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古诗文教学的“四习惯五环节六方法”
古诗文教学的“四习惯五环节六方法”
摘要:古诗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教好这部分内容,应让学生养成四个习惯,把握五个环节,使用六种方法。关键词:古诗文习惯环节方法自主朗读欣赏
古语云:“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见奇。”足见古人对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科学研究也表明,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而古诗文教学,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教好这部分内容,应让学生养成“四个习惯”,把握“五个环节”,使用“六种方法”。
一、要养成“四个习惯”
教古诗文,必须要强调学生养成“四个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和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
叶老先生曾言,练习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是预习。学生预习,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如教《阿房宫赋》,诗文很长,若不预习,学生很难解读。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向课堂要效率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课堂质量的一种有效保证。我首先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或画、或记,提取重点字、词、句、段,这样听课就会更专心,并能迅速接受知识,反馈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其次要求学生写好读后感。学了一篇诗文,或多或少都有所得,用自己真实的笔触,把自己的所感记录下来,三言两语,长篇大论均可,这样有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文内容,同时也大大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一定要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作业。作业时做到“三个一”,科学地观察客观事物,打开学习的“门户”和智慧的“天窗”;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科学地用眼、用口、用脑,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高考第二轮复习时,使用《学海导航》的一课一练,对学生进行课后的限时训练,效果很好。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教师在有教育目的的训练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习惯,那他们也就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二、要把握“五个环节”
1、领会大意是前提
读一首古诗,只有领会了大意,才能谈得上欣赏。领会大意的内容包括: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写作意图、诗的大意以及诗中所描述的事物或所表达的感情等。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一首新诗的大意往往需要老师在讲新课前作一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交给了学生一把进入诗的艺术境界的钥匙。如教《孔雀东南飞》,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小序,然后对诗文五部分的大意进行初步的领会,最后精华鉴赏,学生收益非浅。
2、理解词句是关键
要进一步领会诗的大意,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读懂诗句。在一首诗中,往往会因几个陌生的字词或有特殊用法的字词而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就要注意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予以点拨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去领会全诗全文的大意。为此,一是要充分利用诗歌注释。如陆游《示儿》一诗“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中,“悲”字和“同”字,老师补充注释如下:“悲”当“可悲”,引申为“遗憾”;“同”当“大同”,即“统一”。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诗的意思是:“只遗憾没有见到祖国的统一”。
3、激发情趣是目的古诗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趣。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领略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古诗文主要应达到两个目的。所以,我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时,通过讲述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同时穿插介绍一些诗话趣事,既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又激发了学生读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4、训练朗读是重点
学生学古诗文,固然要讲,但不宜多讲。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朗读指导上。因而在教古诗文时要注意做到“五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五是离开课本读,即背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通过这样反复地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如教《诗经》,就是使用反复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诗歌的内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
