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周滢垭同学在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家长:
大家上午好!
我是周滢垭,来自热能系。在我拿到挑战杯特等奖之前,我一直在这个园子里“吃草”,学业之外死命地往实验室跑。其间我做了些什么,除了我和我的导师,可能没多少人知道。在开始我的科研路之前,我觉得清华的大一比高三还累,纠结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晃眼已经四年了,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三点感受:
这第一点就叫做“真爱需寻觅”。有人问我:怎么样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想了半天,就只好说:那就去找吧。清华之大,在于有大楼,在于大师,也在于无限的可能,有无穷的选择。无论是学业、科研、还是社工,无论你今后要读研、是创业、或者是走上仕途,关键是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喜欢什么。
生长于上海,我曾对“经济”、“金融”一类的词有天生的熟悉感。于是大一我就加入了一个商学类的社团。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虽做得不赖,但是我并不心动,所以我说走就走了。后来看到新闻报道,说到燃料电池很有未来,于是我就想做燃料电池,但是我不知道做什么,就去找老师谈。老师扔给了我一堆的书,说你先静下心来把自己变成专家再说。几个月后,我看完了这些书,但是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我听到了无叶透平(编者:不用叶片的涡轮机结构)这个词,而且一下子就感到了兴趣。然而这些书就束之高阁了。于是,我没想到之后的两年,我都献给了无叶透平。更没想到的是,最后我做出了结果,申请了个专利,还拿了奖。(鼓掌)
这两年里,我为了做研究,把家里的水管拆了,还用CD光盘一起搭模型;这两年里,我有待在机械加工厂里搞得灰头土脸的;这两年里,我有半夜一个人搬着40升的气瓶做实验;这两年里,我曾经找过国内外五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讨论,阅读过60多篇文献,修改了20多版的加工图纸。我知道我还年轻,我有机会去尝试;我知道我很幸运,我会纠结是因为我有机会去选择。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学习各个科目的知识,所以我没有道理不去好好学自己;我有很多事情是半途而废的,但是放弃是为了坚持。我要坚持的,是做我喜欢的,做我想做的。当然最喜欢的事情,并不代表做这件的过程中的每一刻、每一部分还有它带来的副效应都是你所喜欢的。
所以第二点我想说的就是“有舍才有得”。你可以说出生不公平、高考不公平、给分不公平,但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公平的。学业、科研、社工、娱乐,这些当然会有矛盾,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曾记得当我闺蜜拉我出去逛街的时候,我只能摇头抱着电脑折腾CAD;我曾记得当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小说怦然心动,却只能扭头就走;我曾记得大三期中考的时候,正是挑战杯比赛的时候,当周围的人都在紧张地复习、讨论的时候,我却只能硬着头皮做PPT。我当然会疲惫、会矛盾、会难过、会自责,但是闭上眼,想这一切的原点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不是因为喜欢嘛。因为喜欢,所以值得,值得风雨兼程,值得有所放弃,值得去承受打击让自己学会复原的能力。
不过索性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当我交完了图纸等着加工的时候,我就拉着我的好朋友吃遍了前门的小吃;当考完最后一门试的时候,我就冲到了图书馆抱回了那本小说,假期等车等人都有它陪着我;当挑战杯结束的时候,我拿了特等奖,但是也差点挂了期中考。回去翻开教科书,我想我期末又是一条好汉。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心平乐自来”。我的导师曾说过我:“你们这一代人啊,就是什么都想要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结果最大化。但是实际上人生哪有什么最大化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当然需要趋利避害,但是如果每一刻、每一件事,你都去想着怎么样做最合算、怎么样是最优
解,那我想这就太累了。大二的时候,我担任了我们班11门课的课代表,每节课课间我都在发作业、收作业。每节课后我都抱着厚厚一叠纸送去信箱。每星期要收二十多封的邮件,去安排每个人的实验时间,我简直就是一个实验课的人工选课系统。这些事情其实小到,如果你把它写在简历上绝对会被人笑话。但是我为什么要去做呢?其实当时我没有想太多,但是真要去深究起来,我想生活在一个集体,去承担一点责任,去多想着些他人,我觉得这应该成为一种我们自然的思考方式。反正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的。你可以去想,为什么偏偏是我去做,于是你越想越委屈;但是你也可以去想,为什么不能是我做呢。我其实就抱着这样的心态活着的。有好多次,我发现同学在向我报以莞尔一笑,我挺开心的;也有好多次,我发现交完了作业都快1点了,去清芬吃饭刚好不用排队。其实就像水墨画上要有留白一样,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必去计较它的机会成本。把心放平,什么样的小事说不定都能乐在其中呢。
我只是园子里三千毕业生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或许都有所不同,但我们都在这里如竹子拔节般成长起来。在此我想代表所有的毕业生向老师们说声谢谢,在最后一节复习课后,也许我们就很少再见了,受教了这整整一学期的恩泽,我们往往还来不及表达;我想向各位职工说声谢谢,我们永远记得食堂窗口传来的那声“同学你要吃什么”,还有清晨楼道里提着大黑袋子打扫卫生的身影;我想向家人们说声谢谢,你们或许不见得听得懂我们在做什么学什么,但你们永远是我心灵的根;我想向这个园子说声谢谢,你把我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也是有血有泪有情、有正气的性情中人。伙伴们,我们相会在北京奥运的光环下,我们离别在诺亚方舟的预言里。(笑,鼓掌)毕业不是结束,只是我们的开始。外面的世界无奈却精彩,正是我们这群风华正茂的学子,启程笑傲江湖的时候。
谢谢大家!
