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 听听秋的声音 2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的现代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秋天的景物,赞美了秋天。虽然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很普通,很常见,但由于视角独特语言精炼,再加上受学生年龄、思维的限制必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蕴含其中,为此我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中理解美、感悟美、表现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朗读理解美
理解课文是需要读的,理解诗歌更是如此,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我的基本定位就是读,有感情地读,读出感情,在读的同时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就是收获。读第一节时,学生读出了黄叶飘飞,读出了依依惜别;读第二节时,学生读出了“振动翅膀”的原因,等等这些不正是新课标精神所要求的吗?
二、活动感悟美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节课没有琐碎的分析,没有生硬的说教,学生对美的感悟表现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听、找、说、悟、写,多器官共用,学生的学习是紧张有序的,是生动活泼的,他们兴致勃勃,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美。
三、写作表现美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倡导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是个性化的最好体现,在理解课文时学生读读说说,逐渐感悟到诗歌蕴含的美,仿写是学生理解感悟成绩的再现,是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也是学生对美的创造。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 听听秋的声音 1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听听,秋的声音》的教学反思
当秋天踩着落叶诗意般地走进我们的视野时,课文里也是秋意飘飞了。课文从各种声音中,让我们体会到秋天的独特的风情。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着我的教学设想流程进行的,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自由的创作小诗,个性展示自我,体验各种美妙的声音。
充分运用课件和直观的板书,从听觉,视觉等到感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秋的氛围,感受秋的气息,各种美妙的声音交汇出一支优美的秋之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的声音。
在教法和学法上,基本实现了老师角色的动态转换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为前提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时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有时还是学习者;而学生在学习中,时而是探究者,时而是合作者,有时还是教授者。在这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中师生的主体与主导相互交织,促进其教学效率。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观察,探索,转变了重知识,轻实践与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三维”目标统筹兼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朗读,创作,绘画,表演展示平台,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足之处:我们的教案好比是一个剧本,而我们的老师又不仅仅限于“导演”,不能完全按我们的预设进行。我一直在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活泼的学习氛围,但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来看,有些不尽如人意,可能是新奇的课件,也可能是我的表述不够清晰,也可能是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充足,造成了学生的片刻压抑。
由于时间掌控的不好的关系,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展示空间。对于学生的绘画作品,如果通过展台展示给大家,再配上学生的解说,效果会更好些。
当学生回答有误,出现冷场时,我没有很好的运用教学机智处理,也是一个让我深思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的声音与听到的声音不符时,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建议。由于心急,就这样放下了。更巧合的是,在学生用心聆听秋的声音时,来自一摞书掉地的声音,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想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这个“弦外之音”时,学生已经收回了注意力,但这个意外的考题,却留给我深深的思考。
学生在朗读,绘画,创作过程中大胆的尝试,体验秋的美,但我也看到了个别学生的茫然,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指导与冷思考的时间,因为毕竟学生的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教学重建: 我们知道,备一节课,要备课标,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出于不太了解学生的考虑,我个别地方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如果说重新设计,我会更注重环节的整合,大胆的放手,以“享受音乐 发挥想象,朗读欣赏 感受诗情, 想象创作 续写小诗”为三大环节,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培养学生更好的自我学习意识.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更新,让自己更好的成长。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新课程理念,借鉴好的教学机智与策略,为我所用。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句。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天来了,谁观察过我们四周的环境有什么变化?(指名说)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课件各种秋声)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指名说)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课件)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情景朗读(课件)
2、(课件音乐伴奏)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检查认读生字(课件)
4、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板书)
5、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小组合作学习)并说说你想象到 的画面。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5)配乐朗读1----4节。
6、师;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生: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熟了。
师:是的,面对丰收,我们怎能不高兴?可是最高兴的是谁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农民的艰辛,出示句子“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同时,渗透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德育。)
生:配乐朗读课文。
三、想象创造,仿写诗句
1、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2、(课件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3、展示:把你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4、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天带给我们的喜悦吧!(课件配乐朗读全文)
四、板书设
(1)生汇报第三小节。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师: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生: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也唱起了离别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多媒体出示大雁飞行图),大雁它会对它的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生沉默)
师: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 生:我妈妈会说:“上学路上要小心,注意安全。” 生:我妈妈会说:“上课要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
师:是啊!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那大雁又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些什么话呢?
生:大雁会对小树说:“再见,我亲爱的朋友,好好保重,明年再相会。” 师:“再见,大雁,你也保重自己。” 生:大雁对青蛙说:“青蛙,我们明年见。” 师:好的,你要保重啊。
生:大雁对蚂蚁说:“快准备粮食吧,别偷懒,要不,冬天会饿死你的。” 师:是,我得赶紧准备粮食去。
师:留在这里的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配乐)
(2)生汇报第一小节。生: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师:你好象读的时候很难过,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生:树叶慢慢地落下来,它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呢!师:还有谁想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生读。
师:“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什么呢?:生:大树妈妈,我现在长大了,要离开了您的怀抱,您放心吧,我可以自己生活了。
师:呵,多美的黄叶啊。大树妈妈听了你的话以后一定会欣慰的,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
(生自由读课文)
(3)生汇报第二小节。生:我喜欢这一节。(听听,秋的声音,“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师:老师也喜欢这一段,我也想读一读。师:配乐范读(第二自然段)。
师:喜欢这节的孩子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节呢。生:因为小蟋蟀在跟我们告别呢!
生:“秋天多美呀!我在美丽的秋天里,快乐地歌唱。”(播放音乐,出现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地读。师:朗读指导。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生: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生:蟋蟀在唱着:“我要回到温暖的家里去了。”……
生:大雁对小青蛙说:“再见了朋友,你可要注意身体哦。”…… 生:秋风欢快地唱
师: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生:听听,秋的声音,小草摇摇身子,“哗哗”是和大地告别的舞蹈。生:听听,秋的声音,稻海翻起波浪,“哗啦”是它们欢快的歌声。生:听听,秋的声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是秋雨正在弹琴。生:听听,秋的声音,小蜜蜂在采蜜,“嗡嗡”是和花朵告别的声音。生:听听,秋的声音,大豆纷纷裂开“啪啪”是和妈妈告别的欢笑声。生:听听,秋的声音,青蛙又蹦又跳,“呱呱”是和大家告别的歌声。生:听听,秋的声音,小蚂蚁在搬运粮食,“嘿呦嘿呦”是它们劳动的口号。生:听听,秋的声音,黄叶纷纷落下,“呼呼”,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着:“人们又可以获得大丰收了。”……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五花山 2
最新版
《五花山》教学反思
《五花山》这篇课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共有五个自然段,描写了五花山春天、夏天和秋天的颜色,赞美了五花山优美的风景。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以疑导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心句质疑、提问,然后共同梳理问题,确定本课学习目标。
2.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秋天的五花山这一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我紧紧围绕五花山的色彩,引导学生读、思、议、找,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自悟自读”的境界。
3.读中感悟。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五花山的色彩多姿。因此,教学本课,我既注意到课型特点,更注意到教材的特点,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借助图画和相应的语言文字,通过读去感受五花山的美及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合作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其中评价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着眼点是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学习第四自然段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选择同一地方的同学可以自由合作,进行探究的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全员参与,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优化学习。
2017.3.1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七、作业
自编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