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干部执行力经验发言稿
执行力,不仅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展现,更是领导干部党性的体现;不仅是执行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执行态度、执行责任、执行效果的检验。笔者认为,提升执行力,需要在四个方面下真功、促突破、求实效。
一、提升执行力,核心在于强化执行的政治意识,增强执行的坚定性。政治意识强不强、政治敏不敏感、政令畅不畅通,这是有无执行力的评判标准,这是决定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不讲政治、不听从命令、不服从决定,就是没有执行力的表现。因此作为一级组织、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履好职责、干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政治责任,保持政治清醒,做到旗帜鲜明,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绝对服从中央和省、市的党委和政府决策决定,自觉主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政令在人事编制部门的绝对畅通。
二、提升强执行力,根本在于强化执行的能力建设,增强执行的有效性。执行力的强弱、执行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者的执行能力。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对发展目标的执行、对工作任务的执行、对工作纪律的执行、对工作要求的执行等等,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或者将大打折扣。因此加强执行者的能力建设对于提升执行力至关重要。巴中人才匮乏,而且留不住、引不进,愈益成为制约巴中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影响执行力和执行效果的切肤之痛。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没有人才,就没有发展;没有人才,就没有文明;只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事业才有希望,前途才会光明。这必须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成为巴中发展的理念。要破解人才危机、排除发展障碍、消除执行阻力,必须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把人才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来谋划、来落实。就是要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巴中”这一主题,坚持“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一导向,树立“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意识,驱动提升人才队伍能力、激发人才活力、引进优秀人才的良好机制,主要包括推行公务员凡进必考、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凡聘必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务凡升必考、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凡评必考的“四必考”制度;在人才引进上建立给编制、给岗位、给待遇、营造使用天下人才环境的“三给一营造”引才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人才给予重奖的激励机制,中层干部横向、纵向、内部轮岗竞岗交流的竞争机制,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家人才按给企业创造的税后利润比例给予明奖的绩效机制和激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热情的服务机制等“五大机制”,从而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与氛围,促进各类优秀人才的成长集聚和潜力能量的充分挖掘与释放,为巴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可靠的人才保障。
三、提升执行力,关键在于强化执行环境的营造,增强执行的操作性。环境、条件制约执行力度,影响执行效果,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科室之间、岗位之间职能不清、职责不明引发的扯皮、推诿问题是影响巴中执行力、影响部门执政力、影响个体执行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理顺部门职责,建立上下协调、左右互联、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保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提出“严格政策法规、科学规范有序;打造阳光人事、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既要严格遵循政策法规,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准确界定部门职能职责,科学核定机构编制;又要建立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对职能逐步弱化、萎缩的部门,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转移、分解职能,相应调整机构设置,并随之精简机构、调整编制,调配人员;对职能强化的部门要及时增加编制、充实人员,实现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与部门职能职责匹配,切实解决部门之间、单位内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和人员布局不合理、工作忙闲不均等问题,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每个工作人员都在顺畅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下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避免工作相互扯皮、责任相互推诿、能量相互消耗,确保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同时,要建立健全对执行状况的科学评价和逗硬考核的机制。明确执行目标,按照“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要求,完善指标体系,以简明实用、利于操作的手段来评价执行结果,克服繁琐、庞杂的形式主义评价,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实施逗硬考核,将执行结果好坏与奖惩密切挂钩,体现考核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第二篇:提高干部执行力经验发言稿
执行力,不仅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展现,更是领导干部党性的体现;不仅是执行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执行态度、执行责任、执行效果的检验。笔者认为,提升执行力,需要在四个方面下真功、促突破、求实效。
一、提升执行力,核心在于强化执行的政治意识,增强执行的坚定性。政治意识强不强、政治敏不敏感、政令畅不畅通,这是有无执行力的评判标准,这是决定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不讲政治、不听从命令、不服从决定,就是没有执行力的表现。因此作为一级组织、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履好职责、干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政治责任,保持政治清醒,做到旗帜鲜明,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绝对服从中央和省、市的党委和政府决策决定,自觉主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政令在人事编制部门的绝对畅通。
