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河州两级两级法院贯彻落实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情况报告
红河州两级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理性、平和
文明、规范执法”的情况报告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9月14日,你院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下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通知》,根据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相关通知精神,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通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院收到通知后,院党组高度重视,院长王泽祥同志就具体贯彻落实作出重要批示“将省法院的通知转发各基层法院和本院各审判、执行部门组织学习,并就如何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进行讨论,加以贯彻”。现将我州两级法院院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刻领会通知精神,提高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认识。
全州两级法院干警通过及时认真组织学习,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刻领会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重要性,敏感性,增强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意识。同时,进一步加强“立案、信访”两个窗口建设,把“便民、利民”的举措落实,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进一步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二、加强执法监督力度,确保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全州两级法院干警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做到:
1、严格遵守司法礼仪,规范着装和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在立案、审判、执行等活动中,语言不能过激、行为不能过火,不可因不当语言、不当行为激怒当事人。
2、严格遵守最高院“五条禁令”,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的不良之风。文明执法办案,高效及时办案,努力采用协调、和解、调解等平和的方式充分化解矛盾纠纷,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3、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杜绝特权思想、简单粗暴、不讲程序等工作作风;尊重少数民俗的习惯,灵活执法办案;杜绝对犯罪嫌疑人公捕公判、游街示众等不文明执法行为;案件执行不得超标的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措施。杜绝发生不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法院形象的情况。
4、严格保守审判工作秘密,不得散布涉案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其他审判工作秘密。
三、进一步开展执法自查、督查工作,确保执法各个环节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
经过自查、督查,全州两级法院在立案、审理、裁判和
执行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有:特权思想依然存在、部分执法人员执法形象差、办案效率不高。对于存在的问题,全州两级法院结合此次贯彻落实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活动,及时组织学习,认真整改。通过自查自纠、督查、整改一些列活动,全州两级法院从思想上提高了对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确保今后立案、审理、裁判和执行等各个环节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
四、对外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明晰责任,追查到位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法院执法活动的监督,全州两级法院公布司法作风投诉电话,人民群众对办案法官及法院工作人员的司法作风有意见,可以电话投诉。对简单粗暴执法、执法不当造成上访或者向上级领导、党委、人大、政法委等反映,造成不良影响的,结合实际情况,由纪检监察部门要责令其书面检查、及时通报批评或者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五、加强宣传报道工作,营造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良好舆论环境。
1、我州两级法院在执法活动中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强对法院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典型事例宣传报道力度,为法院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作为当前法官“创先争优”的重要标准,对执法办案具有良好法律效果和
社会效果的法官予以通报表扬和表彰。
3、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控引导,关注舆情变化,定期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政法委省法院抄送全州两级法院各类案件受理、审判、执行及重大案件办理情况的舆情,同时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六、结合我州实际,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贯穿于“三项重点工作”中。
