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者们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地影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发出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的号召;日本政府开展图书起跑线活动等等,可见,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趋势。在我国,早期阅读也正日渐受到重视,各类低幼读物琳琅满目,但多见益智类、手工类、涂色类等读物,并且由于出版社良莠不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造成相当部分的早期读物质量低下;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往往以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定位在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上,甚至是否适合认字,而不是选择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作品;父母们把通过阅读知识、科普类早期读物,收获某些知识或技能等显性成果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浓厚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隐性教育因素,而正是这些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将来的良好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读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家庭的首选儿童读物,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的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6岁,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的。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美国幼儿能力开发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孩子两岁以后,对于文字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困难,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念书,从两岁开始教育是最完美的,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在国际上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绘本正是结合了这两点。
此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以及指导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了解绘本,并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通过感受绘本画面的精、美、妙,体验绘本所带来的真、情、趣,培养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展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审美等多种能力;为幼儿、家长、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研究内容
书香校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1)创设公共阅读环境的研究
(2)营造个性化的班级阅读环境的研究
教师绘本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1)绘本教学中绘本呈现方式的研究
(2)绘本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绘本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家园合作,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
(1)亲子阅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教师对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网终、杂志、书籍等途径,收集目前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的研究成果,对其长处加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发展创新。
观察法:主要用于绘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活动手段、方式的有效性等。
行动研究法:用于完善教师组织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教学策略。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也主要采用此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主要用于调查、了解家长对于早期阅读和绘本的认识。
个案研究法:用于跟踪观察、记录个别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显著变化。
经验总结法:用于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成功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范例。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2
时间:20xx年9月10日
学科:艺术
课题名称: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
所在备课组:中班年级组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名称的解读
一、背景及意义
美术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陶冶了艺术情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二、课题名称的解读
孩子们的艺术发展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更大空间的发展孩子的美术表现力,我们是要仅仅交给孩子如何完成一幅美术作品还是更重要的教会孩子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与鱼还是授之与渔。我们如何更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地向美术课要质量,从而培养孩子的绘画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特别强调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从不同年龄阶段来说,孩子在美术作品的表达上是我们老师特别应该关注的。给孩子一个想画、敢画、愿意画、并能进行比较欣赏的氛围也是我所探索的领域。美术教学要强调孩子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美术教育更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要为孩子营造感受美的氛围,从而让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所感受的生活之美。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内容
1、通过美术活动的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情趣,让幼儿想画,敢画,愿意画。
2、在绘画活动中,通过课堂上的引导,观察,模仿,操作,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所见所想。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经验,设计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
4、探索美术绘画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指导策略,完善幼儿的美术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探讨创造型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来开展的。
1、前期阶段
主要是掌握幼儿在各年龄段美术发展的特点以及各年龄段幼儿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了解幼儿对于美术发展的认识。
2、具体研究阶段
主要是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点,根据幼儿在该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设计以及有准备的教学,并在每次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记录。
3、总结阶段
主要是采取经验总结法,总结各阶段研究的进度,进行改进,同时撰写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三、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7-20xx、9)
1.重点了解幼儿在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对美术发展的认知情况。
2.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搜集幼儿喜欢的美术作品。
3.各班在绘画方面确定一个班级进行美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性研究。总结出有关前期调查报告、经验论文以及教学案例。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0-20xx.3)
1.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导入,并能跟幼儿一起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幼儿设想的情境进行简笔绘画,培养幼儿兴趣,让游戏贯穿于教学始终。
2.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让绘画活动不在单一。
3.撰写专题小结、教学案例、论文。
(三)第三阶段:整理阶段(20xx.3-20xx.7)
整理相关资料、照片、教案、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教学活动实践的成果照片。
2.教学方法、反思、论文。
3.教学活动设计。
4.课题研究报告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3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许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小一幼儿(30人)和小二班幼儿(30人),其中小一班为实验班、小二班为对照班。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餐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幼儿进餐教育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成功经验。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解决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5、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进餐礼仪技能的训练,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注意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教育评价。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及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小班幼儿进餐行为习惯。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幼儿进餐习惯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小班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3、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研究的步骤
20xx年2月-3月,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进行前期测评,分析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
20xx年4月,收集小班幼儿体检结果,调查分析幼儿身体状况与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理论学习,调整课题实施方案,商讨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进餐行为培养计划。
20xx年5月,通过一日生活基本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
20xx年6月,对幼儿在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出现的不良行为礼仪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这一系列不良礼仪的原因。
20xx年7月初,以论文的形式结题。
五、人员的分工
张珺负责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结题,姚秧秧、蔡飞燕负责收集各项资料,刘碧波、何冬梅、林园做好实施方法的验证工作。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4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创设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对现代儿童教育来说,如何利用环境来刺激教育儿童,来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家所重视的教育研究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如何将《纲要》中,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有关环境创设的新理念渗透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所缺乏的,因为理念的滞后,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的过程中,导致一些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育行为。
同时,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还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观察、去创造、去解决、去探索、去竞争。审视当前我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如: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半年搞一次环境布置,设置高出幼儿视线,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普遍存在着一劳永逸现象,失去了环境育人的教育功效;存在着教师从设计到制作布置全权包办,缺少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成人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失去了环境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自我质疑:“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环境,真的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吗?”“我们的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是否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发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研究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实用、适宜,具有较强教育价值的幼儿园班级环境。使之能激发幼儿的热情,能与幼儿产生有效的互动,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达到以美培智、以美辅德、以美育诚,辅助幼儿健康成长,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实验研究内容:
1、创设主题墙,将主题活动内容融入到环境当中,激发幼儿主动的与环境互动,吸引幼儿,从而达到环境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
2、开辟气氛宽松、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区域活动,实现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目标。
3、研究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地参与创设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学前四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7月——12月)
(1)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环境创设研究状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搜集与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做好课题实施的相关物质准备。
(3)采取自学与专业引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不同形式,学习、领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提升保教人员对环境创设方面的理论素养及技能。
(4)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2、实施阶段(1月——12月)
(1)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各班级结合主题教育创设班级环境。形成主题墙涉及到的几个版面内容或主题网络图;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内容中创设与之相应的活动区;在温馨提示栏中贴出主题教育邀请书,邀请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主题墙图片、资料,创设主题墙。
(2)研究人员对实施过程做详细记录(包括文字记录、摄影记录),积累资料。
(3)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课题组教师培训班、实地观摩环境、论文和案例评比、班级环境创设评比和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
(4)定期进行课题的阶段性小结、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3、总结阶段(1月——6月)
(1)对课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整理有关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2)汇总有关的研究成果(图片、录象、照片、文字资料等)。
(3)申请课题结题。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和形式
(一)研究报告
(二)论文集
(三)环境创设集锦(VCD)
(四)优秀教案、活动集锦(VCD)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序号经费项目预算经费(元)
1资料费:报刊、档案、复印、打印、购买必要的图书费用。5000
2学习培训活动5000
3环境创设材料4500
4摄录设备材料500
5科研活动奖金5000
6合计0
八、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5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过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儿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幼儿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要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爱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师之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以班级老师为实践操作者,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1、儿童教育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2、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让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3、教师要通过沟通与协商,把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
根据我园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实践研究。
1、家园合作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2、建立多种与家长联系的方法
3、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前测与后期阶段,通过对教师与家长的调查,了解幼儿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受教育情况,为课题确立提供依据,为研究提供对比数据。
3、行动研究法:将此方法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对研究内容和步骤的分析论证,结合实践,寻找阶段研究中的得失问题,围绕问题以及对研究过程的评价,来对本课题方案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与完善,保证课题研究进度与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通过行动研究,积累与及时推广阶段成果(全园推开),在研究实施中,不断再评价,再发现,再调整。有效保证本课题的研究质量以及对实践工作的有效改进。
4、个案研究法:对幼儿的个案跟踪:及时记录幼儿在教师与家长交流、家长参与园内活动后的行为,从中分析家长的参与对孩子的影响与相关性,并寻找适宜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5、教育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实施干预情况下所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实施干预情况下的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
6、经验总结法: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教师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1.整体性原则:坚持幼儿园教学系统与管理的整体性。正确处理幼儿园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实行整体育人,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
2.主体性原则:确认幼儿是学习认知的主体、身心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以期待、理解和宽容,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弘扬幼儿的主体精神。
