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彪:土地承包侵权纠纷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

时间:2019-05-13 01:1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彪:土地承包侵权纠纷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彪:土地承包侵权纠纷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

第一篇:罗彪:土地承包侵权纠纷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

罗彪:土地承包侵权纠纷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

在审理土地承包侵权纠纷中,我们发现当前土地承包的实际情况出现了一些与法院的裁决相矛盾的问题,即人民法院的裁决结果与实际侵权的情况并不相符,这在执行中就出现了问题,如何稳妥的执行好这些案件,这就需要一些审理和执行技巧。

对土地侵权纠纷的审理和裁决,人民法院只能以当事人所举的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合同书及侵权相关证据来确认法律事实,而在开庭查明法律事实时,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往往对原告所举的承包经营权证书上载明的地名面积和四至界限无异议,对这些案件,双方当事人往往对同一事实无异议,而另一方当事人又举证充分,来源合法,故法院只能以当庭查明确认的法律事实径行裁决;然这类案件,表面上各方当事人对法律事实无争议,法院也裁决公正,而然在执行中,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当执行员到实地执行时,就出现了很多的状况,如:双方争议的地名与实际争议的地名和面积不符,出现了一地多名,同地又有多家人承包,且与实质面积不符,通过实地丈量事实上不仅面积不符,而且四至界限也不甚吻合。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究其原因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几十年来,土地地块林地因自然地质变动,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森林火灾,暴雨冲蚀等因素引起当事人实际承包的土地客观上已经发生了变动,与其承包合同书显然不一致,但当事人因有法定的证据在手,失口否认不利于自己的事实;而对方当事人也明知与事实不符,但人家有法定的依据在手,你能耐何。二是尽管我国现已几次续签土地林地承包合同书,但客观上讲,几次重新续签的合同书都是抄誊原来的原本,而且填错者有之,填漏者有之,也并非实地进行丈量、堪界填发,而且土地承包法也规定,三十年不变,一般乡村行政干部对法律的理解可想而知,就算理解了对待纠纷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而且就算有了纠纷有,一拖再拖,老百姓长期得不到合同书也只得妥协作罢。三是双方当事人都知道承包地因地质变动无法弄清地界及面积,或大家庭分家分地后父母或亲人去逝,这些双方都填发有承包合同书,但多数情况下各方都不清楚自己的地界及面积,双方长期纠纷,乡村解决多次未果,只好斥诸法律,由法官来断个明白,实际上他们自己都弄不清楚情况。四是此类纠纷中争议的承包土地林地基本有90%的案件实际面积与承包经营权证书载明的面积不符,实际面积往往大于证书面积,这说明当初承包时,合同填发人与丈量人并未认真的开展工作,这就为引发今后土地承包侵权纠纷埋下了伏笔,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与实际面积不符,而执行人员又只能严格按法院生效判决来执行,这是我们在此审判此类纠纷中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对待这类案件审理执行的技巧:我认为对待此类案件,一是法官在审判时不能简单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据载明的地名四至界限和面积作出裁决,最好到当地去实地考量一番,再多方调查证人。这虽然与民事举证原则相违背,但我认为这涉及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了查明事实真象,以便法院作出公正裁决,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应当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这也符合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定。二是人民法院应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具体对地块地界的堪界由当事人去自行处理,这有利于彻底了结纠纷,以达到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如依法裁决后,在执行中就更应注重执行的实际效果,此类案件在执行中自有他的复杂性,我们不能简单的机械的执行,如处理不好,会引发诉累。我认为,首先应当以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作为执行依据和执行基础,其次在执行中应积极协调村组干部及原丈量土地的相关知情人员,执行员应在在全面了解土地变动情况的基础上,召集双方进行多次搓商,通知双方到现场堪界丈量,落实地界及面积,反复向双方宣讲法律原则,双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相互尊重,公平合理,团结和睦的相邻纠纷处理原则来对待纠纷,执行人员应多做各方思想工作,实在都做不通,应由执行员在公平公正的民事原则下,在村组长和群众的见证下,进行现场堪界、丈量执行。执行后,为防止此类纠纷再次发生,引发执行上访,应与乡镇村组

