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教学课后反思的体会
思想品德教学课后反思的体会
麻栗坡县八布中学罗治发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追求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和知识,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而反思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心理方面的发展指导,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思想品德课课堂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打通课堂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让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构建“体验—探究—感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探寻,在探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一、提高认识,制定具体的措施
1、认真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研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重点要围绕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改革进行,要组织教师多看有光盘和有关资料,让学校骨干教师多上示范课、观摩课,多研讨,多作课改教学反思。
2、根据实际制定出实施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具体要求,抓好细节。教师的备课、课堂导学案、学生的讨论交流、展示提升、教师的点拨拓展和达标测评作出具体的要求,形成文字材料发给每一位教师。
3、课前要准备充分,抓好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坚持集体备课,发挥备课组的智慧,不仅要有教学目标和练习题,要有具体的预习方法的指导、问题的设置、讨论展示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疑问。
4、积极指导、引导学生展示。展示是课堂上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展示仅是展示怎样?关键还要展示为什么这样做?根据是什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多进行追问、质疑、补充。
二、认真总结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1、学会反思,成就自己。这给长期立足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触动原先的固有的一些观念,引发我更多的思考。我学会了反思,并且知道教学中要善于反思。
2、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一名教师,知识的储备是必须的,就好比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不储备足够的弹药,根本就无法冲锋。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一桶水要是放时间长了,虽还是一桶,却已经臭不可闻。如若一名教师只满足于储备一桶水,而不在意自己储备的一桶水是否已过了保质期,那结果,学生自然是受害者。做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我们常常发现,知识更新的速度往往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就好比数码产品,今天刚买来,一觉睡醒,第二天就变成跳楼价产品!因此,要储备知识,并及时更换知识,是每位老师必做的功课。要学会学习,不断的学习,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教师的价值是自己努力争取的。如果一位老师的讲课缺乏了专业知识的支撑,变成谁都可以评论,那教师的价值就如同沙子一样廉价。因此,教师的发展必须追求专业化,只有专业,才有价值。因此,教师有没有价值,不是社会给予的,而是自身努力创造争取的。
4、在合作中共同提高。三人行必有我师,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和分享,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知识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需要不断地总结,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有付出必定有收获。在教学过程中,写作业,发评论,参加研讨,忙得不亦乐乎,保持高涨的热情和不懈地追求知识的精神。讨论直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切合教学实际,给我们指引了课改的方向,让我们深受启发,引起深层次的反思。
三、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1、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没有落到实处,走过场。一是没有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刚刚开始讨论就被教师中止了。二是学生讨论教师没有方法指导、没有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不能设置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分析和解决疑问,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集体智慧得不到体现。
2、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兵教兵、兵练兵、生生互动没有得到体现,还只是停留在师生互动、一问一答的层面上。
3、小组活动时,任务分工不明确,有时只注重了少数几个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如每小组派一到二人写黑板时,其他同学无事可做;一个小组在展示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没有认真思考,所以,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不能质疑。相当一部分课堂成了少数精英学生的展示舞台,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锻炼,有的学生即使展示了,也只是看着学习资料念一遍,并不是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的结论。
4、学习展示不够,展示不能深入,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对练习的核对答案上。学生进行点评、追问、质疑、补充的比较少。
5、教师点拨太多。新的课改课要求教师只是在学生展示不到位、达不到深度和广度时,才进行精析精评、查漏补缺和归纳总结。
总之,通过反思活动,不仅使我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增进了学校老师之间的感情,收益很大。当然也使我看到了与优秀老师们比较自己所存在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向优秀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加大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研究,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第二篇: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案例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案例
