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教师的建议职称考试要点整理(盐城)
《给教师的建议》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①学生之所以会再现分化甚至落伍到无可救药,是因为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②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是一种相对的东西,有所发展就是进步③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享受到成功的乐趣④让孩子在学习中取得成就,是点燃孩子“想成为一个好人”火花的蹊径。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①教师是否有时间学习,取决于教师本身工作的方法和性质②好的课是成功积累的结晶,而不是一时准备的结果③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是由于持之以恒地读书④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①分析知识的内容,把要求学生牢记住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②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③这种智力背景的阅读越多,再去识记就越容易。④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是指必须熟记的材料;第二是指课外阅读和其它的资料来源。⑤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① 改进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②努力教会他们阅读和思考。③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后进生脑神经细腻的萎缩惰性和虚弱④可以为后进生提供一些特别的作业或者习题。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①儿童学习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成了 “货物”,没有加以运用。② “知识”的实质就是能够运用。③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④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而是让学生思考。⑤如果儿童只是记诵,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的态度。⑥请你把词变成进行创造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8、关于获取知识①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②要尽量使学生出现疑问。③找出因果联系的交接点,促疑,激发求知的愿望。④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
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①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必须进行思考。②思考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③对学习最“差”的和有困难的学生这个专门思考的阶段尤其必需。让他们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即知识的基础。④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
12、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①检查家庭课业很不顺利,白白浪费时间。检查时其余的学生就各干各的,少数几个对回答进行思考②使用草稿本是一个挽救的办法。③优点:把检查知识变成了知识的积极运用;训练学生在阅读和记诵的同时进行思想;教师有可能密切注视学困生。④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检查知识时的脑力劳动的效果。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①评分宁可少一些,要有分量、有意义。②如果学生没有能力掌握知识,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③如果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④要求准确背诵的东西,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⑤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14、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①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②组织复习要考虑到学科和具体材料的特点。③放过细节,抓住要点。④听课笔记里画一条竖线,在页边上留下一条空白地方,把那些必须永远牢记的东西用红铅笔写下来。
16、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①在开始教学工作以前,就把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安排好。②学生从事的活动,不仅应当是对知识的说明,而且应当是发现的源泉。③凡是着迷有趣劳动的学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乱的,言语也不可能是迟钝的。④要想使学生成为
善于思考的人,那么你就应当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
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①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②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③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
20、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①所谓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掌握知识的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新知识硬塞给他。②学生不能掌握知识,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③学生还应当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一边书写一边思考。④挑选、系统整理和分析事实的技能,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①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让学生情绪高涨,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而骄傲。②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③努力使学生去发现,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④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 “权力感”。⑤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⑥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①让学生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像向往幸福一样②努力去唤醒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③只有创造性劳动和思考,才能唤醒④有“我的学生”的概念。⑤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在纲要求的多十倍二十倍。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同事们竞赛。⑦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吸引学生
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①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②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③造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24、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①学生特别是在少年期,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课外)阅读。②把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成为指路明星,——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③一个人既在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同时又在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④学困学生也可以参加活动,用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激发他们去阅读,这是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①只有给学生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②学生的自由时间来自课堂,教师要为学生赢得自由时间。③学生本身也是赢得自由时间的重要助手。④有没有自由时间,由作息制度决定。⑤下半天让学生自由支配,扩充和转化知识⑥下半天要让学生阅读——出于爱好、愿望,而不是背诵和记忆。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①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②在一至三年级,一定要在每个班级里单独建立一个“书籍之角”③ 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④第二个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
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①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②指的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③有必要进行经常的阅读,聪明头脑,培养出灵巧的双手。
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①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追求真理的自豪感。②这种状态的形成取决思维的素养和情感,见闻的广度等。③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才能做到让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相结合。④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点。
30、谈谈直观性问题①直观性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一条原则②直观性只有刺激思
维,才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③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④在运用直观性时,必须考虑到怎样由具体过渡到抽象。⑤由实物向绘画再向符号描述的直观手段过渡。⑥引导学生由绘画的直观性逐步过渡到词的形象的直观性。⑦直观手段应当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最主要、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①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则尤其不可容忍②随意识记,简直是要把人变成傻瓜。③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④不随意识记(阅读有趣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
40、动手和智慧①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它是意识的伟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②训练双手的劳动是唯一能发展儿童的智慧的途径③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④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动作结合起来,能激发大脑里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
42、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①先看看所有低年级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字迹端正秀丽的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②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机械地搬用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取得某种信念。③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取得的④学习他人时需要自我观察、分析、进修和教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45、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①制订一份远景计划②每年翻阅和思考,检查工作,判断学生的知识质量。③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④写课题计划,页边上留空,做必要的修改。⑤班主任还要写教育工作计划。
46、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①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它是一种随笔,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②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一笔巨大的财富。③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④在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有重要的地位。⑤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答:向学生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如下①每天读书。② 学会听课。③六点钟开始学习④确定脑力劳动制度,主要的事情必须每天都做。⑤不要在无谓的小事上浪费时间。⑥要学会自制⑦任何时候都不要使脑力劳动间断。⑧对自己不想干的事,要学会向自己说“必须这样做。⑨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找出最合理的脑力劳动方法,力戒陈规⑽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⑾脑力劳动要求数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交替进行。⑿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⒀ “明天再做”——这是勤劳精神的最危险的敌人。
48、要思考,不要死记!
