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
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
为提高南宁市各县区、开发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正确应对、及时控制手足口病,规范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和处置手足口病疫情的原则
预防和处置手足口病疫情坚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整合、依法处置、科学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
二、手足口病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成立南宁市教育系统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夏建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黄家刊(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施日全(市教育局副局长)
刘彪(市教育局副局长)
潘永钟(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市教育局各科室和中小学卫生保健中心负责人 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制定和审定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研究确定手足口病应急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性意见;组织实施手足口病应急的各项检查工作;组织教育系统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研究解决手足口病应急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1
负责与其它部门联系沟通。
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职责:组长或受组长委托的副组长负责召集应急协调小组会议,组织协调、决策教育系统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置工作,下达应急处置工作指令。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重点牵头处置(区)学校(幼儿园)的手足口病事件。其他成员参与应急指挥和处置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其主要职责是执行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担负处理教育系统手足口病事件应急的综合协调及日常工作;组织手足口病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指导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协调、督促各小组开展工作;办公室下设工作组。
1.医疗救护组。由体卫艺科、基教科、职成科、保健中心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工作;保护现场、维护秩序。
2.技术指导组。由保健中心卫生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协调卫生部门对学校卫生从业人员或保健老师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指导和督促已发生疫情的学校(幼儿园)落实卫生防疫部门提出的防控措施;收集疫情信息报送局领导和局办公室,领导审定后报市政府和自治区教育厅。
3.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计财科人员组成,负责保障应急必须车辆、经费及物资。
4.宣传组。由办公室、法规科、人事科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做好病人及其他相关亲属等人员的思想教育说服工作,负责有关文件办理和对外信息上报工作,协调媒体和新闻单位,督促学校(幼儿园)做好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5.联络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局办公室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上传下达有关情况,以及协调有关方面的工作。
三、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置方法
1.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应迅速做出应急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逐级上报相关信息。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办公室电话:2807293、传真:2636479。
2.各中小学、幼托机构无论是发生个案还是暴发流行手足口病疫情,都必须实行“零”报告制度,直到疫情结束。
3.发生手足口病发生暴发流行,依据(桂卫疾控„2008‟48号)和市政府对《关于我市托幼儿机构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实行关闭的紧急请示》批示精神,幼托机构发生2例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1例以上重症或死亡病例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由卫生部门提出对幼托机构停课2周的要求,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做好配合工作,并由县区教育局下发停课通知。
4.中小学、幼托机构经医疗部门确认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应立即启动学校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防控指导意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尤其是发生疫情的班级的消毒处理工作;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
等工作;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①做好隔离工作,对患病学生的隔离方法、隔离时间以卫生部门的要求为准,学校要请患儿的家长及时配合,达到隔离时限,并治愈后方可返校(园)上课。
②幼托机构要做好各种器具(包括玩具、生活用品消毒)、教学设施和校舍等全面消毒,在人群密集的教室、宿舍、图书室、阅览室等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幼儿在校内换下的衣服要各自独立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③做好环境、个人卫生。老师要指导好孩子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④教育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疲劳过度,降低躯体抵抗力。及时对患儿的衣服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⑤做好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工作。告知师生及家长,本病可防、可控、可治,只要加强个人卫生,做好预防工作,注意对儿童、婴幼儿健康状况的观察,及时带患病的孩子到医院诊治,就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各项防控措施必须落实具体负责人、实施者、检查者,并做好每日每项工作的实施记录。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三日
第二篇:转发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转发《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南教办„2010‟37号)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局
2010年4月14日
南府教„2010‟37号
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为提高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有效预防、科学应对、及时控制手足口病,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安全、卫生、和谐的校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报告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中共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在卫生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手足口病”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早消毒”的工作要求,坚决杜绝麻痹、侥幸、松懈心理,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力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工作原则
(一)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部门工作部署,对“手足口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二)预防为主。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和卫生防病知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学校卫生状况;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发现病例或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
(三)属地管理。
对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工作机制。市、县(区)教育局对直属学校、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负总责。
(四)快速反应。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储备,增强应急能力。
