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叛逆心在爱心和赏识面前崩溃王建军
让叛逆心在爱心和赏识面前崩溃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王建军
内容摘要:为师几年,也做班主任几年,发现叛逆心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易变,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爱与老师顶牛、爱钻牛角尖;不能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与指导;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爱心。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样?如何帮助他们走出逆反心理呢?
关键词逆反情感自尊心赏识
先看一个案例:我班有一位学生叫沙晓晓,家住盱城北头,每天回家坐公交车,有时不方便,我骑车帮她递到家,这样她就较听话,也爱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后来我发现她上课老是开小差,做小动作。这样三番五次,我比较生气,当面批评了她,让她写了保证书,并且把她的座位排在后面,同时让她和男生坐在一起。她的保证书是这样写的:
‚我保证从今以后抓住课堂40分钟,在课堂抓住40分钟效率,不开小差,不跟别人在自习课上皮闹,认真学习,把头发扎起来,绝对不反抗老师的决定,尊重老师的决定,保证下次考试在全班前5名之内。‛
但是她没有改变,成绩一天天变差。找她谈话也无济于事,我非常着急。一天我和另外一名同学谈话,提到了她,把我对沙同学的内心想法和苦恼都说了出来,没想到这名同学是沙晓晓的好朋友,把我的话全告诉了沙晓晓。下晚自习之前,沙晓晓找到了我,要第二天请假,原因是身体不舒服,并给我一张纸,让我不要看。我没有批假,让她如果明天还是不舒服,打电话请假。她说没事,我不请假了。说完便离开了。走后,我打开那张纸,这样写道:
‚Dear 班主任:
‘老班’这个名字我叫习惯了,我呢,希望这样亲切的叫您。希望您能原谅我的无知和冲动,做出了那么多令人伤心的事,我一开始没有真正去了解您,而是那么无知地去理解你的好意。一开始气您,是我身为一个女孩子最起码有的不便因素男孩子和女孩子坐在一起,但毕竟男女生之间有诸多不便啊。不瞒您说,1
我成绩的下降,因为这段时间没怎么去认真学,而是跟您斗气。放心,期末考试你会看见一个全新的我,我会努力争取,不仅为了我自己,还有这个班级的荣誉,我会冲一次给您看看,证明我自己,我也是一匹黑马。我才没有那么抑郁!只是感伤罢了,高中的生活不比初中,充满艰辛。……老班,注意点身体,您累了吧?不过我还是希望看到快乐的您哦!……‛
最近她的状态非常好,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隔三差五我找她谈谈,她感觉非常满意。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学生的成长过程往往都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发展不平横,如: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易变,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爱与老师顶牛、爱钻牛角尖;不能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与指导;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爱心,甚至叛逆等等。
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他和中学生执拗性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是中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一、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
在家不听父母话,在校不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时有逃课现象;对学校倡导的事往往对着干,甚至不时搞点恶作剧或破坏公物。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
二、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
再看一个案例: 侯兴壮同学是从25班调到我班的,一天班长向我反映,他上课英语课时与老师顶嘴了。我问是什么情况,班长说,老师向全班同学问一道选择题的答案,他说选E,因为只有A、B、C、D四个选项,所以老师非常生气,批评了他,他便和老师顶嘴。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这个老师上课我听不惯,并且在课堂上还经常挖苦我。”快放暑假的时候,他找我借钱,我问做什么用,他开始不说,过一会流出眼泪说:“我25班的班主任要调离我们学校了,我想买个礼物送给她。”我说:“不一定要买礼物,和你以前的班主任老师谈谈不也行吗?”他流着眼泪说:“她对我太好了。”
从本质上讲,叛逆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个体对于外界的教育引导所采取的一种负向的心理活动。这是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这一严重心理障碍的成因较复杂。主观上学习目的不明确,尚未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性格上活泼爱动,甚至不失聪颖和机灵;主观能动性较强,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客观上有社会阴暗面的影响,有应试教育各种弊端对其精神的压抑,或极强的自尊心遭到伤害等等。
中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不是固有的态度对抗,而主要是教师在教育引导时某些特征诱发的结果。例如在教育学生的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一旦了解到教师的行为动机不是有利于他而是另有所图,就会产生心理对抗。又如,教育时不顾及学生当时所处环境就会诱发学生的感情障碍,是学生紧闭心扉,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育采取排斥态度,而拒绝接受本来就能够接受的东西。由于对学生的教育无限制的重复,啰嗦,致使学生感到厌烦,转而形成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其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帮助措施
