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佛镇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013.10
大安区牛佛镇中心校
“让位学生,以学为重,构建真实生本课堂”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确定及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主题的确定
1.主题:“让位学生,以学为重,构建真实生本课堂”。中心校反复斟酌、研究而定,是集体思考讨论的成果。
2.定位。此改革的主题定位于课堂教学改革,并不完全是课程改革。着眼点在课堂,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立足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问题。
3.改革的主题方向确定的依据是当前我们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心校在9月份采用“推门听课”、“指定听课”、“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综合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现状与问题
教师方面:
1.重教轻学。主要表现在: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以听为主。教师侧重考虑如何教,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不敢放手或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的时间被教师占用,学生的活动被教师占用,学生的学习权、话语权被剥夺,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所谓的标准答案代替的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2.重知识轻能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只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更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
3.课堂教学程序机械、陈旧、繁琐,教学方法单
一、生硬,以“灌”为主,教师的评价空洞,言不由衷……
(二)学生方面:
1.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主动,学生的主体没能实现,学习的依赖性比较强。
2.学生畏难、厌学情绪突出,不动脑筋,怕动脑筋,课堂行为随意性强,控制力差。
3.学习习惯差,养成教育比较薄弱,多数学生不会预习、不会自学,爱讲话,爱接话,爱交头接耳,爱齐声吆喝。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结合学校实际,加强研究与管理,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级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全镇各校教育质量。
三、改革原则
1.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2.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基础有差异,能力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
3.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师少讲精讲,组织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自学知识,教师的职能由“授”改为“导”,学生由“接受”转变为“自学”,要淡化教师的授课过程,强化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引导。
四、改革目标
“让位学生,以学为重,构建真实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五、课堂教学改革小组
1.领导组
组长:陈仁举
成员:钟朝晖、许文之、廖远志、蒲清、张昌奉、林翔。
2.实验组
语文组:许文之、张昌奉、蒲清、赖平、舒维利、朱云刚、赖丽莉、黄丽萍、徐小琴。
数学组:陈仁举、钟朝晖、廖远志、陈立新、郭莽原、陈新芝、陈于连、尤坤瑜、胡冬梅。
英语组:曹秋玉、晏小玉、李惠莉。
3.实验班级:四年级(4)班。相关教师所在班级为辐射班。
六、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1.把时间还给学生。45分钟时间,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教师讲解点拨时间不超过25 分钟,教师连续讲解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把课堂时空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
2.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如:学生解答问题时,需要一个对问题全方位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呈现问题时,不要急于分析、支解,给学生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
3.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如:一个学生的想法符合教师所需要的想法,教师不能马上“鸣金收兵”;同一问题,学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教师也不能急着去判断,告诉学生正确结果,还是等一等,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
4.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过程。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要急于修改、更正他们的错误,不要急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把完整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应该给学生一个重新思考、重新分析的过程。
七、课堂教学改革的办法
1.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牛小试点班—→牛小年级组—→牛小全校—→辖区完小—→辖区村小—→全镇深入开展。
2.分学科实施。从语文、数学、三个开始,三个学科同时实施。
3.尊重教学过程,尊重教学实际,循序渐进,有序推进。研究过程具体设想是:①动员学习,领会精神;②—→对照自身,反思课堂;③—→实践实验,课堂渗透;④—→观摩研究,小结提炼;⑤—→改进完善,走向成熟—→⑥推广成果,辐射全面。
八、课堂教学改革的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发动和制定方案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1.制订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2.成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
3.组织2011年修订版课程标准学习。
4.召开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动员会。
5.实验教师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二阶段:尝试和研究阶段(2013年12——2014年7月)
1.任课教师的课堂实验、课堂渗透,反思小结。
2.课程改革组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深入课堂,研究课例,集体备课、集体设计、集体修改,反复实验,磨课改课例,磨上课教师。
