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演讲稿

时间:2019-05-15 16:0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考试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考试演讲稿》。

第一篇:教师考试演讲稿

XXX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材是«XXX»。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XXX »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单元第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看铺垫作用。因此,本框题在XXX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XXX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XXX理论,是以后XXX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XXX 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XXX2、过程与方法目标:;XXX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XXX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XXX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XXX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2.教学难题:XXX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XXX是一门培养人的XXX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XX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活动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程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直观的感受。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列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相关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选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此外,我还重视教材中疑点的讲解,并适当对知识点进行引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和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有利于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我的板书设计是:XXX

5.布置作业。针对XX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设计了分层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XXX

七,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2.根据策略的选用

(1)运用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内容所对应的XXX现象,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缺乏对这种现象的深入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体验,促使学生对该理论进行思考和认知,做到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的统一。

八,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说课老师:XXX

第二篇:教师考试

2012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要点】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注重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案要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简述如何激发学习动机。【答案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答案要点】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5.简述课堂提问的涵义及基本要求。【答案要点】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有:(1)合理地设计问题;(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要目的 明确,把握好时机;(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6.简述虚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答案要点】

(1)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的共享;有利于青少年交往范围的扩展: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不同自我的认同。(2)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信息混乱;网络成瘾;群体极化。

五、案例分析题(1.一次公开观摩课上,老师让她坐下来.温和地说道:“没关系,老师知道你其实已经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来.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这个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要点】(1)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的共享;有利于青少年交往范围的扩展: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不同自我的认同。(2)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信息混乱;网络成瘾;群体极化。

2.某校初二班主任王老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在偷偷地看信件,抢过来一看,发现原来是一男生写给她的求爱信。她是从家里出走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请问王老师的行为是否正确,她的解释有没有道理?请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王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答案要点】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2)教师虽然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批评的权利,但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材料中的教 师在未经学生许可的情况下,在全班同学面前念她的私人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学生虽然 是从家里离家出走,但是出走的原因与该教师的不当行为有因果关系,教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中学德育方法中的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的方法?应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方法? 【答案要点】

(1)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 的方法。(2)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 方法。(3)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奖励两种。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 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种:颁发奖状、发给 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4)运用奖励与处分要 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注重宣传与教育。

2.结合实际,试论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答案要点】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 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河南省2011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

四、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案要点:(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答案要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答案要点:(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4.简要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答案要点:(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5.论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答案要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6.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答案要点:(1)要从实际出发;(2)要全面安排学习和生活;(3)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4)要有灵活性。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校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

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未经家长同意,便辍学回家。

(1)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

(2)请加以分析并谈谈赵老师应该怎么做?

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生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1.答案要点:(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2)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甚至是退学,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2.答案要点:(1)说明很多教师不能以身作则,通过示范性的方式、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主动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2)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看,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居高临下,缺乏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3)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和道德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

六、论述题

联系实际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答案要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能动性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个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2.试论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答案要点:(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河南省2012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2)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教学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3.简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进行教学。答案要点: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②精心组织内容; ③采用启发式的教与学的方法。(2)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 ②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③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要使有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进取的学习动机,并依靠这种动机调整自己的注

意,使自己经常处于最佳的有意后注意状态; ③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4.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要点:(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性能力;(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5.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和教育作用。答案要点: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6.提问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1)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确定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有关的学习内容或学会了某些特殊的知识点;(2)提问给学生提供了对理解水平进行自我监控的机会,使学生确定他们是否理解了所呈现的信息,是否需要帮助;(3)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索,难于和同事搞好团结。你怎么看待小李的想法和做法,试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小李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妥当。(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性格开朗的教师更容易被学生、同事所接受,小李应该尽量地改变自己的性格,以积极的心态融入集体当中。(3)小李的教学水平也许很不错,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同样承担着教学研究的工作,只有融人教师集体当中,大家合作学习研究,才能真正进行教学研究以解决教学的实质问题。(4)小李应该更多地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以改变在同事、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和大家搞好关系,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2.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

请问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答案要点: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六、论述题

1.把一块铁和一块木放到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一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

2.试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答案要点:(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2.答案要点:(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2)设置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不是他人为自己设定时,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目标。(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种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子努力与否的结果;另一种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索还有哪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