反思1.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只有掌握丰富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反思2,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通过“寻找有突出才智的名人”活动、小组讨论进行“潜能大搜索”这一探究活动和“才艺表演”环节,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潜能这一知识;同时还通过“五秒钟启示”的拍掌活动,分析讨论成功者获得成功的历程,让学生掌握有效发掘潜能的方法
反思3 老师必须以高尚师德为学生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做到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
反思4.只有老师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要保持快乐心态好难,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工作,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一定融洽。
反思5.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课堂环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与学生活有关,都要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
反思6,应根据不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
反思7,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时,让学生结合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实际,开阔学生视野,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反思8,精彩的材料及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好的开头能迅速活跃课堂,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彩的材料能扣紧教学主题,启发学生,让学生愿意去想愿意去讲;别出心裁的课堂设计让学生无暇分心,紧跟老师思路,畅游知识海洋,轻松感悟生活,学会做人。
反思9,我认为,一节课无论设计得多巧妙,材料用得多精彩,但如果学生不能够在这个课堂中有所感悟,那么,这就不能够说是一节好课,甚至不能够说它是一节合格的课。我深深认识到,学生是否有感悟,这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因而,我们教师一定要随机应变,不能让既成的教案束缚了我们的灵活性。
反思10,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严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妨碍了其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更是与素质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疑为应试教育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告别单一的粉笔、黑板,走向视听结合的高效率思品课教学方式,以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反思1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便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需求,起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反思12,通过多媒体可以变抽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加深知识理解,思品课的基础知识比较抽象,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利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反思13,在思品课中,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是教师难以凭口舌解释清楚的,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优点,借助多媒体处理信息,适度选择,精心选择,合理解释和演示,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
反思14,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可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2
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政治课教育的可信度。
反思15,通过教学实践表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班级比不使用的班级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提高。使用的班级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对知识的理解非常深刻,知识面扩大,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并能问题,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反思16,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忽略了知识目标,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反思17,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学科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反思18,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反思19,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改过去课堂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反思20,我们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反思2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我们的共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反思22,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课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前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反思23,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这个时候的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
反思24,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反思25,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反思26,新课程的探究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协助者,教师要从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反思27,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上,使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消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学习状态,把人的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
