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23:5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第一篇: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抓反复语句,品味爱国深情

——《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西禅小学曹薇

【案例背景】

2009年12月,我参加了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我上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堂实录】

一、聆听音乐,引入课题。

课前反复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师: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我最喜欢的歌:《我的中国心》,从这首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对祖国的爱。

师:是啊,这首歌抒发了海外游子对祖国那深深的情和浓浓的爱,就象歌中所唱,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不忘祖国的难忘的故事。请大家深情地读:难忘的一课。

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到底是怎样难忘的一课?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离现在的孩子太远了,如何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感体验呢?我选择在课前交流中反复地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并让学生跟着哼唱,悠扬动听的歌曲让学生的情绪很快就调动起来,而让学生学唱,则让他们明白了歌曲内容,进而进入到今天情感体验的主题——爱国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是啊,到底让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看看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遇上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做上记号,好,开始读书吧!

生1:抗日战争结束后,作者来到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看到一位台湾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及参观学校小礼堂的中国伟人像的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抓住课题中的“难忘”二字能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主动探索的情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而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有助于稍后的细读。)

三、细读课文,自读自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哪句话让你印象最深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学生答后师板书)

师: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呢?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细细地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的句子,想一想每一次出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你从这些句子中明白了什么?和你周围的同学组成小组一起读一读,交流交流。好,小组的孩子一起学习吧!

(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这是略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特点。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文章的主线,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我正是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的。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组讨论地很热烈,有些小组一两句话说完,好像就没有什么事可做了,我想,因为这个故事的背景时代距离我们太远,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感情,或者是只能片面理解,由于课堂上只有这短短的40分钟,教师应把了解课文背景的任务布置在课前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完成,在小组交流中,教师也应走入学生中,和学生共同读文,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情。)

四、交流点拨,感悟爱国情。

1、小组内交流:(师适时提醒:小组长让每个同学都说一说。)

2、集体交流:

⑴ 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哪里?

生: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的那么认真„„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非常爱自己祖国的文字。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一笔一画、认真)

师:为什么他要一笔一画地写呢?

生:因为台湾老师以前是学日文的,她没有学过中文,可能刚学不久,写起字来十分吃力。不象我们写起来这么轻松,因为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字了。可台湾老师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所以写起字来十分的吃力,但是很认真。

师:是啊,台湾教师也是刚刚才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啊,尽管很吃力,可他依然写得那么(认真。)谁还想补充你对这句话的感受吗?

生:台湾的老师是满怀爱国之情写这几个字的,所以写得特别慢,特别认真。师:能把你的感受读进文字中去吗?

谁还想读一读?

我们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2)师:那台湾老师是怎么教给孩子们读呢?(师导读)她先用„„闽南话

这句话让你们明白了些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因为台湾刚刚光复,而且老师也刚刚开始学习中文,她写时很吃力,很认真,那么严肃,能看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读这句话时,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富有感情。

师:你能读读吗?同学们,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写的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遍一遍的,一笔一笔的写。虽然他们读的吃力,可是他们却读的那么

生:严肃认真、师:而且又那么

生:富有感情。

师:好像每个字

生: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难怪他们要一遍一遍地读。

师:谁还想读读这一段。

我也想读一读。(师范读。)

孩子们,再把这段文字读读吧!

(这篇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教得非常认真。由于事先已经让孩子们了解故事的背景,所以孩子们很快就从“一笔一画、吃力、认真”等关键词中理解到台湾师生是满怀爱国情写和读这句话的,由于语文教学的最本质特点是读,所以在孩子们理解了文本的感情后又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在读文时我觉得自己还指导地不够,形式也较单一。)

(3)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二次出现在什么情况下?

生说后,读一读,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师:他们是怎样读的,(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离开祖国太久了,他们把对祖国的思念和爱融入到这句话中,怎么也读不够。

师:近代中国是苦难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和破坏,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化成了灰烬;更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烧、杀、掠、抢,尤其是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可以想象日本占领台湾50年里,台湾人民的苦难之深。日本不但进行经济侵略,人权侵略,也进行文化侵略,逼着他们学习日文。(课件播放录像)现在终于“光复”了,他们的心情该是多么激动?难怪他们要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的读着。孩子们,跟着老师来读读吧!

第一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极慢而慎重)

第二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低而慢)

第三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渐高,渐通顺)

第四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高,有感情)

师:这一遍一遍是他们发自——

生:内心的。

师:即使念再多次,也还是不够表达自己的——

生:爱国之情。(师板书:爱国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二次出现是“我”情不自禁走进教室和台湾师生一起读出来的,表达了老师、学生以及作者对祖国共同的爱。在引导学生读这一部分时,我播放了一段反映近代中国苦难的视频,中国人遭受外国侵略者欺辱、杀害的画面,加上悲愤的音乐,让课堂顿时沉重起来,孩子们似乎一下就理解了台湾师生以及作者当时的感受了,紧接着我引导孩子们四次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从低而慢,到高而激昂,孩子们感受到了这句话饱含的强烈感情,课堂氛围出现了一个小高潮。)

(4)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饱含了无限爱国热情的话还出现在哪儿? 生说后,让同学们反复读一读,然后说感受。

师:为什么作者如此激动?

师:是呀,日本统治台湾时,他们不允许中国的孩子了解中国的伟人,妄图使中华儿女永远受他们的统治,而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挂上中国伟人的像了,这怎能不令作者感到自豪。

师:孩子们了解文中的这些伟人吗?谁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

师:中国的伟人其实何止是这四位,还有好多好多伟人,应该记住他们(课件出示伟人名字,学生读)我们中国有如此多的名人,做为中国人,能不为此自豪吗?

师:难怪作者的眼睛湿润了,难怪我紧紧地握着„„(学生跟读)

是啊,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这简单的9个字饱含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生: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生:爱国情意),难怪作者感慨到: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学生读句)谁还愿意再来读读。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三次出现,是作者在参观了学校礼堂的中国历代伟人像后激动地说出的。在处理这一部分时,我抓住作者为何如此激动,引导学生了解日本侵略者的罪恶,通过课前收集的中国历代伟人的资料,了解中国的伟大,从而让学生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感受那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意。

在引导学生交流时,我觉得自己在关注学生方面做得欠缺一些,有些孩子也许心里有感受,却不知怎样表达,我对这些学生没有过多关注,忽视了他们,我想,今后,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应该引导他们反复的读关键句、段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感情自然就明白了,有时候不一定要学生清楚的说出来我感受到了什么,通过有感情的读也一样能体会文章的思想。)

四、拓展延伸,情感深化。

1、介绍新中国的盛世,感受祖国的强大。(课件播放)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60多年前,那时,台湾人民因为能回归祖国而高兴,而激动。今天,祖国的强大让每个中国人振奋,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一幕幕令人激动的场面吗?百年梦圆啊,中国让世界瞩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10月1日,国庆阅兵典礼上,中国军队的风姿让世界刮目相看,谁还敢瞧不起中国。

新中国走过的60年里,让人欣喜的事可多了。看,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向宇宙迈出了第一步;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向月球飞去,期待有一天我们也能像嫦娥一样踏上月球;2008年,载人航天飞机神舟七号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走出飞船舱门,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印在茫茫太空。

还有1994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

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被称为“天路”。

2、动笔写一写,抒发内心的感受。

师: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的心里一定有很多想说的吧,拿起你们的笔,写一写吧。(学生写后汇报)

师:我在孩子们的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你们内心对祖国的热爱,看到了你们对祖国的崇敬,让我们再一次发自内心的说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学生读句)

同学们,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堂课啊,多么感人肺腑的一堂课啊,多么令人难忘的一位位爱国的台湾同胞啊!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今后,无论你身在何方,请你永远记住(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把你们对祖国的爱大声地唱出来吧。(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学生跟唱。)

(中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苦难毕竟离现在的孩子都很遥远,如何让学生也像课文中的人物一样为自己是中国人自豪,对祖国充满浓厚的爱国之情呢?在引导学生通过句子感受台湾师生以及作者对祖国的爱后,我把孩子们的视线拉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辉煌成就,从孩子们熟悉的2008年奥运会、60年国庆阅兵,到一些经济建设成就,视频和精美的图让孩子们

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配以悠扬的音乐和教师激情的解说,让孩子们由衷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紧接着让孩子们把自己想对祖国说的话写一写,既能让学生练练笔,又让学生的感情得到深化。最后,我再一次让孩子们唱起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我相信孩子们的心情跟刚上课时已完全不同了。)

【教学反思】

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以歌动情,以情引文。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从课前交流时就开始播放《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并让孩子们跟唱,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从课前就进入一个跟本课同样的主题:爱国情。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能从歌曲中领会感情,也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做了铺垫。

二、紧抓主问题,读中悟情。

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提出问题:“为什么这节课如此难忘?”,并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探究中。

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是本文的情感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通过对三次出现这句话时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让学生感受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学生自己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然而本节课在教学时,我没有将课堂拉回到“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这个主问题上来,没有让学生来完整地说一说作者认为这节课难忘的原因。

三、精心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情感。

在课间的制作上,我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尽量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选择了音乐、视频、图片,对他们的出示和安排,做到意思表达通俗易懂、主题思想突出,我觉得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对台湾受日本统治的资料收集还太少,且视频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四、略读课文教学老师的位置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老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多读,多写,多练,多展示。教师要处理好详略的问题,在归纳总结的时候讲,提升的时候讲,在提学习要求时更要讲明白、讲透彻。但在具体教学中,我有些操之过急,自己讲得过多,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形式也有些单一,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的面还窄了一些。

附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爱国情

第二篇:难忘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1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看,这幅图画的是哪个民族?