①对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②学生应当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难,越是需要独立地分析和思考。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①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教会儿童学习,使用工具,②这种工具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表达。③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
50、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①对于应当深入思考的概括性的东西,学生却在背诵它。结果使得记忆负担过重,以致必须记住的材料,也无法保持。②对于用来掌握那些必须牢牢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的时间,也没有加以正确的利用。③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识记、运用。学生的脑力劳动成为创造性的劳动,因而就变得大为轻松了。
62、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①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让学生死背教科书。②主要的智慧努力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③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④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也应当向教师指明这个方向。
63、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中心①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应当看出和想像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以及遇到了哪些困难。②应当使学生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包含学生从事的积极的独立劳动在内。③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
劳动的一面镜子。教师备课的时候,要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④只有让学生去实际地干,他才会开始掌握知识。⑤真正的巩固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⑥我们全体教师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课堂上的兴趣和注意的问题。
70、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①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聪明和才智。要使之成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就的基础,不要让儿童在低于他的才能的水平上学习。②我们的原则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③防止差生的学业落后,就必须让那些天赋高的学生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来比较平庸的学生。
75、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①我们的工作性质和逻辑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②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儿童的心灵极易受到伤害。③所谓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和幸福,首先是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④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它是很容易被摧折。⑤教师要学习,才能到达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⑥教师只有关心学生的尊严,学生才能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⑦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⑧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
76、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①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使学习有困难的儿童不要感到自己不够格,要使他体验到智力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②儿童学习困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③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④我们的使命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选择一条生活道路和一种专业,给予他生活的欢乐和自尊感。⑤使书籍成为他的欢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财富。⑥学习困难的儿童经常表现在他们缺乏求知欲和好钻研的精神。⑦对儿童进行教学,首先就是教给他们观察和发现世界。⑧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⑨每一节课上都要让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
第二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要点
毫不夸张地说,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我以前也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真正去阅读过,从来没有像看这本书那样地看一本教育书籍。曾几次水开了又凉了,凉了,又开了,也不记得去倒;曾几次小鸟停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也不能唤醒我;曾几次音乐停了也没有感觉到&&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得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阅读的机会。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着我,看了后,我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真伟大,不愧是世界着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转载自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觉得自己几十年的书教得是那么失败。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我也想教育日记,但总是不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老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早上要带学生训练,晚上还要训练&&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这几天翻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他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教师只有懂得一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变得宽广,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而不是光全情于自己所备课的教材内容上,因为那样会使课堂变得缺乏情感,学生的兴趣也会荡然无存。教师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教师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取胜。这就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捷发展的今天,教师为适应社会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挑战,知识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等等,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针对社会的变
化来调整自己,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读了这本书后,我获得了不少收益: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教师应享受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效率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快速的工作节奏,激烈的竞争,无形的压力,使我们忘记了自己,每日象是一根绷紧的弦,整天脚步匆匆,把自己的人生视为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世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角斗场,自己则是一台疲于工作的机器,我们似乎根本没有闲心去享受生活。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心情怎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怎能教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怎么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那平素里再平凡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是啊,防碍教师享受生活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教师自己。
二、把困难当作机会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不能适应变化,或不愿改变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它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做怎样的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
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三、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我们每位教师的一个问题。因为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教师也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将成为我们不断探索、改进的一个课题。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做短短课表的守财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第三篇:教师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要点
初中教师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 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学生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 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其 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 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 学生做好的大时候, 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 我们更要关心和指 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 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 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 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 “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 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 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 并进行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 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 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①②④⑥每个式子的加数都相同,最后抽象概括得出乘法的概念。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 获得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转变教育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 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劝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 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 育”的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并根 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坚持教书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教材 中,不少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都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 实际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数学教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善于独立思考, 敢于克服困难的性格,是社会主义公民的良好素质之一,需要从小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要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严格认真细致, 自觉检验修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不怕困难、敢于竞争的精神。
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 操作、实践探索新知,经历“感性--理性——应用”的学习过程,意会人类认识的发展辩证 过程;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体会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引导学生沟通数学知识,认识事 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认识活动中,感知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
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的一些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数学教师的为人师
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
