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县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公安县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公安县2006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讨论稿)
2006年,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为扎实抓好今年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现根据公发〔2006〕5号文件精神,确定示范村、整治村、推进村工作要点如下:
一、示
范村
1、根据全县五大农业经济板块构建要求,因村制宜,确定一个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以培植种(养)大户、建设养殖小区为抓手,促进产业规模经营,并于年内建成专业村。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技术推广,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
2、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新农村建设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等“五好”要求,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村民自治理事会、会益事业促进会、生产经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网络农户30以上)。健全青、妇、兵、计生、综治等群团组织,形成较为完备的新农村建设村级层级管理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切实抓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盘大做强特色产业;着力发展劳务经济,搞好农村富余劳力有序转移,拓宽农民增收空间。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4、认真清理核实村级债务,坚决制止发生新债,积极化解老债,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年内化债20以上。
5、硬化通村主干道(水泥路),抓好道路绿化。有条件的村启动主干道和中心村庄路灯亮化工程。
6、加强人畜饮用水源建设,确保饮用水安全。有条件的村实施自来水工程。
7、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丘陵、山区重点抓好堰塘新建、扩洗和灌渠维护,湖区抓好排灌沟渠疏洗。切实抓好农业抗灾减灾工作。
8、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圈、改厕)工程。有项目计划的村,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其它村要建好10户以上的示范样板。
9、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实现70以上。加强通信设施建设,使电话入户率达到60以上。
10、抓好学校危房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认真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完成率98以上。
11、严格执行计生政策,做好计生服务工作,确保计划生育率100。
12、上半年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全面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和庭园净化工程,抓好村庄绿化,森林覆盖率山区达到60、丘陵
35、平原20。
13、筹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农家超市、计生医疗、文化娱乐、农技服务等场所。
14、建立消费者投诉站,积极做好消费纠纷调处工作。
15、加强村级图书室和体育设施建设,建好文化中心户。
16、按照甲级标准建好村级卫生室;抓好血吸虫疫区村综合治理,达到基本控制以上标准;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合率90以上。
17、建好“农民学校”,制定培训计划,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分产业,按农时,有重点地开展农民培训,受训农民达到80以上,积极组织农民参加“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农民80人以上。
18、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平安公安畅通工程”,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使村民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达到90以上。
19、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重点开展刹“三风”(请客送礼风、封建迷信风、抹牌赌博风)、治“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和“四进农家”(党的政策、先进文化、致富信息、科普知识)活动,努力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组织群众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的创建活动,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认真抓好殡葬改革,建好村级公益性公墓。
20、按照“四项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两个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十项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民主选举制度、工作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勤政廉政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村民学法制度的要求,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成“基层民主政治示范村”。
二、整治村
1、根据全县五大农业经济板块构建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主导产业,开展专业建设。
2、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新农村建设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等“五好”要求,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村民自治理事会、公益事业促进会、生产经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网络农户30以上
第二篇:公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公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公安县2008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讨论稿)
2008年,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公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为扎实抓好今年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现根据公发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按照新乡市2012年档案工作目标创建2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任务要求,并结合实际,我市对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以下安排,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整合涉农档案资源,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档案工作体系。
二、目标任务
1、成立档案工作机构。乡(镇)、村两级都要成立相应的档案工作机构。各镇党委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副书记具体负责,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并为乡(镇)、村档案工作解决好经费、设备、人员等各种实际问题;乡(镇)党政办公室作为乡(镇)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并在管好用好乡(镇)机关档案资料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对乡(镇)所属单
位和村级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行政村的档案工作由乡(镇)副书记主管,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村文书具体做好档案工作,确保市、乡(镇)、村三级档案工作机构健全完善。
2、建设标准化档案室。乡(镇)、村两级要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达到“五有”: 有场地、有专人、有制度、有设备、有服务。为此,乡(镇)、村两级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在改变现有档案保管条件的基础上,逐步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尽快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建立适合农民群众查阅利用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场所,为农民群众服务。另外,为了确保档案安全管理,全市各村档案室都要具备“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尘”的基本要求。
