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天使爱美丽”文化活动构建医学生价值体系的实践
用爱传递医者真情用美引领价值导向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天使爱美丽”文化活动
构建医学生价值体系的实践
一、设计思路
近年来我校注重结合专业特色和学校的办学定位,通过项目化、品牌化的运作方式,创建了“天使爱美丽”校园文化品牌,通过这个载体,创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沐浴医学神圣光芒——精心组织医学生“生态体验式”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1、创新开展新生始业教育,丰富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誓言由来已久,自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言面世以来,庄严宣誓就成为医学生从业的一个重要仪式,在医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构建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在开学典礼上,由医学教授带领新生宣读医学生誓言,庄严肃穆,非常震撼。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模拟医院”、“行业专家讲座”、征文等形式开展医学生誓言的解读活动。每年的“杰出校友”颁奖典礼也放在了新生始业教育阶段,而随后举办“聆听杰出校友故事讲述天使成功之路”演讲赛,引发了新生强烈的职业价值认同。
2、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月活动,灌注医学生爱心成长
每年的红五月也是我校“感恩教育”活动月。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感恩教育活动月以来,学校突破了以往对感恩教育的理解局限于感恩父母和师长的限制,延伸了它的内涵,精心培育“感恩文化”。每年的活动都精心设计,设立了“感恩之音、感恩之画、感恩之行和感恩之文”四
大板块。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父母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
3、精心举办护士节授帽仪式,触动医学生心灵蜕变
“5.12”的护士节授帽仪式是我校一次隆重的医德教育活动。戴上圣洁的燕尾帽,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履行“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神圣誓言,经过圣神的仪式,护生将成为一名护理实习生,肩负救死扶伤的任务。近年来,我校邀请到了我省南丁格奖获得者周瑞芳、潘美儿等来校参加仪式,并为优秀的护生授帽。
(二)、甘为医学献青春 白衣天使下基层——大力开展健康服务活动
1、围绕WHO确定的重大卫生健康日,进社区开展健康教育
我校积极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携手合作,以“天使社区行、健康嘉年华”为活动载体,开展了大型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在省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下,设计了大型健康知识问答闯关游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该项活动在校级层面上每年开办四期,各系团总支结合本专业的优势不定期联系社区开展健康志愿者服务。
2、组建“博爱.天使”医疗服务队,下乡村送健康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天使们的健康服务水平,我校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送学生参加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 “Healthcare Provider”证书培训。近年来,每年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博爱.天使”医疗服务队前往了我校的共建单位淳安瑶山乡、台州海山乡等地开展急救技能普及工作。该项工
作得到了省卫生厅长杨敬的高度肯定,在台州海山乡为“博爱.天使”医疗服务队题词勉励,该项工作还获得了2011年度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3、发挥健康使者专业优势,助力大型赛事健康保障
在实践中提升素质,在学习中体验成长,我校健康使者队伍以高度敬业的精神、专业的服务,一直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在杭举办的大型赛事组委会的高度评价。近年来,我校健康使者队伍积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杭州休博会、动漫节等大型会展、赛事,学校和志愿者个人多次荣获省政府、赛事组委会的表彰。特别是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期间,我校的健康使者提供了医学分级服务,得到了副省长陈加元的亲切接见,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唱响心中的天使 同谱生命的华章——全力打造校园青春魅力活动
1、创新公益活动与校园青春偶像选秀大赛结合,带动医学生参与慈善
“天使爱美丽”大赛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生活动,她是一项集中展现医学生风采的大型选秀类赛事。在该活动中,不仅比选手的才艺、气质,更重要的是在长达两个月的比赛中,向校内的师生们传递梦想、传递爱的精神。该赛事以“用爱呵护生命、用心铸造安康”为主题,携手杭州市慈善总会、浙江省儿童医院、钱江晚报等单位共同确定公益梦想项目。通过在大赛中选拔出来的美丽天使们,通过发放“爱心储蓄罐”的方式收集全校师生的爱心,用这些善款完成“衣路有你”、“畲乡娃游
天堂”、“小蒲公英计划”。
2、依托“校园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引导医学生学习身边榜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的各类先进典型已经很少像过去那样引起广泛轰动,产生持久共鸣。我校优化了校园十佳大学生的评选流程,在评选完成后,通过制作喷绘、海报、校报专刊等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将其优秀的道德和人格魅力进行聚焦放大,同时也为大家竖立起来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学习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功能。
3、发展“和谐之声”合唱艺术活动,促进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形成构建和谐校园的文化活动离不开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文化活动。我校高度重视合唱艺术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以“和谐之声”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和谐之声”合唱艺术活动,在教师层面形成了每个党总支有合唱队、在学生层面形成了每个系组建合唱队。近年来,我校的合唱社团连续三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团,荣获了包括省大学生优秀校园文化艺术节目二等奖在内的多项荣誉。
三、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1、强化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
2011年,我校学生陈斌荣获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2012年,我校2006届毕业生顾俊杰、2007届毕业生孔彩虹被评为“杭州市十佳护士”;周韵担任了中国国旗基金会主席团主席,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大学生;2008年,我校组织的“阳光天使,健康长
跑” 活动获得团中央表彰。
2、增强了医学生知行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沐浴在“天使爱美丽”文化中的医专学子成为“天使爱美丽”品牌建设的真正受益者。在省第三届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一项,荣获三等奖三项;在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并被大赛委员会评为优秀组织奖。在省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省大学生医学竞赛中,摘得三等奖;在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11年,在全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中,三位同学获得涵盖一二三等奖在内的九个奖项。
3、凝练了校园文化特色,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
2011年,省卫生厅长杨敬为我校“博爱.天使”医疗服务队题词。《光明日报》、《健康报》、浙江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省政府网站、《浙江教育报》、浙江在线、《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都市快报》、《杭州日报》等几十家中央、地方媒体对我校“天使爱美丽”文化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深入报道。