3.总结积累,形成经验,形成理论,推出成果。
第三阶段:全校(中心校)实施(2014年9月——2014年12月)。
第四阶段,全镇实施,(2015年3月——2015年12月)。
第五阶段,巩固深化。(2015年12月以后)
2013年12月 牛佛镇中心校
第二篇:大新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大新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如果把教学过程看着是一条生态河流,那么它的上 游就是老师的备课,中游是师生互动,下游是学生的课外延伸和拓展。就师生互动而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阵地在课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由“教”到“导”的真正转变。因此,每一个教师必须格外重视课堂建设,应坚持多方向、多角度地改造课堂,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原则,正面引导和帮助每一名学生。2从教师方面而言,实现课堂由老师讲授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去主动发现、学习知识,在研究和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快乐。3创设友善的学习环境,打建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构建高效、合作、愉快的课堂环境。
4实践洋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生教生”的模式,落实小组合作教学,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多渠道的最有效的课堂反馈机制。
5实践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方法,以梯度练习,来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准备阶段
(一)成立组织。成立以校长李飞为组长,教导处主任及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组织。
(二)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把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教学改革上来:①召开全校老师会,由校长亲自宣讲和辅导②发挥“教师讲坛”的理念引导作用,务必使全校教师形成共识:教学要改革,改革出活力,改革出效益。
(三)理论储备。以主题讨论形式,分四个模块,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杜郎口教学和洋思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掌握其理论,理解其精髓,借鉴其方法。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①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沙龙研讨。②全体校骨干和带头人做学习的排头兵。展开网上主题讨论,同骨干引领,所有老师参与,同时相关领导要到各教研组蹲点指导。③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分学科观看教学片,解析省电教中心的案例教学片,力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教改理论方法,作为我们教改指导和借鉴。⑤教导处成立“核心团队”,拿出一个改革的基本框架,供学校领导和教师广泛讨论,集思广益,修订完善,以备实施。
(四)理念宣示。准备好相关的标语:“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班级我管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等,悬挂在新大楼前,并采取其他措施,渲染教改气氛,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
三、实施阶段
(一)改变教室布局
1、各班增添花架,以种养殖活动为契机,摆放盆栽花木,和谐化、友善化班级环境。
2、改变桌椅摆放布局,三桌呈“T”字型摆放,将全班学生划分为6-7个学习小组,便于展开良性竞争,便于实施“生教生 ”“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合策略。(3)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逐步探索小组学习的激励方法,改革作业设置和批改的有效方式,增加作业的面批次数。
(二)、“学程预设案”的编制
之所以将教案名称改为“学程预设案”,就是期望教师从备课开始,从研究自己如何教向研究学生如何学转变。新的备课要体现由“教”向“导”转变的思想,老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本课的教学资料,全面整体的把
握教学内容,进而紧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探究的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教师还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基础,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学程预设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一备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法;二备学习内容问题化的呈现方式;三备如何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四备如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五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所学知识。
备课是为上课准备的,所以必须注重问题的预设。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最想讲的知识,课堂互动中可能会生成的问题,这些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设计。
其次,改变备课方式。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各人备个人的课,忽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将采取集体备课形式,每周二下午,所有语文老师集中备课,周三下午数学老师集中备课,周四下午,所有英语老师集中备课,以这种形式,使备课环节落到实处。
(三)构建“三步六环”的课堂基本模式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我们希望“三步六环”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尊重老师创造性,又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个性,将听、说、读、写结合;思、议、探、练一致。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要做好三点:
1、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学生通过文本自已能解决的问题。
2、标示疑难问题。自学中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要标示出来,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3、突出重点问题。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小组中讨论,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下,留待班级讨论时提出。
课堂上,学生有了问题,应该是教师作用的最佳时机,老师如何处理问题?