5、培养能力是归宿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归宿到能力的培养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教古诗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朗读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三是欣赏能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个相对客观、科学的规律,依据这一规律组织开展古诗文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需要一定的模式,只有在合乎规律的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意识才得以增强,自主方法才得以优化,自主能力才得以培养。我认为,相对稳定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应有如下几方面的操作过程。
(1)课前整体预习,自主尝试。
前面说过,预习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减少学生在课堂上浅层次感知的时间,又是学生自主尝试学习的过程,其内容可概括为读、画、思、列,作为学习每篇古诗文的自主预习习惯过程。如教《离骚》《屈原》就体现了自主预习习惯过程。
(2)课堂贯穿“三点”,自主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对一篇古诗文的学习过程可理解为:对“疑点”的解决过程、对“重点”的消化过程、对“学点”的掌握过程。教师抓住“三点”整体操作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围绕“三点”自主加入各个操作过程。其间,我们既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又不能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教育、互相提醒、互相提高的关系。前些年,看到更多的是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听到更多的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感受更多的是教师是权威,学生是傀儡,课堂成了生产“知识容器”的加工厂。笔者最近听课,有春意气息迎面而来的感觉,如听黄华老师教《走进汉家寨》,让人感受到新的教学理念孕育了新的教育生机。
(3)课外能动延伸,自主安排。
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二是学生自认为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古诗文教学课外延伸应重视这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抓住课堂学习中的“学点”,经过课堂的初步训练,让学生在课外能动地进行巩固练习。其次,针对将要学习的诗文内容进行预习。依托教师一贯的教学习惯、预习课文的要求,自主预习。如布置“古代诗词训练”,做《早读晚练》练习,学生课外阅读《古文观址》等等,拓展探究,自主安排。
三、要使用“六种方法”
虽然“教无定法”,但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把古诗文教学分为语言方法、实习方法
和直观方法三大类,包括讲授法、比较法、练习法、表演法、情境法、欣赏法“六种方法”。语言方法是教法,实习方法是学法,直观方法是教与学的辅助方法。
1、语言方法
(1)讲授法。以分析为先导,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学生动笔作适当记号,以便引起对诗文朗读停顿语气的注意,然后再反复练读比较。如教《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如《汉乐府·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这几句诗,是女子在向爱慕的意中人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尽量铿锵有力。
(2)比较法。借助教师或学生不同的朗读方式比较,让学生从中领悟正确与谬误,或通过朗读进行情感和语调的对比,辨析差异,从而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如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实习方法
(1)练习法。根据不同诗文的特点,运用领读、分合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速读、略读等各种朗读方式,以激发朗读兴趣,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效果。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可采用四种读法:①分合读。教师读现实部分,学生读联想部分,以帮助分清“事物与联想”。②指名个别读,让其他学生在听读中体会诗的意境。③男女生分别读。此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这样的朗读训练,目标明,层次清,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2)表演法。用表演的形式练读。对一些形象鲜明的诗文可编剧表演,借助手势、表情、动作、道具等,将静态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以体会诗歌形象,读出真情实感。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书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3、直观方法
(1)情境法。为朗读创设情境,结合恰当的导语,渲染合适的气氛,使学生耳濡目染,自然入境,掌握朗读的基调。如教《将进酒》,此诗开篇四句是两组排比句,以“君不见”开端,仿佛天风海雨迎面扑来,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激情喷薄而出,用以抒发他因飞光流驰,时不我与所引起的无穷悲慨。李白抒情诗打破了传统的温柔敦厚的诗教,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多是十分强烈的。诗人善于用力透纸背的语言把强烈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例如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恨,“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写高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将进酒》也是如此,写人生短暂之可悲,畅饮抒情之可贵,对于未来的自信与绝望,饮酒产生欢乐与悲哀„„这些有的是互相矛盾的,但诗中一律把它们推到极端,并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教师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
(2)欣赏法。组织学生收听优秀的朗读录音,使他们感受朗读中的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以及语言的气韵和美感,以此激发兴趣。如教《琵琶行》,为了让学生读好这篇诗文,我先让几位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角色,进行朗读训练再录音,然后将录音在课堂上播放,让其他学生边看诗文边跟读,然后组织学生对角色进行评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朗读兴趣,又有效地提高了欣赏水平。
