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威海市居民户口迁移管理暂行办法
威海市居民户口迁移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居民户口管理,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国务院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向城镇迁移户口和市域外居民向本市城镇迁移户口的,适用本办法。
本市城镇居民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迁移户口的,按照迁入地户口迁移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 严格控制城镇居民向农村迁移户口。
第四条 公安机关是居民户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居民户口迁移的审批登记和手续办理。
第二章 市域内农村居民向城镇迁移户口
第五条 本市农村居民在威海市中心城区工作生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一)经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招聘、调动的;
(二)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住房,并取得房产证书的;
(三)投资经商、兴办实业,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且依法经营满2年,按规定通过验定或年检的;
(四)有合法稳定职业,且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2年以上的;
(五)大中专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正式录(聘)用,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六条 本市农村居民在县级市市区工作生活,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款第(一)、(二)、(五)项规定条件或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一)投资经商、兴办实业,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且依法经营满1年,按规定通过验定或年检的;
(二)有合法稳定职业,且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1年以上的。
第七条 本市农村居民自愿到重点区域及镇政府驻地村落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第八条 本市农村居民符合下列投靠落户条件之一的,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一)夫妻一方投靠有当地户口及合法稳定住所的另一方;
(二)子女投靠有当地户口及合法稳定住所的父母;
(三)夫妻一方服兵役,另一方投靠其中一方父母;
(四)父母投靠有当地户口及合法稳定住所的子女。
第三章 市域外居民向本市城镇迁移户口
第九条 市域外居民在威海市中心城区工作生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一)经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招聘、调动的;
(二)取得《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资格证书》的;
(三)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0周岁,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
(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正式录(聘)用,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安置在本市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离退休人员及驻威部队现役军人随军家属;
(六)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来本市定居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七)本市大中专院校和技工院校按国家计划统一招收的新生或经省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转到本市学习的学生;
(八)经市民政部门批准由本市居民收养并办理收养登记证的儿童;
(九)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住房,建筑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或购房款达到50万元以上,并取得房产证书的;
(十)投资经商、兴办实业,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年纳税4万元或连续2年累计纳税7万元以上的;
(十一)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0周岁,有合法稳定职业,取得当地居住证(暂住证)5年以上,且持证期间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5年以上的。
第十条 市域外居民在县级市市区工作生活,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至
(八)项规定条件或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一)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住房,建筑面积达到80平方米
以上或购房款达到35万元以上,并取得房产证书的;
(二)投资经商、兴办实业,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年纳税3万元或连续2年累计纳税5万元以上的;
(三)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0周岁,有合法稳定职业,取得当地居住证(暂住证)3年以上,且持证期间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3年以上的。
第十一条 市域外居民在重点区域及镇政府驻地村工作生活,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至
(八)项规定条件或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一)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住房,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或购房款达到20万元以上,并取得房产证书的;
(二)投资经商、兴办实业,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年纳税2万元或连续2年累计纳税3万元以上的;
(三)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0周岁,有合法稳定职业,取得当地居住证(暂住证)2年以上,且持证期间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2年以上的。
第十二条 市域外居民符合下列投靠落户条件之一的,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一)夫妻一方投靠有当地户口及合法稳定住所的另一方;
(二)未婚子女投靠有当地户口及合法稳定住所的父母;