3.愉悦性原则:必须为幼儿创设和谐、协调、适用的心理氛围和易于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幼儿园育人环境。教育教学活动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幼儿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活动性原则:幼儿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使之学会思维和操作。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并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既竞争又合作的欢乐气氛中茁壮成长。
5.成功性原则:要为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充公运用反馈和评价手段,对每一个幼儿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幼儿发现和认识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地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1.制度保障。完善课题管理机制,为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地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以园长为龙头——教科室统筹——各园内课题小组分管——全园教师人人参与的良好网络机制。每一层面均各司其职,在分层实施中分层突破,再集中整合。确保方案实施的正确导向性与可行性,形成一种有效的研究工作机制。建立课题奖励制度。在课题实施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针对教师实施进度、方案、总结、论文、案例、反思、随笔撰写等的质量及教案制定等,进行优劣评定,予以相应的奖励。
2.时间保障。为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课题研究小组每月第一周召开课题研究例会,反馈阶段研究情况,提出月工作计划;课题核心人员分别负责各自的研究进程,保证年级组各阶段课题研究计划的落实。
3.资料保障。课题研究资料分别定点到人,由教科室人员分别与年级组挂钩,保证每阶段、每年级组的资料反馈到位、分析到位,保证资料的质量与数量。规范课题档案资料,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资料,并仔细收录归档,包括:子课题方案、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论文、优秀教案、自评他评记录、案例评析、观察记录、教育随笔、教学课件等文本电子资料。
4.理论保障。定期请顾问组成员给予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定期聘请幼儿园课程研究专家给予课题实施建议;定期由教科室负责收集课题研究理论信息下发给教师,指导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2)确立实验研究人员,每个实验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确立课题并拟定方案与可行性论证。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1月)
(1)家园共育现状分析、调查研究,形成方案;
(2)探索实践,实验研究;
(3)积累好过程资料,形成阶段及年度总结或经验报告;
(4)撰写论文,实践调研。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统计分析,数据整理;
(2)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陈海燕:负责本课题的组织、策划等工作
课题组长:**:负责本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
课题成员:**:负责问卷调查统计工作
**:负责实践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负责课题总结报告等工作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6
《幼儿园音乐节奏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是6月申报并于8月批准列为淮安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的微型课题,经过紧张的准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专家予以指导、论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国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独创性的节奏教学而广泛流传,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有些教学方法上还不能为我们教师所运用。同时,奥尔夫认为,我们的教学应当结合本国的国情,适合当地的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这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向。
音乐能陶冶性情,激发幼儿的美感,挖掘幼儿的艺术潜能。音乐节奏活动一直是我园教师的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教师对它是“又爱又怕”。近两年,我在对外开放和外出学习观摩时,重点关注音乐教学活动,感受到现在节奏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改革方向及整体音乐教学法带给我们的启示。本课题旨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研究幼儿音乐节奏活动的教育途径。尝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使幼儿对节奏活动产生兴趣和敏感性,产生“创造”的冲动,使幼儿在音乐基本素质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解决好音乐节奏活动教学中教师技能传播与幼儿主动性、创造性能力发挥之间一个“度”的正确把握问题,真正让幼儿发现、认识并表现出节奏的美、音乐的美,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运动,美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将音乐教育就推上了重要的位置,从1838年美国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波士顿马塞州的一个公共学校设立至今,美国的音乐教育走过了170多年的发展历程。
近几年来,中国的许多教育人士对幼儿音乐教育也进行了研究,上海一所幼儿园的教师就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她们认为,兴趣起着动力和促进作用,培养音乐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伴随幼儿音乐成长的第一步。在构思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图式中,一是注重流程化,即把音乐兴趣培养放在首位,在日常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等各个领域加强联络和交流,把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贯穿其中;二是注重系列化,即把音乐兴趣的培养目标有序地落实到各个领域,形成培养的系列;三是注重一体化,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幼儿园音乐活动本身,还在于音乐专业教师加盟和家庭早期的音乐启蒙及教育,三位一体,构成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基本网络。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的源泉。音乐节奏感有助于培养儿童协作意识和技能,儿童对音乐节奏感的意识是很强的。节奏应该是严格准确的,决不是机械的,因为节奏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音乐是传达人的情感,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其节奏也应该是活的,有时紧,有时松,像人的脉搏,随着情绪变化而有快慢的变化;但它的松紧是依据音乐的自然流露,不能随心所欲。音乐的松紧较难把握,因为音乐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培养和提高。
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它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本课题将“生活化”界定为教师从周围生活中选取音乐教学资源,使幼儿在感到亲切、温暖、充满人情味,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得到教育,促使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陈老还认为,教育应当来源于生活,要从生活中寻找事例,对幼儿进行教育。
2.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奥尔夫的教学体系中有一些节奏练习的方法,如:语言节奏练习、声势练习、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轮说节奏练习,变奏节奏练习等。这些练习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法基础。
3.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幼儿通过游戏和尝试活动,在不断选择、探索中,在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将所获得的信息整合成一个组织的建构,这就是知识。”可见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1.编排、整理幼儿园各年龄阶段适宜的音乐节奏教学活动内容及系列活动方案,探索生活化的音乐教育实践方法。
2.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一定的教育机智,敢于接受新理念,挑战新方法。
研究内容:
1.根据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具有情趣化、生活化的系列音乐节奏活动内容。
2.根据幼儿音乐节奏感发展的特点,探索幼儿园节奏活动中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指导策略。
3.寻找、利用生活中适宜的材料在小、中、大班节奏活动中的运用。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研究幼儿音乐节奏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结合中外幼儿音乐挖掘、梳理幼儿生活中音乐节奏活动教育的教材。
2.个案分析法:对活动设计及实施完善过程做案例分析,总结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经验。
3.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幼儿音乐节奏教学的方法设计并组织实施音乐教学活动,完成幼儿音乐活动案例集。
4.问卷调查法:为了解现状,为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基础性材料,将采用问卷调查法举行研究。
5.经验总结法:总结梳理音乐活动中幼儿音乐节奏活动的方法与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6月—8月)
查阅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关注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动向,进行文本资料、网络资料的筛选;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必备的知识和素质培训;制定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9月—4月)
(1)理论研究:解读新《纲要》,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等幼教改革、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
(2)实践研究:根据研究目标、内容制定实践研究方案,注意积累、整理资料;实验前测;建立研究信息卡,举行阶段研究成果汇报会,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计划;区角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阶段小结和评估工作,整理研究成果资料,做好论证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5月—6月)
公开发表的论文、活动设计、研究活动音像资料等,进行资料分类归档,分析研究数据,总结研究方案,申报课题评审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研究论文专集
3.教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影像)
幼儿在生活中应用音乐节奏的展示(影像)
八、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研究在课题负责人的领导下,选拔配备科研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人员组成课题组,确保课题研究的组织落实。
2.本课题组将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组织成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强化科研理论的培训,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先导。培训做到四落实:时间、资料、方式(请进来、走出去)、效果。
3.本课题将聘请市、县教科研部门的专家、科研人员、学科教研员作为专家指导组,指导本课题研究过程,引领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
4.本课题组将加强管理,一是严格课题实验研究过程的管理。每一阶段将有周密的计划、明确的任务,严格的落实,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保质保量落实实施方案;切实落实课题研究的总结、验收、评价的管理。二是严格课题组成员的管理。课题研究人员一经确立,不得随意更改,确保研究人员稳定性。
5.我园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保证了研究过程中经费的使用,所需设施、物品的提供,教师研究成果的奖励等,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7
课题名称: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研究
负责人:
xx
所在单位:
xx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应该从孩子幼年时就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能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对于某些事情他们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
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家庭结构和孩子的养育方式都有所改变,应注意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不要事无巨细,处处为孩子扫除障碍,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三、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体弱、内向的'孩子活动时常会碰撞;而平时比较好动、顽皮、身体健壮的孩子却难以碰伤,我们总觉得侥幸。究其原因,其实不然。体弱的孩子平时不爱活动,遇到危险时反应慢,灵活性差,动作不协调,容易受到伤害;而那些顽皮、健壮的孩子由于好动、灵活,遇到危险时反应快,能采取自救方法,因而受伤害就小。可见增强孩子的体能是提高孩子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培养孩子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如:知道随季节和早晚增减衣服;春天吃预防感冒的药;二是对突如其来事件的灵活处理。孩子有时候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去处理一些较危险的事情,这就需要成人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救技能。总之,我们应为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想出各种自救方法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培养幼儿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我们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综合考虑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挖掘、整理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安全自我保护内容,通过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常规培养的方法来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一、开展各种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途径
1、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由于他们年龄小,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差,同时又缺乏生活经验,在平时玩耍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因此,日常活动及户外游戏中很容易发生一些事故。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应有目的的给孩子讲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让幼儿知道危险存在。
2、进行适当的锻炼、磨砺,提高幼儿自护能力。
曾有专家作过实验,让家养的猫和老鼠呆在一个箱子里,猫不但不捉老鼠,反而与老鼠共同玩耍。原因就是这只猫一直都由主人饲养,没有吃过老鼠、也从没有看见猫吃老鼠,它也经丧失了捉老鼠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的孩子,他们是否也会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大家知道,孩子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因为突发的、难以预料的事很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平常总是被“锁”在“保险箱”里的孩子会不会束手无策?因此,让年幼的孩子适当的锻炼、磨砺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他们运动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尤其是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唯有靠充分的体育活动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家园合作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针对现代家庭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幼儿园教师要注意提醒家长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不要因疼爱而去代替。可以通过家长园地、开家长会、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这些不良行为的弊端,让家长知道:每替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就失去了一次培养孩子发展能力的机会。
二、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
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教育。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边,不在马路上踢球、玩滑板车、奔跑、做游戏,不横穿马路等等。②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如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禁止行人通行等),并且知道这些交通标记的意义和作用。③帮助幼儿初步形成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在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可选用一些儿歌、故事和游戏以增加趣味性,也可请交警叔叔来园授课,进行模拟表演,还可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国儿童交通安全网等)。
2、消防安全教育。
从以下方面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呢?①要让幼儿懂得玩火的危险性。知道如果发生火灾,不仅会损坏财物,还会危及人的生命。②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如教育幼儿一旦发生火灾要马上逃离火灾现场,并及时告诉附近的成人或拨打火警电话119。当发生火灾,自己被烟雾包围时,要用防烟口罩或干、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趴在地上,在烟雾下面匍匐前进。③可以进行火灾疏散演练。幼儿园可事先确定各班安全疏散的路线,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各个通道,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安全疏散,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教师可在幼儿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开展防火自救演练,让幼儿学习拨打119,尝试简单的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赫鼻子尽快逃离现场等。④还可通过多媒体让幼儿观看消防队员灭火情境。向幼儿介绍火灾的形成原因、消防车的作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饮食安全教育的另一方面是饮食习惯的培养。如教育孩子在进食热汤或喝开水进必须先吹一吹,以免烫伤;吃鱼时,要把鱼刺挑干净,以免鱼刺卡在喉咙里;进食时不嘻笑打闹,以免食物进入气管等等。
4、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爱。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与活动中,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和玩具打交道。因此,对幼儿进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幼儿玩不同的玩具,应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如玩大型玩具滑梯时,要教育幼儿不拥挤,前面的幼儿还没滑到底及离开时,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小型玩具积木、串珠、玻璃球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等。
5、幼儿生活安全教育。
这一类的安全教育,必须家园配合同步进行。为了孩子的安全,一要教育孩子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二要教会幼儿认识一些安全标志,特别是一些禁止性的、警示性的标志,知道看见这些标志该怎样做。如禁止攀登、禁止触摸、禁止通行、禁止烟火,注意安全、当心车辆、当心滑跌等等。三要教育他们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门缝里。告诉幼儿不要爬树、爬墙、爬窗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以防摔伤。四要教育幼儿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跟陌生人走,外出玩耍要告诉大人,教给他们有区别的对待陌生人和熟人的方法。五要教育幼儿,当他独自在家,有陌生人叫门时,不随便开门;不随意开启家中电器,特别是电熨斗、电取暖器等;不玩弄电线与插座;教育幼儿在遇到突然停电等情况时,不慌不乱、不到处跑。不独自玩烟花爆竹。不逗弄蛇、蜈蚣、蝎子、黄蜂、毛毛虫、狗等动物。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六要教育他们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不推挤,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底下等等。