(傣族)

从哪里看出来?

(泼水节)

那你们瞧!这么美的花是什么啊?

(“凤凰花”)

评:是啊,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锣,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2、出示凤凰花的图片。瞧,这就是凤凰花,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

(对,它们是同偏旁的字,用心记一记)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⑴ 你读懂了什么?

⑵ “一年一度”(泼水节每年都过),“火红火红”(读出什么,凤凰花的美,把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放在一起,这花好像更红更美了 )。

⑶ 我们一齐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4、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板书(难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找小海锣帮忙。

1、检查。

2、读了这篇课文,你能不能用上这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 )的泼水节。

三、教学第三段

1、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可是他还是来到了那么遥远那么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怎能不让人开心,怎能不让人兴奋了,让我们也加入这行列,看看人们是怎么样欢迎周总理的。

要求:读第三段,你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交流:谁在当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⑴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 你看到了什么?

② 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人多?从四面八方赶来,那是怎么样的?

③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人山人海的热闹,读出这锣鼓喧天的热闹。

④ 多么壮观的场景啊,老师也想来读。(把“赶”读成走)我读得怎么样?那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⑵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① 你看到了什么?。

② 读读课文里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把这欢迎的场面读出来。

⑶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 看到什么?

② 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你也觉得是这么热闹?

③ 反你感受到的这份热闹读进去吧。

⑷ 人们欢呼着:“总理来了”:

① 正在这个时候,盼望已久的的总理来了,旁边的老百姓表情怎么样?你会怎么喊?

② 我们一起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我们可以加上动作,再来──周总理来了。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份喜悦压抑不住,这份欢快更是压抑不住,让我们一起来吧。──周总理来了!

3、1961年的早晨是这样的难忘,让老师带着你们再去现场感受一下吧,闭上眼睛。

⑴ 师配:“象角鼓响起来了,快乐的呼喊声来了,龙船划起来了,花炮升起来了,多热闹啊,”

⑵ 把你们感受到的高兴放到课文中。

读课文的1~3段。

四、复习字词

1、沈老师去了一趟傣族,非常喜欢那里的凤凰花,我也带了几朵回来,把它撒在黑板上,铺成火红火红的地毯。

咖啡 踩着 蘸着 凤凰 蹲着 傣族 敲着

撒满 对襟白褂 健康长寿 周恩来

⑴ 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拿一张卡片,请同学们赶快找到同样的字,领着小朋友读。

⑵ 请同学们找出同偏旁的字。

(咖啡、凤凰、对襟白褂)

⑶ 老师上面还有四个词语娃娃,你发现什么?

(踩着、敲着、蘸着、蹲着)

2、我们要把凤凰花瓣里的字请到田字格中。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文章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大意,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板书:

难忘的一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祖国语言,觉得没有太多感动,而在《难忘的一课》中,作者对一节国语课铭记在心,作者经历了怎样震撼?请大家首先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二、概括文章大意

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依次读文章各段。7、8自然段及16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并思考。

师:来说说。

生1:作者在乡村小学听一节国语课。

生2:一位X的年轻教师领着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

师:介绍一件事,有几点一定要说清楚,这几点是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师辅助生概括大意:

课文讲述了抗战胜利后,作者在X的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国语课,课后,教师带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作者为师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深深震撼和感动的'事。

板书:

抗战胜利 X 国语课 小礼堂 感动 震撼

三、品读重点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爱国情感

师: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多次,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这句话,思考这句话出现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默读思考并做批注。

师: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

生:三次。

师:找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形,读一读。

指名读一至四段。

师:作者在抗战后,走进一所乡村小学,看见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国语。他正在黑板上写字。文中用了几个词语形容这位教师写字的样子

生1:一笔一画。

生2:很认真、很吃力。

师:写字时一笔一划,说明教师

生1:很认真,怕写错了。

生2:很敬仰祖国的汉字。

师:这位国语教师,怀着敬仰的心情,端端整整的写下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下的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得

生:很认真、很吃力。

师:一个中国人,写中国字,怎么会吃力呢?

生1:他好长时间没写过汉字了。

师:是啊,日本统治下,不许X民众学习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依恋自己祖国的文化。哪怕是断断续续的说。年轻的教师也是如此,那吃力的一笔一划,代表着他的

生:爱国心。

师:他先用

生:闽南语。

师:先用家乡话读,然后又用国语

生:一遍一遍的读。

生齐:老师和孩子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那火热而真挚的心吸引了作者

生自由读7至12段。

师: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作者坐在教师最后一俳的空位上,和师生一起读

生:我是中国热,我爱中国。

师: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怎样在读?

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师生们是否发现了作者?

生:发现了。

指名读第9段。

师:很奇怪,孩子们在上课,一个陌生地成年人走进来,还一起读,孩子和老师却反对,不觉得意外?

生1:人们都希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生2:日本人不许中国人学习汉字,光复了,中国人可以学习自己的语言了。

生3:每个中国人都渴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3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选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创意理解“光复”的意思。

3、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揭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歌,歌名叫《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全香港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声,所幸的是,香港人民的美梦终于在7月1日这一天成真了。

二、课堂

1、理解“光复”,揭示课题:

⑴张明敏用歌声唱出了香港人民的渴望,1925年7月,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了爱国组诗《七子之歌》,下面是《七子之歌》中的第三首──台湾。

课件出示:

《七子之歌──台湾》

师生一起朗诵。

师:闻一多的这首诗道出了千千万万台湾人民的心声,同时也深深地震撼着大陆每一个同胞的心灵。的确,没有哪个母亲不思念离家的孩子,更没有哪个孩子不眷恋自己的母亲。今天,我们上的这篇课文《难忘的一课》讲的就是1945年台湾“光复”后,一位船员在台湾乡村一所小学所见到的动人情景,有谁知道“光复”是什么意思?(收复。)

⑵有时候我们理解一个词,不但要从字面上了解,还要深究:什么时候丢失的?为什么会丢失?什么时候光复的?

课件出示:

史海沉钩

让我们走进“史海沉钩”去了解这段历史吧!

师:台湾在日本人的铁蹄蹂躏下整整50年,50年的屈辱50年的痛苦,如今,台湾终于──光复了。

引导学生谈台湾光复后的心情。

⑶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⑷析题:

抓住“一课”一词,得出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

(在“一课”一词下面板书:记事。)

师:你能不能用感叹的语气读一读课题?

(在“难忘”一词下面板书:抒情。)

⑸质疑:

那这篇文章叙的是什么事?抒的又是什么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把握结构,整体感知: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什么事?着重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板书:

学习祖国文字参观小礼堂

⑵找出描写“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的有关段落。

⑶通过刚才的自由朗读,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愛中国。

⑷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愛”字。

⑸说说为什么这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⑹分别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3、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⑴齐读3~6节,即第一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问: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联系具体的句子来谈,也可以通过朗读来体现。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

⑵女生读7~12节,即第二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问:第二次出现这句话,作者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主要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训练朗读,并引导学生了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台湾的老师和学生是欢迎我们的。)

⑶过渡:

除了同学们上面讲到的.以外,还从哪些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对我是表示欢迎的。(参观小礼堂)齐读13~15小节。

⑷问:作者来到小礼堂,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中华名人)简介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此情此景,作者发出了什么感叹?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⑸抓住最后一句话教学第16节课文:

师: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怪不得作者在最后会这样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反问句,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朗读告诉我它真的是一个反问句。“简单的话”指的是什么?“全部的感情”指的又是什么?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⑴就让我们一排又一排,一遍又一遍地用这句最简单的话来表达我们全部的感情吧!

(再次训练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⑵师:今天我们在这个难忘的教室上了这堂“难忘的一课”,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适合自己的作业?

⑶从你们的朗读中,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炽热的中国心,就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难忘的一课吧!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4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第xx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xxxx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xxxx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xxxx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xxxx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借助语境及补充资料,了解“光复”的意思。

2、抓住课题了解课文呈现的画面,借助“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句体会xxxx人民的爱国热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本文字词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况且学生基本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情感性朗读还是蛮不错的。不过学生对文本背景了解较少,相对来说比较陌生。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学习课文时,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联系时代背景,想象当时的动人情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读中感悟、读中体会xxxx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一)解题,明确学习要点

1、出示:难忘的一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2、你们觉得读一遍课文后,哪个问题能解决了?