第二篇: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管理
办法
第一条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和信用观念,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具有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籍并且经过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的的全日制在校生。
第三条 学生一学年的贷款金额(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最高不超过6000元。
第四条 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毕业后6年
第五条 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负。
第六条 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归还由学生在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和经济状况自毕业1至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助学贷款采取灵活的还本付息方式,可提前还贷,或利随本清,或分次偿还(按年、按季或按月),具体方式由承办银行和贷款学生商定并载入贷款合同。
第七条 学生申请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无学校处分记录与不良信用记录;
3、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认真、品德优良,能够正常完成学业(除一年级学生外,历年累计不及格课程不超过一门);
4、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经济来源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并且经过资格认定;
5、承诺离开学校后向承办银行提供工作单位和通讯方式;承诺贷款逾期一年不还,又未提出展期,可由承办银行在贷款人就学的高等学校或相关媒体上公布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予以查询。
第八条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应当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整提供下列资料:
1、借款人借款申请书(家庭状况、还款意识体现——承诺)
2、借款人贫困证明(乡、镇及以上民政部门公章)
3、工行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
4、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5、学校申请审批表
6、借款人学生证(新生用入学通知书)复印件
7、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清楚、有效)、8、借款人学习成绩单(系公章、历年、最多一门不及格)
9、家长承诺意见书(必须是家长本人签字)
10、见证人(请辅导员担任)身份证复印件
11、见证人工作证复印件
12、品行说明(辅导员填写、系公章)
13、活期存折或卡复印件(本人、杭州工行、基本结算户、续贷者用原来的)
第九条 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时间为新生每年九月份开学办理有关借贷手续,老生于每年5月份申请下一学年贷款。
3、申请与审批程序:
(1)学生向所在系递交贷款申请书,经所在系初审后,符合申请条件的贷款学生填写《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经济困难生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并附有关材料。
(2)经系审核后将申请表及有关材料上报学生处。
(3)学生处对申请表及各项材料进行审核。
(4)学生处将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材料送至承办银行,由承办银行进行审批。
(5)承办银行审批同意后,学校组织贷款学生与承办银行集中或分批签定贷款合同。
(6)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学校建立助学贷款电子档案。
第十条 学生在校期间,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享受国家助学贷款:
(一)触犯国家法律或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罚或处分的;
(二)因病因事休学;
(三)留级;
(四)瞒报家庭成员及经济收入,弄虚作假者;
(五)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造成学习成绩不及格者;
(六)滥用贷款,挥霍浪费,如抽烟、酗酒、购买使计算机以及其它高档消费品等。
有上述情况
(二)的学生复学后可重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上述情况
(五)、(六)的学生,经教育帮助,考察一年后有明显进步的,可酌情重新审定国家助学贷款;有上述情况
(四)的学生,除偿还所得国家助学贷款外,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职责
(一)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办公室(日常办公机构为学生处)是学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有:
1、审核助学贷款申请,确认贷款学生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指导各系办理各项相关手续,协助承办银行做好联络、协调等工作。
2、根据对贷款学生的违约行为、转学、休学、退学等情况,协助贷款银行采取相应的债权保护措施。
3、在贷款人毕业前以书面形式通知贷款银行有关毕业去向情况,负责将学生助学贷款材料放入学生档案。
4、负责建立、更新和管理贷款学生的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等有关信用档案。
(二)各系是助学贷款学生的具体组织和实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了解本系贷款学生有关情况,汇总贷款学生、见证人的相关材料。
2、确定贷款学生的见证人。
3、负责将贷款学生发生转学、休学、退学、出国、伤亡、受处分、出现不及格课程等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处。
4、负责贷款学生毕业后的信息采集工作,督促学生按约还贷。
(三)见证人负责协助学校、系和贷款经办银行全面了解贷款学生的有关情况;在贷款学生毕业后与其保持联系,向学校和贷款银行提供贷款学生的最新有效通讯方式。
(四)助学贷款学生须履行下列义务:
1、贷款学生毕业前须与承办银行重新确认或变更贷款合同后,方可办理毕业手续。
2、贷款学生发生转学、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伤亡等情况,贷款银行有权按合同约定采取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等措施。
3、贷款学生与承办银行签定贷款合同时,应承诺离开学校后向承办银行提供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承诺贷款逾期一年不还而又未提出展期,可由承办银行在学校、有关媒体上公布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以备查询。
第十二条 助学贷款学生出现违约行为经教育后不及时改正的,学校和银行有权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予以公布;贷款学生若有隐瞒事实谋取贷款或将贷款用于不合理用途,学校除协助经办银行追回贷款本息外,还将对贷款学生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2004年9月以后按新政策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本办法条款如有与国家助学贷款新的规定相冲突的,以国家文件为准。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关于征集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第十届社团文化节活动方案的通知
关于征集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第十届社团文化节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系团总支、学生会、社团部、学生社团: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在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经研究决定举办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第十届社团文化节。为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决定面向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征集活动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届文化节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设计活动,要求活动体现学术性、专业性、娱乐性。
二、活动主题
传递正能量 青春中国梦
三、活动板块
