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同时,也要求教育培养学生做实事求是的人,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不做那种虚假的,不切实际的,口头喊得响,行动却没有的人。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加应该学习陶行知先生,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我学习到、体会到很多: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一。
陶行知要教人做人。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有人是这样说的:爱国、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人;有人是这样说的: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有人说得很简单:人品好的人就是真人。对于我们所教的学生来讲,具有文明礼貌,勤奋读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这才是学做人、做真人的表现。所以作为老师对自己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有句话讲:“要做事,先做人”。“学会做人,就是学会生存”。对于所教的小学生来讲就要灌输他们“勤奋求学问,认真学做人”的思想。而对于所教的都是外来民工子女,平时的行为习惯相对比较差,更应该加强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陶行知主张“教育既生活”,“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说,教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知行合一”。确实,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写作文时,如果文章题目恰好是没有生活经验的,写作前也没有观察过的事物,只是在下笔时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学生的作文也往往是词不达意,内容枯燥乏味。就拿我们班的学生来说,对作文真的没什么好感,没次要写作文了,总会听到好都小孩子在叫:“啊,又要写作文了。”为什么对作文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就是觉得没什么好写的。由于平时接收的信息量少,对于语言文字也没什么积累,写来写去就这么些话,他们能不觉得枯燥吗?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把作文当作苦差使,患上“作文恐惧症”。
“爱“又是陶行知教育的另一重要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学》中提到,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四块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先生对于欲打人的学生不作严厉批评,而是以奖励的的方式,让学生在陶先生的循循善诱下,自己认识到错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这教育过程中,无不饱含了陶先生对学生的爱。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每当面对那些无视学校规章制度,屡教屡犯的学生时,面对那些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时,总会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拖着学生就批评。殊不知在那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听进去多少。对啊,积极愉快的谈话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快并乐于虚心接受意见和认识错误。相反,消极的谈话不能解决事情,有时还会使事情恶化,收到相反的效果,更有甚者,还会产生抵触心理。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应该多学学如何管理学生。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教学也就没有激情。而在每个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在各方面和别人存在差距的孩子,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的确,他们的成绩、能力、行为都和班里的佼佼者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属于缺乏自信的一类。人都是有差距的,但是如果我们一再地以他们的不足去告知或者“伤害”他们的话,这批学生只会越来越差,越来越对自己没有信心。平常就要善于观察这群人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变化,用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放大镜”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好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继续挖掘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前进。在课堂上多为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信心,战胜自卑,让他们在被帮助与帮助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没有自信的建立自信,有自信的巩固自信。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尝试→成功→快乐→自信的循环中,许多孩子都将更出色。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爱满天下。” 意思是说,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陶行知说:“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是啊,热爱教育,首先要爱学生,要对孩子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一切以学生为重,一切为了学生出发,以爱学生为第一要务。可是,教师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当屡次教育总不见效果,当苦口婆心被一再地置之脑后,学生中错误常犯、是非不断,我们都会烦恼、生气,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坦白地说当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有时也会克制不住自己对学生发脾气,但冷静下来我又会觉得很内疚,也许他们有很多缺点,也许他们是一犯再犯,但这好比人伤风感冒,人都会感冒,得了可以治好,好了还会再得,反复感冒,说明人身体抵抗力差。一个孩子反复出错,只是说明他自制力差,他们需要的决不是粗暴的对待,而是更大的关怀和更大的耐心。作为小学教师,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们更应敞开爱的大门,接纳每一个孩子,宽容每个孩子。无论他是健康成长的幼苗,还是被风霜侵蚀的小草,我们要用爱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用爱融化孩子心灵上的坚冰,用我们的大手牵着他们的小手,带着他们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在我们周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有鞠躬尽瘁的好校长张虹,一生奉献给贫困山区教育的冯志远,还有地震灾区用身体为学生挡去灾难的教师群体„„他们无怨无悔地把一生精力和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责任,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师尊,铸就了师魂。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教师的壮烈凯歌。他们,就是陶行知先生思想倡导下的中国教育的一代杰出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多学习陶行知老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这种思想意识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用它去指导自己,从而去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
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的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我们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8日上午有幸聆听了南京晓庄师范学院陶行知纪念馆首任馆长汤翠英副教授的讲座《行知思想 光照千秋》,感受最深的是陶先生那种尊重学生、爱满天下的精神。再一次被陶先生“四颗糖果”的故事所感动。故事里陶先生简单的几句话透露出的教育民主思想,何其实在、何其彻底啊!陶先生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没有疾言厉色地批评,也没有狂风暴雨般的责骂,而是从不起眼的细节上,发现其身上隐藏的尊重人的品质和自我矫正的潜力,从而让其声泪俱下,自觉认识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从中让我们感受到陶先生巨大的教育魅力,体现了陶先生高超的育人技巧。