反思28,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通过展示自己和同学现有的特长探究自身可能存在的潜能,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演讲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自主获得了潜能的相关知识和自主掌握了发掘潜能的方法。
反思29,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悟。学生对订立目标有利于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这一结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所以我通过“五秒钟启示”拍掌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目标对潜能发掘的影响作用;还通过播放“永不言败”视频,让学生感悟到要获得成功需要有坚持不懈发掘潜能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反思30,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在教学中特别需要我们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使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向我们敞开,这样才能使我们顺利帮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对未来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阶段的生活。
反思31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思想品德课程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的关系。我认识到,教师在授课中也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全盘否定,既要让学生的思维不受教材的约束,又要源于教材、回归教材,即教师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方法授课,都不能脱离课本,要教会学生从课本中提炼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并懂得学以致用。
反思32,只要是有利于实现学生掌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的,能有利于达成思想品德课程总目标的教学方式,我们都应努力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反思33,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创造想象的可塑性都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想象。教师应在与学生互动的教学中不断清除“盲点”,做新课程教学中的“有心人”和“多心人”,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第三篇:政治课课后反思及体会
首先我需要在上课前发动同学们为我的授课做一些简单的准备。当天下午放学前,我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发出了倡议,希望同学们能够配合我的上课,可无奈的是,同学们都是应和的多,行动的少。也许是因为次日要进行的三天两夜拓展活动吸引了同学们的所有注意力,当天仅有五六位同学响应了我的号召。都说“万事开头难”,我现在可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这种感受了,我只好寄希望于能在拓展活动的空余时间说服同学们来帮助我了。
可是我这一份希望不久后也落空了。内务整理、体能训练、篝火晚会、观看电影……一项接着一项的活动使同学们疲惫不堪,仅有的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我怎么好意思让大家放弃这段“大好时光”来帮助我做课前准备呢?怎么办?我一时没了主意。拓展训练之后就是双休日,要怎么请同学们帮助我做课前准备呢?我苦思不得其解,这一想就到了周一。
周一这天我早早的到了学校,放下书包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来一个个说服同学们。我想上过课的同学应该更能体会我需要帮助的感受、更容易被说服,所以我首先找到了已经讲过课的小z。“小z,我明天要上课,需要用一些资料,你能不能帮我写下你的挫折经历和应对方法?”我对小Z说道。“啊?班长我不会写啊!”没想到小Z一脸苦瓜相。“啊……”我万万没有想到小Z会这样说。“小Z你帮帮忙啦!只是写一下挫折经历和应对方法而已啦,很简单的!帮帮忙吧!”我不甘就此放弃,发动三寸不烂之舌老说服小Z。这招果然有效,小Z很快就同意了。呼!我在心里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又凭借这种方法说服了好几位同学,为我的讲课收集了足够的资料。随即我利用这些资料备好了课,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了相关的ppT。
转眼就到了周二的下午,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走上了讲台。我用投影仪放出做好的ppT,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教室里也格外的安静,我不仅在心里偷笑着:真是“旗开得胜“啊!随后我利用王老师给我提的建议:将整个课堂学习设计为知识竞赛的形式,向大家说明了游戏要求。紧接着我配合ppT的内容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回想你在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经历和应对方法,然后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教室里静得出奇。一分钟过后,我对大家说道:“有没有同学已经想好了?”教室里依旧鸦雀无声,我不禁冒了一身的冷汗,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冷场了!我有些慌乱,但还是镇静下来。“大家好好想想看,你有没有考试失利的挫折?你又是怎么样解决的呢?”我尝试着引导大家回忆起有关的挫折经历。可还是没有任何同学举手。这下我沉不住气了,只好点同学回答。“小y,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挫折经历吗?”我点起了一位平常在我的印象中能说会道的同学。只见他一脸惊愕,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心中暗叫不好,但我还是努力微笑着问他:“请问你有没有什么战胜挫折的经历呢?”“额 ……这个嘛……额……”看到他一脸不知所云的样子,我的心一点点的沉了下去。有没有人来救场啊!我在心里呐喊着。这时我看见有小L正看着我。难不成他是想回答但又没有胆量举手?我心中的希望又燃烧了起来。果不其然,小L没有辜负我的期望,顺利地回答出了问题。我转过身,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加分。同学们一看别的组已经有了加分,多少都有了一些斗志,慢慢的就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我提到嗓子眼的心也平平安安的落回了肚子里。
后来我又引导大家将同学所举出的事例与课本上的概念进行一一配对。不过由于我在安排环节时考虑得并不周全,以至于我需要一次次的提醒同学们有关的事例,但所幸的是进行的还算顺利。意外是在小Y 同学回答时发生的。一看平时极少举手的小Y 腼腆地举起了手,我毫不犹豫的点起了他。“我觉得这个事例属于合理发泄法”小Y 如是说道。啊?合理发泄法?等一下,我记得这个事例应该属于注意转移法呀!我一下懵了。我必须纠正小Y的这个错误,可我又不想让小Y 感到难堪。怎么办?我的大脑飞速运转着。对了!我灵光一现。先让小Y 坐下,然后对大家说道:“同学们同意小Y 的意见吗?又没有不同的意见呢?”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发现了问题所在,马上纠正了过来。真是好险啊!我不禁感叹道:当好一位老师真是不容易啊!