(二)学词,了解课的内容

1、读课文,正字音

2、解决“这一课指的是谁上的,上了什么内容?”

(三)品析,体会爱国热情

1、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画下来,并和同桌讨论: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2、交流:

(1)第一次出现:出示相关语段,哪个地方最令你难忘?

说说你的理解。读到这里,你有问题要提吗?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语解答吗?理解“光复”光复,这个词文中还出现了一次,请找到相关的语句。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读懂了xxxx在光复之前是怎样的。介绍背景资料1: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光复了吗?(收复)

引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出示:第二处出现,是我走进教室,跟着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这一处令人难忘的又是什么呢?

一个陌生的`成年人进入课堂,大家怎么会“没有感到意外”?你觉得他们在“欢迎”什么?)

3、第三次出现,是我看了礼堂里中国伟人的画像后说的

这个画面中,最让你难忘的又是什么呢?

在这之前,日本人为什么在小礼堂里画上日本人?

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吗?(激动)是呀,这怎能不让人激动呢?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这句话——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忘记我们曾经有过的辉煌的历史。现在挂中国的伟人,又有什么用意呢?

4、相信读到这里,你能说说这一课为什么让作者如此难忘?他难以忘却的究竟是什么?

(四)质疑,领悟语言表达: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

难怪作者在课文最后说——

(五)拓展,升华文章主题

推荐出示:郑振铎曾在暨南大学给学生上过《最后一课》中的话语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同名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话语

1、为什么说这一课是令人“难忘”的?这一课指的是谁上的,上了什么内容?

2、后一个问题

认读词语

2、xxxx教师在这节课上教了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学生自主划句子

2、预设1:他写得很认真,思想汇报范文也很吃力。

提问:为什么xxxx教师会感觉到吃力?)

读句子,说体会

预设2: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说理解,提问题,理解“光复”

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我……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感受我的爱国之心)

预设: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读句子体会

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感受自豪之情)

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你了解这些伟人吗?从古至今,这样的伟人还有很多,比如民族英雄文天祥、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诗人李白)

记住日本人,忘记我们自己的祖先,(是的,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尊严就无从谈起,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历史也被遗忘,)现在礼堂里画上中国的伟人,就是要让他们的子子孙孙都不忘历史。

可见,墙上画的不仅仅是伟人像?画的更是——(祖国的尊严;祖国的骄傲;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光辉历史……)

难忘xxxx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这句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集中体现了xxxx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比较着读一读,感受这三篇文章的异同。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并学会释疑,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关键,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预设板块,随机出示,根据课堂实情,以学定教,促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借助课外资料,既能理解词语,又能有机地进行课外拓展,还能帮助理解文章的主题,可谓一石三鸟语文教学姓“语”,朗读是促进学生感悟的最好途径,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通过质疑,让学生感悟写法,做到一课一得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进行拓展性阅读,比较本课课文语言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难忘的一课激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动。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认识2个生字。

★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

◆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再读,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全班交流、汇报、体会情感。

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得认真吃力,说明什么?(“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之后练读。

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严肃认真,说明了什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之后练读。

第三次,“我”激动地说,表明了什么?(表达了我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练读。

四、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最令你感动,就练习读哪一部分。

◆指名读,全班评议,再读。

◆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表达的情感。

五、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什么?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闽、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感

1.课前放《我的中国心》,学生静静地欣赏。老师导语,引入新课,读课题。

导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听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你有什么感受。此时无声胜有声,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示。情到了心中,老师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来了。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间的隧道,来到六十年前,在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课。

(PPT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

2.过渡语: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

二、初读交流,了解背景

1.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哪个地方让你最难忘?

(问题跟进:为什么感动?围绕爱国、民族自豪感等展开。)

(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补充背景资料

师:课文中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太多太多。这是作者在特殊的背景下写成的,关于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你们了解什么?

(光复的意思,光复前后的台湾)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背景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教师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发生了一场“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1895年,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台湾人民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中国伟人像都不准画。侵略者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巨大的耻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才归还中国。(PPT出示。)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体会爱国情感。

师:台湾人民从水深火热盼来了光复,这期间饱含了太多期待,太多感情。就让我们走进这个课堂,走到文字中去感受师生的爱国热情,体会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请大家划出让你感受到台湾师生爱国之情的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在旁边写批注。(指导时:大家有什么感受,写在旁边。)

2.集体交流。

(1)针对教师教学生写字的场景: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①教师怎么写的?用书上的语句说,出示句子。

(一笔一画;很认真,也很吃力)

②为什么老师写这些字时,那么吃力,谁能联系下文,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允许的。)

③让我们像台湾老师那样认真地,一笔一画地写写这句话。

(教师板书,学生写在书上)

④小结:从他们书写的认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爱国之情,这份情让我们深深地感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再读这段话)

(2)针对第6自然段: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①你是怎么感受到这份爱国情谊的?

②反复朗读,体会爱国情谊。

(评价语:你能怀着这样的情感来读一读吗? 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你能用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来读读这段话吗?)

③齐读第6自然段。

④小结:台湾师生这饱含真情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他们那浓浓的爱国之情。

(3)针对第9自然段: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①你是怎么感受到台湾师生的爱国之情的?

②为什么台湾师生对我走进教室不感到意外?(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引起了共鸣。)

(4)针对第15自然段:

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①哪些中国伟人画像, 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为什么挂上这几幅伟人像,他们的伟大体现在哪?

(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②中国的伟人何止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伟人?(学生一句话交流)

③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还有被台湾人民尊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台湾一光复就挂上了这些中国伟人像,表示着什么?(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④就让我们一起怀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来读读第15自然段。(齐读课文)

⑤这些了不起的华人代表,他们就是民族精神,画像就代表着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不觉湿润了,由衷地感叹:“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谁能用这种深厚的感情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指名读,齐读)

四、作文寄情,读文抒情

1.此时此刻,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你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或者你也在场,即将告别的时刻,你想和这位台湾老师或者学生说些什么,将你内心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交流,评价:围绕赞叹、爱国)

展开全文阅读

2.文中的我说了一句话,一起来读读16自然段。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3.点拨升华“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看似简单、淳朴的话,却道出了作者,道出了中国人心底那份最深沉的爱国情意。就像作者所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4.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千言万语凝聚成这最精练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五、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1.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的心已经沸腾,期盼台湾统一的心情也愈加强烈。“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于19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同样会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亲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2.在张明敏《我的中国心》中结束这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课题后加“!”)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2、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在叙事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认为好的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表演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表演展示时代背景: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二、听课文录音,初知大意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高雄的一所乡村小学。)

三、朗读课文,找出重点

1、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用尺、笔在文中画出来。

四、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第一次出现:

⑴指名读。(3、4节)

⑵第一次出现在哪里?老师是怎样写的?

板书:

写──一笔一画。

说明什么?(他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这是为什么呢?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什么?

⑶ “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出示: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象每个字,每个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⑷有感情朗读3~6节。

2、学习第二次出现:

⑴自由读。

⑵第二次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时候,加上了谁?

⑶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动人的情景”指的是什么,吸引住“我”的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认真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

⑷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圈出这些词语。

板书:

读──一遍又一遍。

⑸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他们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看插图,体会此情此景:

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⑹朗读训练。(7~12节)

2、按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⑴指名度13~16节:

第三次是怎样出现的?

⑵ “我”是怎样说的?

板书:

“我”说──激动。

⑶为什么激动?

(因为看到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像,上面有──)

你知道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吗?

⑷看到这一切,“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被这种──所深深感动。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⑸齐读最后一节: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反问句的意思是什么?

(用了反问,就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⑹朗读训练。

五、总结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但是,不甘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忘记祖国,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所以,一旦“光复”,他们就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7、1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澳门也于1999年回归了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拥有同一个母亲──中华!

(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六、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下来。

3、课外阅读《上下五千年》,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一笔一画──写

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一遍一遍──读深厚的爱国情意

我爱中国!