三、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怎样才能让幼儿掌握上述安全教育内容,达到安全自护呢?经过实践验证,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教育正面引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不让他爬高,会摔的,就是记不住,这不,摔了吧!”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仅仅进行说教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听后很快就忘记,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如果仅仅把孩子叫到一起,对他们讲不许怎样,幼儿往往不能按要求来做。那么,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鉴于幼儿时期的认知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的特点,幼儿园集中安全教育活动可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如:可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音像资料,开讨论会,或借助现代教育手段,综合讲解等等。只有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体验,汲取的安全知识,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宜采取正面引导。好模仿是幼儿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去厕所,也未必故意捣乱,而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时老师对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这是一种心理暗示),那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会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厕所了。
安全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如:有个孩子不听话玩火引起火灾;另一个孩子碰倒开水瓶烫伤手等,难免孩子去模仿。然而,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更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比如:美工活动中教师发现一位小朋友用剪刀对着别人,就及时地提醒道:“明明快过来,到这儿来,看娟娟小朋友的小剪刀多听话!剪的真好。你的小剪刀也会很听话的,对吗?”这样既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又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2、随机教育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曾经有一次与幼儿外出远足,教师发现幼儿对路边花坛中种植的月季花特别感兴趣,围在花的周围唧唧喳喳地讨论,有的幼儿还去摸摸花瓣和叶片。教师忽然想起月季花茎和叶上都有刺,便随机对幼儿进行了有关预防植物有刺、有毒,应小心不要轻易接触的安全教育。在几天后的一次观察活动中,当老师用手捏住一片冬青树的叶子请幼儿观察时,忽听一名幼儿说:“老师,它会不会有刺呀?”瞧!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安全行为了。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只有在幼儿原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巩固已有的安全知识、强化随时出现的安全行为,才能让安全意识逐步在幼儿心里扎根,让安全行为渐渐成为幼儿的习惯。
3、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辆马车,行至盘山路时,旅游者对马车夫说:“您让马向路里边走走,马车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马车夫说:“马是很聪明的,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对马车夫的话感触很深。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有些教师也是如此,孩子稍有出格的行为就马上禁止。但是,简单的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足够的重视,反复叮嘱又会引起孩子厌恶。况且,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
总之,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无所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教育他们知道如何征服危险,以及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研究实施的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
XX、5月
1、确定研究方案、具体计划
2、上报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进行教育活动设计及中期总结汇报
XX、6月
1、妈妈不见了怎么办?
2、保护洞洞
3、爱护小手
4、吃东西的时候
XX、9月
1、南南的脚受伤了!
2、安安全全玩滑滑梯
3、安全小乘客
4、我会过马路
XX、10月
1、小课题中期总结汇报
2、我该怎么办?
3、我身边的危险
4、鼻子流血了怎么办?
XX、11月
1、我身边的标志
2、交通安全行
3、火灾知多少?
第三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汇总资料
XX、12月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8
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让教师学会放手,以学生的学路来设计和实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教师只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不仅有良好的学业成绩,更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本领学会学习。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构建新的教师角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
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2、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式、任务型、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从学情出发,以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能力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研究进程安排:
20xx年2月至3月:提出课题,并进行可行性认证。
20xx年4月至20xx年1月: ①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收集各类原始材料。 ② 提出具体措施,开展有效研究,整理典型案例。
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结合上一阶段课题开展的情况,开展反思活动,改进实验方法,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继续开展的课题研究,同时,收集好实验数据和素材,做好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
初二数学成绩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二: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
一、研究背景
初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成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二、研究意义
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精辟概括了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是在初二开始拉开距离的。从摸索的初一阶段进入到初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后,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以为初二是幼儿园三年里最轻松的一年,可以更多的丰富课外生活和发展兴趣了。心理上的盲目松懈,导致学生学习失去方向性和方法性,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幼儿园二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同时它还波及和影响其他一些学科的两极分化,使一批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因而继续保持优异成绩,进入良性学习循环。而有些同学随着难度的加深及兴趣的减弱,加之缺乏必要的努力,因此学习成绩一步步地落后掉队。优等生的越学越好,及学困生的越来越差,便形成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本课题作为西安市教科所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20xx年度的小课题,研究进程必须遵循《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所规定的研究要求和实践安排。
第一阶段(20xx。9):组建团队,选题申请。
依据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发布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围,我们自愿结合,组成了以杨艳玲,李莎为负责,曹珍珍、李海智、杜静、王俊彪参加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经小组成员商议和讨论,自主确定了本课题,并有课题负责人填写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报送我校教研室申请报送立项。
第二阶段(20xx。9——20xx。10):立项培训,准备开题。
参加教研室小课题统一培训,学习《西安市小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有关文件、书籍,思考、讨论和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计划,填写《西安市小课题实施方案》表,准备参加作为基地学校的统一开题仪式,获取专家指导。
第三阶段(20xx。10。20xx。4):分工协作,实施研究。
1。调查研究:采用谈话和问卷等方法,弄清两极分化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负责人:李莎
2。行动研究:用最新的理论,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新的教育行动方式,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确保行动结果的绩效。负责人:李海智 王俊彪
3。经验总结:边操作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课题结束。 在此阶段完成结题报告。负责人:杜静 曹珍珍 杨艳玲
第四阶段(20xx。4—20xx。5):申请结题,准备答辩。
1。准备结题材料。由杨艳玲负责健全小课题档案袋一式两份,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一式三份,并将课题结题报告发到微博里,请求学科指导专家组负责人审核结题报告,并签署同意结题的初步意见。
2。准备答辩材料。
(1)检查结题材料;
(2)准备答辩提纲:
成果阐述、研究过程、初步成果,后续问题
a。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b。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c。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通过对学困生心理问题和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时总结对策,使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目标。
⑴ 阶段成果: 通过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两极分化的成因、学困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对策等)的初步认识,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等。
⑵ 最终成果:收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研究,得出最终成果,形成论文等材料。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9
选题意义:
一、创造力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创造力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培养创造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在于教育。现在社会所缺少的是创新性人才,而创造力的培养要靠教育,而且要从小培养起。因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显得格外重要。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的。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树立创新意识;不仅如此,创造力的养成更应该贯彻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特别要贯彻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意义我国20xx年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美国的空军阿诺德将军曾说过:“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
通过笔者对一些资料文献的收集阅读发现:对于幼儿创造力的研究非常多,很多专家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岳慧兰老师在《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中从对幼儿教师的调查中研究幼儿创造力。她从对幼儿创造力认识水平与培养方式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指出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现状研究
面对现存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已倡导多时,素质教育延伸出的全面教育,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音乐属于审美素质的一个领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音乐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音乐素养,而不是要教育出、创造出一个音乐家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方式,一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进行早期的音乐启蒙,通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现今的幼儿园中,基本能实施五大领域的教育,对于音乐教育活动也越来越重视。
王媛媛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中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如下问题: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兴趣和创造里培养;系统性有余,灵活性不足;课堂模式程式化、忽视幼儿主题性发展,教学方式较单一。
董霞的《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对音乐的特殊性及音乐教育特点认识不足……不注重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方面的独特作用。
由此可见,目前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问题。这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努力。
三、有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李素萍(20xx年)在《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中提出加强创新意识教育,增强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教学的评价体系。还指出要借鉴国内外六只能够音乐创新教学的先进经验。王子婴(20xx)在《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中提出以下观点: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环境。
董霞(20xx)在《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写道: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快乐的学习音乐,利用多种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在节奏感的训练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歌唱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已有一些,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些许问题,笔者计划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能有所帮助。
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论述:
一、理论价值现阶段,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幼儿睡觉时喜欢听摇篮曲,听着妈妈哼的摇篮曲幼儿就会特别有安全感。幼儿也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音乐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有研究发现,胎儿时期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幼儿,在出生之后,在听到同样的音乐之后,就会显得特别安静。
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一种培养儿童各方面技能的途径,不仅仅是要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更不是把幼儿培养成音乐家。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
当前有关于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研究有一些,笔者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际研究有所帮助。
二、实际价值0--6、7岁的幼儿,特别是3--6、7岁的幼儿一般都处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任务就成了幼儿教育活动的目标之一。
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有了理论支撑的实践才更科学,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笔者希望能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为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做出一些贡献。
写作过程中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研究方法《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研究》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如下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
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进行研究的一般方法,本选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的有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研究。对现有的有关文章进行梳理总结;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策略。
2.案例分析法--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幼儿的所特有的发展规律:幼儿的活动具有随意性,不受成人的任意摆布。对于学前教育研究来说,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很常见而且有用的研究方法。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将会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
3.观察法--在实习期间,我对无锡正兴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进行了观察,记录。以此来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二、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图书馆和实地收集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研究。
论文写作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
2.国外对此问题的论述情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观察法
二、创造力的培养寓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之中
(一)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创造力的含义
2.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3.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因素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活动
1.教师改变观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树立幼儿的创造意识
3.给予幼儿创造空间,实施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4.肯定幼儿的创造行为
(二)创设一定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提供充足的音乐材料
2.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
(三)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创造力,要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参考文献目录):
12月--1月收集资料阶段
1月--2月分析资料阶段
2月--3月开题报告形成阶段
3月--4月论文写作阶段
4月--6月论文修改及形成阶段
参考文献目录:
1.杨帆:新教育理念下的现代幼儿音乐教育[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林文全文数据库,20xx(01).
