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3 01:5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第一篇: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近年来,固定投资项目建设是全国性重点工作,是拉动经济大幅度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拉动地方税收稳健增长的新亮点。由于部门间政务信息不畅通、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地税部门在固定投资项目方面征管遇到了诸多困难,大宗税源不能及时足额组织入库,造成建安营业税增长与固定项目投资增幅不匹配的问题。为此,**县地税局着手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机制,并制定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条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依法将固定投资项目税收征管纳入地方综合治税体系加强控管,严密把关、堵塞漏洞,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确保税款及时足额组织入库。

二、工作目标

1.2012年建安营业税增长25%以上,今后增长率与固定项目投资增长率相匹配;

2.形成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阶段(5月上旬)

将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机制的积极意义以及必要性、紧迫性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向有关部门负责领导宣传,争取各部门的大力协助,积极履行协税护税法律义务。(由收入规划核算和财务管理股负责汇报材料,局党组负责)

(二)筹备阶段(5月下旬)

1.代县政府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的通知》,争取在 5月20日 前由政府发文。(由收入规划核算和财务管理股负责)

2.代县政府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争取在 5月20日 前由政府发文。(由办公室负责)

3.代县政府制定《**县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征求意见稿)》,并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以进一步修订完善。(由监察室负责)

(三)落实阶段(6月至年底)

1.6月上旬召开首次**县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各成员单位领导、人员参加。会上,县委、县政府领导做重要讲话,并与各成员单位负责领导签订《**县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我局领导做阐述性讲话,详细、全面讲解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工作职责等。(由办公室牵头,收入规划核算和财务管理股、重大办配合)

2.定期召开**县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原则上每月一次,通报上个月固定项目投资进度、建设进展、完税等情况,以及各部门汇报工作总结和计划,特别是地税部门需要协助的方面做具体部署。如遇到新情况或突发事件,也可及时组织召开联席工作会议。会后,要形成会议纪要,印发各有关单位。(由收入规划核算和财务管理股负责,重大办配合)

3.加大全县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追缴力度。地税部门根据全县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联席会议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向施工企业填发《税款催缴通知书》,并抄送建设单位、挂点单位,形成强大的税收合力。并按项目建立管理台账,收集项目的建设单位、挂点单位、施工企业和项目的投资总额、资金进度和完税情况等。(由重大办负责)

(四)总结阶段。(12月上旬)

1.按照县领导与各成员单位负责领导签订《**县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量化考核。(由监察室负责,收入规划核算和财务管理股、重大办配合)

2.撰写创新工作总结,上报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由收入规划核算和财务管理股负责)

3.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打造**地税征管亮点。(由办公室牵头,各部门负责)

收入规划核算和财务管理股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第二篇:燕山大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委《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的意见》(冀纪字[2009]21号)和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印发的《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冀教监[2010]3号),认真学习和借鉴试点高校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意见》,坚持以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为指导,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学校权力规范运行和正确行使、防止发生权力风险为目标,以强化监控为手段,着力构建覆盖学校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完整监控链条,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保障权力正确行使,促进我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注重预防的原则,着眼于关口前移,着眼于监督制约权力,积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把公开透明作为高校权力运行的基本准则,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方便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民主监督的原则,发挥学校智力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强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监控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坚持制度贯穿的原则,构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新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于监控机制建设的始终。

三、目标任务

实现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相互独立,形成对决策和执行过程有效监督的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的三项监控机制。

(一)健全学校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完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集体研究决定的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制度,对于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探索实行重大决策票决制。

(二)健全学校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机制。科学设计学校干部人事、内部财务管理、基建(修缮)项目、物资设备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招生等权力运行流程,融入制约环节,实现过程控制,将公开透明运行的措施纳入权力运行流程管理。

(三)健全学校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探索扩大学校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重大事项要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健全各种形式的民主监督机制,依法保障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坚持和完善学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院系一级重要权力行使的监督。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专门监督与群众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