激动地──说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

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再读,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全班交流、汇报、体会情感。

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得认真吃力,说明什么?(“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之后练读。

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严肃认真,说明了什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之后练读、

第三次,“我”激动地说,表明了什么?(表达了我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练读。

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最令你感动,就练习读哪一部分。

指名读,全班评议,再读。

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表达的情感。

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什么?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

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背景中及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课前准备

1.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让学生听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师:台湾人民不但爱生活,而且更爱国。(板书课题)

二、简介背景。

台湾,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非常神秘的地方。课前老师请你们分组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课前把资料制作成网页,图文结合,学生一一介绍:

1、台湾的阿里山

2、台湾的日月潭

3、台湾的自然资源

4、台湾的历史)

台湾真是一个宝岛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万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学习课文

同学们,法国小说家都德曾经说过:“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台湾人民是怎样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生自由读文)

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并思考它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一)、学习第一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指名学生当台湾老师板书。(其余学生评,重点理解“一笔一画”“吃力”。体会“真挚的心”) 指导读。(指名读——师生评——再读——评——齐读,一字一字地读。)

师:一个中国人,而且是教师,自己祖国的文字写得很“吃力”,自己祖国的语言“讲得不好”,这是为什么而作者说,“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二)、学习第二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师: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悄悄地走进了教室.竟也跟着师生们朗读着。学生接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师: 请同学们再仔细把这一段内容好好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预设:学生会对“好象谁也没感到意外”产生疑问)

3、师: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教室,师生们为什么不感到意外?请大家自己去寻找答案。生默读、思考、再讨论。(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4、感情地朗读。

(指名读——评:这次应流利一些,而且读出“整齐、大声、一遍又一遍——再齐读)

(三)、学习第三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学习了祖国的文字,作者又参观了小礼堂。那么他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生自由读这段文字)

2、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出示相关课件)

3、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

4、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的师生说些什么?

5、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师:学习祖国文字和挂伟人像运用了具体事例来表现台湾人民的爱国之情,那么这第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则直抒胸臆。跟你们刚才说的那些话相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感受)

比较句子:(“别的话”可能是什么话?比起作者说的哪句好。为什么?)

师: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谁能把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配乐朗读)(应是这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把“中国’作为重音,第一个适当加大音量和音长;第二个音量适中,但增加音长。“爱”字后面应有短暂的停顿,以便把“中国”读得饱满、深情。为什么应这样读呢因为这是在参观了小礼堂之后,墙上的画像,激发了作者对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伟大精神的强烈的自豪感,把“中国”作为重音,并通过“爱”字后面的停顿加以突出,才能把这种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最后可激励学生联想在日本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历史、联想现在全中国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急切心情,创造性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三、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师:“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师指板书)师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具体事例、直接抒情)

反思:

1.突出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俗学习,自得学习”。

2.注重层次性,即“引导学生一层深一层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结构方面,构建了三个板块,从“感知”到“揣摩”再到“吟诵”,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阅读过程。就拿“吟诵”来讲,学生要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懂并不难,但要读出文章的“情”却不易,所以把它安排在阅读过程的最高层次上。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从“听到的是什么,想到的的是什么,想对台湾人民说什么”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沿着这条思维途径,一步一步地阅读理解,阅读能力一步一步地提高。

3.夯实综合性,把听、说、读、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训练、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尤其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融为一体,以求收到“综合训练,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如对“意外”的品味,对课文在后一句话的深究,对文中空白处(“别的话”)的增补等,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是大有裨益的。

4.发展创造性,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学,创造性地学。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与创造思维是分不开的,但创造思维如果没有创造性的“机会”,也会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本教例的设计中,已为学生创设了一些创新的机会。如“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求”,还有创造性地想象、创造性地朗读等等。教师创设的这些“机会”,为学生创造性阅读开辟了一片“绿洲”。学生拥有这片“绿洲”,自然敢想、敢说、敢创造,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自然“活”起来了。

不足之处:问题没有更好地整合,太注重感悟,对于文章的写法没有深入学习,运用。(只是提到而已,这远远不够)问题较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读书时间少,学生参与评价不多,老师的形成性评价不到位。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做得不够好,课堂不够“有效”。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扫除字词障碍。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945年,被日本侵略者统治50年的宝岛台湾终于又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刚刚“光复”后的台湾,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开始了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2、导学:

(1)思考文题:

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

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

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

(2)提示: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

a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

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 “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

5、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被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5、朗读训练

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 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四、课堂测试: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写会生字词。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交流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当时“我” 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有什么体会?。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感情朗读。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再次体会思想感情。

六、深化主题。

1、“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在197月1日回来了;澳门在1912月20日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2、同学们,让我们高声齐诵: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13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在文中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

2、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台湾光复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上课,回想一下哪一节课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说说为什么让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我们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板书:难忘的一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到揭示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二、汇报预习,整体感知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中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着文字的背后。请大家用两只眼睛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交流课前预习读懂的内容,再提出不懂得地方。如: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呢?(引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三、析词赏句,品文悟道

1、教师提示: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抓住重点词语去品味。

2、默读课文,想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并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看似是在第一板块基础上的回复,实则是在把学生的视点引向作者的情感生长点,把学生的视线引向作者的情感变化线。有了这个环节的铺垫,学生方能顺畅地入境动情。]

3、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交流读书的体会。研读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情形。师板书,师生、生生交流:

1)谁能把老师是怎样写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你从老师的写字中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几个重点词语体会到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光复”是指什么?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为什么写字这样吃力呢?还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这位教师是初学会国语的?

3)生展示课外搜集有关“台湾光复”的历史资料。

4)年轻的台湾教师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把刚学来的这句话教给学生,而不是一幅画、一首歌或者别的什么?

师归纳:这位年轻的教师虽然是生长在台湾的中国人,但他从小上的是日本人的学校,日本人不允许他们讲国语,学国语。不会讲国语因而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这位台湾教师就把刚学会的还不太熟练的国语教给自己的学生们。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怀着多么强烈的爱国之心在教育孩子们啊。教孩子们爱祖国,教孩子们明白自己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下面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右手,想象我们就是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胸怀一股强烈的爱国心,一起在黑板上写下神圣的`汉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转换角色书写神圣汉字,把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熏陶结合起来了。】

5)老师和学生是怎么读的?你又体会到什么?“真挚”是什么意思?(感情强烈而恳切)“真挚的心”指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6)老师是一遍一遍的教,孩子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此时,我仿佛就是那位年轻的台湾教师,你们仿佛就是台湾的学生,我用一颗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心教着,你们用一颗颗爱国心读着。让这句话的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我们火热而真挚的心。(师读三遍,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台湾师生角色,模拟当时读的情景,在浓浓的读中共同升起热爱祖国的深情厚谊,可谓入境动情。】

4、长期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海员,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请同学们看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情景。出示语段。

1)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我要坐到教室的后面,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仿佛一股暖流涌进了心中,情不自禁地跟着读。传达了我与师生共同的心声,有着一样的爱国之情。)

2)如果我们的教室里,突然来了一位外国人,跟着学习,你是什么反映?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象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都爱中国,学习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作者与师生心心相通,情感共振。)

5、请同学们看第三次出现这句话的情景。出示语段。

1)我为什么紧紧握住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这句话呢?台湾教师领我在小礼堂看到了什么?你了解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吗?他们身上体现着什么样民族精神?

2)“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谊啊!”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6、回顾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出现的情景,你想说《难忘的一课》中,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开始是偶然听到,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而出。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这一课所以“难忘”正是难忘再这里。】

四、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1、学完课文,你最想对台湾的师生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生生交流。

2、结束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大家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以后不论你身处何处,请别忘记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颗爱国心!

3配乐欣赏《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着“自主探究,品读感悟”这一主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成为一种“悦读”】

作业设计

读读有关爱国的文章,搜集有关爱国的名言、诗句。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14

一、图片导入

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的宝岛台湾,风光秀丽,物产富饶,与祖国大陆仅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之所以称赞它美丽,请同学们先欣赏一组图片。(出示课件)

正因为它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历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出示课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台湾早期居住人民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荷兰和西班牙都曾统治过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难忘的一课》,故事就发生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

二、走进课文

他国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台湾人民是怎样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1、同学们课前预习了没有?老师这里有两个字想考考大家。出示课件:闽、诸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并思考它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一)学习第一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这三次不同情况下的出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出现的情景。出示课件

学生质疑:光复:收复,指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

真挚:感情真诚而恳切。

为什么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在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急切要表达自己是中国人,他们热爱祖国的火热的'感情可以从他们学习祖国文字中间表露出来。)

2、谁能把他们对祖国的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二)学习第二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再仔细把这一段内容好好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教室,师生们为什么不感到意外?(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3、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把它朗读一遍。

(三)学习第三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学习了祖国的文字,作者又参观了小礼堂。那么他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出示课件图片,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3、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

4、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的师生说些什么?

5、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6、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谁能把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配乐朗读)

三、复习总结

最后,让我们怀着真挚的感情,再齐读一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难忘一课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一首七年前的歌你听过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亲的怀抱?

(澳门。)

师:九年前的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得又是谁回到祖**亲的怀抱?

(香港。)

师: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

(台湾。)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同学们听一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师放乐曲。)

师:听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师: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情到了心中,我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了出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七年前,在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

板书课题:

难忘的一课

二、介绍背景

课文讲述的事情发生在台湾“光复”初期。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学生汇报:

(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四、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师:课文详写了师生学习的情景以及到小礼堂参观这两部分,我们下面就重点来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的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强调:“我”每一次都有怎样的感受)

生谈作者的感受。

师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感受:

师:我们走进文中看文章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段。“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那么吃力?”别着急回答,我们现在每个人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

(师生共同写这句话。)

师:你写的时候是不是一笔一画写的?是不是认真来写的?你吃力吗?为什么台湾的老师却吃力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写完这句话后,老师又是如何教自己的学生读的?

