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学心得体会13篇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1
xx年 3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莒县教研培训中心举办的国学经典教学观摩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国学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来自台湾的一线教师段心怡女士和庄溎芬女士,就台湾的国学教育从政治层面和学校学生家长的普通层面,给我们做了讲座。段心怡女士报告的主题是《传统文化教材课程设计理念》《如何提点出论孟思想的现代意义》。庄溎芬女士的报告主题是《台湾的语文教学与儒家经典教育》《论语·论学课程设计》。
我觉得,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每一个人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为此,我们也积极响应,广泛开展“读经典”活动。读经典能更好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感知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修身立人,明礼诚信,厚仁笃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
一、教师悟领经典修身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教师真切感悟经典之美,品味与书为友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经典让教师体会以德明志、博学多才的内涵,使教师们多一些文化积淀,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说起话来字字珠玑。教师们只有深刻认识到容纳下纵横千年的文化的国学,才会在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下淡定从容、高雅脱俗。国学,是最质朴的人生指南,是对世界的精辟认识,对为人处事的精准总结,日常行事的.准则;学习国学,可以陶冶教师的情操,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实现教师的升华。
二、学生诵读经典促成长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诵读就是最好的货币,在学生时期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长大后定会受益终身。学生通过背诵和练字潜移默化地将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和识字阅读能力结合在一起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读诵的过程中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从根基上自然生长获得语感语境。经典美文诵读可以破解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一条快乐阅读之路。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至于国学课到底怎样教?听庄溎芬女士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其实,我们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借助教材,自主感悟。我们只需要求学生读通了读顺了读出美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熟读成诵,而不求甚解,让学生没有一点压力地学习祖国的精粹文化。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2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如何塑造学生高贵的灵魂?途径自然不止一个,在我看来,经典诵读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十三四岁之前是一个人吸收知识最快的阶段,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记到脑子里,长大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他们积累。在小学阶段,学生背诵经典有了一定的基础,七年级再继续诵读,相信不是难事,也许在短时期内不能立刻见效,但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将会有深远的意义。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诵读活动做一总结:
一、具体做法。
1、明确诵读篇目,制定计划。以课文中的经典诗文及课本后面附录的十首诗为主要内容,适当补充课外的。为了确保经典诵读的实施,我告诉学生,要把背诵经典当作吃饭、睡觉一样,每天一定要做,养成习惯。同位互相检查,一齐背诵,最后默写一遍。如此反复,保证每个孩子能背一篇,清一篇。
2、要求学生把背诵的经典在小组中相互背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背诵的内容,小组长负责检查。
3、播放视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涵,我上网查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诵读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背诵的经典魅力无穷。
二、学生的转变。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1、记忆力得到提高。原来很多孩子背诵语文课本都觉得困难,但是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背诵,他们背诵语文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觉得白话文的背诵非常简单。
