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诗词中的加、减、乘、除(孟坤)

时间:2019-05-13 01:2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诗词中的加、减、乘、除(孟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诗词中的加、减、乘、除(孟坤)》。

第一篇:古诗诗词中的加、减、乘、除(孟坤)

古诗词中的加、减、乘、除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北校孟坤孙启岗(277000)手机:***

加、减、乘、除是基本的数学运算,若能在古诗词中恰如其分地应用,则情趣顿生,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加法:文嘉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日日相加,无穷无尽,但人生短暂,什么事都留待明日,则什么事都做不成,此乃典型的数列加法。李白的《月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将诗人、影子、明月一一相加,成为富有情趣的 “三人”,韵味十足,怡然自得。减法:徐凝的《忆扬州》词:“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三分月景扬州就占了二分,巧妙地运用了减法运算,将扬州的月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卢梅坡的《雪梅》诗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逊”与 “输”都是减法的含义,一方面,梅不如雪洁白,相差三分;另一方面,白雪没有白梅幽香,要少一分,相映之下,主题突出,眼前突兀出梅雪相映的优美画面。

乘法:《古诗十九首》中的“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三五”是指阴历十五,月亮此时圆满了;“四五”则指阴历二十,蟾兔即月亮的代称,此时又亏缺了,给人以形象美感,让人闭上眼睛也可鉴赏到月亮的景色;李白的《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二八”是十六,这里指十六岁的妙龄少女。

除法:除法往往可以用分数表示,苏东坡的《水龙吟》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春色”指扬花,其遭遇凄惨,三分之二落入尘土受践踏,三份之一漂流水面受戏弄。诗人借景抒情,颇感人心。曹操的《篙里行》诗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以“百分之一的生民”说明战乱之残酷,表意十分强烈。

混合运算: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百鸟归巢图》,并且给这幅画题了一首诗:

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这首诗既然是题“百鸟图”,全诗却不见“百”字的踪影,开始诗人好像是在漫不经心地数数,一只、两只、数到第八只,再也不耐烦了,便笔锋一转借题发挥,发出了一番感慨。在当时的官场中,廉洁奉公的“凤凰”为什么这样少,而贪污腐化的“害鸟”为什么这样多?他们巧取豪夺,把百姓的千担万担粮食据为己有,使得民不聊生。人们也许会问,画中到底是100只鸟还是8只鸟?只要把诗中出现的数字写成一行,然后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就会有:11345678100

100出来了!原来诗人巧妙地把100分成了2个1,3个4,5个6,7个8之和,含而不露地落实了《百鸟图》的“百”字。

第二篇:加、减、乘、除来减压

新学期的气息扑面而来,等待我们的是或熟悉或陌生的脸孔和那变着曲调的工作。我们已然整装待发,心理似乎已是沉甸甸的了——备课、班级、学生……

我们不妨放松自己的心态,在加、减、乘、除法中来给自己减压:

加法:增加信心,点燃希望

心中有希望,就有了方向,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我们的希望就是接手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这就是我们希望的火种。我们全心全意地让班级里的每个学生感觉到如沐春般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炙热,感觉到学习的快乐——收获着知识,体味着做人。我们在不断的希望中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减法:减少烦忧,交互沟通

有了烦恼,有了忧愁,也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加了压。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换种心态,多想一些快乐美好的事情,将烦恼与无聊淹没在笑声里。在班级遇到问题时,尽可能地从多角度去思考,在课间无聊的时候多与学生谈谈心,交换一下在学习、生活、班级管理方面的想法,在沟通中减压,在相融中收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乘法:诚心诚意,爱并快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不是神,是有血有肉的人,但我们会真诚、无私、心贴心地去爱学生。学生的一抹笑容、一点进步,就是我们心灵暖暖的骄阳。爱心和快乐的能量持续不断地向外迸发,整个班级也因有爱心而变得越来越奋发团结。在学生沮丧时、烦恼时、气馁时、伤心时……伸出我们的手,推孩子一把,虽然对教师来说可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不知不觉中却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收获到的就会是成倍的快乐!