他先用闽南话,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样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是那么严肃认真?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能看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读这句话时,严肃认真而又富有感情。他们读这句话那么认真,更加体现出他们的爱国之心。)

师:他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请同学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四遍)(注意读出严肃而又那么认真的感情。)

(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同学们,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写的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笔一画地写。虽然他们读得吃力,可是他们却读得那么──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

师:好像每个字──

(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我已经看到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你们真挚的心。这是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看看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

(船员和学生在教室里共同读这句话。)

师:我们看到在教室里老师这样认真,这样富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有谁能不被吸引,又有谁能不会被感动,不会为台湾人民的这种感情而产生敬意呢?于是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室里,跟着孩子们怎么样读这句话,但是台湾的老师和孩子们却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像张明敏歌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应该是没有吃惊,没有意外,是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地读。)

师:读到这,是不是很激动。

师:现在我们就做一个小节目。下课之后在上小礼堂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下面的一幕。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然后领着“我”到了小礼堂,在小礼堂我们又参观了──(中国伟人的画像。)

师:那么谁愿意当老师,还有谁想当台湾的学生,还有谁想当‘我’”。请你读课文最后这一部分,也就是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学,一会儿老师要采访你们,看看同学们是否读懂了,而且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自己反复读这一部分,然后小组之间合作,分工扮演老师,扮演船员。现在开始准备。

(开始讨论准备表演。)

学生先自己表演,再到前面表演。

师生共演,师扮演台湾教师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船员介绍中国伟人的图像及其他伟人)(争取让学生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包含浓郁、真切的爱国感情。)

师:大陆朋友就要和我们告别了,就让我们伴着《思乡曲》,共读余光中的《乡愁》诗,来送别船员。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可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会涌出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师:下面就请拿起你的笔,再写一写这句话抒写你的心情。

(师生再次写这句话,教师用红笔。)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也许母亲丑陋但你绝不能嫌弃,因为母亲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养你的甘甜乳汁;祖国贫穷,儿女绝不嫌弃,因为祖国的周身细胞铸造了你做人的灵魂之躯。是呀!我们的国家并不富强,需要发展,虽然也有黑暗的存在,但是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她,改变她,因为你是她的孩子。现在出国留学已成热门,不过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别忘了,赵老师和你们上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请再读这句话。

师:可以说,这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当然可以成为──难忘的一课!

(教师在课题后边加上叹号!)

【教学板书】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何利用本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是以下两点: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演唱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在听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后,又专门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在学生的谈话中,我不但进行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更主要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主线,读中激情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就在课堂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表演“参观小礼堂”,随着学生一把握着我的手,随着学生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的泪不能自禁,夺眶而出。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些遗憾: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的感情的发展的程度,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作为课改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应该学会大胆取舍。

第三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方案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借助语境及补充资料,了解“光复”的意思。

2、抓住课题了解课文呈现的画面,借助“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句体会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本文字词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况且学生基本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情感性朗读还是蛮不错的。不过学生对文本背景了解较少,相对来说比较陌生。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学习课文时,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联系时代背景,想象当时的动人情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一)解题,明确学习要点

1、出示:难忘的一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2、你们觉得读一遍课文后,哪个问题能解决了?

(二)学词,了解课的内容

1、读课文,正字音

2、解决“这一课指的是谁上的,上了什么内容?”

(三)品析,体会爱国热情

1、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画下来,并和同桌讨论: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2、交流:

(1)第一次出现:出示相关语段,哪个地方最令你难忘?

说说你的理解。读到这里,你有问题要提吗?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语解答吗?理解“光复”

光复,这个词文中还出现了一次,请找到相关的语句。

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读懂了台湾在光复之前是怎样的。

介绍背景资料1: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光复了吗?(收复)

引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出示:第二处出现,是我走进教室,跟着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这一处令人难忘的又是什么呢?

一个陌生的成年人进入课堂,大家怎么会“没有感到意外”?你觉得他们在“欢迎”什么?)

3、第三次出现,是我看了礼堂里中国伟人的画像后说的这个画面中,最让你难忘的又是什么呢?

在这之前,日本人为什么在小礼堂里画上日本人?

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吗?(激动)是呀,这怎能不让人激动呢?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这句话——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忘记我们曾经有过的辉煌的历史。现在挂中国的伟人,又有什么用意呢?

4、相信读到这里,你能说说这一课为什么让作者如此难忘?他难以忘却的究竟是什么?

(四)质疑,领悟语言表达: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

难怪作者在课文最后说——

(五)拓展,升华文章主题

推荐出示:郑振铎曾在暨南大学给学生上过《最后一课》中的话语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同名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话语

1、为什么说这一课是令人“难忘”的?这一课指的是谁上的,上了什么内容?

2、后一个问题

认读词语

2、台湾教师在这节课上教了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学生自主划句子

2、预设1: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提问:为什么台湾教师会感觉到吃力?)

读句子,说体会

预设2: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说理解,提问题,理解“光复”

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我……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感受我的爱国之心)

预设: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读句子体会

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感受自豪之情)

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你了解这些伟人吗?从古至今,这样的伟人还有很多,比如民族英雄文天祥、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诗人李白)

记住日本人,忘记我们自己的祖先,(是的,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尊严就无从谈起,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历史也被遗忘,)现在礼堂里画上中国的伟人,就是要让他们的子子孙孙都不忘历史。

可见,墙上画的不仅仅是伟人像?画的更是——(祖国的尊严;祖国的骄傲;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光辉历史……)

难忘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这句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比较着读一读,感受这三篇文章的异同。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并学会释疑,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关键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预设板块,随机出示,根据课堂实情,以学定教,促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借助课外资料,既能理解词语,又能有机地进行课外拓展,还能帮助理解文章的主题,可谓一石三鸟

语文教学姓“语”,朗读是促进学生感悟的最好途径,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质疑,让学生感悟写法,做到一课一得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进行拓展性阅读,比较本课课文语言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难忘的一课

激动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感动

第四篇: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15篇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1

《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首先播放了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然后通过了解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台湾感知的不足。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确定感情基调。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二、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

略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跟精读课文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一般安排一个课时。在这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只有紧抓住课文的主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拎出本课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供大家到课堂上来研究。课前学生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谁上了这一堂难忘的课?”“难忘的一课上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就让学生的自学的过程中解决,并马上反馈。

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是本文的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击读者心扉,这是文章的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通过对三次出现这句话时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让学生感受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学生自己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种指导。

然而本节课在教学时,我没有将课堂拉回到“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这个主问题上来,没有让学生来完整地说一说作者认为这节课难忘的原因,致使本节课的中心仍不够突出。

三、课前收集资料,交流不是单一因素

本课教学前请学生们收集了20世纪40年代台湾“光复”有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以及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及其他一些中国历史上伟人的资料。运用资料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是要激起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的。但是本节课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什么时候做补充把握不够适时,人物介绍前后有重复,造成环节不紧密。教师对伟人的介绍语言情感也不够充足,也致使学生的感情不到位,后面的写话没有水到渠成。我们在理解文字内容之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当学生写话完成进行交流时,还要对学生语言表达上有所评点,让学生能有所提升。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利用资料,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呢?这仍然是我困惑的问题。

四、略读课文教学老师的位置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老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多读,多写,多练,多展示。教师要处理好详略的问题,在归纳总结的时候讲,提升的时候讲,在提学习要求时更要讲明白、讲透彻。但在具体教学中,我有些操之过急,自己讲得过多,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形式也有些单一,我想请教的是课堂上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评价?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五:

本课我主要是采用:导入入情──自学悟情──读议动情──总结释情的课堂结构,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导入入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台湾美丽的风光,了解台湾有关历史,其目的是就是为了弥补他们对台湾感知的不足,同时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在随后的自学悟情教学中,紧紧围绕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贯穿全文的主线,深入领悟情感,展开听说读写的训练。“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分别在课文的三个不同的场景中反复出现,形成课文思想感情的主旋律,挈领全文。虽然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但这句话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看来,读这句话只要尽量读出感情就行了,而实际上这句话每次出现时读法是不同的。安排学生先读,然后老师激疑,形成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读议动情,抓住“怎么读──为什么──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理解感悟。最后总结释情,结合当前情况,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2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初读课文,我被文中台湾人民那种对祖国强烈的爱所深深打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那句看似简单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却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也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于是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何利用本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交流资料,铺垫情感。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台湾“光复”初期,学生对这段历史背景是陌生的,一时会难以走进文本。在课前,我布置孩子们充分查找了解相关资料,先在孩子心中点燃那愤怒之火。上课伊始,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台湾“光复”前的那段屈苦难史、辱:1895年清政府的割让及50年中日本在台湾进行的经济、文化侵略等日本人的罪行,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感情的基调。记得当时孩子们说起自己了解的资料时,个个义愤填膺,眼中写满了愤怒。我感觉此环节很轻松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更好地达到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