2、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依照这个原则背诵经典,长期的实践,让学生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平时学习中,学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另外就是反复记忆方法。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该记忆的东西就是要牢固记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这个观点。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其他老师的经验,通过上网查询其他地方的做法,我想以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轮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学把一章经典抄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课间就可以背诵,确保一天一章背诵。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小组为单位评比,超额背诵的小组全员奖励,重重奖励组长,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如果小组有一个同学拖拉,整个小组没有荣誉,以此保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3、课前两分钟背诵。每个课前,让学生背诵一段经典静心,然后正式上课,养成习惯,让学生时刻不忘经典,营造氛围。
4、班级经常开展活动。利用班会时间或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经典诵读的活动,可以以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我们起步算是晚的。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能使这项活动不断改进,趋于成熟。“路漫漫其修远兮”,祝愿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越走越宽阔!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3
进入某某小学的当日,游览校园、自我介绍、和某某小学老朋友座谈、接受吴校赠书,一切都倍感在这个新环境的和谐、温馨和民主。要说到充实的话,那就是我们当天全校同仁一起观看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的国学演讲视频。
往往觉得,国学就是那些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性质的一些哲理性的文句,包括这些年兴起的学校诵读国学经典,也都是简单读读诵诵浅显的古文句子罢了。但是,这自我感觉表面胡华的、懵懂的认识都在我看了翟教授的视频之后彻底改变了,在整个视频里,古人的经典和绝妙似乎都在翟教授滔滔不绝、引人入胜、富含幽默的讲解中流露出来,映射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恍然大悟,获益匪浅。
视频里,翟教授以人的忠、孝、义为支撑点,结合国学,系统讲解了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一个人成功应该具备的条件。下面我仅对翟教授所讲的“人道”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在翟教授看来:“来”——往来的意思,一个人不成功就是没有多少朋友或者没有好的朋友。你们把右手举起来,放这里,凭良心说,朋友来了快乐么?高兴么?真的.假的?能把钱拿出来给朋友花么?要真能做到这点,有的人不成功不要说朋友来了,有人就是别说朋友了,两个亲戚来家里了都特别不乐意,这种人能有出息么?对此,他讲解了自己到内蒙去,蒙牛老总牛根生说要请他吃个饭,结果开车到蒙牛去了,老远就看到牛总等我,我们牛总等你多时了,翟教授很感动,进屋之后非常热情,草原鲍鱼啊什么的。羊都不是普通的羊,是专门吃草的羊,吃的肉味就是不一样。牛根生说他们的鸡你随便吃,他们的鸡都是放养的。一起跟教授分享说,领导人不加强学习、不加强修养,不仅缺心,而且缺德,缺八辈子德。所以担心的是你有没有能力、爱心坐到那个位置上,修正很重要,先修身,再治势,平天下。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蒙牛的大老板,有如此胸襟和领悟,企业
怎么成功?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治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奥运会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4
学校国学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校内外形成良好声誉,作为圈内人士有幸接触这个课题,并参与其中,应该说是教学生涯一大幸事。本学期在国学教学实验中有得有失,总结如下:
一收获:
1教学模式更为清晰。由于参与课题阶段性汇报活动及课题结题活动,有机会听到组内优秀教师(在主任具体辅导下)的示范课。对于国学的教学模式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课前演诵——新课诵读——聊诗意——演诗情——画诗意。明确了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更易把握,解除了以往不知所措的困惑。
2见识国学知识融会贯通之妙。几位上示范课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带领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将积累的旧知与新知融合在一起,融会贯通的课堂,自然诗意浓浓,韵味无穷。由此可见,上课教师及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但能背诵,而且能够理解运用,且运用自如,花样翻新,表现出孩子无穷的智慧。这样的课堂启发我在今后的教学将把脚步迈得更加坚实,课堂教学的思路更加开阔。
3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充实了自己。在教学课本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诵读、积累,老师也能熟练背诵下来,提升了自己。并且为了上好课,查阅网络和相关书籍,搜索的.过程中,接触了更多古代贤人,从各位哲人的文字中,了解了人生道理,不得不佩服古人立足点之高、目光之远。收获的古诗、古文多了,头脑自然充实许多,印证了“教学相长”的说法。
二不足
1对课本钻研深度不够。总是忙于一些杂物,占据大量精力,不能充分地钻研教材,理解的深度明显不足,教学时自然难以自如,当然无法“贯通”,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静下心来反思:为什么同事能挤出时间学习、研究,而自己能找出那么理由为自己推脱呢?还是缺乏自我鞭策能力,意志力不够顽强。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下个学期的努力方向就明朗了。
2古诗、古文知识还不够丰富。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现在这个桶里只有半桶水,或许还不到,怎能自如把握课堂?怎样深入浅出?