1.唱响红色旋律(政治理论类活动)
2.强健体魄之美(体育健身类活动)
3.传递点滴关爱(公益服务类活动)
4.科海创新先锋(学术技能类活动)
5.魅力社团之夜(文艺演出类活动)
6.专题活动
四、申报类别
1.社团文化展示类:能够展示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现状,展现社团的精品活动等内容。
2.社团文化体验类:能够设计形式新颖的文化体验方案,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广泛的学生参与度。
3.专题活动承办:申报单位可以申请承办专题活动,目前暂定以下活动:
(1)名称:学生社团主题报告会与专题报告会
活动概述:为给各类学生社团提供一个更直接的对话与交流平台,探讨同类社团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将按文学科技类、公益实践类、娱乐休闲类、体育竞技类等分设四个专题论坛,由校内外各同类社团聚集在一起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若干专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2)名称:学生社团博览会暨社团形象展示大赛
活动概述:为更好地向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展示和汇报近两年来我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引导我校学生社团注重整体形象宣传,促进社团之间多方面、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学生社团在校园内外的影响力,研究决定举办学生社团博览会暨社团形象展示大赛。社团可以结合本社团概况、宗旨、理念、特色、活动、成果等进行创意性的设计布展。
(3)名称:主题团日创意策划及活动大赛
活动概述:为更好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强化共青团员意识,加强基层团建工作,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决定组织主题团日创意策划及活动大赛。鼓励全校基层团组织根据结合专业特点,拓宽思路,拓展选题,要求活动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反映广大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增强团组织生活的与时俱进以及活动的社会效应。
五、征集要求
1、方案设计内容要突出社团特色、积极向上、形式新颖、构思时尚。
2、方案设计要体现校园主流文化,适合青年文化品位,反映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和我校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
3、活动方案切实可行,组织周密、推进有序,预算合理。
4、根据活动板块的划分,1-5号板块各系至少需要申报活动2个。专题活动,根据各系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申报。
六、申请时间
1、活动方案征集: 2月27日-3月10日,填写活动申报表,并在此时间内纸质稿一式两份,电子稿一份报送到校社团联办公室。
2、方案遴选: 3月11日-15日
3、经费拨付:组委会将根据活动情况,决定经费划拨方式。
七、有关要求
各系团总支要高度重视本届文化节方案的筹备工作,及时报送活动申请,认
真落实活动方案,精心指导各类学生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加文化节的各项活动,确保本届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附件:《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第十届社团文化节活动方案征集申请表》
共青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社团联合会
2013年2月22日
附件: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第十届社团文化
节活动方案征集申请表
注: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 599254093@qq.com 并注明“项目申报”。
第四篇: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专业;社区;培养模式;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20;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5-0971-02
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 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1]。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学习《 预防医学 》是以人群-环境-健康为模式的、必需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必修课程。笔者针对非 预 防医学专业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培养模式进 行了探索与研究。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教育前期工作基础
本教研室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组织学生开展了现场测定粉尘和噪声、两管五改、现场采 集水样和监测等实践教学。改革开放时期,本教研室更加注重医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 方 法的改革,但仍适应不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不了21世纪的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学人才 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着重强调实用型医学人才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力度[2,3]。本校先后创 建了14个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具体做法如下:
1.1 领导重视,严格规范化管理
由现任学院副院长出任组长,教务处处长和二级学院副院 长出任副组长,由主管实习的教务处副处长和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等具体负责,统一安排和 规范化管理,为实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在组织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1.2 制定教学基地实习大纲
从制度上有纲可查、有纲可依,明确各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岗位责任制,要 求带教老师在学生下点实习前认真阅读实习大纲,通过教学基地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 固预防医学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初步应用预防医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与环境和 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掌握疾病的预防原则和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技能。
1.3 制定教学基地实习的实施方案
以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保健科、市疾病预防与控 制中心及市卫生监督所作为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担任带教,与预 防医学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作为基地实习内容。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从树立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群体观念、环境观念、预防观念着眼,学生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把书本知识 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在临床医疗中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应用原则,提高和强化 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临床医疗预防意识、水平和技能。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 思维能力,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创新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预防医学实践相结 合,预防医学基础与社区和现场相结合,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成果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 教育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注重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早日接触社 会以适应新的医疗形势发展,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开出临床处方,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开出 预防大处方的能力。本着以人为本,树立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教学理念:①加强心理训练,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团结合作精神、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 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②加强创新教育,以社区健康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责任心。③增加大学生在社会基层单位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提高就 业率打下基础。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主要内容