二、提升强执行力,根本在于强化执行的能力建设,增强执行的有效性。执行力的强弱、执行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者的执行能力。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对发展目标的执行、对工作任务的执行、对工作纪律的执行、对工作要求的执行等等,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或者将大打折扣。因此加强执行者的能力建设对于提升执行力至关重要。巴中人才匮乏,而且留不住、引不进,愈益成为制约巴中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影响执行力和执行效果的切肤之痛。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没有人才,就没有发展;没有人才,就没有文明;只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事业才有希望,前途才会光明。这必须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成为巴中发展的理念。要破解人才危机、排除发展障碍、消除执行阻力,必须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把人才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来谋划、来落实。就是要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巴中”这一主题,坚持“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一导向,树立“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意识,驱动提升人才队伍能力、激发人才活力、引进优秀人才的良好机制,主要包括推行公务员凡进必考、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凡聘必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务凡升必考、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凡评必考的“四必考”制度;在人才引进上建立给编制、给岗位、给待遇、营造使用天下人才环境的“三给一营造”引才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人才给予重奖的激励机制,中层干部横向、纵向、内部轮岗竞岗交流的竞争机制,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家人才按给企业创造的税后利润比例给予明奖的绩效机制和激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热情的服务机制等“五大机制”,从而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与氛围,促进各类优秀人才的成长集聚和潜力能量的充分挖掘与释放,为巴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可靠的人才保障。
三、提升执行力,关键在于强化执行环境的营造,增强执行的操作性。环境、条件制约执行力度,影响执行效果,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科室之间、岗位之间职能不清、职责不明引发的扯皮、推诿问题是影响巴中执行力、影响部门执政力、影响个体执行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理顺部门职责,建立上下协调、左右互联、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保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提出“严格政策法规、科学规范有序;打造阳光人事、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既要严格遵循政策法规,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准确界定部门职能职责,科学核定机构编制;又要建立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对职能逐步弱化、萎缩的部门,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转移、分解职能,相应调整机构设置,并随之精简机构、调整编制,调配人员;对职能强化的部门要及时增加编制、充实人员,实现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与部门职能职责匹配,切实解决部门之间、单位内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和人员布局不合理、工作忙闲不均等问题,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每个工作人员都在顺畅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下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避免工作相互扯皮、责任相互推诿、能量相互消耗,确保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同时,要建立健全对执行状况的科学评价和逗硬考核的机制。明确执行目标,按照“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要求,完善指标体系,以简明实用、利于操作的手段来评价执行结果,克服繁琐、庞杂的形式主义评价,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实施逗硬考核,将执行结果好坏与奖惩密切挂钩,体现考核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四、提升执行力,要害在于强化执行情况的监督,增强执行的可靠性。执行要靠制度来保障,要靠监督来落实。增强人事编制部门的执行力,确保人事编制部门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就必须以打造“阳光人事”为核心,全面推进“法治人事”、“阳光人事”、“公正人事”建设,构建开放、有序、高效的人事编制系统。通过打造“法治人事”,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机关办事程序,聘请监督
员等方式和措施,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实现人事编制规范化管理,以制度保障人事编制工作政策法规的逗硬执行;通过打造“阳光人事”,推行人事编制工作阳光作业,将人事编制工作的“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办事纪律”面向社会全面公开,真正落实社会群众对人事编制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社会公众的监督保障人事编制工作政策法规的逗硬执行;要通过打造“公正人事”,实现人事公平正义,做到公正识人、公正选人、公正用人。以公开求公平,以公平求公正,以公正求和谐,在人事编制管理中不怀私心,不塞私货,不谋私利,公正待人,公正办事,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巴中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人事编制工作政策法规在公正和谐的环境中顺利有效得以执行。(本文系作者在全市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第三篇:如何提高干部执行力
浅谈如何加强国税干部执行力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首次把“执行力”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执行力强不强,既是工作作风的反映,也是衡量干部素质的标尺。执行力决定科学发展的成效,决定发展事业的成败。如何提高国税干部执行力,则成了一个需要深思的命题,在这里,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谈谈如何提高国税干部执行力的问题。
一、执行力概念的诠释
“执行力”本是企业管理学的概念。比尔.盖茨提出:“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所谓执行力,简单地说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是把目标和决策变成现实的本领,是素质与能力、作风与修养的综合体现。对于国税干部特别是基层国税干部来说,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税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的决策部署、决定决议、指示意见、规划方案等,从而实现战略目标和任务的能力。执行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既要有科学正确的决策、政策,更要有坚强有力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贯彻实施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是把目标和决策变成现实的本领;是素质与能力、作风与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个人而言,执行力是办事能力。我们经常说某某领导水平高,武艺好,办事干净利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团队而言,执行力是核心竞争力;对执政