更不能融会贯通。因此,应该借着国学课题的东风,走近先贤哲人,尽可能多地阅读古代经典,并理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用老祖宗的智慧引领自己少走弯路。
3国学课堂的把握还不自如。“玩中学”的理念还没有很好地贯彻到自己的课堂之中,在教学设计方面应更注重趣味性、灵活性、艺术性,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学习国学的快乐。因此,下个学期将加强备课,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让国学课堂充满笑声、智慧。
国学作为一个课题告一段落,但学习国学却是应该永远坚持的事,用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洗涤教师的思想。所谓学无止境,积硅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让我们继续耕耘在国学的课堂上,品味经典,美化人生。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5
《国学》课程是我校的校本课程。本学期,五年级上册教材主要从事的是《老子》的(道)的教学。通过国学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回顾本学期的《国学》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
在国学教学中,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并能背诵有关段落。能够结合书上注释、字典以及课外资料理解国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老子》中的(道)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这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经文诵读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到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
二、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
在国学教学中我注意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课上形式多样,有鉴赏课、分析课、自读课等。做到初读经典、整体感知;熟读经典、自悟自得;适度讲解、恰当点拨;展开想象、悟意明理。
三、让诵读活动深入开展。
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国学诵读课。利用每天早会课十分钟时间,开展“国学诵读”活动。重在复习、加强记忆。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为学生们学习国学经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指导学生有效诵读,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快而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比如:小组诵读,男女生比赛,同桌比赛等。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提升文明素养。
四、学以致用,落实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孩子学了,就需要用到生活中。课上成功了,学生也听懂了,还不行!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了这些传统文化,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就得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要不学了也是白学,也是空喊口号,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注意抓住教育的契机,及时引导,以身立教,教育孩子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知行合一”。本学期,我们在元旦节时,还开展了“国学经典篇目和
弟子规、三字经的诵读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我班陈嘉鑫能流利背完《弟子规》的全文,荣获学校的一等奖。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6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班的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及国学教育。一个学期的国学教育教学,我既深深地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肩上担子的重大。回顾一学期来的国学教育教学,我的收获很多。
一、备好课,让学生享受国学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年级的孩子拼读能力和识字能力低,我首先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以讲故事等方式像孩子们介绍一些生动有趣,励志的事例,使学生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了,学生们产生了兴趣之后,我就备好课,为上好课做准备。俗话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总是本着学习的态度多学习,多向他人请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加上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们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国学的美,让他们感觉到,上国学课就是一种享受。
二、学以致用,落实生活
课上好了,学生也听懂了,行了吗?还不行!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了这些传统文化,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就得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要不学了也是白学,也是空喊口号,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学校设计印发了《弟子规生活力行表》,要求学生每天晚上睡前根据自己一天来的行为进行暮醒,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让家长配合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完成表格评价,都要坚持落实。上面有家长们每周想对孩子或老师
说的话,教师对家长或是学生说的话,通过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监督教育,这样既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又肯定其获得的进步。让国学学习落实在学生的每一天,真正达到教书育人。使其懂孝道,懂得为孝顺父母,为自己未来而努力读书。
当然,要求学生做到,我们老师也要先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比如说,要学生读书,要他们背《弟子规》那我们老师先得能背出来,老师先背一次给他们听让他们来当考官,做他们的.带头榜样,这样他们才敬佩,才有兴趣去背好。每天早操后的读国学时间,我也饶有兴趣,摇头晃脑地和孩子们一起读背。走在校园的走廊,通道,每夜角落都有古诗、对联,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样浓浓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当然一门新的学科的成长,需要更多的是反复的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下学期的国学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这就是我的一些教学心得,希望大家能多多批评指点!附送: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7
一、国学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职类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合格劳动者,优秀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令人堪忧。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多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思想、心理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素质低劣。再者,中职类学校注重技能教育,忽视道德情感教育,以致学生中出现了许多知行不一的现象。因此,作为职教人我们有义务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充实的文化知识,又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更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现代化高技能人才。
二、如何进行国学教育
1、主题教学
国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学习,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使他们能够用一种谦逊的充满仁爱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因此,我们要确定教育的主题,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例如“礼仪篇”、“诚信篇”、“交友篇”、“孝道篇”、“励志篇”、“仁爱篇”等等,这样逐层推进,并组织相关的班会和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开设国学课程。