四、时间步骤

利用三年时间,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年5月20日至2010年6月20日)为集中组织发动深入清理查找阶段。

(一)学习动员、制定方案(5月20日6月2日)

召开校党委会专题研究工作安排部署,组建领导机构。组织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学习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着力端正态度,统一思想,提高对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实施方案。

(二)任务分解、组织实施(6月2日至6月15日)1.清理编制职权目录(6月2日至6月7日)。对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学校各个单位的各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职权目录。

(1)进一步明确界定学校各单位的职责范围、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2)在对学校党、政班子及领导成员的权力运行及流程和学校各单位各自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授权依据和责任主体等内容;(3)依据职权目录编制各项权力运行流程。明确权力行使的条件、岗位、程序、公开范围等。重要权力的行使程序中,必须包括监督制约环节和投诉途径。2.查找廉政风险点。(6月8日至6月12日)对职权目录中的所有权力进行廉政风险评估,确定各项权力的廉政风险等级。(1)学校各单位依据本单位职权目录,对每一项权力进行廉政风险自查分析,找出廉政风险点,注明风险等级;(2)廉政风险等级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按照权力的大小、使用频率、涉及资金额度、腐败现象发生的机率和发生问题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等因素来确定。对于潜在廉政风险大、发生问题危害严重的权力,划为A级风险;对于潜在廉政风险较大、发生问题危害较重的权力划为B级风险;对于潜在廉政风险较小、发生问题危害较轻的权力,划为C级风险;(3)对各单位上报的廉政风险评估情况,监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审核、修改,编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职权、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目录》,报学校党委审定。

3.建立和完善校务公开目录。与查找廉政风险点时间安排同步,在清理编制职权目录基础上,按照省教育厅《全面推行学校办事公开制度实施方案》(冀教政法[2007]3号)的要求,对我校清理出来的各项权力,分类编制校务公开目录。

校务公开目录要明确公开事项的名称、政策依据、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范围、公开时限等内容,重大决策、人事调动、干部选拔、职称评定、教职工福利、重大项目开支、大宗物资设备采购供应、基建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都要纳入公开目录,对师生普遍关注的公开事项要尽量予以细化;并按校务公开信息的分类,确定编排体系,标明获取方式,公开机构名称、办公地点、办公时间、联系方式,编制校务公开指南。

(三)研究确定、合理分解(6月15日至6月20日)。围绕准确把握高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要求,召开校党委会对全面清理汇总情况进行研究确定,合理分解职权风险,明确等级责任,设定化解程序,为全面实施推进并形成符合高校特点的 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底)为制定防范规则完善建章立制阶段.(一)清理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9月1日至10月31日)对学校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结合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详细列出需要新建、修订完善和需要细化的规章制度明细目录,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责任处室,明确完成时限。

(二)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不同等级风险点,分别制定防范措施。立足于有效预防,根据不同风险点的特点,对风险点逐个提出预防措施,努力做到简单、管用,能够有效预防、及时化解廉政风险,使“风险点”成为“安全点”。过于集中的,合理分解,科学配置;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探索用现代信息手段监控高校权力运行的有效措施和办法。重点对高等级风险点进行防范。把决策管理纳入监控视野,并作为监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重大决策要进行廉政风险评估,出具廉政风险评估报告。

加强廉政风险管理。针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高等级廉政风险,由主要领导直接管理。第三阶段(2011年至2012年完成)为全面推进实施有效监控运行阶段