协调对承包合同书和经营权证书进行适时的变更和续签,该更名的更名,该更证的更证,该变动的要变动,本着实事求是,合理合法的原则作出妥善的处理。

第二篇:当前土地承包纠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土地承包纠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李富金

2005年第1期 ——政策聚焦

去年以来,在农业经济效益看好的新形势下,农民承包土地和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返乡要求承包土地,农村土地的供需矛盾问题开始突出,由此引发了不少土地承包纠纷。当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值得重视和解决。

一、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特点

与前些年人民法院受理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相比,虽然案件总量没有明显增加,但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⒈机动地纠纷增多。机动地是发包方在发包土地时,预留的不作为承包地的少量土地,主要用于解决承包期内的人地矛盾、人口变化、户口迁移等需要调整土地的情形。机动地的存在,既是为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性,同时又能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而适时调整。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有的村组把机动地作为增加集体收入的工具,有的以发包土地的方式来清偿村组债务,甚至一些村组干部利用机动地谋取私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规定了两种形式的承包,一是家庭承包方式,二是其他方式承包方式。机动地一般都属于以其他承包方式发包。发生纠纷的,多是村组采取其他方式发包的机动地,而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发生纠纷的相对较少。在发包机动地的过程中,往往操作不规范,产生的纠纷矛盾较多。根据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

积的5%。而在一些村组擅自扩大机动地的范围,以获取额外的利益,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

⒉群体诉讼增多。在司法实践中,有一部分案件的原告既不是发包人,也不是承包人,而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村民。主要原因是,一些村组干部在发包过程中,不能公正、公开地进行发包,搞暗箱操作,根据亲疏远近确定不同的承包费标准,引起众怒。因此,其他村民起诉,要求确认承包合同无效,或要求将承包地收回重新发包。此类案件往往原告众多,容易引发群体上访,法院调解难度大。

⒊村组当被告的多。虽然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中,既有村民告村组的,也有村组起诉村民的,但目前村组当被告的案件较多。主要原因在于村组干部在发包土地过程中,单方随意决定提高承包费标准,有的将一块地多头发包,前一合同没有依法解除的情况下,又将土地发包给他人,导致承包户之间发生冲突。还有的村组干部调整后,随意撕毁或修改以前的承包合同、随意调整承包土地的面积、范围,从而导致纠纷。

⒋争抢承包土地的纠纷增多。随着种粮效益的提高,许多以前撂荒弃耕的土地又有人要求耕种。一些自行将土地进行流转的农户也纷纷将土地收回,而一些在二轮土地承包中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也开始要地。有的村民小组进行了合并,由于合并前的小组每户承包土地面积不同,合并后的小组有的村民要求重新分地。加上集镇建设、招商引资等征地面积的增加,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农民在土地承包权、承包土地的界址、承包土地被征用后补偿费的分配等问题上经常发生纠纷。

二、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成因

造成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虽是多种多样,但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不容忽视。

⒈发包人主体资格混乱。根据《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土地归村民小组所有。但在发包过程中,有的是村发包,有的是组发包,还有的村委会、村民小组将同一块地分别承包给不同的村民,造成矛盾。根据《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村民小组可以作为发包人。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也不得改变村民小组对土地的所有权。村民小组虽然没有法人资格,但作为经济组织,它有权对自己的土地进行发包,村民小组可以作为发包人。村委会不能将本应由村民小组收取的承包费装进自己的口袋,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也不得改变村民小组对土地的所有权。在一些地方,村民小组没有公章或公章被集中保管,给签订承包合同带来不便,值得注意解决。

⒉承包合同的内容不具体、不明确、不完善。有的承包合同内容非常简单,缺少合同的主要条款,有的承包合同只明确了地块的名称,连承包面积、承包期限都没有约定。由于约定不明,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就会各执一词。还有的发包时间过长、面积过大,有的机动地承包时间长达50年、70年,使机动地根本无法“机动”。还有的承包费规定明显过低。有的土地承包合同签订时比较草率,由他人代订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就可能会以没有在合同上签字为由进行反悔。