第二篇:毕业生代表在清华大学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选择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在清华大学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11年7月5日
电子系2007级毕业生 郭雪莹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07级毕业生郭雪莹。能够在这里代表2011届毕业生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本科毕业生,向悉心教导我们的各位老师、为我们成长成材默默付出的各位教职员工和深爱着我们的父母亲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犹记得四年前,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从祖国各地来到北京,进入美丽的清华园。转眼间,我们已经整理好行装,准备带着四年的收获开启人生新的一程。此时此刻,怎不叫人感慨万千。
难以忘怀的是四年充实的学习生活。还记得去早起排队去火爆的老馆自习;还记得和室友探讨工程图学直至深夜;还记得电子设计大赛前夜和同学一起通宵调试硬件,为准备挑战杯假期还在学校里码代码。我们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谆谆教导,在图书馆里埋首探求知识的海洋,进入实验室了解专业前沿,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实践所学。四年来,清华优良的学习风气、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教学设施伴随我们走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四年的历练,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难以忘怀的是四年里火热的青春理想。我们在各个社工岗位上挥洒汗水,实践服务同学、锻炼自我的诺言;我们在各类讲座、讨论会中,聆听良师益友的人生经验;我们参加社团活动,或探讨国际民生、或关怀弱势群体、或拓展商业视野、或陶冶个人情操,全面的吸取着成长所需的养分。还记得四年中,我一共参与了五次实践、素拓类活动,在湘西赴国家级贫困县支教,赴环渤海感受中国力量,探访香港发展的独特经验,走入祖国的山水,我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看到了这个时代国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让我决定毕业后选择推研直博,踏踏实实地在这片土地上为中国信息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四年间我们全方位地完善自我,也开始从现在做起实践理想;清华广阔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宽广的视野;志同道合的伙伴让我们走得更深更远,也结下深厚的情谊。四年间,我们度过无悔的青葱岁月,也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
难以忘怀的是清华人拳拳爱国之心。四年中,我们见证了奥运盛事,用志愿与微笑迎接四方来客;我们经历了祖国的六十年华诞,在清华的“同方阵”里,共同体会国家意识与青年责任;我们为汶川地震在C楼前排起长队,与灾区人民共担大难。四年中,我们更深深明白了那句“选择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还记得百年校庆晚会上,几十位将军用嘹亮的声音向母校报告,也记得无数的校友放弃安乐的生活选择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的热忱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作为清华的百年一代,我们也将传承清华精神,与华夏同冷暖,与祖国共奋进!
今天,我们将要走出清华园,开启人生新的一程。我们的内心饱含着对于母校的感恩之情,我们的行囊里更装满母校的教诲。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勤勉自强;告诫我们要心存高远,坚守理想;告诫我们要承安责任,做中华之脊梁!明天的我们也许将进入企业成为兴业之才,或许走入基层一展治国之志,或许在高校、研究所走上治学之路。但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铭记母校的教诲,谦虚其心,远大其志,踏实其行,用坚实的步伐努力承担好这一生肩头沉甸甸的责任,用一生的成绩证明自己无愧为清华的百年一代!
谢谢大家!
第三篇: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家长:
大家上午好!