第三,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核心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优劣是衡量思维能 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 作用。例如,加强审题分析,训练思维的逻辑性;突出变式练习,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注重同 题多解,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3要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教学中, 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更需要研究指导 学生的学习方法。要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 ②尝试学习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探索——讨论文流——明理开窍”的学习过程, 从小激发学生敢于 “让我试一试” 的动机, 培养探究能力;③操作学习的方法。通过拼、摆、剪、比、画等实践活动,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法;④数学思考的方法。通过例题的示范、练习的指导,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常用的数学思考方 法,如有序、对应、变换、转化等,并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
三、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 根本保证。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深受“应式教育”的影响,衡量教育质量的优劣仅看分 数的高低,统考、升学考还严重束缚着广大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手脚,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 施。所以要真正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以形成这样 的共识:数学教学任务已不仅仅是教学生计算、解题,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 其学习能力, 学会做人;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不仅仅是看学生读了多少书, 而凭一张试卷决 定,而是取决学生知识吸收、内化的程度及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素质状况,并对学 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术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要建立全面 的合理的小学数学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即变单一知识考试为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 全面考查;变单一的笔试考查形式为多种考查形式(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等
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查;变用分数排名次相对评价为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水平评价,从学生的 学习态度、课堂反应、作业状况等方面入手, 强化日常评价, 评估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效果, 再结合考试成绩作出综合评价,实现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
由于人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以及环境、教育等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 力和发展状况有所差别,再加之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事实上,义务教育 新大纲已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 增加了一些 “只教不考” 和选学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也就是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 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素质要求, 同时抓好 “两头” ,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要分析产生困难的 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在教学中做到提问侧重中下生,板演突出中下生,行间巡视留心中 下生,课内辅导优先中下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脱颖 而出,在学习内容上,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扩大知识面;在练习上,可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加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训练;在形式上, 可组织他们参加数 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这样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挥。
读《给老师的建议》体会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 《给老师的建议》 , 我从中受益匪浅, 要想做一个好老师, 不但但是 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
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 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 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 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 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 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 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 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 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 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 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 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 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 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 “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 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 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 “ 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 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 “如果发生突发事件, 我有什么应 变措施呢?” ?? 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 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 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
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 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 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 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 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 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 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 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 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 ?? 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 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 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 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 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 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 决而进行研究, , 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 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 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 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篇三: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读书,读书,再读书——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读书,读书,再读书,从事教
育教学工作,不但自己要不断地阅读书籍,充实自己,更要教育学生要多阅读书籍,从书中 学到知识。这就是我读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 《给教师的建议》 一书的总的感受。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建议,无论是针对教师本身提高素养的需要,还是对待教师 如何教育学生,都离不开“读书”这一观点。也就是说,他认为在教育 的问题上,要做好任 何事情都与读书分不开。例如:在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建议中,他提到教师要做到智力发展和 得到精神储备, 就要多读书才能达到。他说:“对一个教师来说, 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 上的空虚, 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对于这个说法我深有感触, 前几年, 当我突然从低年级接 手五年级教学时,我曾有过这样的危机,就是忽然感到自己在各方面的教育方法跟不上学生 日益变化的想法了。那段时间,我回到家就是补看书,看别人的好的教育方法。当然就只有 有选择地找着看了,因为学生出现的问题等不了我慢慢地读完那些书,再形成好的教育方法 去教育他们,我只能对号入座似的把方法先搬过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再相机行事了。所 以现在只要时间充裕一些我就看一下书,作为储备。
在对教育方法的建议时,书中提到,学困生怎样把学习搞好,最好的办法也是要他们多 读书。他是这么说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 „„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学习成绩差的学 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 ? 拉一把 ? ,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 是在这一点在 ? 学习困难 ? 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谈到教会学生学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时, 他是这么说的:“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 书开始的。” 我坚信这个说法。无数学生活生生的事例, 让我们是看到的, 所以作为教育者的 我们,必须注意做好对学生阅读每一本好书的引导和指导工作。
从以上可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有多么的重要。看了书中的那些建议, 我很是触动。读完书后,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将这一观点融入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我想应 该注重加强对学生读书的指导与读书的要求,让学生能多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同时,在 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尽可能空出时间多读书,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能力。正如苏霍姆林 斯基对教师专业上提出的要求说的那样:“请你记住,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 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 的每一本书, 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精致的工具。” 因此今后我也希望自 己做到与书为友,因为我不愿成为他所说的“一个现代的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的精神交 往, 如果没有一
种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尊严的自豪的愿望, 那么他的生活就是不可思议的” 那样的人。
第四篇:2011年盐城教师职称:语文专业素养考查
专业素养考查: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教学重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2.简述突破难点的教学过程,并写出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思想。(15分)
运用媒体,突破重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巧妙适当,我在教学《孔子游春》重点段落第八自然段时,作了这样的设计:
(1)自由读课文,看看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2)这段话是分哪4部分写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内容。(4)小组品读交流:哪些写了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进行“水
它好像
”的句式练习及“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碧波说”与“孔子„„”的句式练习。(5)指导记忆背诵。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学习空间。在本文的教学结尾,出示孔子的有关言论,让学生读,进一步感受孔子的教学思想;然后提供有关孔子的网址,让学生课后查阅,设计小报。
本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笔者以教材为载体,让情感为知识伴奏,与学生一道随孔子游春。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自主、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他们不仅能理解“孔子论水”的含义,而且能感受到孔子师徒的浓浓情谊。情随境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向往真善美;不仅传授做人的道理,更应真情自溢,喷洒春光春雨;通过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根据本篇课文,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一道考查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试题。要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理念,并拟订评分说明。(10分)