(三)父母投靠有当地户口及合法稳定住所的子女。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威海市中心城区是指环翠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所辖街道办事处区域及镇所辖居委会区域。
本办法所称县级市市区是指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所辖街道办事处区域及镇所辖居委会区域。
本办法所称重点区域是指双岛湾科技城、东部滨海新城、威海南海新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和乳山滨海新区,不包括里口山风景名胜区。
第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合法稳定住所,既包括具有合法所有权的房屋,也包括具有合法使用权的房屋即租住住房保障房产管理部门直管房屋、政府公共租赁房、廉租房。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 年10 月1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5 年9 月30 日。市政府以往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居民户口迁移流程
分享 举报| 居民户口迁移流程
绝牛网客服 2011-03-10 11:10 收藏到:
第一步: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第二步:迁入地派出所同意迁入
第三步;向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
第四步: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
第五步:持户籍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你的理由)前往迁入地的市级公安局户政科申请迁入第六步:户政科签发《准迁证》
第七步:持《准迁证》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迁出并开迁移证
第八步;持迁移证、身份证去迁入地派出所入户
查询身份证信息在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存在是否正常请点击 【身份证核查】查询。
点击查看百度经验【居民迁移户口是怎样的流程】
离婚,如何迁出户口-龙岩市公安局
您的姓名: wendy
信件主题: 离婚,如何迁出户口
信件内容: 你好,法院判决离婚,打算迁出自己和孩子的户口,但是对方死活不肯给我户口本办理迁出业务。请问,要怎么处理?拿着法院的判决书到派出所能否注销我的原有户口,给予办理迁出?难道自己的户口权都没办法掌握了么?谢谢~~
回复内容: 你好!根据公安部《关于因家庭矛盾导致户内成员无法使用本户居民户口簿有关问题的批复》,您可申请让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给予帮助劝说对方,经说服无效的,派出所可以向不提供居民户口簿的互助或户内成员发放《告知书》,告知其他户内成员有权使用《居民户口簿》。如告知5个工作日后,仍不提供《居民户口簿》的,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根据公安部批复的规定,凭您的书面报告、法院判决书、《告知书》等材料,办理户口迁出。回复日期: 2010-10-19
[发表及查看评论]
第三篇: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管理办法
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在本省范围内跨设区市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推行网上迁移做法。根据户籍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范围和条件 1.具有福建省常住户口,未涉及未了结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人员; 2.办理跨设区市户口网上迁移的,应符合户口迁入地准入条件。
二、申请办法 申请办法
由申请人向迁入地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或受委托的公安派出所户籍窗 由申请人向迁入地县(口提出申请。口提出申请。
申请人需提供的材料:(1)填写完整的《户口网上迁移申请表》。(2)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居民户口簿》复印件。(3)属投靠落户的,需提供被投靠人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及亲属关 系证明。(4)符合迁入地户口迁移准入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三、办理程序 办理程序
(一)受理 1.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或受委托的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民 警在收到申请人递交的《户口网上迁移申请表》及相关材料时,应认真核实户口 迁移人的公民身份信息与户籍登记信息。《居民户口簿》注销地可由申请人自愿 选择(迁入地或迁出地);户主迁出需在迁入地办理《居民户口簿》注销的,申 请时应确定原迁出地《居民户口簿》内新户主及户内成员关系。2.户籍窗口民警经核实确认申请材料真实无误后,在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 系统(下称 “派综” 系统)录入户口迁移人信息,如在迁出地注销 《居民户口簿》,需录入迁出地被委托人信息(姓名、公民身份号码、联系电话)。3.户籍窗口民警核对录入的户口迁移人姓名、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父母、配偶、子女等亲属关系无误后,打印《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受理 回执单》,申请人核对无误后签名确认,领取《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受 理回执单》。4.申请户口迁移人的信息与所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记载信 息不一致的,或户口迁移人为被监管对象的,暂缓受理。户籍民警应告知申请户 口迁移人到迁出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信息或被监管对象的迁居审批手续。
(二)核准及期限 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对省内跨设区市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受理 信息和申请材料的审核,应在 5 个工作日内审结,并在“派综”系统录入审核结 果。
(三)迁出 1.迁出地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收到准迁信息后,属迁入地注销《居民 户口簿》 的,应在 2 个工作日内办结迁出信息,并对迁移人的 《常住人口登记表》 进
行相应记载。对户主迁出的,要同时变更户内人口信息中的户主及与户主关系; 对委托迁出地办理《居民户口簿》迁出注销手续的,应在 2 个工作日内通知被委 托人到户籍窗口办理相关手续,并在原《居民户口簿》的常住人口登记卡上加盖 迁出注销章。同时,应告知申请人在 40 日内携户口迁移人原《居民户口簿》到 户口迁入地户籍窗口办理相关手续。2.重点人口、监管对象等人员迁出,应在 10 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等迁出手 续,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迁入地公安机关。