参考书目:
1、邹寿元、梁中波、金疆发主编,《名师领航》,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韩宁波主编,高中版《语文报》,山西师范大学出版,2008年第11期。
3、《语文月刊》,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期。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
第二篇:《四以、五注、六环节》物理教学模式
《四以、五注、六环节》物理教学模式尝试
四以(物理学基本特征)
1、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 2、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3、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 4、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
五注(努力方向)
1、注重营造民主氛围,倡导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 2、注重自学,促进合作,勇于挑战;
3、注重启发、引导、点拨,实现“做中学”; 4、注重资源整合,促进生成、鼓励创新; 5、注重激发兴趣,依靠本能、挖掘潜能。
六环节(一节课中要有四季,道法自然,五行课堂之道)
一、(一节课的春天----生发之机。眼中有物。)情景导入,发现、提出问题、揭示研究方向,初步探究;
-----本条说明:本条主要指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联系学生的经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发挥学生天然地好奇心。
二、(夏季---生长之机,探寻物中之理。)个体自学、组内群学分享(思路、方法)、质疑释疑,深化探究;
-------本条说明:
1、个体自学,要求教师敢于放权,学生自己会的就不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学,同学合作能会的就看问题的难易程度分级组织自学,要特别注意,没有难度的问题最好别讨论,走形式作秀最讨厌人了;
2、组内群学应该是有层次的,最有效的是先进行两人小组学习(体现一帮一最为关键)、然后是四人组(问题稍有难度前后座讨论、分工要明确,要有组织等分工)、最后才是六人或八人组(问 题难度较大时,两个大组组合,这时要有新的分工,大组长等角色要重新确定人选),六人或八人时主要是要为进行展示而组成的大组-----“展示”要体现大组共同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个大任务可分解成多个子任务时最好使用大组,这时可以几个任务分别由不同的组完成,展示的结果应该是大组整体意志的体现,特别忌讳提问时不是针对小组提问,只说某人的意见,发言人应代表小组,其他成员应及时补充,不必顾忌教师是否允许或意见的对错,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暴露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夏末秋初-----生长转收敛之机。理出有因,见物见理。)组间分享(思路、方法)、相互质疑释疑,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完成探究,得出结论;
---本条说明:小组展示时,其他组应针对该组提出质疑,本组要进行答辩。倾听重要但经历倾听后的挑战才能检验学生倾听时是否真正在动脑思考了。教师在展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学生遇到认知冲突、思维障碍,引导时教师最好要“装聋卖傻”“难得糊涂”,重在引导、点拨“诱敌深入”,最后让学生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境界。这样主导作用才得到了更好地发挥,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说的、理解的还不全面、不深刻,教师就要及时补充;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还是弄不懂,这时教师就要好好地讲,并且要讲的透彻、讲的精彩、讲的让学生终生难忘。我们提倡探究式教学但不要排斥讲解,尤其是上层次“点穴”式的讲解,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才见真功夫,这样的讲解区别于我们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总之,对小组学习方式的运用要灵活,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而不是泛泛的说说或走形式。评价时也必须做到个人和小组兼顾,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四、(秋季1----收敛之机。最基本的训练,反馈矫正对概念、规律的认知程度、暴露的问题及时补救。)当堂训练,点拨释疑,整体提升;
---本条说明:基本结论得出后或得出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本模式使用时不必拘泥形式和环节的全面性,训练要注重基础性、情境性、典型性。教师要有预设地为学生创造讲想,想,说,写,做的时空,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五、(秋季2-----收敛之机。对学习进行评价)小结,评价探究、建构知识网络;
---本条说明:通常指课堂小结环节,4与5两环节不必拘泥其先后顺序,重在实效。当概念、规律结合学生的经验、知识结构等得到初步应用,基本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初步形成基本技能时,在此基础上最好能总结出好的记忆方法,不仅减轻机械记忆的难度,而且在新情境中运用时最大限度地克服遗忘,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
六、(冬季----收藏之机。真实情景下的问题抽象,分层训练。)变式训练,拓展探究,完成作业。
---本条说明:只有变式训练才能“横看成岭侧成峰”提高学生在复杂情境中揭示问题本质的能力,提高能力。只有分层训练才能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对学生训练要求不要“一视同仁”,要让最优秀的学生力争达到达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让基础相对差的学生能够应用基本概念、原理解决一般问题,要尽最大努力提升中等生的能力。冬藏不好春天就没有生发的能力,冬藏过程实质上就是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根据建构理论来说也就是对原有经验和知识结构的改造过程,也就是知识网络的内化拓展过程。
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摘抄
导言: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
1哪怕学生不理解你,你也要一如既往地处于与学生对话的状态。
2对付一些怪学生,老师应该有一些怪方法。
3做老师的人有时候是需要教育绝招的。
4他们多么像鲁迅追求的形象----一个勇者,孤独的前行!
