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时间:2019-05-12 23:5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第一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我向大家推荐的书籍名字叫做《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王晓春)

很多美好的愿望如果没有智慧做支撑便无法实现,所有老师都希望能拥有教育的智慧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愿望,那么教育智慧从何而来?我想无非是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这本书通过点评教育案例的方式,给我们再现一个个教育场景,启发我们的思考。

这本书一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问题,第二部分是学生问题,第三部分是师生关系,第四部分是教师与家长关系,第五部分是管理问题。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的感触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要增加研究意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讲了很多教育失败的案例,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一种研究的意识,遇到问题时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从而采取一些简单的手段去处理。这让那个我想到了我平时遇到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即使想到去多问个为什么,也因经验和方法不够使问题仍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现在的学生什么样的都有,用简单的方法去应对显然是不专业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感觉,看了书之后发现现实和书中所讲的完全是两码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就渐渐的不那么相信书了,不那么热衷于看书了。也许也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遇到了困难去向其他老师讨教,结果发现按照其他老师的方法去做,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时候我想到了书中的一句话“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怎么思考的,而不是学习怎么做的。”我想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任何东西都能够找到现成答案的,不是任何方法都能够复制的。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研究——确定研究方向,找到研究突破口,知道如何收集资料.知道采用适当的思维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知道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各种反驳以便使它更合理等等。有了研究的意识和研究的方法,即使遇见没见过的难题,也知道怎么着手研究、解决。不怕没见过,只怕没思路。我们处理问题也可以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多几种假设,然后不断的验证、推理,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大局观不够,只往一个方向钻,结果被自己所设定的方向给套死了。

第二点是换位思考。在书中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这个词我本来并不陌生,然而现在却越来越陌生。也许是因为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不断的制造麻烦,消磨了我的耐性,使我越来越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也许我对待孩子的时候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这样能够使孩子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使自己越来越心平气和。在自己发脾气时,我应该要不断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我想,当遇到一些头疼的学生时,我是在思考怎么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怎么更好的处理这件事情,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那么我就进步了。

王伟

第二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

刁燕燕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和不为回报的桃李天下!!

可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些老师就像是课堂上的“消防员”,学生哪方面出了问题就火速解决问题,应接不暇。其实,老师再多也多不过学生。班级里实行一些相应的管理机制,就会让班级里的同学们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实行班级小组自主管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老师角色转为“总监”,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

由于英语教学的课时分配和课程特点,英语课堂管理具有短暂性和周期性。那么,对于我们英语老师来说,教师的在英语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就是组织课堂教学和优化教学课程所表现出的一种教育机智,是教师创造力的表现,是激活和保持课堂活力的必备能力。

在一次公开课上,说到英国著名作家说过的一句话,一时忘了这个作家的名字,一连将此句话重复了三遍以上,可怎么也想不也不起来。此时的我已经满头大汗淋漓。其实,当时只要拐一个弯,换个角度,改口说:“一位英国著名作家说过—”不就行了吗?也可以把包袱丢回给学生,给他的学生猜猜这句话是谁说的,猜不到可以让他们课后查资料再来告诉老师。

课堂是人的课堂,要把学生当作人来平等对待,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允许他们犯错误,然后正确地引导,富于教育机智地处理问题。

第三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读书心得

哈尔滨市复华小学

党士鹏

今年暑假学校推荐我们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书中各个案例都能让我感受到是真实的真人真事。每每看完一个案例的时候都会激起我的一个回忆,点评更是指引我这样年轻教师工作的方向。收获颇多,重点谈以下几点。

一、遇事多发现、多研究。

全书读来,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再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可见,遇到情况,多分析,少片面,才是智慧的老师。

二、教育需要更多的“三思”。

以上的案例中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可见,当今的教育要多一些三思,少一些盲目。

三、知识储备多少,你的眼界就有多宽

想成为一个好教师,就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向专家、向同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同时也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积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的奇思妙想、精彩提问和回答;也重视收集学生们出现的共同错误;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他们发展的平台,同时促进自己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今后我要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这样,自己的教育智慧便会积少成多,或许,某一天,我也会从一粒沙子里发现闪光的灵魂。

第四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丁雅芬

最近读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一书,这本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阐述教育方法及教育智慧。在读这些案例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案例都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这为教育教学工作中案例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这本书中所引出的案例都是网络上一线教师向王晓春老师发出的求助、疑惑等,而王老师根据案例帮助老师们解决困惑。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记录下教育事件,一方面发泄心中的情绪,另一方面记录自己的疑惑。事后却置之不理了,王晓春老师在本书中对很多案例的分析中都指出: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的保障: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教师是这样想事情的,刚说过不能怎么样,学生就公然违反,“顶风作案”是明摆着与老师对着干。于是火冒三丈,处理起来“简单、粗暴”,一顿训责,学生在高压之下似乎也立竿见影。可以说这是教师在使用权力压制学生——“拼力气”,学生是否真的服气很难说。也可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制造敌人”。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王老师说;“人有研究的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人的宽容度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心中容得下他人的人,才可以冷静的面对意外情况,举重若轻,把麻烦酿成快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

对于教师的我们都深怀“爱生”之心,但是“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爱”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工作品质,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教育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并不是简单地能从书籍的阅读中获得的,而是要在教育生活中不断反思、研究教育案例,在一次次解决教育问题中不断积淀教育智慧。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研究才是教育智慧的源泉活水!

经典语录:

1、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爱,谁不会?家长对孩子的爱,难道比教师对学生的爱少吗?为什么他们反而常常求老师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2、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的障碍。

3、成功的关键不是知道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

4、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5、我们把习惯“审视自己思维方式”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才是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

第五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推荐)“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是专家王晓春老师的立说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有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课落下了,我会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寻找解决办法。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这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多彩的心灵世界,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学生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二、批评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唯一方式 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往往在没弄清楚学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确地批评学生,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你理解了学生,批评学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盖问题,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这是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育智慧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蕴藏着许多智慧。一直以来,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经让我忧心忡忡,也曾让我牢骚满腹,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拼搏着。尤其,读到“水彩笔的故事”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时也经常的遇到此类问题,但很少去动脑筋思考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无研究的教育”,这种简单的教育,没有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对教师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维习惯是,遇到事情总想问个为什么,猜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有时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面对教育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首先慌了手脚,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原因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我们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们要有大将风度,不要用我们的急躁表情和过激言语让孩子害怕、叛逆、压抑,而要寻找到合适的“点”,让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呢?教育智慧从日常善于捕捉的点滴小事中来,从科学的思维方式中来,从概括反思中来,从良好的心态中来„„只要我们以研究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向研究型教师努力,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你可以发现:

原来教育可以如此轻松又愉悦!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发现了真正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潜质。当然,我知道仅仅看完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正确运用该书中的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载《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小学徐广滔 假期里,读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尤其是第一部分,教师问题。文中的一篇篇案......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报告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报告 书中汇集了100个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王晓春老师积40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笔记

    今年暑假学校推荐我们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书中各个案例都能让我感受到是真实的真人真事。每每看完一个案例的时候都会激起我的一个回忆,点评更是指引我这样年轻教......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这个学期,学校送了我们一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等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的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山霞中心小学陈杭菊2010.8这个暑假拜读了王晓春先生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教育案例和问题。这些问题既细小,又普通,在我......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有感 作者:徐建平教师频道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28更新时间: 2012-10-11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