(四)迁入 1.迁入地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或受委托派出所户籍窗口收 到迁出地派出所的户口迁移信息后,应在 2 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携带被投靠人 《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受理回执单》,到迁入地派出所户籍窗口办理落户手续。属迁入地注销《居民户口簿》的,还应 告知申请迁移人携带原迁出地《居民户口簿》。2.派出所户籍窗口根据准迁信息,对选择迁入地办理原《居民户口簿》注 销的,整户迁移的应收缴原迁出地的《居民户口簿》并加盖作废章;非整户迁移 的,应在原迁出地 《居民户口簿》 内迁移人的常住人口登记卡上加盖迁出注销章。3.迁入地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或受委托的派出所户籍窗口,收到“不同意迁出”信息时,应立即告知户口迁移人不予办理迁入原因。同时,撤销《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受理回执单》,收回《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 迁移业务受理回执单》。4.公民选择户口薄由迁入地注销,迁出地派出所已办理户口迁出手续的,由于特定原因要求中止办理户口迁移的,迁入地派出所应先为其办理落户手续,并告知公民回原迁出地公安机关重新申请办理户口迁回手续。
四、省内大中专毕业生户口网上迁移 1.县(市、区)公安机关要在政府所在地设立一个毕业生临时集体户,对 省内 2008 年之前入学户口在校的应届毕业生,原入学前家庭地址变动或已不存 在的,毕业后回原籍无法落户的,应将其户口迁入毕业生临时集体户。
2.2008 年之前入学且户口在省内大中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由学校 统一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迁出手续,迁出地派出所户籍窗口通过“派综”系 统将迁出信息一律发往原入学前家庭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并开具户口迁移 证。3.省内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持户口迁移证等证明材料到县(市、区)公安机 关户政管理部门或受委托派出所户籍窗口办理户口时,户籍窗口民警要认真核实 入学前户口迁出信息,有原迁出信息的可直接
接迁入入学前原家庭户内;对原入学 前家庭地址变动或已不存在的,可迁入现家庭住址,或迁入原入学前户口所在地 县(市、大中专毕业生临时集体户内。区)根据毕业生所持的户口迁移证打印 《居 民户口簿》。4.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需在就业单位所在地办理落户的,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或受委托派出所户籍窗口凭毕业生所持迁回原籍的户 口迁移证等相关材料,按照户口网上迁移办法,给予办理户口转迁手续。毕业生 已落实就业单位,且在原籍已办理落户的,3 年内需将户口迁往就业地的,可凭 就业报到证等相关材料,到就业所在地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或受 委托的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办理户口网上迁移手续。5.2008 年之前毕业的大中专生持户口迁移证在异地就业,申请在就业地或 原籍地落户,户籍窗口民警应先进入省级人口信息库内经重人、重证核对无误后,按规定予以办理。
五、其他事项 1.凡办理省内户口网上迁移的一律不再开户口迁移证(除户口在校的应届 毕业生外)和户口准迁证。2.户口迁移人选择户口薄由迁出地注销且申请户口网上迁移已被通过的,超过 40 天未到迁出地派出所办理相关手续的,系统将自动取销户口准迁信息。公民仍需办理户口迁移的,应到迁入地公安机关重新办理申请手续。3.户口迁移人属重点人口、监管对象的,迁出地派出所应在办完迁出手续 后一个月内,将档案材料移交迁入地派出所管理。4.各设区市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准迁信息反馈情况的监督,迁出地派出所对准迁信息超过 10 个工作日未反馈的,省级人口信息平台将不定 期发布通报,并纳入各地业务考评。附: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受理回执单
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受理单(存根)受理单位: 户籍地址 与户口迁 移人关系 受理时间: 受理号:
(户籍登记机关:XXXXXXXXX 派出所)以下人员: 姓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公民身份号码
申请迁入:XXXXXXXXXXXXXXXXX 号(投靠儿子 XXX,公民身份号码:XXXXXXXXXXXXXXXXXX)原《居民户口簿》注销方式:迁入地口注销,迁出地口注销。户主办理迁出在迁入地办理 《居民户口簿》注销的,确定***为户主,户内成员与户主关系为:
1、如通过审核,在原户籍地将不再办理其它户籍业务。
2、本人委托堂弟 XXX(联系电话:XXXXX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在原户 籍地办理户口迁出相关事宜。
3、以上信息经本人确认无误。申请人(签名): 联系方式: 年 月 日
----------------------------------
- 福建省居民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受理单(回执)
受理单位: _________:
受理时间:
受理号:
您的省内跨市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已受理,本申请已提交审批,40 天内由您或您的委托 人持本人身份证及户口迁移人的《居民户口簿》到迁入地或迁出地派出所查询。如已通过 审核,应携带本回执单及被投靠人《居民户口簿》到迁入地派出所户籍窗口办理落户手续,若您选择的原《居民户口簿》注销方式为迁入地注销的还应携带原《居民户口簿》。(户口专用章)年 咨询电话: 月 日
第四篇:苏州市户籍居民城乡一体化户口迁移管理规定
苏州市户籍居民城乡一体化户口迁移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推进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若干意见》(苏发〔2010〕30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市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的以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办理户口迁移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合法固定住所是指:申请迁移人在本市居住房屋属于自己的产权房屋或租住属公有产权并领取使用权证的房屋。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地域范围为苏州市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本市户籍居民:
(一)在城镇就业并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户;
(二)动迁安置在城镇和开发区的农户;
(三)实行“三置换”进城进镇的农户;
(四)城中村和失地的农户;
(五)符合城乡一体化规范要求的新型新农村建设的农户;
(六)其他具有进城进镇愿望的农户;
(七)以购买 75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房(含存量房),申请跨市(指跨市区与县级市及县级市之间,下同)迁移户口的居民;
(八)婚迁、未成年子女跨市投靠;
(九)父母投靠子女及其他直系亲属跨市投靠;
(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准入的跨市迁移户口人员。