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总是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挂在嘴上,然而我每次都民主地对待学生了吗?当学生迟到时,我对他们只有训斥、指责、批评。可当我没能准时履行与学生的约定时,却常常用一个“忙”字作为借口,从来不去考虑学生的感受。确实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换换方法,要摒弃以往对学生疾言厉色的训斥,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就要从孩子的心灵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从孩子心灵世界中洞察变化和发展,唤起他们心灵深处自我矫正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善待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扶持学生。
第二篇: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是给后人留下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他是“万世师表”,江泽民评价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人,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者。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精辟深邃,其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是他教育理论的精髓,是给后人留下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他是“万世师表”,江泽民评价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一、陶行知生平
(一)反对旧式教育,主张教育改革
1918年任南京高师教务主任,1921年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同年12月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他担任主任干事。其间他反对“沿袭陈法,仪型他国”,主张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他促成南京高师首次招收本科女生,成为我国大学开放女禁的最早实行者。
(二)进行办学试验,推行平民教育
为了改革旧教育,提倡新教育,陶行知着力进行办学试验,如举办南京高师暑期学校、南京安徽公学、平民初级学校等,这些早期的重要办学活动对他的教育思想发展具
[1]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他决心“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1923年6月他和黄炎培等人组建了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课本。为了推行平民教育,他辞去了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之职,放弃了每月400银元的高薪,风尘仆仆奔走全国十几个省市,他说“凡我所到的地方,就是平民教育到的地方。”几年间平民教育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平民受到了教育。
(三)投身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学校
在平民教育处于高潮的时候,陶行知冷静地看到:“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乡下,平民教育是向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所以他响亮地提出了“到民间去”、“到乡下去”的口号。1926年1月他提出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1927年3 月15日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成立。
晓庄师范获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声誉[2]。由于晓庄师范有地下党团组织,师生们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陶行知都给予大力支持。国民党气急败坏,1930年4月8日,勒令停办晓庄师范,武力封闭学校,逮捕学生,陶行知以“勾结叛逆、图谋不轨”等罪名遭到通辑,被迫流亡日本。
(四)崇尚科教救国,创办山海工学团
他被迫流亡日本后,对于日本科学技术发达促成国家的强盛这一现象,有着深刻的印象。为了使中国效法日本走工业化道路,他决心开展科教救国运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他主张科学要从儿童教起,要使“人人都能享受”科学知识。
1932年10月陶行知根据晓庄师范学校的教育实践经验,在上海宝山大场地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开展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1月正式提出了“小先生制”。由于“小先生制”适合普及教育需要,很快在20几个省市得到推广。
(五)推行国难教育和战时教育,出访26国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出于爱国赤诚,组织国难教育社,推进国难教育,作为抗日救亡的重要组成部分。1936年陶行知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任国民外交使节,去国外宣传中国的抗日主张,历时二年零一月,出访26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世人的尊敬。
(六)提倡全面教育,创办育才学校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他认为全面战争需要进行全面教育,并提出了全面教育界的内涵。在开展全面教育运动时期,于1939年7月20日便在四川省合川县草街子风凰山的古圣寺创办了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七)实行民主教育,创办重庆社会大学
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他为使教育服务于民主革命运动,提出了“民主教育运动”,这是他探索新教育生路的一个新阶段。并于1946年1月15日创办了重庆社会大学,学校的办学宗旨是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由于社会大学渐渐成为各界进步人士的一面旗帜,所以一直遭到国民党的蓄意破坏,1947年3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
(八)生命旅程的最后冲刺
1946年7月11日和15日,民主战士李公仆和闻一多在昆明遭到国民党暗杀,陶行知非常愤恨,他更加奋不顾身地投入民主运动。7月16日他给育才师生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深信我的生命的结束,不会是育才和生活教育之结束。我提议为民主死了一个,就要加紧感召一万个人来顶补。”24日,他操劳了一天,整理诗稿数万字,工作至凌晨,由于过度劳累,于25日凌晨溘然长辞,享年仅55岁。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理论
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0世纪20年代前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3]。陶行知曾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学成回国后,陶行知运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中国的教育,却在实践中碰到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于是他边办学边修正自己的思想直至创造性地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1927年起,陶行知在他所创办的晓庄乡村师范学校中先后做了《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演讲,形成了系统的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生活教育理论在晓庄师范学校中得以实践。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体。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与生活打成一片[4]。
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有一句很有概括性的话,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强调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指出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救出来,并强调人的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即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化,在生活中去汲取知识并实施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寓教育于生活[5]。
2、社会即学校