1党和国家而言,执行力是执政能力和国家组织动员力。做任何事情,仅有意图、决策、战略不行,更重要的是执行力,要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才是真正的落实了执行力。
二、执行力弱化的原因
干部执行力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就国税部门而言,执行力弱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素质能力不高。具体表现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
不够,政治理论素质不高,税收业务水平不过硬,工作思路缺、办法措施少,不能有原则有方法的处理与纳税人的关系,解决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不够。个别干部对国税学习实践活动存在认识不够,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学习工作两张皮”,或“依葫芦画瓢,不求甚解”,学习实践的思想认识高度不够、程度不深、劲头不足。
二是工作激情不足。具体表现在对工作缺乏热情。或安于现状、疲沓涣散,或遇到了问题就强调客观、怨天尤人,或碰到矛盾就刻意回避,或稍有一点成绩就自我满足。国税部门的很多日常工作是机械重复的,部分国税干部感觉长期做这些基础工作得不到工作成就感,时间久了就丧失了最初的斗志和热情;还有一部分国税干部由于进取心不足,精神状态萎靡,害怕竞争和压力,甚至在工作中互相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和“中梗阻”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是大局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经常就税收论税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把税收工作与服务大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税收组织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发挥
得还不够充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还有待增强,服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举措还不够扎实。
四是服务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为纳税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方式方法简单、忽视纳税人权益。个别干部没有深刻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与民”的本质属性,没有深入领会“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精神实质,税收工作还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的手段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服务基层的措施不力,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不透,作决策和重大决定时调研不够的问题。
五是开拓创新不够。具体表现在拘泥于常规的办法办事,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有的国税干部缺乏进行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面对新情况、新要求,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守旧意识、畏难情绪滋生,缺乏解放思想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六是工作作风不实。具体表现在心气浮躁,好大喜功,追名逐利思想严重,导致了办事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只做表面文章。由于税务经费紧张、公务员薪酬改革、干部发展空间有限等客观原因,导致部分干部工作主动性、敬业精神、奉献意识不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思想有所淡薄,对所在单位和部门的归属感降低;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工作中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问题;还有极个别党员干部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艰苦奋斗意识弱化、甚至廉洁自律意识不强。
三、执行力增强的途径
干部干部,关键在于“干”,要动真格的,不能玩虚
活。上级的指示、要求都是一样的,到下面表现出的实际效果往往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要针对上述问题提高国税全体干部执行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干部的责任感
事业心是执行力的前提。“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心。事业心是干部对事业的忠诚,对目标的认同,对工作的热爱和富有牺牲精神。
要提高干部执行力,需要培养国税干部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把思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榜样的熏陶、激励作用,增强干部队伍的集体观念、无私奉献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干部的责任心和责任心提升了,整个国税的执行力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提高干部的学习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丰富知识积淀,肚子里有学问,底气才更足。学习是一个干部政治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学习能力决定执行能力,是每一个干部的“生存能力”。
要提高干部的素质,需要建立一种严格有效的机制,围绕重点工作项目开展专项考核,围绕国税业务知识适当安排测试,充分发挥考核的“奖优罚劣”作用,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从用人导向入手,及时把学习能力强,思想观念新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使干部有学习的动力。鼓励干部完
成“三师”即“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的考试,对获取三师资格的干部实施奖励,提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干部的约束力
要提高干部的执行力,从根本上说要保障制度的完善,制度完善了,奖惩分明了,自然没有消极怠工,也能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执行力自然也提高了。一是建立激励机制。“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推动工作任务的高效执行和落实,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否则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了也白干,必然影响积极性。有了激励制度,就有了执行的动力。要以发展论英雄、以政绩论英雄,以实干论英雄。对真抓实干、能干善干的干部要从政治上予以重用,经济上予以奖励,精神上予以鼓励,使干部在执行中得鼓励,在落实中得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广大干部提高自己执行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种推动工作执行落实的强大力量。
二是建立问责机制。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的要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一种职能、每一项任务、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在此基础上,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坚持赏罚分明,既要有奖励,也要有问责和处罚。严格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该问责的问责,该批评的批评、该通报的通报。让不干事的干部有“闲不起”的危机感,让不执行的干部有“坐不住”的忧患感,让不作为的干部有“懒不得”的紧迫感,充分发挥问责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