我是周滢垭,来自热能系。在我拿到挑战杯特等奖之前,我一直在这个园子里“吃草”,学业之外死命地往实验室跑。其间我做了些什么,除了我和我的导师,可能没多少人知道。在开始我的科研路之前,我觉得清华的大一比高三还累,纠结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晃眼已经四年了,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三点感受:
这第一点就叫做“真爱需寻觅”。有人问我:怎么样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想了半天,就只好说:那就去找吧。清华之大,在于有大楼,在于大师,也在于无限的可能,有无穷的选择。无论是学业、科研、还是社工,无论你今后要读研、是创业、或者是走上仕途,关键是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喜欢什么。
生长于上海,我曾对“经济”、“金融”一类的词有天生的熟悉感。于是大一我就加入了一个商学类的社团。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虽做得不赖,但是我并不心动,所以我说走就走了。后来看到新闻报道,说到燃料电池很有未来,于是我就想做燃料电池,但是我不知道做什么,就去找老师谈。老师扔给了我一堆的书,说你先静下心来把自己变成专家再说。几个月后,我看完了这些书,但是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我听到了无叶透平(编者:不用叶片的涡轮机结构)这个词,而且一下子就感到了兴趣。然而这些书就束之高阁了。于是,我没想到之后的两年,我都献给了无叶透平。更没想到的是,最后我做出了结果,申请了个专利,还拿了奖。(鼓掌)
海量资料分享
这两年里,我为了做研究,把家里的水管拆了,还用cd光盘一起搭模型;这两年里,我有待在机械加工厂里搞得灰头土脸的;这两年里,我有半夜一个人搬着40升的气瓶做实验;这两年里,我曾经找过国内外五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讨论,阅读过60多篇文献,修改了20多版的加工图纸。
我知道我还年轻,我有机会去尝试;我知道我很幸运,我会纠结是因为我有机会去选择。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学习各个科目的知识,所以我没有道理不去好好学自己;我有很多事情是半途而废的,但是放弃是为了坚持。我要坚持的,是做我喜欢的,做我想做的。当然最喜欢的事情,并不代表做这件的过程中的每一刻、每一部分还有它带来的副效应都是你所喜欢的。
所以第二点我想说的就是“有舍才有得”。你可以说出生不公平、高考不公平、给分不公平,但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公平的。学业、科研、社工、娱乐,这些当然会有矛盾,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曾记得当我闺蜜拉我出去逛街的时候,我只能摇头抱着电脑折腾cad;我曾记得当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小说怦然心动,却只能扭头就走;我曾记得大三期中考的时候,正是挑战杯比赛的时候,当周围的人都在紧张地复习、讨论的时候,我却只能硬着头皮做ppt。我当然会疲惫、会矛盾、会难过、会自责,但是闭上眼,想这一切的原点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不是因为喜欢嘛。因为喜欢,所以值得,值得风雨兼程,值得有所放弃,值得去承受打击让自己学会复原的能力。
不过索性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当我交完了图纸等着加工的时候,我就拉着我的好朋友吃遍了前门的小吃;当考完最后一门试的时候,我就冲到了图书馆抱回了那本小说,假期等车等人都有它陪着我;当挑战杯结束的时候,我拿了特等奖,但是也差点挂了期中考。回去翻开教科书,我想我期末又是一条好汉。
海量资料分享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心平乐自来”。我的导师曾说过我:“你们这一代人啊,就是什么都想 要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结果最大化。但是实际上人生哪有什么最大化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当然需要趋利避害,但是如果每一刻、每一件事,你都去想着怎么样做最合算、怎么样是最优解,那我想这就太累了。大二的时候,我担任了我们班11门课的课代表,每节课课间我都在发作业、收作业。每节课后我都抱着厚厚一叠纸送去信箱。每星期要收二十多封的邮件,去安排每个人的实验时间,我简直就是一个实验课的人工选课系统。这些事情其实小到,如果你把它写在简历上绝对会被人笑话。但是我为什么要去做呢?其实当时我没有想太多,但是真要去深究起来,我想生活在一个集体,去承担一点责任,去多想着些他人,我觉得这应该成为一种我们自然的思考方式。反正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的。你可以去想,为什么偏偏是我去做,于是你越想越委屈;但是你也可以去想,为什么不能是我做呢。我其实就抱着这样的心态活着的。有好多次,我发现同学在向我报以莞尔一笑,我挺开心的;也有好多次,我发现交完了作业都快1点了,去清芬吃饭刚好不用排队。其实就像水墨画上要有留白一样,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必去计较它的机会成本。把心放平,什么样的小事说不定都能乐在其中呢。
我只是园子里三千毕业生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或许都有所不同,但我们都在这里如竹子拔节般成长起来。在此我想代表所有的毕业生向老师们说声谢谢,在最后一节复习课后,也许我们就很少再见了,受教了这整整一学期的恩泽,我们往往还来不及表达;我想向各位职工说声谢谢,我们永远记得食堂窗口传来的那声“同学你要吃什么”,还有清晨楼道里提着大黑袋子打扫卫生的身影;我想向家人们说声谢谢,你们或许不见得听得懂我们在做什么学什么,但你们永远是我心灵的根;我想向这个园子说声谢谢,你把我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也是有血有泪有情、有正气的性情中人。伙伴海量资料分享
们,我们相会在北京奥运的光环下,我们离别在诺亚方舟的预言里。(笑,鼓掌)毕业不是结束,只是我们的开始。外面的世界无奈却精彩,正是我们这群风华正茂的学子,启程笑傲江湖的时候。
谢谢大家!
