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下良师之责任
“天下良师之责任”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
金清镇中心小学徐雪兵
8月25日上午,我们每年的暑期师德培训专题报告会邀请了深圳创宏教育管理顾问公司高级讲师任涛教授来校作“天下良师之责任”专题报告。报告会上,任教授围绕着《天下良师之责任》这一主题进行报告:分别从教师的定位与工作价值观;教师的执行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建立的一些思路;危机管理与持续发展观等五个方面作了生动具体的阐述。并对老师是做什么的、老师应具备的品质、老师应具备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报告会内容丰富,材料详实;开放式的课堂,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不时和台下教师进行互动,使整个报告会气氛融洽、活跃,会场上不断暴发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报告会结束后,我觉得受益匪浅,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尊重学生 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平等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今后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实效性,团结协作,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更加科学的方法,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做一个有责任的幸福的教师。
第二篇:天下良师学习体会
天下良师学习体会
武当路小学 王玉林
2012年10月26日下午,听了道弘教育集团阮老师主讲的《天下良师的责任之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的专题报告。阮老师从德行,负责任尽本分,自他交换,结果导向,系统思考,五个方面讲述了幸福老师的修炼。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恰如其分,旁征博引,生动幽默,不时和台下教师进行互动,穿插一些小游戏,使整个会议气氛融洽、活跃,会场上不断暴发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大家认真做笔记、倾听报告、感悟教育的本质、反思自己,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凝聚力。我也从中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这次听报告的心得体会。
1、老师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可是,在我们在教育人之前,自己是否真正成为一个人,一个有德行的人呢?我觉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对良师理解不同,有的认为是知识渊博的人,有的认为是工作能力强的人,或者其它等等,我个人认为,良师就是一个有德行、有良心的人,这个良心又不等同于一般人的良心,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那些活泼可爱而又不懂是非的孩子们。正像阮老师说的那样,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上什么样的课更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师的责任是什么?以前我们都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阮老师认为老师的责任就是负责任,尽本分。要求不光是学生要尽责任,老师更要勇于承担责任。阮老师把“负责任,尽本分”作为天下良师、幸福老师修炼之一,可见其责任和本分的关系。教书是老师的本分,但肩上同时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就是社会责任----对社会负责,就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庸才、蠢才。如果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合格的、高质量的,就会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巨大的推动促进作用,那这样的老师不但是尽了本分,而且是一个负责任特别是对社会尽职尽责的好老师;相反,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合格,甚至是危险品,就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危害社会。
3、自我登上三尺讲台的时候,就立下志愿,要做一名好老师,也一直在努力做到,说实话,我觉得教师不要非得做蜡烛把自己燃烧掉,因为我们有父母,家人和孩子,我们也要好好的生活,所以我更愿意做一盏节能探照灯,用最科学合理的方式为学生指引前方的路,用健康的身体、鲜活的生命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懂得珍爱父母给予的生命;用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德行给学生做榜样,让他们懂得如何明辨是非。所以,我觉得老师除了要教育学生们做一个有文化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德行、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对我们的培养,对得起领导对我们的栽培,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工资,对得起孩子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对得起家长一颗颗望子成龙的心,对得起我们自己的良心!
三个小时的讲座对于与会的全体教师而言,是一道丰富的精神大餐,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决心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勇于担当起为人师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良师。
第三篇:《良师》读后感
《良师》读后感范文1
十年来,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每次,都有她的安慰。——引言
也许从我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她结缘。小时候,我喜欢翻她们,看看那一个个像蚯蚓一样爬着的文字,我有一种新奇感: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像个“蚯蚓团”?这个疑问陪伴我到一年级,当开始学课文时,我才知道了,她叫书,那些“蚯蚓”叫字。
从此,我一有空,就买些《读者》、《作文大王》来看,里面那可爱的文字,一会令我泪如雨下,一会又让我捧腹大笑,一会儿让我心中苦苦的,一会又让我心酸,她成了我的“四味瓶”。
平时,我因她也积累了许多知识,比如说:写作文时要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描写来铺垫写人等等。她在我眼睛视过的一刹那,为我上了一节作文课。
有时,我遇上烦心的事儿,心里很不痛快,总想不开,愁眉苦脸地,这时候只要情不自禁地捧起她,那紧锁的眉头就会舒展开来,心中那个结被她解开了,我也豁然开朗。
十年来,她陪着我,给我扎下了一个坚实的`根,让我不断成长,我要对她说:“书,谢谢你!”