七、试题解析。(共40分)
(一)解题。(30分)
1.下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1分)盐城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水乡特色显著,号称“百河之城”。公园取名为“盐渎A(dú)公园”,不但寓意深刻、历史底蕴B(yùn)丰厚,而且充分体现了盐城水、绿、盐文化特色内涵和城市定位。盐渎公园的建成开放,必将进一步提升盐城城市品位和形象,成为靓C(qiàn)丽的城市名片和彰D(zhàng)显盐城“水、绿、盐”特色的标志性景观。
6.名著阅读(下面三题选做一题)。(3分)
(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诸葛亮和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以区区数万人在赤壁击败号称拥有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林黛玉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_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王熙凤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3)树林里纹丝不动,中午的闷热,令人窒息,连树上的鸟儿都停止了歌唱。大地一片昏睡,只有远处偶尔才传来一两声啄木鸟啄木的叩击声,这使得原本寂静的森林显得更加寂然无声,他也更加觉得孤独无援。他心灰意冷,他的情绪和这里的环境正合拍。他双手托着下巴,两肘撑在膝盖上,沉思着在那儿坐了很长时间。在他看来,活着充其量不过是受罪。想到这,他越发羡慕新近故去的吉姆?何杰斯。他想伴随着风声飒飒的树林和坟头摇曳的花草,人要是能无忧无虑地躺在那儿长眠不醒,美梦不断,那一定很惬意。这时他真心希望以前在主日学校里表现得清清白白。那样的话,他这回就可以无所牵挂地去了,一死百了。至于那个姑娘,他到底干 2 了什么呢?什么也没干。他本来出于善意的目的,可她却像对待狗那样对待他——简直就拿他当狗待。总有一天她会后悔的。到那时,她后悔也来不及了。他要是能暂时地死一会儿,那该有多好啊!①以上这段文字刻画的主人公是 汤姆索亚.(1分)
②根据你的了解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汤姆是个聪明又淘气的少年,他讨厌“丑恶窒闷的楼房”里的生活和充满宗教虚伪的乏味教育,用逃学、恶作剧,结成“海盗帮”离家出走以示反抗。汤姆最终忍受不了“文明”生活,一再逃离躲避社会,正是因为他们感到生活在窒息的牢笼中。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我们从首联中的一个“足”字就能读出农家人的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1分)
(2)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就是情、景、理的有机融合。请你说说颔联蕴含了什么哲理?(2分)
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甲)最后一段。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②故事:按旧例。③虏:敌人。④移文:发文书。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⑥交缚:交叉缚扎。⑦热火:点火。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⑨待旦:等到天亮。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A.公将鼓之(鼓:作动词,击鼓进军)
B、望其旗靡
(“靡”为“倒下”或“散乱”)C.会匈奴大入塞(会:赶上)
D、范兵不敌
(不敌: 战败了)
(2)用“/”划出句子的停顿。(1分)
夫
战
/ 勇
气
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⑫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译文:_吏想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廉范不肯,亲自率领士兵抵抗敌人。
(4)甲文中,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之时,第二次是在“吾视其辙(读音zhé)乱,望其旗靡(读音mǐ)(23),故逐之。”用原文填空)。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请你说说廉范在作战中采用了哪些妙招?(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彼竭我盈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2分)
(5)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 英勇善战、勇往直前,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1分)
9.盐城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市。盐城是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绿色的湿地、红色的铁军、白色的海盐汇聚成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加深了盐城旅游的厚度,尤其是湿地生态资源,因其独特性及稀缺性而成为盐城最珍贵的旅游资源。
如学校举行 “我爱盐城”的综合性活动,你能为学校提供下列材料吗?(8分)[基本资料](1分)盐城的风景名胜(不少于2个)
答案要点[任选]: 盐城陆公祠 盐城斗龙庄园 盐城施耐庵纪念馆 九龙口风景区 枯枝牡丹园 东台永丰林农业 3 生态园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⑪ 盐城有关的名人(不少于2人): 陈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
答案要点[任选]:陆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生于1236年。
张士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
卞元亨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
高谷明朝官员,字世用,丁溪场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岁登上进士,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
王艮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
朱恕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重要成员,字光信,号乐斋,大丰县草埝人,樵夫出身。
宋曹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生于1620年,卒于1701年。
柳敬亭明末清初大说书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生于1587年。
⑫ [相关故事] 请就上述资料,讲一个与之有关的故事:(2分)⑫ 事的题目:
宁死不屈顾正红 ⑫故事的主要情节:顾正红:(1905-1925),是伟大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第一个英勇献身的烈士。1905年生于今滨海县正红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921年,进日商内外棉九厂做扫地工。后又进日商内外棉七厂做盘头工。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14日,内外棉十二厂无理开除两名工人,工人立即罢工抗议。15日下午,工人与工头、巡捕发生冲突,顾正红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内外棉七厂大班川村蓄意开枪,顾正红在中弹受伤的情况下,仍高呼口号。凶手川村又连开两枪,一个帮凶还用刀猛砍顾正红头部。顾正红终因失血过多,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0岁。以顾正红牺牲为导火线,上海工人阶级掀起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为这次活动编辑一本专刊](2分)⑫ 设计的专刊名称是:文化盐城 ⑫你安排的栏目有(不少于2个):红色盐城、绿色盐城
[献计献策] 风景名胜、名人效应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请你就此向盐城市市长提几条建议(至少两条)(2分)答案要点:
1、盐城是革命老区。“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此后,又相继在盐成立了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华中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江淮银行等组织,盐城迅速成为华中敌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时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之说。我们可以打造“红色盐城”品牌。
2、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我们可以打造“绿色盐城”品牌。
[对对联](1分)上联:丹顶仙鹤翱翔世界
下联:
东方湿地走出亚洲
(二)请对附二提供的试题进行评析。(要求从命题意图及知识、能力的考查等方面评析,10分)
答案要点:
1、上述题目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 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等不同, 对同一问题的见解也会体现出自己个性化的色彩, 所写的内容就会有所不同。这样的题在考查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对思想意义的把握情况的同时, 重视让学生根据实际谈出自己的观点, 给了学生充分表露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空间,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差异, 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2、涉及家乡盐城的题目是一道充满人文暖意的试题。不仅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融入试题, 成为试题中的一个角色, 还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爱心, 培养他们的“爱家乡”的意识,在文化知识的测试中完成一种审美的教育, 一举两得。
八、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共10分)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 4 就到谁家去做客。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答案要点:本课例用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作文。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造成目前学生“榨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作文环境单一,可供写作的材料太少,总是写那些司空见惯的事,难以勾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采,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丰盛的资源来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呢?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巧妙地、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指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这块土壤上吸取知识经验,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真情实感,给学生一周时间为学做一件事;有目的地体验生活。用多彩活动来创设情境,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试题评析
原则:紧扣教材却不囿于文本,依托文本适度向生活开放,让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语文命题改革的方向。
例1:《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你还知道这部不说中的哪些故事呢? 例2:先按课文填空,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________是她飘逸的______,温暖的________是她明亮的________,和煦的________是她甜蜜的________。
你再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的________是她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是她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是她________的________。
评析:这两道题源于教材,但又超越了文本。例1放眼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使学生认识到学语文不能光盯着书本。例2是一道模仿课文的迁移运用题,要求学生能在新的生活情境中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两道题的共同特点是:关注整体,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关注工具性,注意语言积累与实践运用的结合,既考积累,又考运用。
例3:学了古诗《望庐山瀑布》,你愿意画一幅瀑布图吗?并在旁边写几句游览庐山的导游词。例4:算一算这位老人多少岁?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遇见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甚为惊奇,但以此为题出了一个上联,命纪晓岚对出下联。请你根据这副对联各列出一个算式,算一算这位老人多少岁? 5 乾隆: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晓岚: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以“树”为话题,仿写几句歌词。
有首歌叫《好大一棵树》,我想,老师是一棵树,一棵青青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灵埋下饱满的种子;妈妈是一棵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棵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以上试题将语文与社会、数学、音乐、自然、美术等学科有机整合,寓读、思、猜、算、写、绘画及语言交际等能力考察于一体,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语文并非一个大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要注意挖掘其他学科教学中与之相匹配的、有利于落实听说读写训练的因素,比如与数学学科的数学日记、统计图表的分析,与英语学科整合的英语周记,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歌词创编,与学科整合的图画作文„„
例6:在某汽车站,你遇到了一位外地来的叔叔,他向你打听外文书店的路,热情大方的你是怎么向他介绍的呢?请根据下图提示,用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述出来。(示意图略)
例7:有的学校的教学楼悬挂着非常温馨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看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请你为学校图书馆拟一个大意是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除了书声,其它声音都请小些;除了动脑,其他动作都请轻些)评析:这两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是应用之学”。命题者可谓独具匠心,构建了两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还检验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8:我发现,我也会写。
东奔西走 南腔北调 ....从这些加点的字中,我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我也能写出这样几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颜六色 三心二意 ....从这些加点的字中,我发现了……我也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你发现了什么?你仿例写一写。例:热火代表——(改朝换代)