5好的教师可能处于要被校长赶走的边缘状态。
6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他对他的学生没有感觉,他会过的非常辛苦。
7一个真正卓越的老师,他不可能被他的学生超越、很难超越。
8我们做教师的人,至少有一个底线,你要守住。这个底线就是:一定要说话算话。
9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灾难,都会带来一次身心的成长。
10鲁迅的话“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两眼下视黄泉,满脸装出死相。” 第一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课程智慧(吃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
11先吃透教材,再超越教材。
12我们要把课本变薄或者变厚,把课本变成“我的”,带上我个人的智慧,补充相关的资源进去。
13每个人心中最好有一个追赶的精神同伴,但不必将之神话化。
14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意味着老师不能“讲课”。
15一个真正的有个性的教师是不会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的。
16有一种资源,它是老师自己个人的智慧。他的阅读、他的记忆和他的思想的批判性,就是资源。
17理想的生活就是流浪,真正的流浪就是精神流浪,不断地突围,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向,新的方向一定是在远方。
18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19一个好老师,他首先必须事一个课程工作者,然后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
第二讲: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传道-授业-解惑)
20一个老师上课有没有激情,取决于这个老师的生活态度,他的生活态度会以看不见的方式感染他的学生。
21基廷老师的话:“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够真正自由,从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 22我们的老师们自己要有梦,让自己有希望,让我们活在我们的希望中,活在我们的梦想中。
23所有的教育现实都抵制激情,拒绝浪漫,但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激
情和浪漫。
24最可怕的是,一个孩子,他在教室里面,但是没有了尊严。
25人是容易受暗示的,你要是想做好老师,你就和最好的和最优秀的老师待在一起,他会感染你的。
26真正的漂亮是一种精神气质。
27人要是不能承受苦难,人就永远长不大。他的脸上就只有浅薄,只有浅薄的乐观。
28挣扎对人是有好处的。(天蛾出茧)
29我们先让我们自己生活得有激情,先让我们自己的身上有力量感,然后,我们的孩子慢慢地就会受影响,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感觉,这就是“传道”。
30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秘密是及时反馈,通过及时反馈,让你看到下一步的希望。
31徐悲鸿“致广大而尽精微。”暗喻整体教学。
32简单就是好的;越简单,越好;最简单,最好。
33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学习就是“学走路”。
第三讲:教师应具备哪些管理智慧?
34发呆是人的权利,有时候人就需要发呆。
35我们需要像台湾的龙应台那样,对孩子说:“孩子,你慢慢来。”让孩子自由的生长,不让孩子处于被逼迫的被动状态,然后孩子就会有自信。
36教师是否有管理智慧,是否有管理的“大智慧”,就在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让孩子过民主生活。
37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这个班里面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活力,让学生能够奔腾,但是,他听课的时候能够暂时安静。
38我所理解的教师管理智慧:第一,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第二,教师要有一些管理技巧;第三,教师要有威信。
第四讲: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魅力?
39教师人格魅力的第一个要素是“主动精神”。“主动精神”首先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
40有工作精神的人往往将“工作条例”扩展成“工作范围”。
41生涯规划就是让自己不断地走到另外一个新的平台上,不让自己在一个圈子里面转
来转去。
42无论是追赶者还是拒绝者,都显示出它的生命的力量感。我把它叫做自强不惜。
43尼采:一口好牙和一个强健的胃,这就是我对你的全部期待。
44一个人要是在他的一生中没有遇到过几个好老师,他这一生就基本上没有希望了。
45所谓好老师,就是能够让他的学生莫名其妙地兴奋整整一天的人;所谓坏老师,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总是让他的学生莫名其妙地痛苦整整一天的人。
第五讲:怎样通过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拜师-阅读-进修)
阅读是最好的朋友,一个朋友可能会背叛你,书本却永远不会背叛你。阅读是最好的旅游,是最好的出差,它是精神的出差、文化的出轨。
47让自己有欢乐感:第一,过有情趣的生活。第二,生活在爱与被爱的生活中。第三,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
48读一本书,像遇到一位朋友,真正的感情往往会经历挫折,甚至经历某种冲突。
。“公共自习”是留个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天有三节,主要用来整理笔记、改错和探究难题。这种自习分配方式有效解决了各学科自习时间分配的难题,又有效的刺激了学生自习的学习效率,变自习为考试,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被衡中的老师认为是“制胜法宝”。
学习资料衡中几乎不用现成的参考书,所有的资料来自老师编辑印制的篇子。资料分三大类:学案、作业、自助。都有各教研组统一编辑、印制、使用,篇子要有编辑老师的姓名、教研组长的签名及使用日期才可印制。学案就是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填空,梳理,是上课老师讲课的基本思路,学生一般在课下完成。作业是精选的一些好题,题目设置有梯度,绝 6 大多数是中档题,题目的质量很高,老师都会精讲。“自助”是为了满足学有余力的同学设置的,题目难度比较大,形势很新颖,近几年的一些高考题很多都提前在自助上出现过类似的模型。它主要针对有冲击名牌大学实力的学生设置,附有详细的答案,老师不做统一要求,也不讲上面的题。三类资料每天一共下发15张左右,正反面都有内容。绝大多人是看不完这些东西的,都是有选择的看、做,这也调动起了大家的效率,因为总想着“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做呢”。所有的资料都不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完全由老师摘选、提供。
改错与总结衡中要求每人每科必须要有改错本,隔半个月老师要检查,改的少了还不行,写得不详细不行。不用抄题,拿小刀在资料上一划,粘到本上就行。一本改错本就是一本记录自身水平提高的日记,在一轮复习阶段,它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每次考试前,看看改错本,是拿高分最有效的方法。改错本的积累需要坚持,坚持需要老师的督促,频繁的督促。改错这个东西能坚持下来很难,但凡是坚持下来的,都会有大提高。
第三篇:教学五环节