2.云瑞芳:儿童版画教学与儿童创造力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3.李素萍: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xx.
4.漆玲玲: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xx.
5.王晓霞:论音乐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黄河之声,20xx(20).
6.张建萍: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D],河北大学,20xx.
7.董霞: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5).
8.见福增: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3).
9.郑玉香: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xx(05).
10.伍荣生: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3).
11.王媛媛: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2.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xx.
13.王巧玲: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xx(12).
14.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xx(11)
15.冯振琦:谈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共性[J],艺术教育,20xx(01)
16.梁玉春,张丽娜:加强情境创设,培养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0)
17.尹爱青,李力红:音乐教育主体性目标体系设计--创造性部分[J]中国音乐教育,20xx(03)
18.廖施聪: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xx(17)
19.史铎: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
20.杨喜丽:刍议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xx(09)
21.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xx(03)
22.许婕:论音乐教育中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12)
23.陈新晖:论创新型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xx
24.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2)
25.齐璐:3-5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的结构、发展特点与类型[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2)
26.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xx(09)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0
一、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立了由郭旭莉和吕琳全面主持负责,有王晓华、李雯、冯楠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各司其责,制定好课题实施总方案。
(2)、完善的课题研究制度,制定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3)、做好资料收集,分类工作,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讨论,邀请专家理论指导。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课题成员分工设施方案
(2)、课题成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3)、对课题进行小结,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4)、撰写中期报告
三、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
(2)、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题部分:本园各年龄段幼儿的户外活动。
措施:
一:组织各年龄段幼儿家长及教师收集户外器械所需物品,例如:纸箱,奶粉罐,矿泉水瓶等,并进行简单的器械制作与装饰。使其符合各年龄段幼儿户外活动游戏的要求,并将其在幼儿户外活动时合理的进行投放,教师观察记录幼儿活动情况,及各种器械的使用情况,根据观察记录进行器械投放的调整,和幼儿活动的引导。
二:根据园中实际情况将户外场地进行划分,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各年龄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实施场地划分之后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有效合理的制定出新的方案。
三:根据新《纲要》及各地方一年四季的具体特点制定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时间安排。
四: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幼儿各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班级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器械。中大班幼儿可以和教师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五:阶段性小结,各年龄段教师交流总结幼儿在的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儿使用的情况。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业角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知识的交融渗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促其快速成长的平台;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教师担负起脊梁的中坚作用,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内容,既没有给出探究的方法,也没有给出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办才好?这种提问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又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施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的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是根据刘志伟老师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科学教学》中发表的论文《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中介绍的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巩固拓展、创新发展。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组织引领我校全体科学教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拟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科学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联系;
3、通过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促进幼儿园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4个:
1、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2、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来优化新教学模式;
3、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4、研究如何检测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行动研究法:用于研究在科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六、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课题准备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请课题组导师审定、指导、论证;课题组研究小组的成立;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本阶段要组织和引领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本阶段要对实验过程材料进行梳理、提升,形成研究成果;发表研究成果。
七、预期成果
如果我们的课题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可以期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可能会取得如下几方面的预期成果:
1、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报告、论文;
2、幼儿园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该课题中的优秀课例;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2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①研究目的
随着农村幼儿园地蓬勃发展,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相关部门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解决和防范幼儿园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为更好的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②研究意义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日益重视,农村3-6岁幼儿入园人数也日趋增多,幼儿园安全事故也频繁出现。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部门对农村幼儿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更加普及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做好幼儿安全工作。
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对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无疑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方面,国家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的精神。《纲要》的颁布与实施,说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也进入到一个发展速度快,发展态势好的时期,但是还存在严峻的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丁金霞、欧新明的《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对农村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分析统计。国内还有不少关于农村幼儿园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农村幼儿园安全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国家各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①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构思→查阅有关资料→选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修改论文→成文
②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法
③研究内容:
周围社会环境安全问题
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呈现哪些不稳定因素,对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带来的影响。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是否混乱,文化市场经营管理问题,是否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环境污染问题;加强门卫管理。
2.园舍安全问题
“5·12汶川地震”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各幼儿园要在各学区的指导、领导下,把重点放在对幼儿园建筑的整改上。要调整园址,规范规模、规范规划设计;要做好幼儿园食堂卫生方面的整改工作;要做好幼儿园园舍的修缮及设备的添置工作。
3.园内设施设备安全问题
消防设施配备符合要求;楼梯、走廊及其他安全通道设置合理;各类玩具应符合安全标准
4.幼儿自身安全防护问题
同伴咬伤打伤;摔伤跌伤;烫伤烧伤;尖锐物体致伤
5.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对幼儿身心发展安全问题
不能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发生的纠纷,使用“惩罚”、“体罚”等否定方式来对待幼儿。
6.交通安全问题
校车接送安全,幼儿园上学放学时门口有专人值班,园内车辆停放规范。
7.幼儿饮食安全问题
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采购、运输、加工、餐具等安全问题,厨房卫生,保健员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进度安排:
预期效果:
5、已查阅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010-)[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幼儿园管理条例》..