三是建立监督机制。督导检查是保证决策执行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工作在推动执行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执行效率。要督促干部在工作中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切实把工作抓到位、抓到底、抓出成效。要紧紧围绕上级决策和中心工作,对干部的执行情况实行重点事项全程督查、紧急事项即时督查、日常事项定期督查,多管齐下,立体约束,促使干部执行力能不断提高,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执行工作能顺利到位。
四是建立创新机制。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全面信息化带来的冲击要求我们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障国税事业站稳脚跟,平稳有序的发展,创新是保持国税事业活力的源泉。要在全面把握基础的同时着力于创新,在征管手段上创新,在培养干部中创新,在纳税服务中创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放思想,用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努力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以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大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在国税部门积极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干部执行力,促进国税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总之,提高执行力,让我们学到的是改变做事方式,让想法变成行动,让行动导向结果。我们坚信,通过每一名干部的努力,XX国税终将实现美好愿景!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干部执行力
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
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和领导能力的试金石。在困难面前能不能顶住,在压力面前能不能挺住,在机遇面前能不能抓住,在竞争面前能不能跟住,关键看领导干部的落实能力、落实速度和落实效果。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抓落实的基础。抓好落实,就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无限的活力和干事的激情。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浑浑噩噩的人是不能抓落实,也抓不好落实的。首先要抓“早”:各项工作都要抢先发之机、谋先发效应,早安排,早计划,早落实,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其次要抓“紧”:工作只有一环扣一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才能有序、快速、高效推进。今年的形势比较严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紧张起来,充满紧迫感,时不待我、分秒必争地抓好每一项工作。三是要抓“细”:落实要抓好,目标要明确,措施要细化,一细化就具体,一具体就容易落实。各单位要根据中心工作,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把任务措施精细化、具体化、阶段化。
敢于负责是抓落实的前提。在抓落实中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负责,否则就是失职。领导干部要有担当,能够为组织分忧,为百姓谋福。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自觉承担并做好分内的工作。与此同时,各单位之间要加强协调,碰到问题不推诿扯皮,遇到困难合力攻坚,齐心协力保证落实到位。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积极做表率,应该作抓落实的模范。凡重大工作,领导干部都要亲自指挥、亲自参与、亲自操作。要深入基层,以身作则,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抓落实中显身手,在抓落实中出成绩。领导干部还要善动员。很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上下左右的共同配合、协同作战,一个合格的、聪明的、有能力的领导,要善于宣传和动员广泛的力量抓落实。要通过各种机制、模式来激励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抓落实。
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抓落实的重要条件。抓落实就要抓全程。不能容易的就抓,难抓的就放,“硬骨头”就绕,搞半截子工程。抓落实就要抓全面。典型引路是抓落实的有效方法,但有的人往往只抓点、不抓面,以点代面、以点掩面,这是抓落实的大忌。应该以点带面,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面落实上。抓落实要防止“灯下黑”,要对照上级的决策部署,自觉认领任务,确保上级决策的每一件事都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社会生活的难点、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抓落实的重点,不留死角。抓落实还要抓到底。只有一抓到底,把简单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做好,才能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把复杂的事情办好,把难办的事情办成。
无私无畏的勇气是抓落实的关键。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这也怕,那也怕,畏首畏尾,是抓不好落实的。这就要敢碰硬,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理解领会上级的意图,摸清具体实际,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才能有所突破。要敢牺牲,不
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每一个干部都要懂得:怕麻烦者,不抓事,最终误了事,领导批评,群众不满,结果更麻烦;怕碰钉子者,不揽事,结果是事事干不成,事事碰钉子;怕吃亏者,不干事,结果是一事无成吃大亏;怕得罪人者,讨好少数人,结果是得罪了多数人;怕丢选票者,不敢得罪少数人,结果工作没有成绩,丢了位子。要建立、完善并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把责任、标准、进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健全并严格执行督促检查制度、奖惩激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说话算数的风气是抓落实的核心。说话不算数,承诺不兑现,既背离了初衷,也会失信于民,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督促有关部门做承诺,以利用舆论的压力来抓落实,让大家有压力、有动力。要善督查,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督查,不但要在办公室听,还要到一线查,到群众中访。要办实事,做到办事不拖,限定时限,强化责任,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形成共识的事马上办,决不拖泥带水、推推拖拖。要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和企业,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善于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落实才能到位,才有实效。
第五篇:提高干部执行力