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推陈出新,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主张真正把学校纳人社会之中,打通学校和社会并把二者融为一体。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6]。
“社会即学校”是要求“以社会为学校”,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把整个社会或乡村当作学校。”它的涵义:一是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二是学校不得关起门来办学,必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三是运用社会力量,由群众办自己所需要的学校;四是从培养目标说是培养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的具有“生活力”和“创造力”能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普通劳动者;五是从教育内容说,要以社会为课堂,使学校的教育内容更丰富。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它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一个过程。先是针对当时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陶行知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即教学合一,后来才进一步提出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由此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7]。
他坚定地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8]因此,“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都要以做为基础”,“以‘事’为我们活动的中心”,并强调“不做无学;不做无教”。教学做合一,是基于他对中国教育的弊端的分析:“中国教育有两个普遍误解,一便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就是学,用手干便是做;二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此之外便不是教育。前者使得做、学、教分离开来,导致知和行的脱节、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分离,导致“读书人”、“伪知识”阶级的出现;后者则导致教育不与实际生活发生联系。”[9] 陶行知由此提出所谓“做”就是要在劳力上劳心。此时的劳力是“做”,劳心亦是“做”,自己有所进步收获便是“学”,在做中若对他人有影响即为“教”。真正的“教学做合一”要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用实际遇到的问题引发“做”[10]。因为从生活中发生出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是实际的学问。它的试验室是大自然和大社会。
(二)教学论思想
陶行知以“教育为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他立足中国社会与教育实际,开展了诸如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科学教育、普及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在这些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渐构建了系统、完善的教学论思想体系。
1、培养“真人”的教学目标论
在陶行知看来,传统的教学培养出来的是“死了的书呆子”,无法为时代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基于此,陶行知提出培养“真人”的教学目标论,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将培养“真人”作为教学目标与人生目标,其提出的“真人”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自身素养和目标志向两个方面。“真人”是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其所学的是真知识,即从经验中、从思想与行动的结合中而产生的知识,所追求的是“高尚的生活,完全的生活,精神上的生活,永久继续的生活。
陶行知培养“真人”的教学目标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线,以致力于社会改造、国家进步为目标的思想主张,统合了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通过“真人”的培养而向美好生活迈进。
2、立足生活的教学内容论
陶行知主张“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只有以生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教育才能满足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发挥其社会价值。立足生活的教学内容是一种动态的教育素材,属于“活的教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陶行知主张“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他认为,活的教育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活泼的精神,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所以教育工作者就要随时随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才。因此,陶行知主张要“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教导学生要用活书去学习、去生活、去建设、去实验、去革命,用活书来改造社会。
3、师生共进的教学过程论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具体实施,陶行知针对传统的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做”的教育过程。他认为,教师与学生没有严格的界限,“每个人都是在教做,也都是学做。‘会做的教人,不会做的跟人学’是我们的座右铭。”当然,陶行知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凸显师生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陶行知师生共进的教学过程论淡化了师生的界限,构建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他主张师生在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相互传递、人格的相互磨炼及技能的共同增进,更多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及师生交往的功用,使教学更能贴近学生实际,促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均有所学、有所进。
4、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法论
陶行知注重教学方法论的构建,从三个维度对教学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从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来看。陶行知为更好地统合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的关系而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以“做”来决定学与教的方式,统合了师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能够和谐统一,使教学方法能够与教学各环节、因素深度融合,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实效。
二是从其教学方法论构建来源的维度来看。一方面,从继承上来说,他继承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根据杜威的五步教学法而将其演变为“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此外,他还提出了“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的治学次序。另一方面,从现实上来说,他在中国开展了乡村教育、普及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11]等,根据教育类型的不同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三是从教师专业素养的维度来看[12]。他认为教师要具有“共和精神”,即“就是不可摆出做官的态度,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自己先把事情弄得清楚透彻,同时也要在与学生的共同参与、生活中了解学生实际,以便于有意识地调整教学方法,努力使学生明白。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说。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