最后我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当面对挫折时是‘孤军奋战’地战胜挫折还是在老师、家人、朋友的帮助下‘众志成城’战胜挫折更胜一筹“的讨论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看着教室里齐刷刷举起的十几双手我的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同学们都踊跃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他们的回答也让我啧啧称奇,稍加总结后我的授课就结束了。
最后同学们和王老师对我的授课进行了评价,有的同学说我的讲课方式新颖,采用了知识竞赛的形式(当然这是得益于王老师提的建议),有的同学说我做的ppT效果很不错,还有的同学觉得我的准备非常充分等等,最后王老师指出了我的问题:环节设置的顺序有所颠倒,并告诉我了具体的解决方法。这些评价我都认真的牢记于心。
通过这次当小老师的经历,让我感到了做好一位优秀的老师的艰辛,也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让我从这次课中看清了我自己,明白了我的优势和劣势,让我明确了今后学习奋斗的方向。感谢王老师能给我这一次机会和对我的淳淳教导,因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此授课都将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得、难忘的经历。
第四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我上完了《让生命之花绽放》这节课后,我 作了以下反思:
1.充分树立思想品德教学新理念,多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在本堂课中,我就运用简单的游戏很快吸引了学生。
2.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3.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强烈愿望,因此课堂教学要增强趣味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讲一些前沿科学知识,并从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
总之,教师尽可能联系实际开辟多维互动的课堂,多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少一些条条框框,让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就涌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思想品德教研组
2013年9月17
第五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如何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一学期过去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思考了很多东西,写出来或许对以后的教学会有许多帮助。
一、如何选择课堂事例
思想品德教材有大量的例子,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的事例,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特别是我们乡下学生,由于缺乏图书资料以及有效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我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时,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加以分析引导,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后,我再尝试着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事迹,进行情感熏陶和行为矫正。
二、如何进行讨论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课堂教学自由开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如开展辩论、讨论、体验交流等方式。就讨论活动来说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做好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对学生讨论、辩论以及体验交流要给以积极引导,有效组织讨论,如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组织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时要给以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给你,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组织讨论的度,不可以浅尝则止,为讨论而讨论;也不可以漫无目的,不知收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新教材的编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弱化了理论性。老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和掌握,从体验中悟出道理、观点,而不应该强硬的归纳出理论要点,让学生不知所然。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机智、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发挥自我的优势来不断的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谈谈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在七年级思品课教学中,我思考了很多,感触也很多。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效果不错。
首先,中学是生活的转折点,他们头脑中会产生各种想法,有新奇的,有高兴的,有自豪的,也有害怕的,甚至带有许多疑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课本中的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暖,集体生活的和谐友爱。从少年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把道理寓于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
其次,自主学习,事半功倍
“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预习文本,划出知识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三是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在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然后,合作探究,拓展升华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课前,根据班级学生数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再就是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探究学习”是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要倡导探究式学习。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让学生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适度的探究。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时,注意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有效性,合作的组织性,合作的科学性。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吸引学生研究学习、生活中的有价值的问题,阐述意义价值,寻找形成原因,探究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思品高效课堂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
我认为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而自身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二是个人修养。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问你一些专业知识,如果我们对专业知识都不能准确的掌握,试问,你以何来服学生?不仅如此,在平时和学生的接触中,学生还可能会问你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处理的不好,学生会认为你这个老师肚子里根本就没有“墨水”,那么,他也就不会甘心受你的“摆布”。虽然有些问题并不属于思想品德课的范畴,但它却反映出一个老师理论知识的功底,如果你不能作出一个能够让学生信服的回答,以后学生会怎么看你?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不仅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大家都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痕迹,我们可能就是学生的向导。因此,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作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这样几个方面:(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
4、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就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的收获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发挥自我的优势来不断的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到达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分不开的。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务必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善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我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潜力和语言表达潜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潜力的重要环节。“测”是让学生对所学资料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构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一样的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期中考试后,让学生结合学习实际总结经验与教训这样以来学生在后半学期进步都很大。每学完一节课,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作业设计就是让学生反省自我的得与失,我时时问学生学习状况,然后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强调并注重情景创设、情感目标的实现。紧扣教材,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谈谈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新课标》指出,不一样的学生具有不一样的学习潜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一样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而且此新教材的可读性强,知识点较少,还增加了一些漫画和相关图片,教材以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因此,我们七年级备课组对每节课的教学都花费了超多的精力,力求精心设置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能够使教学资料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简单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持续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上《礼貌交往》一课中,我根据教学资料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资料,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透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主角扮演等。透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和浓厚的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时,我选取“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透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
一、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孩子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有始无终。而中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利时期,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教育的契机,学生面对困难将束手无策,甚至气馁。为此,我通过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1.从课堂中入手,为学生创设被赏识的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该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在受到赏识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我都给予肯定的赞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这表现自我的舞台中,同学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而且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全方位地受到赏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信心。
2.从课外作业着眼,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滋味。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因此,在每一个环节中,我都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试成功的滋味,特别是后进生。通过适时表扬让他们的自信心再次重拾,让他们在赏识中不断完善自己,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由此可见,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实现师生和谐、班级和谐的秘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模式。它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它务必会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支点,并在各项因素的配合下,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夏邑县歧河乡第一初级中学
彭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