除法:消除挫折,阳光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需要经常体验成功,反之就会承受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可能替代他们学习,因时、因课、因人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避免由于对自身认识不足而产生的挫折。在遭遇评优选模、职称晋升和经济收入上的成就挫折时,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生活坐标,试想:我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有一群自己深爱和深爱自己的学生,那就是快乐的、幸福的。

给自己一份信心,给自己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份力量,给自己一片阳光,我们一起来释放,一起来减压。

第三篇:用“加、减、乘、除”面对《暴风雨》1

用“加、减、乘、除”面对《暴风雨》

——《暴风雨》音乐教学案例

慈溪市桥头镇中心小学 董吉奕

【案例背景】

在秋意深浓的九月中旬拉开了慈溪市第十一届小学教坛新秀评比的序幕,我有幸成为这次比赛的参赛选手之一,在最后一轮的教学评比中,我抽到了人教版第九册《暴风雨》。这是一堂音乐欣赏教学课,以往的欣赏课,学生往往有“耳”无心,注意力不集中,对欣赏曲目“提不起劲”,课堂气氛沉闷,主体的积极性不够,怎样才能激活这潭水,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呢?我选择了小学阶段四种最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加、减、乘、除”法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视听效果和亲身实践中感受了强大的“暴风雨”。【教学内容】

管弦乐《暴风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音乐家用音乐表现大自然中雷鸣电闪的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欣赏能力。

2、通过教师的激发和引导,让学生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创编音响,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3、从音乐音响的感知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让学生感悟在人生暴风雨中要勇敢面对的成长启示。【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暴风雨来临前、暴风雨来临时和暴风雨过后三个不同阶段器乐的变化及其表现力度的变化。

难点:通过听辨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大峡谷暴风雨景象,并运用各种乐器、道具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暴风雨来临时的情景。

【教材分析】 管弦乐《暴风雨》是美国作曲家格罗菲作品《大峡谷组曲》中的第五乐章,描绘的是暴风雨中的大峡谷的景象。乐曲分为暴风雨来临前、暴风雨来临时、暴风雨过后三个部分,暴风雨来临前有小提琴在高音区演奏小牧童的旋律,音乐仿佛描绘了小牧童看到了大峡谷雨前寂静、壮美的景象;暴风雨来临时作曲家通过管乐、弦乐、音箱模拟等描绘了大峡谷暴风雨来临时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的景象;暴风雨过后大峡谷显得更加壮美、气势磅礴。

【案例描述】

一、新课导入

1.播放《羊肠小道》音乐,复习小牧童的主题旋律。2.介绍科罗拉多大峡谷

二、分段欣赏

(一)欣赏第一乐段

1、初听暴风雨来临前

2、分析音乐

听前提问:我就知道你们会这样想,那还等什么,一起去看看吧,但是在看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视频中的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音乐中描绘的是寂静壮美的大峡谷还是喧闹吵杂的大峡谷。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在演奏,力度是强是弱,有没有听到你所熟悉的旋律?

3、复听暴风雨来临前(用“呜”哼唱)

听后问题:你们的小耳朵课真灵,老师这儿有三个题目(出示题目),你会选择哪个题目给这段音乐呢? 生:暴风雨来临前。

(二)欣赏第二乐段

1、初听暴风雨来临时(提出要求)

师:听前请记住老师的要求:在这段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乐器的数量有变化吗?演奏力度有变化吗? 生:我感受到了暴雨铺天盖地地下下来……

2、分析音乐 师:你可真会听音乐,老师把你们说的概括为八个字:暴风骤雨,电闪雷鸣。你还听到了那些声音? 生:雷声或鼓声

师:是这个声音吗?(师在讲台后敲鼓演示)这个是什么乐器?(鼓)是愿意上来试试?

师:雷声大吗?(大)一直很大,还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好让我们来试试,下面的同学用击掌来表示。

师:那风声和雨声呢,也是越来越?(大)师:除了鼓你还听到了什么乐器? 生答

师:乐器的数量多吗?(多)

师:是呀,你看有铜管乐、弦乐、打击乐等这么多乐器呢,那要表现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的场景,乐曲演奏的力度是强是弱呢?(强)

师:作曲家正是增加乐器数量和大量运用声音洪亮的乐器来表现暴风来临时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的景象。

3、学生实践

师:你们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暴风雨吗?(想)老师这儿有沙锤、鼓、亮光纸,你觉得他们分别可以表现那些声音? 生答

师:现在风雨雷电都有了现在老师来给你们分分组: ①打雷组(一个学生负责敲鼓表现雷声)②狂风组(用“呼”的声音来表现风)③闪电组(用黄色的亮光纸来表现闪电)④暴雨组(用沙锤和“刷刷”的声音来表现暴雨)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4、复听暴风雨来临时

师:你们想不想合着音乐来一次。(想)好,那就让你们来当一回演奏家吧(生跟着音乐分组表演,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座桥教师适当指导)师:给这段音乐选个题目,你会选择哪个? 生:暴风雨来临时。

(三)欣赏第三乐段暴风雨过后

问题:

1、从你们的表演中我感受到暴风雨十分的猛烈,暴风雨渐渐消退了,大峡谷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跟前面哪一段很相似?你听到了哪些旋律,力度有什么变化吗?