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条件、个人认识和个人经历有关,而其直接作用的一般是三种心理因素:首先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对教育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其次,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不能正确的估计自己,过于自信、自负。第三,受好奇心的支配。因此,在实施矫正策略时,要对症下药,因情而变,且应主要采取理解和疏导的方法为主。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确立适合的教育目标
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对这些同学须真诚相待,并主动与他们沟通思想,通过交谈,统一认识,达成协调
感情以取得学生信任之目的。为此,我主动与之谈心交朋友,尊重其人格,发现闪光点,给予信任和激励,用其所长,启迪其自爱自强,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如我班的李小龙同学,爱好运动,不喜学习,而家长管教甚严,最终导致矛盾尖锐,常与老师对着干。针对其特点,我先与其家长交谈,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特点;再与李小龙交谈,使其理解家长的苦心;最终父子和好如初。同时,改革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课堂教学,大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为其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开辟适合其表现的舞台。现在,大多数老师反映李小龙同学比以前较能听话了。
2、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首先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其次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再者是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青少年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叛逆心理的正效应。
教师要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叛逆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切忌偏颇,讲道理既要讲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讲有害或坏的一面,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逆向思维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5、注重对产生负向叛逆心理的学生的疏导工作。
对学生中已经或既将发生的负向叛逆心理,教师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办法,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学生产生负向叛逆心理,内在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但他们思想开放,单纯耿直,敢想敢说,只要道理明白了,转变态度也就指日可待。对这类学生的疏导重在讲明道理,消除错误的认知因素;其次,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打动学生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其三,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媒介,提高疏导工作成效。
6、将赏识进行到底
有人说,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赏识是学生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做了很多年的班主任,我一直以赏识为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慈爱往往多于严爱。通过赏识教育往往能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我想有这两个方面:
1、真诚信任地赏识。只真诚地赏识学生才能接受,感觉到你是真诚地对他,他也会真诚地对你。从而消除逆反心理。
2、贴心关爱地赏识。每个学生都有某一方面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赏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他们就会从潜意识当中发现自己有着很优秀的一面,从而带动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进取心,并且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会做得非常好。感受到你的爱,也就不会逆反。
综合起来讲,对学生叛逆心理的矫正主要应采取走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针,而不应采取政治说教,更不能采取压服式,否则,我们的教育活动只会是竹篮打水,到头来只是一场空,甚至还会使学生的叛逆心理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更为严重。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大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教育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时,2008年5月版