(4)丁金霞,欧新明.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1):11-14
(5)王欣荣.不容忽视的安全教育衔接[J].幼教园地,(1)
(6)刘茗,崔美兰.农村民办幼儿园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7)阎玉珍.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原因与对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
(8)顾荣芳.幼儿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1、57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3
一、研究背景
初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成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二、研究意义
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精辟概括了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是在初二开始拉开距离的。从摸索的初一阶段进入到初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后,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以为初二是幼儿园三年里最轻松的一年,可以更多的丰富课外生活和发展兴趣了。心理上的盲目松懈,导致学生学习失去方向性和方法性,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幼儿园二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同时它还波及和影响其他一些学科的两极分化,使一批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因而继续保持优异成绩,进入良性学习循环。而有些同学随着难度的加深及兴趣的减弱,加之缺乏必要的努力,因此学习成绩一步步地落后掉队。优等生的越学越好,及学困生的越来越差,便形成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本课题作为西安市教科所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年度的小课题,研究进程必须遵循《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所规定的研究要求和实践安排。
第一阶段(.9):组建团队,选题申请。
依据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发布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围,我们自愿结合,组成了以杨艳玲,李莎为负责,曹珍珍、李海智、杜静、王俊彪参加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经小组成员商议和讨论,自主确定了本课题,并有课题负责人填写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报送我校教研室申请报送立项。
第二阶段(.9--.10):立项培训,准备开题。
参加教研室小课题统一培训,学习《西安市小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有关文件、书籍,思考、讨论和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计划,填写《西安市小课题实施方案》表,准备参加作为基地学校的统一开题仪式,获取专家指导。
第三阶段(.--10.4):分工协作,实施研究。
1.调查研究:采用谈话和问卷等方法,弄清两极分化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负责人:李莎
2.行动研究:用最新的理论,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新的教育行动方式,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确保行动结果的绩效。负责人:李海智 王俊彪
3.经验总结:边操作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课题结束。 在此阶段完成结题报告。负责人:杜静 曹珍珍 杨艳玲
第四阶段(.4-.5):申请结题,准备答辩。
1.准备结题材料。由杨艳玲负责健全小课题档案袋一式两份,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一式三份,并将课题结题报告发到微博里,请求学科指导专家组负责人审核结题报告,并签署同意结题的初步意见。
2.准备答辩材料。
(1)检查结题材料;
(2)准备答辩提纲:
成果阐述、研究过程、初步成果,后续问题
a.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b.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c.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通过对学困生心理问题和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时总结对策,使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目标。
⑴ 阶段成果: 通过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两极分化的成因、学困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对策等)的初步认识,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等。
⑵ 最终成果:收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研究,得出最终成果,形成论文等材料。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过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幼儿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幼儿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要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爱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师之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以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以班级老师为实践操作者,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儿童教育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2、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让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3、教师要通过沟通与协商,把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我园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实践研究。
1、家园合作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2、建立多种与家长联系的方法
3、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前测与后期阶段,通过对教师与家长的调查,了解幼儿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受教育情况,为课题确立提供依据,为研究提供对比数据。
3、行动研究法:将此方法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对研究内容和步骤的分析论证,结合实践,寻找阶段研究中的得失问题,围绕问题以及对研究过程的评价,来对本课题方案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与完善,保证课题研究进度与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通过行动研究,积累与及时推广阶段成果(全园推开),在研究实施中,不断再评价,再发现,再调整。有效保证本课题的研究质量以及对实践工作的有效改进。
4、个案研究法:对幼儿的个案跟踪:及时记录幼儿在教师与家长交流、家长参与园内活动后的行为,从中分析家长的参与对孩子的影响与相关性,并寻找适宜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5、教育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实施干预情况下所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实施干预情况下的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
6、经验总结法: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教师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坚持幼儿园教学系统与管理的整体性。正确处理幼儿园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实行整体育人,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
2.主体性原则:确认幼儿是学习认知的主体、身心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以期待、理解和宽容,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弘扬幼儿的主体精神。
3.愉悦性原则:必须为幼儿创设和谐、协调、适用的心理氛围和易于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幼儿园育人环境。教育教学活动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幼儿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活动性原则:幼儿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使之学会思维和操作。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并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既竞争又合作的欢乐气氛中茁壮成长。
5.成功性原则:要为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充公运用反馈和评价手段,对每一个幼儿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幼儿发现和认识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地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八、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完善课题管理机制,为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地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以园长为龙头——教科室统筹——各园内课题小组分管——全园教师人人参与的良好网络机制。每一层面均各司其职,在分层实施中分层突破,再集中整合。确保方案实施的正确导向性与可行性,形成一种有效的研究工作机制。建立课题奖励制度。在课题实施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针对教师实施进度、方案、总结、论文、案例、反思、随笔撰写等的质量及教案制定等,进行优劣评定,予以相应的奖励。
2.时间保障。为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课题研究小组每月第一周召开课题研究例会,反馈阶段研究情况,提出月工作计划;课题核心人员分别负责各自的研究进程,保证年级组各阶段课题研究计划的落实。
3.资料保障。课题研究资料分别定点到人,由教科室人员分别与年级组挂钩,保证每阶段、每年级组的资料反馈到位、分析到位,保证资料的质量与数量。规范课题档案资料,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资料,并仔细收录归档,包括:子课题方案、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论文、优秀教案、自评他评记录、案例评析、观察记录、教育随笔、教学课件等文本电子资料。
4.理论保障。定期请顾问组成员给予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定期聘请幼儿园课程研究专家给予课题实施建议;定期由教科室负责收集课题研究理论信息下发给教师,指导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2)确立实验研究人员,每个实验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确立课题并拟定方案与可行性论证。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1月)
(1)家园共育现状分析、调查研究,形成方案;
(2)探索实践,实验研究;
(3)积累好过程资料,形成阶段及年度总结或经验报告;
(4)撰写论文,实践调研。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统计分析,数据整理;
(2)撰写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陈海燕:负责本课题的组织、策划等工作
课题组长:**:负责本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
课题成员:**:负责问卷调查统计工作
**:负责实践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负责课题总结报告等工作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者们发现,3 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地影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 走向阅读社会 的呼吁;美国将 阅读优先 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发出 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 的号召;日本政府开展 图书起跑线 活动等等,可见,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趋势。在我国,早期阅读也正日渐受到重视,各类低幼读物琳琅满目,但多见益智类、手工类、涂色类等读物,并且由于出版社良莠不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造成相当部分的早期读物质量低下;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往往以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定位在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上,甚至是否适合认字,而不是选择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作品;父母们把通过阅读知识、科普类早期读物,收获某些知识或技能等显性成果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浓厚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隐性教育因素,而正是这些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将来的良好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读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家庭的首选儿童读物,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 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 它的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6岁, 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的。 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 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 美国幼儿能力开发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 孩子两岁以后,对于文字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困难,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念书,从两岁开始教育是最完美的 ,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在国际上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纲要》中指出要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而绘本正是结合了这两点。
此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 悦读 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以及指导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了解绘本,并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通过感受绘本画面的精、美、妙,体验绘本所带来的真、情、趣,培养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展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审美等多种能力;为幼儿、家长、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研究内容
书香校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1)创设公共阅读环境的研究
(2)营造个性化的班级阅读环境的研究
教师绘本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1)绘本教学中绘本呈现方式的研究
(2)绘本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绘本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家园合作,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
(1)亲子阅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教师对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网终、杂志、书籍等途径,收集目前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的研究成果,对其长处加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发展创新。
观察法:主要用于绘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活动手段、方式的有效性等。
行动研究法:用于完善教师组织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教学策略。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也主要采用此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主要用于调查、了解家长对于早期阅读和绘本的认识。
个案研究法:用于跟踪观察、记录个别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显著变化。
经验总结法:用于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成功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范例。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业角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知识的交融渗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促其快速成长的平台;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教师担负起脊梁的中坚作用,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内容,既没有给出探究的方法,也没有给出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办才好?这种提问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又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施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的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是根据刘志伟老师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科学教学》中发表的论文《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中介绍的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巩固拓展、创新发展。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组织引领我校全体科学教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拟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科学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联系;
3、通过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促进幼儿园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4个:
1、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2、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来优化新教学模式;
3、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4、研究如何检测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行动研究法:用于研究在科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六、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课题准备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请课题组导师审定、指导、论证;课题组研究小组的成立;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本阶段要组织和引领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本阶段要对实验过程材料进行梳理、提升,形成研究成果;发表研究成果。
七、预期成果
如果我们的课题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可以期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可能会取得如下几方面的预期成果:
1、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报告、论文;
2、幼儿园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该课题中的优秀课例;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3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①研究目的
随着农村幼儿园地蓬勃发展,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相关部门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解决和防范幼儿园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为更好的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②研究意义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日益重视,农村3-6岁幼儿入园人数也日趋增多,幼儿园安全事故也频繁出现。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部门对农村幼儿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更加普及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做好幼儿安全工作。
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对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无疑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方面,国家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的精神。《纲要》的颁布与实施,说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也进入到一个发展速度快,发展态势好的时期,但是还存在严峻的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丁金霞、欧新明的《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对农村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分析统计。国内还有不少关于农村幼儿园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农村幼儿园安全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国家各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①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构思→查阅有关资料→选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修改论文→成文
②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法
③研究内容:
周围社会环境安全问题
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呈现哪些不稳定因素,对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带来的影响。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是否混乱,文化市场经营管理问题,是否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环境污染问题;加强门卫管理。
2.园舍安全问题
“5·12汶川地震”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各幼儿园要在各学区的指导、领导下,把重点放在对幼儿园建筑的整改上。要调整园址,规范规模、规范规划设计;要做好幼儿园食堂卫生方面的整改工作;要做好幼儿园园舍的修缮及设备的添置工作。
3.园内设施设备安全问题
消防设施配备符合要求;楼梯、走廊及其他安全通道设置合理;各类玩具应符合安全标准
4.幼儿自身安全防护问题
同伴咬伤打伤;摔伤跌伤;烫伤烧伤;尖锐物体致伤
5.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对幼儿身心发展安全问题
不能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发生的纠纷,使用“惩罚”、“体罚”等否定方式来对待幼儿。
6.交通安全问题
校车接送安全,幼儿园上学放学时门口有专人值班,园内车辆停放规范。
7.幼儿饮食安全问题
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采购、运输、加工、餐具等安全问题,厨房卫生,保健员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进度安排:
预期效果:
5、已查阅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010-)[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幼儿园管理条例》..