后记:嗅着书香,浸润在心底的是从容、淡定,更有深深的感谢!
《良师》读后感范文2
老师是我们人生的导航,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我读到过一个叫《良师》的故事,读后颇有感触。
故事主要说了“我”来到空气清新的乡下养病,住在这个小镇的奶奶叫“我”到方圆十几里的唯一一家杂货铺买东西。杂货铺的老板娘自称“碧伊”(英语里蜜蜂的'意思),“我”觉得她是一个尖酸又刻薄的人,常常想出各种方法来刁难“我”,每次去杂货铺就像是打战,“我”必须要迎接她的挑战,并取得成功。当“我”最后一次在这里买口香糖的时候,她说:“我的责任是教会每个来这里的孩子十个人生道理,你觉得你懂得了这些道理了吗?”“我”当时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憎恨她,碧伊小姐哈哈大笑起来。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猛地想起她当年说过的话,至今觉得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不正是我们现在的写照吗?也许我们的老师很苛刻,也许我们的老师很严厉,也许我们的老师对我们有着各种要求……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然而年少轻狂的我们并不会注重这个道理,恰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良师的指导。并且好的老师,不一定在学校。
当我们听到不顺心的话时,要想到“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只有那些虚心听讲的人,才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人生的道路上越挫越勇,最终才能迈向成功的大门。
《良师》读后感范文3
我的良师,便是那平凡且不起眼的小草。
初春,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大地,小草便已跃跃欲试,准备在汲满充足的水分后,冲破泥土的束缚。
那天,我偶然注意到了那片小草。冬天枯黄了的大片荒草之中似乎有些许星星点点的绿色。这些绿色的小草还十分幼嫩,也十分渺小,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是看不见的。而我,却恰巧发现了它们,并祈祷:明天千万不要下雨,要像今天一样阳光明媚,这些幼嫩的'小草可禁不住雨水无情地击打啊!
不料,第二天却下起雨来,和我的希望背道而驰。起初,雨点还十分温柔,似细细的丝线。可后来,雨势逐渐变大,豆大的雨点无情地打向那些刚刚萌芽的小草。我有点儿于心不忍,害怕那些幼嫩的小草会过早夭折。于是,我便打着一把伞,去昨日的那片草地上再会小草。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发现它们并没有因为雨打而低头,反而更加努力地向上生长。才一天时间,就有更多的小草萌发出来。这小草的生命力真是顽强坚韧啊。它们仿佛在望着我,向我微笑,告诉我要笑对困难。
由此事,我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小草便是我的良师,虽没有语言上的沟通,却有心灵上的交流。它教会了我要坚韧不拔,永不言弃;也教会了我负势而上,勇往直前;更教会了我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奋勇拼搏。
第四篇:智慧出良师
智慧出良师
今天的老师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上课迟到,作业不写,是普遍现象。为了上网打游戏,有些孩子是谎话连篇,在学校骗老师,到家里骗家长。于是在孩子成了“问题学生”之后,家长怪老师教的不好,老师怨家长家教不严,但耽误的却是孩子的前途,这样惨痛的教训比比皆是,在我们叹息的同时是否应该思考思考孩子的内心是怎样想的?怎样让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引起震撼,得到共鸣。我自己的体会就是:教师的工作要认真地去做,但是更要智慧地去做。
一、给孩子一方成长的沃土
一个人的思想在没有禁锢、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是多么自由奔放、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不是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优秀的,正确的教育理念,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对于老师来说,没有比赏识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没有比认可更能使孩子自信的做法了。
早在60年前,陶行知 先生就大声疾呼: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五大解放”,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用头脑自己去思想;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干;让孩子自由提问和辩论;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作出结论;把孩子从过多的考试、沉重的课业重负下解放出来,使他们有一定时间、空间,去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知识。要实现这“五大解放”,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必须解放思想,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孩子的心灵和梦想自由地翱翔。孔子和学生樊迟曾有过这样的对话。樊迟问:“什么叫仁?”