3、《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时,2008年5月版
第二篇:让孩子在爱和赏识中健康成长
让孩子在爱和赏识中健康成长
一、背景简介: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截然相反的。孩子是变化发展的,教师的观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的。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才会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发展,我们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人类需要爱,社会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孩子需要爱。切莫因学生的某些不足就对他们放弃培养和转化。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二、案例过程:
2008至2009学,我教四年级语文时,学生刘旭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贪玩,考试成绩经常是个位数,老师头疼,同学厌烦。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采取“小步勤挪”的办法,耐心辅导。我与他达成如下协议:听写字词,以5个为基数,多对一个,奖励2分。为了得到奖分,他上课开始认真写字了,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有了转变;听写虽然不达要求,也有了进步。我每次奖分时,他向同学们投去羡慕的目光,轻轻地叹息着。我发现了他追求进步、渴望得到认可的优点,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你把错字写会,老师二次听写,如果你全对,奖励5分,怎么样?”他点点头,算是对我的回答。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主动地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老师,我改写完了!你什么时候听写?”此后,他多次得到奖分,心里美滋滋的。一次听写字词,他居然全对了。我给予他双倍加分、免一次作业的奖励。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自发地叫好!这是有史以来刘旭第一次全对,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
我认为刘旭已经彻底变好了。好景不长,刚上语文课,一位女生眼泪汪汪地的报告:“老师,我的钢笔下课时放在桌子上,回来怎么也找不到了,那是星期天爸爸花了三十多元钱才给买的!” 我马上意识到班里出现“小偷”,怎么样解决问题,又不伤害学生呢!我马上进行了调查,下课时,只有刘旭没有出去玩。许多同学要求检查刘旭的书包。我慎重地说:“也许哪位同学拿着用,没来得及说,下课后给送回去。” 刘旭低下了头。下课后,我把全班同学带到卫生区打扫卫生,让他负责擦黑板。上午放学时,那位女生找到我:“老师,我的钢笔找到了。”我和他进行一次长谈:“刘旭,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困难对老师说,老师帮你解决。”他泪流满面地承认了错误,保证不再重犯。一次,刘旭偷拿了两本书,醉酒的爸爸追打到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将孩子狠狠地摔在水泥地上。“孩子有错可以教育,不能伤害孩子!”我和老师们冲上去用人墙将孩子围在中间。孩子的爸爸在愤怒之下,失去了理智,“谁拦我,我就打谁!”挥舞着拳头冲向人墙,我们没有退缩。孩子得到了保护,我们手上、身上都留下不少的伤痕。最后他爸爸留下了手臂不敢动的孩子离去了。我与崔老师将孩子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轻微骨折,我们垫付了医药费,并将孩子送回了家。孩子被打怕了,拉着我们的衣服,不让老师离去。看着这可怜的孩子,我们心如刀绞。我和崔老师密切配合对家长进行了说服教育,直到家长以人格担保不再打孩子,我们才离去。此后,我们多次探望孩子,并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使刘旭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班里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渐渐地在同学中有了威信,对学习感兴趣了,认真写字成为他语文课的主要内容。看着这样一名后进生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
三、反思感悟:
1、原因分析: 行为规范不良的刘旭,由于父母离异,从小缺乏母爱,父亲信奉“棍棒教育”,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较少,发现不良习气非打即骂,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但是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但是“恶习”难改。爸爸有时对他关心不够,有喜爱的东西,没钱买,导致发生偷窃行为,以至于干了这件不该干的事。
2、措施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首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从细节入手,从易到难,采用奖分的办法,激发他在学习上追求进步、渴望认可的本性,逐渐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在集体教育行为中,他由于学习上的努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在班级中有了威信,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取得了进步。