2、经历了暴风雨后的大峡谷变得更加壮美,气势磅礴,小牧童经历了暴风雨看到了更美的大峡谷。请你给这段音乐选个题目——大家一起说 生:暴风雨过后

(四)回忆乐曲中的演奏乐器

师:你还记得乐曲中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吗? 生答

师:是呀,作曲家就是用管弦乐为我们展示了暴风雨中的大峡谷。

三、整体聆听

师:现在让我们来完整地欣赏一下这首乐曲。请在音乐中找一找这些乐器,如果你听出音乐在用什么乐器演奏,请你用它的演奏动作来表示好吗?

四、小结:

同学们,作曲家可以把大自然的景象用音乐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其实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就会有收获。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像暴风雨一样的挫折和困难,只要我们坚强勇敢地去面对,相信一定会见到暴风雨后的美景,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知不觉,下课的时间快到了,好,就让我们在《暴风雨》的音乐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同学们,再见!

【课后反思】

通过对这堂课的反复磨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运用加法去分析音乐和进行磨课

要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对所欣赏的音乐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到“加法”,通过对作品的反复聆听,不断地深入、积累和剖析,使作品在脑海里完全清晰:整个作品可以分为暴风雨来临前、暴风雨来临时、暴风雨过后三个部分,其中暴风雨来临前音乐放佛描绘了小牧童看到了大峡谷雨前寂静、壮美的景象;暴风雨来临时作曲家通过管乐、弦乐、音箱模拟等描绘了大峡谷暴风雨来临时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的景象;暴风雨过后大峡谷显得更加壮美、气势磅礴。然后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试教反复磨课,不断积累经验,是自己的设计、环节、方法、方式、语言等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二、运用减法确立教学重点

由于整个作品的聆听时间长,在实际教学中又受到时间的限制,所以只能抓住重点,尽可能地把作品挖深。我运用“减法”,把一些能够精减的环节不断地减去,例如,因为完整地欣赏《暴风雨》这部作品将近需要八分钟,所以在新授的开始我直接设计了分段聆听,减去了初次完整聆听,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使课堂教学有了侧重点;在拓展环节中减去了作者格罗菲和《大峡谷组曲》的介绍(因为这些知识点在四年级欣赏《羊肠小道》的时候就提到),而是确立了以暴风雨来临前、暴风雨来临时和暴风雨过后三个不同阶段器乐的变化及其表现力度的变化为重点,感受大峡谷在暴风雨来临时的景象。

三、运用乘法巩固和提升教学内容(升华主题)

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感悟音乐,这就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这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就是我运用的乘法。在感受暴风雨来时的情景,我设计了学生实践这一环节。把学生分成了风、雨、雷、电四个组,让他们用身边的乐器和道具来表现暴风雨来临时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的景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视听效果和亲身实践中感受了强大的“暴风雨”。

乐曲结尾,暴风雨过去了,经受过暴风雨洗礼后的大峡谷变得更加壮美,借着音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寓意,把欣赏教学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感悟生活和学习中也会有“暴风雨”,只有勇敢地面对遭受的挫折和磨难,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和精彩。

四、运用除法精炼语言

由于受篇幅与教学实践的限制,“逼迫”我用“除法”去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不断对语言进行删减、提炼,力求简洁、生动。在实际教学中,把一些语言都凝练成一串串的问题,如在初听暴风雨来临时这段音乐过程中,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不能根据音乐描述出自己的故事?你在欣赏过程中听到几种乐器的音色?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一向调皮的学生也安静下来。音乐开始了,学生们听着音乐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有的学生很安静;有的学生听到激烈的音乐时,竟然捂住耳朵;还有的手舞足蹈用肢体表现出他听的乐器;学生们听的特别认真。

虽然“加、减、乘、除”是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四种基本运算方式,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这堂课音乐欣赏的教学中,让我的音乐课堂有了意向不到的效果。

但是这堂课还有几点不足的地方:第一,由于经验的缺乏,漏了个小环节,当我拿出黄色的亮光纸问学生像什么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像雨声!”其实学生是从声音的角度去考虑,而我准备的意图是像闪电,紧张的我就开始不知所措,其实那是我可以说:“你们的耳朵可真灵,声音很像雨声,那它的颜色想什么?”自己课堂机智处理的能力还不够;第二,学生在风、雨、雷、电分组表演的时候,我以为考虑到有秩序,所以就把四组分开来表现,其实,暴风雨来临时风、雨、雷、电是交杂在一起进行的,这是我没考虑周全的。

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大自然的各种情景,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象,不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是获得了心灵上的升华:只有遭受过挫折和磨难,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和精彩。这正是《暴风雨》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它将引导我继续在音乐教学道路上不断努力求索,把更多的欢乐带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融入音乐。

下载古诗诗词中的加、减、乘、除(孟坤)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诗词中的加、减、乘、除(孟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