“生活即教育”指导着家庭教育是要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去教育。家庭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使其社会化,培养孩子使其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具备的素质如情感、意志、品格、生活技能及家庭伦理等,都必须在家庭中得到训练。这些素质绝不是智育或特长训练能涵盖的,只有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与家人的互动才能逐渐养成。只有经常参加家务劳动, 才有可能使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关心他人、有孝心等良好品质,也都是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养成的品格。所以,家庭教育不能离开生活这个中心[13]。
(二)对有效教学的启示
1、发扬民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陶行知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主张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学做的分离。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但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容器”,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获取知识的主体。学生如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再好的“教”或“教学”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要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需要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来对待学生,要多给学生以宽容和理解,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要解放学生的创造力;第三,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动、自觉的精神;第四,运用民主的教育方法。只有以尊重和爱护学生为前提,以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过程充满激情与活力为条件,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因材施教,顺导学生的能力去教育
陶行知的因材施教指导思想是,“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着重个性”。他强调,对待不同的学生,应施以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他曾打过一个比喻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教学活动也是同理,即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各自最佳的发展。
陶行知把因材施教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则。他指出,有特殊才能的,也应加以特殊的教育,以使其才能能充分发挥。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之幼苗,使得有特殊才能者的幼苗不致枯萎,而且能够发展。陶行知在其卓有成效的人才教育的实践中所坚持的原则就是“以期因材施教,务使各得其所”。
同时,因材施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因此,因材施教还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3、重视实践,从学生的经验里进行真知识的教育
陶行知特别强调学习书本知识必须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作为教材的书本知识往往是以概念、原理、公式等形式出现的,一般均偏于理性,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要使学生接受和理解书本知识,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陶行知在其《科学的生活》一文中提出了科学学习的“六步法”,即“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说,假说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这也是“教学做合一”所提出的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要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陶行知所说的“做”实际上是要求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也就是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
4、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陶行知在其《教学合一》一文中论述了孟子的“深造自得”的思想,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我提高,要以教为学,教学相长。他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精神”。教师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也就是说,教师的教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因为,“必定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14]。教学过程可以看成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陶行知所推行的“小先生制”[15],也与教学相长有着渊源上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汪楚雄.陶行知与中国新教育运动[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3):48-51.[2]魏波.民主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 36(4):97-104.[3]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J].教师教育研究, 2000(5):2-12.[4]邹晓东, 吕旭峰.论陶行知对杜威生活教育思想之超越——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性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 2009(6):60-66.[5]刘梦.“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22):4-7.[6]陈霞.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甘肃科技, 2009, 25(6):156-157.[7]张永英.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及哲学认识论思想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 2007(4):53-55.[8]侯怀银, 李艳莉.“教学做合一”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 2013(8):16-23.[9]成尚荣.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2005(5):84-88.[10]徐莉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之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 2007(3):80-83.[11]金林祥, 李庚靖.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1):77-81.[12]申国昌, 程功群.论陶行知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16-121.[13]沙银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家庭教育[J].教育探索, 2009(10):9-10.[14]张炳生, 张东萍.陶行知教学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 2009(11):6-8.[15]李吓琴.陶行知“小先生制”再解读[J].福建陶研, 2010(1):30-32.
第三篇:作为人民的一名公仆(共)
学习“四要十不准”心得体会
——沈妮
作为人民的一名公仆,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一个标准的规范,参加工作以来, 单位也规定了很多约束我们行为的规范,但大多是形式上的规范而已,规定并没有严格的执行,我们工作懒散,大多数职工工作拖拖拉拉,不按时上下班,有的甚至随时离岗,还有的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打游戏、炒股票等等,有的甚至酒后上班。
上班不认真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根据这一情况,特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执行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规定》并且我局在8月12日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四要十不准”规定。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此规定绝不是以前那样的不执行空文,职工如违反规定中的任何一条,都将受要应有的严格的处罚。
