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运用绘画技术运用身体练习运用音乐表达运用纸笔练习运用冥想练习可借助的手段音乐的力量原音配悲伤音乐配欢快音乐同理心技巧积极倾听技巧澄清技巧支持技巧解释技巧摘要技巧反映技巧发问技巧开启技巧反馈技巧非语言技巧催化技巧再陈述技巧保护技巧目标设定技巧建议技巧面质技巧立即性技巧沉默技巧自我表露技巧阻止技巧折衷技巧联结技巧评估技巧设限技巧调律技巧整合技巧团体辅导技术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估从团体发展过程看:前置、中介、后效从团体动力系统的变量看:输入、过程、输出从沟通的障碍看:个体内在、人际、团体结构、技术层面从团体特征看:领导者、团体成员、团体结构效果的影响因素团体过程评估未知区隐藏区他人无法察觉盲目区开放区他人察觉缺乏自我察觉自我察觉Luft: Johari Awareness Model 什么情况下,2 大于5,5 大于0,0 大于2?剪刀、石头、布从以下的数学式猜成语:7÷2 不三不四从以下数学式猜成语:2468 无独有偶打什么东西既不花力气,又很舒服?打瞌睡花木兰在军营中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被人发现?木兰无长兄(胸)哪个数字最懒惰,哪个数字最勤快?一不做,二不休电脑键盘中哪个按键最帅气?F4 在教室里,小猫、小狗、小鸡哪个最先被叫起来背书?小狗(旺旺仙贝)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活动分拣比赛发展阶段: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择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活动探索之旅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与实施初始期:目标、成员心态、活动设计、领导技巧转换期:目标、成员心态、活动设计、领导技巧工作期:目标、成员心态、活动设计、领导技巧结束期:目标、成员心态、活动设计、领导技巧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心理游戏:沙盘游戏、奥尔夫音乐游戏心理剧:主角、导演、辅角、观众、舞台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形式常用心理学道具/软件系统A)咨询人员:要对咨询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心理测评的有关知识和方法。B)版权:软件系统不得使用盗版量表和盗版软件,必须拥有心理学量表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使用权、软件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使用权,保证不致招标方于版权纠纷。C)信度、效度:软件系统所包含的心理学量表必须具备良好的信度、效度指标,且信效度指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以保证测评工具的真实有效性。D)常模:软件系统所包含的心理学量表必须具有近3年内的中国中小学生常模。E)针对性:软件系统所包含的心理学量表应
适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全面地反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得使用成人量表。F)内在结构:软件系统所包含的心理学量表必须具备良好的内在结构,不能是一个个单一的量表拼凑而成。标准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的通知》规定,中小学心理管理软件系统必须做到「不掌握心理测评有关知识和方法的咨询人员不得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评。不得使用盗版、信度和效度差、不符合学生特点的量表。未经学生本人或监护人同意不能强迫学生进行各类心理测评。」即中小学常用心理管理软件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常用心理学道具/软件系统测评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心理档案系统心理咨询室办公系统常用心理学道具/沙盘沙盘游戏是根据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心像和象征理论建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针对情感丰富的适应人群设计的行为表达性辅导技术。借助沙盘,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其内心的人际互动,进而了解内心情感与情绪的真实状况,并使之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创伤愈合的效果。常用心理学道具/奥尔夫乐器奥尔夫乐器具有综合性、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等特点。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在参与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绪情感用音乐表达出来。一方面,可以让有经验的辅导者探知演奏者的情绪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在音乐中梳理自我的情绪并与他人进行相互交流,同时通过音乐使负面的情绪得到疏导,达到一定治疗的效果。手摇铃小鱼蛙班戈Bongo 水果沙铃康加鼓Conga 吊钗小狮鼓老鼠按钟旋按钟口风琴低音木琴中音木琴音砖桌上钟琴常用心理学道具/团体心理辅导箱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可以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和学习来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形式新颖、感染力强、效率高、效果容易得到巩固等特色,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习得的行为能够很容易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这些特点促使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心理教师的青睐。常用心理学道具/合理宣泄人有效的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合理宣泄人可以适地、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情绪的合理宣泄(不是胡发乱泄,也不是培养暴力倾向),从而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平衡情绪。团体心理辅导设计:6W+2H+I+E 6W——Why(目标):