我州属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辖十三个县、市,民族众多,人口居住情况复杂,尤其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内地发达地区比较落后。广大少数人民群众进行诉讼时存在诉讼成本高、语言交流难等诸多困难。为此,全州两级法院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庭、巡回法庭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法官的培养力度。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及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地处偏远地区的法院及广大干警克服执法难度大,办案经费少等诸多困难,在执法活动中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做到了“四个在心中”(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
全州两级法院广大干警将通过学习、树立、贯彻落实“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在“深入推进社会
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为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O一O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宁波两级法院立案登记暂行规定-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关于赴成都市两级法院考察审判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成都市两级法院考察审判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按照院党组的统一部署,由党组成员、副院长刘茂仕带队,中院审管办正副主任和全州各基层法院分管审判管理工作的院领导、审判管理机构负责人组成的审判管理 工作考察组(19人)于11月20日至24日,赴成都市两级法院进行了学习考察,关于赴成都市两级法院考察审判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龚成,审委会专职委员谢杨,审管办主 任吴红艳等热情接待了考察组。考察期间,考察组采取集体座谈、现场观摩、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对考察法院的审判管理机构设置、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 查、审判绩效考核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学习考察。其间,考察人员浏览了该院的审判管理工作档案,了解了该院审判管理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充分听取了该院的 经验介绍,交流了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考察情况
(一)成都中院基本情况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座落成都市中心,成立于1950年10月,现占地面积13.6亩,总建筑面积29540平方米,审判法庭建筑面积10277平方米,综 合办公楼建筑面积15327平方米,附属设施面积3936平方米。建有27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审判法庭,设有9个调解室,并拥有一座集微机网络、集团 电话、电子显示、电子门锁、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办公大楼。另在成都市文武路建有法官培训中心,建筑面积12843平方米。在郫县 建有法警训练基地,占地50亩。目前正在新建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新办公大楼。
成都中院内设刑一庭、刑二庭、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民四庭、行政庭、审监庭、立案庭、执行局等11 个业务部门及政治部、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办公室、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法警支队、研究室、审判管理办公室、技术室、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等10个行 政部门。现有在编干警406名,其中博士生2人,研究生50人,本科生323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全院干警总人数的86.45%;审判长(执行长)45人。下辖高新区、锦江区、金牛区等20个基层法院。
2002年以来,该院立足案多人少、办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案件质量低下的实际,以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与塑造具备先进理念的高素质职业化 法官队伍为目标,实施了全方位的改革。改革推动了该院整体工作的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成都中院共有103项(次)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奖励,曾被最高法 院荣记集体一等功,并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光荣称号。该院党组连续多年被市委评为“四好班子”。最高法院肖扬、王胜俊院长等领 导先后多次到该院视察,并充分肯定该院的工作。
(二)成都中院审判管理改革情况
1、改革的缘由和成效
成都中院审判管理改革始于2007年该院现任院长牛敏刚上任后发现法院普遍存在着审判管理权边缘化的问题。许多法院审判管理陷入职责不清、无章可循、监督 失范的局面,院、庭长“不愿管”少了责任,“不能管”成了借口,“怎么管”成为普遍的困惑。遂责令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调研。该院通过调研发现,中国法院内部 存在两套并行的权责构架——由法官组成的审判组织(行使审判权),以及由院、庭长组成的行政领导层级架构(行使审判管理权)。由于院、庭长身份与法官身份 的重合和不加区分,上述两种权责在运行中容易产生混同,审判权行政化、审判管理权边缘化的问题相应产生。由此,自2007年9月开始,在全国法院率先启动 了探索以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配置为核心的“两权”改革。“两权”即指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前者是审判组织及审判法官的权力,后者是在审判组织的审判权和 院、庭长的行政权之间形成的以指导权、监督权、审判资源分配权和上下级审判组织之间衔接为主要内容的既区别于审判权,又区别于行政权的一种权力。该院认 为,只要抓住“两权”的正确配置和行使,厘清两种权责边界,规范两种权责运行,就抓住了开展审判管理工作的关键,微观上可解决院、庭长审判管理职责不清的 问题,中观上可解决法院改革不配套的问题,宏观上可解决法院内部审判管理运行机制缺失的问题。