3、广泛收集档案资料。收集档案资料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发挥文秘人员、历任村干部、离退休干部、老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全面广泛挖掘收集建国以来,各个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各种工作活动所形成的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特别要重视收集村级组织建设、村民自治、村级事务管理、现代农业生产、特色品牌产业、土地林地流转、集体资产债务管理、国家支农补贴管理、救灾救济、宅基地、低保、合作医疗、人口计划生育、新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活动、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文化建设、历史沿革、党员档案、村民档案等方面形成的文件材料、照片、声像、实物等档案资料。
同时,在整个收集过程中要多主动和市上相关涉农部门联系,尽最大力量收集散存于民间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比如在新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村容村貌新旧变化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及条件明显改观,且有鲜明对比特征的珍贵照片等,并做到随收随安全妥善保管。
4、实行规范化档案管理。特别是村一级会后要立即组织人员对所积存档案进行清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交和销毁,彻底消灭档案工作空白点,坚决杜绝成捆、成堆、成卷随意放置的混乱现象。所有档案资料必须统一集中管理;乡(镇)对村干部任免时,要指派专人及时对档案进行移交(监交);行政村撤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
5、积极开展查档利用。收集保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各村档案机构要积极开展查档接待工作,耐心细致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要整合档案及各种信息资源,由单一的档案服务向文件服务、信息服务拓展,逐步实现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把村级档案室建成档案资料保管基地和档案信息利用中心。
6、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为了扎实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按照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标准要求,决定年内抓好城郊乡:唐岗村、焦庄村、倪湾村;后河镇:李亨屯村、小辛庄村、后河村两个乡(镇)六村个农业农村档案创建工作,以此整体推进全市乡(镇)、村积极开
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0活动,其核心就是认真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农业农村档案资料是我市“三农”工作的真实记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见证,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今后农业农村工作有参考、经验借鉴、史实查证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有关部门、行政村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市委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书记范示富同志为组长,、市政府刘东惠副市长为副组长的专门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为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要细化目标责任,落实具体措施。
2、切实履行职责。各乡(镇)、行政村要积极召开创建工作专门会议,尽快安排部署本乡(镇)及本单位创建相关工作,并作强做优。各乡(镇)及行政村要积极主动,协调各村切实解决好经费、设备、人员等问题,要于10月底前完成档案工作示范点的建设任务,11月底前市创建工作示范乡(镇)领导小组将对其全面进行初验。
3、强化监督检查。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档案工作示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与农村各项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检查、同验收。乡(镇)档案领导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标准要求,巡回各村指导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市档案局将密切配合,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各乡(镇)和行政村进行业务指导,促进创建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对于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第四篇:临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临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简 报
第1期
(总102期)
临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二〇一○年一月十五日
省新农村建设考核组在我市检查考核 1月11日至14日,以省建设厅总规划师李锦生为组长的省新农村建设考核组在我市检查考核新农村建设工作。11日,市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向考核组汇报了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树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学义出席了汇报会,市农业局、畜牧局、财政局、交通局、教育局、卫生局、广电局、水利局等单位负责人结合各自工作也进行了汇报。随后,在副市长郑中夏的陪同下,省考核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安泽、翼城、洪洞3县的16重点推进村进行实地检查考核,并听取了各级情况汇报。市政府办公厅、市农业局等负责同志也陪同进行了检查考核。14日,考核组举行了督查反馈会,李锦生组长对考核情况进行了反馈和 1
沟通。郑中夏副市长认真作了表态发言。
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考核组详细了解到了我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对包括五个全覆盖、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县域及重点推进村规划在内的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务实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主要是:第一,领导重视。市、县党委、政府都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健全了机构,建立了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措施。特别是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增长幅度都远远超过了GDP增长幅度,市本级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2009年比2008年增加19.62%。安泽县每年拿出16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洪洞、翼城也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上,市主要领导、新农办、各县市区都开展了大量的调研、指导工作,使全市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第二,措施科学。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市、县都建立了一整套推进管理方法,从年初的工作部署,到分阶段的检查、指导、推进,到年终的考核、总结、评比,都有章可依,使新农村建设推进措施体系化、制度化。有许多措施运用得力,效果明显。比如洪洞县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擂台赛,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农村面貌实现了一年大变样,给人感受很深。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方面更体现了工作措施的效用。上半年市新农办组织了5次规划评审,全面完成了234个重点推进规划,带动了74个一般村编制完成规划;17个县市区县域规划全部完成,并通过了省级评审和县人大审议,从而在法律层面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严肃性。第三,发动充分。每到一处,都能看到或感到,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广大农村干部组织新农村建设的激情。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发动充分的结