(一)深化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扩大并细化公开内容,全面提升校务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一是坚持全面公开。凡属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广大师生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干部选拔任用、大额资金的管理使用、物资采购、教师职称评聘、招生考试、困难补助和奖助学金发放、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等重要权力的行使,都要及时向广大师生公开。二是规范公开行为。健全校务公开的办理程序,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施校务公开。把动态公开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结果各个环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广大师生监督。三是创新公开载体和形式。充分利用党政联席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办公网、校园网、校报、公开栏、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公开,全面提升校务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控工作。一是加强对基建项目权力运行的监控。坚持集体决策制度和按规定报批制度,新上项目或项目内容的变更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坚持基建工程的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分离和项目工程款支付“两支笔”会签制度。坚持对基建项目全程跟踪审计。开展基建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二是加强物资设备采购权的监控。完善并贯彻落实《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华航院字[2006]82号,充分发挥学校经济活动领导小组的管理监督作用。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各项采购监管制度。加强对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的管理,严格程序,加强监督,防止暗箱操作。三是加强内部财务权的监控。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学校财务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财务公开,每年向教代会报告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加强学校内部审计。规范教育收费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坚决禁止并严肃查处设立“小金库”行为。四是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和监督。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学校任用中层干部必须经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要定期调整,人财物等权力集中的重点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定期轮岗交流。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委会讨论任用干部前书面征求学校纪委意见制度。五是加强对高校招生的监督。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坚持并完善招生政策、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六公开”制度。

(三)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制度建设贯穿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工作始终的要求,在推进监控机制建设工作过程中,学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重点: 一是按照学校需要新建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细目录,坚持与现有制度相互衔接,构建权责明晰、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反腐倡廉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的各项制度。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校务公开、干部人事、招生考试管理、教育收费、财务管理、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科研经费和后勤管理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监控制度。四是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度。对因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的,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该项工作的领导。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党政副职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纪监审室、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工部负责人组成。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监审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党委副书记担任。

(二)落实责任。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贯穿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工作始终。把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责任层层分解,细化到事、明确到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担负起领导这项工作的政治责任,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监控机制建设健康顺利推进。学校纪委积极协助党委搞好任务分解,加强组织协调,推进监控机制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宣传。要认真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推进我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全校营造起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良好氛围和必要的舆论环境。

(四)稳步推进。全面开展高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推进我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正确处理和把握积极推进和扎实稳妥的关系,分阶段、分步骤扎实开展。统筹推进“三个机制”、四项“重点工作”、监控机制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学校各项业务工作,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整体合力,提升我校整体工作水平。

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2010年6月7日

第三篇:XX区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XX区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设“应急通信联得通、应急队伍拉得出、应急装备调得动”的应急救援格局,推动全区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有效开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消防救援队伍的综合优势和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的专业优势,建立健全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组织指挥各应急救援力量实施救援。2020年10月底前,实现市、区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队伍同各类应急救援力量互联互通,联调联战机制进一步优化;灾害事故、预警通报、灾情研判、应急处置等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应急处置、现场指挥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为领导科学决策、有效开展救援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二、应急救援力量组成全区应急救援力量主要由政府应急救援力量、企业应急救援力量、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专家组成。

(一)政府应急救援力量。

包含应急、消防、公安、交警、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水利、卫生健康、国资、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部门、单位所属应急救援力量。

(二)企业应急救援力量。

包含XX区辖区内电力、铁路、高速公路、能源、危险化学品、冶金、商业、通信运营商等行业领域的中央和省属驻我区国有企业、市属企业、区属企业所属应急救援力量,各类企业专职救援队、工程机械队、微型消防站等。

(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

包含具有注册资质的公益救援队、消防志愿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民间救援组织。

(四)应急救援专家。

区应急管理专家库相关人员、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专家、高等院校教授学者等。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完善指挥调度机制

1.明确职责分工。区应急局负责统筹全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协调指挥全区应急救援力量应对职责范围内灾害事故;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指导全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职责范围内灾害事故发生时,区消防救援大队调度指挥全区应急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责任部门: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合部门: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

2.优化力量调度机制。需调用其他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时,由消防救援队伍拟定调用方案,报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同意后,直接向相关应急救援力量下达出动指令,同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备;汛期等特殊时期,须由应急管理部门商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下达出动指令。应急救援力量跨区域增援时,由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上级消防救援队伍具体实施。(责任部门: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合部门: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