走马观木——()
伪相大白——()铁水心肠——()
柱上君子——()(答案:移花接木 去伪存真 水落石出 偷梁换柱)
评析:乍一看,这两题就是“照样子写成语”,其实不然。例8就涉及成语意义的理解、成语构词规律的发现、反义词、数词的运用等多项能力。例9的思考探究难度明显增大,学生做此类题,须先认真观察,深入分析,找出成语中的错字,再与正确的字组合,找出相匹配的成语。这样的题既能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细心审题的习惯,还能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例10:你的好朋友小刚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下面是他和班上同学搜集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介。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作载人舟。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比作植物的光合作用。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中最重要的是亲情。“玉壶缘”:茶叶店。“玉壶”出自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 6(2)小刚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开了一个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小刚觉得这个店名不好,你来帮助拟一个合适的店名,并说明创意。
评析:此题综合性很强,将生活资源与语文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取有效信息,深入探究,有效地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于生活实践中。
综合性试题因各年级的学习要求不同,所占比重也会不一样。综合题还要考虑难度,不可太难,也不可太易,要难易适中——这个“度”就是课标,我们要认真把握。
一、趣味化
题例:读下面一段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谢天谢地 惊天动地 昏天黑地 花天酒地
一个县官离任,有人送德政匾一块,上面写着“四大天地”。送行的队伍到闹市处,县太爷想炫耀自己,对送行的人说:“我在任多年,并无多大业绩可言。今天你们赐德政扁。实在是厚爱。愿闻‘四大天地’之内涵。”有人回答:“太爷上任呀();太爷在任呀();太爷办事呀();如今卸任呀——”众人齐声高呼:“()!”然后一哄而散。县官呆若木鸡。
简析 :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内容之一,在当今的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以及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地运用成语的能力。本题的成语中包含着人们对贪官污吏的嘲讽和痛恨。所以显得轻松、诙谐,充满趣味。
反思 :语文命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要注意趣味化。考试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评价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另一种形式。以往的试题过于严肃,使学生原本紧张的心理愈发加剧。如何让学生坦然地面对考试、轻松地完成任务,试题趣味化是个很好的方法。
二、生活化
题例 :2005年2月16日,家住宁波市莲桥街108号的五年级学生张强同学,准备把他的压岁钱1856元存入银行3年。请你代他把必要的内容填入下面银行开户申请书里。
中国银行开户申请书
一、必填项目(请用正楷填写写各项)
姓名:_____英文名/拼音:____户籍地:______
职业:_____常住地址:______
二、开户存款币种:_____金额:(大写)______小写:_____
存期:_____申请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上面“申请书”做了必要的删减)
简析 :这道题目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社会常识(如“户籍地”、“币种”)的理解、汉语拼音的书写、数字的大写与小写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都是完成这道题目的重要因素。
反思 :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生活中提高。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认为,语文课程就是生活。那我想,语文学习也应是生活的,这就决定了语文评价也应倾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语文命题要生活化。语文考试要有语文味,也要充满生活味。
三、内聚化
题例1
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1)一日为师,_____。(2)在家千日好,__________。
(3)行家看门道,________。(4)刀子嘴,_______。
题例2
根据要求,写出成语。
(1)爸爸妈妈终于要带我去游览向往已久的黄山,我心里高兴极了。写出表现我激动、喜悦心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2)戴伟等大学生面对在车厢里持刀抢劫的一伙歹徒,毫不畏惧,英勇搏斗,捍卫了人民的利益。写出体现大学生们英勇行为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拥挤。写出体现人多、热闹情景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回大地,杭州西湖景色格外美丽。写出表现美好风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例3
读句子填古诗。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 的诗句“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
(2)在外地过节时,我们常引用_________朝诗人王维在《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简析 :题例1是考查学生对谚语的积累。题例2既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又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灵活运用。题例3旨在考查学生结合具体的环境分析、判断和运用所掌握的诗句。
反思 :语文综合素养是在不断地学习、积累、吸收的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这个不断积累、吸收的过程就是内聚的过程。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曾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句诗也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愈来愈重视语言的积累。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古诗名句等等,都是小学阶段积累的内容。积累,是语言材料内化为个人语言储备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语文命题就要内聚化。
四、综合化
题例1仔细观察下图,根据图意确定一个关联词,并写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例2 下面是小华一次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图。请你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华学得较优异的科目有_________,较差的有___________,一般的有________。
(2)从图上看,小华存在的突出问题有______;________。
(3)你对小华的学习有什么建议?(简要陈述理由)
(4)请你为小华拟定一个学习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 :题例1把观察、分析、想象、选词、写句等能力综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要加强学科内的知识联系的新理念。完成这道题目,首先要读懂题目,明确要求;然后仔细观察画面,运用想象去分析画面所表达的意思;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恰当的关联词,把自己的想象和分析组织成通顺的句子。
题例2这道题目充分体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整合的特点。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数字统计图的分析能力,而且考查了对图中表现出的实质问题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本题还包含了调查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和认识以及怎样有效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是一道“多功能”考查题。
反思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命题的综合化。我们应拓宽命题思维,拓展命题空间,打破学科界限,密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赋予试题丰富、多样的功能,尽可能使有限的试题成为融合听说读写能力、整合三维目标、汇合学科知识的载体,从而全面、综合地考查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下面三个作文题,请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下来。
(1)能源紧张是当前全球化的问题。酷热难当,断电一定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你以“断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断电时发生的事,也可以进行想象,题目自拟。
(2)读了《×××》(试卷中的课外阅读短文),你肯定有很多感想,请你根据这则短文写一篇读后感。
(3)在你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里,曾经发生过很多难以忘怀的事,留下许多记忆深刻的人。今天,请你提起笔来,写一写你即将离开母校时最想说的话。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
简析 :上面三个作文题,都是话题作文。话题材料都是学生有过生活体验的。三选一的话题作文,较好地为学生铺设了一个展示写作个性的平台。
反思 :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多样化,需要试题的多样化。语文命题要尽可能体现试题的可选择性,让学生选择与自己学习、生活经验联系最紧密的试题进行解答,以便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可出多份同等难度或不同难度的试题,供学生选择。同一类型的题目也可以分别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不同多出几道,做到
八、教学评析题
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
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评析:该教学片段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本片段中的教师让学生先讨论校园早晨的特点,并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后在进行合作,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得深刻的体验。同时有培养了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2.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评析:该教学片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体现了学生的多元感悟,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感受,但忽略了该论题与文本追求的价值是否一致。阅读教学以一、二个有争议的论题作为研读专题,让学生深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寻找依据,并运用口头语言以说服或驳倒对方的观点,这种研究性阅读确实具有训练学生思维及表达能力的作用。但教师应在此过程中做好引导与点拨,以防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游离于文本之外。如果这种辩论将课文所赋予的价值取向丢弃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对于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应该尊重、理解但应以不违背文本与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3.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评析: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具有省略的,应注重学科间的渗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当前教改的热门方向。在该案例中教师将语文课的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表演、画画、歌曲等综合性、动态性的语文活动中丰富体验。但在学科整合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度”的问题,如果学科渗透无度,就会使语文课迷失本性,异化本质,变成“四不像”了。如上述教学设计中如果学生在对古诗意境理解不深,且没有任何体验的情况下能进行贴切的表演吗?这种看似自主、开放的教学方式真能取得实效吗?
自主学习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 试题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多样化和答题个性化的需求
精神的儿童学习观。然而凡事都得有一个适用性,“过犹不及”是大忌。
4.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分析:第二位老师设计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造句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更容易摆脱学着别人造句,甚至一味地抄袭背诵别人的造句,从而迸发出自己的思维火花。
5.某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画》中设计了以下几组活动:
活动一:教师在课前把教室布置成刚刚举办过“二年级画展”的样子,让学生自由观赏,与环境互动,自然地萌发办自己班级画展的愿望。
活动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画,请小组里的伙伴对自己的画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活动三:教师出示自己的画,进行示范介绍,请学生针对介绍和绘画作品提建议,为学生提供交际案例,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自然、大方、有礼貌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画,把话说完整,把图画的内容说清楚。好朋友要仔细倾听,认真评价。
活动四:以小组为单位,推选评委,带领大家评选“最受欢迎的画”,推荐参加班级画展,为了本组的画能被选中,小组的同学必须想办法说好推荐的理由,说服其他组的同学,其他组里的同学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自己的意见。
活动五:请获奖的同学在音乐声中上台领奖,其余学生当好小记者,采访获奖的同学,让他们谈谈获奖时的感受、创作的过程等。
你是怎样评价上述设计的?请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评述。