孔子回答说:“爱人。”又问:“什么是智?”答:“知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智慧源自了解!因此,教师只有设身处地了解孩子所想,才能够找到智慧解决问题的途径。弗洛伊德曾经把人的精神活动比喻为一座海洋中的冰山,在他看来,意识只不过是海洋上露出水面的冰山之巅,而在水下面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的冰山底部,这便是潜意识。这就好像孩子的行为只是露出海平面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孩子内心的那种感受、期望和希望才是他们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所以我们老师要用心去揣摩孩子行为背后的缘由,那时我想我们就不会仅仅指责孩子所犯的错误了。我们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等。当我们了解了孩子,我们就会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是禁锢孩子思想的满堂灌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才是对我们老师的最好的肯定。就让我们放开孩子的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课堂上放飞思想,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样的课堂孩子还会厌烦吗?还会逃课吗?这样的老师孩子还会躲避吗?
二、运用教育智慧,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很早以前就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
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学校倡导培养孩子三方面的好习惯——体(健康身心)、德(友好交往)、智(自主学习)。作为教师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知其心、伴其行、明其理、动其情”。
(一)、是知心、伴行,培养好习惯。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
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你不把自己当成老师,你就是最好的老师了。这告诉我们老师需要深入孩子的世界,去体谅孩子。有一次,我正上课的时候,外面有一位给孩子送东西的老爷爷,可能是不知孩子在哪个班,就一直在班门口转悠,吸引了许多学生的注意力,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无法专心听课了。虽然快要考试了,我很着急,但我想:舍就是得,即使我强压制孩子听课,但是孩子的心不在这儿了,还能怎么样?于是,我停下自己要讲的课,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那,孩子需要的东西忘带了,父母总是第一时间送给孩子,惟恐孩子受委屈了,孩子回报给父母的能有多少呢?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画面,我们就是其中的主角,可我们却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父母对孩子的爱呢?”当看到学生都陷入了沉思时,我布置了当周的周记《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孩子们感到老师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无形中也和老师的心贴近了。
(二)、是理解、宽容,顺其性。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犯错
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才是不正常的。曾经有一个孩子,在考试的前一天,跑到老师办公室想看看考试卷子。没想到,刚翻开卷子的时候,老师走了进来。孩子害怕极了,他是一位好学生,怎么能有这样的行为呢!孩子吓得抱头就躲到老师的办公桌下。老师把刚才的情景看在了眼里。老师把孩子叫了出来,问孩子:“你来老师办公室是寻找一个重要的东西,对吗?”孩子点点头。老师又问:“这个东西属于你吗?”孩子摇摇头。老师对他说:“孩子,你记住,不属于你的东西,即便再重要,你都不要去碰它。”老师说完这句话之后,又说:“记住,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好孩子。”我想老师的这种教育应该是润物无声的,没有批评,没有暴风骤雨,但是孩子会永远记得老师的这句话——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便再重要,也不去碰它。这便是一种宽容之美,一种智慧、睿智的方法。
三、给孩子做人的尊严
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不怕没有钱,就怕没有尊
严。我们培养孩子从小要有骨气、有尊严。尊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有一个乞丐跪在地铁通道摆着铅笔摊乞讨。来了一个商人,丢
下一美金,匆匆离去。一会儿,这位商人又跑回来,认真地对乞丐说:“咱们都是商人,都是卖东西的,我刚才付给了你一元钱,没拿东西,现在我要拿走。”说着,蹲下来,挑了几支铅笔走了。商人的话,让乞丐大为震动。他第一次听到有人称他“商人”,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他“卖东西”,他一下子找到了做人的尊严。他迅速站立起来,掸掸身上的土,开始认真经营起他的铅笔摊。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人。一次,他衣冠楚楚去参加一个商界聚会,在那里,他见到了那位商人。他毕恭毕敬地走过去,深深地鞠了一躬,充满感激地说:“谢谢,先生!是你让我找回了尊严!”如果有人问我:“今天孩子最渴望什么?” 我的回答是:“渴望赏识和肯定。” 如果再问我:“今天的孩子最缺少什么?” 我的回答仍然是:“缺少赏识和肯定。” 寒假里,我曾遇到一位年轻的妈妈给我讲了一件令她沮丧的事:上初一的女儿很调皮,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多未受过表扬。一天,女儿兴冲冲地跑回家兴高采烈地对她说:“妈!今天老师表扬我啦!”妈妈喜出望外,忙问:“老师都表扬你什么啦?”女儿说:“老师表扬我的检讨写得不错!”她一听,差点把鼻子气歪了!” 我当时听了,鼻子酸酸的,对这个女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孩子的心灵像干枯的小苗,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在孩子对某件事萌发兴趣时,老师不应是挑剔者,而应是会喝彩的观众。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发展特
长并不是为了搞专业,而是为了培养兴趣,提高素质。赏识,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挑剔、训诉、打骂也许能培养出琴师,但绝对不会培养出艺术家!因为天才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拼博创造出来的,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人成为这个领域的拔尖人物。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是老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老师要永远做孩子的欣赏者,肯定孩子的成功,欣赏孩子的才华。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拐杖。