为什么要组织团体辅导?目标是什么?Who(分工):由谁来组织?Whom(对象):参加者是什么人?年龄、特点、性别?What(性质):活动以何种方式进行?When(时间):什么时间进行?日期、时间长短等。Where(地点):在那里举行?有无后备地点?2H——How(程序):如何进行(宣传、招募等)How much(资源):人力、物力、财力I——if(如果):备选方案E——evaluation(评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活动名称活动类型活动设计思路活动目的活动场地活动人数活动道具活动时间活动步骤活动分享与延展活动注意事项活动设计要素◇媒体运用:录音、幻灯、影视、录像、投影片等;◇身体接触:信任跌倒、盲行、微笑握手等;◇角色扮演:心理剧、布偶剧、生活演练等;◇绘画运用:自我画像、家庭树、理想画等;◇纸笔联系:生命线、走出圈外、价值观探索等;◇未完成句:引导思考与表达的活动等;◇人际沟通:回旋沟通、优点轰炸、互留赠言等;◇幻想技术:玫瑰旅程、生涯幻游、突破困境等;◇娱乐性活动:棒打无情郎、合唱等常用的结构式练习在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时间一般是用班会、课外活动、或配合课程教学;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通常是以适合该年级学生的问题或大家所共同关心的主题,以团体活动的方式进行。例如,学习辅导、自我发展、人际关系、生涯规划等。在团体活动过程中,由于师生的互动所形成的团体动力,从而增进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对环境加深认识。由此可见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位是在预防与发展的辅导层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有一位尊重、接纳、无条件关注成员的领导者(班主任)有温暖、真诚、不评价的团体氛围人人都是主人,个个投入参与经由体验、整理、分享、交流实施条件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1、最喜欢谁和最不喜欢谁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2、做个守时的人老师:如果在午夜12 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老师点评: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学科渗透——灰姑娘
3、继母和姐姐自私,但不是
坏人老师: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老师:是的,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不是好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她不是坏人,只是她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孩子。4、我们需要很多的朋友老师: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老师:对,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还可以是狗、老鼠,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学科渗透——灰姑娘
5、要爱自己,给自己机会老师: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而放弃参加舞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她自己。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要爱自己!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学生:是的!!学科渗透——灰姑娘
6、你们会比伟大的作家更棒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 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
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第二篇:团体心理辅导
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第三篇:团体心理辅导[范文]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现在有不少学生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能力差引起的学习困难,挫折承受能力低而导致的情绪易波动等,属于学生正常心理发展中有可能出现并可以理解的问题。学校和班级都需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共同的成长课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应该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而团体心理辅导能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因此,此次心理辅导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展开。
随着十二月---考试月的到来,大家都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来自本专业考试的压力,有来自双学位考试的压力,还有一些其他考试,如GRE、TOFEL等考试的压力。在这一片紧张的氛围中,我们班委成员以班级为单位,将全班同学召集起来,以闲谈的方式召开了一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大会。
正是秉承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的精神,这次心理辅导大会在以学习委员李亚君和心里生活委员黄双琳带头剖析自己近期遇到的压力开始,大家渐渐融入了轻松而又活泼的谈话氛围,纷纷将心中的郁闷一吐为快,并为近朋好友进言献策,帮助同学排解心理负担。这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钟,但由于本次心理辅导经过精心的策划,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心理辅导得以顺利的结束。
经过这次成功的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同学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学习和生活也有了动力,成员之间已建立了亲密、坦诚、相互支持的关系,班级氛围更加和谐,班级凝聚力也得到增强,意义重大。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2009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1、2、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 时间:约30分钟 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2、3、时间:约70-100分 操作 : 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 :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害怕公开吃东 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1、2、3、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白纸,笔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