(五)科学防治。
坚持科学防治策略,规范防控措施,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早消毒”要求,保证发现、报告、救治、隔离、消毒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处置手足口病疫情。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南宁市教育系统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夏建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副组长:农光学(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施日全(市教育局副局长)
刘 彪(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永钟(市教育局副局长)韦家甫(市教育局纪委书记)
成 员:市教育局各科室和中小学卫生保健中心负责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制定和审定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研究确定手足口病应急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性意见;组织实施手足口病应急的各项检查工作;组织教育系统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研究解决手足口病应急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负责与其它部门联系沟通。
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职责:组长或受组长委托的副组长负责召集应急协调小组会议,组织协调、决策教育系统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置工作,下达应急处置工作指令。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重点牵头处置(区)学校(幼儿园)的手足口病事件。其他成员参与应急指挥和处置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其主要职责是执行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担负处理教育系统手足口病事件应急的综合协调及日常工作;组织手足口病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指导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协调、督促各小组开展工作;办公室下设工作组。
1.医疗救护组。由体卫艺科、基教科、职成科、保健中心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工作;保护现场、维护秩序。
2.技术指导组。由保健中心卫生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协调卫生部门对学校卫生从业人员或保健老师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
培训;指导和督促已发生疫情的学校(幼儿园)落实卫生防疫部门提出的防控措施;收集疫情信息报送局领导和局办公室,领导审定后报市政府和自治区教育厅。
3.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计财科人员组成,负责保障应急必需的车辆、经费及物资。
4.宣传组。由办公室、法规科、人事科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做好病人及其他相关亲属等人员的思想教育说服工作,负责有关文件办理和对外信息上报工作,协调媒体和新闻单位,督促学校(幼儿园)做好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5.联络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局办公室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上传下达有关情况,以及协调有关方面的工作。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
各县区教育局也要相应成立防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县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负总责,指定专门负责人具体落实此项工作,指导、协调、督促下属各单位和学校开展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组织对学校卫生人员和校医(保健老师)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的业务培训。
(三)各级各类学校职责。
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增强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时间精力到位、组织部门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把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前学校卫生工作重点来抓。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手足口病防控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人;对本单位、本校人员进行一次
全员培训;落实手足口病防控人员的后勤保障措施;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对学校师生的卫生宣传教育;建立每天晨检制度,师生缺课缺勤登记制度,查明师生缺课缺勤的原因;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发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手足口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学校手足口病病例发生情况。
四、日常管理
(一)疫情监测与报告。
各级各类学校指定专人落实晨、午检制度,查明师生缺课缺勤的原因,对发热、皮疹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测,发现可疑病人,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工作。
(二)疫情信息发布。
手足口病疫情信息由卫生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其他部门、单位无权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
(三)预防控制。
1.加强宣传教育。各县区教育局要将市政府召开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到每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使师生了解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疫情的工作要求以及预防方法,知晓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克服慌恐紧张心理和侥幸麻痹思想,端正心态,积极应对。各学校、幼儿园要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墙报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将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增强儿童少年及家长的预防意识,提高他们自我防护能力和战胜手足口病疫情的信心,幼儿园和家长发现
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2.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学校要抓好校园内环境卫生、食堂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在人群密集的教室、宿舍、图书室、阅览室等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学生的衣物、被褥、玩具、学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
3.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学校建立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制度及玩具餐具消毒制度。由班主任负责每天对到校的学生或幼儿进行晨检,重点检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做到“一看、二问、三测、四访、五记”,不遗漏一个学生,对缺课学生,做好统计和缺课原因追踪记录,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并送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四)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各学校、幼儿园要抓紧做好防治手足口病的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和应急设施的储备工作,落实急需资金,落实经办人员,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五)完善应急预案。
各学校、幼儿园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24小时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资保证,发现手足口病可疑病人,必须在第一时间送定点医院诊断治疗,不得在学校内诊治。
五、应急处置
(一)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各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迅速做出应急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逐级上报相关信息。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办公室电话:2807293、传真:2636479。