3.强化现场指挥处置。在党委、政府未组织建立现场指挥机构的情况下,由消防救援队伍负责在现场指挥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同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情况或请求支援。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实时汇总信息,会同应急专家组滚动研判灾情,及时协调各有关方面支援和保障抢险救灾行动。党委、政府组织建立现场指挥机构后,各应急救援力量按照现场指挥机构指令行动。(责任部门: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合部门: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

(二)加强日常联勤

1.加强指挥平台建设。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建设全区统一的作战指挥平台,积极推进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与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各类应急救援力量互联互通,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一呼百应”调度指挥网络。区消防救援大队指导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及时将应急救援力量的人员、装备、物资等基础数据录入平台,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做好与消防救援大队的对接,并定期对应急救援力量的人员、装备、物资等基础数据进行更新维护。(责任部门: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合部门:区应急局、区公安分局、区交警大队、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利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国资局、区市场监管局、中国移动XX区分公司、中国联通XX区分公司、中国电信XX区分公司)

2.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各应急救援力量要建立完善应急响应制度,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随时做好按照调度指令开展行动的准备。区消防救援大队运用平台每月调度一次各应急救援力量值班值守情况,重要节点、敏感时期要加密调度频次。(责任部门: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合部门: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

3.加强应急实战演练。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队伍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桌面推演、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磨合工作机制,提升队伍紧急拉动和协同作战能力。(责任部门: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合部门: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

(三)强化应急联动

1.强化信息共享。灾害事故发生后,事发地有关部门、单位在向当地党委、政府报送信息的同时,及时抄报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水利、综合行政执法、气象等部门要及时通报预警和灾情研判信息。消防救援队伍接到灾情和预警信息后,要快速反应,全面做好分析研判,及时向各相关应急救援力量推送,督促指导做好应急准备。(责任部门: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利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气象局,各事发地相关部门、单位)

2.强化响应协同。应急管理部门和同级消防救援队伍要做到信息实时共享、灾情联合研判、应急响应同时启动。灾害事故发生后,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开展先期处置,并根据救援需要按程序调动其他应急救援力量。各联动应急救援力量接到调度指令后,迅速进行增援。应急救援专家按指令做好辅助决策和技术支持工作。(责任部门: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合部门: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

3.强化总结改进。灾害事故处置结束后,参与救援的各级消防救援队伍要及时总结应急救援力量联动处置中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和改进同类灾害事故调度指挥、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并以书面形式报同级应急管理部门。(责任部门: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合部门: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

(四)强化联动保障

1.管理保障。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由政府按照原保障渠道对政府应急救援力量予以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动员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企业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各级应建立应急救援补偿制度,对没有责任单位或责任单位确实无力承担的,经报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后给予应急救援队伍适当的资金补偿。(责任部门:区应急局、区财政局、区消防救援大队)

2.交通运输保障。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通过实行交通管制、开辟应急通道、组织协调尽快恢复被毁公路等措施,为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创造快速通行条件。根据工作实际,配合上级进一步优化完善应急救援车辆公路免费通行机制。(责任部门:区公安分局、区交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

3.物资装备保障。各应急救援力量组建单位应配备专业救援器材,为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根据灾害事故救援需要,及时启用应急储备装备,紧急调用抢险救援所需要的工程机械、专业设备、防护装备等设备设施,尽快投入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和综合保障。(责任部门:各应急救援力量所属有关部门、单位)

4.人员待遇保障。应急救援力量所属部门、单位要为联动应急救援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在抢险救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在业务训练、演练、抢险救援中受伤致残、牺牲的抢险人员,由政府有关部门按规定落实评残、评烈等相关待遇。(责任部门:区消防救援大队、区应急局、区公安分局、区交警大队、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利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国资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退役军人局、区残联、中国移动XX区分公司、中国联通XX区分公司、中国电信XX区分公司)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建立联调联战工作机制是提高协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整合我区应急救援力量,提升灾害事故救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的必要性,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安排部署,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二)快速推进,高标准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细化职责分工,明确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完成时限,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或工作措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分工,压实责任,明确此项工作分管负责人、具体承办科室及人员,制订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三)加强督导,确保成效。