⒊发包程序不规范。由于承包合同涉及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其他村民的利益,是事关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必须遵循民主议定原则,坚持程序合法,保证土地发包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根据《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土地承包方案应当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在实践中,有的村组在发包土地时,没有召开18周岁以上的全体村民会议,也未经三分之二以

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即将土地随意进行发包,虽然有的也签订了承包合同,但这样的合同应属无效。只有在外出人员较多或者村民居住分散,全体村民会议难以召集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讨论。对土地发包权属于村民小组的,民主议定的范围应当是该村民小组。

⒋违背诚信、公平原则。有的承包人擅自改变承包土地的用途,有的村民将承包的土地用于取土、挖沙、挖石、采矿、建房、建厂,有的进行掠夺性开发,有的甚至用于加工水泥制品等,导致土地板结、水土流失,破坏土地种植的条件,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的损害。更多的纠纷是由于发包方随意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引起。有的村组看到承包人收益较大以后,即以承包费太低为由提高承包费标准,如果承包人不同意,则将土地重新发包。有的承包合同尚未到期,村组干部即以种种理由要求解除,或要求调整。

三、化解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对策

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的纠纷,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⒈增强法律意识。农村土地承包涉及到《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法律,使土地承包的主要法律规定家喻户晓。广大农民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村组干部,应当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尤其应当注意不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随意收回、调整承包地,不干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不将承包地收回搞招标承包,不将承包地抵押欠款,不损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留机动地面积不能超过5%,不足5%的,也不得再增加机动地。

⒉增强合同意识。土地承包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一经签订,当事人就应依法遵守,依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合同。要通过合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对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本村组的成员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平等地享有承包权。发包方不能厚此薄彼、差别对待。对采取其他方式发包的土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有优先权。承包合同应当具备主要条款,包括: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承包土地的地块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状况、承包期限、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承包合同的指导与管理。根据《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得将承包地收回抵押欠款。

⒊增强程序意识。订立土地承包合同应当公开、公正,及时向村民公布土地承包的有关信息,让农民享有知情权,不搞暗箱操作。严格发包程序,首先应当通过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再组织实施、签订合同。承包方案应有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承包合同签订后,应当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放的,应当及时补发。

⒋妥善处理争议。《土地承包法》已经明确了仲裁的解决方式,一般是在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设立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委员会。以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可以化解矛盾,减轻诉讼压力。农村土地承包面广量大,土地承包纠纷情况复杂、政策性强、解决难度大,仲裁方式既克服了信访渠道解决问题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又克服了诉讼程序复杂、审理时间长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各地的土地仲裁机构发展不平衡,没有建立的地方应当

尽快建立。对承包合同纠纷,乡村组织应当及时进行调解。特别是要发挥民调组织的作用,民调组织调解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效力,而且成本低廉,值得推广。对矛盾较大的案件,当事人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

(作者系江苏省响水县法院副院长)

第三篇: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类型及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类型及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10-7-2 作者:肥西法院

合肥法院网讯随着国家农业税的免征及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扶农、支农政策的落实,加之政府征收土地的补偿及安置措施的执行,农村农用地由包袱变成了财富,农民由撂荒弃田到要田甚至抢田,引发了一系列土地纠纷,严重影响了我县近年来推行的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政策的落实,有必要对此进行综合分析。肥西法院民一庭自今年初以来共受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等案件19件,且呈现出逐月上升的趋势,就本庭目前所审理的案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情形:

一、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而在农村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成员变化比较大,我县1999年前后普遍进行了“土地二轮承包”,此后农村土地一直未进行调整,但因户籍迁移、外出求学、经商、女子外嫁、新增人口等因素导致户与户之间土地不均,引发社会矛盾、产生纠纷在所难免。