第六条 全市范围内,实施网上户口迁移一地办理制,由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受理,实行一站式服务。
第七条 符合第五条第一、二、三、四、五、六项的迁移人,凭有效证件至迁入地派出所办理,符合第五条第七、八、九、十项的迁移人凭有效证件到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全市范围内跨市户口迁移,不再使用《户口迁移证》、《准予迁入证明》。
第八条 在城镇就业并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户,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或动迁安置协议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九条 动迁安置在城镇和开发区的农户,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动迁安置协议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条 实行“三置换”进城进镇的农户,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置换房屋协议(包括自愿退还宅基地使用证的证明材料等相关资料)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一条 城中村和失地的农户,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动迁安置协议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二条 符合城乡一体化规范要求的新型新农村建设的农户,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动迁安置协议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三条 其他有进城进镇愿望的农户,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四条 以购买商品住宅房并申请户口跨市迁移的居民,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申请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户口迁移登记手续,3个工作日后凭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签发的《户口迁移登记单》,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到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允许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随迁,不受房屋产权证年限、工作地域、参保关系等限制。
第十五条 婚迁、未成年子女跨市投靠,凭结婚证或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到申请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户口迁移登记手续,在3个工作日后凭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签发的《户口迁移登记单》,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到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婚迁人员不受工作地域、参保关系等限制;在迁入地无直系亲属的18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予准迁。
第十六条 父母投靠子女及其他直系亲属跨市投靠,凭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房屋产权证等有效证件到申请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在3个工作日后凭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签发的《户口迁移登记》,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到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
第十七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准入的跨市迁移户口人员,凭《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苏州市(含五县级市)大中专毕业生落户通知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申请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在3个工作日后凭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签发的《户口迁移登记单》,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到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
第十八条 农村原村、组住房已拆除,居民已居住在城镇(含新型社区),户口仍在原村组的,必须将户口迁往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动迁安置协议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九条 本市居民在城乡间的户口迁移,其户籍登记内容依法只作公民身份信息登记,不作为享受有关政策待遇的唯一依据,户口迁移后,其涉及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宅基地、计划生
育等事宜,由苏州市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本规定中涉及事项与原有规定相抵触的,按本规定办理,未涉及事项仍按相关规定办理。
今年起只需迁入地有合法固定住所就可落户
新规解读
◎ 实现大市范围内以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的居民户口准入登记和迁移
◎ 大幅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积极性
◎ 实施网上户口“一站式”迁移办理,取消了《户口迁移证》和《准予迁入证明》
张家港乐余镇的陈先生现在应聘于上海安亭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考虑到工作生活方便和自身经济条件,2009年在昆山花桥买了一处130平米的商品房,陈先生一直想把户口迁移到昆山花桥,按照2007年的《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陈先生需要在昆山工作并在昆山参加社保要满足一定年限后才能迁移户口。陈先生听说1月1日苏州出台实施的《苏州市户籍居民城乡一体化户口迁移管理规定》只要求有合法固定住所,取消了原有户籍居民迁移户口所附加的房屋产权证年限、工作地域、参保关系等条件限制,陈先生早早地就向昆山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咨询,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陈先生心里乐开了花。
那么,这个刚刚出台的《苏州市户籍居民城乡一体化户籍迁移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原有户籍准入制度有何区别?它的出台对苏州大市范围内的户籍居民带来哪些利好?就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户政处的有关负责同志。
问:《规定》和原有户籍准入制度有何区别?