2、吟诵经典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也说:“积子成句,积句成章,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缀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国学经典是雅言的记录,熟读成诵,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品德气质。
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诵读、美读、比读、议读、品读,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根据文章,选择读法,力求每读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收获,让学生爱上诵读,从而提高对经典作品的兴趣,进一步感悟经典中的人生道理。
3、领悟国学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对国学的深入研究,而在于通过经典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例如《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这六字中就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如何为人处事,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又如《论语·学而第一》中“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告诉学生“孝”、“悌”,是“仁”的`根本。又通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等选文让学生领悟“仁”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此外,在学习中,更应该注意的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4、教学方式
国学教学课堂应摆脱浮光掠影的讲授课、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课、简单划一的语文专题课。学习方式贵在师生互动,提倡共同学习,同伴互助。采取各种活动丰富课堂形式,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生活中的典型事迹,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等人的感人事迹,以“身边事、身边人”来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让学生积极行动,主动投入到国学的学习中。另外,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文本间能够展开自由交流,使课堂成为互动型、对话型、反思型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国学经典。
5、评价方式
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根据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对于学生学习国学的评价不能拘泥于考卷,要建立以“兴趣、收获、成长”为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机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一次小结、一则随感、一篇论文都可以是考查的手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教育对学生们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希望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学习,让学生徜徉在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一同来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8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横贯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铸就了华夏民族浑厚的文化史诗。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基因,它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且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一脉相承的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打开古典文学,你就犹如进入了知识的宝店,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如饥似渴,让你得到一把把开启智慧的钥匙,空虚、无聊、浮浅、骄躁将远你而去,你的精神将得到大的升华。从国学中你可知道如何励志、历练、学习、生活、审美、健身、医疗等。古典文学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国学,受益仍是匪浅。老子的道德经能够培养我们的哲学思想,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做为人的道德准则。而孙子兵法又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深得中外军事、经济、史学家的青睐。司马迁《史记》不仅记叙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诗词是中华文学宝库重要内容之一。从《诗经》的风雅颂到屈原宋玉的赋,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无不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辉。幼儿园的小孩可以背诵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小学生在朗读杜甫的《登岳》中,培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而中学生在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中增长了历史和社会知识。不论什么人,只要诵读唐诗宋词,就可陶冶自己的情操,自己的意志,身心获得娱乐,修其身,养其性,何乐而不为之。
国学给人教养最深的应该是做人,的确,做人是天下第一学问。曾子曾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他能有这种态度和自我批评说明个人修养很强。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怎样才能做人好做事对呢?敬重贤人;孝敬父母;忠于职守;诚信待人。
贤人有德有才,这样的人不多,尊重贤人能够体现谦逊做人的风度和教养,瞧不起有德有才的人恰恰反映出不分好坏和美丑。现在有德少才的凡人居多,我们大多都是这些凡人,但也不缺少为国家做事的报负。
父母是天下最大的恩人,不孝敬父母就是忘恩负义,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呢。有两件事是不能等的一个是孝敬父母,一个是施德行善,特别是孝敬父母能使良心得安稳而不留遗憾。现在有人说满街都是大学生,可是要找几个大孝子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从中可以看得出现在孝道教育缺失的非常严重。
一个人的一分忠诚胜过十分的才志,一个人做事不仅看能力还要看品德,有才又忠诚的人难得,反之搞阴谋的人再有才也不一定被重用。
怎么样在世上立身呢?守信就可以,这是孔子说的。诚信待人就能在别人那里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塑造了自己的美德,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使我们正气凛然,心胸开阔。诚信不仅是一种待人的态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质量。一个人能够诚信地生活,是因为他有着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9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及国学教育。一个学期的国学教育教学,我既深深地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肩上担子的重大。回顾一学期来的国学教育教学,我的收获很多。
一、备好课,让学生享受国学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年级的孩子拼读能力和识字能力低,我首先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以讲故事等方式像孩子们介绍一些生动有趣,励志的事例,使学生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了,学生们产生了兴趣之后,我就备好课,为上好课做准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总是本着学习的态度多学习,多向他人请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加上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们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国学的美,让他们感觉到,上国学课就是一种享受。
二、学以致用,落实生活
课上好了,学生也听懂了,行了吗?还不行!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了这些传统文化,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就得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要不学了也是白学,也是空喊口号,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学校设计印发了《弟子规生活力行表》,要求学生每天晚上睡前根据自己一天来的行为进行暮醒,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让家长配合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完成表格评价,都要坚持落实。上面有家长们每周想对孩子或老师说的话,教师对家长或是学生说的话,通过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监督教育,这样既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又肯定其获得的进步。让国学学习落实在学生的每一天,真正达到教书育人。使其懂孝道,懂得为孝顺父母,为自己未来而努力读书。