制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联调联战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加强对各单位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联调联战工作的督导检查,采取有效激励手段,确保工作高标准完成。区安委会要将应急救援联调联战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内容,区安委办将采取定期调度、实地检查等形式,对各单位应急值守、信息报送、联动响应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全区联调联战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第四篇:浒坑镇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浒坑镇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对重大产业项目的服务水平,促进全县投资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县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要求,特制定浒坑镇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和审批效率为重点,遵循“创新思路、依法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原则,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和建设推进机制绿色通道,使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好、报审成本最低,促进全镇投资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实施范围

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的项目为:凡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均属于重大产业项目,全部进入绿色通道,实行绿色通道制度。由国家、省、市、县核准、审批和备案的重大建设项目,在办理本镇建设条件审批时,参照本方案施行。

三、工作制度

凡属本方案实施范围内的重大产业项目,从项目进入审批、核准、备案程序起,在基本建设程序的各环节,均实行全程代办、特事特办及全程跟踪服务。具体建立和实施以下三项制度:

1、项目审批代办制。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为代办人。项目前期工作中审批事务均由代办人组织协调,对项目前期协调服务工作一包到底。

2、项目前置审批单位联席协商制。对实行审批制和核准制的项目,项目建议书或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审批和核准机关组织召开由项目前置审批相关部门(单位)参加的协商会议。

3、项目并联审批制。即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机关,通过组织会签《并联审批通知单》,通知并组织并联审批部门(单位)进入相关审批程序办理相关许可和审批手续。

四、运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一)实行审批制的项目 除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将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研报告合并为一道程序。项目建设单位提交工程可研报告,项目即进入本方案工作范围。

1、工程可研报告审批

项目建设单位提交工程可研报告后,审批机关即召集由规划、建设、土地、环保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项目前置审批单位联席协商会。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和外部条件初步落实情况,各项目前置审批部门按职责分工提出初步意见。对于申报材料齐备、符合政策要求的,即由项目审批机关向各相关部门发放项目审核并联通知单,相关部门3个工作日内书面盖章确认;对材料不齐备、但总体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相关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盖章确认,项目建设单位同时补充相关材料。各前置审批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即视作前置条件具备,可研报告审批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可研报告批复。各前置审批部门审批事项、程序、条件和时限仍遵照现行规定。(责任部门:镇招商组)

2、相关建设条件审批

(1)属镇直相关部门审批权限内的项目

规划部门核发勘察红线、提供规划设计方案,同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时限为7天。项目建设涉及的相关部门或单位,由镇建设部门组织同时进入并联审批。(责任部门:镇城建小组)

(2)超出县直相关部门审批权限项目

镇建设、规划、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转报县直对口部门,并协助项目单位办理报批手续。(责任部门:镇城建组、环保部门)

3、初步设计审批

审批机关对符合条件的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初步设计联审会,并自受理日起,12个工作日内作出初步设计批复。(责任部门:镇招商组)

上述审批时限,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需组织评估、审查、评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4、竣工验收监管

按照规定需进行竣工验收的,由项目可研报告审批部门和建设、质监、规划、安全、人防、消防、水、电等综合验收部门(单位)进行一次性验收,时限为2个工作日。(责任部门:镇招商组、城建组)

(二)实行核准制的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即进入本方案工作范围。

1、项目申请报告核准

项目建设单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后,项目核准机关即召集由规划、建设、土地、环保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项目前置审批单位联席协商会。根据工程建设方案和外部条件初步落实情况,各项目前置审批部门按职责分工提出初步意见。对于符合政策要求的,即由项目核准机关向各相关部门发放项目核准并联通知单,相关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书面盖章确认;对材料不齐备、但材料补充后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相关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书面盖章确认,项目建设单位同时补充相关材料。各前置审批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即视作项目具备核准前置条件,项目核准机关在12个工作日内办理核准文件。各前置审批部门审批事项、程序、条件和时限仍遵照现行规定。相关部门将行政许可批复件报项目核准机关。(责任部门:镇招商组)

