征,只因各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潜力。
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
作为班主任,跟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要建立好一个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就得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是多层次的,各自有各自的优点。有些学生就会讨厌班主任或老师的偏袒和不公平。所以作为班主任或老师应当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赏识,看待学生,认识学生,应从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学生的心理情感世界,鼓励多过批评,和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学生会更加自信、更加听话。故此一个好的班级自然就形成了。
四、让学生自行管理自己的事
一个班级需要完成的工作较多,如卫生、营养餐、养成习惯等,如果都由班主任老师亲自抓、亲自管,即使每天忙个不停,已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老师要使班级中的每一项工作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由学生和老师共同配合,协助完成。
当班委产生后,班主任就应该发放权利给班委,班主任给予指导,让当班委的学生觉得老师相信他们能干好,也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给老师分担一部分工作,也是体贴老师的一种方式。对于个别刁难的学生,班主任或老师得给班委“伸腰”,班委更好的管理班级。
第四篇:浅谈怎样管理好班级卫生
浅谈怎样管理好班级卫生
班级卫生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班级管理中比较棘手的一件事,下面结合本人对班级卫生管理的一些经历谈谈怎样管理好班级卫生。
一、排好卫生值日表,明确责任
小学生活泼好动,但也比较健忘,有时老师用口头强调“同学们从第一张桌子起一张桌子或两张桌子的同学扫一天教室或卫生区扫到最后一张桌子完以后转回来又从第一张或前面两张的同学开始,依次类推。”一班学生一次还没轮完突然,放一个长假,回来之后有些同学就会忘记本身已经轮到自己却以为自己前面的同学还没扫,致使这一天没有人扫地,后面的同学也总会认为我前面的同学还没扫,当然还没轮到我们。于是连续几天都没有人扫地,当老师发现脏、乱时来追究责任,已扫过的同学会以为后面的同学已经轮完一次、第二次还没有轮到自己,没有扫过的同学又以为第一次总是没有轮到我们。大家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你看我看你,可谁也记不起来该到谁值日,最好从头再来,因此我认为老师很有必要把上学日与值日生一一对应排出卫生值日表。如:面对丘北县教育综合改革中放半月假(上十天课,放四天假)这一实际我是这样排值日的张三负责值日一上学轮次的第一天、李四负责值日一上学轮次的第六天、王毛子负责一上学轮次的第十天,并附一张值日表贴在教室的一个显眼的角落这样上学日与值日生一一对应一旦学生忘记值日,老师发现脏乱现象马上就可以对照值日表找到当天的值日生。而且值日生与上学日这样固定的一一对应形式会让学生牢牢记住自己值日的那天并在心中留下一定的责任感。
二、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清洁整齐
人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长的加之小学生的自我克制自觉性都比较差,有时值日生在前边扫,后面就有同学丢垃圾,使扫地的同学总是扫不干净。这时作为班级的引导者——老师首先要督促制止学生乱丢垃圾,当发现某一位同学扔垃圾时立刻监督他们捡起来甚至可以给一点小小的惩罚比如对破坏卫生的同学画一面黑旗或一朵小黑花给他,表示你已经受到一次惩罚。我是这样对所教班级进行督促检查的刚开学就要求他们教室里不准放书包,必须要把书整整齐齐地理在书箱里,自己所作范围的地板不得有垃圾,如果检查时书箱不理整齐,自己座位下面的地板上有垃圾的惩一面黑旗,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自觉地整理书箱并会注意自己座位下面的地板有没有垃圾,有垃圾的就会自觉地捡起来。慢慢地他们自己也养出了互相监督的习惯值日生抓到乱扔垃圾的就记录下来,让乱丢垃圾的同学帮自己值日,逐步形成了我值日你帮我扫地的小风气。
三、讲实际、重改革
什么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我们班的教室里的一角专门摆放一些卫生工具如:垃圾桶、扫帚等。可是摆放卫生工具的这一个角早上扫干净下午放学后经常又是垃圾成堆受到严重污染在所管理的环境卫生区域上也摆放着四个垃圾桶,打扫卫生的同学从早到晚一次又一次地把桶里面的垃圾抬去倒,但总是满的,有时候刚把空桶放好垃圾就满,甚至周围的地方也受污染,因为同学们认为那里有个垃圾桶满了丢在旁边也行,这时的垃圾桶恰恰就成了提供同学们乱丢垃圾的场所,就此我来了一次小改革尝试把这些垃圾桶都收了起来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块区域上的卫生有所好转。垃圾桶本身就是提供人们装垃圾的但是人们没有恰当地用好它,本身它已经装满了垃圾人们还再毫无止境地把垃圾往它的肚子里塞恰恰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负担与浪费。因此在班级卫生管理中我们应当注意卫生工具的摆放量和摆放点,杜绝垃圾桶文化泛滥。在管理的过程中若发现行不通的就换另一种方式进行。
四、注重收集废品、合理利用资源
废纸、废塑料瓶是校园中比较常见的垃圾会给同学们带来卫生上的重大负担所以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用过的废纸、废塑料瓶收集起来放在一个隐蔽的角落收集到一定数量时可以拿去卖,为使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收集废品的行列。老师也可以制出表册选定一个专门的人选记录收集废品的同学的名单及数量甚至还可以分任务地要求学生一个月或两个月交一次废品并让管理人员做好记录这样即起到为班上赚得了一些班费又能给卫生保持清洁的作用,使同学们尝试到不扔垃圾保持卫生清洁的乐趣,从而养出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五、视、卫生管理为一门基础学科、面向全体学生
学期初我对所教班级的住校生与非住校生进行了一次抽查发现住校生拖地板或扫地时非常小心,而大部分非住校生在拖地板扫地的过程中会使附近的墙体受到污染。为什么呢?我认为住校生在学校除了打扫教室、卫生区域外还要打扫宿舍,整理床铺。时间长了做得多了自然就养出了一种习惯就会注意周围的事物会不会受破坏。非住校生相应的接触少一点做起来就没有住校生一样流利。因此老师在排值日时,不要谁能扫就多排谁,不能扫就让他闲着的做法,这样一来不但会在多干的同学心里会产生为什么总是我们干而有些人老闲着的想法,而且会让轮不到干的同学体验不到打扫卫生的乐趣从而对打扫卫生产生厌恶。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正因为不知才来学,不能干的让它干了才会能干。所以我们应该视打扫卫生为一门基础学科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并教育学生都得学会。