(4)丁金霞,欧新明.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1):11-14
(5)王欣荣.不容忽视的安全教育衔接[J].幼教园地,(1)
(6)刘茗,崔美兰.农村民办幼儿园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7)阎玉珍.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原因与对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
(8)顾荣芳.幼儿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1、57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4
选题意义:
一、创造力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创造力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培养创造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在于教育。现在社会所缺少的是创新性人才,而创造力的培养要靠教育,而且要从小培养起。因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显得格外重要。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的。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树立创新意识;不仅如此,创造力的养成更应该贯彻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特别要贯彻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意义我国20xx年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美国的空军阿诺德将军曾说过:“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
通过笔者对一些资料文献的收集阅读发现:对于幼儿创造力的研究非常多,很多专家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岳慧兰老师在《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中从对幼儿教师的调查中研究幼儿创造力。她从对幼儿创造力认识水平与培养方式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指出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现状研究
面对现存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已倡导多时,素质教育延伸出的全面教育,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音乐属于审美素质的一个领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音乐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音乐素养,而不是要教育出、创造出一个音乐家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方式,一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进行早期的音乐启蒙,通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现今的幼儿园中,基本能实施五大领域的教育,对于音乐教育活动也越来越重视。
王媛媛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中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如下问题: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兴趣和创造里培养;系统性有余,灵活性不足;课堂模式程式化、忽视幼儿主题性发展,教学方式较单一。
董霞的《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对音乐的特殊性及音乐教育特点认识不足……不注重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方面的独特作用。
由此可见,目前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问题。这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努力。
三、有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李素萍(20xx年)在《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中提出加强创新意识教育,增强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教学的评价体系。还指出要借鉴国内外六只能够音乐创新教学的先进经验。王子婴(20xx)在《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中提出以下观点: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环境。
董霞(20xx)在《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写道: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快乐的学习音乐,利用多种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在节奏感的训练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歌唱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已有一些,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些许问题,笔者计划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能有所帮助。
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论述:
一、理论价值现阶段,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幼儿睡觉时喜欢听摇篮曲,听着妈妈哼的摇篮曲幼儿就会特别有安全感。幼儿也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音乐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有研究发现,胎儿时期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幼儿,在出生之后,在听到同样的音乐之后,就会显得特别安静。
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一种培养儿童各方面技能的途径,不仅仅是要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更不是把幼儿培养成音乐家。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
当前有关于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研究有一些,笔者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际研究有所帮助。
二、实际价值0--6、7岁的幼儿,特别是3--6、7岁的幼儿一般都处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任务就成了幼儿教育活动的目标之一。
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有了理论支撑的实践才更科学,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笔者希望能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为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做出一些贡献。
写作过程中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研究方法《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研究》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如下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
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进行研究的一般方法,本选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的有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研究。对现有的有关文章进行梳理总结;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策略。
2.案例分析法--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幼儿的所特有的发展规律:幼儿的活动具有随意性,不受成人的任意摆布。对于学前教育研究来说,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很常见而且有用的研究方法。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将会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
3.观察法--在实习期间,我对无锡正兴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进行了观察,记录。以此来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二、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图书馆和实地收集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研究。
论文写作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
2.国外对此问题的论述情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观察法
二、创造力的培养寓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之中
(一)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创造力的含义
2.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3.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因素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活动
1.教师改变观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树立幼儿的创造意识
3.给予幼儿创造空间,实施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4.肯定幼儿的创造行为
(二)创设一定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提供充足的音乐材料
2.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
(三)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创造力,要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参考文献目录):
12月--1月收集资料阶段
1月--2月分析资料阶段
2月--3月开题报告形成阶段
3月--4月论文写作阶段
4月--6月论文修改及形成阶段
参考文献目录:
1.杨帆:新教育理念下的现代幼儿音乐教育[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林文全文数据库,20xx(01).
2.云瑞芳:儿童版画教学与儿童创造力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3.李素萍: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xx.
4.漆玲玲: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xx.
5.王晓霞:论音乐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黄河之声,20xx(20).
6.张建萍: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D],河北大学,20xx.
7.董霞: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5).
8.见福增: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3).
9.郑玉香: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xx(05).
10.伍荣生: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3).
11.王媛媛: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2.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xx.
13.王巧玲: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xx(12).
14.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xx(11)
15.冯振琦:谈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共性[J],艺术教育,20xx(01)
16.梁玉春,张丽娜:加强情境创设,培养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0)
17.尹爱青,李力红:音乐教育主体性目标体系设计--创造性部分[J]中国音乐教育,20xx(03)
18.廖施聪: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xx(17)
19.史铎: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
20.杨喜丽:刍议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xx(09)
21.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xx(03)
22.许婕:论音乐教育中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12)
23.陈新晖:论创新型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xx
24.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2)
25.齐璐:3-5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的结构、发展特点与类型[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xx(02)
26.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xx(09)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5
《幼儿园音乐节奏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是6月申报并于8月批准列为淮安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的微型课题,经过紧张的准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专家予以指导、论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国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独创性的节奏教学而广泛流传,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有些教学方法上还不能为我们教师所运用。同时,奥尔夫认为,我们的教学应当结合本国的国情,适合当地的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这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向。
音乐能陶冶性情,激发幼儿的美感,挖掘幼儿的艺术潜能。音乐节奏活动一直是我园教师的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教师对它是“又爱又怕”。近两年,我在对外开放和外出学习观摩时,重点关注音乐教学活动,感受到现在节奏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改革方向及整体音乐教学法带给我们的启示。本课题旨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研究幼儿音乐节奏活动的教育途径。尝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使幼儿对节奏活动产生兴趣和敏感性,产生“创造”的冲动,使幼儿在音乐基本素质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解决好音乐节奏活动教学中教师技能传播与幼儿主动性、创造性能力发挥之间一个“度”的正确把握问题,真正让幼儿发现、认识并表现出节奏的美、音乐的美,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运动,美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将音乐教育就推上了重要的位置,从1838年美国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波士顿马塞州的一个公共学校设立至今,美国的音乐教育走过了170多年的发展历程。
近几年来,中国的许多教育人士对幼儿音乐教育也进行了研究,上海一所幼儿园的教师就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她们认为,兴趣起着动力和促进作用,培养音乐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伴随幼儿音乐成长的第一步。在构思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图式中,一是注重流程化,即把音乐兴趣培养放在首位,在日常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等各个领域加强联络和交流,把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贯穿其中;二是注重系列化,即把音乐兴趣的培养目标有序地落实到各个领域,形成培养的系列;三是注重一体化,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幼儿园音乐活动本身,还在于音乐专业教师加盟和家庭早期的音乐启蒙及教育,三位一体,构成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基本网络。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的源泉。音乐节奏感有助于培养儿童协作意识和技能,儿童对音乐节奏感的意识是很强的。节奏应该是严格准确的,决不是机械的,因为节奏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音乐是传达人的情感,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其节奏也应该是活的,有时紧,有时松,像人的脉搏,随着情绪变化而有快慢的变化;但它的松紧是依据音乐的自然流露,不能随心所欲。音乐的松紧较难把握,因为音乐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培养和提高。
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它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本课题将“生活化”界定为教师从周围生活中选取音乐教学资源,使幼儿在感到亲切、温暖、充满人情味,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得到教育,促使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陈老还认为,教育应当来源于生活,要从生活中寻找事例,对幼儿进行教育。
2.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奥尔夫的教学体系中有一些节奏练习的方法,如:语言节奏练习、声势练习、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轮说节奏练习,变奏节奏练习等。这些练习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法基础。
3.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幼儿通过游戏和尝试活动,在不断选择、探索中,在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将所获得的信息整合成一个组织的建构,这就是知识。”可见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1.编排、整理幼儿园各年龄阶段适宜的音乐节奏教学活动内容及系列活动方案,探索生活化的音乐教育实践方法。
2.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一定的教育机智,敢于接受新理念,挑战新方法。
研究内容:
1.根据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具有情趣化、生活化的系列音乐节奏活动内容。
2.根据幼儿音乐节奏感发展的特点,探索幼儿园节奏活动中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指导策略。
3.寻找、利用生活中适宜的材料在小、中、大班节奏活动中的运用。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研究幼儿音乐节奏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结合中外幼儿音乐挖掘、梳理幼儿生活中音乐节奏活动教育的教材。
2.个案分析法:对活动设计及实施完善过程做案例分析,总结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经验。
3.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幼儿音乐节奏教学的方法设计并组织实施音乐教学活动,完成幼儿音乐活动案例集。
4.问卷调查法:为了解现状,为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基础性材料,将采用问卷调查法举行研究。
5.经验总结法:总结梳理音乐活动中幼儿音乐节奏活动的方法与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6月—8月)
查阅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关注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动向,进行文本资料、网络资料的筛选;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必备的知识和素质培训;制定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9月—4月)
(1)理论研究:解读新《纲要》,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等幼教改革、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
(2)实践研究:根据研究目标、内容制定实践研究方案,注意积累、整理资料;实验前测;建立研究信息卡,举行阶段研究成果汇报会,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计划;区角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阶段小结和评估工作,整理研究成果资料,做好论证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5月—6月)
公开发表的论文、活动设计、研究活动音像资料等,进行资料分类归档,分析研究数据,总结研究方案,申报课题评审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研究论文专集