2、相关建设条件审批

(1)属县直相关部门审批权限内项目

规划部门核发勘察红线、提供规划设计方案,同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时限为7天。项目建设涉及的相关部门或单位,由县建设部门组织同时进入并联审批。(责任部门:镇城建组)

上述时限,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需组织评估、审查、评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已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项目,不再审批工程初步设计。

(2)超出县直相关部门审批权限项目

县建设、规划、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转报市直对口部门,并协助项目单位办理报批手续。(责任部门:镇城建组、环保部门)

(三)实行备案制的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向市项目备案管理部门申报备案后,项目即进入本方案工作范围。

1、项目备案

县项目备案管理部门在收到项目建设单位备案申请后,进行项目备案条件审查,对申报材料齐备并符合备案条件的,3个工作日内作出备案批复或发放备案通知书。(责任单位:镇招商组)

2、备案后置审批(1)属县直相关部门审批权限的项目

县项目备案管理部门作出备案批复或发放备案通知书的同时,向项目建设、环保、规划、用地等部门发放并联审批通知单,各相关部门实行并联审批,自收到并联审批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办结。国土部门办理符合土地规划的用地预审文件,时限为10个工作日;环保部门办理项目环境影响批复,时限为10个工作日;规划部门核发勘察红线、提供规划设计方案,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时限为7天;项目建设涉及的相关部门或单位,由县建设部门组织同时进入并联审批。(责任部门:镇城建组、环保部门)

(2)超出县直相关部门审批权限项目

县规划、国土、建设、环保等相关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转报市直对口部门,并协助项目单位办理报批手续。(镇城建组、环保部门)

五、工作要求

(一)各审批阶段责任单位负责组织本阶段的审批联席会议,并一律实行“代办”工作制度,代办人对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实行“代办部门统一受理,抄告责任单位,同步承诺办理,限时反馈结果”的审批方式。责任单位均要指定项目代办人,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意愿,积极主动为其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前期材料准备、行政审批办理、上报事项协调、应缴规费核算、审批结果答复等“一条龙”服务。相关部门(单位)按项目代办人要求及各自审批流程开展工作。

(二)各阶段责任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做好牵头环节的审批工作。为搞好工作衔接,审批流程内各部门(单位)都要确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项目审批工作,同时确定各审批环节(流程)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责、完成时限及标准。上述人员所在部门(单位)职务、责任及联系方式等情况向社会公布。

(三)各阶段责任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责任,其他部门(单位)要服从工作调度。所有审批流程内的部门(单位)都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内部循环审批流程,并要按照规定时限完成各项审批工作,办结后由负责人组织向下一环节传递。需交叉办理的,由涉及的部门(单位)进行内部传递,做到环环紧扣。

(四)各部门(单位)需要前置审批条件的,要主动同相关部门(单位)取得联系,相互间内部传递,不得通知项目单位进行中间传递。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把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工作,作为落实扩大内需、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镇政府成立“浒坑镇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分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监察、经贸、国土、规划、财政、建设、环保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方案运行工作并结合实际优化运行流程;按照形势发展需要及企业要求创新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的举措和办法;对本方案运行工作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查处干扰影响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违规违纪行为。

(二)部门联动,加强协作。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涉及发改、经贸、国土、财政、建设、环保等单位,涉及部门多、事项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本方案提出的时间节点制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分解任务,落实到人。

(三)强化监督,务求实效。制定《浒坑镇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工作实施方案、考评方案及评分细则》,采取平时工作考核和阶段性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本方案运行工作的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重点督查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并及时通报监督检查结果;对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工作中存在过错或违规违纪问题的部门及责任人员实施问责制,并查处相关违规违纪行为。

浒坑镇政府 年10月12日

2011

第五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完善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及相关工作机制的通知(京政发【2011】34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完善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及相关工