教学五环节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
1、渗透课改新理念,精心备好课。教案必须有重难点、有课时安排、单元计划、环节要完整,要按照备课本上填写的要求逐一完成。
2、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正确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时要注重分散教学难点,减少坡度。
3、精心设计好练习。练习要有梯度,层次性,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
4、关于备课形式。教导处根据每门学科特征制定好备课格式,统一要求。备课重在规范,除集体备课外要求手写教案,要求写详案,并有自己的风格。
5、规范备课管理,每教研组要根据一学期的课时总数,定出计划备课课时数,教师要按时填写实际课时及理由,教师每一节课中要有上课的时间及课的
(二)、上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精致化教学,上课是中心环节,是开展一系列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1、上课的内容要和备课的要一致。教师必须持教案上课,要依据备课的内容有序开展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上课要把握好各教学环节。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有效实施教学过程。
3、上课要严格按照教学进度,不得过快或过慢。教研组长要统一好进度。
4、上好课后要及时反思,认真填写课后小记或生成分析,根据上课的情况及时挖掘教学的得失,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作业()作业批改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检验自己教学效果如何的最直接方式,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
1、作业要根据学生实际,严格控制好作业量。
2、作业布置要体现分层,要关注学困生的认知和掌握能力。
3、作业一旦布置下去,教师必须要及时批改讲评,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和纠正。
4、每个教研组要统一好作业的格式、批改的格式、订正的格式,便于规范管理和今后考核。
5、学生作业书写规范,书面整洁,无折角、少页。
(四)、辅导()个别辅导是课堂教学之后的补充,有必要对个别学生进行适当的补习。个别辅导也是教学要突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具体体现。个别辅导对提高优秀率、及格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个别辅导要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重点放在学困生,辅导要有针对性。
2、个别辅导要把握好心态。要心平气和,要有爱心,奉献之心。
3、个别辅导要有全局意识。即要照顾其他学科的辅导,也要考虑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身心健康。
4、个别辅导宜小型,个别为主,宜课余时间为主,不可占用其他课程。
5、个别辅导要详细做好记录。
(五)、测试()测试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检查,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环节。测试需要客观公正进行,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某一次测试的结束也是下一阶段教学的开始,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监控窗口,学校将高度重视。
1、每一位老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能准确命出平行性测试题。
2、加强测试环节管理。
(1)单元测试、平时练习由教研组长负责,测试后及时分析统计汇总。
(2)期中阶段性抽测和期末测试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人员监考,统一测试、统一阅卷。(3)学校以年级进行测试,由教导处根据某学科某年级测试结果进行质量监控。
3、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记录好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考试成绩,每一次测试后要及时找出学生在掌握、理解、运用知识方面的缺陷,要重视从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找原因,以便改进下阶段教学工作。
4、加强阅卷评分管理。阅卷评分的公正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学校将在期中期末阅卷评分环节上加强管理。
(1)阅卷前,教研组长组织本学科老师一起讨论定好评分标准,然后分工流水批阅。(2)阅卷必须认真,一丝不苟,要在教导处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并做到准确,不出差错,批阅好后及时将试卷送教导处,教导处将抽查批阅质量。
(3)阅卷中 看包括教和学,从内容上看是三维目标的实现,从影响教学五环节的因素来看有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等诸多因素。
备课是教学五环节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备课要求教师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对新教材和课标有正确的理解,对整册教材和整个学段有整体的认识,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有充分的把握,甚至对学生的秉性、特长和不足有很好的了解,更高一点的要求的话老师对相关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备课也是教师对教育认识、态度、水平等综合素质的一次检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质量的优劣将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的有效性。
上课是教学五环节的核心,是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和体现的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战略,那上课就是战术的具体实施了,上课40分钟必须紧紧围绕备课设定的目标,课堂内容有序推进。上课绝不是背教案,好多环节和内容是生成性的,需要老师的智慧对生成知识和能力及时引导和培养,所以上课本生也是一门艺术。根据双向互动信息的交流,科学预留作业巩固已学的知识。
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既是对备课、上课有效性的检验,也是辅导和检测的依据。作业的设置是对教师对教材和学生把握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考量,作业的有效性又是对备课和上课有效性的检测。因此作业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检测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这意义上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重视作业的领导力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老师重视作业的精选,布置适量、适合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落实减负增效。