3.教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影像)
幼儿在生活中应用音乐节奏的展示(影像)
八、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研究在课题负责人的领导下,选拔配备科研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人员组成课题组,确保课题研究的组织落实。
2.本课题组将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组织成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强化科研理论的培训,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先导。培训做到四落实:时间、资料、方式(请进来、走出去)、效果。
3.本课题将聘请市、县教科研部门的专家、科研人员、学科教研员作为专家指导组,指导本课题研究过程,引领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
4.本课题组将加强管理,一是严格课题实验研究过程的管理。每一阶段将有周密的计划、明确的任务,严格的落实,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保质保量落实实施方案;切实落实课题研究的总结、验收、评价的管理。二是严格课题组成员的管理。课题研究人员一经确立,不得随意更改,确保研究人员稳定性。
5.我园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保证了研究过程中经费的使用,所需设施、物品的提供,教师研究成果的奖励等,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6
时间:20xx年9月10日
学科: 艺术
课题名称 :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 吴琳
所在备课组: 中班年级组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名称的解读
一、背景及意义
美术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陶冶了艺术情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二、课题名称的解读
孩子们的艺术发展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更大空间的发展孩子的美术表现力,我们是要仅仅交给孩子如何完成一幅美术作品还是更重要的教会孩子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与鱼还是授之与渔。我们如何更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地向美术课要质量,从而培养孩子的绘画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特别强调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从不同年龄阶段来说,孩子在美术作品的表达上是我们老师特别应该关注的。给孩子一个想画、敢画、愿意画、并能进行比较欣赏的氛围也是我所探索的领域。美术教学要强调孩子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美术教育更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要为孩子营造感受美的氛围,从而让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所感受的生活之美。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内容
1、通过美术活动的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情趣,让幼儿想画,敢画,愿意画。
2、在绘画活动中,通过课堂上的引导,观察,模仿,操作,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所见所想。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经验,设计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
4、探索美术绘画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指导策略,完善幼儿的美术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探讨创造型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来开展的。
1、前期阶段
主要是掌握幼儿在各年龄段美术发展的特点以及各年龄段幼儿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了解幼儿对于美术发展的认识。
2、具体研究阶段
主要是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点,根据幼儿在该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设计以及有准备的教学,并在每次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记录。
3、总结阶段
主要是采取经验总结法,总结各阶段研究的进度,进行改进,同时撰写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三、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7-20xx、9)
1.重点了解幼儿在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对美术发展的认知情况。
2.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搜集幼儿喜欢的美术作品。
3.各班在绘画方面确定一个班级进行美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性研究。总结出有关前期调查报告、经验论文以及教学案例。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0-20xx.3)
1.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导入,并能跟幼儿一起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幼儿设想的情境进行简笔绘画,培养幼儿兴趣,让游戏贯穿于教学始终。
2.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让绘画活动不在单一。
3.撰写专题小结、教学案例、论文。
(三)第三阶段:整理阶段(20xx.3-20xx.7)
整理相关资料、照片、教案、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教学活动实践的成果照片。
2.教学方法、反思、论文。
3.教学活动设计。
4.课题研究报告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7
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让教师学会放手,以学生的学路来设计和实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教师只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不仅有良好的学业成绩,更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本领学会学习。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构建新的教师角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
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2、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式、任务型、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从学情出发,以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能力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研究进程安排:
20xx年2月至3月:提出课题,并进行可行性认证。
20xx年4月至20xx年1月: ①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收集各类原始材料。 ② 提出具体措施,开展有效研究,整理典型案例。
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结合上一阶段课题开展的情况,开展反思活动,改进实验方法,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继续开展的课题研究,同时,收集好实验数据和素材,做好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
初二数学成绩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二: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
一、研究背景
初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成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二、研究意义
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精辟概括了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是在初二开始拉开距离的。从摸索的初一阶段进入到初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后,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以为初二是幼儿园三年里最轻松的一年,可以更多的丰富课外生活和发展兴趣了。心理上的盲目松懈,导致学生学习失去方向性和方法性,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幼儿园二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同时它还波及和影响其他一些学科的两极分化,使一批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因而继续保持优异成绩,进入良性学习循环。而有些同学随着难度的加深及兴趣的减弱,加之缺乏必要的努力,因此学习成绩一步步地落后掉队。优等生的越学越好,及学困生的越来越差,便形成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本课题作为西安市教科所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20xx的小课题,研究进程必须遵循《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所规定的研究要求和实践安排。
第一阶段(20xx。9):组建团队,选题申请。
依据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发布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围,我们自愿结合,组成了以杨艳玲,李莎为负责,曹珍珍、李海智、杜静、王俊彪参加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经小组成员商议和讨论,自主确定了本课题,并有课题负责人填写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报送我校教研室申请报送立项。
第二阶段(20xx。9——20xx。10):立项培训,准备开题。
参加教研室小课题统一培训,学习《西安市小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有关文件、书籍,思考、讨论和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计划,填写《西安市小课题实施方案》表,准备参加作为基地学校的统一开题仪式,获取专家指导。
第三阶段(20xx。10。20xx。4):分工协作,实施研究。
1。调查研究:采用谈话和问卷等方法,弄清两极分化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负责人:李莎
2。行动研究:用最新的理论,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新的教育行动方式,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确保行动结果的绩效。负责人:李海智 王俊彪
3。经验总结:边操作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课题结束。 在此阶段完成结题报告。负责人:杜静 曹珍珍 杨艳玲
第四阶段(20xx。4—20xx。5):申请结题,准备答辩。
1。准备结题材料。由杨艳玲负责健全小课题档案袋一式两份,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一式三份,并将课题结题报告发到微博里,请求学科指导专家组负责人审核结题报告,并签署同意结题的初步意见。
2。准备答辩材料。
(1)检查结题材料;
(2)准备答辩提纲:
成果阐述、研究过程、初步成果,后续问题
a。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b。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c。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通过对学困生心理问题和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时总结对策,使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目标。
⑴ 阶段成果: 通过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两极分化的成因、学困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对策等)的初步认识,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等。
⑵ 最终成果:收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研究,得出最终成果,形成论文等材料。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8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许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 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小一幼儿(30人)和小二班幼儿(30人),其中小一班为实验班、小二班为对照班。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餐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幼儿进餐教育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成功经验。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解决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5、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进餐礼仪技能的训练,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 总结。注意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教育评价。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 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及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小班幼儿进餐行为习惯。
(二) 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幼儿进餐习惯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小班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3、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研究的步骤
20xx年2月-3月,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进行前期测评,分析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
20xx年4月,收集小班幼儿体检结果,调查分析幼儿身体状况与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理论学习,调整课题实施方案,商讨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进餐行为培养计划。
20xx年5月,通过一日生活基本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
20xx年6月,对幼儿在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出现的不良行为礼仪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这一系列不良礼仪的原因。
20xx年7月初,以论文的形式结题。
五、人员的分工
张珺负责撰写开题 报告 和课题结题,姚秧秧、蔡飞燕负责收集各项资料,刘碧波、何冬梅、林园做好实施方法的验证工作。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9
课题名称: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研究
负责人:
xx
所在单位:
xx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应该从孩子幼年时就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能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对于某些事情他们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
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家庭结构和孩子的养育方式都有所改变,应注意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不要事无巨细,处处为孩子扫除障碍,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三、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体弱、内向的孩子活动时常会碰撞;而平时比较好动、顽皮、身体健壮的孩子却难以碰伤,我们总觉得侥幸。究其原因,其实不然。体弱的孩子平时不爱活动,遇到危险时反应慢,灵活性差,动作不协调,容易受到伤害;而那些顽皮、健壮的孩子由于好动、灵活,遇到危险时反应快,能采取自救方法,因而受伤害就小。可见增强孩子的体能是提高孩子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培养孩子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如:知道随季节和早晚增减衣服;春天吃预防感冒的药;二是对突如其来事件的灵活处理。孩子有时候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去处理一些较危险的事情,这就需要成人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救技能。总之,我们应为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想出各种自救方法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培养幼儿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我们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综合考虑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挖掘、整理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安全自我保护内容,通过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常规培养的方法来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一、开展各种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途径
1、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由于他们年龄小,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差,同时又缺乏生活经验,在平时玩耍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因此,日常活动及户外游戏中很容易发生一些事故。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应有目的的给孩子讲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让幼儿知道危险存在。
2、进行适当的锻炼、磨砺,提高幼儿自护能力。
曾有专家作过实验,让家养的猫和老鼠呆在一个箱子里,猫不但不捉老鼠,反而与老鼠共同玩耍。原因就是这只猫一直都由主人饲养,没有吃过老鼠、也从没有看见猫吃老鼠,它也经丧失了捉老鼠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的孩子,他们是否也会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大家知道,孩子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因为突发的、难以预料的事很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平常总是被“锁”在“保险箱”里的孩子会不会束手无策?因此,让年幼的孩子适当的锻炼、磨砺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他们运动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尤其是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唯有靠充分的体育活动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家园合作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针对现代家庭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幼儿园教师要注意提醒家长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不要因疼爱而去代替。可以通过家长园地、开家长会、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这些不良行为的弊端,让家长知道:每替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就失去了一次培养孩子发展能力的机会。
二、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
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教育。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边,不在马路上踢球、玩滑板车、奔跑、做游戏,不横穿马路等等。②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如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禁止行人通行等),并且知道这些交通标记的意义和作用。③帮助幼儿初步形成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在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可选用一些儿歌、故事和游戏以增加趣味性,也可请交警叔叔来园授课,进行模拟表演,还可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国儿童交通安全网等)。
2、消防安全教育。