当然,要求学生做到,我们老师也要先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比如说,要学生读书,要他们背《弟子规》那我们老师先得能背出来,老师先背一次给他们听让他们来当考官,做他们的带头榜样,这样他们才敬佩,才有兴趣去背好。每天早操后的读国学时间,我也饶有兴趣,摇头晃脑地和孩子们一起读背。走在校园的.走廊,通道,每夜角落都有古诗、对联,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样浓浓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当然一门新的学科的成长,需要更多的是反复的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下学期的国学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这就是我的一些教学心得,希望大家能多多批评指点!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10
一、让学生认识国学,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一提起传统文化,绝大多数同学的印象中是摇头晃脑的读背,感觉甚是枯燥乏味,没什么好学。所以老师要让他们重新认识国学,感受到国学的魅力。我跟他们谈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论述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告诉他们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他文化体系不可比拟的。我们有八百年的周文明,我们有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典诗文,琴棋书画,有百科书之称的《三字经》,有为人处事的蒙学经典《弟子规》。我们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骨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责任,有”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的普世情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我们还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有丰富的天文地理,工艺文艺,有辉煌灿烂的科学技术,古典诗文,琴棋书画…数不胜数。同学们听得很入神,并在我的介绍中,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备好课,让学生享受国学课
学生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了,下一步我们就要备好课,上好课。上国学课,首先我们老师要懂国学。我们不可能都是博学的大儒,但是对于我们要上的那节课的内容,我们要研究透彻,尽量使我们的教学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问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能对答如流,给学生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形象。就像有位老师说的:”我们也许只需讲40分钟,但准备这门课的时间却是你走过的整整xx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上课时要满怀激情,创设情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国学的美,让他们感觉到,上国学课就是一种享受。
三,学以致用,落实生活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了这些传统文化,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就得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要不学了也是白学,也是空喊口号,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学了之后,每天都要落实。我们每个星期都会让每个学生完成”《弟子规》学习力行评量表“,如: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等等,上面还有解释说明,以便家长阅读理解,给孩子做出评价。每项都有三个评分标准,即完全落实,部分落实,尚未落实。家长可根据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实填写。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家务小事,孝行,比如:帮父母按摩,捶背,洗脚,说服爸爸戒烟,洗菜,洗茶杯,晾衣叠衣,照顾弟妹…等等。如果做到的,家长就帮孩子圈出来。还有一些内容就是:家长意见。就是家长提出对孩子在家表现的意见和对老师教育孩子提出的建议。如:我们班新城同学的家长写道:”《弟子规》真不错!是本很好的教材,监督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家长也得到了学习,孩子懂孝顺之道了,我们很放心。…“等等,如此的家长意见很多,既是对孩子的监督,也是对孩子的鼓励与肯定,孩子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上面还有”我的`感想“,就是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有个同学曾这样写道:”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明白了许多道理,不再像以前一样无理取闹了。上面还有“老师评语”,即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肯定其获得的进步。通过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监督教育,让《弟子规》的学习落实在学生的每一天,真正达到教书育人。使其懂孝道,懂得为孝顺父母,为自己未来而努力读书。
当然,要求学生做到,我们老师也要先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比如说,要学生读书,要他们背《三字经》那我们老师先得能背出来,老师先背一次给他们听让他们来当考官,做他们的带头榜样,这样他们才敬佩,才有兴趣去背好。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样浓浓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渗透其他学科
要教好,学好国学,单单学那一门课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星期也不过三两节课,相对来说太少了,这就需要我们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比如说,语文课,可以多渗透一些国学的德育的知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作文课的设计也可以结合国学的思想,让他们了解儒,佛,道,法的思想。如:儒家之精髓在于“仁”。经常有机的把这些知识融于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谈吐,言行举止有很大的改善。学生学了可以用,体现在他们的作文和日记里。学了之后,马上用,那种感觉是非常快乐的,学生逐渐的也会喜欢上这样的学习。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11
当前的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应该以渗透德育教育为主。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自己对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几点策略,与同行探讨。
一、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应该以渗透德育教育为主
1、通过经典诵读故事会教学,挖掘德育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其实基本上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故事组成的。就拿《三字经》来说,这本书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这本书不仅知识性强,而且也有很强的趣味性,对于儿童的德育教育具有很大意义。很多小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就背诵过《三字经》,但是那只是一种机械的背诵,他们对于《三字经》里面包含的故事内容知道的太少。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挖掘书中蕴含的故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寻找故事原文。只要教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说故事,听故事,就能通过《三字经》的学习,挖掘到文章里蕴含的德育思想。
2、创设国学经典教学小环境,创设德育大环境