作机制的通知

京政发[2011]3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进一步优化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完善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大厅工作机制,结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程序的通知》(京政发〔2005〕15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编办等部门关于梳理和规范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意见(试行)的通知》(京政办发〔2006〕40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化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大幅缩减办理时限

落实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事项“加快、简化、下放、取消、协调”的要求,结合不同类型项目办理特点,按照统一的办理原则和标准,进一步优化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加强项目办理涉及部门间的有效衔接,实现项目前期工作周期时间缩短一半的目标。在项目办理过程中,各部门要坚持依法合规开展具体工作。

(一)将相关行政服务事项对应行政许可环节同步完成。

1.采取取消、合并、同步、简化等方法,进一步巩固本市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简化的成果,严禁增设新的审批环节,严禁设置过多、过细、分散行使的行政许可。

2.对施工、监理单位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审核、核发土地使用证等行政服务事项不纳入审批流程。

3.在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中,取消发展改革部门审批之前需规划部门提供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意见的环节。

4.规划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可作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附件。

对不纳入审批流程的行政服务事项,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保证质量,配合行政许可手续同步办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二)合理设置行政许可手续办理节点和范围。

重点是明确立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3个主要节点的前置手续,并实现前置手续的并联办理。加强能评、交评、文物、园林绿化、地震、水务、人防、消防等行业部门的专项审查。

1.按照有关规定,立项(审批、核准)前置条件为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书(或规划条件)、土地预审意见(或出让合同)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文件。为加快审批进度,相关部门应同步办理、并联完成。其中,以备案方式立项的项目不再设前置条件。

2.按照行政许可联合、集中办理要求,采取“公开规范、节点后移、深度审查”的办法,对所涉及的能评、交评、文物、园林绿化、地震、水务、人防、消防等审查进行调整,要事先公开技术规范,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发放之前并联完成。立项后,对于能评、交评、地震、水务等审查不通过的,立项文件不得作为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后续许可的依据,该立项文件失效。

3.加强建设部门对施工许可的综合审查。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前,应办理园林绿化(树木移伐等)、投资计划(施工计划)、人防工程规划建设方案及施工图、消防等手续。将发展改革部门和建设部门审批办理投资计划(施工计划)环节调整至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手续之前。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应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条件。

4.行业部门专项审查范围主要根据项目特点来确定,减少不合实际的审查。除特殊区域外,土地储备和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原则不要求进行能评、环评审查。相关部门要将依法审查的项目类别、技术规范、标准要求、控制范围等情况,列出明细清单向社会公开,实现标准化和透明化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依法需要报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完善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大厅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效率

按照“服务全部、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完善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大厅(以下简称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分阶段并联审批、分层级组织协调、分行业统筹推进”工作机制,使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运行更加高效,协调调度更加有力,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更加严密,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协调、调度”综合服务目标。

(一)分阶段并联审批。

通过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审批效率,大幅缩短前期工作周期,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委、市国土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5个综合协调牵头部门及各阶段审批成员单位负责。

1.落实牵头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责。具体以办理立项文件(审批、核准、备案)、土地划拨或出让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为阶段性节点,通过综合初审、部门配合、加快办理,实现“前置手续并联受理,成员单位同步审查,牵头部门节点审批”。

2.将部门间书面征询意见方式,改为由牵头部门通过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网络系统)综合初审告知的方式,推动分阶段前置条件的并联办理。由相关牵头部门初审项目申报材料,确定项目符合办理条件后,向本阶段需要办理前置许可手续的成员单位,通过网络系统同时发出并联审批告知单,或直接告知项目单位申请办理有关前置审批手续。相关牵头部门初审和告知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完成。

3.成员单位要在行政许可规定时限内并联完成各阶段审查工作,将有关办理结果及时书面送达项目单位并反馈相关牵头部门。相关牵头部门根据成员单位审查意见等,正式受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做出审批决定。

4.由牵头部门、督查部门、监察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并联审批的行政许可办理时限落实情况。

(二)分层级组织协调。

由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运行管理机构、相关协调部门按职责分工,提出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方案,保障项目按计划进度审批。