其次,偷窃行为往往与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及个人缺乏自制力有关。我在弄清学生偷窃行为的动机后,在为他保有自尊的情况下,以正面教育为主,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教师任何时候都应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挖掘其积极因素,切不可进行心理打击、变相体罚,说不该说的话,挖苦讽刺训斥都不可取采用了为学生保密的原则,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为前提,引导他的情绪和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于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使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我正是将事件简单化,人性化,起到了借他山之石的作用。
3、效果分析:
由于家庭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刘旭任性、孤独、自私、说谎、情感不稳定的性格特征,如果老师放任自流,那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发光的金子,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对刘旭在学习上采用“小步勤揶”的激励措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批评教育效果好。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偷窃事情发生后,当发现犯错人时,我庆幸自己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脑教训他,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处理这件事。而是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刻骨铭心,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这次事件正是我冷静、巧妙的处理,让刘旭以正常的心态及时改正了错误,为他今后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4、教育反思: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学生就会在不断被赏识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刘旭更是渴望获得赏识,他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依靠教师“孤军作战”,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景,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实践告诉我们,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时雨点红桃千树,和风染绿李万枝”,经常赏识你的学生,必将会迎来桃李芬芳的春天,让你品味到“百花争艳”的教育美景
第三篇:家长教育心得)让小孩在体验爱心和责任中成长
让小孩在体验爱心和责任中成长
八2班
身为人师,从教17年,常感“育人”之艰辛;而今,家有女儿初成长,更感“教子”之不易。常闻身边同事和家长感慨:时下的孩子自私狭隘,缺乏责任,以自我为中心等。言语尽管有些过激,却也反映了对小孩教育的处境之艰难。不论 “育人”还是“教子”都是一项工程,一项需要精心付出、精致雕刻、长远规划的工程。究竟如何对小孩进行施教?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显然过于“超脱”;关注学习是现实的,但过分关注成绩却太功利。故而,在尊重小孩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其宏观调控,精心规划,倾心培养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结合个人浅陋之视野,简单之阅历,曾对学生的培养有过粗浅的思考,认为品德的培养和塑造是“育人”中的重中之重。人,先得讲德,其次讲才。没有德,才又何用?愚以为,即便不成才,亦不能不成人。“教子”当然要从德行入手,方能有所作为。明礼诚信,尊重他人,孝敬长辈,乐于奉献,勤奋学习等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如何在小孩的教育中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以求达到教育小孩之目的?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有感于冰心这句富有哲理的点化和对学生品德培养的粗浅实践,深感爱心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教育小孩之关键。因为,拥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就能拥有其他良好品质。哲人曾说:爱心和责任感是人类道德的基石,诚哉斯言!
教育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唤醒。说教是一种教育方法,但很多时候,说教的力量只能维持一时。“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很欣赏这种体验式的育人方法,它一种科学的育人模式,更是一种有效的育人载体。体验式教育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小孩形成正确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启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内省,自我觉悟,从而内化为自觉行动。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
八2班 说实话,正式入学时就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而且也初步养成了阅读习惯,这一点小小的收获其实得来不易,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过程。
就像无数个当代家庭的无数双年轻的父母一样,我们自觉自愿、全心全意地担负起父职、母职这项特殊的、长期的、隐含又显见的事业。当下早教研究的理论成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确立家庭教育的理念、思路,而且可以直接帮助我们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