分析: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针对话题本身和低段儿童的特点,采用灵活多边的恶性市组织口语交际活动,即在“举办画展”的大情境统领下,先后设计了小组合作说画、评画,教师示范说画、评画,想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画说画评画,说服同学说画评画,小记者采访等多个回合的交际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交际主体身份也个不相同:小组交流时是组员的伙伴,教师示范时是学生,评选“最受欢迎的画”时是评委,采访获奖同学时是小记者。在教学中,始终要求交际对象认真倾听,并能就自己的理解对交际主体所展示的交际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交际主体根据不同的交际情境灵活应答。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优化交际效果,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6.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10 „„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师:好就快写吧.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分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传统的习作教学强调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学生往往会抄袭作文、背诵作文,乃至是胡编滥造,使得习作缺少学生真实的体验。而该老师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投入现实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不仅激发了学生习作的愿望,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
五、判断题(围绕学科教学命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要求五、六年级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
要求7~9年级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3.“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是第四学段的写作要求。
4.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6.“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是第四学段的识字目标。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9.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0.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10
第五篇:教师职称答辩要点(模版)
2014年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面试人员须知
三、面试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和面试通知(另发),到指定地点集合,经工作人员审验后方可参加抽签、面试,使用假证件或找人替考者,经查实,取消当年面试资格,三年内不得参评。
五、讲课答辩教材由面试人员自带。教材为:高中教师带高中阶段必修教材;初中教师带初中全套教材;小学教师根据其所教年级带一、二、三年级或四、五、六年级教材;幼教教师带大班、中班和小班所教的全部幼儿用书;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按申报专业提供全套教材;其他教学机构分高中、初中、小学,按学段、专业带应讲全部教材;教育管理自带所取得优质课专业的全套教材。讲课答辩人员只允许携带所授课教材,不得携带任何教辅资料,一经发现视为作弊。
六、面试分为讲课和答辩两部分共15分钟,讲课10分钟、答辩5分钟(申报教育管理专业讲课5分钟、答辩10分钟)。
七、面试者进入备课室前需将随身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抽签确定讲课题目,备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备课期间除课本外不得携带任何书籍纸张,否则视为违纪,取消当年面试资格。
八、面试过程中,面试者不得向评委透露个人姓名;面试结束后须立即离开面试考场,不得无故逗留。
九、面试者违纪,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直至宣布取消面试资格或三年内不得申报。凡在考场内严重扰乱面试秩序,辱骂评委及工作人员,威胁他人安全者,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十、面试成绩以同专业各考场加权平衡后的成绩为最终成绩。面试最终成绩分城市农村按学科分别排序并实行末位淘汰,淘汰率为10%;60分以下人员直接淘汰;90分及以上为优秀等次。
河南省中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讲课答辩题目及答辩人答题要点:
1、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教师要有坚实的教学基本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情绪。
2、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请你说一说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有什么意义?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典型,典型引路,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请你谈一谈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学生有什么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表率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5、对“开放式课堂”你是如何理解的?主要是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形式,多渠道。
6、你对新课程改革有什么体会?改变单纯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在知识传授中培养能力的结构体系。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7、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答: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促进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8、教学原则包括那些?(答对四项得满分)答: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才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
9、一份教案的核心是?答:提出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进程、规划板书内容。
10、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困生”?答:在表扬中鞭策“学困生”进步。在鼓励中引导“学困生”提高。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
11、谈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3、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有关要求:教师答辩内容要从所给答辩题目中选出三个进行回答。根据答题要点展开回答。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要求详答)“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要求详答)(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要点)(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跟踪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适应社会需要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及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课程素材。(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其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又是一个发展还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极大的责任。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入来对待,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要承认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坚持“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外部的影响与支持。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八、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而且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更复杂化了。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检查、激发、指导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经验或理论送上门来,然后不加思索地加以应用,而应该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应当从专业型、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九、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要点)
1、服务。教育服务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服务得好,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服务对象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要尊重那些发展迟缓的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他们,了解他们,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调控。新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师生关系更亲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但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难以集中,教学任务完不成;新的学习方式与
掌握基础知识之间难以兼顾,等等。这种开放的教学对教师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而帮助则更为具体一些,如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等等。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需与周围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教师之间要有合作意识,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材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尊重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协调一致。
十、新课程下如何备课?(提示: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首要的任务。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是新的理念。学科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现代教学主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要问的得法,问到关键,问的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问题应由学生自己生成,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巧妙的安排。
十一、新课程中课本问题编排有何意图?
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者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十二、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提示: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课程改革后,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者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恰当,可激发他们兴趣。
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入口——分解问题,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问题与前面有关联的问题联系,并比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就更能透彻,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课本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探索才能解答,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问题让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发挥问题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十三、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
十二、如何处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让新一代人用较少的时间直接获得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因此,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比较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相对来说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十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
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只有坚持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十四、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了自主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求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
(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
(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
(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
十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不再是过分追求结果,而是重视了过程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讲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对教师来说,要明确以下几方面:
(1)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2)只有赋予学生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发展起自主的能力,教师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严重妨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3)教师要警惕自己心中“糊涂的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实施对学生的控制。(4)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分配与教育资源(时间、资料、场地等)的再分配,关系着教师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