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 切实提高干部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贯彻落实上级决策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力度、速度和效果,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是加快城市转型、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全市上下奋力推进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力契机,切实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提高执行力,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去年3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能否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决定性的因素。提高干部执行力,就是要坚持把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白银目前最大的政治、项目和发展,按照“干部是转型的关键”的要求,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提高干部执行力,就是要围绕对接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对接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转型政策、对接引进中央企业和大型企业、对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注重把落实扩大内需政策与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转型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与做大做强区域内大企业结合起来,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与推动全民创业结合起来,自觉把局部放在全局之中,咬住目标、主动作为,更好地承担起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
二、提高执行力,必须注重“两个结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是不断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要注重把提高执行力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人为本、科学转型的新路子”为主题,以“项目建设落实年”和“全面效能建设”活动为抓手,实事求是地查找制约和妨碍执行力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乱作为、不作为、作为慢等问题。要注重把提高执行力与“全面效能建设”结合起来。着眼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保证政令畅通、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勤政廉政,建立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减少工作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重点解决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政令不畅、效率低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努力实现机关和干部队伍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加快城市转型、实现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提高执行力,必须强化“三种能力”。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执行工作的前期,主要是提高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等;在执行活动过程中,主要是提高服从力、组织力、创新力等;在执行活动的后期,主要表现为评估力、问责力、调整力等。提高执行力,关键要强化以下“三种能
力”。一要强化领悟力。提高领悟力,就是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上级的决策意图,正确判断形势,科学把握全局,既站在决策者的角度谋思路,又站在执行者的角度想办法,把决策与执行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理解与执行上的偏差,为落实决策目标打好基础。二要强化转化力。转化过程包含组织、控制、应变、指挥、沟通、协调等环节。提高转化力,首要的是抓住执行计划的组织这一环节,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和更加注重实际操作的工作计划,努力使执行计划更具可行性,有效推动决策部署的落实。同时,要优化完善各个环节和细节。三要强化创造力。提高创造力,就是要大力提倡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破除思想性、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广大干部围绕解决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执行效果。
四、提高执行力,必须落实“四定法则”。提高执行力,必须靠完善的制度机制来作保证。所谓“四定法则”,就是执行工作时要定指标、定责任人、定标准、定考核。落实“四定法则”,就是要围绕做正确的事情,正确地做事情,正确地选人用人来做事情,进行流程再造,不断创新完善提高干部执行力的制度机制。一是定指标。即明确执行内容、执行
目标,并善于把执行内容、执行目标分解、细化为具体工作指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执行内容和执行目标。二是定责任人。即要确定执行对象,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责任人,使执行目标有具体的承办者。通过建立责任机制,提高执行力度。三是定标准。制定符合实际的执行标准,对于贯彻执行工作指标至关重要。只有制定科学、量化、具体、实际、有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执行内容才有依据。四是定考核。执行力的关键是考核,考核的关键是落实。要通过有目标、有标准、有检查、有落实的过程管理,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激励机制,用考核促落实,用考核提升执行力。
五、提高执行力,必须树立“五种意识”。一要树立责任意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本着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主动积极地搞好服务工作,自觉提高自身执行力。二要树立效率意识。必须树立“高效率、快节奏、盯住干、马上办”的效率理念,自觉维护上级决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结合各自实际,理清思路,确定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提高对上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力、执行力和落实力。三要树立团结意识。要进一步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自动补位,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问题主动沟通、加
强协调,绝不能推诿扯皮、议而不决,甚至无限搁置、无所作为。四要树立统筹意识。必须培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精神”,既抓住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五要树立纪律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纪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提高执行力,重要的一环是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自觉接受相关制度的约束,做到有令则行,令行禁止。
总之,执行力是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是靠开拓创新的精神“闯”出来的,是靠脚踏实地的作风“拼”出来的,是靠干部以身作则“带”出来的,是靠严格的制度“管”出来的,是靠有效的监督“促”出来的。只有不断提高干部执行力,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力推动白银经济社会实现新一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