(4)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在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

(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学生在某个任务上的失败通常是由于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达给学生就很重要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

(6)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运用反馈时,要注意的是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学生适当的行为,对他们所表现出的期望行为提供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

河南省2009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我国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答案要点: ①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②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③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要点:

①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

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特定性原则。④生成性原则。⑤有效的监控。⑥个人自我效能感。

4.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①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②提高学生心理索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③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5.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

①通览教材,全面理解。②精读教材,深层领会。③精细加工,再创教材。

6.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

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③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我在家准备了教鞭,立了家规,不听话就请他挨鞭„„” 试运用所学的职业道德知识对袁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答案要点:

①袁老师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②袁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教师要制止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行为,不能体罚学生,更不能怂恿家长体罚学生。③袁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优缺点,因势利导;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探寻有效的教育方法。

2.拒不上课,致使其所担任的教程被迫叫停,学校领导多次找薛某做工作,但他仍不去上课。试运用所学的教育法规知识进行分析:薛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要点:

①薛某的做法不对。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享有教育教学权的同时,也应履行教师的各项义务。薛某在任职期间不上课,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③薛某擅自停课导致学生不能参加正常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学活动,违反了<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答案要点: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答案要点: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河南省2008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答案要点: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简述教科书的作用。答案要点:

(1)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2)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3)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的依据。(4)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统筹安排本学科的各种活动的依据。

3.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部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使学生继续努力。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5.简述说课的作用。答案要点:(1)说课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交流提供了平台。(2)说课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3)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6.学生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学生管理的复杂性(2)学生管理的全面性(3)学生管理的教育性(4)学生管理的周期性(5)学生

管理的沟通性。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是因为个别学生素质太差,拿他们实在没有办法。

请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答案要点:

(1)张老师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2)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人格,不能体罚甚至侮辱学生。(3)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永远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取决于教师是否对学生倾注了热爱之情。

2.事后,被曝光的两个当事人精神受到强烈刺激,甚至差点为此自杀。

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该中学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1)不正确,该中学电视台拍摄并曝光学生违纪行为是违法的。(2)该中学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肖像权。(3)该中学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4)该中学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5)学校应承担侵权责任。学校应当停止侵害并向学生及其监护人道歉,赔偿受害学生的精神损失。

六、论述题

1.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1)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2)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3)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4)掌握知识与智力发展相互转化有其规律和内在机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2.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答案要点:(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2007(A)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

四、简答题1.简述高中德育目标的基本要求。答案要点:(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2.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案要点:(1)发展性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主体性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完整性或学生的身心必须得到全面的发展。(4)个性化或差异性或学生具有个人不同兴趣、爱好、追求、品格的人。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答案要点:(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高创造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答案要点:(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5.教师应如何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答案要点:(1)发掘教材知识和智力教育因素。(2)发掘教材情意教育因素。(3)发掘教材技能教育因素。(4)发掘教材思想教育因素。

6.惩罚的负效应有哪些? 答案要点:(1)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退缩、逃避及说谎行为的发生。(2)过多的惩罚还会使学生把避免惩罚作为行为目的,为逃避惩罚而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

(3)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4)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5)不恰当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压抑心理,从而妨碍智力及创作力的健康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罚站、罚跑步,有时还训斥家长,要求家长采用严厉手段管教。校长多次做他的工作,但他不以为然。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答案要点:(1)张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张老师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3)张老师违背了尊重家长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4)张老师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2.不准进教室上课。两个学生趁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的小河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死。请问:王老师应负什么法律责任?并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王老师应负行政和民事法律责任。王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是应该的。但是擅

自决定学生停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属违法行为。王老师行为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一个条件,应负一定的法律责任。但王老师的行为并未构成犯罪,其行为不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必然原因。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对照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分析制度化教育的弊端。答案要点:(1)网络教育一方面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2)区别:形式上: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选择上: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巾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年龄上:传统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时空上: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

2.试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答案要点:(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为什么教育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答案要点:(1)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2)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卓越成效,必须建立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3)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内容不要求都涉及到。允许就某一点或举例说明,只要论述合理即可)