十六、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的案例来说明)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十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十八、如何认识“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十九、教师应怎样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即由教师作为权威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中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共同成长。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确保课堂吵而不乱,闹而不散,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教师“管理课堂,驾驭课堂”能力的突出表现。
二十、如何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要求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文本与生活的相似律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生命的活力和色彩。教师要确立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二十一、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明确分组、分工。实践证明,异质分组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分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搭配。合作小组的人数,可以从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逐步发展到6—8人。恰当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小组长、检查员、发言人、噪音监督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都有不同的职责。小组成员各负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在合作小组成员关系比较融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例如,学习《露珠》一课时,先让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画画、朗读、讲故事、做实验、表演等),然后每组任意点其他小组的一名成员汇报学习成果,被点到的同学就代表这个小组,集体荣誉感特强的孩子们群策群力,互相帮助。这种由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3、指导倾听与互助。因为年龄特点,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针对这一现象,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再想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两三分钟的讨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刚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无法触及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只能是些肤浅的,甚至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因此,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二十二、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二十三、如何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二十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通过积极评价,让每个人深信自己具有一定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证实,人有七种以上的智能。要关注并鼓励学生发展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包括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困难者,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评价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对学生偶发的“违规事件”,要移情、换位,问明情况,跳出框框,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内心,疏导消极情绪,赞赏美好情感。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教师的“无意伤害”常常会推倒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丽,抵消学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无所谓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比如,要开展评比了,就让学生突击准备,言过饰非;要上公开课了,就让学生反复训练、精心表演??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诚信,另一方面我们却实施着这样不诚信的“隐性课程”。当我们以诚信为标准评价学生时,他们早已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并在内心发出强烈的抵触。如何使积极的评价因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真善美的“精神大厦”,学校和教师要做出榜样,摒弃弄虚作假反评价。二
十五、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强它的实效,应该注意四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评价的前提,若违背这一原则,即使评价方法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不会产生什么激励功能。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之前,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对象,增强评价的实效。
2、指导性原则。评价应该体现引领、导向作用,使被评价者能明确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从中受到应有的启发,因此,指导性原则是增强评价实效的关键因素。
3、探究性原则。评价应该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对自身的知识、能力重新建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评价中,教师应该始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最优的评价方案,最佳的评价效果,最适宜的评价时机等。这是增强评价效果的重要内容。
4、情感性原则。评价不能是冷冰冰的裁定或表扬、批评,必须情真意切,使被评价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握手,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忘。在评价操作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取得学生对评价的认同感。诚挚的情感是增强评价实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十六、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简答要点即可)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
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二
十七、考试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要点)
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实践动手能力和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少考一些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这一变革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打破靠题海战术、大量练习来增强技巧熟练性、速度和记忆准确性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调整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2、在考试方式方面,打破惟笔试的传统做法,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见分不见人”的教育教学观念,关注“人”的发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重在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改进意见,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成绩排名,不应把考试成绩作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反馈方法应尊重学生的权利,以激励为主,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高。
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①清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和相互关系;②对自己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 ③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
2、撰写教案的技能
①掌握撰写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②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
③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⑤会编制电子教案,在课上演示和供学生在校园网上学习。
3、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① 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② 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③ 掌握教学软件、课件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学生的技能
①掌握了解学生的一般方法;②熟悉教学对象的总体思想状况和知识基础; ③了解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课堂教学技能
l、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②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③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④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①普通话达到测试水平的二级,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讲课;②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适中;
③语言简练,逻辑性强; ④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⑤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①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②设问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③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④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板书技能
①板书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②板书设计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③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大小适宜,疏密得当;④板书文字书写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讲授的技能
①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②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③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6、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①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③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l、布置作业的技能
①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 ②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并规定具体完成时间; ③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予以指导。
2、批改作业的技能
①选择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②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③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
3、课后辅导的技能
①能够及时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 ②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评价技能 l、命题技能
①能够准确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②能够根据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题目的难度和题型;
③掌握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
2、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
①掌握评卷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合理掌握评分标准,减少评分主观误差;②能够科学地分析每个考试题目的质量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③能够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②掌握选择课题、制订教学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③掌握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科学观察、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教育应用 研究的基本方法
④ 掌握对教学研究资料进行统计、撰写课题总结和研究论文的方法。
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①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②了解本学科和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3、信息检索技能
①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②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③掌握用微机在因特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
2014河南省中学高级教师面试如何讲好微型课
2014年河南省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要求每一位参评教师都要讲一堂微型课并答辩。作为职评改革的重大举措,微型课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职评改革,从单纯评审业绩材料到登台讲解微型课,更加注重考察实际教学能力,这是一个导向。这个导向就是让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把“教好课、育好人”落到实处。