1、组织筛选问题。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精选出具有目标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讨论交流。
2、启发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互动点拨。同时教
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形成思维导图,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课堂作业必须紧扣教材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层次性,实施分层要求,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做第二目标题。作业中的问题实施兵教兵的方法,以求共同进步。
(四)强化过程管理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合作和探究带进课堂。教师要把尊重的话语,民主的作风送给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去羸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从学校层面来说,我们还必须强化过程管理,使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1、议课。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互动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即时效益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和带头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各教研组实施一课一议:在本节课中导学方法、策略、手段、技术等如何优选与创新?如何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充满合作讨论的气息,充满激情碰撞的火花?如何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磨课。各备课组要强化集体备课,教师要以“学程预设案”为蓝本,认真进行个人再备。各组要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由“学程预设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经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反复尝试,争取经过一年的积累,磨合成我校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我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本校老师的整体实力,打造学校品牌课,提高老师的知名度,形成教学特色。
3、赛课。为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下半学期,教科室计划会同教导处组织年级赛课活动,逐步建立铜小课堂由“教”向“导”的转变。
4、评案。教科室计划下半学期组织一次“学程预设案”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入选案例将挂在网上,并推荐参加省市区评选,用学校评价的形式促进高效常态课的推广,树立课堂教学安全的典型。
四、总结完善阶段
(一)骨干团队成员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备课组长每月写一篇学科实验阶段性报告。教科室和教导处必须针对各教研组汇报上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拿出对策,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对实验进程进行调控指导,逐步完善课改内容。
(二)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为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评价机制的尝试。评价课堂──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① 教师自评。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② 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③ 督查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能手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做出评价。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使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工作中,成为实践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制定本课改实施方案,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评价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课改目标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跳出“学科本位”,站在学生生命整体生成的高度进行“综合性教学”,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都进入教师的“课程视野”和“资源意识”,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学习的有效背景。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生成新知与能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4、教师教学行为目标---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二、课改主题
1、MS-有效教育(2013-2014上学期)
2、“寻疑渐进”教学(2013-2014下学期)
三、实施步骤
课程改革实验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3.9——2013.12)
①组织教师学习MS-有效教育,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明确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地位、任务。
②进行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③召开动员大会,成立课改实验小组,制定课改实验具体行动计划,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④运用各种途径、形式对社会、家长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宣传和动员,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氛围。
2、实验阶段(2014.3——2014.5)
①在各实验年级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教材实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新教材、新教学观摩培训活动。
②开展课堂教学和实验专题研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与资料。
③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并推广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式,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3、总结评估阶段(2014.5——2014.7)
①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在自评的基础上,迎接上级对学校实验工作的评估。
②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汇报总结课程改革经验,鉴定研究成果,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修改提出系统的建设性意见。
四、教师培训
1、课型方式(2013年9月)。
各学科的教师学习EEPO有效教育(课型方式)理论,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2、学习方式的训练(2013年10月)
各学科的教师学习EEPO有效教育(学习方式的训练)理论,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3、团体活动基本要求(2013年11月)
各学科的教师学习EEPO有效教育(团体活动基本要求)理论,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4、“寻疑渐进”教学法(2014年3月)
5、研读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文本,吃透教材有助于把握教材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力地提高教学效率。
6、每周二下午数学教研时间,每周四语文教研活动。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适应课改精神的教研体系。
课程改革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的改革,涉及到课程体系、结构、功能、内容、管理等系列的变革,因此,建立符合和适应课改精神的教研体系和制度尤为重要。