学校里的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最好的阵地之一。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给学生一种心灵上的美。教师要善于利用学校里的角角落落,创设国学经典教学的小环境,从而创设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当学生感受到校园里的浓郁的书香气氛,品味到国学经典的美文,这时的学生会回味无穷,他们会感觉到校园里到处都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这都对学生的品德提升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张贴一些国学经典内容,对学生的德育起着警示作用,更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的一个提醒。我们还可以把学生自己绘制的国学经典小诗文贴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告诫学生要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保护好自己的作品。一旦当学生形成了自觉行为后,就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不可以估量的作用。
3、诵读唐诗宋词,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细细地研读唐诗宋词后,我们发现,很多唐诗宋词在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其实质是在表达着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教师可以把这些相似的实词进行整理、归类,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引领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强烈爱国思想,从而激发自己对作者内心的理解,最终产生对祖国热情的情感。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诵读多了,他们就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这些实词来表情达意。因此,我们教师也要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亲近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诗词中热爱生活的思想。比如,当我们组织学生春游时,他们看到大自然的景色,就会情不自禁地吟唱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
4、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真正的友谊
小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是很简单、单纯的,很多都是因为能在一起玩得来而交往,他们在这个阶段不太明白同学之间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以及友谊的价值与可贵。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应该多关系启发学生重视友谊之情。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挖掘国学经典诗文里面有关歌颂友谊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样的古诗时,通过反复诵读与学习能感受到友谊的真谛。在小学语文教材与资料中有很多这样的体现友谊的诗句,比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这些经典的.诗句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友谊之情:朋友的送别;朋友的相聚;朋友的相思;朋友的祝福。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这些国学经典,这些不同的场景一幅一幅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品味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理解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的珍贵。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仅仅围绕德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思想,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1、在课堂教学中引导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首先要务必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教学体系,至少每周两节小课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教师首先应该要注意课内、外诵读的衔接,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感悟到非常深刻的道理。比如教师在给学生介绍司马光这个人物时,教师要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告诉司马光充满着智慧,同时告诉学生司马光学习也很刻苦,他读书的时候怕自己睡着,完不成学习任务,就睡警枕(一个圆木),只要一动,自己就醒了。另外,教师要经常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想象,体会经典的意境。其次,教师教学不能就教材学教材,要善于根据教学需要引经据典,拓展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2、在环境氛围中渗透
教师光靠短时间的小课教授学生国学经典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氛围来渗透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无处不在。首先,为了营造诵读的氛围,语文教师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开展“课前一吟”,让学生能够做到天天接触,天天吟唱,天天复习。其次,我们让每一面墙和每一块黑板都会说话,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写上去,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再次,教师可以成立班级图书角,拓宽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3、在活动中内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内容如果只是局限在书本上,而没用在实际的活动中得到实施,那学生学到的就是依然是很浅显的知识。因此,学校应该经常开展一些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校本教材的实施,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把学到的内容进行内化,提高了自身的修养。经典诵读的活动很很多,比如:最直接的就是各个班级定期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学校里可以利用校广播站,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利用上午和中午上课之前的十五分钟进行广播;组织学生编写国学经典内容方面的手抄报,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学校可以把国学经典诵读内容植入到学校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在诵、背、书、唱、画、演中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饭主动地收拾碗筷等等。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贵在引导,重在环境氛围下的渗透,并通过大量的活动实践,让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心里得到内化,这样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才有效果。
总之,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让学生在经典诵读的熏陶下,心灵得到净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富于经典诵读新的内涵。教师要不断地去学习当前国学经典教学的好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能在小学阶段读到世间经典名篇。教学不会停止,思考不会结束,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要在在不断地思考中探索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使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发挥教书育人的有效作用。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12
5月27——29日三天两夜,在景校长模范带领下,我们学校70多名教师在登封了凡苑举行了“践行中式教育
播撒幸福人生”的国学讲座。特地邀请在国学领域钻研破颇深的专家学者许建国、闫合作两位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演讲,让我们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国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让我们更懂得了幸福人生的真谛,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国学教学心得体会13
一、锤炼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开班仪式上刘局长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这次培训的目的以生动具体的例子说明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一些与教师身份不和谐的因素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确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锤炼自己的道德修养敬岗敬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为全市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刘局长在报告中指出:“这次培训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了解集中学习的机会”确实如此原来一副副陌生的面孔变得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在培训中老师们踊跃参与的各种交流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更重要的是相互汲取了不少的精神力量和知识丰富了见识。
