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姚垅小学教辅教材选用课程落实和作息时间安排以及学前班规范办学情况报告
姚垅小学教辅教材选用课程落实和作息时间安排以及学前班规范办学情况报告
一、教辅教材选用情况:
1、我校所选用教辅教材严格从经省评议、市确定的目录中进行选用的。
2、选用的数量严格执行一教一辅的要求,没有滥定乱定其他教辅材料。
3、我校教辅教材选用目录在学校公示一周,坚持学生自愿订购的原则。
4、我校所定教辅教材的发行部门具有教材发行资质。
5、我校严格加强经费管理,没有从中牟取任何利益。
二、我校课程落实情况:
1、我校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等课程计划均严格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表》落实。
2、体育课按照1—2年级每周4节课,3—6年级每周3节课安排。
3、我校不存在随意提前教学进度的现象。
4、我校每天安排的课时节数符合政策规定,没有随意增加减课时。
三、作息时间安排情况:
1、我校安规定安排学生到校时间和放学时间。
2、我校按规定控制学生在校教育教学活动时间。
3、我校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4、我校保证学生每天有9小时睡眠时间。
四、学前班办学情况:
1、我校学前班名称符合相关规定。
2、我校学前班无任何“小学化”教材。
3、我校学前班招生班额符合规定。
4、我校学前班收费按物价部门规定收费。
5、我校学前班保教活动无任何“小学化”现象,均在游戏活动中开展保育教育。
姚垅小学
2013年4月12日
第二篇:姚集小学选用教材和教辅资料自检自查报告
姚集小学选用教材和教辅资料自检自查报告
一直以来,我校严格加强中小学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材料,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教材、教辅材料管理的有关规定,没有向学生收起一分钱,没有违规向学生摊牌过任何一种教材和教辅资料。严格按照以下要求做好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回收工作:
一、严格控制教材选用的科目、品种和数量。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学科教材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教材选订委员会依据国家和省下发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统一确定学科和版本,报省教育厅核准,任何地方和学校均不得在《目录》之外自行选用教材,不得擅自变更教材种类。各地各学校对教材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有关建议可及时向市教育局报告。国家课程学科教材必须订全订够,确保每生一册,每个学生每门学科必须并且只能选用一种教材;地方课程教材要根据地方课程开设情况选择使用。
二、严格执行国家中小学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未经省教育厅立项,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编写地方课程和专题教育教材;地方课程和专题教育教材未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一律不得向学生推荐使用。
三、校本课程原则上不得编写学生用书并向学生统一征订,确需编写的应向学生免费提供。学校要充分挖掘当地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学校课程,如有必要,学校可编写教学参考资料供教师参考。
四、严格统一为学生征订教辅资料。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购买一切形式的教辅资料;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订购;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发行或搭售教辅材料。
五、制止和杜绝使用盗版、盗印及非法出版的中小学教材和教辅资料,确保学生不受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教材教辅产品的侵害,各地各学校必须按照教材征订程序和要求从正规的出版和发行渠道为学生选用和征订教材,确保学生用书质量。严禁学校与个体书商合作经营,向学生推销各地教辅资料。严禁学校、年级组和教师等通过非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手段向学生推荐盗版图书和音像制品等,谁违纪谁负责。
六、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管理,强化规范意识,坚决查处乱编、乱印、乱订、乱发等违规行为,防止和杜绝教材教辅征订发行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七、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严格实行学生用书征订校长责任制。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学生用书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把中小学学生用书的管理作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对中小学教材的选用、征订和教辅资料使用的监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严格规范校内征购教辅用书秩序,自觉抵制商业贿赂,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第三篇: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规定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汇总反馈报告
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规定”落实情况
及存在问题的汇总反馈报告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山西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我校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规定”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反馈: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现有教职工--人,--个教学班,学生--人。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教师办学行为比较规范,学生课业负担不重,无乱收费现象。
二、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规定”的做法与成绩
(一)规范招生行为
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同时按要求做好学生变动及普及资料更新工作,目前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二)规范教学行为
1、我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2、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3、严格控制作业量。我校一、二年级不上自习,三、四年级自习不超过一小时,五、六年级不超过1个半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
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未组织参加没经县教育局批准的各种考试、竞赛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没有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三)规范教师行为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制定了教师考评细则,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学校制定了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教师能按要求进行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各学科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围绕校本培训方案主题进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教师也无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现象。
(四)规范办校办班行为
一年级招生采取凡达年龄的全部招收,教师配置做到合理均衡,以保障所有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五)规范收费
1、学校从无违规收费现象。
2、严格教学用书管理。我校学生所使用的均为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教学用书。
(六)规范学校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校园安全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确保广大师生校园内的安全。
2、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安全教育,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围环境的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4、按照县卫生学校标准,落实卫生责任区,学校每周组织一次卫生检查、评比,校园环境卫生良好。
三、汇总反馈
通过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活动,学校注重师德建设,树立新型教师行业形象,通过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使全体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思想与技术,加强教师的知识积累,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素养。
开展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实现高效。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作用,认真组织骨干和青年教师开展校级和组级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集体研究,共同提高。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评优交流活动,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交流、学习,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开展了舞蹈、合唱、书法、绘画等个性飞扬的活动。从反馈中,我们意识到规范办学行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有差距。我校在课改、科研等方面还很欠缺,需要加大改革步伐。
四、反馈中的设想
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办学行为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顶真的措施,要有严格的督查,更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严格的督查,全面落实“减负令”;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科技、文艺、体育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家长工作,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有针对性地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进修学习、主题论坛、交流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为规范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奠定坚实基础。各教研组组长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好集体备课,精备每一节课,优化教学设计与学习方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从根本上扭转靠时间加汗水、题海战术、给学生增加过重课业负担来提高学习成绩的应试教学模式。评选“减负增效”先进教师,对“减负增效”成绩突出的老师,学校将在绩效考核中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以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