卫生管理确实是一门基础学科。相信老师们只要像,教学其他学科一样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技巧来掌握班级卫生管理,那么班级卫生管理将会到达预定的效果,从而会达到事半功倍。
第五篇: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
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当一个班主任容易,当好一个班主任,管好一个班集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一、“细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班主任要想管好一个班集体,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以制度去管理学生外,要靠班主任去细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影响更为直接。所以,班主任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做起事来也得心应手。我觉得班主任想管好一个班级就应该细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凡是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并且做得最好。这样,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诚心”去捕捉每一颗心灵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就应当首先了解学生,诚心与他们交朋友,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想学生。特别是注重诚心与学生交朋友,要和他们谈心,学生有缺点,批评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同时批评学生要因人而异,讲究时机、地点与方法,不夸大、不讽刺、不挖苦,要诚心诚意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要求,不光要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多为学生出主意,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着想。要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见,做到如师如友,亦师亦友。不要高高在上摆班主任的架子,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做个热心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诚心解决好。只要教师用心去观察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心灵深处的微妙变化,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学生,坦诚相见,这比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收效要好得多。
三、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应该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公正、平等,特别是对待后进生要真心实意,不要给学生一种“老师做个样子”的感觉。平等可以营造融洽,爱心可使枯木复苏,耐心可以修好“破罐”。班主任虽然不可能将自己的精力在同一时期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但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全体学生,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就一定能够发现学生身上潜藏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四、“有意”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杂,既抓教学业务,又抓班级管理,有时还兼上其他班的课。这样一来,如果不选出一支好的班干部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是不行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选举班干部时一定要民主、公正、公平、公开,不能由班主任点名,委任班干部,这样做不能服众。选出班干部以后,人员分工要明确,各人有各人的岗位职责。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共同管理好班级。同时班主任要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班级,要信任他们,鼓励、指导他们如何去抓班级管理。如果指导得好,班主任工作就事半功倍,班主任也就能抽出更多时间去钻研教材、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了。
五、“留意”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各人有各人的个性特点。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留意观察、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脾性,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当今时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既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因此,班主任平时要留意了解学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尽可能多的进步。
总之,作为班主任的应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诱导学生,教育学生,关心学生,鼓舞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良好班风的形成,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文化素质的提高,班主任作用至关重要。要把一个班级带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毕业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班主任必须具有“妈妈的心、媳妇的腿、婆婆的嘴“,紧紧抓住爱、勤、导三个要素,创造性地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