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附件1:
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行
审计业务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所称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是指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外国注册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
本暂行规定所称的临时执行审计业务(以下简称临时执业),是指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境外委托方的委托,对中国内地设立的公司或其他相关机构(以下简称境内相关机构)临时性执行审计业务。临时执业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境外委托方委托的审计业务,临时执业报告在中国内地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国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业务,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不得执行。
第三条 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应当向临时执业所在地的省级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境外会计师事务所需在中国内地两个或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临时执业的,应当向财政部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批准并颁发临时执业许可证后,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方可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
第四条 鼓励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与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在临时执业中的业务合作,并以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等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与尚未取得临时执业许可证或临时执业许可证已废止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临时执业方面的合作,也不得向其提供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等业务资料。
第五条 申请办理临时执业许可证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向财政部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一)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申请表(附表一);
(二)境外委托方与境内相关机构信息表(附表二);
(三)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开业证书复印件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拟派注册会计师和其他境外相关工作人员信息表(附表
三);
(五)拟派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证书复印件和其他境外相关工作人员的合法身份有效证明复印件;
(六)境外委托方委托书复印件;
(七)境内相关机构接受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业的确认书复印件。
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境内相关机构对上述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六条 财政部门批准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办理:
(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个工作日。作出批准决定的,应当同时颁发“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
(二)财政部门批准临时执业的决定应当予以公告。
(三)财政部门应当自颁发临时执业许可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审批情况录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
(四)省级财政部门应当自作出批准决定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将批准文件报送财政部。
第七条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
台湾地区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
外国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半年。
临时执业许可证逾期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
第八条 在临时执业许可证有效期内,境外会计师事务所终止经营或被境外相关机构撤销执业资格的,其所取得的在中国内地的临时执业许可证相应废止。
第九条 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每年5月31日之前,将上年度临时执业业务报告表(附表四)向临时执业
许可证颁发机关报备。向省级财政部门报备的,应当同时抄报财政部。临时执业许可证到期前即结束临时执业业务且在临时执业许可证有效期内不再临时执业的,应当在临时执业结束后三个月内报备临时执业业务报告表。
第十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的监督和管理,采取约谈境内相关机构、现场走访、定期核查等多种形式监督检查临时执业情况。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当行为,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未按规定办理临时执业许可证,或者临时执业许可证已过期但仍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5年以内禁止其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并予以通报。
(二)在申请临时执业许可证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不予批准,5年以内不再受理其临时执业申请;已发放临时执业许可证的,撤销临时执业许可证,自撤销之日起5年以内禁止其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并予以通报。
(三)境外会计师事务所终止经营或被境外相关机构撤销执业资格后,仍以原获得的临时执业许可证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对其执业的注册会计师,5年以内禁止其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并予以通报。
(四)未按临时执业申请的时间、地点和境内相关机构名单开展临时执业活动,情节较轻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情节较重的,撤销临时执业许可证,自撤销之日起3年以内禁止其在中国内地临
时执业,并予以通报。
(五)未按规定报备临时执业业务活动,情节较轻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较重的,撤销临时执业许可证,自撤销之日起3年以内禁止其中国内地临时执业,并予以通报。
(六)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和境内相关机构、个人存在违反中国保密法律法规,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撤销临时执业许可证,永久禁止该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在中国内地临时执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 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1993年12月6日财政部发布的《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暂行规定》(财会协字[1993]119号)、1993年12月27日财政部发布的《<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财会协字[1993]134号)、1994年5月26日财政部发布的《港、澳、台地区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暂行规定》(财会协字[1994]81号)、2003年11月26日财政部发布的《<港、澳、台地区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财会[2003]33号)、2005年11月2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延长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通知》(财会
[2005]21号)、2006年3月2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取消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行政许可收费的通知》(财会[2006]7号)和2008年9月16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延长港澳
地区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通知》(财会[2008]12号)同时废止。
附表一: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申请表。附表二:境外委托方与境内相关机构信息表。
附表三:拟派注册会计师和其他境外相关工作人员信息表。附表四: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业业务报告表。
第二篇:港澳台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申请表
港、澳、台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申请表
申请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地 址: 电 话: 图文传真:
委托客户名称 拟入境执行 执行工作所在 拟执行工作日期
审计项目 地省 市/县 由 至
有执业资格的执行审计事项工作人员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码 会计师执业证书号码(1)(2)(3)