河南省2007(B)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答案要点:(1)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后代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成熟是指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机能与能力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索。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4)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它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豢。

2.怎样理解和贯彻教学的因材

施教原则?答案要点:(1)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2)贯彻要求: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知识保持? 答案要点:(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有哪些?答案要点:(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

5.按教育目标的层次分,课堂提问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有哪些应用方式?答案要点:(1)回忆提问:有复述、认知和选择等形式。(2)理解提问:有变换、重组、对比等形式。(3)应用提问:有变式练习、说明实际问题、进行推理等形式。(4)分析提问:有要素分析提问、关系分析提问和组织原理分析提问等形式。(5)综合提问:有综合运用提问和综合构建提问等形式。(6)评价提问:有正误判断提问、价值判断提问和风格流派提问等。

6.德育手段创新应从哪些方面人手? 答案要点:(1)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2)开放德育的边界。(3)强化德育的活动性和实践性。(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改善德育工作效果。(5)学科融人品德教育。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他却说:“我课本、粉笔加黑板照样能讲过多媒体。”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马老师的做法和说法进行分析。答案要点:(1)马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马老师违背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3)略加解释锐意创新的内容。2.就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学校担不起这个责任。因此,学校要求其父母克服暂时困难,继续让王海上学。请问: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答案要点:根据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王海因成绩优异,提前取得初中毕业证,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水平,应当视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王海因家庭原因暂时退学应属正当。学校做法是错误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为有特殊天赋的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当地政府和学校应采取适当措施解决王海的家庭困难,使其重返学校学习。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1.对比分析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答案要点:(1)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2)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是:生活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3)传统教育理论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教师中心地位。但易造成脱离生活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生活经验的价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答案要点:(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 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3.你认为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答案要点:(1)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教育具有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民主政治和促进文化发展等重要的社会功能。(3)教育可以通过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提高国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河南省2005(A)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要点:(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系和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2.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答案要点:(1)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缺点提出来的。(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3.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答案要点:(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促进迁移?答案要点:(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编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5.某学生的某次作业字体美观,但错误很多。请你给这位学生的作业写一则40字以内的评语。答案要点:(1)肯定优点。(2)指出缺陷。(3)提出希望或表示信任。(4)有文采且不超过40字。6.简述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答案要点:(1)扬长原则。(2)对事不对人原则。(3)潜移默化原则。(4)合力原则。(5)可接受性原则。,(6)犏爱后进生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但他脾气较为暴躁,对那些不认真听课、上课做小动作的学生经常采用不许进教室、罚站等方式来惩罚他们,对此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但张老师却不以为然。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答案要点:(1)张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依法执教这一职业道德基本规范。(2)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策略的保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4)依法执教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拥护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2.菜市初中制作校服,每套200元。学校要求学生自愿订购。学生甲非常喜欢学校的校服,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担心父母不同意购买,便向班主任朱老师提出借款购校服,朱老师当即答应借200元给甲。但甲领到校服后迟迟不向朱老师还 款。朱老师找到甲父母要求他们替儿子还款,但甲父母以不知此事为由拒绝还款。最终这起纠纷在校长的调解下才得到解决。在这起纠纷中。班主任朱老师有什么不妥之处?为什么? 答案要点:班主任的这种做法不妥。(1)学生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且没有独立经济能力。(2)按照《: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学生甲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3)班主任在学生甲提出借款事宜时,应当考虑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方可办理借款事宜。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1.试述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答案要点: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分数和排名是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衡量指标,这导致了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班主任一直从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二是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学生必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很多中小学的班干部相对圊定。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而多数学生却缺少机会,学生在社会环境及部分家长影响下,往往把班干部看成荣誉的象征,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改革思路:(1)转变观念。(2)民主化、个性化。(3)加强制度建设。2.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要点:(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①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②对教学的启示。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①反馈信息对学习结 果的影响。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放面学习者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加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⑦奖惩适度。奖惩使用不当会产生消极作用。(4)正确指导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①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②归因方式的不同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意义。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你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谈谈对上述“四个学会”的理解。答案要点:(1)“四个学会”这种教育理念是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所 提出的,它是学习社会的四大支柱,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当始终 遵循这种理念,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2)学 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播者向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化。(3)学会做事就是“学会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教师应从教会某种职业的实际技能转向注重培养适 应社会的综合能力。(4)学会共处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 基础。(5)学会做人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过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和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6)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新时期教书育人工作始终应遵循的教育理念。2005(B)年教师职业素质和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中小学教育的一般任务是什么?答案要点: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个性发展。2.班级管理有哪几种主要模式? 答案要点:(1)常规管理(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3.什么是迁移?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①学习任务的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④学习的指导。4.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要点: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5.课堂提问有哪些基本环节? 答案要点:课堂提问的基本环节:(1)合理设计问题(2)把握时机、目的明确、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及时评价与总结。6.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答案要点: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