1.各审批成员单位能独立办理的要加快办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能自行协调解决的要从速解决。

2.单个部门不能协调解决、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和市政府决策的重点难点问题(包括建设方案确定、投资机制设计、项目调整变更、进度严重滞后、综合管线改移等),按“受理部门主办协调、牵头部门牵头协调、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联席会协调、秘书长督促会协调、市长专题会协调”的程序,逐级协调和确定问题解决方案。主办部门能自行协调解决的,不得提交更高层级协调。

3.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和有关行政服务事项主管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审批服务和行政服务工作。

(三)分行业统筹推进。

由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加强重大项目统筹组织和联合调度,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1.按照“谁主管、谁推进”的原则,强化行业主管部门日常调度服务职责,落实投融资统筹促进责任,加快推动、落实市政府议定事项。要加强有关重大项目的实施保障,优先安排落地资源。

2.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土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委、市政府外联服务办等涉及投资比重较大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服务全部、突出重点”的思路,统筹牵头组织本行业涉及重大项目的联合审批、调度;按照缩短审批办理时限、并联审批服务要求,指导本行业涉及项目全面“促开工、督施工、保竣工”。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市政府重点工程、拟建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资源能源项目等;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重点非政府投资工业、软件和信息化等产业发展项目;市国土局牵头负责土地储备和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负责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区人口疏解、商品房开发等项目;市交通委牵头负责轨道交通、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府外联服务办牵头负责中央单位和驻京部队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主动服务,狠抓落实,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市政务服务中心筹备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本市行政审批服务和便民服务工作,组织做好市政务服务中心选址、建设工作,搭建实现“一站式”办公的基础条件,推动市级审批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加快制订技术规范,推动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各级审批部门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办事规则,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要抓紧制订和更新完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各审批成员单位办事程序、技术规范、专项审查目录清单等,经市政府法制部门审查后向社会公开。其中,主要的流程规定应编制规范指引,并在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予以公布。

(三)加快完成市级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推动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实现项目审批统一管理。

在充分掌握各部门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由市政府办公厅统一组织,加快完善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重点完成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现文件流转主要通过网络传输完成,解决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网络运行不畅、部门审批信息不共享、审批流转时间长等问题。市级审批网络服务平台要具备信息采集、项目受理、统一编码、催办提醒、进度监督、信息共享、网络传输、结果反馈、汇总分析、网上投诉等基本功能,并逐步实现部门业务集成、市区互联互通。

(四)加强培训,提升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和各审批部门要在制订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培训,使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工作人员尽快熟悉各部门业务,主动加强配合,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

(五)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项目调整变更要依法合规。

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各部门要对工作环节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在做好对项目建设单位前期工作服

务的同时,要对调整变更申请的前提、范围等加以明确,制订专门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开。要尽可能减少项目实施中的调整变更,维护审批工作严肃性。对于项目单位申请调整变更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查办理;对在土地交易市场按照招、拍、挂程序完成确认的项目,不得进行调整变更。

(六)区县项目审批管理部门要积极参照市级办理流程,同步加快项目手续办理进度。进一步梳理规范市区审批权限,对在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集中受理的事项,要按照市区两级共同对口管理原则,由市级管理部门负责加强对区县对口部门项目手续办理工作的督促协调,区县相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加快完成有关审批手续。各区县要加快推进审批综合服务大厅、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尚未建立的区县要尽早落实建设方案,主动承接市级下放的审批事项,参照市级办事规范做好审批服务工作。

(七)加强监察督查工作,确保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大厅高效运行。

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的监督检查,并将审批部门的工作情况纳入行政效能监察、政府绩效考评范围。要依托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安排专人实时在线监督项目审批进程,及时催办、提醒、设置预警,督促相关部门按规定时限要求完成审批任务,对违规、超时审批等行为要进行查处,积极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早审批、早落地。

此前本市出台的相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本通知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大厅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解决。附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图(略)

二〇一一年七月九日

下载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健全固定投资项目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