二、紧抓主线,读中激情。

前面的背景了解,为孩子们学习课文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要孩子们真正与文本产生共鸣,这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在教学中我抛开了烦琐的讲,而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主线。因此,我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充分引导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让情感在读中得到升华。在一遍又一遍饱含深情的读中,孩子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的爱;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最后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也沸腾了!在课堂中,我被孩子们一次次涌动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也不由自主随着孩子们一起高声自豪的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想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知识,而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刻骨铭心的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相信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已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3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阅读课文,但文中的内容却是需要研读的。为了更好地理解难忘的深层含义,我从课题入手,问学生“难忘”的原因是什么?什么让作者难忘?是课堂内容精彩吗?是学习的内容别致吗?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普通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何以如此令人难忘?课前的预习给了孩子们答案,“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仅仅是这样的答案,不足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学习这样一句话为何这样难忘。于是为孩子们介绍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签定的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台湾人民五十年来只有日语,日文的殖民地的屈辱的日子,对祖国的感情只能藏匿于内心深处的境遇,当我告诉孩子们偷偷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时,我看到了一张张惊愕的脸,一双双诧异的眼睛。“老师,所以学校的老师都不会写汉字,学生也不认识汉字。”任桂平站起来说道。“是呀,就是这几个简单的汉字老师写得很吃力。”我接着讲,随后抛出问题“为什么老师不教大家学习人口手这些字呢?”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分钟过去了,有孩子举起手,“因为老师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对,因为老师觉得这几个字最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也是最先应该让学生记住的。”我补充着。环视全班,我看到了孩子们少有的凝重的神情,“文中先后几次出现这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情况下?你读出了什么?”我紧追不舍,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讲得我频频点头,对台湾人民离开祖国五十年的那份爱国情多了更多的理解。回顾上课的感受,我觉得讲背景,说历史,有时似乎比讲文本的内容更重要,铺垫的到位解读也就容易多了。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4

《赵州桥》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本课的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3。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忙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我们深入地解读文本,了解赵州桥的形象、特点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我感叹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更感叹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我设计了由一个词“世界闻名”为切入点引出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再根据这三个特点去引导学生学这三个重点句:(1)“赵州桥十分雄伟。”(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去感受赵州桥的无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之后引导学生从三点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首先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其次从千年来经受住了洪水、地震、风雨和使用的考验,体会它的坚固。最后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做动作体会桥的图案的传神,并指导把该段读好,把桥上的龙读“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

“赵州桥十分雄伟。”这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述。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把“雄伟”的气魄读出来。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在理解课文时,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说说对“创举”的理解。然后联系上下文中对赵州桥的描述。“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资料紧密地联系在了一齐。课文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刻画得十分细腻,描述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生动活泼,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资料用语言来描述,读出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程度还不够好,课堂结构不够活跃,课堂气氛显沉闷,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善不足,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潜力。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5

在《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句,分别在课文的三个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形成课文思想感情的主旋律,挚领全文。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一中心,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章情感。

在教学本文的主要内容时,我让学生结合《新领程》的题目进行概括,可是很多学生对于课文的事件依旧不能准确地概括。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三个句子学生们都能找到。继而我引导他们:这三句话出现的情景都一样吗?接下来的时间里,便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三个场景,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

这三个情景学生们找的也很准确,但难的是如何在这三个情景中抓关键词,体会情感。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一次出现在描写台湾老师和学生上课学习国语的情景中。一读,让学生自由读,尝试揣摩语调情感;二议,启发学生概括情景内容:学习国语。把握情景特点(严肃、认真),感受情景表现(联系上下文理解“一笔一画”“很认真,也很吃力”“一遍又一遍”“火热的”“真挚的”等词语的意思)。三读,通过示范读、对比读、集体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逐渐加深体会,并真切再现台湾人民心灵深处真挚的爱国之情。

此处还跟学生们讲了“光复”一词,并拓展了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这类课外知识很感兴趣,每每提及时都会异常认真安静。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二次出现在作者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情景中。

在讲解这一个场景时,我并没有深入,只是质疑:为什么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为什么会对我表示欢迎?只有个别学生能够说出与“爱国心”相关的意思。这个环节时班里的几个顽固分子已经开始吵闹了,并且影响了周围的学生,课堂效果很差。整顿纪律之后,我就直接告诉他们,是由于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

如果要让学生体会的更深入,应该抓住“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一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这动人的情景”是指什么?(2)从哪些表现可看出“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3)“这动人的情景”为什么能吸引我?(4)教师和孩子对“我”的表现有什么反应?为什么?借以承接上文情景,理解本段情景,体会作者此时此景中被唤起的强烈感情,体会台湾师生由此产生的学习国语的光荣感、自豪感。

接着抓住“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更起劲”等词语的情感导向,指导学生反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作者此时此景的内心中去。最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对照课文插图,感受课文中老师、学生和作者不同心境和同样深厚的爱国之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三次出现在课文结尾作者参观了小礼堂后的情景中。这次出现,既是与上文呼应,也是全文的总结,更是作者爱国之情的最高升华。而这句话所在的意义段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我出示了日本人的画像,让学生感知原本的礼堂里挂的都是这样的人,你会有什么感觉?接着出示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的画像,对比呈现,让学生自己说说此时的感受。学生们在看见这一系列的图片时,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不禁议论纷纷。

接着我让学生们说一说这四个人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们也都能回答出:爱国、都为祖国做贡献、民族的象征等。但在问及此时的“我”有什么心里感受时,学生却只能回答出“高兴、激动”这类词语,他们还没有体会到作者的骄傲与自豪。

没提及的:

应该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讨论:什么叫民族精神?从哪里看出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在结尾处应该出示课文6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那句最简单的话”是指哪一句?为什么说这是一句“最简单”的话?为什么说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的全部感情?为什么“想不到”用别的“什么话”来表达?

此时此刻作者和台湾人民一样,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朴实的话能准确地表达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满腔的爱国之情。并且应该采用个别读、分组读、集体读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细细体味这种感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心灵深处产生同样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收到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效果。

这篇课文我是第二次上,两次上课的感觉相去甚远。第一次是在育英学校执教,整个课堂挺流畅的,学生也都能回答到点子上,虽然当时的我在备课和上课上还是不够成熟,但是那天上完课后我觉得也是一种进步。今天在这里执教,学生们普遍反应慢,语文基础并不好,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吵吵闹闹,心不在焉,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里在整顿纪律,影响了教学思路。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6

近日,我校高语组全体教师围绕本组教研专题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以《难忘的一课》的教学为载体,开展了校本教研。两位老师提供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教研课,对比两节课,我获益匪浅,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片段一:

师:课文有一句话出现了3次,是哪一句,找出描写这句话的相关段落。

生:(朗读课文,批划段落。)

师: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什么地方?相关段落是哪几段?

生:(踊跃回答)老师写这句话时,相关段落是3~5自然段。

师:老师是怎样写这几个字的?

生1:一笔一划的写。

生2:吃力的写。

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一笔一划的写这九个字,其余的同学认真的观察、体会。并思考从老师的行为中体会到什么?

生:体会出老师写得很认真,说明他爱国。

师:对于这一部分课文,该如何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

片段二:

师: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每一次出现时,应该怎样读呢?

(出示自学要求。)

生:(按自学要求约7分钟,然后分小组交流。)

师:第一句话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要读得很慢,很认真。

生2:要一字一顿的读,因为文中老师是一笔一划的写,说明他写得很慢、很吃力,所以要一字一顿的读。

生3:老师写这九个字虽然吃力,但很认真,说明他热爱祖国文字,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来读呢?