作业绝不是学生的事情,作业是师生共同的作业。作业批改是作业的一部分,作业批改我们要做到有布置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纠,纠后全会。通过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可以知道上课中留下的遗憾,学生在哪些知识点或能力还比较薄弱,为后期的复习或个别辅导提供了信息。
个别辅导或全体辅导是对前几个环节的拾遗补缺,是整个教学有效性的完善。个别辅导是以人为本和分层教学的实际运用,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辅导要及时,注意时效性,辅导要分层对共性问题集中辅导,个性问题个别辅导,特殊学生特别辅导。对新进入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学生更应特别辅导。
检测是前四个环节有效性测评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标杆性。出卷既是考核学生掌握的程度,也是考量老师是否把握了二期课改的精神,是否对新课标了然于心。对以后学生自主复习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切忌随意照搬照抄试卷,也切忌随心所欲地出卷,否定自己上课时对教材的把握,误导学生复习的方向,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负担。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实行精细化管理,紧紧抓住教学五环节,要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目标、备教法、备能力;有效上课,重学生、重学法、重能力、重生成;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检查教学有效性、检查掌握程度、检查个体情况;及时辅导,注意对共性问题的集中辅导,个性问题的个别辅导,特殊学生的特别辅导;科学监测,科学选题、科学分层、科学分析。
第四篇:教学五环节
教学五环节
一、什么是教学五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主要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它的源头即是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小结、布置作业。抓好教学五环节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障。二、五环节的一般要求。
(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教师为上课做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主要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两个方面。教师备课主要是做好三项工作,订好三种计划。
(1)做好三项工作。
A、钻研教材。这包括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钻研教材可分三步走,即“懂”、“透”、“化”三个阶段。
B、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
C、考虑教法。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2)订好三种计划。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的基础上,制订好以下三种计划: A、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B、课题(或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C、课时计划。即我们习惯上所称的“教案”。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关键。上好一堂课,应符合以下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组织的好。
5、教学效果好。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基本要求是:
1、作业内容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与深度,有助于学生对于“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
2、选题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行作业分层布置;
3、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要有典型性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4、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并作必要的讲评或个别指导。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之一。辅导的方式有:指导学生课外作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给基础差的学生补课;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个别辅导等。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学业成绩的检查一般有平时检查与考试考查两种。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基本要求是:
1、检查评定要注意科学性、有效性与可靠性。
2、检查和评定的内容应力求全面,又突出重点。
3、检查和评定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4、对检查和评定的结果要作必要的分析。
第五篇: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流程2013116
“四环节六步骤”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县四中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讲稿 第一部分“四环节六步骤”基本流程
一、基本结构:
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四环节,六步骤。
四环节:导入环节、预习环节、展示环节、反馈环节。
六步骤:引课示标、预习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展示、归纳整理、自测评估。我们将课堂确定为“四环节,六步骤”,每节课的前3分钟时间辅助环节,教师导课、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8分钟为预习环节,学生在预学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预习任务;接下来的20~25分钟为展示环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互帮互学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分组展示,学生在展示和倾听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并获得一定的综合能力;最后5~10分钟为反馈环节,教师以此了解学生对本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堂课中设置问题和课后辅导具有针对性。反馈过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不讨论交流,老师可巡视指导。以上四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可根据内容多少作适当调整。完成以上四大环节可分六个步骤来进行,即:“情境导入——预习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展示——归纳整理——自测评估”。在这一流程里,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二、操作过程:
(一)导入环节(这个环节只有一个步骤:引课示标,但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内容):
1、情景导入。旨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主动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因此,所给材料要有趣味性,所设计问题要有挑战性;
2、板书课题:
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引出课题,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可以很快把学生引入课堂,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板书要规范,字体不能潦草。
3、出示学习目标,简称“示标”:
示标的操作方法:通过课前制作好的课件或者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阅读。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太短,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思考的余地。同时教学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鼓舞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导入环节概括起来就是:
教师:激情导入、点燃学生、激发兴趣、解读目标 学生: 迅速收心、紧跟情景、认真思考、清晰目标
(二)预习导学环节 预习导学环节分三步:
1、预习指导。课前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展示,课上通过展示让学生看。
预习指导要让学生知道用多长时间,自学什么,怎么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即“五个明确”①时间②内容③学习方法④达到的标准⑤检测的方法。预习指导对教师的要求: ①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先尝试学习。充分估计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哪些方法,在哪些地方设计问题,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解决。②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的内容时,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学生读书的重点应该放在新知识上,在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上。③教师的自学指导要具体、科学、明确。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果有指导,但不科学、不具体,操作性差,就会把自学引入歧途;该强调的没有强调,学生自学、做题时出错率就会高。
④学科不同,教师的自学指导也往往有所不同。例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常识课,教师主要通过设计好“思考题”来指导学生自学,思考题是一节课师生教与学的“路标”。按此路标指导学生学习、讨论、解决疑难,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就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
⑤要指导学生如何接受教师的自学指导。教师在讲解自学指导内容时,一般让学生“听、看、想、记”。不能出现你说你的,他听他的,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明白了你的预习指导。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预习指导。
⑥根据教材内容,可视情况分段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层自学,但每次自学都必须写清楚自学内容(范围)。当然自学指导也就要分开进行,每次自学前给予相应的自学指导,学生容易记住,也容易掌握。
2、自主探究。
①读书或看书。在教师指导下,从读书开始自主先学,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操作】学生按照教师自学指导要求读书或者看书
a.读懂文本,能从文本中找出所学知识的内容,重点以及初步了解解题步骤。b.发现问题,能从文本中找出所学知识的难点,且形成问题。c.启迪思维,能从文本所涉及的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对教师的要求】
1、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不能放任自流。
2、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3、要重点盯住班上的后进生。
4、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②检测(提问或练习)检测就是搞“学情”调查,就是考试。自学时间到时,教师一般用举手统计的方法了解学情。例如:请完成老师布置的看书任务的同学举手。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自学任务,那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有半数学生未完成,教师就要适当延长时间。这叫实事求是,灵活机动。举手统计之后就转入检测。【操作】: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板演或口头提问。文科一般以口头提问为主,以笔头练习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理科一般以作题板演为主,以口头提问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要求:
1、看书以后的检测题很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题要以课本为主(结合课文、课后题、学生实际),要有价值,有代表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
2、教师在检测时,应该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对象。教师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因为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教师只让优秀学生回答问题或上台板演,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了问题,后进生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3、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让他们注意听取别人回答的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