一般来讲,孩子长到1周岁以后,就很自然地习得一种“母语”。不管这种“母语”是普通话还是临歧话、威坪话、汾口话,总之,一个孩子能够在1年多的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一种语音体系,这是一种奇迹般的语言学习能力。在婴幼儿大脑高速发育的阶段里,这种语言学习能力基于以声音为媒介刺激听觉器官,达到大脑理解,形成“听觉语言”,也叫口头语言。以此原理类推,如果以文字符号刺激视觉器官,达到大脑理解,就能形成“视觉语言”,也就是书面语言。对于婴幼儿来讲,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可以同步发展。
在我们一贯的经验里,都会认为对婴幼儿进行识字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其实,学习视觉语言并不比学习听觉语言难,甚至更容易。这是因为人类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比听觉强得多,人一生获得的信息有80%来自眼睛,每一个3岁的孩子都能用眼睛记住数以万计的事物形象,记住几百到上千个汉字形象当然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那么怎样对婴幼儿进行识字教育呢?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孩子1周岁以后,把家里大多数物件贴上汉字标签,房门上贴“门”,沙发上贴“沙发”,墙上贴“墙”,等等,生活中处处有字,处处有人给他读字,让孩子耳濡目染,继而潜移默化地理解。识字卡片是很平常的识字工具,正面是图,反面是字,可以先读字后看图,也可以先看图后读字,一天教一个到几个不等,一次半秒钟到几秒种不等,大人快乐地指读,不必解释,孩子慢慢会把字与物联系起来的。就
让孩子爱上阅读吧 八2班
说起女儿,认识的人总会这样说“你女儿好文静,真乖。”也有人会这样问“你是老师是怎样教育你的女儿的?”对于第一句话,我是一笑了之;对于第二句话,我也不知道怎样回答,虽说自己是个教师,但对于女儿的教育,我并没有花上多少时间,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是她妈妈在她身边,我因为工作在乡下,只有在周末才能与她们在一起,也就根本说不上什么教育了。要说女儿的文静,除了她妈妈的教育之外,对她更有影响的就是课外阅读了。
女儿很喜欢阅读,可以这样说,假如她做错了一件事,你要惩罚她:是不吃饭还是不看书。她的回答往往让你啼笑皆非的:宁可选择不吃饭,也不选择不看书。按她妈妈的说法就是看书都有点走火入魔了。所以,当女儿拿起书的时候就是她最能静下心的时候,也许正因为阅读,让她显得很文静,也就成了别人眼中的乖乖女了。
说起女儿的阅读,可能与自己也有关系,我是一个小说迷,一有空闲就喜欢看小说,天南地北的都看。所以,小时候就喜欢给她买一些小人书,让她自己看。
像习得听觉语言一样,伴随着每天的生活进行学习。当一家人在吃香蕉时,就可以强化认读一下“香蕉”两字;外出散步,望见飞机飞过蓝天,就在随身携带的纸张上写出“飞机”两字让孩子及时认读。
勤于学习,树立榜样
八2班 中国的父母都是“无证上岗”,无论你有没有做好做父母的准备,有没有掌握养育孩子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只要孩子一落地,你就是爸爸或妈妈。所以,在中国最容易的职业是父母,人人都会,且永远不会下岗。
在滕叶子三周岁前,我也是这样的父亲,什么也不会,什么也没学;不是不去学,而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哪有当爸爸妈妈还要学习的?”于是跟大多数家长一样,任她自然地生长,吃饱,穿暖足矣。当有一天,偶然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之后,这才意识到我已浪费了教育孩子最宝贵的黄金三年,懊恼不已,后悔不迭,但我想“只要开始,永远不晚”,更何况孩子也不大,才三岁多。于是饥不择食的通过各种方式去搜集、借阅、下载、购买各种有关早教或家教的书籍和资料,忙的不亦悦乎。从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到冯德全的“零岁方案”;从蒙台梭利教育法到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法;从铃木镇一的《神童作坊》到阿黛尔•法伯与伊莱恩•玛兹丽施的《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至今四年多来,这样的工作一直在不断地持续着,不敢懈怠,而且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越发觉得时间紧迫。
翻过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孤陋寡闻,越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式方法上的不当,越觉得教育孩子是一项博大精深不可复制的艺术,于是更加努力地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爱好学习,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父亲,想用思想去影响思想,用行动去改变行动。
爱的教育
八2班
我非常爱女儿,常会抱抱她,每天都会告诉她,妈妈很爱很爱她,孩子感受到我深深的母爱,也是与我爱她一样的爱着我,只要她认为什么好的东西,她一定会同我分享。在学校里,也喜欢与同学分享好的东西。每一天,在学校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在我接她回家的路上,她都会细细的与我诉说,当她受到表扬,我就表现的无比自豪,趁机表扬她一下,这时她都会很高兴。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让她感受到,要做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人。比如,每一次上街或在家里,碰到乞讨的可怜人,我总是拿些钱给小玉,让她送给那个可怜的人,现在她都养成了这个习惯,每当碰到这样的人,都会主动拿钱给她们。记得地震募捐的时候,小玉一直问我关于地震的情况,看到电视报导的,她感觉他们好可怜,把她自己的所有攒得零花钱都捐了,还让我另外拿出大钱来。小玉也爱家中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她一直都很孝顺。还有我生宝宝时,对带过她的阿婆,现在当成了亲阿婆,经常用自已的压岁钱去给阿婆与爷爷买礼物,家中有什么好酒也是常给爷爷拿去。孩子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