生:(朗读课文,一字一顿的读,读出了吃力而认真的感觉。)

回顾这两个教学片段,不难发现,两位老师在学法上,都是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去体会人物情感,不同的地方在于教学上,第一位老师是以老师为主导,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去学习课文;第二老师则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应该说,这两种都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但第二位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的探究能力,能达成的教学目标更丰富。

这让我想略读课文教学中常出现的两种偏差:

1、将略读课文视为略学课文。教师带着学生将教学过程飞快的过一遍,甚至让学生自己看一看了事。

2、将略读课文视作精读课文,分段,概括主要内容,每一部分课文都深挖不止。

这两做法的不妥在于:

第一种做法浪费了教学资源;第二种做法则浪费了教学时间。因为以小学语文第九册为例,每个单元的略读课文都占到了本单元课文总数的50%左右,如此丰富的课文一掠而过精讲细读,都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

因此,我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在教法上,应以自学探究为主,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借助阅读提示,整体阅读,自读领悟,忌大而全的模式,宜围绕一两个中心问题去探究课文内容。就如同第二位教师围绕文章的线索句,紧扣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去理解课文,并在后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提到的中国伟人资料,将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外。

因此,我最终认为,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才是符合略读课文特点的教学。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7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

回顾课堂,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播放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感情”主线,读中感悟。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很多遗憾:

1、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

2、没有领悟语文“工具性”的含义。在对课文的理解过程中,只重视情感,却完全忽略了对重点“字”,“词”,“句”的提炼。应该换个角度,从重点字,词,句中去抓情感,而不是脱离工具空谈感情。

3、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我抛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对此,我感觉是我最失败的地方。纠其原因是:

(1)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明白文本自身的作用。

(2)也是第一次接触高年级的教材,心里没底,对学生的把握不准,对学生不敢大胆地放手。

(3)还是自身的素质问题,语文素养实在是太低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课堂的应变能力还是不够。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不能到点子上,我就可是乱了阵脚,不能冷静地进行引导。就把自己当成了主体,自演自导。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教研课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更成熟了一点。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8

《小镇的早晨》一课,以散文的体裁,清丽的文字把人、景、物融为一体,描绘了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的安静、热闹和忙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做的特别好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把握字词,抓牢基础。

在执教小镇的早晨一课时,文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同时还有一个多音字“着”。我在教学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词语,在请读的最认真的孩子当小老师教读词语。孩子在小老师教读词语的环节中没有读好词语进行正音、指导。而在处理多音字“着”上,我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式,将包含有“着”多音字所在的句子拿出来读,同时我在补充了一个句子。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了相同的字,有三个读音。这就是多音字,我们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它在句子中的读音。最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便于我检查刚才孩子们读的字、词是否放进课文还能够读,在齐读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能够正确、流利的将课文读通顺。并且我在第一课时设计了要书写3个生字,而我在开课导入小镇的早晨时候,就将镇的书写进行了指导。注意书写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真里面三横。将写对、写好方法教给学生,便于学生能够掌握方法写好生字。

二、潜入文本,得其滋味。

阅读重在“得他滋味”本课的阅读味道很浓,淡雅的水乡晨景,热闹的水乡街市,忙碌的水乡生活向我们展示着一派和谐社会的美丽景象,让人心之神往。上课开始出示水乡的图片,带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静静的音乐声中欣赏水乡的小镇,欣赏完小镇的美景,学生谈感受。学生基本上能够抓住小镇水多、船多、桥多,非常的美丽,这一初步感知,接着我在进行追问,那作者笔下小镇的早晨究竟又是什么样的呢?将学生的无目标意识阅读转化为有目标意识的阅读。精读过程中,教师抓住“安静”,“热闹”、“忙碌”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小镇早晨的特点。

三、感悟品味,个性解读。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直觉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教学中让学生在直接、整体触摸语言现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把握三个问题,一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二是要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直面文本,通过阅读,理解,体验,感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个性化的感性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感悟其思想。再一个是将课文的语言文章转化为自己的言语彩练,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运用课文中精美的语言,在情境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内化自己的言语材料,从而促进自身语文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过程中①学习句子“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教师通过图片,并且语言创设情境。②这河水这么清,,那透过透明河水,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象画面,指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句子对比阅读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读出心中的感受。例如“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这句话通过两句话的对比,让学生先抓住重点词语“悄悄”和“轻轻”谈自己从词语中感受到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读短语“悄悄钻出来”“轻轻漂过”,让学生在读中去点亮词语的亮度。

不足之处:1、课堂教学机智有待提高。在我执教《小镇的早晨》这一课时,当时为了让孩子能够掌握课文中易出现错误的字音,我把这些字音都打出来,可是在课堂上,恰好孩子们有一个读音读错了,当时我按ppt翻页器的时候,可是怎么也没有按出来拼音,当时我心理特别的慌乱,以至于在处理这个读音问题的时候,感觉没有处理好,只是处理停留在我的口头上纠正,没有让孩子达到观、听相互统一。

2、对学生的点评要及时到位,引领学生找到方向和重点。在执教第一段听老师读课文时,边听边思考是什么时候,什么东西把小镇唤醒了,当时我抽了第一个孩子只回答道问题的后半部分,而我没有及时点评,导致第二个孩子又只回答到问题的前半部分,结果两个孩子都没有回答完整。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对孩子进行引导。

3、朗读教学还可以指导的更精彩,我的朗读教学有意识的在进行引导,但是课堂上大家争相朗读的氛围没有形成。总体是因为创设情境还不够好,第二就是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语言上还应该有指向性点,第三同学之间的点评还应该多一点,让学生之间相互形成争相朗读的氛围。

4、学生学法的总结要时刻渗透。当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心中是有意识要渗透学法的教学,但是没有将学法作为副板书,板书出来。如果我在后面再进行融入学法,那么感觉部分学生会有点陌生。而如果我当初作为副板书,板书关键词出来,那么我学完第二自然段,就引导学生看着副板书总结学法,这样学生在学习《小镇的早晨》热闹、忙碌两个特点时候,会游刃有余。

改进措施:

1.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现场生成要及时回应与指导。例如学习第1自然段,学生汇报“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把小镇唤醒了?”第一位学生回答:木船的橹声,教师没有评价学生的发言,又请了一位学生,该生却说:是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两位学生都说半截话,原因就是第一位学生发言时教师没有指导,如果第一位学生发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具体的问题要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足之处,然后进行改正完整地回答问题。

2.朗读方式还应该多种多样,调动读书氛围。虽然课堂上学生在朗读,也能够体会打早晨所表达的意境,但是课堂上学生争相朗读的积极性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老师通过语言引领学生感悟画,让学生在读中评,评中读,反复体会文中的意境,刺激学生的朗读欲望,达到读中悟。强化比赛读。三年级的学生十分喜欢比赛,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可让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师生比赛读,多种比赛读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深入感悟。

3.学法渗透.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学习步骤应该通过板书(板书破折号前面部分)的形式让学生明确: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篇课文结构相同的3、4自然段,学生在更多的阅读中对此方法不断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课堂教学机智不足,遇到多媒体卡住了,应该及时冷静,选用键盘。同时也可以用语言引导孩子们,这个拼音想和你们捉迷藏,还想你们叫的大声点,它才肯出来。这样老师在使用键盘点出来,做到课堂突发事件,不紧张,不慌乱。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9

学习这一课,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说说你所知道的爱情。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课堂也异常的活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身无彩凤又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学生张口就来,其敏捷的程度,让我始料不及,其一吐为快的轻松,让我暗自庆幸:这个问题问得真是及时啊!在以往,这些个诗句,他们总是“欲说还羞”,但今天却是自信从容,更少不了几分表达的轻松和愉悦。

1.爱情的真谛由朦胧到明晰。

其实,对于这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他们虽有着对爱情的向往和最初的萌动,但是他们对爱情的真谛却是一片模糊。与其让他们雾里看花,不如帮他们拨云见日,这样更有利于引导他们早日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更有利于他们理智的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认识自己的情感,少走弯路,甚至是上当受骗。明智之举啊!

2.美好的爱情畅想。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爱情观,并畅想自己的爱情。大家都很踊跃,甚至连最不爱说话的郑小东也发言了:爱情是神圣和伟大的,我们要好好的珍惜它,不要过早的去裾挥心托牡却某墒欤拍芷烦⑺奶鹈馈Rυ葡鋈衔楦嗟氖且恢衷鹑危恢指冻`````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能感觉到,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他们对于爱情,又多了一些成熟和理智,更增添了对爱情的神圣感和美感。我想,这也是编者的愿望之一吧!

3.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空洞说教。

对于教材所选的课文,我想,学生们更想学更兴趣的是那些贴近他们生活的,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能帮助他们解决苦恼或是烦闷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益和感化的课文,而不是讲大道理,空洞的说教让人逆反,《致女儿的信》正是这样的一碗心灵鸡汤,它有着醇香的美味,而又沁人心脾。真希望这样的课文越多越好啊!这是教者的心愿,更是学者的心意!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10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课堂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教学的:

抓住课文核心问题:“‘难忘的一课’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难忘的一课’?紧扣‘难忘’二字展开教学”。先让学生自读,探究作者为什么很“难忘”;勾画有关语句作批注,然后全班交流研讨,在此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注重不同方式的评价,以评促读,提升朗读的质量和水平。通过阅读,了解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还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具体是怎样写,怎样表达的。例如在理解文中的 “好象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这句话时,我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这句话中的用词,如:“火热”“真挚”等词语的精当之处。又如文章最后一个反问句,我让学生改为陈述句后,通过朗读来体会两个句子所表达情感的不同。