3.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诊断、健康教育和慢性病调查
参加由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社 区问题为中心的居民健康档案专题讲座,参与社区门诊患者的初诊登记、病案登记,了解诊 断方法及治疗情况和健康维护,进行社区健康诊断和社区慢性病调查。
3.2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参加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以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与患者的初诊、病案登记,了解诊断方法及规范的治疗方案。
3.3 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参加由市卫生监督所以社区卫生法规的实施与卫生监督的作 用 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与预防性或经常性卫生监督等内容的实习。
3.4 免疫预防和妇幼保健
参加由各医院保健科以社区免疫预防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 与日常性免疫程序工作等内容的实习。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效果评价
4.1 学生学习效果
4.1.1 提高了学生撰写论文水平学生通过教学基地实践,在带教老师的指 导下,掌握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撰写实习论文有的已刊登于相关 杂志和学院学生论文集。
4.1.2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学生为主导,以社区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 的教学,如讨论式、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发现问题、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能积极开展查阅资料、社会调研、独立思维和 科学实践等。
4.1.3 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以社区为 导向的教学基地 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接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建立 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4.2 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改成果
4.2.1 指导教师思想更加活跃 带教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不 断 增加教学内容的新进展;教学改革有创意,构建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论课、实验 课和教学基地实习等多方面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体系。本教研室分别荣获校级重点学科和重 点课程、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等;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素质为宗 旨的教学方法转变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改革。
4.2.2 教研室教学研究氛围活跃 目前承担的校级以上教学研究 项目主要有:①面向21世纪 预防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②性道德教育在青年预防艾滋病作用的研究;③预防医 学教学实习基地创建的研究;④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⑤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课 程教学改革探索;⑥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教学实习模式研究。
4.2.3 教研室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发表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主 要有:①《浅论预防医学教 学实习基地的创建与体会》。②《预防医学试题库建设初探》。③《从统计学在医学中的地 位和作用谈教学改革》。④《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⑤《面向21世纪预防医学教育综 合改革研究与实践》。⑥《改革统计学实习方式,提高临床医学生科研素质》。⑦《提高临 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⑧《卫生统计学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⑨《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等近20篇。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性培养
5.1 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 育相统一、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5.2 培养方案的创新
以社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调整课程体系,使预防医学与临 床医学交叉,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更 加适应防治结合的工作需要。
5.3 运行机制的创新
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地实习教学档案;实行教研室、教学秘书 负责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基地实习,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5.4 教育效果的创新
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基地实习方案、大纲和教学基地实习鉴定,规范了教学基 地实习论文撰写过程,提高实习论文质量,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 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医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随着形势而发展。然而,达到学以致用的 目的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照搬的框架。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 从 思想上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4]。笔者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体会到: ①以社 区为导向 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②有利于转变学生观念,是加强医德教育的良好机会。③有利于增强对群体社会的责任感,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④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的探索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对以往 的经验、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践中转变观念,不断总结、调整,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并不断优化、完善[5]。⑤要学习和 借鉴兄弟 院校的经验,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才有助于培养更多的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