一、微型课的基本概念
让我们先从语法的角度做个分析吧,“微型课”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课”;而“说课”是动宾短语,中心词是“说”。不难看出,“微型课”的本质是课,具有课的基本属性。微型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而“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都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这就像设计师介绍自己的图纸一样,而上微型课是施工。
1、微型课的定义:精选、精简、精炼、精致
微型课是一节教学环节完整、教学要素齐备的常规课的浓缩版。由于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执教者须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习主题;精简教学环节,突出学生活动;精炼教学主题,突出思维引导;精致教学亮点,突出专业功底。
2、微型课的特点:短、小、精、巧
短是指:备课时间短,讲课时间短。微型课规定上课时间为15分钟。15分钟完成平常45分钟的教学任务,可谓讲课时间短;从抽签、备考到上课,备考时间也只有十多分钟,可谓备课时间短。两个“短”,构成了对教师的挑战。怎样在15分钟内完成任务并获得评委认可,进而让评委欣赏你的教学能力与水平,那就要在“小”字上动脑筋,“精”字上下功夫,“巧”字上做文章。
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问题切口小,给学生讨论预设足够的话题;二是指问题梯度小,给学生思维预留足够的空间。切口小,课堂不会“冷场”,梯度小,讨论不会“卡壳”。
精有两个指向:一是教师要精讲;二是活动要精致。精讲有四个要求:语言精炼,内容精当,讲解精彩,话题精巧。精致有四个层次:理解概念,把握结构,归纳特征,感悟规律。精讲是教师讲学的基本功,精致是教师导学的必修课。
巧有两个表现:活动设计巧与教学创意巧。活动设计通常是自我展示,分组讨论,质疑答辩等,大家习以为常,评委也难有好的印象。怎样让学生经过一个由感动——主动——互动——灵动的思维过程,把教学创意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深度探究的过程,就突出了巧的意境与情境。
3、微型课的用途:招聘、评审、选拔、研讨
招聘:学校招聘新毕业生或外校教师,通常会采用说课或讲微型课的方式考察其业务水平。因微型课的高度仿真和简易操作,具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评审:过去教师职称评审,只有破格者和申报特级者才需面试。现在作为一种改革举措,河南省全面引进全员面试。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以学习的姿态研究微型课,以培训的方式普及微型课。
研讨:微型课怎样突出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示范作用,我理解此项改革的意义在于把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把职评与能力相结合,把研究与水平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研以致用,评以致用。
4、微型课的结构:破题、构题、解题、答题
微型课再小也是课,也要具备优质课的基本要素。优质课的要素: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有意关注;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引导,引领学生的深度探究;版书设计,对应学生的知识结构;课堂小结,指导学生的深度理解;教学创意,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微型课再短也有型,也要具备优质课的组织结构,那就是“破题——构题——解题——答题”。
二、怎样讲好微型课
1、破题发现意义:教师用一、二句话,点破课堂学习的重点与意义,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正所谓破题发现意义,如“辛亥革命”一课,本课由两个词构成,核心词“革命”,时间限定词“辛亥”。前者查词典,明白其概念。后者教师略加解释即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概念:(1)广义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狭义指武昌起义。领导革命,少不了领袖、政党、领纲;组织革命,离不开宣传、起义、爆动;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旧王朝,组建新政权。本节课学习主题: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2、构题提升立意:教学设计要重点关注学习主题的构思与学习方式的匹配。教材编写更多的考虑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常常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怎么弥补认识差距,就需要教学构思来形成一个问题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把学习推向高处,把思维引向深处。
例题:“辛亥革命”一课,首先要介绍孙中山。中山先生与辛亥革命是什么关系?从“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入手,提问什么是“先行者”,怎么得出这个结论?史实比较:1895年公车上书,1898维新变法维新成为当时社会主流的时候,孙先生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兴中会,组织广州起义了。随着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的理论,从实践上、理论上、组织上都无可争辩地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3、解题点拨思路:以“享誉世界的手工业”一课为例,破题有两个词:核心词是手工业,形容词是享誉世界。学习重点是中国手工业产品为什么“享誉世界”。当前“享誉世界”的手工业产品有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享誉世界”一定具有文化附加值,一定是给产品增加了文化的内涵与品牌的价值。本节课有三个框题:一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的消长;二巨大的规模与细密分工;三先进的技术与精湛的工艺。解题,就是点拨学生思考,探究学习主题。本课内容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述方式:一发展历程;二特点比较;三突出成就。这种表述可能更接近学生的思维习惯。
能“享誉世界”的前提是传遍世界。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向世界的窗口。“享誉世界”的关键是折服世界,丝绸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是生活奢侈品,茶叶则是生活必需品,而瓷器则经历了由奢侈品向必需品的转折。“享誉世界”的核心是感动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为中国产品提供了高品质的保障。
4、答题规范要求。答题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上口头回答提问;二是课余、课下完成书面作业。不管哪种形式,都要讲究答题的规范,语言的精准,书写的工整,富有条理性、层次性。
5、要处理好三对矛盾
(1)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
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题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只是学生没有实际作,执教者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这种估计是否恰当,这些建立在估计基础上点拨评价是否到位,要由专家评委做出判断。所以,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2)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 微型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有限,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处,犹为重要。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空洞。“庞杂”则显重点不突出,“空洞”则显内存不丰厚。无论常规教学,还是微型课,板书都是必需的。只不过在微型课上“多”与“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而已。板书太多,既费时,又显累赘;板书太少,虽省了时,但也许会造成表意不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3)要处理好“快”与“慢”的矛盾
微型课时间短,更不允许在导入环节“绕圈子”、“摆排场”。导入的方式方法途径技巧很多,有不少人写这方面的文章,大家需要可以找来读,我要强调的是,无论用何种方式方法途径技巧,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并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其中,“紧
密关联”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的“新颖独到、引人注目”是获得好评的必备条件。而“诱发听课的兴趣,诱发探究的欲望,诱发创新的动机??”(不必同时达到,能做到其中之一,就是好导语,就是成功的导入)。才是我们在设计导语、进行导入时,应有的追求。以上主要是讲“切入课题要快速”。
三、深入研究微型课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课堂展示上,这是教学设计的金科玉律。
有些人说微型课受限于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只能以教师的口头讲解为主要形式。我说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学识见解和教学主张。讲学以教师为主,督学以管理为主,群学以展示为主,导学以问题为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就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设计。
1、微型课的设计
首先是学习分工。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的基本内容,不妨放手,这样既可以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到难点解析、主题引导上;又可以节省时间,简化学习过程。其次是活动设计。尽管现场没有学生,但教师要让评委有“现场感”,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这就要课堂活动有对话、有提示、有小结、有评价。再次是板书设计。板书一是能体现教学基本功。二是板书能体现知识认知度,三如果板书能够和学法指导相结合,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图相比较,与课堂小结相结合,板书就成为展示教师学识见解,讲课水平的绝佳机会。最后是课堂小结。有效导学的密诀之一就是小结,小结能够提炼线索,归纳要点,升华认知,感悟哲理。课堂小结的要求:语言简洁、表述流畅、概括全面、理解深刻。
2、微型课的亮点 好课一定有创意,有亮点。微型课时间短、头绪多、任务重,怎样才能出亮点?概括四点:(1)树立一个主题,让学生学会学习;(2)寻觅两只“眼”晴(课眼与题眼),让学习充满情趣;(3)贯通三条线索(知识延展线、情感联系线、逻辑推导线),让学习富有意义;(4)达成四个深度(深度参与、深度理解、深度引领、深度拓展),让思考引领学习。
3、微型课的要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破题、推论、问题链;(2)自主学习明确分工,划书、批注、列提纲;(3)精讲点拨深化理解,板书、比较,做小结;(4)主题导学优化目标,逻辑、共鸣、讲感悟。
4、与说课的区别
参赛选手中约有1/5的教师,搞不清楚说课与微型课的区别。区别一:说课面向同行,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或设想,是一种虚拟性设想,属于教研范围。重点在于“说”,是“我”准备怎么做。微型课面对评委,展示自己的教学情景,是一种“仿真型”状态,属于评价范围。重点在于我怎么做。区别二:两种形式都没有学生在场,前者说出教学设计即可,后者却要展示教学提问、教学互动,由评委根据展示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区别三:说课时间限制相对宽松些,而微型课有明确的限制。区别四:说课重在研讨,微型课重在评价。尽管领导要求慎重打分,从宽给分,但每组的最后一名是要被淘汰的。
四、正确理解微型课
职称评审引进面试环节,增加微型课的讲解,领导非常重视,对所有评委进行专项培训,提出了具体要求。但面试的主要问题是参评教师很紧张,有的没看清楚课目要求,讲错了课
题;有的搞不清楚说课与微型课的区别,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取舍,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也有一部分人平铺直叙,没有教学亮点。这提醒我们要做好微型课的跟进培训,同时也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改革举措,正确理解微型课。
在评委培训会上专家专门讲了如何把握微型课评价尺度的问题。(1)看真假,主要辩别参评选手是真教师还是其它岗位的人员顶替教师身份来参评;(2)看课型,搞清楚说课与微型课的区别。说课是“虚拟”,微型课是“仿真”;(3)看过程,是否是流程明快,线索清晰,分工明确,重点突出。(4)看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5)看意识,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是否转化为教学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意识、主导意识、服务意识、引领意识、激励意识和创新意识。(6)看创意,优秀教师的素养往往反映在教学创意上。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教态、仪态和神态也是评价的参考因素。
评价微型课,十项指标:
1、学习目标达成度;
2、课堂活动参与度;
3、情感体验愉悦度;
4、问题拓展延伸度;
5、学习主题凸现度;
6、个性张扬自由度;
7、师生互动融洽度;
8、学法指导保障度;
9、启发思考生成度;
10、学习效果满意度。其实,评价一节课的优劣高低,很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总体感觉,很少有人逐项对照评价表去打分的。但是,参评者知道评价标准的话,就会明白自己该怎么讲,怎样做,才能符合要求,符合评委的评价要求和审美倾向。
附:2014职评面试评分标准和细则
面试评分标准和细则 附:评分细则:
一、仪表教态:5分
1、优:行为举止大方得体,精神风貌良好
2、中:仪容仪表端正,穿着整齐
3、差:行为举止不当,过于拘谨
二、标题板书:10分
1、优:板书设计合理,难重点突出,字体清晰规范美观
2、中:板书设计整体合理性不够,字体工整,无:诺别字
3、差:字体不规范,字体潦草,板书混乱
三、教学内容和程序设计:20分
1、优: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讲解清楚,教学方法灵活,前后衔接合理
2、中:讲解正确,重点比较突出,难点基本讲解清楚,无大的失误
3、差:讲解错误,疑难问题讲解不清,有明显失误
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20分
1、优:思路清晰,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普通话标准
2、中:思路比较清晰;语言表达无误,能用普通话讲解和回答问题
3、差:思路不清晰,逻辑混乱;普通话不标准,方言口音重
五、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15分
1、优:分析问题全面透彻精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有效
2、中: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但不够全面深刻
3、差:不能有效地提出并分析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
六、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15分
l、优:思维敏锐,反应敏捷,应变自如,能较好地展示个人才能和素质
2、中:临场发挥一般,能够按要求回答问题
3、差:临场慌乱,反应迟缓,应变能力差
七、教育理论基本素养:15分
1、优:教育理念正确、先进,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教育理论素养较高
2、中:能够了解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一般要求,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
3、差:教育思想陈旧、落后,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教育理论素养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