集体(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小兵的班主任刘老师于是就此冷嘲热讽,并在小兵面前说其父母不为其购买保险是不爱孩子的表现,导致小兵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并使小兵家庭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小兵的学习。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答案要点: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尊重家长,团结协作,其意义就在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而刘老师这种做法反而激化了双方矛盾。其次,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0也是教师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刘老师在班里对同学冷嘲热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致使学生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2.学校还组织教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轮流疏导和看管车辆。该校校长认为这种做法既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一举两得。请问:这所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答案要点:不合法。从学校法律地位方面讲,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人的机构,具有鲜明的.公益性;此外,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而停止教学活动、派教师和学生去看管车辆。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1.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试述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案要点:(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中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答案要点:(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包括实物直观和模具直观的选用、词与形象的配合。(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第三篇:教师考试

数学学科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1,2,3,4},B{x|xn,nA},则AB()

(A){1,4}(B){2,3}(C){9,16}(D){1,2}

2(2)a为正实数,i为虚数单位,ai2,则a()i

(A)2(B

(C

(D)

1(3)函数f(x)2sin(x)(0,

别是()

2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分

A.2,

3B.2,

6C.4,

6D.4,

3a(4)下面是关于公差d0的等差数列n的四个命题:

p1:数列an是递增数列;p2:数列nan是递增数列;

ap3:数列n是递增数列;p:数列an3nd是递增数列;n

4其中的真命题为()

A.p1,p2 B.p3,p4 C.p2,p3 D.p1,p4

xy2(5)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1,则z2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y0

A.4和3B.4和2C.3和2D.2和0

(6)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

可以为()

(A)(B)(C)(D)

(7)右图是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的程序框图,P表示估计结果,则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

()

N

10004N

B.P

1000M

C.P

10004M

D.P

1000

A. P

x2y2

(8)从椭圆221(ab0)上一点P向

ab

x轴

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1,A是椭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B是椭圆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OP(O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A

B.C

.D

. 4222

(9)函数y

x

sinx的图象大致是

(10)已知事件“在矩形ABCD的边CD上随机取一点P,使△APB的最大边是AB”发生的概

率为.,则

AD

=()AB

A.

B.C

D

(11)若曲线

C1

xy2x0与曲线C2:y(ymxm)

0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则: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B.

(,0)∪(0,)3333

C.

[

]D.(,+)(12)函数yf(x)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区间a,b上可找到n(n2)个不同的数

x1,x2,,xn,使得

f(xn)f(x1)f(x2),则n的取值范围为()

x1x2xn

A.2,3B.2,3,4C.3,4D.3,4,5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等比数列an满足a2a420,a3a540,则Sn

(14)关于x的不等式x22ax8a20(a0)的解集为(x1,x2),且:x2x115,则

a

(15)向量a,b,c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ab(,R),则

 

(16)设函数f(x)x

.对任意x1,,x

f(mx)mf(x)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

是.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近年来,某市为了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

三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现随机抽取了该市三类垃圾箱中总计1000吨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吨):

(1)试估计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2)试估计生活垃圾投放错误的概率;

(3)假设厨余垃圾在“厨余垃圾”箱、“可回收物”箱、“其他垃圾”箱的投放量分别为a,b,c,其中a0,abc600.当数据a,b,c的方差S最大时,写出a,b,c的值(结论不要求证明),并求此时S的值.(注:方差s2[(x1x)2(x2x)2

(xnx)2],其中x为x1,x2,xn的平均数)

n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BCDA1B1C1D1是底面边长为1的正四棱柱,O1是A1C1和B1D1的交点。(1)设AB1与底面A1B1C1D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二面角AB1D1

A1的大小为。求证:tan

;

(2)若点C到平面AB1D1的距离为,求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高。3DB

B

1D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 C

(1)求C的方程;

(2)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求AB.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R,函数f(x)=x−3x+3ax−3a+3.(1)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2)当x∈[0,2]时,求|f(x)|的最大值.