经过3年的运行,该院基本形成了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清晰界定,对内建立法官业绩记录评价体系,对外实现审判公开,执行案件实行“层级管理、分权制衡”的符 合中国司法制度的审判运行机制。考察过该项改革的领导、专家以及法院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此项改革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2010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视察四川时,对成都中院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以“两权改革”为核心的审判运行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视察成都中院,在听取了该院“两权改革”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成都中院“两权改革”取得的成绩,认为此项 改革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效确保了司法工作的公正高效,确保了司法廉洁,正确评估了法官和院、庭长的绩效,值得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
2、改革的主要内容
成都中院“两权”改革的目的是:厘清权责边界,规范权责运行,原则是:一是保障审判组织依法行使审判权,明晰法官及书记员、法官助理等辅助人员的职权。二是落实审判管理机构院、庭长的点、线、面层级职责。
(1)明晰两种权力,优化核心配置
作为审判运行机制的核心和主线,“两权”运行机制通过明确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的内容、权力主体和行使方式、范围,整合内部资源,挖掘内部潜力,实现了审判 权和审判管理权的逻辑分离、无缝连接、有机结合和双向制约监督,规制了审判权得到充分保障和审判管理权得到有效行使的一对矛盾。一是明确审判权与审判管理 权的各自权责。区分了同一主体具有的院、庭长和法官身份,明确了审判组织行使对案件的审判权,审判机构行使对审判活动的管理权,并分别规定了审判组织、审 判人员、审判辅助人员的职责,梳理了78项审执责权点;分别规定了院长、庭长、审委会专职委员的管理职责,设置了66项审执管理责权点。二是明确审判权与 审判管理权的行使方,工作报告《关于赴成都市两级法院考察审判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审判权的行使依法采取案件审理、合议、判决的方式进行;审判管理权的行使则主要采取审查审核、复议建议、签署文书、旁听庭审、列席 合议、查阅卷宗、听取报告等方式,在点、线、面上发挥审判管理作用。点上行使对案件实体的审核权,管住重要案件和审判质量效果不高的个别法官。规定了必须 由审委会审理的15类案件、经院长审核可以提请审判委员会审理的12类案件、必须由副院长审核的11类案件以及由庭长管理的内容。线上行使对案件的程序审 批权,管住案件的运行流程和评估、拍卖、鉴定等重要程序环节。面上行使对案件的综合指导,以“五会”(即:审判长联系会、案件通报分析会、案例评析会、案 件质量评析会、信访情况分析会)的形式,不断总结审判经验和问题,统一裁判尺度。三是明确审判组织与审判机构行使权力的关系。明确审判管理权对裁判权的行 使具有监督权,对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有指导权,但不能代替裁判权。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上,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既有独立的权能又相互结合;在不同的审判事务 上,按照权力属性分别行使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从而形成权力规范化、职责标准化、监督过程化的管理模式,避免院、庭长干涉案件审理、随意过问案件、放任不 管审判。
(2)配套三大体系,实现规范管理
为保障作为“两权”核心的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运行机制的有效和刚性运转,该院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构建起了以案件流程监控、案件效果宏观评估、个案质量检查 评价三大体系为主体的立体、动态、规范的管理框架,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全院目标管理和全员素质记载评价机制,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运行体 系。一是建立完善案件流程监控体系。以法定完成时限为依据,以时限管理为核心,以时限警示、时限通报和节点冻结为内容,以计算机管理为手段,对案件在审 判、执行各程序性环节运行情况进行有序的动态跟踪、监控和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对案件动态的过程监控,有效管理了案件运行的环节和时限,促进审判效率的提 高。二是建立完善案件效果宏观评估体系。通过建立审判质效的量化模型,即编制审判公正、审判效率和审判效果的构成指标、所占权数以及合成方法,运用多项指 标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数据和排序、比较,较好地实现了对法院整体和各类审判工作质效、各审判业务部门和各审执人员审判工作质效的评估和引 导。三是建立完善个案质量检查评价体系。采用常规评查、重点评查、专项评查的手段,对法官审结并归档的案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考核检查,评定案件质量等 次,较好地实现了检验司法产品质量,规范法官办案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公正、效率、社会效果、审判技能、审判作风五大指标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形成了 定量化评价模式和系统。
3、具体做法
经过考察、交流,考察组认为成都中院“两权改革”之所以成功,主要利益于采取了以下做法。