果。同时,有效组织了市、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帮扶新农村,工矿企业帮建新农村建设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好的帮扶、帮建工作典型,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第四,典型突出。所到的三个县,都有很突出的发展典型。安泽县的政府投入+龙头企业带动型;翼城县的以工补农型;洪洞县的特色产业发展型等等。一些很小、很传统的加工业,能辐射带动很大的面,服务很上水平,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很大作用。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临汾在新农村建设上因地制宜、发掘优势,培养出了一批可学能学适用的发展典型。第五,保障有力。各地都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成一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连片建设区域,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后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发展保障。同时,县、乡、村新农村建设管理体系都健全而有力,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考核组也对我市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一是在新农村建设推进选点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中心村。要从城乡一体化的大局出发,优先选择乡镇政府所在地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逐步把中心村培育成功能齐全的小城镇,有利于人口转移、人口集聚。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的培育力度,增加投入比重,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筑牢发展基础。三是希望继续保持和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把新农村工作建设做得更好。
针对考核组的反馈意见,郑中夏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郑重表态:一是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以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组织新农村建设,努力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二是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将专题研究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高标准抓整改,严要求抓
落实。三是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1、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村镇体系规划的中心村为重点,选择和确定2010年重点推进村,加快中心村发展。
2、着力实施“151” 精品工程,即在全市树立100个新农村建设省级、市级示范村;在2010年重点推进村中打造50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精品推进村;推出10个带动作用大的新农村连片建设典型。
3、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切实开展政策倾斜,加强扶持示范村、重点推进村和连片建设的典型,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4、组织切实有效的机关单位和企业帮扶、帮建新农村建设活动,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报:省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有
关领导
发:市新农村建设领导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以农村“改制、改水、改路、改电、改校、改医、改厕”为工作重点,举全市之力,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
”的原则,力争一年内建成一至两个全省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用三年时间,建成14个省级示范村,五年内全市农村基本完成“七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庄整体面貌有明显改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现将前段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行动快。2006年1月24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市委、市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召集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准备工作,并制订了方案和计划。春节上班后的农历正月初十,市委、市政府又组织十余个相关单位赴哲桥镇石仙村调研,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并设立了征求意见箱,集思广益。
2、准备足。春节过后,我市组织各职能部门进村现场调研3次,发放调查问卷1次,开专题研讨会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了2次,党政联席会研究了2次。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调查研究,现我市已出台了1个示范村村庄整治详细规划,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措施和扶助政策等有关文件和方针政策均已基本确定(详见附件)。
3、力量强。除全市建立了以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廖炎秋为政委,市人民政府市长唐学石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肖吉顺为常务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外,“七改”工作的具体项目,也分别明确了由分管市领导负责、主抓单位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分项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另所有示范村均安排了由1位市领导带队,数个市直机关为挂点单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到岗后迅速进村开展工作,进一步发动群众,组建各种村民理事会,指导作好村庄整治和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另从国土部门调人调设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测量。我市还专门行文明确了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见附件),使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保障有力。
4、措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以后,我市迅速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逐级层层动员,宣传中央1号文件和各级会议精神。市“百村示范”工程动员大会后,我市立即部署示范村的确定和规划工作,除省定14个示范村以外,我市还要求没有省级示范村的乡镇也必须自定1个示范村先行试点。我市规定所有示范村都必须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宣传动员,80的农民群众同意后方可申报。市组织去江西考察回来后,我市也于3月20至22日由市长唐学石带队,组织相关市领导、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和35个示范村支书共计120人,赴江西省大余县、南康市参观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有参观人员均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发,进一步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我市还于3月24日召开了全市公路会议,传达上级精神,部署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的公路交通工作。我市另拟对每户农户发放一份《中共耒阳市委、耒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进一步宣传和发动农民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5、投入大。除上级投入4105万元和农民自筹资金外,我市2006年拟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费约2000万元,其中我市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280万元(市项目配套897.8万元、35个示范村启动经费350万元、新村办工作经费30万元),捆绑整合部门涉农资金约500万元,另各单位办点经费不少于1万元/单位合计近100万元,鼓励水电、采矿等企业捐献新农村建设环境恢复治理基金近100万元。另我市将择机召开社会捐资动员大会,运用树碑立传、载入市志年鉴、授予冠名权、市场运作、评选“十大善人”、表彰奖励等方式激励单位、团体、个人捐资,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较快,起步较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我们边实践边探索。现就有关问题建议上级行文规定,明确新农村建设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对指定项目地点的支农资金和项目解除“指定”,由各地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规划统一调剂,提高使用效益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