(二)实行零报告制度。从即日起,各中小学、幼儿园无论是发生个案还是暴发流行手足口病疫情,都必须实行零报告制度,学校要确定疫情报告人。各中小学、幼儿园发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乡镇、农村学校报告乡镇防保组);各有关学校于每天下午16:00前向当地教育局报告,县、区教育局疫情报告人每天下午16:30前向市中小学卫生保健中心报告,报告电话:2636479。
(三)中小学、幼儿园经医疗部门确认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应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防控指导意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尤其是发生疫情的班级的消毒处理工作;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等工作;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1.立即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患者活动范围可能污染的场所进行消毒,防止扩散。对患病学生的隔离方法、隔离时间以卫生部门的要求为准,学校要请患儿的家长配合,达到隔离时限,并治愈后方可返校(园)上课。
2.幼儿园要做好各种器具(包括玩具、生活用品消毒)、教学设施和校舍等全面消毒,在人群密集的教室、宿舍、图书室、阅览室等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幼儿在校内换下的衣服要各自独立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3.老师要指导好孩子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4.教育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疲劳过度,降低躯体抵抗力。及时对患儿的衣服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5.做好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工作。告知师生及家长,本病可防、可控、可治,只要加强个人卫生,做好预防工作,注意对儿童、婴幼儿健康状况的观察,及时带患病的孩子到医院诊治,就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6.根据疫情风险评估需要停课的,目前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规定实施停课处理。即学校和幼儿园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幼儿园停课10天。如有新政策出台,则按新政策实行。
六、责任追究
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对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松懈、措施不力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对出现疫情未及时上报和未采取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三日
(网络传输)
第三篇: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田敏华 副组长:钟爱萍
组员:各班老师各班保育员
(二)职责分工
田敏华: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钟爱萍: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幼儿缺勤分析工作。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四、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具体措施
保健室措施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南京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保健室。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幼儿园。
第四篇: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2020至2021年下学期乐尔村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从今年二月份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手足口病,引起了国家卫生部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的会议精神,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创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结合我园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成立手足口病领导小组,落实各部门职责
成立由园长、教务主任、保健员、后勤组、各班班长、保育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
组 长:毕桂珍
副组长:昂宏仙、李素琼
小组成员:张海燕
潘燕蝶
毕桂英
姜莉
张石保
周千钰
张燕
马俊妮
李美仙
黎所才
李素萍
毕国进
三、落实卫生工作、各施其职、各负其责
1.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幼儿园的卫生工作;
2.门卫人员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环境及设施的卫生工作;
3.保健员具体负责落实各班级幼儿的卫生工作,督促各班级教师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
4.保育组长协助教学副园长落实班级卫生工作,组织实施;
5.食堂组长具体负责食堂食品卫生;
6.保健员及各班班长具体负责全园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保健医生及教师每天密切观察,幼儿有无手足病症状出现。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疹。
2、做好消毒防范措施,各班级及时进行卫生消毒,玩具、桌椅等处用消毒灵溶液拭擦消毒,加强紫外线消毒频率。高发流行期间进行喷洒酸醋,给幼儿喂服抗病毒药物等措施。
3、各班教师认真组织好幼儿,在饭前、便后、每次活动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做好病从口入的宣教工作。
4、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好教室内空气新鲜。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5、患儿返园时,必须持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经保健医生确让后方可入园。
水痘应急预案
1、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保健医生及教师每天密切观察,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疹。
2、做好消毒防范措施,各班级及时进行卫生消毒,玩具、桌椅等处用消毒灵溶液拭擦消毒,加强自外线消毒频率。高发流行期间进行喷洒酸醋,给幼儿喂服抗病毒药物等措施。
3、各班教师认真组织好幼儿,在饭前、便后、每次活动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做好病从口入的宣教工作。
4、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好教室内空气新鲜。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5、患儿返园时,必须持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经保健医生确让后方可入园。
腮腺炎应急预案
1、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保健医生及教师每天密切观察,幼儿有无腮腺炎症状出现。一旦发现有腮腺炎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疹。
2、做好消毒防范措施,各班级及时进行卫生消毒,玩具、桌椅等处用消毒灵溶液拭擦消毒,加强自外线消毒频率。高发流行期间进行喷洒酸醋,给幼儿喂服抗病毒药物等措施。
3、各班教师认真组织好幼儿,在饭前、便后、每次活动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做好病从口入的宣教工作。
4、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好教室内空气新鲜。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5、患儿返园时,必须持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经保健医生确让后方可入园。
细菌性痢疾应急预案
1、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保健医生及教师每天密切观察,幼儿有无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症状出现。一旦发现有菌痢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疹。
2、做好消毒防范措施,各班级及时进行卫生消毒,玩具、桌椅等处用消毒灵溶液拭擦消毒,加强自外线消毒频率。被患儿排泄物污染的衣被、便池等,清洗后用来苏消毒液浸泡、喷洒消毒。
3、各班教师认真组织好幼儿,在饭前、便后、每次活动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做好病从口入的宣教工作。
4、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好教室内空气新鲜。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5、患儿返园时,必须持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经保健医生确让后方可入园。
第五篇: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对象五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可以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以出疹、发热为特征,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潜伏期为3-8日。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依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 “手足口病“防治小组:
张建伟(组长)、米秀龙、罗维让、罗维孝及各班班主任
1、总负责:
校长作为学校的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
2、总务主任:
负责落实督查全校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督促值周老师指导全校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消毒工作,并指导教职工、学生科学地认识“手足口病”。
3、保健:
严格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并负责教职工、学生、家长防治“手足口病”知识的普及宣传,以及炊事员的消毒工作。
二、防治措施
1、宣传教育
①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防“手足口病”知识。
②开展防“手足口病”活动,教育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勤洗手。
③分发致家长的告知书,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2、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工作。
3、做好晨检工作,发现异常及时让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治疗,并与学校保持沟通与联系;
4、做好缺勤学生原因调查并做好结果记录,排除“手足口病”疫情。
5、做好室内通风,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
6、做好日常用品、用具的卫生消毒。
7、个人防护:
①全体工作人员要勤洗手。
②尽量减少外出。
③教职工如有发热、皮疹要暂停工作,及时到去医院检查治疗。
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手、多喝水。
三、情报告及处置
(1)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老师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
(2)老师立即对学生、发病学生班级进行隔离,(用餐、户外活动、游戏活动均到指定地方;
(4)召开会议,思想上加强重视,每天正确掌握学生出勤人数,了解各班缺勤情况。做好宣传工作,对家长、对学生、对全体教职工开展各种有关手足口病宣传,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指导。
(5)检查环境和物品的消毒是否符合要求;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病毒经食品及环境的传播,指导炊事员对餐具、盛具的清洗消毒。
(6)老师加强晨检,严格按照一问,二看,三摸,四查的原则,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现象立刻劝说家长回家就医,不得入校,并告之班级老师做好随访工作。
(7)做好发病班的终末消毒,自觉接受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所的业务监督指导。
齐楼小学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二)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防控工作。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一)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全镇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管理镇域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手足口病应急方案。
3、防保科职责:负责我镇手足口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检查、督导全镇卫生室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开展本镇村医,幼儿园园长手足口病知识培训。
4、内儿科:负责每天下午5时至次时8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5、门诊部:负责每天早上8时至下午5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二)监测报告
1、建立乡、村二级手足口病监测络。防保科负责制定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相关科室要按照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本院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科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2、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口病的监测,各相关科室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查,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防保科报告。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
3、在发生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时,进行日报告;诊断的手足口病要在24小时内进行络直报。一旦出现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疫情分级标准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络直报。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手足口病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手足口病及其处置情况。不得迟报、乱报和隐瞒疫情。
(三)对策措施
1、暴发疫情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⑴控制传染源
①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的婴幼儿实行医学观察,严格管理传染源。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对于传染源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为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对居家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由乡镇、村街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每日记录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和出疹情况。
②医疗小组要积极救治病人。要不断总结诊治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同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作好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各种标本采集工作。要严格掌握手足口病病例治愈标准,防止疫情扩散。完善诊疗记录。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项目齐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
⑵切断传播途径
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病例发生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消毒,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及其容器等用含氯消毒剂以适当比例配比进行消毒;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蚊蝇。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尤其对于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
⑶保护易感人群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饮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⑷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
以多种宣传形式,介绍肠道传染病的防病知识,引导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幸福中心卫生院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三)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的现状,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保障全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一、指导思想:
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沭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沭政办字[20**]40号)以及《临沭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沭教安卫字[20**]5号)和《白旄镇教育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20**年4月14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学科(校长)
副组长:孙运亮(后勤主任)
组 员:庞运凤(班主任)、解自芳(兼职)、张文峰(兼职)庞西波(兼职)
职责分工:
王学科:负责全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孙运亮:负责全园手足口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与调度工作。
庞运凤:负责全园手足口病的具体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