抓住主要语句进行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三次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获得收获——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读,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11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诉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身后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教学本课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首先我让学生抓住课题入手,为什么说是难忘的一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文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其次我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学生很快找到了有三次,就一次一次引导学生找出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复读让学生反复感受文中浓浓的爱国情意。还有什么话语比读感人文句更能体会文中感情呢?在学生读文句时自然感受到了那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一种情感已在读中融化在学生的心中。我认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反复读比教师教更有效,让学生读就是一种体会,学生心中体会了自然会找到合适的词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谈自己的感受。你想对台湾人民或对那些侵略者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踊跃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虽然这节课基本上按教学过程下来了,我总觉得还有很多遗憾的地方,学生读文不能带着感情读,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还是较差,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不行,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得加强。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12

《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导入的时候,我首先播放了中国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祖国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然后通过了解中国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中国台湾感知的不足。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确定感情基调。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接着我紧抓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它贯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是本文的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击读者心扉,这是文章的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通过对三次出现这句话时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让学生感受中国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国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学生自己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种指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补充了一些相关资料,如20世纪40年代中国台湾“光复”有关资料,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及其他一些中国历史上伟人的资料。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13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利用本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是以下两点。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播放了MTV《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看)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虽然学生听不见,但是通过字幕学生完全理解了歌曲的意思。在听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后,又专门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在学生的谈话中,我不但进行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更主要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主线,读中激情。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就在课堂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表演“参观小礼堂”,随着学生一把握着我的手,随着学生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的泪不能自禁,夺眶而出。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些遗憾:上课的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的感情的发展的程度,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作为老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应该学会大胆取舍。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14

在上前一课《狼牙山五壮士》时,学生们发言不积极,很少有人举手,也很难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情感。不但教师上得累,而且学生学得无趣。所以教学效果不好。于是,我究其原因,这可能与我课前没有深入挖掘教材及做好课前预设有很大关联。因此,我吸取了教训,对于《难忘的一课》,我课前认真备课;准备好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做到成竹在胸;课堂上我仔细引导,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这节课让我感触颇深:课前备课的重要性真大。

首先,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还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具体是怎样写,怎样表达的。例如在理解文中的 “好象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这句话时,我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这句话中的用词,如:“火热”“真挚”等词语的精当之处。又如文章最后一个反问句,我让学生改为陈述句后,通过朗读来体会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这便是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接着, 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表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获得收获——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最后让学生写写我泪眼模糊了,我可能会写些什么呢?把你所思所想写出来。在课堂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时,我的泪不能自禁,夺眶而出。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遗憾之处, 如:整堂课几乎全部是在按教师的预设走下来,没有促进学生的有效性生成,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15

本课我主要是采用:导入入情──自学悟情──读议动情──总结释情的课堂结构,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导入入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台湾美丽的风光,了解台湾有关历史,其目的是就是为了弥补他们对台湾感知的不足,同时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在随后的自学悟情教学中,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贯穿全文的主线,深入领悟情感,展开听说读写的训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分别在课文的三个不同的场景中反复出现,形成课文思想感情的主旋律,挈领全文。虽然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但这句话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看来,读这句话只要尽量读出感情就行了,而实际上这句话每次出现时读法是不同的。安排学生先读,然后老师激疑,形成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读议动情,抓住“怎么读──为什么──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理解感悟。最后总结释情,结合当前情况,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什么是重点句?重点句就是那些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句子。《难忘的一课》是讲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课文的重点句有两个:1、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两者互为表里,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前者的深刻内涵。教学时当以此为红线贯穿始终。

一、初读课文,找出重点句

因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所以教学应从介绍时代背景开始:那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宣布投降,被日本侵占50年之久的台湾宝岛归还中国。本文写的就是台湾刚收复后的事。学生初读课文后,可引导学生直奔重点句:“读过文章后,你觉得哪句话印象最深?”学生不难找出那三个隔离反复的句子。这时教者可设问:“为什么我爱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爱中国。)“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初知大意的目的。

二、披文入情,理解重点句

设问:“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反复多次?每次出现,作者都有怎样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细读课文。

1、读第一段(第1、第2节):

提问:作者看到和听到这句话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见第1节)。地点呢?要求学生看第2节,从中找出“高雄”、“郊外”、“一所乡村小学”三个词语,并准确地说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台湾高雄郊外的一所乡村小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以后的归纳主题打下基础。

2、读第二段(第3~第12节):

这一段写上课情景,分四个层次:一是从窗外看,作者看到年轻教师在一笔一画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我”为此深受感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日本侵略者长期奴役台湾同胞的愤怒。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台湾的学校里只准讲日语,不准讲国语,以致中国的老师今日写起自己祖国的文字来也感到吃力。二是走近听,听到老师和孩子们在“一遍一遍地读”,“读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这时,作者的感受更深了,他从那每一个字音里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火热的真挚的”爱国情怀,他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三是走进教室读,“和孩子们一起”,“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时作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十分高昂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共同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彼此亲近,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四是课后谈,通过与老师的谈话,更激起了“我”对台湾同胞的崇敬之情和对民族敌人的刻骨仇恨。3、读第三段(第13~第16节):

这段写参观礼堂里的中国伟人像,把作者的感情推向了高潮。礼堂两面墙上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而今都换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像,有大教育家孔子,民族英雄郑成功,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时作者情不自禁地重复着刚才教师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而其感受又更进了一层,因为从这历史的巨变中,作者分明感受到了台湾人民那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为什么说是“强烈”?因为这种民族精神虽遭长期压抑、百般摧残而终未泯灭,一直像火焰一样深埋在人们的心底。为什么说是“深厚”?因为台湾人民不仅爱祖国的语言,更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荣的传统。这种感受便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全部内涵。

理解了重点句层层递进的内涵及其间的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再概括主题,总结全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领悟写法,紧扣重点句

本文写法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一根思想感情的红线贯穿全文,二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归纳主题之后可回到先前提出的问题:“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反复出现?因为它表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反复出现就使这根鲜明的思想红线贯穿首尾,使主题更加突出。而后再问:围绕这根思想的红线,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文章详写了上国语课的情景和看中国伟人像的感受,因为这两部分内容都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之情。那么,能不能只写上课的经过而不写看伟人像的情景呢?不能。因为看伟人像这一情节不仅更进一步表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而且伟人像本身还深刻地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郑成功不屈不挠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封建王朝的伟大壮举,这些都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哺育着、感召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

第五篇: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李烨

《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本组课文,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述内容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如何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有几点:

一、诗歌导入,激发情感。

在导入入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上课伊始,我首先朗诵了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接着让学生在《思乡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齐朗诵这首《乡愁》,其目的是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感情,引导他们初步感受台湾人民那赤诚的思乡思国之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

二、读中感悟,提升情感。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全文的中心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的场景是不同。我组织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读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获得收获——初读,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基调,初步感受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再读,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主要的语言信息,通过品味语言,感知语言,让孩子们明白台湾人民对祖国那种深深而浓郁的爱;深读,学会联系前后深入思考,在品读中体验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情;这种层层递进的阅读,不仅向孩子们传授了良好的阅读方法,更激发了孩子们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在孩子们一次比一次好的朗读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

三、诗歌结尾,情感升华

即将结束时,我再次引入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台湾》,运用多媒体播放艺术家陈铎的朗诵视频,学生欣赏着诗歌,在诗歌中回顾全课内容,品

味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带给他们的独特感受,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四、重视评价,调动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使用评价语言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说:“评价,应该是一束赏识学生的灵光,充满关爱和呵护,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真诚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堂课上,我努力秉承这一理念,充分发挥以评价促朗读的作用。课堂上我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和朗读,改变了以往经常用到的“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

得真仔细”等略显贫乏的评价语,而采用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评价语鼓励他们。如:有学生朗读得特别好,我用惊喜的语气肯定他:“读得太好了,你有很好的朗读素养,坚持下去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朗读专家啊!”学生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有学生朗读时不够流利,我充分肯定他:“你最后这一句读得很有感情,就是有些紧张,前面读得稍

微快了一点,还不够清晰流利,再来一次好吗?”在我的鼓励下,这个孩子朗读了三次,第三次读得很好,我真心赞叹:“你读得一次比一次好,那种爱国之情在你的朗读中一次比一次强烈,真不错。”整堂课,我努力做到关注、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感受,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越来越高,情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回顾整节课,我还是感觉十分遗憾:

1、上课的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感情发展的尺度,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教学时间,影响到了后面的教学内容。

2、对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缺乏充分说明,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3、有些问题的指向性还不够清晰、准确,影响了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如初读与再

读时我的问题较简单,都是要求学生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出自己的体会。这对

于理解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可能难度不大,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来

说还是有难度的,看来提问不仅要精,更要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这些遗憾其实也折射出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

作为老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应该学会

大胆取舍。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学习与提高。

下载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高 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2个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抓住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

    关于《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回到祖国已有整整十年。同时,澳门回归也有八年之久。香港、澳门这......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造甲中心校第一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比赛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战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 授课班级:五年级 授课地点:五年级教室 授课时间:2013年11月 授课教师:王伯军 教学目标: 1、知识......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綦江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优质课竞赛(此课获第一名)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霍永强 【教学理念】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明确指出:“语文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课例 和美实验学校 王秀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