答:《规定》与2003年市政府出台、2007年修订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住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在适用对象上:《规定》主要是针对苏州市大市范围内即苏州市区和五县市的户籍居民的户口迁移,也就是现已具有苏州户口的城乡居民,而《办法》主要是针对苏州市以外要求迁入苏州的外地人员。
问:《规定》出台的目的和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今年是苏州市“十二五”开局之年,最近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苏州市委关于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更好更快建设‘三区三城’,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三二一发展格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幸福指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发展目标,为苏州新一轮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蓝图。
此次出台实施的《规定》是以公安部、省厅相关户口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若干规定》为依据,其目的和核心内容在于通过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简化手续;彻底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居民不均等待遇,实现城乡
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切实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着力破解城乡户籍二元结构发展难题,更好地服务于苏州“三城三区”建设需要。
问:《规定》和原有户籍准入制度相比具有哪些亮点?
答:苏州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直在积极稳妥地进行着,无论在改革力度还是在制度创新上,都始终处于全国前列,比如2002年我们户籍管理就在全国首创“全程通”系统,实现了全市派出所都能办理户口,2003年我们就在苏州大市范围内统一了居民户口,取消了农村户口等等。
这次《规定》的出台,是深化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其改革思路、理念和具体做法,是先进、创新的,也是较为彻底的,又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和重大突破,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与原有户籍管理制度相比,新规定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实现大市范围内以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的居民户口准入登记和迁移,消除人们心目中的城乡户籍差别概念。二是受惠面广,大幅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积极性。三是实施网上户口迁移一地办理制,由迁入地公安机关受理,通过升级苏州人口信息“全程通”系统,实现大市范围居民户口“一站式”迁移,取消了以往户口迁移所需要的《户口迁移证》和《准予迁入证明》,进一步的便民、惠民。
问:能否帮我们详细说明一下大市范围内以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的户籍准入登记办法吗?答:好的。《规定》第二条“全市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的以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办理户口迁移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指的是今后大市范围内户口迁移只需要拥有合法固定住所这一基本条件就可自由迁移,而不再受房屋产权年限、本地就业、参保等其它条件限制。合法固定住所既可以是申请迁移人在本市居住房屋属于自己的产权房屋,也可以是租住属公有产权并领取使用权证的房屋。
再进一步说,新规定实施后,我市户籍居民在大市范围内拥有上述性质的合法固定住所,就可以自由迁移落户,包括在大市范围内拥有多套房屋的,只要本人意愿,均可自由选择一地落户。问:《规定》大幅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提高农民进城进镇积极性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规定》对全市户籍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户口迁移进行放宽,明确只要“在城镇就业并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户;动迁安置在城镇和开发区的农户;实行‘三置换’进城进镇的农户;城中村和失地的农户;符合城乡一体化规范要求的新型新农村建设的农户;以购买 75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房(含存量房),申请跨市(指跨市区与县级市及县级市之间,下同)迁移户口的居民;婚迁、未成年子女跨市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及其他直系亲属跨市投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准入的跨市迁移户口人员”等十种情况均可以办理户口迁移,并对十种情况的受理条件和办理程序进行了逐条明确。此外,新规定还明确了“本市居民在城乡间的户口迁移,其户籍登记内容依法只作公民身份信息登记,不作为享受有关政策待遇的唯一依据,户口迁移后,其涉及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宅基地、计划生育等事宜,由苏州市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此项规定充分顾
及并较好解决了失地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将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进城进镇的积极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市居民尤其是本市农民的社会保障、土地、计生等问题做出了规定,以保证他们在进城进镇落户时利益不受损失,这些也为改革我市户籍制度,出台本《规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问:最后能帮我们介绍一下居民户口“一站式”迁移的有关情况吗?