通过学习我发现:规定一出来,再没有人上班迟到早退了,上班时没有人上网打游戏,,上网聊天了,办公室里空气清新,没有酒味了,更没有人上班打磕睡和没事乱打手机了。
总之,“四要十不准”规定一出,全体职工反应相当激励,不但工作认真负责,办公室的环境都焕然一新。
第四篇: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的教师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的教师,我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热心教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热爱学校,关爱学生。在学习中,我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生活中,我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我跟学生成了好朋友。
用心教书,用爱育人。工作主动热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采取了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的方法。在课堂中也一样,我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发的谈话政策,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孩子不把学习当成负担,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由爱学变成乐学,我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学生们常常说:“上语文课,时间过得特别快。”同时,我还常常与家长沟通、联系,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家长不要一味为了赚钱而忽略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必须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经过努力,我任教的班级有了不断的进步,这进步,不仅仅只是成绩方面的,还有能力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班上的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第五篇:最伟大的教育家读后感
《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读后感
《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是我开始看的第一本书,之前自己有翻阅过《理想国》、《美国学生历史》、《谈季羡林》等书,大多是别人推荐,有感悟但未做记录。读书也讲究方法,在戴老师的几次教授之后,略懂读书应该注重的几个要点,并不是随意翻阅走马观花。在阅读、总结和分析之后,再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之前的自己像是井底之蛙,不会跳出自己的专业向外看,所以不知道自己定位在哪里。之后我会努力的把自己空余时间用书来填满,让自己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
此书描述了18位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观点的精华。包括苏格拉底的确定定义的教育;柏拉图的城邦教育;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耶稣的平民化教育;昆体良的雄辩家的教育;奥古斯丁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夸美纽斯的人权教育;洛克的绅士教育;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裴斯泰洛齐的平民教育;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纽曼的大学教育;杜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蒙台梭利的个人能力教育;布伯的关系教育;尼尔的心灵自由教育;弗莱雷的自由教育;伊里奇的非学校化教育。
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的人物,在苏格拉底辞世大约15年之后才出生的亚里士多德。这三位教育家都是我比较喜欢的。首先说说苏格拉底,虽说他晚年因“蛊惑青年”和“不信仰雅典城的神灵”罪名被控告,却难以降低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他总是顺应自己的心意做事,在当时事被认为最有智慧的智者,他往往会进入一种失神状态,是因为在思考问题。他自己认为他的智慧只是无知的表现,他勇于承认自己无知之处,从不把自己不知道的事说成知道的事。对于这种品质,现在的人却极度缺乏,不懂装懂,甚至将人领入误区。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其一是要劝说每个人不应该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实际利益,而更是要关注自己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其二是教学相长,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信息、其他课外知识及对环境的敏感度有些超过于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身边人的优点,每日可以了解自己收获是什么,这样就不会有所谓的空和落差。
柏拉图的教育观点总结为以下几点:1.为了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为了对经济、社会、政治等不同角色的选择。2.为了对经济、社会、政治的评价。3.为了提供更多地生活机会。4.为了维护精英统治。5.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理想国》开篇讨论了正义在城邦生活以及个体生活的本质。他美好的展望了一个理想城邦的目标,希望能带来更好的生活,其创造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他利用通俗易懂的实例来解释,来告知大家物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变化的,那么我们的判断出了感性认知之外还应有某些理性因素。我认为这些理性的因素是个体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历练中,通过自己的实践而习得,所以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事情就变得尤为重要。就像一个好习惯在一个好的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执行,会利于个体积极的去培养和形成,如果在比较恶劣、总是会挑战底线的情况下,好习惯就极难养成。如正确判断了对或错,理性思维也随之而形成。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就更加的针对具体的个人。他是经验主义人士,追求自由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解决人的问题:包括本性、习惯、智力。人类的本性最终会发展到理性和智慧的层次,本性是极难改变的要素,习惯和理性需要互相协调,互相修正。受习惯的误导,理性也完全可能变得不准确了。
卢梭也是我喜欢的教育家之一,他提倡自然主义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儿童的权利,而不是责任,对于儿童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不干预,他认为童年时为了成年做好准备,而且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在现代的教育中,往往还是会有很多所谓的大道理告知儿童,因为怕做错,让他们整日处于“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的状态,儿童还是要自己体验过后才能获取更为深刻的经验,这种经验不是口语相传,苍白无力的。
对于其他的教育家,也曾接触到过,但只是名字比较熟悉,通过这本书,我对他们的主要思想和事迹有了大致的了解。比如,耶稣的平民化教育是以仁爱来感化世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奥古斯丁的精神世界的教育,主要是主张权威先于理性,信仰先于理解,需要解决人自身的矛盾冲突。夸美纽斯的人权教育,是第一个伟大的国际教育学家,认真制定全民教育方案的第一人。洛克的绅士教育是开放的、仁道的、理性的。注重阅读和写作。
现代中国教育融合了中西方古典教育精髓,并随着时代的改变不断的创新,我相信未来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会越来越好。但在我国,家庭教育这一块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而孩子又是民族的延续和创新,所以为了下一代,多关注学习教育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我认为我们需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把他学习的过程看做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给予引导,制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氛围。
张丽萍 2014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