(本小题满分10分)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CD为△ABC外接圆的切线,AB的延长线交直线CD于

点D,E,F分别为弦AB与弦AC上的点,且BCAEDCAF,B,E,F,C四点共圆.(1)证明:CA是△ABC外接圆的直径;

(2)若DBBEEA,求过B,E,F,C四点的圆的面积与△ABC外接圆面积的比值.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动点P,Q都在曲线C:

x2cos

(为参数)上,对应参数分别为与

y2sin

2(02),M为PQ的中点.(1)求M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2)将M到坐标原点的距离d表示为的函数,并判断M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a,b,c均为正数,且abc1,证明:

1a2b2c2

(1)abbcca;(2)1.3bca

第四篇:教师考试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第六卷)

一、选择题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第六卷)

一、选择题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 B.创

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第五篇:教师考试

职业能力测试考什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般为客观性试题,主要是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测查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般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部分。

事业单位行测考查方式

事业单位行测考查方式有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与国考、省考一样,一张试卷只考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种形式是,一张试卷中分为公基和行测两部分,一般各站一半的分值;还有一种形式是,一张试卷中包括公基、行测、写作三部分。

事业单位行测考查题型与国考、省考的题型基本一致,甚至在事业单位考试的真题中会遇到国考和省考的原题。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内容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主要包含:言语、逻辑、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四个模块;具体考试内容如图: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课时,作为教师该怎么办?这时如何做才能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学生不愿意听课不能强行他去听。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

问题: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问题:论述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参考答案

(1)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首先是民主化。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一个与教师有平等关系的公民。(2)教师要坚持尊重、理解原则

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他们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主张,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意见,千方百计地维护他们的尊严。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核心,是积极行动的先导。(3)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学思想和语言的表达,更为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视为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实事。

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4)教学中确保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融融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当然,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单靠片言只语是无法详尽的,只能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

问题: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讲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问题:简述操作技能的特点。参考答案

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问题: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参考答案

心理辅导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

1.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授受 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 民主平等 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相互促进_____关系。

2.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是指__性格的特征_______差异和____性格的类型_____差异。

3.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讲解 ______和__讲演_______三种方式。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京师同文馆____。

5.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生活辅导_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__择业指导____。6.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生活辅导_______和__择业指导_______。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_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的发表为标志。

3.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和总的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参考答案 1.学校系统

2.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3.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4.质量标准 规格要求 5.人身权 受教育权

下载教师考试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考试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诚信考试,诚实做人教师演讲稿(精选)

    诚信考试,诚实做人教师演讲稿 同学们,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明天就要开始了,这也是我们高一年级同学加入霍邱二中以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考,高三年级的同学们也将迎来第四次月考......

    考试演讲稿

    考试演讲稿范文1 老师们,同学们:转眼间,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上一周我们通过期中考试这一方式对这半学期的研究情况做了检验。考试是一次次的警醒,一次次的证明,一次次地让你意识......

    演讲稿 教师

    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片片红 非常感谢学校和局里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表达的机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话,也是我身边很多老师的真实写照。从......

    教师演讲稿

    教师演讲稿 对老师一向的评价都很高,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演讲稿

    履行职责,走向成功 兰振林 责任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没有责任感,小学生连扫地、擦黑板这样的小事情都干不好;没有责任感,公司职员会把自己的工作......

    教师演讲稿

    加强师德建设 优化教育环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加强师德建设 优化教育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在全市积极有......

    教师演讲稿

    教师演讲稿《爱就是力量》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

    教师演讲稿

    为了站立的事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了站立的事业”。 我还记得是上一个学期,我去听伊本利教师的课,恰巧伊老师那几日偶染风寒,身体不适,于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