三、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教学技能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这次培训培训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让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课堂教学的方法、艺术、技巧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知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何子山教员的《有效一教学的永恒追求》的学术报告更使我们受益匪浅追求课堂教学的效果把学生教好是每位老师毕生的愿望和不倦的追求然而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次何教员用简洁的的语言最生动的最显浅的例子和最精辟的解说让大家懂得了什么是无效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相信从今往后大家一定会在教学上多下功夫下好功夫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导入技能的由来;合作学习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如何上课、德育活动的思考与评价;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如何做好教师;对这次培训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
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我们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通过培训我懂得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心中有爱、肩上有责、腹中有墨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还要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要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项工作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淡泊明志、爱岗敬业、志存高远。
二、教师成长的职业规划
此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教师工作的我有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经验,在本次培训中我获得了很多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我认识到教师要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认识到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做一名能时刻反思自我的教师做一名关爱、了解学生的教师;认识到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自己“多读书、勤实践、善积累”这些认识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通过培训我也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关于班级的建设详细介绍了通过班名、班训、班徽、班歌、班旗等班级象征物来形成班级团队精神还为我们指出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通过她的学生的实例给我们展示了要做好一名班主任老师应该奉献自己的关爱要全面地关心班中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同事也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做好一个班主任所能体会到的快乐之处这对于新教师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班级团队的建设才能形成班级团队的凝聚力。
三、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小组学习中分组时要平衡学生的水平避免快慢差距很大使每一组都能很好的积极的合作探索使水平稍差点的同学能及时得到帮助不至于浪费了时间却没有得到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分工细化课堂中让学生来评价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学的带劲,学的'扎实教师要充分的采用各种有效激励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一堂数学课有效时间内让学生体验学习中成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建立新型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10月16日―17日在徐校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国学培训通过短短两天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这次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我的思想更是得到了一次更新在这两天的紧张的学习中我聆听了xx实验学校和武大附小的几节国学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实验学校的王茜老师教授的汉字启蒙课因为我是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对王茜老师的课非常感兴趣与传统识字教学不同的是他们的识字是以部件来认识生字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由于汉字具有“拼形”和“表意”的特征很多汉字字形是可以拆开加以拼组的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部首之后就可以较快掌握其它形状相近的汉字拿王老师的课来说王老师教授“木”这个部首时引出以木作为偏旁的“林、沐”等字通过字义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把旧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读、写、义”也就很容易掌握了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其形符表意声符表音从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上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通过引导学生多组词以强化记忆。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我想王茜老师教授的识字方式能让学生准确而牢固地识记字的音形义形成一定识字能力的最佳途径。
虽然这次学习时间很仓促但我感触良多我想在接下来的识字教学中我会借鉴这种利用部件来教授汉字的方法这种识字方法一定能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领悟大师的国学人生
——观看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国学应用视频体会
进入某某小学的当日,游览校园、自我介绍、和某某小学老朋友座谈、接受吴校赠书,一切都倍感在这个新环境的和谐、温馨和民主。要说到充实的话,那就是我们当天全校同仁一起观看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的国学演讲视频。
往往觉得,国学就是那些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性质的一些哲理性的文句,包括这些年兴起的学校诵读国学经典,也都是简单读读诵诵浅显的古文句子罢了。但是,这自我感觉表面胡华的、懵懂的认识都在我看了翟教授的视频之后彻底改变了,在整个视频里,古人的经典和绝妙似乎都在翟教授滔滔不绝、引人入胜、富含幽默的讲解中流露出来,映射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恍然大悟,获益匪浅。
视频里,翟教授以人的忠、孝、义为支撑点,结合国学,系统讲解了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一个人成功应该具备的条件。下面我仅对翟教授所讲的“人道”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在翟教授看来:“来”——往来的意思,一个人不成功就是没有多少朋友或者没有好的朋友。你们把右手举起来,放这里,凭良心说,朋友来了快乐么?高兴么?真的假的?能把钱拿出来给朋友花么?要真能做到这点,有的人不成功不要说朋友来了,有人就是别说朋友了,两个亲戚来家里了都特别不乐意,这种人能有出息么?对此,他讲解了自己到内蒙去,蒙牛老总牛根生说要请他吃个饭,结果开车到蒙牛去了,老远就看到牛总等我,我们牛总等你多时了,翟教授很感动,进屋之后非常热情,草原鲍鱼啊什么的。羊都不是普通的羊,是专门吃草的羊,吃的肉味就是不一样。牛根生说他们的鸡你随便吃,他们的鸡都是放养的。一起跟教授分享说,领导人不加强学习、不加强修养,不仅缺心,而且缺德,缺八辈子德。所以担心的是你有没有能力、爱心坐到那个位置上,修正很重要,先修身,再治势,平天下。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蒙牛的大老板,有如此胸襟和领悟,企业
怎么成功?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治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