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州送课到县小学数学观摩课的心得体会
参加州送课到县小学数学观摩课的心得体会
滚马乡德明小学杨汉琼
2011年1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州送课到县的数学观摩课活动,在这1天的时间里,观摩了省级骨干教师王江梅、李去丽及城关二小雷光碧、王运槐四位老师的数学示范课和汇报课,并听了专家的课堂教学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新课程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
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操作活动和游戏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
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和专家的精彩报告,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第二篇:送培到县参培心得体会
湖南省“国培计划(2014)”中小学“送培到县”项目
———湘西州花垣县现场
参培心得体会
花垣四中 石明兴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首先在边城高级中学阶梯教室,我们进行开班典礼和师德讲座。由县人大副主任邓德猛同志欢迎词(5min),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领导谢先国同志作重要指示(8min)——关于本次培训结构、培训要求和培训纪行纪律。
师德讲座由张家界师资培训中心、张家界市广播大学校长彭兴顺同志主持。
第一位主讲人(55min)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6岁的衡阳市衡南县星火小学教师谭华勇同志。谭华勇同志1958年出生,12岁时因电击失去右臂,自幼母病家贫,靠扶助完成学业,从一位民办教师做到了特级教师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着实不易。
谭发勇同志用一生的历,用一生的感恩之心编织的教育故事,让我深有感触,思想灵魂、教育理念都得到了洗礼。感触如下:
一、要经常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锻炼身体,利己利国。
二、要富有爱心,爱学生,爱天下人,有爱心不空。
三、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乐善好施,甘于奉献。
四、有教无类,生尽其才,物尽其用。
五、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修养学习,不断地创新加强教学基本功。
六、养成笔耕不断地习惯,点滴累积,积沙成塔,积水成溪。
第二位主讲话是十八大党代表、邵阳市城步县儒林镇中心小学教师兰朝红同志,讲述题目是《点滴回报爱,收得爱无疆》,也是关于感恩与回报的故事。故事主角为兰朝红本人,因幼时家境贫寒,受过很多扶助,知恩图报,完成学业后刻意回到边远偏穷的家乡教书育人。工作期间对学生关爱有加,并不断地争取各项资金用来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和扶助贫困生。
师德讲座最后一环节是专家与参培教师的互动环节,具体探讨的问题有六个以上。最后由主持人彭兴顺同志总结师德讲座“课程已结束,思考继续”
师德讲座结束后接着进行初中数学活动,我一直教物理,对数学活动的内容不是很了解,但形式我还是看到了。
一、课堂教学讲究实效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已不再是“。对于没有用运用过现代信息技术于教学中的我倍感“压力山大”。
第三篇:参加州教科研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州教科研培训心得体会
安图县第三小学 何琨2013年10月23日
今天到延吉市二中参加州教科所组织的科研培训。上午是张延华所长的讲座《质本科研,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实践路向》。开场,张所长很平实,告诉大家对专家期望不要过高,否则到最后终究还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从根本上讲了他为什么在这,我们为什么坐在这里。在我的概念里,他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发现美。每天进入自己的空间,都能欣赏到他沿途留下的痕迹,每张照片都有独特的视角。但是今天看到他,我觉得他似乎老了一些。看来无论心态多么年轻,岁月总会留下他走过的痕迹。
他说“科研就是为了克服生活中的无效工作,不是为了使工作更加复杂,而是更加简单,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实践健体、美容、更好地享受生活„„这使我无言。这是我对未来的期望,开心的工作,开心的生活,不受那些条框的约束,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
其实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我觉得真的比较实在,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毕竟有一些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比如吕美英老师主持研究的《合理分工,提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还有孙玉环主持研究的《规范指导,提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甚至学校的自主管理大课题以及关于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有效衔接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实际性的突破,不仅有研究成果还有研究实效,老师们也都很受益,在班级管理上少走了很多弯路。这就应该是张所长所说的“质本科研”吧。张所长说这是他自己捏造出来的题目,看来确实是新生的,搜狗里还没有出现这个新生的词组。
张所长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成长历程:普通高中毕业的孩子到了乡里当了一名初中的代课教师,那就要面对一个事实:教学质量不行,就要面临失业。为了留住这份工作,他看着别人怎么样,他就跟着学,学生识字少,就买了两本词典,发正面贴满了整间教室,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禁使人书本上的,整本词典上的词语都认的差不多了。成绩出来了,非常好,被人挖出来作报告。不会做报告,但自己知道怎么干的,就把它整理出来,买了一本《教育名言录》,把能用上的穿插其间„„,一场报告,感动数位专家,为他带来了一系列殊荣。从他的经历中是否可以感觉到这就是研究呢。没有花俏、只有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所做的努力。
讲到目前教育,张所长用了一个词“体弱多病”,很贴切。他认为,作为孩子,最大的孝顺,最大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不学习就是缺德。作为教师,就应该做的就是带领学生努力学习,否则也是缺德。呵呵,这应该就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存在的最起码的底线吧。谈到督导检查,他说督导检查让教师们苦不堪言,因为造价比求真还要难„„明显感觉到张所长越来越激动,和平日里他带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最起码在我的印象中他是温文尔雅的。或许是因为他心中的呐喊吧,希望能通过研究的力量改变一些什么。
能改变什么呢?我又想起了那就话:努力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接受你做不能改变的。从改变自己开始做一些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吧。
第四篇:小学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观摩课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19日到21日,我参加了甘肃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观摩活动。在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我省兰州、定西、天水、酒泉等地级市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通过听课,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白银市平和区小学的党永平老师上六年级《比的意义》,党老师在自己录制的微课里呈现比的意义,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高年级学生,简单、明了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但节省了学习时间,与平时不同的微课形式,也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微课后的重难点教学,教师也讲解的清晰、细致。天水市实验小学魏磊老师的《平行线与垂直》,从课程开始的筷子掉地会是怎样的情景,让学生画出可能有的情况开始,整堂课散发着亮点。魏老师从游戏,激发兴趣——想象画出可能有的图,体验平行线——游戏操作,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魏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分辨平行、垂直之后,还编排了找平行与垂直活动,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魏老师还在课件出示上下楼梯、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图像,体会生活中平行与垂直。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张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在教《比的意义》一课的王艳红老师,就是抓住了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创设 “羊羊们喜欢哪些球类运动?”的问题情境。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从“羊羊们喜欢哪些球类运动?”——“怎样求平均每人拍多少个球?”——“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平均数?”的一连串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两天半的学习,共听了21节课,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五篇:小学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刘艳杰老师的《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小沈阳”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时分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找规律》时,吕金颖老师利用超市、商店开业时门口悬挂的彩旗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刘子跃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学习单位体积的问题时,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再让学生用烧杯去量水,用手感知硬币的大小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再如慈老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中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吕金颖老师的《找规律》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