答:新《规定》规定“全市范围内,实施网上户口迁移一地办理制,由迁入地公安机关受理,实行一站式服务”,明确“全市范围内跨市户口迁移,不再使用《户口迁移证》、《准予迁入证明》”。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市户籍居民在大市范围内户口迁移将全面实现网上受理审批和“一站式”办理,现在居民群众在办理户口迁移时,不再需要往返奔波于两地行政服务中心和派出所之间,只需在户口迁入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审批办理时间将从以前的20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不仅大大缩短办理时间,方便群众,还可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执法监督,在工作机制上和技术手段上杜绝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现象发生,增强工作廉洁透明度。为配合此次户籍改革需要,我们户政处还在技术上予以充分保障,于去年年初就着手研发新的“苏州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并于去年5月中旬起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投入运行,新系统自启用以来全市已办结各类户籍业务24.6万次,误差率为零,得到了基层单位和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全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创意奖。
第五篇:珠海市户口迁移管理规定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珠海市户口迁移管理规定
(修订稿)
目录
总则
市外人口迁入 市内人口迁移 集体户管理与迁移 监督管理 附则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规范户口迁移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户口由市外迁入本市和在本市范围内迁移户口的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 [主管部门] 公安机关是户口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户口迁移进行审批和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条 [联席会议] 本市建立户口准入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需要制定专项入户政策或者引进特殊人员的,应当召开联席会议,经所需部门和市发展和改革、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人口计划生育等行政管理部门研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 [户籍类型] 珠海市户籍人员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第六条 [登记次序] 符合户口迁移条件的,落户地址按照本市自有房产、用人单位集体户、社区居委会集体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才公共户的先后次序登记。
第七条 [本人办理] 户口迁移应当由本人持合法有效身份证件到公安机关办理;本人不能亲自前往的,可以书面委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办理。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监护人代为办理。
第二章 市外人口迁入
第八条 [满五年迁入] 在我市合法稳定就业满五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参加社会保险满五年的人员,准予迁入。
第九条 [人才迁入] 根据本市人才引进核准相关规定,经核准引进的人才,准予迁入。
第十条 [招调迁入] 经本市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其授权部门批准招调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准予迁入。
—2—
第十一条 [亲属投靠] 与我市常住户口人员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准予迁入。
第十二条 [收养迁入] 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经市、区民政部门批准收养十四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准予迁入。
第十三条 [特殊投靠迁入] 十八周岁以下孤儿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人员,必须投靠有本市常住户口的亲属生活的,凭有效证明准予迁入。
第十四条 [政策安置] 符合我市政策性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复员士官、复员干部,准予迁入。
第十五条 [随军迁入] 符合随军条件、经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批准随军的驻珠部队现役军人家属,准予迁入。
随军家属属在职干部、工人的,必须办妥工作调动后方准予迁入。属自主择业的,提交符合领取安置补助金所需材料,经审核通过后方准予迁入。
第十六条 [企业员工迁入] 民营科技企业和其他私营企业符合下列条件的,该企业相关人员准予迁入:
(一)民营科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一百万元以上,年纳税每二十万元可申请一人入户,最多可申请三人入户;
(二)其他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一百五十万元以上,最近三年缴税累计二百万元以上,最多可申请三人入户。
上述企业人员入户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法定代表人或者在该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员工; 2.已在该企业累计缴纳三年以上社会保险; 3.大专以上学历;
4.年龄在四十五周岁以下。
企业可按上述条件办理纳税入户,每次入户一次性申请。首
—3—