4、在进行检测时,教师要注意收集问题,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教师要注意每位学生的情况,收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在脑子里分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内容,这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哪些属于旧知识遗忘的或粗心大意的,这些属于次要问题。对倾向性错误,应做记号,后面老师教时重点讲解。
预习导学环节要求教师:调查学情、巡视监督、个别指导。要求学生:认真自学、解决问题、仔细答题。
(三)合作展示环节:
检测是进入“展示”环节的前提或桥梁。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更正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步:
1、更正讨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叫“兵教兵”)展示的过程应包括:(1)更正
①学生观察板演或是倾听各自预习的问题答案,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答案、结果是否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③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一般情况下分组讲解,每小组由组长指派一人主讲,其他成员可作补充,并有随时准备应对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的预案,此环节中小组长要注意轮流锻炼的原则,同时还要有根据难易层次合理分配的意识,小组成员能随时回答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
(2)讨论:(是生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操作】
对学生合作学习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应适当点拨,参与讨论。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更正以外,还有同桌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后进生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就不再浪费时间;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更难的问题,就有教师来解决,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目的】
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后进生的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错误得到了纠正,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补差的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意义】
长期坚持,好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后进生也能逐步赶上来,当堂学得懂,学得好,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
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师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关注每个小组的状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点评要有针对性。
时间:教师的讲是必要的,讲多长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要看学生掌握情况。关键是确定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样讲?
内容:从学生的板演和调查的学情以及教师的经验多方面综合看,学生最容易错在哪里,哪些问题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这些地方就要重点突破。方式:传统教学时教师先讲,学生后学;教师讲的内容全是教材上的知识,不管学生会不会,所有内容都要讲,这就造成了“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四环节六步骤”这种模式是在学生自学、更正、讨论之后,如果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去讲。学生学在前,教师讲在后;教师讲的内容都是学生不会的,急需要讲的,凡是学生会的,教师绝不再讲。B、教师讲的方式一般有六种:
一是补充讲解:教材上不全的,学生理解不全的要补充; 二是更正讲解:学生理解有误的;
三是点评讲解: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就学生答得内容和方式等作适当的点评; 四是归纳总结讲解:把零散的答案要点归纳总结到一起;
五是按顺序讲解:按问题分类,一类一类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这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六是拓展延伸讲解:由个别到一般,走出教材。教师讲的方式概括为:点拨提升,解决疑难 对教师的要求:精讲点拨、讲清思路、指导方法 对学生的要求:认真倾听、学好思考、掌握方法
3、归纳整理,讨论收获。
各小组展示结束后,小组集中讨论主要收获,本节课获得的方法技巧,然后派代表发言,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不要急于直接说出答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再进一步加深理解、当堂记忆,然后在做题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能力。这样的结果学生才会映像深刻。
以上我们介绍了“合作展示”环节,这个环节是一堂课中最能体现教师个人素质和工功底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会因为学情发生变化而随之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四)反馈环节: 自测评估,当堂训练: 布置课堂作业;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试题一般情况由老师提供。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可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A类题和B类题等。要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留给学生去学和练,教师不当堂批改的作业,下课时,教师要把课堂作业收走,放到课下去批改。要限定时间,下课铃响就得交,把平时作业当考试对待。对没有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记下姓名,作为日日清的对象。自测评估的目的:理解记忆、巩固消化(练)。对教师的要求:巡视指导、抽测评价、精选习题; 对学生的要求:巩固识记、互测互考、抓紧训练。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意义】 A、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对不能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课后要及时辅导。B、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玛纳斯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