1、建立起课改实验领导机构、研究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研工作。
2、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备课组一般每周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一个学期不少于12次。
3、积极参加或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大型教研活动。
(二)积极总结经验成果,重视研究过程。
1、为了很好地把实验过程体现出来,总结出经验成果,并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学校将收集课改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成果。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各种论文、教学设计方案以及其他成果的评奖活动、竞赛活动。
2、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推动课改研究。
课改研究课题化、专题化最能取得成果,全体研究人员要在以下专题中选择至少一个进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
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
(三)制度管理
(1)课改工作小组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
(2)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
(3)每学期组织1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4)课改实验教师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5)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六、后勤保障
1、学校将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各类人员的培训经费到位;
2、学校制订《课程改革实验奖励办法》,将安排专项经费奖励实验教师;
3、各部门全力支持课改,在资料、设备等方面尽量满足课改班。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如果把教学过程看着是一条生态河流,那么它的上游就是老师的备课,中游是师生互动,下游是学生的课外延伸和拓展。就师生互动而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阵地在课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由“教”到“导”的真正转变。因此,每一个教师必须格外重视课堂建设,应坚持多方向、多角度地改造课堂,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原则,正面引导和帮助每一名学生。
2、从教师方面而言,实现课堂由老师讲授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去主动发现、学习知识,在研究和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3、创设友善的学习环境,打建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构建高效、合作、愉快的课堂环境。
4、实践洋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兵教兵”的模式,落实小组合作教学,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多渠道的最有效的课堂反馈机制。
5、实践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方法,以梯度练习,来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准备阶段
(一)建立机构。校长室直接领导下,教科室和教导处具体负责,各处室干事领衔各学科的改革实施
(二)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把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教学改革上来:①召开全校老师会,由校长亲自宣讲和辅导②发挥“教师讲坛”的理念引导作用,务必使全校教师形成共识:教学要改革,改革出活力,改革出效益。
(三)理论储备。以主题讨论形式,分四个模块,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学改革经验,掌握其理论,理解其精髓,借鉴其方法。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①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沙龙研讨。②全体校骨干和带头人做学习的排头兵。③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分学科观看教学片,解析案例教学片,力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教改理论方法,作为我们教改指导和借鉴。④组织好班主任群体工作,感受其精神面貌,从而形成思想触动。特别是要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以便于在改革实施阶段划分学习小组。⑤教导处成立“核心团队”,拿出一个改革的基本框架,供学校领导和教师广泛讨论,集思广益,修订完善,以备实施。
(四)理念宣示。准备好相关的标语:“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班级我管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等,悬挂在新大楼前,并采取其他措施,渲染教改气氛,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
三、实施阶段
(一)改变教室布局
(1)各班增添花架,以种养殖活动为契机,摆放盆栽花木,和谐化、友善化班级环境。(2)改变桌椅摆放布局,三桌呈“T”字型摆放,将全班学生划分为6-7个学习小组,便于展开良性竞争,便于实施“兵教兵”“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合策略。(3)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逐步探索小组学习的激励方法,改革作业设置和批改的有效方式,增加作业的面批次数。
(二)、“学程预设案”的编制
之所以将教案名称改为“学程预设案”,就是期望教师从备课开始,从研究自己如何教向研究学生如何学转变。新的备课要体现由“教”向“导”转变的思想,老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本课的教学资料,全面整体的把握教学内容,进而紧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探究的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教师还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基础,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学程预设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一备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法;二备学习内容问题化的呈现方式;三备如何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四备如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五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所学知识。
备课是为上课准备的,所以必须注重问题的预设。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最想讲的知识,课堂互动中可能会生成的问题,这些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设计。
其次,改变备课方式。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各人备个人的课,忽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将采取集体备课形式,每周二下午,所有语文老师集中备课,周三下午数学老师集中备课,周四下午,所有英语老师集中备课,以这种形式,使备课环节落到实处。
(三)构建“三步六环”的课堂基本模式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我们希望“三步六环”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尊重老师创造性,又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个性,将听、说、读、写结合;思、议、探、练一致。课堂流程用结构图显示如下: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要做好三点:
1、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学生通过文本自已能解决的问题。
2、标示疑难问题。自学中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要标示出来,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3、突出重点问题。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小组中讨论,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下,留待班级讨论时提出。
课堂上,学生有了问题,应该是教师作用的最佳时机,老师如何处理问题?