从以下方面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呢?①要让幼儿懂得玩火的危险性。知道如果发生火灾,不仅会损坏财物,还会危及人的生命。②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如教育幼儿一旦发生火灾要马上逃离火灾现场,并及时告诉附近的成人或拨打火警电话119。当发生火灾,自己被烟雾包围时,要用防烟口罩或干、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趴在地上,在烟雾下面匍匐前进。③可以进行火灾疏散演练。幼儿园可事先确定各班安全疏散的路线,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各个通道,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安全疏散,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教师可在幼儿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开展防火自救演练,让幼儿学习拨打119,尝试简单的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赫鼻子尽快逃离现场等。④还可通过多媒体让幼儿观看消防队员灭火情境。向幼儿介绍火灾的形成原因、消防车的作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饮食安全教育的另一方面是饮食习惯的培养。如教育孩子在进食热汤或喝开水进必须先吹一吹,以免烫伤;吃鱼时,要把鱼刺挑干净,以免鱼刺卡在喉咙里;进食时不嘻笑打闹,以免食物进入气管等等。
4、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爱。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与活动中,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和玩具打交道。因此,对幼儿进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幼儿玩不同的玩具,应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如玩大型玩具滑梯时,要教育幼儿不拥挤,前面的幼儿还没滑到底及离开时,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小型玩具积木、串珠、玻璃球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等。
5、幼儿生活安全教育。
这一类的安全教育,必须家园配合同步进行。为了孩子的安全,一要教育孩子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二要教会幼儿认识一些安全标志,特别是一些禁止性的、警示性的标志,知道看见这些标志该怎样做。如禁止攀登、禁止触摸、禁止通行、禁止烟火,注意安全、当心车辆、当心滑跌等等。三要教育他们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门缝里。告诉幼儿不要爬树、爬墙、爬窗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以防摔伤。四要教育幼儿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跟陌生人走,外出玩耍要告诉大人,教给他们有区别的对待陌生人和熟人的方法。五要教育幼儿,当他独自在家,有陌生人叫门时,不随便开门;不随意开启家中电器,特别是电熨斗、电取暖器等;不玩弄电线与插座;教育幼儿在遇到突然停电等情况时,不慌不乱、不到处跑。不独自玩烟花爆竹。不逗弄蛇、蜈蚣、蝎子、黄蜂、毛毛虫、狗等动物。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六要教育他们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不推挤,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底下等等。
三、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怎样才能让幼儿掌握上述安全教育内容,达到安全自护呢?经过实践验证,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教育正面引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不让他爬高,会摔的,就是记不住,这不,摔了吧!”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仅仅进行说教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听后很快就忘记,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如果仅仅把孩子叫到一起,对他们讲不许怎样,幼儿往往不能按要求来做。那么,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鉴于幼儿时期的认知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的特点,幼儿园集中安全教育活动可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如:可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音像资料,开讨论会,或借助现代教育手段,综合讲解等等。只有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体验,汲取的安全知识,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宜采取正面引导。好模仿是幼儿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去厕所,也未必故意捣乱,而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时老师对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这是一种心理暗示),那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会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厕所了。
安全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如:有个孩子不听话玩火引起火灾;另一个孩子碰倒开水瓶烫伤手等,难免孩子去模仿。然而,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更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比如:美工活动中教师发现一位小朋友用剪刀对着别人,就及时地提醒道:“明明快过来,到这儿来,看娟娟小朋友的小剪刀多听话!剪的真好。你的小剪刀也会很听话的,对吗?”这样既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又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2、随机教育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曾经有一次与幼儿外出远足,教师发现幼儿对路边花坛中种植的月季花特别感兴趣,围在花的周围唧唧喳喳地讨论,有的幼儿还去摸摸花瓣和叶片。教师忽然想起月季花茎和叶上都有刺,便随机对幼儿进行了有关预防植物有刺、有毒,应小心不要轻易接触的安全教育。在几天后的一次观察活动中,当老师用手捏住一片冬青树的叶子请幼儿观察时,忽听一名幼儿说:“老师,它会不会有刺呀?”瞧!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安全行为了。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只有在幼儿原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巩固已有的安全知识、强化随时出现的安全行为,才能让安全意识逐步在幼儿心里扎根,让安全行为渐渐成为幼儿的习惯。
3、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辆马车,行至盘山路时,旅游者对马车夫说:“您让马向路里边走走,马车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马车夫说:“马是很聪明的,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对马车夫的话感触很深。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有些教师也是如此,孩子稍有出格的行为就马上禁止。但是,简单的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足够的重视,反复叮嘱又会引起孩子厌恶。况且,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
总之,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无所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教育他们知道如何征服危险,以及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研究实施的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
XX、5月
1、确定研究方案、具体计划
2、上报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进行教育活动设计及中期总结汇报
XX、6月
1、妈妈不见了怎么办?
2、保护洞洞
3、爱护小手
4、吃东西的时候
XX、9月
1、南南的脚受伤了!
2、安安全全玩滑滑梯
3、安全小乘客
4、我会过马路
XX、10月
1、小课题中期总结汇报
2、我该怎么办?
3、我身边的危险
4、鼻子流血了怎么办?
XX、11月
1、我身边的标志
2、交通安全行
3、火灾知多少?
第三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汇总资料
XX、12月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0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创设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对现代儿童教育来说,如何利用环境来刺激教育儿童,来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家所重视的教育研究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如何将《纲要》中,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有关环境创设的新理念渗透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所缺乏的,因为理念的滞后,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的过程中,导致一些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育行为。
同时,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还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观察、去创造、去解决、去探索、去竞争。审视当前我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如: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半年搞一次环境布置,设置高出幼儿视线,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普遍存在着一劳永逸现象,失去了环境育人的教育功效;存在着教师从设计到制作布置全权包办,缺少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成人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失去了环境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自我质疑:“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环境,真的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吗?”“我们的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是否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发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研究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实用、适宜,具有较强教育价值的幼儿园班级环境。使之能激发幼儿的热情,能与幼儿产生有效的互动,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达到以美培智、以美辅德、以美育诚,辅助幼儿健康成长,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实验研究内容:
1、创设主题墙,将主题活动内容融入到环境当中,激发幼儿主动的与环境互动,吸引幼儿,从而达到环境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
2、开辟气氛宽松、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区域活动,实现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目标。
3、研究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地参与创设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学前四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7月——12月)
(1)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环境创设研究状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搜集与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做好课题实施的相关物质准备。
(3)采取自学与专业引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不同形式,学习、领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提升保教人员对环境创设方面的理论素养及技能。
(4)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2、实施阶段(1月——12月)
(1)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各班级结合主题教育创设班级环境。形成主题墙涉及到的几个版面内容或主题网络图;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内容中创设与之相应的活动区;在温馨提示栏中贴出主题教育邀请书,邀请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主题墙图片、资料,创设主题墙。
(2)研究人员对实施过程做详细记录(包括文字记录、摄影记录),积累资料。
(3)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课题组教师培训班、实地观摩环境、论文和案例评比、班级环境创设评比和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
(4)定期进行课题的阶段性小结、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3、总结阶段(1月——6月)
(1)对课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整理有关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2)汇总有关的研究成果(图片、录象、照片、文字资料等)。
(3)申请课题结题。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和形式
(一)研究报告
(二)论文集
(三)环境创设集锦(VCD)
(四)优秀教案、活动集锦(VCD)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序号经费项目预算经费(元)
1资料费:报刊、档案、复印、打印、购买必要的图书费用。5000
2学习培训活动5000
3环境创设材料4500
4摄录设备材料500
5科研活动奖金5000
6合计0
八、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1
一、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立了由郭旭莉和吕琳全面主持负责,有王晓华、李雯、冯楠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各司其责,制定好课题实施总方案。
(2)、完善的课题研究制度,制定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3)、做好资料收集,分类工作,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讨论,邀请专家理论指导。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课题成员分工设施方案
(2)、课题成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3)、对课题进行小结,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4)、撰写中期报告
三、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
(2)、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题部分:本园各年龄段幼儿的户外活动。
措施:
一:组织各年龄段幼儿家长及教师收集户外器械所需物品,例如:纸箱,奶粉罐,矿泉水瓶等,并进行简单的器械制作与装饰。使其符合各年龄段幼儿户外活动游戏的要求,并将其在幼儿户外活动时合理的进行投放,教师观察记录幼儿活动情况,及各种器械的使用情况,根据观察记录进行器械投放的调整,和幼儿活动的引导。
二:根据园中实际情况将户外场地进行划分,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各年龄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实施场地划分之后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有效合理的制定出新的方案。
三:根据新《纲要》及各地方一年四季的具体特点制定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时间安排。
四: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幼儿各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班级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器械。中大班幼儿可以和教师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五:阶段性小结,各年龄段教师交流总结幼儿在的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儿使用的情况。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12
一、研究背景
初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成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二、研究意义
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精辟概括了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是在初二开始拉开距离的。从摸索的初一阶段进入到初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后,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以为初二是幼儿园三年里最轻松的一年,可以更多的丰富课外生活和发展兴趣了。心理上的盲目松懈,导致学生学习失去方向性和方法性,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幼儿园二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同时它还波及和影响其他一些学科的两极分化,使一批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因而继续保持优异成绩,进入良性学习循环。而有些同学随着难度的加深及兴趣的减弱,加之缺乏必要的努力,因此学习成绩一步步地落后掉队。优等生的越学越好,及学困生的越来越差,便形成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本课题作为西安市教科所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小课题,研究进程必须遵循《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所规定的研究要求和实践安排。
第一阶段(.9):组建团队,选题申请。
依据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发布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围,我们自愿结合,组成了以杨艳玲,李莎为负责,曹珍珍、李海智、杜静、王俊彪参加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经小组成员商议和讨论,自主确定了本课题,并有课题负责人填写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报送我校教研室申请报送立项。
第二阶段(.9--.10):立项培训,准备开题。
参加教研室小课题统一培训,学习《西安市小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有关文件、书籍,思考、讨论和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计划,填写《西安市小课题实施方案》表,准备参加作为基地学校的统一开题仪式,获取专家指导。
第三阶段(.--10.4):分工协作,实施研究。
1.调查研究:采用谈话和问卷等方法,弄清两极分化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负责人:李莎
2.行动研究:用最新的理论,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新的教育行动方式,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确保行动结果的绩效。负责人:李海智 王俊彪
3.经验总结:边操作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课题结束。 在此阶段完成结题报告。负责人:杜静 曹珍珍 杨艳玲
第四阶段(.4-.5):申请结题,准备答辩。
1.准备结题材料。由杨艳玲负责健全小课题档案袋一式两份,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一式三份,并将课题结题报告发到微博里,请求学科指导专家组负责人审核结题报告,并签署同意结题的初步意见。
2.准备答辩材料。
(1)检查结题材料;
(2)准备答辩提纲:
成果阐述、研究过程、初步成果,后续问题
a.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b.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c.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通过对学困生心理问题和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时总结对策,使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目标。
⑴ 阶段成果: 通过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两极分化的成因、学困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对策等)的初步认识,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等。
⑵ 最终成果:收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研究,得出最终成果,形成论文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