无执业资格的其他审计事项工作人员(名单见附页)附件:
(1)申请机构在当地开业的商业等级证书及由有关部门发出的注册事务所证书副本。
(2)客户委托证明书副本。
(3)执行审计事项工作人员执业资格证明(即执业会计师公会发出的会员证书或执业证书)副本。
(4)其他无执业资格的工作人员由申请机构所发出的身份证明(见附页)。
(公司印鉴)(申请机构签名)
(附页)
兹证明下述人员乃本会计师事务所聘用之非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工作人员: 姓名: 性别: 证件号码:
姓名: 性别: 证件号码:
姓名: 性别: 证件号码:
姓名: 性别: 证件号码:
(公司印鉴)
(申请机构签名)
第三篇:港澳台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申请表-广西注册会计师协会
港、澳、台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申请表
申请机构:
XXXXXX
会计师事务所
地
址:
XXXXXX
电
话:
XXX-XXXXXXXX
图文传真:
XXX-XXXXXXXX
委托客户名称
拟入境执行
执行工作所在 拟执行工作
审计项目
地省 市/县
日期由
至
XXXXXX
XXXXX
广西XX市/县
X年X月—X年X月
XXXXXX
XXXXX
广西XX市/县
X年X月—X年X月
(第一页)
有执业资格的执行审计事项工作人员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码
会计师执业证书号码
XXX
X
XXXX
XXXXX
XXXXX
XXX
X
XXXX
XXXXX
XXXXX
无执业资格的其他审计事项工作人员(名单见附页)
附件:
(1)申请机构在当地开业的商业登记证书及由有关部门发出的注册事务所证书副本。
(2)客户委托证明书副本
(3)执行审计事项工作人员执业资格证明(即执业会计师公会发出的会员证书或执业证书)副本。
(4)其他无执业资格的工作人员由申请机构所发出的身份证明(见附页)。
(公司印鉴)
(申请机构签名)
申请日期:
(第二页)(附页)
兹证明下述人员乃本会计师事务所聘用之非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工作人员:
姓
名:
性
别:
证件号码:
姓
名:
性
别:
证件号码:
姓
名:
性
别:
证件号码:
姓
名:
性
别:
证件号码:
(公司印鉴)
(申请机构签名)
第四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7〕12号,20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
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法释〔2007〕12号
(2007年6月15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已于2007年6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5日起施行。
二○○七年六月十一日
为正确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利害关系人以会计师事务所在从事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审计业务活动中出具不实报告并致其遭受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条 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的原则,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第三条 利害关系人未对被审计单位提起诉讼而直接对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一并提起诉讼;利害关系人拒不起诉被审计单位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审计单位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利害关系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会计师事务所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利害关系人提出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或者出资不实、抽逃出资,且事后未补足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四条 会计师事务所因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对外出具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其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会计师事务所在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与该案件相关的执业准则、规则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等。
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一)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二)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三)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报告;
(四)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
(五)明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
(六)被审计单位示意其作不实报告,而不予拒绝。
对被审计单位有前款第(二)至
(五)项所列行为,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其明知。
第六条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其过失大小确定其赔偿责任。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并导致报告不实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过失:
(一)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第(二)、(三)项的规定;
(二)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以低于行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专业水准执业;
(三)制定的审计计划存在明显疏漏;
(四)未依据执业准则、规则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五)在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舞弊的迹象时,未能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者排除;
(六)未能合理地运用执业准则和规则所要求的重要性原则;
(七)未根据审计的要求采用必要的调查方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八)明知对总体结论有重大影响的特定审计对象缺少判断能力,未能寻求专家意见而直接形成审计结论;
(九)错误判断和评价审计证据;
(十)其他违反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的行为。
第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一)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的会计资料错误;
(二)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其虚假或者不实;
(三)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中予以指明;
(四)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验资单位在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
(五)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
第八条 利害关系人明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为不实报告而仍然使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酌情减轻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责任。
第九条 会计师事务所在报告中注明“本报告仅供年检使用”、“本报告仅供工商登记使
用”等类似内容的,不能作为其免责的事由。
第十条 人民法院根据本规定第六条确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与其过失程度相应的赔偿责任时,应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一)应先由被审计单位赔偿利害关系人的损失。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事后未补足,且依法强制执行被审计单位财产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出资人应在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数额范围内向利害关系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二)对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不实审计金额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会计师事务所对一个或者多个利害关系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应以不实审计金额为限。第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分支机构作为共同被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分支机构的责任部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 本规定所涉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赔偿纠纷未经审判,人民法院不得将会计师事务所追加为被执行人。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院过去发布的有关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不再适用。
在本规定公布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会计师事务所民事侵权赔偿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在本规定公布施行后尚在一审或者二审阶段的会计师事务所民事侵权赔偿案件,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