次申请办理完毕三年后又达到上述条件的,允许再申请一次。
第十七条 [其他迁入情形]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准予迁入:
(一)原从本市迁出的在市外工作,离、退休后回本市定居的干部、工人及其不在职的配偶和十八周岁以下子女;
(二)本市高等院校按国家计划统一招收的新生;
(三)本市生源就读大中专院校、技校中途退学、休学、转学、出国留学或毕业后没有单位录用的;
(四)本市常住户口人员入伍,退伍后没有安排工作的复员、退伍军人;
(五)异地入伍,退伍后没有安排工作,父母户口已迁入本市,需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未婚复员、退伍军人;
(六)由上级批准安置到本市的地方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及其不在职的配偶;
(七)原户口在本市,回本市定居的港澳同胞;
(八)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来我市定居的华侨、台湾同胞、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本市高等院校学生在就读期间,其户口落在学校集体户,由学校统一管理,毕业后按就业去向办理户口迁移,未落实就业去向的,两年内将户口迁回原户口所在地。
第十八条 [横琴人才迁入] 横琴新区根据《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人才开发目录》提交需要引进人才的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准予迁入。
第十九条 [无不良记录] 凡申请迁入我市人员必须无严重犯罪记录和无违法生育(含无违法收养子女)记录,且无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或者活动的记录。
—4—
第三章 市内人口迁移
第二十条 [迁移条件] 本市常住户口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准予在市内迁移户口:
(一)因购买商品住房或者经规划部门批准建造住房或者入住市、区住房保障部门统筹提供的公共租赁房屋,改变了居住地的人员;
(二)经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其授权部门批准招聘、调动的干部、工人;
(三)投靠配偶的人员;
(四)未满十八周岁投靠父母的人员;
(五)父母投靠子女;
(六)其他可以办理迁移的人员。
第二十一条 [户随房走] 户口已在同一个家庭户,户主符合条件迁移的,户内人员可以同时迁移。户内人员属非直系亲属的,其本人、配偶、子女有自有房产的,户口应当迁到自有房产所在地。
第四章 集体户管理与迁移
第二十二条 [单位集体户] 用人单位在办理员工入户前,符合开设单位集体户条件的应当申请设立单位集体户。
第二十三条 [居(村)委会集体户] 我市户籍人员因房屋转让、工作关系变动等原因,既无条件建立或者迁入家庭户,也无条件迁入单位集体户的,户口应当迁入原户籍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集体户。
第二十四条 [协助义务] 设立集体户的单位、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指定专人协助公安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建立联系机制,为户内人员办理户籍业务提供服务。
—5—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提供虚假材料的处理] 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有效。经查实存在隐瞒、欺骗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的,取消其申请资格,三年内不允许申请;已经入户的,予以注销,退回原籍;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 [单位违规行为处理] 用人单位或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记入本市征信系统;该用人单位或者服务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经办人三年内不得从事引进业务;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处理:
(一)用人单位为非本单位人员办理员工引进手续的;
(二)伪造、变造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的;
(三)办理员工引进业务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有关定义] 本规定所称合法稳定就业人员,是指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就业和居住登记、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员工;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办理其他法定注册登记手续、办理就业和居住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正常经营六个月以上并依法纳税的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本规定所称合法稳定住所,是指申请人实际居住的拥有合法产权的成套住宅或者政府提供的成套公租房。
本规定所称拥有合法产权,是指申请人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单独或者共同拥有完全产权;成套住宅,不包括商铺、厂房、仓库和其他非居住用途的房产。
本规定所称满五年,是指自申请之日起往回推算五年。本规定所称“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6—
第二十八条 [解释部门] 本规定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施行日期] 本规定于20
****年**月**日起施行。2008年6月1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施行的《珠海市户口迁移管理规定》(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0号)同时废止。以往有关户口迁移登记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