1、组织筛选问题。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精选出具有目标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讨论交流。
2、启发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互动点拨。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形成思维导图,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课堂作业必须紧扣教材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层次性,实施分层要求,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做第二目标题。作业中的问题实施兵教兵的方法,以求共同进步。
(四)强化过程管理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合作和探究带进课堂。教师要把尊重的话语,民主的作风送给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去羸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从学校层面来说,我们还必须强化过程管理,使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1、议课。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互动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即时效益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和带头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各教研组实施一课一议:在本节课中导学方法、策略、手段、技术等如何优选与创新?如何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充满合作讨论的气息,充满激情碰撞的火花?如何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磨课。各备课组要强化集体备课,教师要以“铜小学程预设案”为蓝本,认真进行个人再备。各组要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由“学程预设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经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反复尝试,争取经过一年的积累,磨合成我校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我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本校老师的整体实力,打造学校品牌课,提高老师的知名度,形成教学特色。
3、赛课。为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下半学期,教科室计划会同教导处组织年级赛课活动,逐步建立铜小课堂由“教”向“导”的转变。
4、评案。教科室计划下半学期组织一次“学程预设案”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入选案例将挂在网上,并推荐参加省市区评选,用学校评价的形式促进高效常态课的推广,树立课堂教学安全的典型。
四、总结完善阶段
(一)骨干团队成员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备课组长每月写一篇学科实验阶段性报告。教科室和教导处必须针对各教研组汇报上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拿出对策,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对实验进程进行调控指导,逐步完善课改内容。
(二)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为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评价机制的尝试。评价课堂──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①教师自评。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②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③督查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能手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做出评价。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我校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县教体局、教研室的工作安排,以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校本教研为重点,抓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这一中心,以微型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层次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校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 面向全体,分层实施。通过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使我校逐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逐步成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适应未来”的农村一流特色学校。
三、改革年级及学科
年级以七—九年级,学科以语文为主逐步向其他科目延伸。
四、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张永固
副组长:贾习文
成 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重点针对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指导课程改革的实施。
2、教师培训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不转变,教法不转变,即使用新教材,也可能走老路。因此,应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 2 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在培训形式上,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为依托,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现全员培训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典型示范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3、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关于课堂教学,我校借鉴课改特色学校的先进方法,并根据我校实际,初步制定如下课堂教学思路:
(1)各科任课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基础上,与班主任、班干部一起将全班学生均衡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3—4人为宜),每组定出一名组长,组长可定期轮换。
(2)一课三步 课前
A、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格式统一。要按照“三步六段”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置选做题。
B、个人备课
(1)备内容: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2)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3)备标准:教学法课堂评价标准准备。C、学生预习。
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1)预习资料。预习要有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2)预习形式。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果。
(3)预习方法。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课中
A、重申目标:上课时,老师重申学习目标,学生对已预习过的导学案 4 作简略快速的浏览。B、学情调查:
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A级问题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
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
C、问题汇总: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D、精讲点拨 E、当堂检测。
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给出评价。F、小结作业。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归律、总结方法。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作),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批改。课后 A、教师
(1)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 5 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
(2)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严密、全面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3)形成导学案的第三次生成。B、学生
(1)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在课堂上参与多少,展示怎样,提出几个问题,主动解决多少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
(2)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囊包”,是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等都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4、教育科研
(1)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走科研兴校之路,抓好“校本教材”和“校本教研”的研究,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解 6 决问题,总结经验,实验中本着“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以研促教、以研促改。行政、教研、科研紧密配合,齐抓共管。
(2)以七年级为突破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
(3)公开教学。上好观摩课、实验课、示范课,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带头人的示范、辐射作用。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4)教学评比。开展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
5、评价与考核
努力探索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办法,采取多元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7 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6、制度管理
(1)课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制订严格的教研制度,确保教研质量。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要具体落实到人,做到不拖拉,不流于形式。教案形式要不拘一格,内容要常写常新,要求因师而异,如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应写详案等。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校级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题实验健康发展。
(3)进一步搞好家校联系,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学校在每一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家长会,并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4)课改实验组成员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5)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对新课程的研究和探讨是无止境的。我校将继续努力,保持并加大对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开发力度,在对新课程的实施研究中走出自 8
苏 屯 小 学(2013-2014学)
二铺中学2016-9-1 己的特色。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苏屯小学2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