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
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经常受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老师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老师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老师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我能行”的孩子,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行动中成长的。有些父母,嘴上说让孩子锻炼,可事事都替孩子做。孩子渐渐地
产生了依赖性,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挫折,自身的潜力也就发挥不出来。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予以支持和适当帮助,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老师的每一声赞许犹如一束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因此,做老师的,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平常;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赞许,让孩子享受到温暖的阳光。那么,无论哪种层次的孩子都会获
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这样,潜能将被激发,奇迹将会出现。
五、用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我们都知道只有“爱”才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窗,但是怎么爱孩子?我们做老师的心胸是不是豁达和宽广呢?我看过这么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新接了一个班。老师进班第一天,班上的“淘气大王”就给老师来了一个“下马威”——老师转过去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淘气大王”正好把一块橡皮弹到了老师的头部。老师转过了身子看着大家。同学们都心想:“淘气大王”今天肯定该倒霉了,看老师怎么处理他!谁知,这位老师说:“同学们,你们都趴下来,闭上眼睛,听我说一句话。”孩子们都趴在了桌子上,就听见老师说:“刚才是谁的橡皮不小心走了火了,请你举起手来。”“淘气大王”把手举了起来。老师说:“好,你放下吧,你是个诚实的孩子。”然后老师请孩子们坐好,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上课。后来这个孩子跟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想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智慧的爱,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的、接受了的爱才是有实效的爱。
总之,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位老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他的课才会被学生接受,他才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第五篇:良师——《西游记》演讲稿
良师《西游记》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良师》。
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背后的历史多得数不清,去有四本名著在背后点缀着它,理论来说,其实中国人是有一定的想象力的,从古到今也依旧没变。像古代,中国人想象出了龙的样子,亦为吉祥;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也仍是传说。到现代,中国人又把《熊出没》搞得有声有色,被广大儿童所喜爱,成功塑造了两只熊和一个伐木工的故事,而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一个故事,也是出自于中国人的伟大想象《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个讲述了唐三藏与徒弟四人西天取经时发生了的故事,一本充满神话色彩的小说。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高尚的形象,吴承恩爷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良师的形象,巧妙地描绘出了唐僧这一良师的人物特征,书中故事虽然是神话,但良师却是中国古今流传的。
在《西游记》书中的第四十七会中,所描述的是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讲了师徒四人来到了通天河前,被阻,只好留宿附近的村落,来到一户人家前,准备留宿,三个凶顽却在胡闹,牵着马,挑着担,不知好歹,一阵风闯着进宅,屋里人都被吓得急忙逃走,在大厅中的念经之人也吓得直逃,三个凶顽见此还嘻嘻哈哈地笑,唐僧见此便骂:这泼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诲,日日叮咛,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可!教而后善,非贤而可!教亦不善,非愚而可’汝(乳)等这般泼洒,诚为至下至愚之类!走进门不知高低,唬倒了老施主,惊散了念经僧,把人家好事都搅坏了,却不是堕罪与我?顿时他们不敢回信。从中我看出了唐僧良师的形象,徒弟三个都不是坏人,却可以以道理压势,教导徒弟,然而两个字:高明。
又看到书中的第二十七回中,讲述的是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涵美猴王。这一回中,唐僧虽然遇妖糊涂,但是却又有一个花画画体会了唐僧乃是文化之人,大众之师。掌中到:唐僧来到一座高山之前,被阻,孙猴子去找食物,却留下了一个机会给白骨精,白骨精变成一个在家女来到唐僧面与唐僧搭讪,在此,唐僧闻言便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与远方。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中行走,又没有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从这一对话中,唐僧以理服人,满肚子的墨水吐不完,饱读经书儿更现得是文化之人,而又为人师表。
《西游记》这本书,充满神话传说的小说,无数人物性格的鲜明,充分体现了吴承恩爷爷的文学风度和功底的深厚,简直让人佩服,我们要学习写作,努力从每一本书中都学会地点写作技巧!要相信,每天颈部一点点,就会成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