海量资料分享
第四篇: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家长:
大家上午好!
我是周滢垭,来自热能系。在我拿到挑战杯特等奖之前,我一直在这个园子里“吃草”,学业之外死命地往实验室跑。其间我做了些什么,除了我和我的导师,可能没多少人知道。在开始我的科研路之前,我觉得清华的大一比高三还累,纠结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晃眼已经四年了,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三点感受:
这第一点就叫做“真爱需寻觅”。有人问我:怎么样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想了半天,就只好说:那就去找吧。清华之大,在于有大楼,在于大师,也在于无限的可能,有无穷的选择。无论是学业、科研、还是社工,无论你今后要读研、是创业、或者是走上仕途,关键是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喜欢什么。
生长于上海,我曾对“经济”、“金融”一类的词有天生的熟悉感。于是大一我就加入了一个商学类的社团。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虽做得不赖,但是我并不心动,所以我说走就走了。后来看到新闻报道,说到燃料电池很有未来,于是我就想做燃料电池,但是我不知道做什么,就去找老师谈。老师扔给了我一堆的书,说你先静下心来把自己变成专家再说。几个月后,我看完了这些书,但是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我听到了无叶透平(编者:不用叶片的涡轮机结构)这个词,而且一下子就感到了兴趣。然而这些书就束之高阁了。于是,我没想到之后的两年,我都献给了无叶透平。更没想到的是,最后我做出了结果,申请了个专利,还拿了奖。(鼓掌)
这两年里,我为了做研究,把家里的水管拆了,还用cd光盘一起搭模型;这两年里,我有待在机械加工厂里搞得灰头土脸的;这两年里,我有半夜一个人搬着40升的气瓶做实验;这两年里,我曾经找过国内外五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讨论,阅读过60多篇文献,修改了20多版的加工图纸。
我知道我还年轻,我有机会去尝试;我知道我很幸运,我会纠结是因为我有机会去选择。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学习各个科目的知识,所以我没有道理不去好好学自己;我有很多事情是半途而废的,但是放弃是为了坚持。我要坚持的,是做我喜欢的,做我想做的。当然最喜欢的事情,并不代表做这件的过程中的每一刻、每一部分还有它带来的副效应都是你所喜欢的。
所以第二点我想说的就是“有舍才有得”。你可以说出生不公平、高考不公平、给分不公平,但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公平的。学业、科研、社工、娱乐,这些当然会有矛盾,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曾记得当我闺蜜拉我出去逛街的时候,我只能摇头抱着电脑折腾cad;我曾记得当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小说怦然心动,却只能扭头就走;我曾记得大三期中考的时候,正是挑战杯比赛的时候,当周围的人都在紧张地复习、讨论的时候,我却只能硬着头皮做ppt。我当然会疲惫、会矛盾、会难过、会自责,但是闭上眼,想这一切的原点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不是因为喜欢嘛。因为喜欢,所以值得,值得风雨兼程,值得有所放弃,值得去承受打击让自己学会复原的能力。
不过索性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当我交完了图纸等着加工的时候,我就拉着我的好朋友吃遍了前门的小吃;当考完最后一门试的时候,我就冲到了图书馆抱回了那本小说,假期等车等人都有它陪着我;当挑战杯结束的时候,我拿了特等奖,但是也差点挂了期中考。回去翻开教科书,我想我期末又是一条好汉。
第五篇: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xx届本科毕业生同学们:
今天,学校为你们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不仅是对你们在过去四年中勤奋学习、砥砺品行、积极实践、增进才干的成就表示祝贺,更是要为同学们以南开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来壮行。站在新的起点,与其“致贺”不如“加勉”。所以,我想以自己学习南开先贤“公能”言行的体会致一“勉辞”,与毕业生同学们交流、共勉。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我们的校训。我们这一代南开人不论走到哪里,不论从事什么,都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各自的环境中,结合自身工作的任务践行“公能”之校训。
张伯苓先生说,“‘公’字最最要紧……‘公’字是最高的道德,‘公’字的涵义很多,诸位对于这个‘公’字务须特别注意”。的确,“公”的涵义很多。我理解:
——要有“公”之志向。孙中山先生说“天下为公”,在今日之世界,“公”之志向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实现持续发展之志向;在今日之中国,“公”之志向,就是振兴中华之志向。不可否认,人都有私心私欲,然而秉“公能”之精神的南开人,就是要寻找个人价值与人民利益的统一。不久前我收到一个“段子”,讲“找”字加一撇就是“我”字,实现自“我”就是在寻“找”那一撇。我想,对南开人来说,这一“撇”就是“治国”、“强国”、“富国”,就是“服务中国”,振兴中华。
——要有“公”之操守,即要有公德心、公益心、正义感,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维护大局、维护集体、服从公意、维护正义、做事公道、坚守原则、诚实守信。
——要有“公”之襟怀,这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襟怀。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勇于担当,“负责任,肯牺牲,没有名利之思,不作意气之争,什么事都以国家为前提”。这方面最好的榜样,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学长。
同学们,“公”之志向、操守、襟怀,不是夸夸其谈,是要实行的,要“在实处下功夫,要硬干、苦干、穷干”。为此,秉公之心,一定要辅以为公之能。“能”的涵义也很多,我理解:
——要“能”学习。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书,但还是不够,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要有好的学风和态度。周恩来说,“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这就要靠善于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特别是要继续学习如何做人,学会识人之长,知己之短,随时准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做到“知不足而后学”,“知明而行无过”,不断匡正自我、充实自我、升华自我。
——要“能”吃苦。同学们可能觉得大学生活很“苦”,其实真正的“苦”还在后头。大家都希望“顺利”、“幸福”,我以为“顺利”、“幸福”并非客观状态,而是主观感受。做好吃苦耐劳经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就容易得到“顺利”、“幸福”的感受。行大志必经大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种种的失误和失意,甚或失恋和不幸,受人误解遭人猜忌,甚或领导不赏识、同事不支持,加之三灾八难五痨七伤,更不要说票子少房子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们南开人统统不怕,能勇敢乐观地面对一切、忍受一切,“刚毅坚卓”,“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要“能”合作。面对困难,固应率己当先,但也要善于协作、依靠群体。张伯苓先生早就将“通力合作、互相扶持”举为南开教育宗旨。他并不希望南开学生“洁身自好”、“鹤立鸡群”,而是将“乐群”作为南开人的重要品格。他说,“经多方观察,始觉中国至深之病,实不在个人之没有能力,而在个人缺乏合作精神”。而要“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必先互相尊重。周恩来说,“要得到人家尊重,首先要尊重人家”。尊重他人不是强装的,必须能识人之长、容人之短,必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必须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学们,一千五百个日子匆匆而过。这四年,你们在南开园中,取得了许多新收获——新知识、新才干、新经验、新朋友;你们在南开园中经历了许多大事件——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新中国成立60年和建校90年;你们在南开园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故事”。毋庸讳言,你们在南开园的生活中一定还有许多不如意、不满意,希望你们把批评意见留下来,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毕业时节是感恩时节。现在,让我们感恩。感恩父母亲朋,感恩曾经的老师同学,感恩帮助我们的各界人士,感恩南开园中数以千计曾为你们服务的人们,他们之中不仅有教师、有辅导员、有机关干部、有实验技术人员,还有保安员、炊事员、宿管员、保洁员、售货员、财会员,有动力维修、校园绿化、体育设施等方方面面的工人师傅。我建议,让我们一起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他们今后做得更好!
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今后你们的路更长、困难更多、责任更重。四载南开学业,一生公能品格。我和全校教职员工衷心希望并坚决地相信,同学们定能秉公尽能,守正创新,以“实干”向世人昭示巍巍我南开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