(二)1、“寻找支点”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为若干队小组(两个人互相手搭着肩),由两个人出来互相追赶,逃跑的一方需迅速地找到一组组合,并迅速用双手搭在对方肩上,然后该小组另外一名成员需要迅速离开以躲避追捕人的抓捕,同样需要找到另外一个栖身之所。(被抓者视为失败者,需要受到一定的惩罚,需要表演节目)
游戏意义:人是需要帮助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一个单独地生存下去。
2、“信任之旅”
游戏规则:需要任意两人组合,分多个小组,两两竞赛,其中一名同学需要遮住眼睛,然后另一个同学要在遮挡前交代他们之间无声的沟通方式,然后开始上路,转弯或者上下楼,在相同路段,看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将是最终的胜者。
游戏意义:考察双方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大家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3、压轴大戏——“信任背摔”
游戏规则:需要一定高度的桌子和椅子,以及一条尼龙绳。由10名男生负责两两对接,形成一张手网。一名学生要绑住自己的双手,然后站到高处,背向手网。主持人和组成手网的同学开始为其呐喊助威,准备好后由高处的同学往后倾倒。身体在倾倒过程中出现弯曲的则视为失败,笔直者视为成功。考虑到该游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作为主持人需多次并重点强调一些细节。
游戏意义:人与人要相互信任,要互相理解和支持对方。游戏总结:
要想结识更多的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先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和理解的。有时候,成功并不是的一个人事情,要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支持和帮助。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更多的机会,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和协作力、注重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创造力的发现需要尝试和每个人的支持,团队的创造力决定团队的质量和前景。
活动结束后,召集大家集体摆个三维立体的“心型”,然后大家一致喊口号进行最后的收尾环节。
4、捆绑过关——(适用:团队协作)简述:藉着被绑在一起来完成数件任务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绳子或其他可以绑的东西适合全部的人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二人以上。
2.每一组组员围成一个圈圈,面对对方。老师帮忙把每个人的手臂与隔壁的人绑在一起。3.绑好以后,现在每一组的组员都是绑在一起的,老师想些任务要每组去完成。题目例子:吃午餐;包礼物;完成个美术作品;帮每个组员倒水等。
4、合力吹气球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人数:每组限六人场地:不限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老师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3、记忆考验
简述:随着越来越多要记的东西,试试自已可不可以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合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游戏方法:1.全部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说“今天我吃了一个AA”(AA为随意食物名!)2.接着第二个接着说,吃了一个AA,二个BB…(BB不同的食物名!)3.像这样一直传下去,每传一个人就必须重覆前面的食物名,另加一个新的食物名。
4.一直到有人中途讲错出局!题目例子:可选一些较难的食物名或菜名!或一些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例:滑蛋干贝牛肉汤。
4、超级大头贴
简述:用不同的是非问题猜出头顶上的答案人数:最少十人场地:室内适用范围:适合熟悉团体中人物的朋友们
游戏方法:1.分组,每组人数不限
2.每组派出一人面对面坐在中央(中间可放一张椅子)
3.老师在宣布题目后,分别把二张答案放在出来的两人头上。这两人只能看到对方头上的答案,但不能看到自已头上的。
4.当老师说开始时,二人可以开始问问题猜自已头上的答案,但必须先拍打放在中央的椅子或地板来做抢“问”。问的问题也只能问是非题。5.队员可在旁边帮忙回答,但不能问问题或讲答案出来。
6.每队有三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来问问题(看题目难度而订),有三次(看题目难度而订)的机会猜答案。
7.每一轮派不同的人上来猜不同的题目,直到所有的题目被猜完。8.可看每组猜对的数目来算分数,输的队必须接受处罚。题目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不一定只能猜人物。可适团体中的熟悉度来出题目。每个题目必须要有二个答案。比如:团体中最爱唱卡拉ok的人?;孔子学生的名字?
8、谁在布后?简述:藉着游戏来记他们的名字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一块大布适用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先大家围成一个大圈逐一念出自己的名字2.分成两组,各坐在场所的一边3.老师和帮手把布拿着隔开两组人4.每组在布拿起时各派出一人坐在布两边的中间5.老师看二边都坐好人后,数到三跟帮手一起把布给放开。两边被派出的人必须很快的叫出对方的名字。叫的比较慢的就输了。一直持续下去。
9、猜猜是谁? 简述:藉着猜背后的名字认识对方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一些名片贴纸,或是任何纸加胶带;笔适用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 1.给每个人一张名片贴纸,要求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 2.老师收集所有的名片贴纸,然后把每一张贴纸贴在每个人背后(不能是同一个名字贴在同个人背后),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人的名字; 3.游戏开始,每个人必须去问别的人任何是或不是的问题来猜他们背后名片上的名字。(人数多的话,只限问个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