二、村级预留田地管理不规范产生的纠纷。在土地承包到户过程中,为有效地保留巩固和发展村集体经济,不少的村留有机动田地。这些机动田地,有的租赁给了企业或种植大户;有的承包给了本村农户;有的则被当地干部作为人情送给了别人耕种;有的补给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由于承包关系不明确,运作不公开,管理不规范,多数群众意见较大。因管理不严格,未签租赁合同,个别的农户没有按时足额交清村组土地承包费,变相的将承包地变成了自有责任田,实际上既占了村组的便宜又占了没有承包田地的农户的便宜。有些农户依仗家庭势力,长期拖欠承包费,机动田地租种期满后,村集体没及时收回发包或有序划分,被“强人”抢种。有的即使是收回也被村组干部作为“人情”补给了少地农民,由于采取口头应允等方式造成暗箱操作,群众反响大,从而引发纠纷,也是导致个别农户抢占他人撂荒或闲置田地的原因之一。

三、弃田的外迁户重新要地引发的纠纷。前几年因种地收入低、税费重,少数农民认为种田不合算。这样他们中有的全家搬迁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将承包田硬性交还村组;有的则举家外出打工将土地闲置、撂荒。在未免除农业税之前,这些田地需承担税费,无奈之下,出现村、组干部出面将这些闲置田地转包给其他无地或少地的农户或放任由自愿承担农业税费的农户随意占耕或私分。农业税免征及相关优惠政策出台后,这些农户纷纷回家要求返还其责任田,而现已耕种的农户不愿意归还,村、乡基层调解组织协调无果而诉至法院。这类土地纠纷在或将面临征地的城乡结合部及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尤为突出。

四、减人不减地、增人要增地引发的矛盾。自土地承包到户以来,农村涉及农用地的矛盾积压了20多年。这20多年里,减人的土地没有调减下来,新增的人口无耕地现象普遍存在。按农民的说法,减人减地、增人增地的要求并不过分,为何这一正当要求一拖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过去交税费,种地多交税多,情有可原,现在不交税了,土地成了农民的福利,缺地农民要求划田地的愿望非常迫切,向村民组、村委会甚至乡镇政府要不到土地就采取诉讼的途径向多占土地的农户或有机动地的村民小组要地。

前述纠纷类型中以弃田外迁户重新要地引发的纠纷最为集中,具体到审判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但未对承包期内承包人弃耕、抛荒及逃避农业税等情形作出明确的约束性规定,亦未考虑到如此长的承包周期内农村实际人中的增减变化。第二,在农村,一些村(居)委会尤其是村民小组应本村民组织绝大多数村民的要求将外迁弃耕农户的土地重新分配,有的已实际耕种多年,但因为发包方一直未对承包人进行变更登记,导致实际耕种人与承包人分离,从而引发大量的争地纠纷。第三,相对于村委会和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来讲,村民组(或称生产队)成员的法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如果是村民组会议决定收回或重新分配承包地的情形,则村民组作为诉讼主体存在法律上的障碍。一是因为村民组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村民自治形式,不具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和办公场所;二是因为村民组或生产队不是法定的调整承包地的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通知其应诉或判决由其承担责任显然没有依据和确定性。第四,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因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相关政策规定之间的差异以及农村村民法律意识的淡薄,作为被告方的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抵触情绪大,有的案件难以送达,或送达后被告不到庭,导致案件事实难以查清,无法下判,有的案件即使能下判也难以执行。第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是一种用益物权,但有其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在一、二轮土地承包时虽然相对划定了承包田,但对田地的位置及界限基本无记载或记载不明,一旦某块承包地被他人占用或调整后,承包地当前的界限及权利归属

更难以查清,故原告主张返还原承包地诉讼请求很难得到支持。此种情况下,如果其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无可供重新调整的预留机动地,则原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事实上也很难得以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尤其制约了当前推广的土地集中流转工作的有序开展,如果不对这些纠纷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有的甚至会升级为刑事案件。同时,因为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或与乡规民约之间的矛盾,通过诉讼的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化解纠纷,因此,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基层村集体经济组织高度重视,灵活运用法律法规,达到有效地预防并解决各种因土地而引起的纠纷的目的。

肥西法院:民一庭

下载罗彪:土地承包侵权纠纷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彪:土地承包侵权纠纷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