(1)抓规范,制度先行是核心。改革要取得成效,制度框架是核心,构建机制是必然。“两权”改革推行以来,该院分阶段、分对象、分层次适时制定制度全程 进行指导和规范。改革之初,制定了《关于审判组织及院、庭长、审判人员审判职责和审判管理职责的若干规定》;在全市法院整体推进改革之时,制定了《关于加 强基层法院审判组织的审判职责与审判机构的审判管理职责的指导意见》并要求各法院根据各自的案件数量、类型、审判资源等实际在两个月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 见;同时出台了《关于构建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有效运行制约监督工作机制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等20多项配套制度,深化本院各部门的改革,并以检查、考核等方 式保障其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了改革始终在规范、有序、可控的前提下进行。
(2)抓关键,网络技术作支撑。该院认为,改革要顺利进行,网上办案是基础,制度框架是核心,软件研发是关键。近3年来,该院通过开发网上办案系统、电子 卷宗广域网运用系统、审判与执行对接系统等,实现了两级法院所有案件信息的适时录入和全过程的网上办案,并相继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和网上管理。“两权”改革 推行以来,在现有的审判和管理系统基础上,又专门研发了保障两权运行的软件系统,建立了两权管理的统一管理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为主把点线面管理纳入网上 办案的审判流程管理,建立起一整套全面性、系统性、立体性的刚性运行制度。该系统对应点线面管理分为案件实体审核、案件程序审批、案件综合指导三个子项 目,利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根据关键词识别案件的管理程序,并自动提示承办法官案件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或院长、庭长审核,未经讨论决定或审核的,承办 法官不能自行结案;对软件尚不能识别的案件,在规定情形范围内由法官主动申请提交或由院、庭长主动介入管理。通过将不同的管理层级和相应管理理由进行一一 固定对应设置,在程序上形成不可省略的自动提示节点,实现了管理有依据、权力有监督,该管的必须管、管到位,不该管的不能管、不越权。
(3)抓奖惩,激励手段保长效。成都中院对基层法院、中院各审判庭均进行审判质效评估,并建立了与考核奖惩挂钩的制度。不仅在审理案件时实按审判实绩授 权,在晋职晋级、福利待遇,尤其是业务部门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也坚持做到了绩效突出者优先。对合议庭、审判长、承办法官审理案件实行按审判实绩授权的原 则,审判实绩好的合议庭、审判长、承办法官审理大案、要案和疑难案件,审判实绩差的合议庭、审判长、承办法官,审判机构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裁判 水平;要严格行使审判权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审判绩效好的法官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审判绩效差的法官限制其审判权的行使直至提请免除其审判资格;明确合议 庭、审判长、承办法官的审判职责,做到审判长统筹有力,合议庭成员分工合理、衔接有序,法官助理、书记员辅助到位。近3年来提拔重用的干部均系绩效突出的 干部。
二、对我院的启示
成都市两级法院工作“两权改革”符合司法改革的方向,符合中央关于加强审判管理的要求,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仅专程到该院参观学习的全国各中级级法院就有近100家。“成都模式”为我州各级法院提高审判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案件质量效率,提供了诸多经验。通过这次考察学习,考察组认为对我州两级法院而言,有 以下几点启示。
1、必须要有院领导全方位的支持作后盾。成都中院在最初开展“两权改革”时,并非一帆风顺,既遇到过少数基层法院或明或暗的抵制,也与中院少数内部庭室、法官产生过激烈突出。是院领导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持才保证了“两权改革”顺利开展。该院自始至终参与该项工作的吴红艳主任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审判管理工作 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实践中矛盾十分尖锐,如果没有以牛敏院长为首的党组一班人无条件的支持和大开绿灯,该院的“两权改革”早就夭折了。
2、必须要有人才齐备的审管队伍作保障。审判管理改革是一项大的改革措施,成都中院不仅成立了审管办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并且在选调人员时也极为注重根据岗 位选择各方面的人才,既有审判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老同志,也有文字功底较强的年轻同志,还有精通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同时还有擅长思考、创新意识强的干 部。此外还采取强化培训和在晋职晋级、评先创优时倾斜等得力措施,增强其岗位责任感和尊荣感,为审判管理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搭建好平台。同时加大审管办和业 务部门的人员交流力度,既将精通业务的后备人才交流到审管办,又将具备条件的审判管理工作人员交流到业务部门。以双向交流来推动了两级法院审判管理意识、审判管理能力和审判业务水平的整体均衡发展。
3、必须要有本土化的管理软件作支撑。考察中我们感觉到成都两级法院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实现了电子卷宗网上传送、庭审监控、案件流程自动监 控、各类司法统计报表和绩效考评自动生成等功能。最初我们以为投资巨大,但该院审管办称其投入并不大,3年时间两级法院仅投入1600多万元,其秘决在于 他们不直接购买市场上的成品软件,而是由审管办与开发商联合开发软件,既成本低廉,又切合实际需要。这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我院来说应当是一条低投入高 产出的新途径。
4、必须要有长效的激励机制作动力。依托审判绩效评估体系,加大考核评估工作力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各级法院的审判绩效和每一位法官的司法能力,建立切实 有效的结果转化制度,在选人用人、晋职晋级、评先创优、立功嘉奖、考核等方面充分体现和切实运用审判管理成果。以此激励广大法官重视和参与审判管理工 作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改革成